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縣蔬菜產業開發情況調研報告

縣蔬菜產業開發情況調研報告

近年以來,合水縣委、縣政府把蔬菜產業開發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縣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縣蔬菜產業開發情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現狀

一是蔬菜面積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攀升。目前,全縣年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9.56萬畝,總產量達到15.8萬噸,實現總產值10924.5萬元。川區蔬菜面積佔耕地面積由XX年的30%增長到85%,塬面蔬菜面積佔耕地面積由XX年的15%增長到25%,全縣農民人均蔬菜佔有量935公斤,人均蔬菜純收入484.8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1.3%。經調查,XX年設施蔬菜10060畝,其中日光温室260畝(不含新建316畝),總收入234萬元,畝(棚)均收入9000元;塑料大棚5610畝,總收入3646.5萬元,畝均收入6500元;塑料小拱棚4190畝,總收入628.5萬元,畝均收入1500元。

二是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品種體系逐步優化。引進示範了一代日光温室,示範推廣了二代、三代節能日光温室、早春塑料大棚的建造及蔬菜栽培管理技術、二氧化碳施肥、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等20多項新技術;引進推廣伊麗沙白甜瓜、雙孢菇、嫁接西瓜、新22號尖椒等80多個名優特新瓜菜品種。通過宣傳培訓,物化補貼,算帳對比等形式使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100%,主導新品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產量和品質大幅度提高。

三是依託獨特自然優勢,蔬菜基地初具規模。利用川區冬暖、春早、夏熱的氣候優勢以及交通便利的條件,擴大蔬菜生產規模,形成了白黃瓜、西瓜、甜瓜、葉菜、馬鈴薯、甜椒六大特色產品蔬菜生產基地,建成蔬菜專業村10個,8畝以上蔬菜生產大户313户,5畝以上蔬菜生產大户2850户。

四是依靠科學技術,栽培模式不斷更新。經過縣、鄉(村)專業技術人員和菜農大膽創新,反覆試驗,探索出了獨具特色優勢、符合當地實際的“菜糧型”、“菜菜型、“菜經型”三種間作套種立體新模式,有效解決了蔬菜連作與病蟲害防治的文祕雜燴網矛盾、輪作倒茬與產量效益的矛盾、淡旺季節生產與銷售供應的矛盾,變傳統的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種植模式為一年兩熟或三熟,大大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生產效益。

五是無公害意識不斷增強,綠色蔬菜蓬勃發展。目前,全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到2.4萬畝,佔全縣蔬菜總面積的25.1%,認證無公害產品5個,綠色農產品ㄌ鸞罰┤現?個,起草和正在執行生產甘肅地方標準5項(甜椒、花生、向日葵、板橋白黃瓜、草莓),申請批准地方特色產品(慶陽板橋白黃瓜)地理標誌1個,其中“板橋白黃瓜”通過甘肅省無公害認定授牌,已遠銷西安、蘭州、銀川等省會城市。

六是產業化經營已具雛形,市場體系得到發展。隨着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逐步擴大,全縣現有縣城南北2個蔬菜批零市場,有12個鄉鎮集貿市場, 5個蔬菜協會,2個專業合作社,有320名會員常年從事蔬菜販運經銷,已初步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中心,鄉村集貿市場為網點,集體和個體經銷為主體的市場網絡體系。XX年全縣蔬菜商品量18.5萬噸,除滿足縣內消費外,有50%的產品銷往外省區。

七是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已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蔬菜與糧食相比,有着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以設施蔬菜為例,一座日光温室(0.5畝)嫁接黃瓜套種辣椒純收1XX元,摺合畝收入2.4萬元,投產比1:7.3,一座水泥立柱式塑料大棚(1畝)西瓜套種甘藍純收入12500元,摺合畝收入12500www.元,投產比1:6.9。蔬菜生產的高效益,為我縣展現了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廣闊前景,蔬菜生產已成為我縣農村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二、存在問題

1.蔬菜基地基礎配套設施差。全縣適宜種菜的四個川區,沿河道沒有灌溉用電專線,菜農灌溉時從家中長距離拉線,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隱患,境內的攔河蓄水壩年久失修,受水災破壞嚴重,目前已不能正常使用。醜家川、九頃灣兩村蔬菜基地到主公路的路況差,影響和制約着蔬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集約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目前,蔬菜生產仍以單家獨户生產經營為主,缺乏技術指導和產品檢查,各家各户的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市場,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低。

3.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蔬菜產業效益雖然逐年有所提高,但整體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川區長期連作瓜菜,生產管理滯後,致使病害防治難度較大。二是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欠規範,少數菜農無公害意識不強,商品觀念淡薄,產品質量不高。三是龍頭加工企業少且規模小,檔次低,沒有深加工產品,輻射帶動力不強。

4.生產投入困難,規模發展緩慢。目前設施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但因建造費用高,一般農户有心無力,限制了設施蔬菜規模發展,政府缺乏扶持蔬菜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對策和建議

1.深入實施“產業富民”戰略,把發展蔬菜產業化擺到首要位置

當前,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思想意識,清除因循守舊、停滯不前和一切依賴政府的思想障礙,把發展蔬菜產業化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堅持把重點生產基地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加強領導,統籌部署,形成發展合力,堅持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原則,將蔬菜產業培育成全縣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2.加快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蔬菜產業化經營

一是要加快研究現有蔬菜龍頭企業的發展問題。二是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資,吸引外地企業來合水創辦加工龍頭企業。三是建立完善產業化經營利益機制,引導企業與農户按照“公司+基地+農户”的基本方式,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

3.提高科技含量,創市場知名品牌

蔬菜主管部門要認真抓好良種及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和推廣,積極與甘農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搞好協作,引進和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優蔬菜新品種,建設優質品種示範基地。大力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產新技術、新材料、新農藥、新肥料,提升蔬菜產量、質量和檔次。同時,要繼續做好綠色無公害蔬菜認證工作,組織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合作組織及個人申報國家“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努力擴大認證品牌蔬菜的基地規模,形成規模效益,提升品牌效應。

4.完善蔬菜檢測、檢疫機構,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

一是完善檢測體系。以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為依託,合理佈局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通過配置速測儀器,免費培訓檢測人員等有效的手段,全面推進檢測體系建設。二是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行資料登記備案制度,田間管理記錄制度,產品質量檢測制度等。三是搞好蔬菜產品質量檢測,對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超市和飯店等涉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實行農產品質量抽樣檢測制度。四是積極推行蔬菜質量追溯制度,真正做到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立即追溯到生產、加工、營銷者,為城鄉居民健康消費提供可靠保障。

5、積極發展中介組織,加強信息建設

大力發展和規範農村經濟組織隊伍,通過組建蔬菜專業經濟組織,實現對外開拓市場,建立穩定可靠的營銷網絡,對內組織生產,籌措資金,協調服務等。同時,進一步加強信息體系建設。通過網絡、展銷會等各種途徑,向外界推介我縣蔬菜生產情況,吸引客商到合水投資發展。在農民、基地、市場、商販中培育綜合素質較高的代表,並構建由這些代表、主管部門、加工企業、技術人員參與的信息網絡,建立廣泛的信息源,及時向基層和市場發送產銷信息。

6、建立有效的投入機制,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要健全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加快水利、交通、電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步伐。縣財政應對生產大户、新品種應用、科技推廣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要進一步放寬抵押貸款條件,加大對積極從事蔬菜生產、加工、營銷的企業和個人貸款力度。根據國家對農業產業保險政策,做好蔬菜產業的保險工作,解除農民羣眾發展蔬菜產業的後顧之憂,促進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ve0m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