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農村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農村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1

資料摘要:隨着我國的日益富強,我國的農村建設也得到了必須的發展農村也越來越受政府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透過此次“三下鄉”活動讓我進一步感受到了農村發展的速度,同時,也看到了當前農村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農村教育問題。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及推薦。

農村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關鍵詞:“三下鄉”、農村建設、農村教育、留守兒童

引言:今年暑期我有幸成為我院“三下鄉”活動的一員,我是屬於電器維修組的,此次“三下鄉”活動,我們將在益陽市安化縣龍塘鄉和睦村進行三天的免費家電維修、發放衣物藥品、新農村建設調查等活動。

(一)、農村教育問題

1、七月十五日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益陽市安化縣龍塘鄉和睦村。從我們的車進來的途中可看出這個村確實比較偏僻。至少還有40%的木房子,我們下車後,老鄉們熱情的招待了我們,當天下午及接下來的兩天我們這組給老鄉們進行了免費家電維修,透過與前來維修家電的老鄉交流和空餘時間對該村的調查,得出農村教育以下幾個問題:

2、走進農村,最讓人注意的就是此刻的農村人口留在村裏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前還是“三八六一九九隊”,此刻是連婦女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留守兒童,這樣一來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此刻的農村教育問題。本來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職責,父母本來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此刻很多夫婦都是一有小孩就扔給老人在農村養着,自己則外出打工,為了小孩的未來,他們在外賣苦力,為孩子的

將來掙錢。但他們往往都是忽略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此刻的小孩已經與父母都有了代溝,如果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難道就不會有代溝了嗎?可想而知,老人一般都比較寵小孩,個性是這個社會的小孩,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隨着的孩子的長大,老人根本就管不了小孩,這樣,父母本是一片好心,辛辛苦苦在外打工掙錢,結果他們會得到什麼?得來的是一個從小就是留守兒童,長大是一個叛逆的孩子。

3、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十分期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狀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期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

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決定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和睦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內含某些歧視成份呢?

4、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

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於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二)推薦與改善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情緒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應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和睦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和睦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推薦:

1、村裏外出男女多思考孩子的感受。其實在外打工也是掙不了大錢的,此刻政府給了農村很好的政策,年輕人何不思考在家打工創業呢?更何況,此刻又不是沒有讀書的條件。城市裏的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讀書環境不惜在離學校近的地方租房甚至陪讀,難道農村的父母連在家勞作,孩子回來時能全家吃個飯都那麼難嗎?開家長會時,哪個孩子不期望自己的父母來,更何況,小孩一般都比較依戀自己的父母,長大了就想着獨立了。因此,期望更多的年輕人及夫婦能意識到這些。

2、在外有所作為的或是學有所成的能人,不要忘本,就應不要忘記回來建設自己的家鄉。不管你此刻有多麼的風光,落葉總是要歸根的。人,必須不能忘本,此刻這個和平的社會,並不要你時刻想到為國犧牲,但小到為家鄉建設奉獻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個性是一些大學生,小時候想着怎樣報效祖國,回報家鄉父老鄉親,結果畢業就定居國外了。我想作為一名具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的國家的一員,就應要懂得一寫基本的道德水平。

3、政府要多關注農村教育。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如果農村教育不搞好,祖國的未來是個難以想象的場面。個性

是作為我國這樣的農村大國。要想我國真真正正的富強來,就務必把農村的經濟搞上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古往今來,哪個領袖不是靠農民建立起來的政權。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把農村建設拉上來,才算一個真正的富強的國家。

(三)三下鄉的好處及個人感受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我們透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用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須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齊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

透過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到了,農村建設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肯定了我的想法——建設自己的家鄉!這是我兒時的一個夢想,就是要把我們這個山坳裏的農村建設成一個最富強最高科技最和諧的小山莊!總統的來説,我認為一個農村的建設就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在村莊規劃上,做到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門口,極大地方便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為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為之大力宣傳的必要。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

結構方向發展。注意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持續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精神禮貌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裏還要制定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村裏良好風氣的構成,為其經濟發展帶給有力的保障。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因此,一個好的農村建設,一個好的農村教育都離不開村鄰導的正確指導和廣大村民及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辛苦!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2

XX市户籍人口數X萬人,約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個鄉鎮和X個行政村。自X年開始,隨着生態省和生態市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全市各鄉鎮已全面完成生態建設規劃,並建成全國環境優美鄉鎮X個,省級生態鄉鎮XX個,市級生態鄉鎮(街道)XX個,分別佔總鄉鎮數的X%、%和%;市級生態村X個,佔總行政村數的X%。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精神和《生態市建設規劃》目標要求,鄉鎮生態建設工作還僅處於起步階段,離全面建成省級和國家級生態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進一步加強鄉鎮生態建設成為各級各部門當前面臨的歷史性挑戰。

一、進一步加強鄉鎮生態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國家級生態市的必要條件。根據《生態市建設規劃》要求,將於X年前建成國家級生態市,而%的鄉鎮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驗收要求是生態縣(市、區)建設的前置條件。要真正達成生態市建設目標,基層創建工找範文就來作是關鍵,開展鄉鎮生態建設創建工作能夠豐富生態市建設內涵,提升生態市建設水平,是進一步推進和深化生態市建設工作的客觀需要和必然基礎。

(二)是推進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好契機。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而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是鄉鎮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環境基礎設施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對一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起着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然要求鄉鎮調整發展思路,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轄區內居民擁有良好的環境條件和發展空間。

(三)是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客觀要求。一個區域的綜合競爭力是指該區域在一定區域範圍內集散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是區域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等綜合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各項生態建設創建工作從公共設施完善程度、污水處理、大氣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等多項指標對鄉鎮進行考核,有力地促進當地政府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當地環境質量,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要素,從整體上改善當地投資環境,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

(四)是提升農村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載體。生態文明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歷經幾千年的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後,在認真總結人與自然關係的經驗與教訓基礎上,在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嶄新的文明觀念,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道德倫理基礎。生態文明強調“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價值和生態經濟價值,要求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適應“自然-經濟-社會”複合系統的整體利益。沒有廣大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就不可能實現全國的生態文明。鄉鎮生態建設創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增強全民的生態環境意識,提升鄉鎮的整體生態文明水平。

二、當前鄉鎮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一)部分鄉鎮領導思想認識還不到位。當前,政府對官員的政績考核仍然以GDP增長為依據,導致部分鄉鎮領導重經濟發展,輕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難以轉變,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不能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發展才是硬道理”錯誤地理解為“增長率才是硬道理”,片面的追求GDP增長速度,忽視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與可持續發展之路背道而馳。

(二)鄉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境基礎設施狀況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制約着社會生產力的綜合水平、生產的發展程度和人們消費的現實程度,還直接反映着社會的文明程度。與寧波市經濟發展速度相比,鄉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主要表現在:

1、規劃問題:鄉鎮發展初期由於缺乏規劃指引,導致建設無序開展,給當前發展帶來諸多環境問題,如雨污分流、污水管網鋪設難度大等。

2、污水問題:截止到X年底,全市還沒有一個鄉鎮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村莊生活污水處理幾乎還是空白(X個行政村僅有XX個試點),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農村溪流河道,成為農村生態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3、衞生廁所問題:衞生廁所改造過程中普遍存在三格式化糞池建標準不夠,導致廢水滲排或不能進行合理處置,影響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質量。

4、生活垃圾問題: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清運—縣填埋(或焚燒)”處理網絡還存在覆蓋面、配套設施及規範管理等方面問題,致使垃圾直接向河道傾倒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5、工業污染問題:鄉鎮企業存在技術含量低、規模小、生產工藝落後,管理水平較低等具體問題,由此滋生了少數企業存在偷排、漏排等違法排污行為,給區域生態環境帶來沉重壓力。

(三)鄉鎮環保隊伍亟待組建和完善。隨着XX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大規模撤鄉並鎮之後,鄉鎮的環保監管和生態建設任務日益加重,而XX市到目前為止僅慈溪市設立了鄉鎮監察中隊,絕大多數縣(市)、區還沒有成立鄉鎮環保隊伍,沒有專職的環保工作人員,致使很多工作到縣級一下就難以推動,生態建設工作明顯滯後。同時,在鄉鎮環保隊伍中,無論是專職的或兼職的工作人員中還存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學歷不高、缺乏專業人才等問題,因此,加強鄉鎮環保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組織開展環保知識培訓,配備相應環保器材等工作也亟待完善。

(四)鄉鎮生態建設經費不足。開展生態建設工作是為了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促進經濟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生態建設涉及的建設內容以基礎設施建設核心,而基礎設施具有基礎性與共享性,初期投資巨大、回收期長等特徵。近年來,XX市各級政府對基礎設施的財政性投資在絕對量上一直保持着增長的態勢,但這一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基礎設施建設總額的增長速度,由此導致財政資金難以滿足生態建設的需要。

(五)鄉鎮生態建設宣傳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由於鄉鎮建設前期缺乏規劃引導,部分基礎設施沒有按實際要求進行建設,如污水管網鋪設、綠化帶及衞生廁所建設等,此類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屬於還舊帳性質,勢必影響到部分居民的個人利益,這就要求鄉鎮政府宣傳部門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宣傳力度,調動居民參與、支持鄉鎮生態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妥善處理建設過程中潛在的各類問題。此外,寧波市是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眾多,在文化素養、生活習慣等方面與XX市民存在差異,勢必要通過加強宣傳,灌輸人改變環境,環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他們對生態建設的認識,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幹部教育,提高生態意識。領導幹部重視是抓好各項工作的前置條件。要抓好生態建設工作,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幹部生態教育和政績考評結合起來,將如何開展生態建設工作納入領導幹部專題教育培訓內容,並將建設業績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使廣大幹部充分認識到開展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到思想上到位,認識上深刻,決策上有力,行動上迅速,形成一級抓一級、齊抓共管的局面,全面推進鄉鎮生態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大建設力度,提升鄉鎮品位。要嚴格按照鄉鎮生態建設規劃要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一鎮一品”的要求,突出自身特點和優勢,堅持項目建設與環境改善、品位提升、經濟發展相結合,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增強城鎮承載能力,彰顯城鎮文化內涵。在具體項目建設上體現美觀、實用、緊湊,不搞形象工程,建築要富有特色,注重整體協調,體現文化品位。

(三)組建環保機構,加強素質培訓。機構和隊伍是管理和建設的主體,沒有機構和人員就談不上管理和建設,要儘快組建和完善鄉鎮環保管理網絡,保障機構編制、人員配備和資金來源,使鄉鎮環保工作人員能夠全心身投入到基層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去。針對鄉鎮環保工作隊伍還存在專業素質偏低,學歷不高,缺乏專業人才等情況,要經常組織他們參加由各級環保部門舉辦的環保培訓班,使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

(四)拓展投資途徑,確保投入到位。採取政府產權管理、間接調控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導的、以企業為主體的、全社會、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格局。如各地污水處理管網建設經費由各級政府投資,而污水處理廠建設可採用投資模式,在不改變原來用途的前提下,有償、有期限地轉讓基礎設施經營權;鄉鎮污水管網建設費用由市政府補貼、污水處理費返還金、建設補償金和鄉鎮投資構成;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採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的形式,從建設到運行全部由企業負責,政府則在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相應補貼,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引導效用和對民間資本的帶動作用,以政府槓桿資金吸引社會資金的廣泛參與,確保鄉鎮生態建設資金投入到位。

(五)加強環境宣教,實施寓教於樂。要動員廣大羣眾支持、參與鄉鎮生態建設,改變傳統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必須先從轉變意識形態着手。各鄉鎮要積極引導全民參與,通過舉辦講座、論壇和競賽、中國小生宣傳資料發放等多種形式開展環境教育和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3

作為農村出生的孩子,我對此刻農村發生的變化感到十分高興,當然農村的發展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

我從我寒假在家裏的調查以及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所看所見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瞭解的農村。

自從家庭聯產職責承包制實施以來,農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業並沒有擺脱為別的行業服務的地位,農業創造的財富無情的轉移到別的行業,這和別的國家爭相補貼農業構成了鮮明比較。二十年來農村的變化遠遠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我就農村的經濟,教育,衞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調查大概談一下我的看法。

農村變化最大的就應是房子,從小的時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此刻二層的樓房,但是人們的收入並沒有實質上的增加,我大概調查了一下,在我們那裏,此刻一般的家裏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畝的地,每年種地的收入只有兩三千元錢,那裏面有農民買種子(大約要一兩百元)和買化肥(也要一兩百元)的錢,還有自己親自勞作,節省了耕地和豐收的花費,所以如果一普通農家只種地的話,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費將所剩無幾,所以我們那裏的農民一般都要去幹零時工。在20xx年後,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這是中國的大勢所趨,沿海的發展給超多的農民工帶給了打工的機會。此刻我們村子只要有必須勞動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雖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國經濟總體水平相比,我覺得還是遠遠不夠的,此刻有的家裏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夠帶回五六千的收入,多點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裏的收入也就是自給自足,也就是此刻每個家庭平均每年有兩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每個父母都要賺錢為孩子蓋房子,此刻農村一般都蓋的是兩層的樓房,如果不蓋的話,自己的孩子將很難找到老婆,而且會被人恥笑,而蓋一個二層的樓房一般都在兩三萬,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儲存的錢也就是為給孩子上學的費用,以及將來孩子》長大了,給孩子蓋

房子。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這樣一個循環,父母儲存的錢給孩子蓋了房子,孩子又要養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儲存錢為了自己的孩子,那裏面不能發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麼重病。再看一下我們那裏的村的羣眾經濟,沒有一個村辦的企業,超多的剩餘勞動力只能到沿海打工,農民沒錢,村的辦公機關沒有收入,舉債運行,到達破產的邊緣,農村的問題是十分嚴峻的問題,農村問題不解決中國不可能富裕,中國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但是中國在發展,農民問題也慢慢的解決。

農村的教育問題也十分的嚴峻,因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農村的人口占我國人口的決大部分,可能農村的孩子不能決定祖國的未來,但是也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鄉原先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國小,而此刻好幾個鄉才有一個國小,而我們市的高中也只有兩所高中,而只有一所每年有兩三百個考上大學,另外一所只有幾十個,這樣的狀況怎樣可能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長還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學,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沒有錢上。此刻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但是我問過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卻是用處不大。政府要加強對學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會急需的行業培訓

結構。還有就是此刻經濟的發展使很多的孩子輟學去打工,我們村此刻一個村只有兩三個上高中的,其餘十五六歲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讓這些孩子重返學校,也是社會要關注的問題。

農村的衞生保健就更差了。農民以前沒有醫療》保險,而此刻突出的問題都是看病貴,所以農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還有就是農村沒有自來水,隨着環境的污染,自己井裏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們村和附近幾個村為例,普遍存在井水過鹹的狀況,而且雜質過多,越喝越渴,沒有人去關注,農民選取了沉默。

農民看病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構成的:

一是農民收入水平不高,抵禦疾病潛力太弱。由於經濟條件差,很多農民大病往往錯過了治療時機,一旦發現已經成了絕症,而且治療費用高,造成許多家庭因病致窮、因病返貧,債台高築。

二是農村“三級衞生網”功能萎縮,農民健康無制度保障。隨着農村實行家庭聯產職責承包制,羣眾經濟實力下降,依靠羣眾經濟運轉的農村合作醫療名存實亡,農村“三級衞生網”功能逐步萎縮,農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得不到滿足。

三是國家衞生投入不足,衞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多年來,國家對衞生的投入不足,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衞生資源的配置明顯存在着傾向城市而忽略農村的趨勢。

四是醫療市場競爭無序,醫院運轉成本增高。由於財政投入少,醫院的正常運轉主要靠帶給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添置大型先進設備主要靠自籌資金。這種機制實際上把醫院完全推向了市場,其後果是構成醫療市場的無序競爭。

五是醫院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醫德醫風與日俱下。由於醫療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醫院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公益性質和羣眾利益,醫療行風出現滑波,醫療服務質量下降。

六是醫藥進貨渠道不暢,中間環節多費用高。有的醫院的藥品進貨渠道不正規,偽劣藥品魚目混珠,藥品入庫價與出廠價的差價懸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勢嚴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數血吸蟲病對羣眾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蟲病,將伴藥終身,若延誤治療到晚血後期將會丟掉生家性命。

解決羣眾看病貴問題非小事,直接關係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會進步,關係到構建》和諧社會。委員們推薦:

第一、堅持辦醫的公益性和服務宗旨,加快醫療體制改革發展。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市衞生工作,圍繞如何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維護醫院的公益性質,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快醫療制度改革。

第二、加強衞生宏觀調控管理,合理節約優化醫療資源。市、縣(市、區)兩級衞生主管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綜合監管工作,合理調配優化醫療資源,認真實施衞生區域規劃,引導醫療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加大衞生事業投入,重點傾斜農村衞生。政府對衞生投入應逐年增加,增長幅度應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且應傾斜農村和城市社區衞生,真正落實“把衞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衞生方針。

第四、辦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牢固構築農民健康屏障。切實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行工作,關鍵是政府的補貼要及時到位,提高農民的參合率,擴大覆蓋面,防止出現“三起三落”。

第五、切實辦好惠民醫院,真正服務好弱勢羣體。要使惠民醫院真正“惠民”,拿出醫療惠民的硬措施,以解決低收入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第六、大力加強醫德》行風建設,切實維護羣眾的切身利益。衞生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要重點抓好醫療機構醫德行風建設,使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為病人着想,醫療為病人滿意,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徹底扭轉過去偏重經濟創收的傾向,重塑健康衞士的良好形象。

隨着時代的發展與改革,農村的治安也成為要關注的問題。個性是近年來,我們村的治安越來越差,前年村裏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盜了,今年家家養狗,但是卻被不法之徒給毒死了,村裏的青壯年少了,也助長了不法之徒的氣焰,甚至到達了明搶明奪的地步。此刻這個問題一向沒有人去重視,而這個問題卻和農民的生活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造成農村治療安惡化的因素有:

一是貧困與擺脱貧困的矛盾比較突出。大多數農民仍然處於貧困之中。為了擺脱貧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難靠當地條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義之財作為致富之道。因而,在農村的犯罪中,盜竊、搶劫、詐騙等侵財案件佔相當大的比例。

二是有的基層政權組織弱化,客觀上助長了農村不安定因素。一些農村基層政權組織職能處於半癱瘓狀態,對一些民間糾紛置若罔聞,制止不力,估計不足,任其發展,釀成事態;一些農民的矛盾糾紛無法排解,致使農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失去作用,預防和控制違法犯罪的潛力降低,上訪、聚眾鬧事、阻塞交通等羣體性事件時有發生。

三是執法力量嚴重不足。農村警力嚴重不足,與日趨繁重的社會治安形勢任務不相適應,基層執法人員顧此失彼,疲於奔命,無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裝備落後,人為造成處理不及時,打擊不力,不能有效震懾犯罪。

四是黑惡勢力和邪教組織屢禁不絕,成為影響農村穩定的因素。

此刻是信息化的時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親説農村的信息化時,他可能認為我在開玩笑,至今為止,我們村還沒有建立有限的電視網絡,我在家裏只能看一兩個自己市裏

的兩個台。而安裝一個電話不僅僅要給安裝費,還有每個月交月租費,這極大的阻止了農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這天,農村被屏蔽。

新時期,中央新一屆領導羣眾對三農(農業、農民、農村)問題高度重視,在黨的》xx大中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要求更加關注農村、農民和支持農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村莊也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比如已經不再交農業税,農民都加入了醫療合作,看病能夠報銷60%,而且農民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都為自己買了保險,儘量減少天災人禍造成的不幸。

但是這些只是農村的部分問題,完全解決農村仍需要黨中央更加關注三農問題,大力扶持農業的發展,如果佔全國70%以上的農村人口富裕了,中國才真正富裕了。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4

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農村——中國的主體,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發展,改善農村的經濟結構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為此,今年暑假我進行社會實踐,瞭解農村的發展狀況。我做了以下社會實踐調查:

地點:南陽鎮

時間:20xx-7-01到20xx-7-24

調查程序:總體觀察——實地考察——調查問卷——整理總結

主要資料:關於環境、人文、經濟的發展狀況

經實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開放前,南陽地處山溝,沒有絕對的地理優勢,人們的生活十分貧窮,基本只能滿足三餐而沒有剩餘的費用。人們的衣着也十分單調,並且款式單一,基本談不上好看。

由於生活貧困,只能解決温飽問題,生產水平較低,當時只求飽,根本顧不上營養。有時甚至要吃樹根。

居住條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對較緊張。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係數低,不美觀。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縣城看病,極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基本過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質條件滿足的同時精神文化也不斷上攀。

現今人們告別了單調時代,穿上了豐富多彩的衣服,趕上了時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們注重的是營養,各餐均衡搭配,基本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更有雙湖二級公路的建設,打通了與外界交流的動脈,迅速帶動南陽經濟的發展。不少企業都選取在南陽投資建設,工廠多了,人們不再失業,做到有勞有得。

如今,在南陽的建築面積不斷擴大,一片新氣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磚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觀又安全。

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每年春節都會舉行一系列當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動。還開了書店,在業餘時間人們都會去看看書。與此同時,互聯網的開通,使人們獲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時也滿足了精神需求,

無論是在學習、娛樂、做生意都改不少,過上了快節奏的生活。當地人基本都裝上了電腦,跨上了信息時代。

在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環境質量下降。產生的垃圾處理不當、污水未經處理排到河流中、超多的森林被砍伐。為此,我期望政府做一些努力,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帶頭先行,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在享受生活的同時還要保護環境,繼而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5

農村住户調查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地、長期性的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及縣統計局領導班子的正確指導下,我鎮的農村住户調查統計工作紮實,數據來源於基層,真實可靠,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設立領導機構。我鎮被抽中兩個農村住户調查點:文洞村13組調查點和曉錦村4組調查點,為開展好農村住户調查工作,在鎮設置了農村住户調查中心,配備1名農村住户調查統計人員和兩名輔助調查員。

二、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分管統計的人大副主席親自參加年報會,鎮政府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農村住户調查工作,經常過問住户調查工作開展情況,所有的上報數據都必須經鎮長審核籤後才能上報。每季度召開一次農村住户調查統計會議,總結本季度農村住户調查工作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佈置好下一季度的各項工作,對被抽中調查點進行不定期檢查,確保農村住户調查數據的質量,以便於農村住户調查工作順利開展。

三、提供統計保障。為了確保農村住户調查工作順利開展,鎮政府落實了計算機設備,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健全農村住户調查機構,聘請農村住户調查輔助人員,所需調查。

四、強化依法統計。我鎮廣泛開展統計法制宣傳,營造依法、誠信統計的良好氛圍。嚴肅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統計數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統計數據質量。

五、開展定期自查。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統計住户調查基層基礎工作,不斷提高住户數據質量,我鎮每年會定期開展農村住户調查工作自查,現對我鎮20xx年自查情況進行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組建自查組。我鎮高度重視農村住户調查自查工作,在1季度末組建自查組對農村住户調查工作進行自查,於3月21日-3月22日開展了檢查工作。

(二)確定了自查的範圍、內容和方法。主要對20xx年農村住户調查帳頁年報以及20xx年1-2月份現金帳頁,進行自查,自查的方法是上下結合,全面結合,以自查為主。檢查結果顯示,我鎮農村住户調查帳頁是齊全的;帳頁均為原始帳頁;帳頁編碼準確,無漏編碼、錯編碼情況;帳頁數據與錄入數據能夠保持一致;帳頁登記是真實的,沒有人為修改數據情況;農村住户帳頁調查數據基本真實可靠,數出有據,沒有原則性的錯誤。

(三)自查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統計站、文洞以及曉錦住户調查點輔助調員自查報告的檢查情況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部分記帳户怕麻煩,記帳摘要不是很清楚,特別是部分記帳户記帳員外出務工後,其記帳質量有所下降,混記、錯記偶有發生。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針對自查中存在的問題,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一是加強培訓,提高鎮統計員、住户調查輔助員以及記賬户記帳員的業務素質,定於6月份對輔助調查員以及記賬户採用分點培訓,以培訓提高調查質量。

二是限期農村住户調查點對自查中的問題進行整改,二季度進行整改後的抽查,發現整改無力、不到位的將在全鎮進行通報批評。

三是加大對農村住户調查數據提高質量的力度,對兩個調查點上報的分季數據進行認真評估,提高農村住户調查數據的質量。

總之,對於農村住户調查工作這項系統性地、長期性的工作,需要鎮、村級調查點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對出現的問題要引起重視,並在日常農村住户調查工作中加以關注,力爭使我鎮統計水平和數據質量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6

為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根據鄉黨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學習調研段的調研研究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針”,為了解xx村的農村現狀,摸清該村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確保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我們村兩委班子,多次深入我村5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地處銅川市東區與東坡礦相鄰,銅罕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農户369户,人口1489人,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畝,其中蘋果780畝,蔬菜350畝,黨員42人,兩委會成員5人,組幹部5人,黨小組5個,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複雜,村道長,路面老化,低窪不平,基礎較差,屬村礦結合部。近年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我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兩室、村衞生室,實施了移民搬遷,使我村向新農村建設邁進了一步。

二、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台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為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19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3100元。

產業結構情況:一、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為主;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為主;五組以林木、幹雜果,煙草和糧食種植為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衞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户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11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5 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下幾方面:一是村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繕、巷道沒有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下雨天仍無法行走,從而影響了民村的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村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衞生條件差,小組村還未實現道路硬化等;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衞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投入資金不足、投入困難,均制約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增加了勞動成本,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制約和影響,使農業增效、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19年,xx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3100元,在高樓河乃至全區村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蘋果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蔬菜土地面積太小,無法建温室大棚,形成蔬菜產業化,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煙草、幹雜果種植才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xx村委會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眾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路子不寬。

5、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移民搬遷、鄉村道路等農村公共基礎設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措施不力、制度辦法不到位。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為主體,充分調動羣眾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羣眾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在項目規劃上,近兩年xx村委會在項目規劃上的重點一是加強鄉村公路修繕、養護,保障公路的暢通,爭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項目;二保障部分村組的生產、生活用水;三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衞生共廁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機制和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村幹部、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農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户,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用3至5年,或更長時間,使我們xx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農村的調研報告 篇7

一 調研數據

概況:

xx村共有230户約800口人,住房佔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為3800元。

(一) 經濟收入狀況

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為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1990年進行村莊規劃後,1992年在房前屋後種上了5000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

(二) 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裏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才開始上學。

(三) 生活狀況

據調研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製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

二 下鄉感悟

(一)我看農村教育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研結果,在我們調研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研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xx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

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於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二)我為鄉親獻計策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xx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在村莊規劃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為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為之大力宣傳的必要。

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結構方向發展。注意了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保持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裏還制定了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了 村裏良好風氣的形成,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他們卻沒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標前進。為此,我們同父老鄉親們一同探索前進的路。

鄉親們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廠,把自己生產的蘋果加工成成品再銷售出去,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另一方面領導們卻考慮着要承當巨大投資風險,基於此,他們的夢想遲遲沒有實現。現今,農村收入不高,集體基金有限,承當風險能力極小,在如此現狀下,村領導們當然是不敢貿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敗了卻無顏面對鄉親父老。的確,暫不説基地太小而帶來的原材料供應不足和技術問題,就連產品銷售渠道也夠戧。不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運轉週期短的小型企業(如生產洗滌用品的企業)倒是比較可行的。

現在,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經濟作物和種高效田。高效田是給外國公司制種,公司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並負責回收種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勞力。通過這條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較之下,這是迄今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為此,加大宣傳,極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資,發展高效田,是xx村近幾年致富的首選之路。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xx村結下了不解的情節,或許就像大家所説的,她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在以後的生活中,她會永遠讓我牽掛。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也許就為某種情感而活,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養我者、我養者;愛我者、我愛者,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着的理由。xx村的鄉親啊!我將在城市的一角永遠地為你們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wgvv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