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更新和知識結構優化。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範文,歡迎閲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範文1

一轉眼,兩個月的培訓就要結束了,還真有點捨不得。在這兩個月裏,雖然在緊張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之餘,還得趴在電腦前認真地學習專家引領性的視頻或文本資料,或是完成一些培訓的作業,幾乎可以説是忙得焦頭爛額,但是回想起本次培訓中自己收穫與進步,覺得累得值得,因而又對這次培訓倍感珍惜。

首先,必修課的學習讓我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更進了一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以前聽説過微課程,以為微課程也就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小段,通過培訓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竟是井底之蛙。現在我不僅明白了什麼叫微課程,知道了如何設計和製作微課程,更明白了微課程在未來學習中的重要性,也激起了我認真學習和培訓的熱情,以使自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不遠的將來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除以之外,我還學到了圖片、音頻、視頻的一些使用技巧,學會了製作精美、實用的多媒體課件。並嘗試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良好。

其次,進一步明確了信息技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比如何時使用,以何種方式呈現,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等。清楚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導入新課能第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楚了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任務如何設計才能行之有效,清楚了多種形式的媒體各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發揮各自最大的優越性,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通過觀看優秀課例,使我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理解得更深刻。

第三,明白了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接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信息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最後,在輔導教師的幫助下,在和同組教師的互研討中不斷成長進步。組內教師對我提交的教學設計給予了真誠的評價和幫助,他們為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使我能不斷完善進步,在和同組教師的互助研討中,我學到了很多解決教學中一些實際問題的良好辦法,可謂收穫頗豐。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真正讀透了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瞭解了一些信息化教學環境應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既然參加了培訓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就要把學習的內容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力求能夠讓信息技術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範文2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生機,更帶來了衝擊和挑戰,同時對教育的改革發展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教學媒體的光、音、色等信息輸出功能,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複雜變得簡明,使不可見變為可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創新,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於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眼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增進思考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積極作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為教師提供學習和教學工具、實踐與反思的利器、交流與協作的平台。

從備課查找資料,到設計、製作教學軟件都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其作用在提高了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的能力的同時,也相應提高了教師整合信息資料,優化教學方案、教學過程的能力,有利於工作效率和質量等綜合專業素質的提升。例如:在現階段的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常用PPT課件化“抽象”為“直觀”,有助於學生的意義構建。變“單媒”為“多媒”,有利於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在“學習”中增加“審美”,有利於激發師生的創造意識。有時,老師們還會下載圖片、音頻、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彌補實驗教學的不足。在課程改革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例如,假期是學生最為廣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大好時機,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某項實踐性學習,必然會遇到很多新的未知領域和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討。而網絡技術恰好可以輔助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已經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礎教育中被廣泛地利用和開發,為當今教育開闢了新的天地。現代教育技術衝擊了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推動了教學手段和方式的變革。在教學改革的大潮推動下,信息技術逐步走入了課堂,它讓學生目觀其行,耳聞其聲,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想象力,使教學直觀形象化,多元立體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誘發教師探究動機、引導教師進入主動探究狀態。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更新和知識結構優化。社會的發展説到底是來源於知識的更新,信息技術作為當前社會的主流知識,必然會將一些落後的知識認知程度改變。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提高,包括信息化教學能力、信息化教學管理能力、教學監控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態度養成和昇華。對信息技術教育有着深刻的認識,才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才會尊重這門知識。不會產生學科上厚此薄彼的思維。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結構各要素互動。檢驗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知識水平,並非只是這門課教得怎樣,而是要看這個老師知識面廣不廣,在這個前提下,還要看老師能否將所有知識相互交替運用。使學生能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其中就包括對信息技術的運用。

應用網絡技術探究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提出問題的環節。能夠喚起教師發現問題的慾望和解決問題的熱情。為了適應探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現有知識的遷移,從教學中發現與課堂學習有關的內容進行探究。

三、信息技術加快教師專業發展的進程:

信息技術介入教師職前培養可以提升師範生培養的質量,信息技術介入教師職後發展可以使教師專業發展各個階段提速,即縮短各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教師迅速走出‘高原期’,突破最困難的瓶頸時期。無論哪個階段,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培訓下,才能有效適應新時期的教學挑戰。

四、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變革: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建設。也就是信息技術的出現,將不斷完善教師的培訓體制,使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有所加強。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教育的變革。信息教育技術的出現,對傳統教學是個衝擊,不適者必將淘汰,要滿足先進的東西,就必將導致改革,教育也是一樣,信息教育自然優勢較大,發展前景廣闊。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自我更新方式的變革。在信息技術教育普及的情況下,教師如果還無動於衷,不思進取,自己封閉自己,必然會教學失敗。所以信息技術教育能鞭策教師不斷前進,鑽研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五、信息技術引發教育變革,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

由於教育是一種信息型實踐,信息技術更有可能引發教育方式、方法的變革。從整個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看,事實確實如此,幾次大的教育變革均緣於信息技術的大發展,促進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師角色、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發生了大轉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的發展取決於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教育環境及如何為教育服務。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所發揮的作用,尤其它的先進性,是否能和傳統教育模式進行交替。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回顧過去,反思有哪些成績值得發揚,有哪些教訓需要吸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不斷實踐、展望未來,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繼續邁進。我們將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積累經驗,為實現教育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範文3

2019年11月開始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遠程培訓,使這個冬日尤其忙碌,每天上課之餘,便置身網絡學習平台,雖陣陣寒意,而竟不覺。

一、眼界視野更高闊

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過程中,深感專家的專題講座、名師的課題講座,都是理論水平高、立意高遠、立足課堂,既具前瞻性、又密切聯繫實際,使我在觀念得到更新、理論得到提高、知識得到積澱的同時,眼界視野更高闊。現在感到我們的辛勤耕耘,也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匯入信息技術推動教育變革的洪流之中,雖然我自知做不了“可汗”,卻能理解它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與價值意義。

二、參與互動更積極

在網絡學習參與專家視頻答疑活動、瀏覽簡報、學習同伴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網絡平台功能強大,教育資源豐富,專家名師的水平高,同行之中山外有山。文章和評論,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在這裏,好的講座可反覆收看,並有配套的資源下載供參考;提出的問題,有人助答;同行在關注、評論你的發言,你也自覺不自覺參與互動。雖在現實互不識,網絡在線見如故,哪怕在靜靜的深夜,你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三、手段手法更熟練

經過培訓,不僅對具體的通用信息技術, WORD、PPT、PLASH等掌握加深,對用工具處理文件的技巧(比如圖片、音視頻處理)、素材的蒐集、資源的整合、課件的編寫也更熟練。當然也體會了在網絡平台中伴隨着經驗值提升是貢獻的增加,有貢獻才能分享。儘管目前主要還是用信息技術支持優化教學環節,對“微課程”、“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尚無能企及,但自如地利用多媒體與課程融合,教師、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已經算收穫頗豐。

四、研修課題更具體

本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評測一體,融入過程”, 研修成果的呈現,無論是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課程作業,還是校本實踐環節提交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教學反思等),都是立足學校、課程、學生,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協同、個體反思實踐中完成。

五、實踐運用更自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語言、聲音、圖像、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數學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以往可能更多在上公開課才調動全力運用,現在成為常態,自覺運用。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分析報告範文4

通過一個多月的信息技術培訓學習,我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聽了專家的講座和培訓老師的指導後,我感觸最深的是微課的認識與製作方法。培訓中,老師一方面要求我們以超脱姿態,踏實前行,堅持遵循教育規律,研究微課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自覺培養自學發展意識,力求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要求,促進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上新的台階。通過深入學習,下面談一談這次培訓學習的一些感悟。

一、認識了新的課程——微課

在4月24日餘德興老師和25日陳展虹教授的講解下,我初步認識了“微課”這一門新的課程。他們指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具有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使用方便等特點。對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在網絡時代,隨着信息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隨着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於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二、如何根據本學科的特點設計微課

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本人從別人的身上學習到一些有關微課設計的知識。一節微課能否設計得好、教學效果佳,知識點的選擇和分析處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設計每一節微課時,我首先慎重選擇知識點,並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起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嘗試做到如下幾點:

1、知識點儘量選擇教學的重點、難點。

2、知識點的選擇要細,十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

3、知識點要準確無誤,不允許有文字、語言、圖片上的知識性錯誤或誤導性的描述。

4、要將知識點按照一定邏輯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

例如:在這次培訓中,我根據本學科國小四年級語文的教學,我選擇了“習作”指導作為一個知識點設計一節微課,讓學生在短暫的10分鐘內對習作審題、習作方法等內容進行微課的設計。這節微課在前一節課“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微課的設計,突破了本節習作課中幫助學生審題和習作方法教學的兩個重難點。

三、培訓模式微課化

在這次培訓中,除了三天的集中培訓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通過培訓老師的培訓微課進行傳授知識。在這些培訓微課中,老師講解非常明瞭、清晰,只要培訓者發時間去觀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識點,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覆地去看,直至自己學會為止,這符合了微課的設計理念。同時,學員可以通過QQ羣平台以及微信等方式與主講教師進行互動,而主講老師又會不厭其煩進行一一地解答,這樣就產生了學員與老師互動,學員與學員互動的培訓模式。這樣的培訓方法既讓我們學得了技術又可以在教學中邊學習邊實踐,讓我們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真是兩全其美。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言能盡。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jg0z6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