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以沿江大開發促進江北新市區教育大發展

以沿江大開發促進江北新市區教育大發展

市委、市政府在以江為軸、跨江發展、呼應上海、輻射周邊戰略中把浦口區劃作xx市外延發展的三個新市區之一,定位為xx市現代化新市區。城市性質是:現代化的科學城、具有區域綜合服務功能的xx城市副中心,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型濱江新市區,xx市重要的旅遊度假中心。這個定位標誌着xx市的城市發展開始了由隔江發展到跨江發展的新跨越,標誌着浦口地區開始了由郊縣、郊區的發展到城市化發展的新跨越,浦口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以沿江大開發促進江北新市區教育大發展

根據xx市的發展戰略和定位。浦口區以自身xx都市圈另半個圓圈的區位優勢,水陸空暢通的交通優勢,國家森林公園和長江沿岸的優良環境、豐富資源優勢等等確定了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按照兩個率先的要求,圍繞建成xx市現代化新市區目標,充分發揮沿江區域優勢和特色,調整優化生產力和城鎮佈局,形成了與江蘇其它沿江市縣不同的、個性鮮明的特色,努力把浦口建成為經濟發展進入全市前列的經濟強區、現代化的xx江北新市區、生態環境最佳的居住區、現代化科學城、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區、建成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市區。

江北現代化新市區的定位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教育如何發展規劃問題。必須要抓住區、縣合併和沿江大開展機遇,高起點規劃教育事業,建成一個與現代化新市區相匹配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教育體系。

下面談談新市區教育的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xx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住區縣合併和沿江大開發的機遇,在江北現代化新市區的城市建設中做好教育的整體規劃,做到一次規劃到位,劃好紅線、分步實施、留有發展餘地,探索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又符合教育自身規律的教育體制和發展機制,構建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

重點的素質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浦口特色、結構合理、充滿活力、開放式的現代化教育體系,以滿足新市區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教育文化需求,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二、目標任務

隨着新市區的城市建設步伐,建立一個與新市區相匹配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現代化的教育體系。

㈠幼兒教育。在公辦幼兒教育為主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幼兒教育社會化進程,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幼兒教育。在新市區的規劃中作好幼兒園的布點工作,讓各類幼兒園按規劃建設。XX年,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5%以上,80%以上的幼兒園達到市優質園以上水平。

㈡義務教育。高標準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部實施六週歲上學。國小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國中入學率達99.5%以上,年鞏固率達99%以上。大力改造薄弱學校,使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辦學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各級各類學校均達到省教育現代化的水平。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全部入學,與正常少兒同步接受義務教育。

㈢高中教育。到XX年,全區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達到90%以上,基本滿足國中畢業生接受高中段教育的需求,普及高中段教育。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羣眾對求學的需要。

㈣高等教育。積極與高等學院聯合辦學,大力發展二級學院,為地方培養人才。抓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和成人大學聯考工作,認真辦好電大等各類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提高我區大學聯考入學率。提高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XX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達20%以上。

㈤成人教育。在高標準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自學考試、遠程教育、職業資格證書教育和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建立和健全學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並重制度,努力開展社區教育,形成社會、開放式的教育網絡,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9%以上,農村總勞動年培訓率達到40%以上,城鄉新增勞動力全部實行先培訓、後上崗,在崗職工年培訓率達40%以上。新增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2年。

三、主要措施

㈠統一認識,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要強化教育的發展意識。經濟強區必須以教育強區為基礎和先導,人的現代化和教育現代化是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及企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教育現代化在浦口新市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具體工作中做到教育的意識超前,真正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榮的局面。

要強化教育的政府行為。第一把手親自抓教育。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切實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落實措施、抓緊實施。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全力支持。區委區政府將新區教育發展規劃納入政府工作目標任務,並完善全區幹部崗位責任制的考核制度。

㈡認真做好新區教育佈局調整工作。

佈局調整工作要在區縣合併的基礎上,整合資源,合理配置,統籌規劃,發揮優勢,按照江北新市區的定位,做到規劃到位,分步實施。在佈局調整中,我們要堅持前瞻性、科學性和全局性統一。在規模效益上既要考慮現有的數量和分佈,又要考慮新區未來的發展和人口增加;既要總結和應用過去佈局調整的成功經驗,又要站在城市化、現代化的高度來重新確定教育的成功經驗;既要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又要提升教育現代化的整體水平。實現幼教、普教、職教、高教協調發展和整體推進。

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推進素質教育,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加強薄弱學校建設,研究制定扶持農村學校的政策措施,縮小校際之間的辦學水平差距,使每個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快會考招生和學校綜合素質測評的改革步伐。完善國小、國中學生綜合測評。轉變領導、家長、社會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這一觀念,形成素質教育的導向機制和創設素質教育良好的社會環境,紮紮實實地推進素質教育。

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要根據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確定不同學齡段的德育目標、內容和要求。要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德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拓

寬德育途徑,培育德育資源,加強學科德育、團隊、學生會工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素質。

積極探索教學改革,認真做好課改工作。學校教育要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奠定基礎。隨着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各校要加強信息技術課教學。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努力進行教學改革,形成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和現代教育內容、方法、手段,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

進一步加強體育、美育和勞技教育。各校要樹立健康第一思想;要將美育融於教育全過程;要加強和改進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鬥的精神。

大力加強教研科研。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逐步形成研究-應用-推廣的教科研模式,真正發揮教科研興教功能。

㈣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建立並完善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多元化投入體制,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物質條件。要嚴格做到《教育法》規定的三個增長。要按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規定逐步提高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

足額徵收城市教育費附加、鄉鎮企業附加費、教育地方附加費、建房地方附加費和人民教育基金,並確保全部用於教育。制訂相應政策,鼓勵社會和個人捐資助學、集資辦學,依法構建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機制。非義務教育階段逐步實行繳費上學,適當增加學費在培養成本中的比例。

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要加強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和校長隊伍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十五、xx大精神武裝領導幹部頭腦,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學習,促進他們明確辦學思想、提煉辦學理念,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這一核心理清提升辦學水平的思路;讓他們掌握現代經濟、科技知識,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發展的規律。進一步完善校長負責制,積極推行校長競爭上崗,試行校長職級制,調動校長工作積極性,提高校長隊伍素質。

要加強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師職務聘任制,打破教師職稱終身制。各校應在批准的教師職務結構比例內與崗位職數內,按需設崗,按崗競聘,可以同級聘任、低職高聘,也可以高職低聘、緩聘、解聘。鼓勵無崗可聘、落聘人員到有崗有需求的單位競聘上崗。

要加強師德建設。通過經常性的思想教育、集中學習和制度建設,引導和培養教師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以師德建設年為契機,用師德標準規範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把師德作為教師工作考核的首要內容和職務聘任的重要依據,實行一票否決;堅決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教師資格。

強化教師繼續教育。加強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做好教師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教育理論和教學業務水平。

加強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面向社會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廣大教師積極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積極參與教學科研,不斷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致力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形成科學的教師評價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實施名師工程,加速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把評選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等作為抓手,鼓勵教師進行著書立説、成名成家,培養出一批名校長、名教師。

提高教師生活待遇和社會地位。要認真貫徹《教師法》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關心廣大教師,定期表彰和獎勵優秀教師,營造尊重知識、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教師的平均工資應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國家公務員水平。

㈥強化辦學體制改革,挖掘教育的發展潛力。

進一步貫徹落實xx《社會力量辦學條例》、中共中央xx《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逐步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

義務教育階段,在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均能就近進入公辦國小和國中的前提下,允許設立少數優質民辦國小和國中。

採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產業化的思路,加快非義務教育段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積極發展以社區為依託的公辦與民辦相結合的幼兒教育。積極擴大高中的招生規模。發展高等教育重點走與高校聯合辦學。

㈦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教育健康發展。

明確區鎮兩級政府發展教育事業的職責任務,加大政府發展和管理本地教育的統籌權。根據教育的法律法規,區政府加強對全區各級各類教育的宏觀管理,加大對經費、教師管理和校長任免等方面的統籌權,鄉鎮人民政府承擔相應責任的以縣(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加強全區教育的佈局規劃和管理,加速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各級各類學校按照精簡、高效、科學、民主的原則,堅持一校一章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要充分發揮教代會參加民主管理學校的作用,實行政務、校務、財務公開。以人為本,實行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主動性、積極性,促進管理科學化。

中心國小以上的學校努力做到管理系統化,辦公自動化。高中階段以上的學校,要積極推進後勤改革,逐步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

㈧以實施重點工程為抓手,加快各類教育發展。

繼續實施鄉鎮教育現代化工程。我們把創建現代化先進鄉鎮作為抓手,促進各類教育的發展。全區11個鄉鎮到今年年底已有4個鄉鎮為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其餘7個鄉鎮規劃在XX年、XX兩年中要通過教育現代化鄉鎮的評估驗收。

加速實施農村國小提升工程和振興國中行動計劃。這是加快農村佈局調整,提升辦學水平,實現現代化基礎工程。今年已有4個鄉鎮有望通過農村國小提升工程驗收,其餘的7個鄉鎮將到XX、XX兩年個全部完成農村國小提升工程。到XX年努力爭取有12所國中達到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標準。

實施教育信息技術工程。按省教育廳《江蘇省中國小信息基礎設施規範》(蘇教信(XX)9號)的標準實施校校通工程。開發計算機輔助軟件,加強計算機和多媒體視聽設備配置和使用,逐步實施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現代化。建立教育教學信息化研究中心和

教育信息化資源庫,積極開展教育信息化研究,抓緊新課程改革的整合,探索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途徑,形成在現代教育觀念、教育手段下的教學新模式。

實施名校、名師工程。以學校等級評估為抓手,加強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的建設。全區將有30所國小創市級以上窗口學校;15所國中創市級以上窗口學校;1所高中創省級重點高中;1所高中創國家級重點高中。使全區有了一批學校在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中起示範作用。

我區將實施園丁工程,即到XX年評選出20名名校長,30名名教師,200名學科帶頭人,400名骨幹教師。

在xx市的四五園丁工程中,我區將努力爭取有3-5市級名校長、5-10名市級名教師、30-40名市級學科帶頭人,350名市級骨幹教師。形成以名校出名校長、名師,名校長、名師、促名校的局面。

㈨建立有效的終身教育體系,提高全民素質。

要建立一種能夠及時反映社會發展需要,比普通教育內容更豐富、形式更靈活、更能體現學習者獨立意志的終身教育體系,保證全區人民素質的持久提高。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必須突破在教育內容、形式、手段、目的、功能、結構上的傳統觀念束縛,把一切有利於人的發展的因素都組織、利用起來,實現社會化教育和教育社會化,滿足現代化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動態需求。職業技術教育要根據當地社會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特徵,選擇既能服務當地社區發展,又能滿足學生家庭不同教育需要的辦學形式。成人教育要以農村文化技術學校和各系統、企業職工學校為主要基地,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結合崗位培訓需要,靈活選擇多種適宜的形式,為全面提高全體勞動者素質和滿足人們終身發展的需要提供優質的服務。

㈩強化依法治教。

廣泛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增強全社會的教育法律意識。大力實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規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管理行為,依法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依法解決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實際問題,依法保障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嚴格履行保護少年兒童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法律職責,堅決制止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抵制妨礙學生健康成長的各種社會不良影響。依法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和制度建設,強化教育行政監督機制,加大教育執法力度,規範辦學管理、招生、收費等行為,真正使教育走上法制化軌道。確保建立一個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現代化教育體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yqqn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