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可行性報告 >

信息分析報告(通用5篇)

信息分析報告(通用5篇)

信息分析報告 篇1

農村信息化不僅是能打電話、能上網,更應該滿足農民獲得、交換信息的需求。除了農村通信實現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設也必須得到重視”。“村通”的目的是要促進農業發展,而農業發展的出路是在於幫助農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農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針對富拉爾基區所轄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此項報告。

信息分析報告(通用5篇)

一、農村網絡現狀

富拉爾基區下設兩鄉,共有行政村10個,總人口3.39萬人。根據實地調研,目前移動通信和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全部覆蓋;寬帶互聯網業務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個村實現了光纖到村、寬帶到户;無線數字電視實現村村通。另外,富拉爾基區的十個村屯現已經具備了基於固定電話業務開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實現了村民危難時能夠自救,而且還實現了村民之間的互助功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農村信息化應用狀況

(一)在七個農村中國小中,除了海格村外,均開通了寬帶互聯網業務,實現了農村學生的互聯網內容教學,但在教育資源遠程共享方面,由於資金問題,均沒有實現。

(二)農村部分農民家庭購買了電腦,使用了寬帶互聯網業務,達到了在網絡上索取農業信息、與外界溝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為止,全區共有517户農民家庭使用了寬帶互聯網業務,佔農民家庭總户數的4.26%。農民目前對電視、互聯網的應用還基本停留在娛樂休閒上,還沒有真正把信息與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缺乏正確引導。

(三)所有的村均沒有建立信息服務站,沒有一個公共的、可供全村農民共享的信息服務系統,沒有專職人員負責農村信息服務的推廣和應用上的引導。致使絕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襲傳統的耕作意識,從眾意識強,思想落後,距離建設新農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農村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我區農業信息化工作有了較大進展,但農民對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狀況並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農業信息網絡推進鄉村後,入户遇到了障礙,農業信息得不到廣大農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農民的信息意識淡薄。農民的信息意識呈現出一定封閉性,主要表現為對信息情報反應遲鈍、缺乏應用信息的積極性、敏感性。因而對信息技術需求慾望低。這種現狀,使農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暢,生產、銷售和需求相脱節,一些農產品被壓等壓價,甚至出現滯銷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這一點必須形成共識。

(二)農村信息服務水平較低。農民自身滿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農村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匱乏。實現信息化,人才是關鍵。由於農業發展相對落後,信息技術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更少。同時受經濟能力制約,很難吸引外地人才。

(三)農村信息服務推廣力度有待加強。農村信息服務推廣離不開政府統籌協調,才能使各個領域協調一致地將涉農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過信息服務實現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銷售渠道、提高農户收入的目標。這不僅需要對此項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中,增大財政投入。由於財政困難,信息化建設缺乏專項資金扶持,加之村集體經濟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

四、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轉變農民觀念,提升農民素質,改變農村的風貌。農民可以通過上網查價格、上網查政策、上網選擇良種、上網銷售和採購,在網上聽課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網絡信息在農民心中會成為一種依賴,成為學習實踐、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信息化不但能增長農民的見識,還會增強公民意識,漸漸學會運用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將會明顯提高。

(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變革。如今電話、電視、電腦多源的信息渠道使農產品價格公開透明,銷路增多,農產品坐地增值。市場化的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了再生產取向,也將自發地引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譬如山西省應縣龍泉村以產胡蘿蔔為主,過去沒有網絡,胡蘿蔔找不到銷路,只好喂牛。自從有了網絡後,從未滯銷,而且價格高。通過網絡還從日本引進了新的優良品種。如今按訂單生產,遠銷東南亞。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佔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兩萬元,人均6000元。胡蘿蔔的大量生產,又帶動村裏發展起了胡蘿蔔科研、加工、冷庫儲藏等產業鏈。龍泉村先後上馬5座冷庫、4個儲藏庫、1個高產試驗中心。村支書劉建銀説:“鼠標和鍵盤已經成了新時代農民的鋤頭和鐮刀,是離不開的生產工具”。

(三)推動農村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目前遠程醫療、網上門診、住院預約、遠程視頻診斷等等網上醫療功能均面向社會開放,極大方便了社會就醫途徑。另外,農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瞭解各種疾病的防治、預防和保養。農村信息化工程帶來了農村遠程教育。通過有效建設遠程教育網,使農村中國小連上北京101遠程教育網,通過互聯網,成立好課堂。以此引進先進的教育資源,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彌補農村教學資源的嚴重不足,緩解農村師資匱乏的問題。

五、幾點建議

(一)增強信息意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農村信息知識宣傳和教育,增強廣大幹部羣眾的信息意識,提高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專門領導機構,協調信息化建設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

(二)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農村信息化建設是高技術、高投入的社會公益性工程項目,必須依靠資金支持。一是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中要有計劃地安排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二是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信息化建設職能部門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扶持農村信息化建設;三是千方百計向上爭取專項資金。通過信息化手段幫扶農村脱貧致富,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

(三)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應用管理,建立完善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內容建設比網絡建設更為重要,而這項工程通信運營商是無法獨自完成的,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議“在通信運營商搭建了信息溝通的平台後,各級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單位應該有意識的在農村信息化問題上形成共識與合力,依據各自的長處為農村提供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如先進的種植方法、防災方法、預警信息等。同時,政府應該給予實施內容交流平台建設的單位一定的支持,如財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區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應該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務站,聘用專兼職信息員。作好信息分析和對未來農業經濟形勢的預測,較好地分析農產品生產和市場狀況,使一些農業信息對農民的生產經營具有指導性,推動農民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並充分調動涉農企業、農產品經紀人、農村各專業協會、農研所、村幹部的積極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發佈、服務於一體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為解決農業信息進村入户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信息內容的本地化,增強時效性、正確性和實用性,最終使信息服務惠及廣大農民。

(四)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農村信息化建設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採取多種途徑和手段,加大培訓力度。一是對信息服務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二是積極探索合適的方式,組織引導龍頭企業、種養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農民學習信息網絡知識,通過組建農民信息協會、農民科技協會等形式,開展“網絡聯鄉村,信息進萬家”活動,組織帶動農民上網利用信息實現增收;三是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到農村工作。

信息分析報告 篇2

OA協同管理系統

企業以管理信息系統為主導,利用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通訊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以增強企業戰略競爭力、提高效益和效率為目的,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它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系統,而是把人包括在內的人機系統,因而它是一個管理系統,是一個社會系統。20世紀80年代後期,信息被看作是一種戰略資源,是獲得競爭優勢的可能來源,是擊敗和威懾競爭者的戰略武器。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將根本改變企業的目標、產品、效勞以及內外關係,建立此係統的目的,就是要改良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使之保障企業生存和繁榮的有效手段。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必然要求企業具體的各種工作業務進行業務流程的再造,以適應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併發揮管理信息系統的優勢。

一、主要硬件設施

任何一個管理信息系統,都要依託於網絡,實現網絡辦公、資源共享,而強大的硬件設施建設,是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的有力保障,我公司網絡建設主要以硬件為根底,兼容強大的軟件系統,有效地發揮無紙化辦公優勢。

我公司辦公終端節點達296個,根據用户不同的辦公地點劃分了12段VLAN〔虛擬局域網〕,主體網絡接入為陝西省廣電公司光纖專線網絡,帶寬為百兆。光纖入口接入防火牆設備一台,型號AG300。是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保證了公司辦公系統的平安性。公司網絡的主體,是H3C核心交換機設備,型號為H3C

S7500E,搭配專用路由引擎型號H3C

S7506E-S

Salience

VI-Smart、千兆入侵防禦系統模塊H3C7500E及萬兆以太網SFP+光接口模塊,配合內部三層交換機型號為H3C

S5210-EI,構成企業千兆局域網,架設效勞器交換機型號H3C35800,與效勞器型號萬全R520G7搭配,形成後台數據庫、防病毒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及網站建設的平台。主要拓撲結構如下:

二、OA協同管理系統的應用

我公司辦公系統,由致遠A8協同管理軟件構成,應用於全公司範圍內辦公場所。其功能主要如下:

1、集團化應用:實現組織內協同到跨組織的產業鏈和組織羣協作的集團管控;

〔1〕集團化組織架構:支持集團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的組織架構,各種應用支持完善的權限控制,提供大組織、多業態的.組織支撐。

〔2〕各單位獨立運營的IT部署:各單位可以獨立實現完整的組織、行政和業務應用,是一套獨立協同軟件應用模式。

〔3〕跨單位協同:統一的信息平台治理結構、制度框架,跨單位的行政、財務、人力、和業務審批,跨單位方案、任務下發和結果上報。

〔4〕公文流轉:集團下多單位的多套公文管理,包含公文下發、上報和水平發送的公文交換,完整的簽報系統,完善的公文檔案共享

〔5〕集團化文檔管理:集團文檔和各單位文檔的自動沉澱、積累、共享、發佈和主動推送,內部多級文檔的有效利用,成員各單位間文檔管理嚴密,分級管控。

〔6〕公共信息發佈:實現全集團的新聞公揭發布,人事任免等信息可設置發佈範圍。

〔7〕企業文化:集團文化的門户展現,口號、色彩、精神、制度差異

2、協作管理中心:敏捷組織,快速響應

協作是組織內最常見的工作行為之一。然而我們現在還是依靠E-Mail、QQ、MSN等工具在溝通,當需要多人協作處理事情時信息對稱就出現了問題;一旦事情推進中出現了問題,互相推脱、扯皮的現象就出現了。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協作模式來彌補現有模式下如:請示彙報、任務下達、信息的互通、團隊協作、任務互助、工作協調等事件處理提高組織工作效率和執行力。

〔1〕全程管控:所有協作信息均被完整記錄,為跨單位和部門的查詢和跟蹤提供方便依據,從而減少了推諉、扯皮的出現。

〔2〕時時反應:及時提供任務執行全程各狀態、變動、結果等信息,確保任務執行全程管控,幫助領導隨時瞭解協作的瓶頸,實現動態優化。

3、公文管理中心

公文是組織在其工作活動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標準性文書,是組織管理中傳遞信息、交流情況、商洽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組織內外日常辦公不可缺少的重要應用。電子公文管理是指以電子化的方式實現公文收發、交換和存檔的管理。集團公文管理支持集團實現電子公文一體化運轉,支持單一組織內以及多組織間各種形式的電子公文交換,並最終與公文檔案系統無縫銜接,實現電子公文的平安保存和管理。

遵循標準:遵循各項國家電子公文管理標準,提供平安有效的電子簽章系統,實現電子公文形成、交換、處理、歸檔等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確保電子公文的合法性、權威性、平安性和有效性。

貼近應用:提供從公文單、審批流程、套紅格式、領導審批界面等全面的自定義設計和人性化的處理策略,方便領導工作。系統特有的電子公文督辦功能,可時時監控公文運轉情況,簡便的異常情況手工調整,在方便進行公文督辦管理的同時,顯著提高公文的流轉效率。

公文自動交換:系統支持分佈式部署方式下的公文封發後的自動交換,同時提供標準化公文交換接口,為異構系統間的電子公文交換提供了根底保障。

4、輔助文化建設中心

信息化作為組織文化建設的輔助手段,是加速、深化、標準組織文化建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新聞、公告、討論、調查等手段推動組織精神文化建設,通過協同和工作流表單實現組織行為文化建設,通過網站、企業識別系統等推動組織物質文化建設。

行為文化:通過制度、行為的雙重約束,形成組織內的精細執行文化。

組織凝聚力:多角度、多方式的信息推送,增強組織的融入感,提升組織凝聚力。

文化特徵:通過長期的使用,循序漸進導入管理思想,形成組織文化氣氛,樹立組織文化特徵。

傳導文化:藉助協同系統,倡導和傳播組織的理念和價值觀。

5、整合平台

將組織現有信息系統和管理數據、業務數據等進行快速關聯整合,從而實現對集團信息資源和知識共享的過程。通過整合使用户能夠從統一的通路訪問其所需的信息,把分散的信息資源整合在產品化的高度穩定和成熟的統一信息資源管控平台上,通過多維信息空間門户科學地管理、控制、檢索和共享信息,滿足用户個性化擴展應用的需要。

數據整合:統一的數據視圖使數據得到有效利用,提升數據利用的深度和範圍,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管控的作用。

流程整合:整合跨單位和組織的核心業務流程。通過整合可以實現業務流程的連續化,保證數據傳遞的快捷、完整、真實。

界面集成:實現統一的入口和界面。用户只需要登錄一個系統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應用,有效提高信息系統的效率。

正確地引入管理信息系統,為我公司創造了快捷、方便、平安的辦公環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統在管理企業中起着舉足重輕的作用。它不僅是實現管理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促進了企業管理走向現代化的進程。

信息分析報告 篇3

知識溝的概念與信息傳播策略分析。

知識溝的概念與信息傳播策略分析

摘要:

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獲得信息的途徑和數量是不平衡的,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溝。這種現象不僅出現的大眾傳播之中,而且還出現在基礎教育之中。本文針對目前基礎教育中出現的知識溝現象,探索了幾點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知識溝信息傳播

1970年,蒂奇納等學者在《大眾傳播流動和知識差別的增長》論文中提

出了“知識溝假説”,認為“隨着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蒂奇納等學者認為收入、文化程度等不同的人獲取的信息量不同,知識溝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這是因為:1.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和社會經濟狀況差的人在傳播技能上是有區別的。他們的文化程度通常存在差異,而人們的基本信息處理工作如閲讀、理解、記憶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礎。2.在現存的信息數量或先前獲得的背景知識方面也存在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基於其所受教育,可能對某個問題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過以往的媒介接觸而對此有更深入的瞭解。3.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社會聯繫。也就是説,這類人能與同樣瞭解公共事物和科技新聞的人們有交往,並且可能與他們就此類問題展開過討論。4.選擇性接觸、接受、記憶的機制也可能在發揮作用。社會經濟狀況差的人可能找不到與他們的價值觀和態度相協調的涉及公共事務或科技新聞的信息,於是他們就可能對此類信息興味索然。5.大眾媒介系統自身的本性就是為較高社會階層的人而用的。自知識溝假説提出以來,學者們對知識溝已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蓋瓦納和格林伯格發現導致知識溝最主要的因素還不是社會經濟狀況和教育,而是受眾興趣。信息有時會擴大知識溝,而有時則可能縮小知識溝,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興趣或動機。

知識溝的理論不但應用於宏觀上所謂的社會中存在的“知識溝”,同時也存在於我國的基礎教育中。傳播學家attewell從較為微觀的角度出發將字鴻溝分為兩個層面,即第一道數字鴻溝和第二數字鴻溝。他把電腦和因特網接入上存在的差距為“第一道數字鴻溝”,而把電腦和因特網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稱為“第二道數字鴻溝”。他認為,這兩道數字鴻溝的存在必然導致“知識溝”的出現。目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極不平衡。較發達地區的學校相應配套了較好的

硬件設施,建起了校園網、局域網和城域網,信息化的步伐相對較快。而在中西部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邊緣地區的學校,由於教育經費的短缺,硬件設施相對比較落後,信息化的投入明顯不足等原因,基礎教育信息對稱情況與東部發達地區形成了明顯的差異。

迄今為止,國家、政府和社會力量在教育信息化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其目的是讓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能夠共享到較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進而達到教育信息化對稱。這是值得肯定的措施,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促進效果。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各個地區的學習者素質水平的差異。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學習者相比,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學習者的信息素養相對較低,有的還不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以及操作技能,更不用説充分利用網絡上的優質教育資源,而且對於什麼樣的教育資源才算得上優質也是值得商榷的。現階段,那些所謂的優質教育資源主要來自於經濟和文化相對發達的富裕地區,其內容和形式大多反映的是這些地區的文化形態及區域特點,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形態在其中則很少得到體現。這種教育信息化的地區差域更是加深了“使用溝”的差距。以我們現在的班級為例,我們班既有出生在城市的同學也有出生在農村的同學,其實同學之間從先天智慧上來説並沒有什麼分別,但是有很多從農村來的同學對於電腦的運用非常不熟悉,從這裏也看出來農村教育的基礎教育的確是存在很多的問題,上文所謂的這種知識溝的確是普遍存在的。

要消除目前信息弱勢羣體包括教師和學生在教育中的“知識溝”狀況,除了國家層面政策的傾斜和加強弱勢羣體“硬件資源”的建設外,還應從改善弱勢羣體的“軟件資源”入手。

首先要加強弱勢羣體的信息素養教育。對於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説,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電腦、網絡等現代媒體,跟周圍的同學相比不免產生自卑心理。因此,我們首先應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心態,消除媒介對於他們的神祕感,培養其主動利用媒介的意識。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媒介的能力,包括信息檢索、鑑別選擇、加工提煉、整合創建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順利地把信息整合為知識,為以後生活和學習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其信息素養的提高也是教學有效的重要保證。在教師教育中,應採取“二級傳播”的理念,從教師羣體中選取部分知識水平較高、接受能力較強的人,培養成為意見領袖,通過提高意見領袖的信息素養來帶動整個教師羣體的發展。

其次要借鑑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與開發本地優質教育資源並行。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經過了實踐的檢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均衡發展就是讓欠發達地區共享、借鑑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教育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和無故障運行,既降低了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成本,又提高了資源的無限使用效率,因此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平台的設計就是關鍵環節。與此同時,僅僅借鑑和共享並不能徹底改變不同地區的“知溝”現象。早前,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就提出了“文化專斷”和“符號暴力”的`概念。他認為,教育制度中的文化專斷就是支配階級以自己認可的文化,通過教育過程強行灌輸到其他文化的兒童身上的過程。其結果必然導致具有文化優勢的支配階級的兒童容易理解教育,支配階級的文化顯示出優越性,支配階級用文化“符號暴力”,憑藉“課程霸權”的方式強行灌輸給其他階層的兒童,使其達到社會化。因此,在共享和借鑑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開發適合本地區使用的優質教育資源成為重構教育關係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後,要構建全新的和諧教育關係。教學中的信息傳播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動態過程,微小的擾動都有可能會影響教學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師除了要牢記教學目標,熟悉教學內容,還需要提高整體把握教學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對於課堂中的突發事件,如學生的突然提問或窗外的無關擾動,需要教師自身培養出較高的教學智慧加以引導。在一般情況下,教師和學生是信息不對稱的兩個羣體,教師擁有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這種不對稱不但是課堂教學得以存在的理由,而且確立了教師的主導地位。然而,這種不對稱常常產生於教學的最初階段,此時教師應努力以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對教師信息進行着逐漸的接收、理解,此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也使相當量的其他信息同時作用於教師和學生,導致學生在某些方面的信息和知識比教師的還要多,並出現各式各樣的後喻文化。於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知識溝”逐漸縮小,這無疑是教學的進步,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從媒體中獲得的信息是良莠不齊的,有時甚至包括許多有害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以獨到的見解、創新的觀點以及行之有效的分析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創造學生和教師的精神生命活動的信息化環境.電化教育研究,(2).

2呂文凱,禹建強.信息化時代“知溝”的主要表現及其政治意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

信息分析報告 篇4

檔案信息化是法院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所在的基層法院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着手創建省特一級檔案工作,通過實踐發現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具體問題,應切實加以解決。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錯位。少數部門、部分同志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瞭解不夠,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事,即使爭創檔案升級,也是辦公室檔案人員的事,與己無關。思想認識上出現偏差,因而往往怠於配合、協助。

2、檔案管理停位。現有的檔案管理水平停留在原先省一級標準基礎上,幾年來未能不斷髮展、提高。現有條件,對照省特一級標準差距較大,給創建工作帶來難度。

3、人員配備缺位。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抽調人員從事檔案升級工作相當困難。而專職檔案人員僅有1至2名,每天需要應付日常工作,很難抽出更多的精力搞創建。力量配備不到位,造成創建行動遲緩。

4、技術指導失位。檔案信息化建設涉及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有的.內容專業性較強,究竟如何入手、怎樣操作,缺少相關的業務指導,這已成為基層法院創建工作的突出難題。

5、資金來源空位。檔案升級在加強規範管理、加大硬件投入等方面需要一筆較大支出,而法院經費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經費來源中沒有用於檔案建設方面的專項資金。如調劑使用有限的辦案經費,只能是杯水車薪,不能滿足創建工作需要。

二、對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創建認識。要組織廣大幹警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管理辦法》、《江蘇省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綱要》等法律、法規,提高全體人員對檔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為檔案升級工作服務的自覺性、積極性。

2、強化檔案管理,完善創建條件。要不斷更新觀念,進一步健全歸檔、保管、鑑定、借閲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具體操作規程,推進規範化建設;要及時引進先進檔案管理設備,提升檔案服務水平,為檔案管理升級提供基礎保證。

3、挖掘內部潛力,增強創建力量。要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從其他綜合部門抽調力量,必要時聘請提前離崗、退休的老同志,組成專門創建班子,明確專人負責,每個部門要明確一名兼職創建聯絡員,實行專兼結合,齊抓共管,保證創建工作穩步推進。

4、開展業務指導,提高創建技術。要加強與檔案主管部門聯繫,積極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業務指導,通過組織培訓、舉辦講座、上門輔導等方式,傳授檔案升級方面的專業知識,普及創建技術,讓創建單位及時掌握方法,從而少走、不走“彎路”。

5、增撥專項資金,提供創建保障。上級法院要積極扶持基層法院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幫助;同時要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協商,爭取支持,增加撥付檔案建設專項資金,以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

信息分析報告 篇5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一樣。充滿恐懼的20xx年即將過去,更具挑戰的20xx年在向我們招手,經過這一年的忙碌,我收穫了許多喜悦和歡樂,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現將這一年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基礎工程項目工程部的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20xx年,於我來説,也是一個具有意義、有價值、有收穫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我們完成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基礎工程項目施工任務,對一個路橋技術人員初次從事機場建設的我來説,這是一個突破。自20xx年9月進入南京機場項目以來,在項目領導的指導的引導以及同事的幫忙下,我在短時間內認識了南京機場項目部,並且很好地融入了項目團隊,與之同時也完成了各項本職工作。在此,感激項目領導給予了我這一次工作和學習的機會,感激各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對我的幫忙和支持,我將繼續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做得更好。

進入項目以來,我完成的主要工作有:審核施工圖紙並計算工程量;協助項目總工程師編制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及作業指導書,並進行圖紙和技術、方案的交底工作;協助項目總工程師與監理、設計、業主的溝通聯繫;做好項目施工資料的管理、編制工作,並負責竣工資料組卷、驗收;協助配合其他部門開展工作。具體如下:

隨着審圖工作的初步完成,我逐漸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跟進工程技術管理與服務的事項上來,協助項目總工程師編制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及作業指導書,並進行圖紙和技術、方案的交底工作;協助項目總工程師與監理、設計、業主的溝通聯繫;做好項目施工資料的管理、編制工作,並負責竣工資料組卷、驗收;協助配合其他部門開展工作等。經過以上工作,我意識到工程部的重要性,因為工程部都是最直接的技術服務與管理,所以必須把事情做好,做漂亮。與此同時,在部門主管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一些施工技術管理與組織方面的知識,並能初步進行一些工程技術管理與組織工作。我明白,着眼於公司今後發展需求,僅僅這一些還不夠,還需要加強學習和鍛鍊,以滿足公司要求、貼合企業需求。

目前項目技術人員經驗和專業知識相對薄弱,一些事情,必須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在那裏,協助配合就顯的十分重要。經過與其他同事的互助,我從中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和道理。

辛勤的付出,總有回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基礎工程項目圓滿完成施工任務,得了項目領導的認可。當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現了一些小的差錯和問題,但部門主管領導及時給我指出,促進了我工作的成熟性。

二零一二,這個曾給許多人帶了疑惑和恐懼,被瑪雅人稱為世界末日的年份立刻就要過去了,展望完美的20__年,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更是一個發展和成長的一年。應對將來各種未知的困難和挑戰,我絕不會退縮,勇往直前,總結過去經驗,努力改正過去工作中的不足,且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的學習與積累,不斷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自我,確保工作高效率、高質量。為公司發展竭盡全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exing/grxq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