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精選7篇)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別是黨的xx大以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在為期二十多天的社會實踐裏我對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鄉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鄉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羣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二: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鄉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一)、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我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二)、現狀二:師資力量薄

我所處的鄉,九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閲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41.2。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九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着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三)、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我的家鄉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四)、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羣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五)、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脱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六)、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我在大山包鄉馬路村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我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3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面對兩種性質的學校,面對兩種相差懸殊的教育質量,面對掌上明珠的兒女和捉襟見肘的家庭境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處於兩難境地。那就是,如果讀免費的公辦學校,家長將無經濟負擔,但由於本鄉鎮最優質的師資被強行抽調到“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讀“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孩子得到較為優質的教育,但家長要卻付出具大的犧牲。這種兩難境地,正是目前農村教育的困境。隨着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會考制度的改革,像我家鄉這樣的“民辦” 學校面臨的衝擊和生存的風險與日俱增。

(七)、現狀七:國中學生流失現象死灰復燃

除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這一主要客觀原因外,還有教師敬業精神差、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質量低下等,也是導致學生厭學進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師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意識淡薄,追逐個人名利、動輒跳槽厭教的現象時有發生。

教師厭教的表現不僅不利於良好校風的建立,同時也是導致學生厭學之風的重要誘因之一。家長們認為孩子升學無望,紛紛通過各種關係把孩子轉到區直學校就讀,家庭條件較差的便索性讓孩子輟學。

三、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的策略略: 根據調查的情況,我和我的老師同伴們建議,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應當採取以下策

(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農村中國小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情況,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完善對農村教育投資的監督機制,嚴防中間環節的克、挪、卡、要,確保專款專用,並且還要力保各校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從而逐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全面提升農村中國小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師,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完善農村教育資源尤其師資資源配置,促進農村教育的公平正義。

(三)、徹底擺脱應試教育的桎梏,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教師“減負”。在我國大部分農村中國小,由於受現代企業制度的影響,曾經風靡一時的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機制,廣大農村教師因擔心自己本就來之不易的“鐵飯碗”砸在質量上、丟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貪黑長時間同學生泡在一起,致使應試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學生由此產生厭學、逃學的現象。有的教師生怕下崗,便以透支身體健康為代價,長期自主加壓,延長工作時間,更有甚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據調查,在農村中國小教師中由於擔心教學質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歲左右中年教師最為突出。此外,在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半邊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個人收入有限,他們往往身心俱疲。我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農村中國小教師身上大力弘揚人文精神,落實人文關懷,不遺餘力地為他們減輕工作壓力,消除心理障礙,為在廣大農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鋪平道路。

(四)、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諧發展。

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國小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國小教育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髮育的特點,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特徵和思想、學業基礎,從而有的放矢的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抓緊這時期的德育工作,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社會生活發生着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正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不斷衝擊,致使現階段農村中國小德育工作一時無所適從。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並有機結合傳統美德,把握新時代特點,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教育的全過程。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形式,把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出寬鬆、和諧、愉悦的“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環境,為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深化教育改革,徹底改變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局面。農村中國小教育要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國家要着力改革農村中國小課程,設置一些體現農村教育特點的實用性課程,使之在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六)、針對我鄉“國有民辦”實驗學校舉債辦學、舉步維艱,而且對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衝擊較大,造成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狀況,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充分徵求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依法進行收購,恢復公辦學校的名分,並且將優質的師資資源與另外幾所義務教育中國小進行平衡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分期償還建校債務,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促進我鄉義務教育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進程。

(七)、針對國中學生輟學現象死灰復燃的現象,一方面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和實施力度,確保困難學生不會因貧失學;一方面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樂學善學,確保學生不會因厭學而輟學。同時,要完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機制,切實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序列並不斷提高評價指數。從而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一盤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學生流失。

(八)、迴歸農村之路和走向城市之路。

1、“迴歸農村之路”的歷史實踐。

上世紀20xx年代,晏陽初、樑潄溟和陶行知等人發起近代史上的“鄉村教育運

動”,力圖改變農村的邊緣化境遇。

晏陽初提出要以文藝教育救愚,以生計教育救窮,以衞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能使中國農民成為富有智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能夠創建新中國的“新民”。

梁漱溟藉助中國鄉村治理的傳統資源,在農村創辦村學、鄉學和鄉農學校,試圖以鄉村學校為載體,綜合性地解決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和自衞等問題。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並立下“募集一百萬元基金,徵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個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的計劃,發誓要從根本上改造“把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不會生產勞動,只想往城裏跑的農村教育。為此,他提出“教育與農業攜手”、“為農民服務”等原則,作為改造鄉村教育的綱領。

“鄉村教育運動”雖然沒有改變農村教育邊緣化的境遇,但其意義是深遠的,提出的以農為本的農村教育理念,對當今的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借鑑作用。

2、當今“迴歸農村之路”的觀點。

一些學者認為,要解決農村問題,必須重新重視發展農業,推出“新重農主義”,通過努力,使農業收入從總體上有可觀的增長前景。而農村發展最需要的是人才,所以農村教育應該培養出更多能夠建設新農村需要的人。

部分教育學家和學者提出,農村教育,應該緊密聯繫當地的自然、文化環境,聯繫當地人的生存和發展背景,為他們提供在當地就業所必需的知識和能力,使農村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後能改變自身生存狀態和當地面貌。因此,應該積極推行以教授“本土化知識”為職志的素質教育,改革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讓教材適合農村是重要的,讓教育適合農村,培養農村孩子具備適應外部和本土兩種環境的知識與能力。

3、“走向城市之路”的觀點。

與“迴歸農村之路”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的,有學者尖鋭地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試圖維繫“田園風光”的浪漫幻想,任何“反城市化”的主張,都會被現代化的大潮席捲而去。一些學者認為,農村問題和農村教育問題的根本解決,有待於加速農村人口的城市化進程,通過職業意義上“消滅農民,將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逐漸融入社會產業分工、並逐漸提升其勞動技能的過程,它是社會現代化無法避免、不可或缺的環節。可以預期,當城市化率達到75—80%的時候,長期困擾中國社會的“三農”問題和城鄉差距問題也就基本上解決了。

在這一思路下,農村教育問題就會在“消滅農民”後,被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自然而然地“拆解”掉。從統計調查來看,我國現在每年有1000多萬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這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要求。所以,學校要擔負起社會“上升階梯“的職能,把更多的農民子弟送到城市去;傳授的知識,是能使未來的民工更好地適應城市打工生活的要求。農村教育要配合經濟體制的轉軌,積極跟進與創新,使農村學生─未來的農民工,有效地完成的城市化過程,完成其從職業、身份、文化心理向城市社會的轉化過程,防止一種脱離主流社會的邊緣化羣體蔓延擴大,從而防止出現貧民社會,實現公平、和諧的社會格局。

四、調查過程中的收穫與反思: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不僅對家鄉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有了較為明晰的瞭解和分析,而且對改革發展家鄉農村義務教育提出了粗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嚮往,增強了發奮學習、頑強拼搏的信心和毅力,為日後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可以説,受益匪淺。在此,真誠感謝學校團委給予我這次難得的接受鍛鍊教育的機會,真誠感謝家鄉父老給予的配合支持。

五、結束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珍惜火熱的青春年華,珍惜書聲琅琅的大學時光,在學校黨委和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恩師諄諄教誨和學友的相互勉勵下,發奮苦學,頑強拼搏,待學有所成,為創建和諧社會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2

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村中國小所取得的成績是眾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我國農村教育事業駛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健康軌道。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施了根本意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村義務教育“普九”成果,同時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社會的創建進程。

然而,由於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和影響,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應試教育積重難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標,致使農村教育與當地生產和羣眾生活脱節,忽略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村中國小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步浮出水面,並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在為期二十多天的社會實踐裏我對農村義務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一: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問卷式調查用於收集標準化的定量資料,訪談式調查用於收集非標準化的無結構的定性資料。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信息。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本次調查我們重點採用訪談法,正是想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的方式,探詢我鄉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共謀改進我鄉義務教育的大計。

在訪談人羣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可以影響到鄉村義務教育的各大主體,分別和一部分學生、教師、家長等進行了訪談。

二:農村中國小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經過分析整理,我們概括出了我鄉義務教育的現狀如下:

(一)、現狀一:教育經費嚴重短

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資源的嚴重短缺首先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最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僅佔GDP 2%的比例。就這2%而言,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國小教育中,等到本來就十分有限的經費到了區、縣、鎮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手中,他們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卻充分利用這一經費,在城區大興“示範校”、“窗口校”,不遺餘力地標榜個人政績。我在一篇教育調研報告中看到了一個僅有60萬人口的小縣,不顧百姓的反對,不惜斥資近億元將原本就修建得相當不錯的一所重點中學易地重建。這般層層卡扣,最後到達農村中國小尤其是義務教育學校的幾乎是微乎其微。

由於教育經費的嚴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員的政績膨脹,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體美勞等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所謂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也是繡花枕頭,成了擺設。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不足半數,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了夢想。

(二)、現狀二:師資力量薄

我所處的鄉,九處完全國小中,除了中心國小師資力量相對較為雄厚一點外,其他國小,沒有幾個是個正規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民轉公”。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培訓,大部分是憑藉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着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通過查閲所在鄉鎮的教師檔案資料,發現全鎮中國小教師平均年齡47歲,其中,50歲以上佔41.2。不僅年齡老化,而且學歷偏低,知識結構老化,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九處國小中,市、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幾乎為零;國中學校,稍有改觀。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試想,這樣一支隊伍擔負着我鎮中國小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艱鉅的任務,談何容易?

造成農村中國小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和事業人員編制的制約,難以注入“新鮮血液”,使得一些學校不得不臨時招聘代課教師,以解燃眉之急。

(三)、現狀三:應試色彩濃郁,師生不堪重負。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數十年來,農村中國小教師一直無法走出這一應試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區、縣、鎮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學年末,拿會考升學率、非畢業班優秀率、合格率,統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老師的晉級加薪。於是乎老師們也顧不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素質教育”,一味汗水加時間,有道是:“不管黑貓白貓,考得高分就是好貓”。我的家鄉是一處偏僻的農村小鎮,老師們早晨5:30天矇矇亮,就要早起跟班輔導,晚上國中部的老師還要輔導到9:30。一天下來,師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四)、現狀四:德育教育令人堪憂。

重智育輕德育是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一些學校,有的老師可以公開容忍成績優秀的學生犯錯誤,少數學生家長在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發生衝突時,竟然給予縱容和支持。不少學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羣架、偷財物、出入網吧、集結團伙、侮辱師生等現象絕無僅有。記得不久前有報道稱:某地某校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中學生“滅門慘案”。由此可見,造成一些農村中國小生法制觀念淡薄,道德品質敗壞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對之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嚴重缺失。

(五)、現狀五: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國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脱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後的農村青年不能儘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國中畢業後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願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六)、現狀六:“國有民辦”教育舉步維艱,學生家長選擇處於兩難

我在大山包鄉馬路村鎮,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幾年前,一所由多方籌措資金、集九年教育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實驗學校應運而生了。這所學校,辦學經費和教師工資全部是“公辦”性質,並且整合了全鎮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全部充實到了實驗學校。而收費標準則是“私立”性質的,導致原本並不富裕的當地農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負,為了給予子女較好的受教育機會,而又別無選擇。縱然,這所學校在一定時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辦學效益。然而,舉債千萬元辦學基礎上的高收費教育,一方面給義務教育學校和學生、家長造成了人為的不公平,加重了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惡意爭奪了那些名副其實的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限制或者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強制施行義務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這類所謂民辦教育的種.種問題。

農村家長往往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學更多的知識,走出農村,而將孩子們送入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學習,放棄收費較低甚至免費的公辦學校。從而得知,國家支持農村的大量教育經費,並沒有從實際意義上給廣大農民減輕負擔,反而使他們中一部分家庭的實際負擔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由於農村學校的公用經費撥付不夠及時到位,致使很多農村學校向學生家長等私人借款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據調查我所在的鄉鎮實驗學校,截至目前,尚有1300多萬元的不同債務。可見,農村學校尤其是“國有民辦”學校的負債累累,將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學發展。

面對兩種性質的學校,面對兩種相差懸殊的教育質量,面對掌上明珠的兒女和捉襟見肘的家庭境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處於兩難境地。那就是,如果讀免費的公辦學校,家長將無經濟負擔,但由於本鄉鎮最優質的師資被強行抽調到“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讀“國有民辦”實驗學校,孩子得到較為優質的教育,但家長要卻付出具大的犧牲。這種兩難境地,正是目前農村教育的困境。隨着義務教育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會考制度的改革,像我家鄉這樣的“民辦” 學校面臨的衝擊和生存的風險與日俱增。

(七)、現狀七:國中學生流失現象死灰復燃

除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這一主要客觀原因外,還有教師敬業精神差、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質量低下等,也是導致學生厭學進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鬆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師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意識淡薄,追逐個人名利、動輒跳槽厭教的現象時有發生。

教師厭教的表現不僅不利於良好校風的建立,同時也是導致學生厭學之風的重要誘因之一。家長們認為孩子升學無望,紛紛通過各種關係把孩子轉到區直學校就讀,家庭條件較差的便索性讓孩子輟學。

三、改變農村教育現狀的策略略: 根據調查的情況,我和我的老師同伴們建議,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應當採取以下策

(一)、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農村中國小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待遇落實情況,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完善對農村教育投資的監督機制,嚴防中間環節的克、挪、卡、要,確保專款專用,並且還要力保各校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從而逐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全面提升農村中國小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加大師資培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師,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完善農村教育資源尤其師資資源配置,促進農村教育的公平正義。

(三)、徹底擺脱應試教育的桎梏,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教師“減負”。在我國大部分農村中國小,由於受現代企業制度的影響,曾經風靡一時的推行所謂的“末位淘汰”機制,廣大農村教師因擔心自己本就來之不易的“鐵飯碗”砸在質量上、丟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貪黑長時間同學生泡在一起,致使應試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學生由此產生厭學、逃學的現象。有的教師生怕下崗,便以透支身體健康為代價,長期自主加壓,延長工作時間,更有甚者造成了嚴重的心理障礙。據調查,在農村中國小教師中由於擔心教學質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歲左右中年教師最為突出。此外,在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半邊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個人收入有限,他們往往身心俱疲。我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農村中國小教師身上大力弘揚人文精神,落實人文關懷,不遺餘力地為他們減輕工作壓力,消除心理障礙,為在廣大農村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鋪平道路。

(四)、堅持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和諧發展。

加強和改進農村中國小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國小教育階段青少年身心成長髮育的特點,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的個性心理特徵和思想、學業基礎,從而有的放矢的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抓緊這時期的德育工作,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社會生活發生着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正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不斷衝擊,致使現階段農村中國小德育工作一時無所適從。因此,我們的德育教育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並有機結合傳統美德,把握新時代特點,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教育的全過程。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形式,把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出寬鬆、和諧、愉悦的“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環境,為培育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深化教育改革,徹底改變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局面。農村中國小教育要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國家要着力改革農村中國小課程,設置一些體現農村教育特點的實用性課程,使之在提高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六)、針對我鄉“國有民辦”實驗學校舉債辦學、舉步維艱,而且對義務教育公辦學校衝擊較大,造成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狀況,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充分徵求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依法進行收購,恢復公辦學校的名分,並且將優質的師資資源與另外幾所義務教育中國小進行平衡的基礎上重新整合,分期償還建校債務,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機制,促進我鄉義務教育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進程。

(七)、針對國中學生輟學現象死灰復燃的現象,一方面要加大義務教育宣傳和實施力度,確保困難學生不會因貧失學;一方面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樂學善學,確保學生不會因厭學而輟學。同時,要完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機制,切實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教育督導評估序列並不斷提高評價指數。從而把“減負控輟”工作納入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一盤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學生流失。

(八)、迴歸農村之路和走向城市之路。

1、“迴歸農村之路”的歷史實踐。

上世紀20年代,晏陽初、樑潄溟和陶行知等人發起近代史上的“鄉村教育運

動”,力圖改變農村的邊緣化境遇。

晏陽初提出要以文藝教育救愚,以生計教育救窮,以衞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能使中國農民成為富有智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能夠創建新中國的“新民”。

梁漱溟藉助中國鄉村治理的傳統資源,在農村創辦村學、鄉學和鄉農學校,試圖以鄉村學校為載體,綜合性地解決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和自衞等問題。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並立下“募集一百萬元基金,徵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個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的計劃,發誓要從根本上改造“把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不會生產勞動,只想往城裏跑的農村教育。為此,他提出“教育與農業攜手”、“為農民服務”等原則,作為改造鄉村教育的綱領。

“鄉村教育運動”雖然沒有改變農村教育邊緣化的境遇,但其意義是深遠的,提出的以農為本的農村教育理念,對當今的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借鑑作用。

2、當今“迴歸農村之路”的觀點。

一些學者認為,要解決農村問題,必須重新重視發展農業,推出“新重農主義”,通過努力,使農業收入從總體上有可觀的增長前景。而農村發展最需要的是人才,所以農村教育應該培養出更多能夠建設新農村需要的人。

部分教育學家和學者提出,農村教育,應該緊密聯繫當地的自然、文化環境,聯繫當地人的生存和發展背景,為他們提供在當地就業所必需的知識和能力,使農村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後能改變自身生存狀態和當地面貌。因此,應該積極推行以教授“本土化知識”為職志的素質教育,改革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讓教材適合農村是重要的,讓教育適合農村,培養農村孩子具備適應外部和本土兩種環境的知識與能力。

3、“走向城市之路”的觀點。

與“迴歸農村之路”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的,有學者尖鋭地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試圖維繫“田園風光”的浪漫幻想,任何“反城市化”的主張,都會被現代化的大潮席捲而去。一些學者認為,農村問題和農村教育問題的根本解決,有待於加速農村人口的城市化進程,通過職業意義上“消滅農民,將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逐漸融入社會產業分工、並逐漸提升其勞動技能的過程,它是社會現代化無法避免、不可或缺的環節。可以預期,當城市化率達到75—80%的時候,長期困擾中國社會的“三農”問題和城鄉差距問題也就基本上解決了。

在這一思路下,農村教育問題就會在“消滅農民”後,被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自然而然地“拆解”掉。從統計調查來看,我國現在每年有1000多萬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這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要求。所以,學校要擔負起社會“上升階梯“的職能,把更多的農民子弟送到城市去;傳授的知識,是能使未來的民工更好地適應城市打工生活的要求。農村教育要配合經濟體制的轉軌,積極跟進與創新,使農村學生─未來的農民工,有效地完成的城市化過程,完成其從職業、身份、文化心理向城市社會的轉化過程,防止一種脱離主流社會的邊緣化羣體蔓延擴大,從而防止出現貧民社會,實現公平、和諧的社會格局。

四、調查過程中的收穫與反思: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不僅對家鄉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有了較為明晰的瞭解和分析,而且對改革發展家鄉農村義務教育提出了粗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嚮往,增強了發奮學習、頑強拼搏的信心和毅力,為日後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可以説,受益匪淺。在此,真誠感謝學校團委給予我這次難得的接受鍛鍊教育的機會,真誠感謝家鄉父老給予的配合支持。

五、結束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珍惜火熱的青春年華,珍惜書聲琅琅的大學時光,在學校黨委和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恩師諄諄教誨和學友的相互勉勵下,發奮苦學,頑強拼搏,待學有所成,為創建和諧社會無私奉獻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今年暑假我通過兩次面試,成功地加入了實踐團這個大家庭。回想這兩個月以來,有苦也有樂,有悲又有喜,但是正因為如此,這段日子才倍顯珍貴和美好。

這兩個月以來,我在實踐團裏學習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了的東西,同時也交到了不少的朋友,並且都相處的好好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我也感觸良多,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從實踐的準備階段到社會實踐的結束,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就好像準備階段就是不久前的事情一樣;但同時我又覺得時間過得很漫長,實踐過程中每天都過得忙碌而且充實。

在準備階段中,我們每個組都有着各自的準備和任務,我是宣傳組的成員,要準備的工作是預定的十多份海報,那時的時間可緊湊了,不過做起來還是挺輕鬆的,可能我本來就是團委宣傳部的成員的緣故吧。最重要的就是那個文娛晚會的節目排練了,在這個排練上我們都花了很多的時間,那段時間每天都排練到很晚,而且又很累,大家都十分的辛苦,埋怨那當然是有得啦,不過到了節目驗收的時候,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排練的成果,心中都暗暗地感到欣慰。驗收完畢後,那我們就期待着實踐的到來了。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們休息了兩天然後再用三四天的時間回顧一下我們之前排練過得節目,準備完一切之後我們就開始踏上了我們的實踐之路。

我們早上都懷着期盼的心情,經過了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我們這次實踐的目的地——惠來。第一眼看到這個農村小鎮的時候,我感到有一絲的親切感,怎麼説呢,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吧,看到周圍熟悉的景象,腦海中不禁就想起了當年我在老家度過的生活,感覺令人有點懷念。令我感到幸運的事情是,我被分到了西埔小分隊,這個分隊是住在西埔國小裏面的,而我們睡的地方就是當地小孩們課室的課桌,開始的幾天晚上我們都還是沒有適應的,每天晚上不是熱醒就是被可惡的蚊子叮醒,後來幾天都還好啦。這短時間內,洗澡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在啊,我們有30多號人,但我們卻只有一個沖涼房啊,最後我們男生都表現得很有風度,把沖涼房讓給了幾個女生,而我們男生就結隊成羣圍在一口井水旁邊解決了。呵呵,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一大快事啊,花前月下,我們吹着海風,看着滿天的繁星,賞着明亮的月光,這樣的洗澡環境哪裏去找啊,哈哈。説到那口井可是我們的生命之泉啊,我們煮飯的餐具、飯等東西都是在那裏洗的,我們刷牙洗澡就更不用説了,在那裏生活的幾天裏,還得感謝那一口井啊。

由於我們宣傳組的工作主要是在前期的,所以社會實踐的這幾天我們組都是挺清閒的,於是就經常都串到別的組裏混,我在義教那邊混過了一節數學課,這可是我第一次的義教活動啊,第一次在講台上面對那麼多可愛的小朋友,面對着一張張充滿着期待的笑臉,令我驚訝的是我只在課堂上做過一次自我介紹,課後他們竟然都記住了我,還老師老師地叫着,呵呵,被人教了十幾年,如今才深深地感受到了原來做老師是這個滋味的,簡單地説就是不容易。上這堂義教課我帶了兩個本子,小朋友們都很積極發問和回答問題,雖然很多都是衝着我手上的本子來的,但他們可愛淳樸這點我是無法否認的,他們的確很可愛。當小朋友們拿到本子的時候,臉上呈現的喜悦之情是我無法想象的。

這裏有一件令我十分感動的事情,那就是有一次我由於工作需要要寫幾個藝術字,其中有一張我是在上面亂塗亂畫的,正打算要扔掉的時候,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叫住了我,説“不要扔,給我好嘛哥哥”我就照她説的給了她,沒想到我不要的東西她竟然當寶貝,頓時我心中一陣促動,所以之後我就認真地畫了一幅畫送給她,她那開心的表情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感覺就好像多了個妹妹一樣。後來她還親手做了一些紙花送給我,呵呵,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女孩子的花,我想我一定會好好地珍視的,因為畢竟這包含了那孩子和我之間的回憶。

實踐的第二天,我也跟調研組那邊參加了調研工作。可以説調研也是挺有趣的,雖然我和當地的人語言上不是很通,但是從他們調研的交談上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當地人們的熱情好客,好淳樸的民風啊。調研組的同學説,他們並不是為了調研而調研,我覺得他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當然也有一些被調研的對象是會講普通話的啦,那我就也有機會感受一下調研的樂趣了,説真的,和他們聊天真的很輕鬆,而且從他們口中我也瞭解到了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感覺收穫很多很多。但是心痛的是調研後的調研心得啊,那是我認為我的感覺只能體會而不能用言語表達的,當地人們的好客讓我喝到了正真的功夫茶,這也算是他們的一項習慣吧,我當然也從中瞭解到了一定的茶道。

工作之餘,炊事班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啊,開始的那幾天我們可都是吃不飽的吃不好的,那是因為我們都是每個人第一次的白老鼠啊,而且沒什麼煮飯經驗的我們一次就得煮30多號人的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後果一般人都可以想象,不堪設想啊。不過雖然如此,但是最後幾天我們都有些適應和有些進步了,這畢竟是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啊,想到這裏我們都自得其樂的。所以現在我發現了煮飯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自己想吃什麼就買什麼的,多自由啊,這點我覺得比惠城那邊的同胞好很多,可憐他們每天都在啃盒飯啊。在西埔這邊我真的感到鍛鍊到了很多很多,收穫到了很多很多。所以被分到西埔我真的感到很幸運以及幸福。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3

一、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的大學生社會道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在道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良好。對基本的道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二、具體分析

1、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不過經常參加的人並不多,多數學生都是出於學校規定而不得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道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調查中,雖然參加過無償獻血的人並不多,但多數人表示願意積極參與獻血活動,在這些願意參與無償獻血的人中,有大部分人是因為嫌麻煩、沒時間而未能成功獻血的,這説明,主觀上大家還是有很大的奉獻精神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少部分人認為這是醫院在賺錢而消極對待無償獻血。

2、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本次調查中,所有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另一半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但能做到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大多數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少數的人會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少部分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衞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幾乎沒人會主動弄乾淨,而有一部分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絕大多數的人則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拾金不昧

在拾金不昧方面,大學生還是做得不錯的。根據調查,多數人在撿到飯卡、錢包、U盤等私人財物時,都會馬上交給相關部門,像保衞處、廣播台等等。只有少數人會視而不見,而視而不見的這些人中,有的是對這些東西不屑一顧,而有的則是怕惹麻煩。至於想要“私吞”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數為零。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自己絕不會為了一點東西而昧了自己的良心。

5、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本次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然有超90%的同學認為考試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而之前在網上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80%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而對於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問題,多數學生則採取游擊戰的方法,平時忌無肆憚的使用,等有人來檢查就藏起來。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紀律意識淡薄。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總結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並沒有下降。”在得到社會肯定和表彰的同時,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聖責任,時刻以社會道德典範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道德形象大使。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4

隨着大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以及學習、生活方面的種種原因,大學生兼職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學習和兼職”的生活方式。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不論是迫於生活,還是自願體驗,大學期間的兼職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很有幫助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僅僅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對於即將面臨社會上真槍實戰的我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兼職恰好給我們提供了接觸社會、鍛鍊自我的機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社會,積累工作經驗、社會經歷以及人際關係,培養實踐能力,增強競爭實力,提高個人素質,同時有利於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但是,兼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在如何協調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如何有效地分配時間和精力這方面,有些同學很盲目,為了兼職而選擇逃課。另外,在兼職過程中,還存在兼職效果不佳、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弱等問題,這將影響大學生健康有序的成長。

針對大學生兼職的現狀,我們小組選擇了這個實踐課題,對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擇取及其兼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出大學生的兼職現狀,針對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兼職以及兼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出我們組的觀點及意見。

一、工作思路

這次的調查問卷我們實行羣策羣力、集體討論、分工合作、專人撰寫。

首先,我們小組討論分析調查問卷的設計,並由專人負責整理出完整的調查問卷和發放與收回問卷。其次,我們集體討論採訪方式,並派專人分別針對教師態度、學生行為、企業看法等方面去採訪他們。最後,我們共同整理信息,並由專人錄入整理後的信息。

二、調查工作流程及時間安排

20_年4月12日—20_年4月26日具體工作時間安排:

1)4月11—15日問卷的前期準備階段,集體討論問卷設計並編寫完整的調查問卷。

2)4月15—17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3)4月18—22對調查問卷取得的數據整理、調查訪問教師與企業人員。

4)4月22—23資料整理、撰寫調查。

5)4月24—25設計報告封面,打印成冊。

三、成員分工

1)組織與實施

2)調查問卷的設計和執行

3)採訪與數據整理

4)調查報告撰寫

根據上述工作的基礎上再進行工作細分,並根據人員的能力與性格進行分工。

四、注意事項

集體討論在方案實施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與需要做到的禮節:比如:

1)在問卷發放過程中有些同學可能不夠配合,我們要給予理解不可與其發生爭吵。

2)採訪他人時我們要注意禮貌,我們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他們能夠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來幫助並輔導我們。

3)整理數據與報告撰寫遇到問題後,要向負責人或其他隊員反應。不可脱離組織。

五、討論問題並提出方案

1、我們組成員根據同學企業人員對大學生兼職態度做出分析並認真討論其中利與弊。

2、最後我們根據個人經驗給大家提出一些方案,以供大家參考。

六、內容摘要

本次調研報告就我校大學生兼職現狀的調查研究。我們主要針對學生兼職情況和對於兼職的看法進行數據分析。另外,我們參照教師與企業一些相關人士對大學生的兼職態度總結出大學生兼職現狀。提出一些關於大學生兼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給出一些意見與措施。我們主要採用網上和校園內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數據與現狀,並運用採訪教師與企業人員的方式獲得較為準確的思想與建議。對於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做出全面的分析與總計。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5

當前學術界在討論村民自治或村級治理時,大都忽視了對村級治理類型的區分。村民自治作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面對制度環境的不同,而具備相當不同的效果和表現,不能理解村民自治所面對的特殊環境,也就難以理解村民自治這樣一種民主化村級治理制度的實踐後果。村民自治制度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項制度,依據村民自治制度實施場域的村莊狀況的不同,這一制度安排的實踐後果會有不同。

本文試圖依據村集體掌握經濟資源的多少,將作為強制實施的村民自治制度實踐後果的民主化村級治理區分為動員型村級治理和分配型村級治理。這兩種村級治理類型因為村集體經濟資源多少的不同,而在具體表現中具有相當的不同。當然,將民主化村級治理分為動員型和分配型兩種類型,還是一種理想類型的分類方法,實踐中兩種村級治理類型交叉重合之處甚多,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不同。

一、治理視角的村民自治

當前學術界對村民自治的研究,包含着兩種十分不同的視角,一種視角主要從民主的方面來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實施的狀況及其後果,這種視角關注的焦點問題是村民自治制度作為一種民主制度,在當前村莊社會中的實施狀況及其對村民民主意識、民主觀念乃至民主技術的訓練程度,這種視角的研究是當前學術界村民自治研究的主流。

另一種視角是從治理的方面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實施狀況及後果,特別是研究村民自治的實踐可能性,其關注的焦點是村民自治作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的具體過程、運作基礎及其主要特徵,這種視角的研究近年逐步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成為村民自治研究由政策性解釋學術研究向政策基礎性學術研究過渡的重要標誌。從治理的視角來研究村民自治,村民自治制度安排就變成為一種民主化的村級治理制度,這種制度既不同於傳統的村莊自治,也不同於政權意義上的民主制度,用“村民自治”而不是“村自治”這一概念,表達了前一種治理的含義,村民自治是一種社會民主而非政治民主,則表達了後一種治理的含義。

從治理的角度來研究村民自治,正好與村民自治制度的緣起相關。村民自治制度在廣西一些山區自發產生的時候,就是為了應對人民公社解體之後出現的社會失序現象,自發產生的村委會引起國家的重視,既與當時民主化的語境有關,也與當時農村治理面臨的困境有關。而在實踐中和《村委會組織法》的規定來看,村民自治在村莊(行政村)秩序保持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應是村民自治的核心要義。民主化村級治理的關鍵即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村莊內生秩序狀態,這種狀態是通過四種民主辦法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來達到的。

從治理角度研究村民自治,實質上就是研究以民主的辦法來形成村莊內生秩序,這些秩序包括經濟的合作(如公共工程建設),抵禦上級過度的提取,抗禦地痞對村莊的騷擾,以及監督村幹部的行為等等,這樣,治理視角所關注的問題就是用民主的辦法來形成內生村莊秩序時的過程、可能及特徵。而正是因為村集體經濟資源狀況的不同,造成了用民主的辦法來形成村莊秩序時的過程、可能、特徵及其側重點上的不同,這種不同就是我們本文將要重點討論的民主化村級治理的分配型和動員型類型。我們將以村民代表會議的民主決策過程及村民代表能力來展開討論。

二、民主化村級治理的理論過程

若理想化,民主化村級治理可以劃分為兩個相互聯繫的部分,一個部分是用民主的辦法來決策村務,其內容包括選舉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召開村民會議表決,以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進行村務決策和監督;一個部分是用集中的辦法來辦理村務,即由村幹部這些具體的村民推選出來的人將村民決策的村務辦理下去。

展開以上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實質就是形成村務決策和推選出執行這些村務決策的人員,從理想狀態來講,村民可以隨時罷免自己選出來的村幹部及村民代表,實際上則因為罷免需要成本,就為村幹部以及村民代表的行為相對脱離村民意願提供了可能。村幹部及村民代表這種相對脱離村民的狀態,必然帶來民主化村級治理的第二個部分即用集中的辦法來辦理村務的後果。相對的脱離既為村幹部創造了發揮個人才幹的空間,也為村幹部提供了謀求私利的機會。

村民代表也是相對脱離於村民的,但一般來講,村民代表較村幹部離村民更近,一是因為村民代表是更小範圍村民推選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村民代表並不掌握着村幹部一樣辦理村務的權力,而只是決策和監督村務的權力。因此,也可以將村民代表當作村民的一個部分,而單獨將村幹部作村務的辦理人,即集中的主體。

從村務決策的形成即村民意願的角度,村級治理面對的首要問題當然是村集體公益的維護,或説如何在村莊範圍內獲得公益,減少外部性,這種村民意願的典型是修路架橋和維護治安等具有強烈外部性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在不能依靠外部的國家和村內個人提供的情況下,村集體辦理這些事業成為最佳選擇,這時候,村民都會有讓村集體來興建這些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的願望和要求,村民也很容易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的形式形成具體的村務決策。

問題是,雖然每個村民都希望獲得公益的好處,但每個村民也會盡可能減少自己為獲益所付出的成本。每一項公共工程和每一件公益事業的受益者或受益者的受益程度都是不平衡的,一些人受益很多,一些人受益無多甚至反受其害,這樣,雖然村民都期待村中公益,卻因為受益不可能均衡,而鮮有在每一件具體的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決策中一致同意的情況。少數人服從多數人正是實踐中運行的民主制度的規則,大多數村民或村民代表可以作出村務的決策,但村務的辦理卻難以跨越這些具體村務決策中的少數反對派。

在辦理村務時,村幹部缺乏制度上和組織上對付反對派的辦法,雖然這些反對派只是村中的少數派甚至只是個別村民,這時候,村幹部可以調用兩種資源,一是村莊輿論壓力,一是個人魅力。當反對大多數村民的少數村民在村莊中處處感受到來自鄉鄰以道德評價為特徵的輿論壓力時,他們不得不隨大流,忍受自己的“苦難”。輿論壓力正是傳統社會的特徵,涂爾干的“機械關聯”就是這個意思。當前中國農村因為經受巨大變革,“機械關聯”大都解體,村莊輿論壓力難以阻止少數人對自身利益的尋求。

個人魅力是村幹部可以調用的另一種資源。一個善於説理的人往往可以説服那些不能忍受暫時受到利益損害村民去期待不久的利益回報,一個道德高尚的村幹部可以讓村民提高對利益受損的忍受度,一個社會關係多的村幹部可以帶來反對者的壓力,而一個性情暴燥、身體強健的村幹部,則可以構成對反對者的身體威脅。總而言之,在村莊輿論不能對村中少數反對派構成壓力時,辦理村務的村幹部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就成為一種可能的替代手段,現實中這種情況到處可見。

除以上兩種辦法以外,村集體經濟成為村幹部可以調用的另一種資源。擁有豐富村集體經濟資源的村莊,大多數村民可以不顧少數人的反對而決定資源如何分配與使用,村幹部也可以利用村集體資源來建立對村民的獎罰機制,少數村民若反對大多數村民的願望和決策,他們雖然可以不顧村莊的輿論壓力,卻不得不考慮經濟利益上可能受到的損害,從而不得不照應多數人的願望。況且村集體經濟資源的豐富,使得村幹部可以不從村民那裏抽取資源,就可以辦理好村中公益事業。

麻煩出在村集體經濟較少的村莊。較少的村集體經濟決定了辦理村中公益事業,需要從村民手中抽取資源,所謂“村民事業村民辦”這一可以套用在任何具體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上面標語所表達的。而這種提取因為缺乏強制手段(村級民主不是國家民主的一個部分,不具有暴力工具的後盾),而在少數反對派拒絕出錢出力時,村幹部無計可施。

較少的村集體資源也減少了村幹部強制村民順應村中大多數人意願或村中公益事業的能力。這樣一來,在一些村集體資源較少的村莊,在既缺乏村莊輿論壓力,又缺少村莊能人的情況下,村莊中公益事業就可能成為每個村民都期待,但每一件公共工程或公益事業都因為受到少數村民的反對,而辦不下去的狀況,這種狀況會大大損害村民本來可能得到的好處,或為了得到這種好處,而不得不讓每個村民花費更大代價(比如集體建供水設施和每户打井)。辦理公共工程和公益事業的村民意願是不成問題,通過村民大會或代表會議形成村務決策也不成問題,但在辦理村務時,村幹部卻往往面對着無法逾越的少數反對者的反對,最終致使民主化的村級治理效果不佳。

這就是説,從理論上看,決定民主化村級治理狀況的關鍵是村中可能出現的少數反對派能否被説服成為合作者,或直接説被壓服。如前所述,這取決於村幹部的.個人能力,村莊輿論壓力以及集體經濟資源的多少。村幹部個人能力和村莊輿論與民主化的村級治理的互動關係,我們已分別討論,本文中,我們重點討論村集體經濟資源對於民主化村級治理的影響。

三、集體資源與民主化村級治理的類型

如前所述,村集體經濟資源在兩個方面深刻地影響着民主化的村級治理,豐富的村集體經濟資源增加了村幹部説服或壓服少數反對派的能力,同時,豐富的村集體資源使得民主化村級治理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經濟資源的提取,而是集體資源的分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民主化村級治理可以依據村集體資源的多少區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動員型村級治理和分配型村級治理。

在村集體經濟貧乏的村莊,民主化村級治理包括以下兩個具體過程,一是相對容易達成的關於村莊秩序的決策,特別是修路架橋等公共工程和維護治安等公益事業的決策。而在這些決策達成以後,村幹部就必須説服村中的少數反對派以順利完成決策。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6

調查對象:**省**市**縣**鄉**村和**村部分村民

時間:*年**月**日--*年**月**日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張杏莊村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的。

長期以來,三農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自強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只有近八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後面貌得以改變,才能實現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我並未真正體會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但是通過這次實踐調查,我終於明白了。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誌的現代化農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增加收入。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得前提。要通過高產高效,優質特色,規模經營等產業化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二是建設村鎮,改善廣大農民的生活環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處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莊綠化等內容。三是擴大公益,促進和諧。全面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使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並受到基本教育;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民得以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衞生服務;要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和貧困補助的社會保障;要統籌城鄉就業,為農民進城提供方便。四是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廣大農民基本素質。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要發展農村文化設施,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強村級自治組織建設,引導農民主動有序參與鄉村建設事業。

具體而言,所謂的“新農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條件,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齊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衞生的處理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因風宜俗,提倡科學、文化、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説,近幾年來,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羣來説,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農業生產情況。本村耕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級別。主要種植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農作物,基本上達到了農業的多元化生產。

畜牧養殖情況。畜牧養殖方面以養雞業較具規模,兩村有10户以公司+農户為模式的養雞基地,配套設施完善,每户養雞數量在3000~10000只不等。養豬主要以家庭散養為主,部分養殖户已打算明年春天擴大養殖規模,但相對現代化的養豬企業還有很大差距。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村主要道路的硬化率較高,巷道尚有大部分未能硬化;一條河流流經村東,但這並不是村裏的主要灌溉水源。20xx年以後從未進行挖掘修整,年久失修。人飲工程方面,目前本村村民還是以自家水井取水飲用為主,尚未進行自來水改造工作,張杏莊村有80%的農户已於20xx年改用自來水。通訊方面,全村移動電話和有線電話的總擁有率已達100%,現已有部分家庭安裝有衞星電視接收機,100%的家庭都能看到信號清晰的電視節目,電腦網絡的運用正在逐步安裝和調試中。

公共設施建設情況。村委會辦公樓在政府專項資金的扶持下已經在前年完成改造,煥然一新。村黨支部楊書記説,原有辦公樓雖然破舊,但是專項資金有限,而且村裏為了減輕村民負擔,沒有集資重建,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

村民的年收入情況。本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常規農業種養收入以及外出打工收入為主,20xx年全村外出打工流動人口四百多人,佔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取得的成效:

1、村中設有定點醫療機構,人們的日常就診很便捷,讓他們對突發情況的處理不至於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

2、村中孩子們的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減免情況落實的比較令人滿意,讓家境貧窮得孩子重新留在校園,圓自己的求學夢。

3、村中關於給予農民補助的情況基本得到落實,讓農民真正感到正策益處,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温暖,但仍有少數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相關問題村委會正在跟村民進行協調。

4、農民的收入在一步步的穩定提高。

不足之處:

1、村中不經常組織村民進行勞動技能的培訓,如果能多增加些培訓就相當於用技術來武裝農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農民在生產中走彎路。

2、農民的娛樂生活太單調,村中的公共活動場所太少。除了村委會前有一處可供村民休息的小廠地外就沒發現其他的供村民利用的公共場所。

3、村中目前的綠化比較亂,根據村中得綠化計劃,形式上是沿路線綠化,沒有集中的綠化用地。

第3 / 5頁

4、在調查中發現村中的垃圾亂堆放嚴重,基本上是沿路放置或者是在閒置的宅基地堆放,這嚴重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象。

隨着社會主義經濟得發展,農民也會越來越富有,人們的家園保護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烈。這樣下去,城市所向往的那種濃濃的鄉村氣息也會被混凝土的冰冷所代替。所以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動場所和更加完善的綠化措施。再規劃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村中的一些空地,把他變成鄰里交往的熱土。 一點建議:

1、道路綠化:村、組、團綠化和家庭綠化相結合。在綠化上要充分利用空地,路邊以樹木、花草綠化為主並和庭院的樹木綠化相結合,創造美麗的鄉村風光。

2、增加村中的公共廁所。張杏莊村是一個開放的村莊,平時人員流動量很大,而且陌生人很多,所以公共廁所是必不可少的。

3、合理規劃垃圾的回收利用系統,搞好環境衞生。

4、因地制宜,作好排水系統規劃。

5、做好村中產業調整,爭取做到產業不單一,使村子在經濟狂飆的現代有一定的綜合調整能力。

總之,我國現在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只有農民富了,才是農村的真正進步。中國才能算是真正富裕起來了,才是走進了現代化。所以我們要做更多的實踐與調查工作,掌握農村的真實情況,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得以加快。

大學生農村調研報告 篇7

調查目的:

作為剛過完緊張的高三生活而言的學生,當學生們踏入了大學的大門時,是那麼的興奮與神往,在一個學期的適應後,逐漸地融入了大學的生活。

作為大學生的第一個的寒假,不再受作業干擾,能夠無拘無束地度過自己一個開心的假期,時間沒高三的時候緊迫,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的春節又會有哪些不同的安排呢?

邁進了大學也意味着開始走向了社會,學生的消費水平有什麼不同呢?消費的方向以及那些領域能夠吸引大學生的眼球……也能從大學一年級學生對春節的安排看出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時間觀念。

調查對象:

由於假期的時間比較難確認其是大學生,所以這次的調查是30%是通過派問卷的形式,而另外70%則是通過qq或msn來通過問答的形式來獲取被調查對象的問題,因此本次調查的對象是:街上大學一年級學生:30名,國中同學:40名,高中同學:30名。

調查的內容:

就本次的調查通過對大學一年級學生是否合理的安排了春節的時間進行了適當的課外積累、充電;是否符合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哪些方面更多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去參與;大學一年級學生是否能夠適當的消費以及正確的消費,是否逐漸體會到了社會的那種緊張的狀況。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30份,收回有效問卷30份,以及在互聯網上通過製成問卷的方式來向另外70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進行數據的統計,最後製成圖表以及答卷方式顯示調查的結果。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在自己的第一個長的假期當中還是比較有意義地度過了第一個假期,由於剛考完大學聯考的壓力徹底的解放,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過個好年以及能更好地在春節期間自我增值以及更好地進行社會的實踐,以及在自我的消費當中能夠體會到了錢的攢來不易以及有了一個宏觀的瞭解到瞭如何進行適當的消費以及制定了消費的計劃。

在調查問卷以及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下詢問得知在七年級到初八的期間5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進行親戚間的走訪,3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跟隨着父母去旅遊,剩餘的20%則只是呆再家裏過年;在初八至元宵期間,7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喜歡跟以前的國中及高中的學生進行同學聚會,3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喜歡呆在家裏看書或者上網聊天、玩遊戲……

另外再消費方面,新年期間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或多或少的都收到了不少的利是錢,邁向成人,利是錢也開始由自己來掌握,於是在消費方面,在與同學的吃喝玩樂方面大概佔20%,大多數同學的聚會都是訂在了ktv一起唱k,有的選擇在kfc或自助餐一邊吃和一邊聊天,2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喜歡聚在一起逛街,4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在春節期間選擇去花市擺攤,用自己的利是錢來攢取第一桶金,剩餘的2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是用來購買書籍,用來玩遊戲或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

在這次的春節期間以及消費的方向及使用上,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或多或少地還是偏向與自己的玩樂,難得的一次假期,學生們都大多來選擇與以往的同學進行見面,7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認為自己的假期過得快樂已經能夠正當的消費,2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認為自己的消費完全有剩餘能用於更多有益的地方,而有10%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則認為利是錢不夠還需向父母去要求更多的金錢從而來滿足各方面的金錢消費。調查結果分析:在這次的問卷方式回答當中,由於高三的壓力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在高三的寒假當中大多是以學習為主,連拜年的`時間都大大的縮小了,主要是為了大學聯考以及在應試以及父母的壓力下,高三的寒假過得十分的乏,因此在大學的第一次寒假當中,學生們大多都選擇來放縱下自己,讓自己適當的休息以及娛樂,因此在適當的跟隨了長輩們去拜年後,大多數的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跟隨以前的同學見面,好好地聯絡感情並且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大學一年級的生活,對一切都是有種新鮮感,並且部分的學生在成年後獨立的意識更加強烈,因此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想試試第一次攢錢的感覺,因此有的去尋找社會做下短期的兼職從而來增加一下社會的閲歷,或者尋找擺花街的方式能更好與不同階層的人員接觸,也更好地瞭解到如何來推銷到自己的產品或者如何跟人來最好的交往……

因此不能忽略小小的懶惰或者鬆散,即使是假期,也應該勞逸結合,而不是隻是貪圖享樂,這樣的假期才能過的有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8xm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