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大學生對人力資源市場知曉期許狀況調研報告大綱

大學生對人力資源市場知曉期許狀況調研報告大綱

一 大學生如何適應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要求

大學生對人力資源市場知曉期許狀況調研報告大綱

人力資源分佈於不同區域、行業、部門、單位的過程。目前我國人力資源配置已經走向市場化。大學生適應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需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適應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的要求,轉變自己的角色意識,重新認識學校動的作用和確立自己在學校學習過程中的地位,積極面對市場、適應市場。

(2)積極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增加自己的新穎性,適應社會發展和積極結構調整對專業發展的要求。

(3)加強求職擇業教育,培養就業意識和技能,學會主動向社會推銷自己;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能力,在瞭解社會的同時提早融入社會,增強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和技能。

(4)面對現實,樹立自強意識,及早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求職擇業,確立“雙選”意識,在社會挑選自己的同時選擇符合自己要求的職業;做一個“社會性”的人,一方面培養“智商”增智慧,另一方面強化“情商”培訓增強洞察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 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及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一、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

在經濟學中勞動力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的市場。其基本內涵是指勞動力的供給方(勞動者)和勞動力的需求方(企業等用人單位)通過市場競爭,自主達成勞動契約關係。構成勞動力市場的三個基本要素是勞動力的供給、需求和價格。

從狹義的方面來説,勞動力市場就是指在勞動力管理和就業領域中,按照市場規律,自覺運用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供求關係,對勞動力的流動進行合理引導,從而實現對勞動力的合理配置的機構。

目前我國主要勞動力市場由以下幾類就業機構構成:

(1).各級人事部門舉辦的人才交流中心;

(2).各類民辦的人才交流中心;

(3).各級勞動社會保障部門舉辦的職業介紹所;

(4).各類民辦的職業介紹所;

(5).政府有關部門舉辦的各類勞動力供需交流會;

(6).社區勞動服務部門;

(7).專門的職業介紹網站;

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在最近2019年之中取得了很大發展。如企業用人自主權的基本確立,職工自主擇業空間的擴大;《勞動法》的頒佈以及一系列有關調整勞動關係的法規、規章制度的制定;勞動力市場中介機構的發展等等。這些決定了勞動力市場在配置勞動力資源的過程中正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同時應該看到的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的轉型並沒有完成,勞動市場功能的發揮仍然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和建設仍然面臨着許多挑戰。

中國目前面臨着嚴峻的就業形勢。人口年齡結構的迅速轉變嚴重影響了中國勞動力資源的供給狀況。從現在開始的今後20年是勞動力資源最為豐富的時期:據統計,我國每年勞動力資源的供給總量超過8億,每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超過1000萬。如此規模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和新增就業人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説猶如一把雙刃劍:既是發展的優勢,又是巨大的挑戰。因此,在產品和其他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的全球化進程中,勞動力資源無法自由流動將會使中國勞動力資源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喪失,並維持一個相對更長的時期。

二、中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般來説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有如下的一些特徵:

(1).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主體地位已經確定,但兩種體制並行依然存在,適應企業的完全市場化的體系,在國有企業由於壟斷的存在,進入很難,退出也很不自由。但大多數是通過勞動力和市場來實現就業的。

(2).勞動力市場供求矛盾依然十分尖鋭,目前來看依然是供過於求。

(3).勞動力流動很大程度上以市場為導向。

(4).勞動力市場服務體系已初具規模。

(5).勞動力市場的工資宏觀調控體系已初步建立。

(6).勞動力市場法規、執法監督體系初形成,有基本的勞動法和各種條例法律。

但同時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勞動力市場存在自身的侷限性,A.競爭不充分B.就業機會不均等C.尋找工作的代價偏高,地區供求總量和結構失衡D.信息不對稱

(2).勞動力流動存在障礙。A.身份界限(户籍等)B.市場分割。市場有一級、二級,外部、內部市場的差別。

(3).社會保障的限制,歸根到底也還是户籍制度的限制。A.國有同私有的社會保障參與程度和方式上的差異,讓勞動力難以流通B.社會保障以省為一級單位管理,難以轉移C.社保的水平層次在不同行業、地區間差別很大。

(4).市場的工資調節機制還未發育成熟,壟斷行業高工資的現象普遍存在。

(5).宏觀調控的機制和法律法規依然不健全。存在執法不嚴的現象。

三、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問題的分析及建議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制約因素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產業之間興衰更替產業結構不斷變化,市場要求勞動力在部門之間移動以達到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結構均衡,但是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調整滯後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原因在於目前,由於受觀念,體制等方面的影響,勞動力不能在部門之何自由流動,就業市場化機制尚未建立。

(1).觀念管制

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使得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一是社會主義允不允許失業,。同時工人失業,再就業缺乏必要保障,一旦下崗,對失業者本人和家庭有着切身利益的影響。因此,觀念上必然產生強烈牴觸,即使是經濟轉型中正常的失業。同時有地方政府的撐腰,人們養成了走關係,等分配,要飯碗的成習,許多素質低下,知識技能更新滯後的勞動力"賴崗",而真正的人才卻得不到任用。二是,勞動者是否還是“主人翁”,質疑者認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必須是當家作主,而對於下崗轉行則視為受壓迫,剝削。三是,謀職於非國有部門,是否意味受剝削 許多在舊社會深受資本家剝削的家長,他們往往強烈阻撓子女進入國有經濟就業。

(2).體制管制

在制約勞動力市場發展的諸因索中,體制管制影響最大。

第一,勞動力市場存在流動性障礙.由於户籍管理制度,就業管理制度及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嚴重影響了勞動力市場流動.舉例而言,北京,上海,香港等都市有着户口準人就業的限制,西部比東部勞動力流動性較差。勞動力市場處於城鄉,地區及部門之間相互分割的狀態,阻礙了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發育和發展。

第二,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失衡.國有企業長期受行政管制,重投人,輕技改,企業吸納了許多低層次勞動力.近年來勞動力供給增長最快的部分是低層次勞動力供給,而適應工業化生產和市場經營的技術,管理人才則供給不足.據統計中國每年新增勞動力供給資源中大專以上的勞動者僅佔xx%,高中程度的佔xx%,國中 及以下的佔xx%.還有相當部分勞動力是文盲。

第三,勞動力市場缺乏競爭性就業機制。受地方保護主義的限制,跨地區就業的比重要相當小;畢業生就業仍處於由國家安置就業向通過市場,實行競爭就業的過渡階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國有部門,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非國有企業和國有小企業難以獲得人才。此外勞動力的市場價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資分配製度處於計劃管理和市場調節並存的階段,企業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工資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勞動力價值和供求關係。

(二)、推動就業市場化和完善勞動力市場的建議

(1)誠如中國歷史上各種變革,應該始於現唸的轉變。

觀念不更新,改革難以進展。放開各種管制,應從轉變觀念人手,引導企業,勞動者,社會向市場觀念轉變,培養 新型就業擇業觀念。同時,目前不合理的行業收人差距也嚴重影響了富餘人員的就業觀應通過税收等手段,控制一些壟斷性部門的高額收人,樹立公平分配的機制和氛圍。

(2)減少政府的行政干預改革就業及相關體制。

必須逐步廢除長期以來實行的嚴格城鄉户籍差別制度,勞動力就業的所有制,以及社會福利制度的城鄉巨大差別等政策和制度,因為這些制度限制了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自由轉移,束縛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發育,妨礙了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導致過多的低素質的勞動力格局和狹小的就業空間。同時在傳統計劃體制下形成的勞動用工制度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打破所有制,部門乃至城鄉界限,建立勞動者能進能出形成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向選擇,鼓勵企業富餘人員自謀職業,實現用工市場化。

(3)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拓寬信息擴展渠道,保證信息的對稱流暢和準確。

現有的就業服務機構還受到較大的地區,行業的限制,沒有形成跨地區,跨行業的全國信心性信息網絡;還停留在職業介紹的層次上,不能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勞動力市場的信息,指導和引導勞動力的流動,為國家的勞動政策提供一定的參 考。因此,政府需要投人資金建立全國性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把就業服務發展為一個新興的產業。

(4)規範就業指導,重視勞動力的教育與培訓。

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各國對勞動力質盆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目前我國勞動力在數量上雖然供過於求,但卻缺少大量高質量的專門人才,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我國近些年教育投資雖然有了較大的增長但人均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多年來一直在3%左右徘徊,與全世界平均(xx%),發達國家水平(xx%),發展中國家水平(xx%)相比都相差甚遠。教育投資不僅數額小而且投資結構也不盡合理。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增加教育投人,改革現存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實現從學歷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轉變.全方位提高未來的勞動者素質。

(5)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掘市場潛力。

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是吸納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如果第三產業經濟保持xx%的增長速度每年可以淨增加1000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第三產業在我國還大有潛力可挖,它將為我國提供巨大的就業機會。當前,尤其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批發和零售業,諮詢業,信息服務業,文化服務業,教育服務業,老年服務業以及法律會計等中介機構,吸收社會就業。

(6)利用加入WTO的契機,開闢勞動力就業的國外市場。

我國人口占世界的xx%,但是目前在國際勞動力市場上所佔的份額只有xx%左右,這説明我國勞動力出口潛力很大。我們以此積極鼓勵我國勞動力大量出口, 要簡化審批手續,加強就業指導,降低國內勞動參與率,擴大國外勞動參與率通過參與國際勞動力市場競爭促進我國勞動力資源在國際市場上的合理流動,以充分利用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從而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

當然中國勞動力市場同中國的經濟一樣還有許多問題,這是同我國現階段的國情相關聯的,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調控的深入,這些問題一定能得到解決,我國的勞動力市場也會更加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zyej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