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最新開題報告範文

最新開題報告範文

開題報告是大學生都必備的一份文稿,無論是論文課題的開題報告,還是畢業論文的寫作,都是與開題報告密切相關的,今天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教大家怎麼寫開題報告的文章,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定的幫助,並且得到大家的喜愛。以下是本站整理的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閲讀!

最新開題報告範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題 目:《淺談賈寶玉與西門慶的悲劇性》

姓 名:自己名字

指導老師:老師名字

專 業:漢語言文學教育

系 別:中文

年 級:自己年級

1 課題論證

(1)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國的兩大世情小説《紅樓夢》、《金瓶梅》。對他們的研究是中國古代小説研究領域中的兩大學術熱點。被稱為中國第1奇書的《金瓶梅》從106世紀末問世後,研究者1開始不是很多,但是隨着中國學術的從古典向現代轉型,隨着小説價值觀念的變革與更新。對《金瓶梅》的研究漸漸的由微入深,被學術界稱為“金學”。並受到國外學者的高度重視。現如今的外文譯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蘭、俄、日、朝、越、蒙等10幾多種文種。對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並稱其為中國通俗小説的發展1個偉大的創新。國內外的眾多評論者並對其的創作時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會矛盾和小説中所剖視扭曲的人性、悲劇性,性的描寫,人物性格的刻畫,語言的運用,並對其形成的網狀結構做出了大量的歸納和探究。《紅樓夢》與《金瓶梅》之間有着10分明顯的繼承和發展的關係。《紅樓夢》是《金瓶梅》的1個重大的突破。引起了眾多的人對《紅樓夢》的評論和研究的興趣,並形成了1種專門的學問——紅學。《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紅樓夢》在國外有多種的譯本:英、法、日等10幾種語種的譯本。並且國內外眾多的評論者對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會悲劇,人生悲劇,愛情悲劇,人物性格,個性化的文學語言,寫實與詩化的融合,渾融1體的網狀結構做出了大量的歸納和探究。然而,賈寶玉與西門慶作為是《紅樓夢》和《金瓶梅》的兩位男主人公。國內外的眾多評論者都對其2人的人物形象,語言風格,現實原型,性格內涵,性的體驗,個人悲劇等都做出了歸納和探究。《紅樓夢》作為是《金瓶梅》的1個延續、1個發展,它的男主人公賈寶玉與西門慶有着1定的聯繫,對其2人的研究在今後應趨向於2人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悲劇的詮釋及分析。

(2)現實意義

《金瓶梅》作為是中國的第1奇書,自問世以後,就為中國的世情小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且把我國長篇小説的發展劃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為題材描摹世態的及以社會生活為題材、用諷刺筆法來暴露社會黑暗的兩大派系。而《紅樓夢》在批判的繼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説的創作經驗後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為了世情小説最偉大的作品。在“54”文學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評價,魯迅等闡述了《紅樓夢》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傑出成就後,使《紅樓夢》的現實主義精神得以迴歸。直到現在,《紅樓夢》、《金瓶梅》仍是許多作家永遠讀不完、永遠值得讀的好書。成為中國作家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鑑品。然而,探討兩大名著的男主人公賈寶玉與西門慶的悲劇性,可以對兩大名著中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悲劇更好的認識和了解,以供後人借鑑。從而啟發後世的世情小説的創作,使今後的世情小説創作中的人物悲劇性達到1個更高的巔峯。

2 方案設計

(1)總論

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從《紅樓夢》與《金瓶梅》題材類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論點。

(2)分論

全文分3個部分

第1部分:闡述西門慶的悲劇性

西門慶1個市井無賴、流氓、淫棍,1個精明的商人,靠着他對金錢的佔有肆意的揮霍、放縱,以自我為中心來實現他對肉慾放縱,及其通過金錢獲得了強大的權利,隨意的鄙棄人間,在此背後所體現出的社會的黑暗、腐敗。構成了其特有的社會悲劇、人類悲劇、男人的悲劇。

第2部分:闡述賈寶玉的悲劇性

賈寶玉1塊晶瑩剔透的寶玉1個顯耀的貴族,他的個性、他的自我、他對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與封建傳統相背道。他作為榮國府的唯1繼承人,他肩負着榮國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點,使他成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論證傳統的價值觀、傳統的倫理觀與賈寶玉、西門慶的悲劇性

傳統的價值觀、傳統的倫理觀,在賈寶玉與西門慶的行為中被肆意的踐踏,新興的與傳統的極大的對立,但是封建的舊勢力是無比強大的,最終,賈寶玉是失敗的,西門慶是失敗的,形成1個永恆的悲劇。

(3)總論

總括全文,證實論點

教育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一、課題名稱:

《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本課題研究目的

“三”教學模式真正地關注學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可是就中學生課堂來説,提問意識弱、提問水平低、對老師的話不敢有任何的質疑等一系列問題仍然改變不了。尤其在中學物理課上,表現的很突出,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等一系列新問題。其實新課程呼喚會問的學生、會質疑的學生,更呼喚有心於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教師。但是,在本人長時間的觀察和調研當中,無論是“新課改”還是“傳統教育”都只是涉及到了現代教育的皮毛,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尤其在物理課程中表現明顯。

教師過多的提問壓制了學生髮問的慾望,阻礙了學生髮問的機會。正是在老師的這種精心誘導下,學生慢慢散失了自己探究知識的動力,正是在老師的這種層層逼問中,學生逐漸失去了疑問的主動權。多元思維被一元思維所替代,致使學生沒有發揮自己質疑能力的空間和動力。手段被目的化,教學成了一種過場,學生根本散失了自己的思想。

“三”教學模式下注重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因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培養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質疑精神。只有敢於疑別人之不疑,不滿足已有結論,不迷信的仲裁,敢於提出問題才能有創造的契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生本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學習意識。在此過程中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通過“問題——探索——解決”強化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研究的意義

在現有的對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研究中,往往側重理論性的分析,操作性不強。本研究希望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得出具有科學性、客觀性的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及對策,豐富教師教學的研究,促進該研究的全面化、深入化;具體研究不同類別的高中生的需求特點,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研究結論對教師激勵學生問題意識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對高中生質疑意識的發展和思想創新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培養創新性人才,已成為新世紀教育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而創新性人才的一個特徵,就是具有敏鋭的問題意識和敢於質疑,善於質疑,並能不懈地探索答疑的能力。對於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研究,我們可以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這些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礎。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通過調查的形式,獲取第一手的資料,瞭解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實際情況,並進一步研究學生因教師授課情況、態度、時間等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的反應特點。高中生對物理的學習離不開質疑,問題意識的提高可促進學習的不斷髮展與進步,在提問的過程中能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很好的培養。為了使學生在融入社會後能成為有創造性的人才,教師應利用教學環節中的各種途徑,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問題意識它包含四個要素: ①主客體要素: 主體是指具有社會性的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現實的人。客體又稱為認識對象, 簡而言之, 它是人的認識所指向的目標, 具體地説, 認識對象可以是一種進入認識視野的自然、 社會、 精神等各個領域的事物和現象; 可以是主體考慮加以解決的問題,包括日常生活方面的問題, 社會實踐中的問題, 各行各業、 不同領域、 不同範圍的問題, 全局性、 戰略性的或局部性、 戰術性乃至操作性的問題等等;也可以是主體醖釀創造或改進的某種產品, 包括物質產品、 精神產品和社會關係產品, 以及塑造人才這種特殊的 “產品” 等等。②需要要素:認識對象要適應人的實踐和科學研究的需要或存在於人的 “最近發展區” , 這樣才能成為人們的思維對象, 值得人們去 “打破沙鍋問到底” 。 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李躍茲指出: “認識到某種社會需要是在創造發明活動中邁出的第一步” 。 ③優化要素:主體對現狀的不滿或否定並想方設法去改進或主體欲從被打破的,處於不平衡的認知結構狀態過渡到有序的、 平衡的認知結構狀態。④動力要素: 問題意識能否最終達成依賴於主體是否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以及頑強的創新意志。狹義的問題意識概念主要是針對動力要素而言的,就是指主體懷有探索情境真實問題的強烈慾望。

美國的認知派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體現了通過教師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面臨矛盾,產生疑惑,教師帶領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產生探索、解決問題的願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態度和創造思維,可以使學生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形成一套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為重點的“問題—假設—驗證—結論”教學四個階段的觀點,即:“確定問題情境—提出解決方案—蒐集資料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其策略主要是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學生學習的知識採用類似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獲得,這種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探究性學習,造就了一大批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很強的人才。

四、課題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分兩個層面表述研究內容,包括研究內容和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現狀。

主要了解高中生聽課時的思想動態,是否有過問題意識。

(二)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特徵。

學生有疑問或者想提問的具體表現,和他們質疑能力的強弱。

(三)高中生問題意識與思維品質及學習效果的關係。

(四)提高高中生物理學科問題意識的對策性建議

從學生方面入手,從老師方面入手,具體分析原因以及解決對策。

五、研究工作的步驟:

第一階段:.3~.4準備階段:

收集整理有關課堂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文獻和實踐經驗材料

第二階段:.4~.5實施階段:

(1)在實際課堂教學和課題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的經驗,並隨時進行反思,並及時對課題方案進行修正,再實踐,逐步積累經驗。

(2)在研究過程中,運用個案分析法隨時記錄研究的步驟、心得體會、典型個案、案例。

第三階段:.5~.7總結、結題階段:

彙總、整理課題材料,撰寫研究報告。

六、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本研究在參閲學生質疑意識的文獻資料的前提下,運用統計分析等科學的研究方法,瞭解本校師生的整體情況,同時結合性別、年齡、求知慾特點。最後根據調查分析的中學生質疑特徵,提出以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質疑能力。

英語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一、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大師,被馬克思稱之為“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透過似真似幻的舞台和匠心獨具的故事,莎翁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典型。尤其是塑造了眾多而鮮明的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出場的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人,在眾多的女性人物中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是各不相同。而《威尼斯商人》中的鮑西亞更是被公認為莎士比亞筆下別具風采的女性形象。眾多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戲劇中刻畫的女性形象大都非常貼近生活,具有巨大的認識價值。。在這一諷刺喜劇《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美麗、善良、機智、自信、富有才華和膽識,正體現了莎士比亞從男性的視覺自發塑造的理想中的新女性。作為新女性的鮑西亞,具有一定的判逆性格,不甘於被命運擺弄做逆來順受的“家庭天使”,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莎士比亞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追求。然而,從女性主義的視角來分析,在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裏,鮑西亞絕非真正具有女性的自我意識,而是甘於向父權社會妥協的不完美的新女性。本課題通過對《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形象的分析,讓讀者瞭解鮑西亞思想上、性格上的先進性與侷限性,對現代女性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二)研究意義

莎士比亞通過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對人性深刻的剖析,創作出《威尼斯商人》這部極具諷刺性的喜劇。在莎士比亞的筆下,女性的感情與理智平分秋色,女性是以與男性平等的形象出現的。這在鮑西亞這一角色身上表現最為突出。鮑西亞美麗温柔、忠貞不渝、善良可愛、機智勇敢、足智多謀。她掌握着自己的命運,不僅在自主選擇丈夫方面,而且在與夏洛克的鬥爭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鮑西亞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帶給人們啟迪和借鑑。鮑西亞在金錢和愛情的槓桿上,選擇了愛情。在她的內心深處愛情價更高,是金錢、物質所無法取代的。她對於愛情忠貞不渝和執着,值得現代生活中個別只追求物質享受的女人去學習。在現實生活中,個別人不應該由於自己的優越條件而歧視別人,更要學會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別人。在法庭上,講義氣、才智非凡的鮑西亞女扮男裝以法律博士的身份出場,使劇情有了戲劇性的轉折,使夏洛克一步步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她的計策。她成功的妙計足以顯示出其學問深厚,機智敏鋭,有膽有識的特點,這種女性形象也是我們所認同和讚賞的。《威尼斯商人》中的鮑西亞人物形象具有生動鮮明,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等特點。本文通過對《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鮑西亞的分析,力圖從新的視角去嘗試發覺人物的真實性和人物的多面性,給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以啟迪和借鑑。

二、已瞭解的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歐洲的14到16世紀,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發源於意大利的強大的人文主義運動很快席捲歐洲各國。它從反對封建專制,教會和禁慾主義的歷史要求出發,肯定人的價值,讚美人的理性和智慧,提倡人對現世幸福的追求和個性自由。這一時期的歐洲戲劇以英國和西班牙為主流,其中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是世界戲劇寶庫中珍品。從17世紀開始,莎士比亞戲劇漸次傳入了德、法、意、俄、美等國,對各國戲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雖説生活在400多年前,直到今天各國都有許多研究、評論莎士比亞和他作品的學者,評論家。17世紀有德萊登;18世紀有卜普、約翰生和莫爾根;19世紀有蘭姆、柯勒律治;20世紀有道登和佈雷德萊。世界各國許多的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如德國的歌德,法國的伏爾泰、雨果,俄羅斯的普希金、托爾斯泰等人,都對莎士比亞作品有過精彩的評論。英國文學評論家薩繆爾.約翰遜認為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生活的鏡子,“誰要是被其他作家們捏造出來的荒唐故事弄得頭昏眼花,讀一下莎士比亞用凡人的語言所表達的凡人思想感情就會醫治好他的顛三倒四的狂想”。《威尼斯商人》的一大成就,就是在輕鬆的喜劇描寫中不忘反映時代,並非只在台詞裏述説介紹,而是通過情節、人物和人物關係等幾個方面,來顯示時代風貌和生活要求。

(二)國內研究現狀

莎士比亞的名字是由傳教士在1856年介紹過來的。清末,我國思想界代表人物嚴復、梁啟超等都在譯著中提到莎士比亞的名字。而他的戲劇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才用白話文和戲劇的形式翻譯過來。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許多新譯本,其中就有方平譯的《威尼斯商人》,也是在這一時期我國學者開始闡釋並莎士比亞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基督教文化內涵,這不僅是我國莎學研究的進一步補充與完善,更是與國際學術接軌的重大舉措,是理性沉思後的再審視。20世紀60年代方平先生在他的莎學研究中仍然突出了意識形態與階級鬥爭。他認為,莎士比亞的喜劇《威尼斯商人》所表現的“積財就是積富”和“守財就是進財”,表明資本主義經濟勢力開始在歷史舞台上露頭,構成了它的互為補充的兩套道德教條。而自1985年到XX年的20年來我國大陸的莎士比亞喜劇研究像《威尼斯商人》,發現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喜劇本質研究、人物形象的研究和比較研究。對莎翁喜劇本質關注的角度主要在於探討其喜劇體現出來的喜劇精神、喜劇藝術、喜劇美學。人物研究集中在對夏洛克和女性人物分析,主題定位於愛和友誼。

三、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摘要

(一)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二)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綜述

(三)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

簡單介紹《威尼斯商人》中的作者背景和歷史背景

對《威尼斯商人》中女性人物鮑西亞的分析

鮑西亞的本質

鮑西亞的人文主義精神

鮑西亞的女性自我意識

三、《威尼斯商人》中女性侷限性的表現

(一)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控制

(二)以丈夫為中心

(三)社會對女性的忽視

四、威尼斯商人對現代女性的啟示

(一)夫妻間的兩性關係

(二)愛情獨立性和平等性的探求

(三)社會對女性的壓力

五、對課題《威尼斯商人》的總結

四、本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及進度安排

研究的步驟:1.審理清楚課題的意思和研究方向

2.瞭解課題的研究現狀和查找相關的資料

3.在圖書館和網絡上收集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整合資料並做好筆記

4.擬寫開題報告

5.擬寫大綱

6.着手寫正文

7.論文修改與定稿

研究的方法:文獻法、理論研究法(到圖書館查找紙質及電子資料)

討論法(與同學討論相關的研究內容)

實證研究法(通過相關的例子又發思考)

進度安排:.12 .12---.12.20 選題

.02.10 定題

.02.15--- .03.10查找資料,初定提綱和開題報告

.03.15---.04.05 論文初稿並修改

---.04.30論文修改並定稿

五、主要參考文獻

[1]jameson. shakespeare’s heroines. london: longman, 1961.

[2]wilson, john dover. shakespearian comedies. chicago: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1962.

[3]方平. 和莎士比亞交個朋友吧[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4]郭元波, 唐爽. 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j].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4—96.

[5]胡健生,朱祖林. the excellent use of “abrupt turn” and the elaborate construction of “behind—the—screen characters”—a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venice merchant[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 (2):42-46

[6]黃必康. 莎士比亞名篇賞析[m]. 北京:北京出版社,.

[7]慄沙. 亦喜亦悲兩相宜-《威尼斯商人》解釋[j].貴州師大學學報:1998(2).

[8]黎會華. 從《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亞的女權主義傾向[j].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23-26.

[9]歐華恩. 論夏洛克性格的多元組合[j].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6-19.

[10]王述文. on images of heroines in shakespeare’s four greatest comedies[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4):16.

[11]王佐良,祝鈺. 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2]温祖蔭.世界名著介紹與欣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

[13]肖四新.論莎士比亞的人性觀[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12.

[14]張祥和,楊菲翡. function of disguise in shakespeare’s comedies [j].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27-29.

[15]智量.外國文學名作自學手冊[m]. 上海:上海藝術出版社,1985.

標籤: 開題 範文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g9dl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