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香洲與斗門環境管理之比較——區環保局赴斗門區參觀考察報告

香洲與斗門環境管理之比較——區環保局赴斗門區參觀考察報告

香洲與斗門環境管理之比較——區環保局赴斗門區參觀考察報告

2005年市環境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我區環境管理對象由以前單純小型的第三產業全面擴展到工業園區、房地產項目以及大型第三產業等。為紮實做好環保工作,平穩實現環保工作重心下移,保持我區環境管理作為全市排頭兵的領先優勢。2006年3月,區環保局林常青局長帶領局中層以上幹部到斗門區環保局參觀考察,就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廣泛地交流和學習。 一、基本情況對比 斗門區環保局前身為斗門縣環保局,1983年成立,局屬機構有辦公室、規劃開發股、監督管理股、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測站,共有在職在編人員28人,自建局以來一直全面承擔着區域內各項環境管理任務,管理對象以農業和工業企業為主。 香洲區環保局2002年8月單列,局屬機構有辦公室(下掛政策法規股)、建設項目股、污染控制股、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測站,在職在編19人,尚有8名空編。目前以僅相當市局1/7的人力承擔了轄區全部環境管理工作,剛從第三產業管理轉向工業園區和第三產業並重管理。 (一)環保審批方面 斗門區環保局項目審批工作人員4人,2005年批准項目數約970多個。香洲區環保局項目審批工作人員2人,2005年批准項目2242個,人均工作負荷量是斗門局的4~5倍,並且在工作效率方面有較突出的優勢,但缺點是審查工作不夠細緻。兩區環保審批工作比較如下:

辦事環節

政務公開

信息化建設

辦事效率

日均工作量

斗門 現場調查、初審、三人組會籤、局長籤批、辦公室蓋章 辦事依據、指南、時限、要求等在大廳窗口公示; 審批結果在大廳公示。 暫未開展,等市局統一建設。

登記表3~5日;

報告表≤7日;

報告書≤10日。

接待來訪約9人次;

批准項目約4個。

諮詢、材料初審並擬批文、股長審核、局長籤批、辦公室蓋章

辦事依據、指南、時限、要求等在窗口、網站公示; 審批結果在窗口、網站公示;並按月向市局報送。

2005年10月已正式啟用電子審批系統,目前正修改完善中。

登記表2~5日;

報告表3~7日;

報告書5~10日。

接待來訪約27人次;

批准項目約14個。

評 價 從依法和實際需要角度,現場調查並非必要環節,極大地保證了時效,但不作現場核實,難免也偶有失誤和疏忽。

都符合規範。

香洲區較為領先。 比較同等工作量,香洲區效率較為優先,但工作細緻度會有欠缺。 從工作總量上,香洲區是斗門區的2.5倍;從人均工作量上,香洲區是斗門區的4~5倍。

香洲與斗門環境管理之比較——區環保局赴斗門區參觀考察報告

(二)環境監察方面

斗門區環境監察機構建設走在全市各區前面,除環境監察大隊配6人外,在5個鎮全部設立環保所(為事業單位),每個所配備3名以上納入財政編制的工作人員。這些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協助區環保局對當地工業企業進行監督,處理羣眾信訪、徵收排污費,引導當地農村開展生態示範村的創建等工作。

香洲區環境監察大隊在編人員6人,但4人抽調到局機關其他部門協助日常工作,一線執法人員僅2人,工作起來捉襟見肘。目前我區11個鎮、街只配備收費員,沒有設置專門的環保機構及環保專職人員,各鎮街環保執法工作由區環保局直接管理,執法壓力大。

管轄面積(Km2)局執法 人數鎮、街從事環境監察工作人數管轄工業企業(個)2005年徵收排污費 (萬元)2005年處理羣眾信訪情況 (件)標準化 建設要求
斗門7006人18人(全部納入財政編制)200-300315600三級
香洲5192人(現編6人,局內借調4人)0400342500一級 (年內達標)
評價斗門區監管的區域大,執法經驗豐富。斗門區執法隊伍強,執法力度大,好於香洲區。斗門區的做法可以借鑑。目前,香洲區還沒有開展,區、鎮(街)聯動不起來。香洲區管理的企業比斗門區多,人均擔負的任務是斗門區的4倍。斗門區以工業為主,香洲區以第三產業為主,大量臨時人員被用於收費。年總量斗門區比香洲區多,但人均香洲區是斗門區的2.5倍。省要求標準化建設香洲區高於比斗門區,標準化建設年內完成。
(三)環境監測方面 環境監測站作為事業單位,主要承擔政府委託的監測工作和為企業提供監測服務。斗門區環境監測站在職人員11人,通過國家計量認證的監測項目包括水、氣、聲、固體等共93項,監測多以工業污染為主,2005年出具監測報告350份。

香洲區環境監測站在職人員6人,通過國家計量認證的監測項目包括水、氣、聲、固體等共29項,2005年出具監測報告338份。環保工作重心下移後,負責監測的工業企業由原來的20家上升到100多家,並且多以工業重污染監測為主,監測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對重污染工業企業等污染項目的監督和驗收監測工作。

環境監測工作比較

用房面積(m2)

環境監測

人員構成

主要儀器設備

通過國家計量認證監測項目

2005年監測報告數

標準化

建設要求

斗門

400

11人(其中工程師3人,助理工程師3人、初級技術員2人、高級技工2人,其他1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智能煙塵平行採樣儀、智能煙氣分析儀、紅外測油儀、中流量自動大氣採樣儀等。 水、氣、聲、固體等共93項 350份,(另外噪聲達標區230個點位,煙塵控制區30餘台排煙設施)

三級(年內達標)

香洲

280

6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2人、初級技術員1人,其他2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煙塵平行採樣儀、煙氣分析儀、紅外測油儀、噪聲儀等。 水、氣、聲、固體等共29項 338份(另外噪聲達標區389個點位,煙塵控制區386台排煙設施,噪聲功能區兩個點位每季度24小時連續監測)

三級(年內達標)

評價

斗門區工作面積大,香洲區自動化辦公條件好。 香洲區監測人員少、素質低,監測能力比斗門區弱。 斗門區儀器設備種類多,香洲區儀器設備先進。 香洲區需加大監測項目擴項認證。 工作總量香洲區多於斗門區,人均工作量比斗門區大。

上級要求標準化建設一樣。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過比較分析,在環境管理方面香洲區環保局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但與斗門區環保局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差距: (一)隊伍建設方面:我區環保隊伍弱,目前局機關行政編制僅6人,為完成審批、驗收等工作,不得不抽調執法人員和收費員協調,又削弱了執法能力,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機構改革中局機關一些非專業人員被安置在技術要求最高的監測站工作,不能適應工作。目前全局業務告急,存在審批把關不嚴、監管能力不到位、監測能力不強等問題,出現了嚴重的消化不良症狀。 (二)業務服務能力方面:環境管理實施屬地管理後,雖然區委、區政府從人財物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我局能力建設相對滯後,尚未跟上環境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需要。在審批項目方面,年審批近2400件項目。由於項目眾多,審批時只能從上交的材料上判斷,不能保證全部到現場查看,在嚴格把關方面有缺漏;在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方面,由於數量多、人員少、技術弱,我局目前只能保證對重大建設項目進行驗收,在環境污染防治上存在漏洞;在環境監管方面,對4個工業園區幾百間工業企業和上千間第三產業進行監管,同時受理數百宗羣眾信訪投訴,存在監管力度不夠和監管不到位情況;在環境監測方面,企業的委託監測要求由於數量多無法全部滿足,且由於監測技術力量有限(目前只能在廢水、廢氣、噪聲等方面開展29個污染項目的監測),遠遠不能滿足企業要求(特別是重污染工業企業的重金屬、有機廢氣、酸霧以及醫療衞生行業的細菌類等污染項目的監督監測和驗收監測工作),造成對企業服務能力不夠的窘境。 三、解決對策及努力方向 為紮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針對目前我區環保工作現狀,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環保管理瓶頸問題: (一)適當調整市區分工。建議部分高污染排放企業仍由市局監管,同時完善區和鎮(街)二級的環保機構和隊伍建設。 (二)加強自身建設。主要加強業務能力培訓,按照“一精二熟三懂”的要求,加強環保隊伍建設,提高業務能力。 (三)適當增加臨時人員。建議區政府適當增加區環保局的臨時人員以補充環保隊伍。 (四)健全三大聯動機制。市和區環保部門聯動,環保與工商、建設、城管、水務等其他部門聯動,環保主管部門與企業的聯動,提高管理效率。 (五)完成監察和監測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3vr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