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精選3篇)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精選3篇)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篇1

本學期我校勞動與技術教育工作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精選3篇)

渠道宣傳,提高認識,形成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二十一世紀建設人才必須遵守的'守則。對學生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國小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我校重視勞動教育,組成以書記具體負責的領導小組,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緊密與少先隊活動掛鈎,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我校還將通過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因此,我們必需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是國小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日制國小開設綜合實踐課是向國小生有計劃地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對於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教育學生初步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從小培養他們的勞動興趣、及勞動意識,從而促進國小生的健康發展,為日後建設祖國作準備。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篇2

摘 要:現在的中學生不喜歡寫作,甚至討厭、畏懼寫作。調查其中的原因,學生認為生活體驗少是主因。中學作文教學訓練模式過於單一,過多追求純章法技巧訓練而忽視表情達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語文作文教學完全可以跟綜合實踐課程整合,通過一系列的作文實踐活動,激活學生的寫作熱情,帶學生進入一個自由寫作的空間。

關鍵詞:體驗式 寫作實踐活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__)09-0022-02

作者簡介:謝莉琳(1979―),女,廣東廣州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廣州市第二十三中學國中語文教師。研究方向:國中語文教學。

一、課題提出的意義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一直是學生的“老大難”問題。作文教學偏重於技巧性、章法性的傳授,學生寫作缺乏真實體驗,文字缺乏真情實感,大話套話屢見不鮮,造景造人乾癟乏味。

新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已明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體驗式寫作教學這一新的作文教學指導思路可以打破學生“無話可寫”的局面,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體驗式寫作教學活動,能讓學生走出校門,關注社會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帶學生進入一個自由寫作的空間。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一)關於“體驗式教學”

“體驗”一詞來自於拉丁語,意為去證明或去驗證,通常是指從感覺而非推理得來的信息。體驗式教學以人的生命發展為依歸,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藴含着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它所關心的不僅是人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於人的生命意義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彰顯和擴展。

“體驗”是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核心概念,是形成認識、產生情感的基礎,而寫作是將自己的認識與感受傳達出來的重要形式,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在此基礎上建構起來的。

(二)關於“體驗式寫作教學”

所謂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觀察、體驗、閲讀、討論等形式,使其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認識和感悟,在此基礎上,通過一定的寫作指導,使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從本質上説,它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它要求學生綜合利用各種學習要素,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與感悟。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案例和實踐進程設計

20__學年,23世紀文學社以“味在西關”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的寫作實踐活動。具體如下: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説明

西關,可以説是廣州市最為純正、古老的地方。作為一所地地道道的荔灣區重點中學,筆者所在學校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區資源。學生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西關人,學生很自然想到挖掘西關本土文化資源,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西關美食品種繁多,談到美食,學生興致很高,於是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探究話題――西關美食!

2.課題的意義

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西關美食這一主題,充分利用西關文化資源,使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自我等的認識和感悟,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準確表達思想感情。

(二)研究目標與內容

1.知識與能力:通過圖書館和網絡蒐集、篩選資料。

2.實踐與方法:用比較法品嚐美食並寫成調查報告,自己動手製作美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其對家鄉文化的熱愛。

(三)活動階段設計和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過程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味在西關”這個主題活動,活動週期為1個學期,整個活動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動員和培訓

1.把文學社的學生按年級和人數分成3個活動小組;2.選舉社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各小組任務落實到人: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生活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3.組織學生學習一些進行課題

研究的基本知識,如如何品評美食並以文字形式描述;4.舉辦開題報告會。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1.資料蒐集階段:指導學生蒐集有關西關美食的資料;2.反思提煉階段:整理蒐集的西關美食資

料,並製作成PPT展示;3.學生到西關人家實地調查西關美食,並寫成調查報告;4.親手製作西關名小吃“姜撞奶”,並寫成製作感悟,編輯成快報;5.舉行中期成果彙報,展現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

1.舉行結題報告,各小組展示課題成果;2.資料彙總,編輯“味在西關”專題的學生刊物。

四、總結與反思

(一)對活動選題的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是能否開展好是活動的關鍵。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發現做得好的選題都是來自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因此讓學生做自己真正喜歡的研究和探索是課題成功的關鍵。而講到美食,學生的興致很高,積極性很容易被調動。美食最能勾起一個人的鄉情,也容易讓學生創作出富有個人情感的作品。

(二)對活動開展過程的反思

1.在活動的開展中,學生常常只關注美食而對食物背後的文化內涵很少留意,所以老師適時加以引導很重要。學生通過資料介紹,通過對美食文化內涵的瞭解,再把個人情感融入對美食的品嚐中,可以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

因為有對西關文化的瞭解,學生在作文中懂得關注品嚐美食的環境氛圍,對有西關特色的景物進行描述,而不是僅僅關注所吃的食物。

2.設計美食品嚐調查表,逐步引導學生記錄感受。實踐證明,有記錄的小組寫出來的活動體會比無記錄的小組所寫的體會要生動細膩得多。

“西關蝦餃其形狀像‘馬蹄’,外面看是白裏透紅,透明似的麪皮包着新鮮的蝦肉。其蝦肉也非常鮮美,一口咬下去裏面的蝦肉會爆出陣陣蝦汁,原汁原味讓人流連忘返。”――八年級6班範詩琳

“最引人矚目的,是先上的榮德麻蓉湯丸,麻香撲鼻,我選了這個來嚐了嚐,剛一咬,就特別爽口,有甜甜的味道,像是在咬棉花糖似的。本以為只是一個丸子,沒想到裏面還有芝麻餡,一陣清爽的感覺再次入口,這次不是先前的微甜了,而是又香又甜,甜而不膩。”――七年級3班曾郡欽

3.美食製作過程講求小組合作,學生有機會動手體驗,興致會很高。一個活動如果能設計動手環節,學生的情感體悟會深刻很多,活動後寫成的心得體會內容也會豐富許多。

(三)對教學評價的反思

文學社在自評、互評等方面做得還不夠,這次對學生的評價還是以老師為主,聽取個別學生的意見,實施等級打分,整個社團都還沒有一種較為完善的自評、互評的制度。但新課程改革才剛剛實施,我們對體驗式寫作的探索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探索。

美食工坊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篇3

南京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至今。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味小吃是我國四大小吃羣之一。但也有網友評價“南京小吃沒有特色,除了鹽水鴨沒有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鄉的”。於是,我問學生:“作為南京人,你對此有什麼想法呢?當有親朋好友來到南京,想要參觀遊覽夫子廟,並嚐嚐南京的特色小吃,你又怎樣才盡到地主之誼呢?”

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們高一(2)班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展了“賞美文、遊秦淮、品小吃、著文章”的語文活動。活動分三步走:

第一步:推薦學生閲讀選修課程《金陵文脈》中的相關美文,如丁家桐《秦淮百姓家》、樑晴《魁光閣小憩》、葉靈鳳《南京二題》以及《秦淮風味小吃》《南京板鴨》《水八仙和旱八仙》等,品讀文章,遊歷“天下”。

第二步:遊覽秦淮河、夫子廟,瞭解秦淮小吃中“中華老字號”的歷史淵源和傳統特色;尋訪幾家老店,品嚐秦淮小吃。

第三步:調研小吃現狀,領略秦淮風情,感悟小吃之美,寫出精美文章。

活動過程是:

第一小組:上午兩個半小時,由組長周夢婷總負責,她將組員分成三組進行“導遊”解説,分別是:

(1)名人故居遊:李香君故居、吳敬梓故居、王謝故居、瞻園(卞婕主講)

(2)科舉文化遊:大成殿、江南貢院、文德橋(陳伊桐主講)

(3)秦淮風光遊:仿古河房建築、白鷺洲公園(曹思遠主講)

導遊旗和擴音器是少不了的,潘涵同學的攝像機全程跟蹤,丁小林的照相機咔嚓咔嚓更沒有閒着。

第二小組:中午時分出場,在事先踩過點的組長徐振強帶領下,走街串巷,到老字號的店家去品嚐美食,用照片記錄名店招牌和美食小吃;交流並略記品嚐印象。為了省錢,大家分批購買,分而食之,一路熱熱鬧鬧,不亦樂乎。他們有所發現:流傳已久的秦淮八絕風味小吃,一干一稀搭配恰當,很能引起食慾。但是有的老字號已經拆除,不見蹤影;有的國營老字號經營不善,加工粗糙,失去了小吃精緻的風範;有的老字號老師傅隱退已久,手藝近乎失傳。蔣有記這家老店,牛肉湯和牛肉鍋貼實在好,不負聲望。奇芳閣和狀元樓酒店的小吃套餐價格過高,只能整套出售,不能零點,難以走入尋常百姓家。新開的秦淮小吃城將不少小吃品種集中在一家店內,方便了顧客,免去尋找的煩惱,但價高量少,仍不完美。

第三小組:品嚐美食的同時,還在店裏現場發放事先準備的調查表,請顧客配合填寫。活動後將表格分析整理,為成果展示和調查報告的撰寫做準備。他們一路觀賞,一路走訪,一路詢問:秦淮風味小吃的口味是否沿襲傳統,真正正宗的還有多少?結論:普遍存在傳統手藝失傳,老師傅流失,青黃不接,正宗的成分在減少。秦淮小吃分散各處,外地遊人很不好找,是否也制約了它的推廣?結論:秦淮小吃城是一種較好的嘗試,但仍有不足之處。

有所行必有所得,活動後進行了成果展示。校內圖片展示:將活動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整理,按照“遊玩”“品嚐”兩大專題進行展示,圖片有標題,配簡短文字。文章交流:將活動前準備的導遊詞、中華老字號的介紹文字、活動後的隨感、調查報告等用文字形式呈現。網上共享:將所有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在網頁上共享,寫成《夫子廟旅遊美食攻略》之類的小文章供網友參考、借鑑。

一點感想:緊扣“金陵文脈”教材進行的此類社會實踐活動,充分挖掘了本土文化資源,讓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近距離感受,全身心投入,閲讀與寫作相結合,感性體驗與理性調研相結合,可以説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在活動過程中,嚴密的組織、精心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引領而不是全盤佈置。

當然,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利因素,比如與課堂教學時間的衝突、家長和其他老師學生的不理解、短期內無法看到實際效果等,需要在以後類似活動中正確對待、巧妙化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xzrq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