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6篇)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6篇)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1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經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民營企業已有了迅猛的發展。XX年,全市民營企業共實現總產值4905.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2%。毫無疑問,民營企業已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支生力軍。在這些民營企業中,一部分民營企業已不滿足於本地及國內市場,而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通過出口和對外投資等各種形式開展跨國經營,成績斐然。截止目前,全市累計批准各類境外投資企業324户,其中181個境外項目投資主體是民營企業,佔境外投資的56%。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精選6篇)

**市民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對於促進**市經濟發展及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為**市擴大出口貿易起到了疏通渠道的作用,同時還有利於增加外匯收入,拓寬了利用外資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吸收和利用國際先進技術和企業管理經驗。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的具有最新技術的企業合作或合資.就有利於打破國際封鎖,直接學習和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瞭解和掌握國際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動向與趨勢,建立和發展**市自己的尖端部門和拳頭產品。

一、**市民營企業“走出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海外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已有了初步的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及地區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的差距,經營總體上仍帶有發展中國家企業國際化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徵,整個發展還處於學步階段。具體表現在:

1、企業海外投資技術水平和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較低。走出國門後,企業由過去僅承擔生產經營風險轉變為承擔複雜的國際競爭風險。這些風險包括東道國的政策法規改變風險、與企業母國的外交關係經貿關係變化風險、國際市場的行情變動風險及匯率和融資風險等。對這些風險我國一些企業往往認識不足,對東道國的經營管理總體環境背景瞭解不夠。此外,“走出去”的企業還因為常常碰到一些由於與合作伙伴經營理念和文化差異而妨礙公司正常運營和發展的情況,甚至導致最終無法生存。一些企業由於國際化經營的水平較低,無法充分利用國內外資金、技術和市場,進入海外市場的經營領域集中在以產品輸出為主的貿易領域,並且許多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在程度上還由中間商控制,使企業的贏利空間大幅縮水。

2、政府及企業在管理和服務體系上尚未健全。在管理層面上,政府的相關立法還比較滯後,支持和保障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措施還不完善,便利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出口信貸保險與涉外融資體系以及信息服務體系尚未建全。如在融資方面除了短期信貸以外其他融資渠道對民營經濟的開放度很低。許多融資方式並沒有對民營經濟開放,更不用説通過海外資本市場渠道進行融資了。此外,從企業自身來講,決策機制和內部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國際競爭力不強,“走出去”的運營渠道及融資方式還不夠靈活,缺乏相應資金和人才。上述這些極大地制約了“走出去”的進一步發展。

3、缺乏具有國際化經營運作並有豐富經驗的高素質人才。這是目前**市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最主要障礙。發展跨國經營不僅需要金融人才、法律人才、財務人才、技術人才、廣告人才,更需要有戰略頭腦,懂現代企業管理、懂國際營銷的一批跨國經理階層。而我市企業中的多數管理人員不具備跨國經營應具有的素質,缺乏國際經貿知識,不懂國際貿易慣例與法律法規,使得企業在“走出去”中常常不能迅速準確地瞭解國際市場,不能去根據市場變化作出相應的決策.因而在經營中往往處在被動地位。

4、跨國併購實施難度較大。對企業而言,主要面臨着以下幾方面的外部制約和挑戰:一是國內缺少併購的法律保障和服務體系。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對外投資法律體系,國內市場也缺乏相應的諮詢、擔保等中介機構和融資手段。而西方國家已基本形成了相對健全的對外投資法律體系,對外國企業併購本國企業可能引發的壟斷等問題也有明確的規定,同時具備高效運行的資本市場、成熟健全的中介組織。二是併購後的整合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點。由於中外雙方在文化理念、市場體制、法律體系尤其是勞工法上存在很多差異,這將對併購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歐美、韓國和拉美等地的工會勢力很強,對解僱限制較嚴,國內企業往往低估了這方面的力量。因為國外企業懷疑中國企業兼併後的整合管理能力,往往在招投標或拍賣過程中對中國企業更為苛刻,而偏向於鄰近文化歷史等較相近的國家。如張家港澳洋集團和江蘇格瑪斯有限公司擬聯合出資325萬歐元收購德國格瑪斯、捷克sametex兩家生產經營企業。該收購計劃如果成功,澳洋集團和江蘇格瑪斯有限公司的產品可通過德國百年老店的品牌和全球的銷售網絡進入歐美市場,可大幅度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和產量,同時可以引進國際先進生產技術,提高研發能力。但是最後反而被意大利公司以320萬歐元競拍成功。三是輿論環境不利於中國企業發展。一直以來,低價格、低效率,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市場上的形象,導致有些被併購企業所在國的工會組織、媒體、投資者等對中國企業持懷疑態度和偏見,一些國家的輿論界也經常做出過激的言論或反應。四是一些政治因素摻雜其中。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使境外同行產生了較強的戒心和牴觸情緒,甚至在政治上招致了更多的猜忌。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資源和高端技術類併購尤其敏感,由此導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受阻或失敗的例子並不鮮見。如沙鋼集團只能通過在香港設立合資公司,才能間接收購澳大利亞abm項目。

二、**市民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建議

企業是“走出去”的微觀主體,政府是“走出去”戰略的倡導者、推動力和服務者,企業“走出去”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為此,我們建議:

1、制定鼓勵企業海外投資發展的傾斜政策。為促進**市的跨國經營,除了加強經濟體制、市場體系和經營機制方面的建設外,急需解決的是企業海外投資發展的政策問題。因為政府的政策是鼓勵還是限制,對海外投資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政府的傾斜政策應包括資金扶持政策、税收減免政策、信息服務政策、諮詢服務政策、人員培訓等。其中最主要的資金扶持政策。應當完善對外投資方面的宏觀金融政策,在外匯資金的融通上進行統一籌劃以保證對外投資必不可少的外匯額度。政府應對海外投資企業提供長期優惠貸款,對海外企業從外國銀行借款提供必要的擔保,併為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給予一定的幫助。

2、大力加強信息與諮詢服務,逐步形成一套健全的企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市民營企業的跨國經營尚處於初級階段,不僅需要政府的指導,更需要政府提供各種服務,特別是信息與諮詢服務。税務部門等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為企業提供準確、全面和及時的信息與諮詢服務,並應該逐步形成一套健全的企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幫助企業進行海外項目評估、可行性研究等,形成政府與企業的網上交流平台。同時,應該建立全球信息資料中心.系統收集國際市場行情和世界各地的投資環境信息,供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活動提供信息參考。

3、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

民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需要足夠的高素質人才的支撐。這裏所説的高素質人才,主要是指國際化人才,其基本標準是:具有全球眼光和全球經營意識;通曉專業領域中的國際“遊戲規則”;熟練掌握一門或數門外語;能與不同文化背景者溝通融合;有較強的開發國際市場的能力。

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從國外或海外引進;二是選送人員(主要是高層人員)去國外、海外學習;三是吸收初步具備國際化人才標準,有在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加盟;四是組織高、中層骨幹參加在國內的相關教育。從我國民營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採用後兩種方式可能更現實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要通過建設國際化人才隊伍和這支隊伍的傳帶,激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升所有員工的業務素質,使員工不僅能勝任眼前的工作,而且具有滿足企業長遠發展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4、適應市場競爭,努力創造品牌優勢。當今時代,市場競爭已經分化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產品的競爭,表現於成千上萬的產品擠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你爭我奪,這是一種殘酷慘烈的低層次的競爭;另一個層面是品牌的競爭,它有一定的遊戲規則,是一種良性健康的高層次的競爭。因此,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往往來自於強勢品牌,民營企業只有掌握了品牌,才能真正“走出去”,並在市場競爭中成為贏家。民營企業可以與國際上一些大的企業合作,利用它們的品牌優勢及營銷網絡優勢等,使自己更快更順利地“走出去”,降低進入國際市場的成本,同時提升自己企業的品位及檔次。其元集團、沙鋼集團、“波司登”集團等一批成功“走出去”企業的經驗表明,企業要成功實施跨國經營,必須具有全球戰略眼光,一切按國際慣例和規範辦事。這樣才能為產品走向世界、佔領國際市場掃除障礙。

總之,民營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必須在管理、技術、品牌、人才等多方面打好基礎,制定符合自身經營能力、資源條件和市場定位的實施步驟。同時,在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還必須從實際出發,對既定目標和步驟進行動態跟蹤,及時作出調整,以保證“走出去”的順利進行。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2

核心提示:黨的xx大報告指出,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近年來,民營企業靈活、高效的用工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但市場經濟的物質利益準則,使得勞動關係當事人之間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礎,又有利益的差別和衝突,因此,在勞動關係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因勞動權利和義務的認定與實現所發生的糾紛也不可避免。如何處理和解決好這種勞動爭議問題,是擺在企業、政府及法院面前的現實難題。為此,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成立專題調研組,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大數據剖析等多種途徑,調查、瞭解近3年來本市部分民營企業勞動爭議糾紛的總體狀況、產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總體狀況

自XX年12月21日至XX年12月20日,我院共受理涉及民營企業的勞動爭議案件1036件,審結涉及民營企業的勞動爭議案件1008件(見圖一)。

從圖一可見,近年來,我院收結的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在XX年與XX年穩定在300件左右,而XX年則大幅上升。案件大幅上升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主要為: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國內部分行業、企業業務量下降,成交萎縮,企業發展受到較大沖擊,而與此同時,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工資水平不斷提高,造成企業人力成本節節上升,為降低成本,部分民營企業被迫採取了降薪、裁員、拖欠工資等措施,由此引發了較多的勞動爭議糾紛。主觀原因則主要是新法施行帶來的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等因素,如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等新法律的頒佈或修改施行形成的疊加效應等。據統計,XX年涉及追索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非法辭退、調崗調薪等糾紛的案件為314件,佔當年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73.7%。

二、案件基本特點

1.案由眾多,勞動報酬類問題系核心糾紛

根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勞動爭議糾紛的案由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福利待遇、人事爭議等4大類15小類,其中最為常見的案由主要有確認勞動關係糾紛、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經濟補償金糾紛、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福利待遇糾紛等,這些關鍵案由佔據了勞動爭議糾紛的絕大部分。按照具體案由劃分,XX年12月21日至XX年12月20日,我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分佈如圖(見圖二)。

通過分析各種原因所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佔總體案件數量的比例,我院發現,履行勞動合同所引發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佔總案件數量的比例均遠遠高於其他原因,這説明履行勞動合同成為各種類型企業產生勞動爭議最集中的方面,而在履行勞動合同爭議中,勞動報酬類問題又是最核心的問題。除此之外,確認勞動關係糾紛、福利糾紛、勞務合同糾紛也是民營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2.審理難度不斷增加,二審發改率較高

主要原因是:勞動爭議訴求日益多元化、複雜化。據統計,近年來我院審理的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糾紛中,訴訟請求基本上都不是單一的,往往都涉及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報酬追索、經濟補償金及賠償金等主張,有的案件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項目多達10項以上,訴訟金額計算精細至分釐。訴求的複雜化、多元化,導致案件審判難度加大、審判週期延長,給案件的正確、及時審結帶來一定難度。

從近3年的勞動爭議二審發改情況來看,XX年勞動爭議案件的發改率為11.2%;XX年的發改率為11.9%;XX年的發改率為12.2%。可以看出,在我院近3年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二審案件中,基本上每10件就有1件被髮改,發改率相對較高。在發改原因方面,既有一審法院對案件事實審核不認真、程序不當、適用法律錯誤、計算錯誤等“微觀”原因,也有某些案件就案辦案,沒有準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沒有完全理解“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工作大局等宏觀因素。

3.調撤難度大,羣體性訴訟有增長趨勢

這主要是由勞動爭議案件本身特點決定的。勞動爭議案件大多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時發生,在進入訴訟階段前一般已經經過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及工會調解、地方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仲裁乃至一審調解等程序,矛盾較為尖鋭,因此在審理中再行調解具有一定難度。

另外,據調研,我院審理的勞動爭議羣體性訴訟有增長趨勢。經分析,到法院來起訴的勞動者往往並非單獨個體,其常常是某一羣體利益的代表(如同事、同行等),這種源於羣體性糾紛的利益相關性和利益訴求上的共同性,使得勞動者更願意提起羣體性訴訟,以期引起社會注意或對法院施加一定壓力。對這些案件的處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化矛盾,導致信訪、上訪或羣體性事件發生。據統計,近3年來,我院受理的勞動爭議羣體訴訟案件分別為18件、27件、55件。

三、問題分析

經過分析,我院在審理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的過程中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企業內部制度不甚健全,勞動爭議組織程度較低

涉案民營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絕大部分從事加工生產、建築勞務、一般流通與社會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企業(尤其是近年來蓬勃興起的小微企業)一般不設專職人事管理,由財務、會計等人員兼任,契約意識較差,用工比較隨意,考勤制度、工資制度混亂,管理人員對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瞭解較少。這類企業承受市場經營風險的能力不強,一旦經營狀況不佳,容易發生欠繳社會保險,拖欠、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

另外,涉案民營企業中,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等組織往往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不少工會存在行政化傾向,工會有名無實,工作形式化較突出,實際作用發揮不夠;而對於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於法律並沒有強制規定必須設立,所以實際設立該機構的企業並不多。勞動爭議處理的組織程度不高,導致勞動者維權缺乏有效指導,加大了勞動者個人的訴訟成本,不利於勞動者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2.進城務工、外地務工人員日益增多,勞動者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雖然近年我國勞動者隊伍的綜合素質有較大提高,但總體來看,智能素質仍普遍偏低,結構也不盡合理。尤其是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城市開放水平不斷地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外地務工人員日益增多。這部分勞動者的一般特點為:年齡較輕,知識水平較低,法律意識不強。這往往導致其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進而產生各種勞動糾紛。據統計,在高等教育較為普及的今天,我院審理的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中,仍有部分年輕勞動者的學歷水平僅為國中、高中。

3.勞動者工作穩定性差,“跳槽”頻繁

勞動者在民營企業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工作穩定性差,人員流動性較大。目前,我院審理的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中:相當部分勞動者在企業中普遍工作年限不長,“跳槽”頻繁,工作年限一般不超過1至2年,最多達3至5年。究其原因,既與勞動者自主擇業意識增強有關,也與企業的勞動強度、工資收入、福利保障等因素有關。

四、對策建議

1.注重預防:指導獎勵廣泛完備的企業內部制度,規範民營企業用工行為

中小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應主動吸收先進管理理念,結合企業的實際,規範企業內部制度,普遍建立起勞動合同、用工制度、財務制度、考勤獎懲制度等,使企業管理走上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政府則要做好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指導和幫助民營企業建立完善相應的內部制度。

2.內部協調:強化企業調解委員會、工會組織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協調機制作用

企業內部的自我協調機制在穩定勞資關係、緩解勞資糾紛上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協調機制的建立依賴於企業調解委員會、工會作用的發揮。要在民營企業中建立健全企業調解委員會、工會組織,加強工會與企業的經常性協商工作,發揮工會在集體談判和問題處理中的作用。在一些勞動者比較集中的行業,可以推動建立行業類工會組織,以維護同行業職工的共同利益。

3.強化調解:推廣和強化“四方聯動機制”,降低訴訟率,提高調撤率

所謂“四方聯動機制”,是指XX年天津市法院系統會同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四部門組成“天津市勞動爭議四方聯動調解機制領導小組”,形成以糾紛預防預警、聯合調解、依法仲裁和審判有機結合的“調、裁、審”機制。實踐證明,經過企業內部工會組織、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和法院層層過濾化解,絕大多數勞動爭議糾紛均得以妥善解決。因此,應進一步推廣、強化“四方聯動”機制所形成的“預防功能強、調解層級多、社會效果好、法律性明顯”的勞動爭議大調解工作格局。既加大對民營企業勞動爭議的協商解決和監管力度,促進其構建合法的用工制度,也能積極為民營企業搭建勞資糾紛協商解決平台和機制,促使其在初發階段通過協商機制促使糾紛得以妥善解決,降低民營企業勞動爭議糾紛的訴訟率,提高法院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調撤率。

4.細化規範:出台勞動爭議案件審理規範,統一裁判

隨着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及人民法院有關勞動爭議案件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的出台和完善,我國勞動領域立法得到了極大發展和完善,法律適用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但審判實踐中還存在勞動爭議法律事實認定標準不統一、法官事實認定“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這都容易導致勞動爭議案件出現“同案不同判”甚至自相矛盾現象,嚴重影響法院的司法及司法公信力。

為此,我院根據現行法律及司法解釋,總結審判經驗,出台勞動爭議案件審理工作規範等內部規範性文件,細化規範,統一裁判,以正確認定事實,合理約束自由裁量權,依法保護勞動者、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關於鼓勵我省中小民營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4)|返回目錄

近年來,我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在解決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出口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我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與其他發達城市和地區相比,甘肅民營經濟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根據全國工商聯20xx年度上規模民營企業500強地區分佈統計,東部地區企業數量共408家,中部地區63家,西部地區29家,甘肅僅佔兩家(甘肅建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蘭州天奇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從所佔經濟總量比例看,甘肅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接近36%,而浙江為90%,江蘇為83%。從對民營科技企業XX年工商註冊數量進行分析看,中小企業多,但是總收入卻較少。另外,從對甘肅省專利申請量比例看,20xx年全省專利申請量2176件,非職務發明佔45%,科研院所佔55%,其中企業申請量寥寥無幾,反映出我省民營企業在企業規模,以及技術創新能力上的欠缺。

一、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現狀及困難

1、創新動力不足

雖然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脱穎而出,走在了自主創新的前列,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創新動力依然不足。國家知識產權局資料表明:截至XX年底,我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民營企業創新動力不足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部分民營企業創新意識差,靠機會、靠公關、靠利用低廉的勞動力獲得較高利潤的認識還普遍存在;二是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還不夠完善,與自主創新相比,模仿的成本低、效益好。

2、創新實力有限

第一,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屬於靠靈活經營機制生存的中小企業,實力較弱、資金困難,而創新需要大量投入,產出回報期長,會影響企業的即期利潤。問卷調查顯示,有56.4%的企業沒有設立研發基金。第二,技術創新會面臨較大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而民營企業的防風險能力弱,一旦創新失敗,後果較為嚴重。因而有人認為:“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第三,由於相當多的民營企業具有極高的不穩定性,且規模小、工作環境較差、勞動保障不夠完善,因此社會對民營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偏見,致使其嚴重缺乏創新人才,即使有了人才也會面臨再度流失。

3、融資難影響創新

雖然政府財政的科技投入已經慢慢向企業傾斜,然而資金缺口卻依然是影響創新的主要障礙。大部分剛起步的科技型企業沒有廠房、土地等可以直接從銀行貸款的抵押品,只有專利、著作等知識產權,從銀行獲取貸款相當困難。目前,我省擁有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很大,其中科技型企業創業中因資金不足而影響發展的問題十分突出。

4、新產品開拓市場困難

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主要是在新產品的研發初期,通過科技三項費及創新基金等方式進行補助。然而,新產品研製成功,投入批量生產後,市場開拓又成為了企業的一大難題,大多數企業推出的新產品在當年中的銷售額微乎其微。

二、關於鼓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及促進經濟增長的建議

1、建立市場環境、激發創新動力

用盡可能小的成本獲取儘可能大的利潤,是企業的本質特徵。沒有市場力量的驅動,即使是政府號召、輿論推動,企業也不會甘冒失敗的風險,主動投資去創新。因此,企業持續創新的根本動力來自於市場,創新的價值也只能通過市場得到實現。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相對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後,國產高科技產品在質量、性能上與進口產品存在差距,培育市場更顯得尤為重要。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1997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實施“百萬屋頂太陽能計劃”,提出太陽能光電系統電價逐年下降的目標。由於此項計劃的實施,美國的太陽能光電系統電價從1997年的每度22美分,下降到XX年的每度10.6美分,已接近天然氣和熱力發電的價格;同時,根據美國的《能源税收法》,購買太陽能和其他再生能源設備的房屋主人,其購買費用可以從當年需交納的所得税中予以抵扣。這些政策在相當程度上刺激了消費,使美國的再生能源科技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

2、建立面向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中介服務體系

一方面,大力培育面向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診斷、諮詢、培訓、項目評估、科技人才、項目投資、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無形資產評估等技術中介組織,為民營企業提供“一條龍”的技術創新服務。由於有相當數量的技術中介組織是為民營企業提供公益性、扶植性的技術創新服務,具有一定“公共產品”的屬性,因此在設立之初可考慮政府出資加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然後政府逐步退出,最終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化運作。另一方面,搭建院企自主創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於民營企業及科研院所各方面資源優勢,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改變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單打獨鬥”或“全線出擊”的局面,降低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的風險和難度。

3、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有效途徑與應用研究聯動的政策支持體系

因為民營企業主要從事的是應用研究,所以在考慮促進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問題時,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來開展自主創新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一方面,如果離開科研部門的指導與合作,週期長、難度大的高科技項目的創新就會因為失去高新理論和尖端技術的支撐而難以完成;另一方面,科研部門如果離開企業的支持,就會形成少數科研人員的孤軍奮戰,使研究工作失去有力的經濟支持和市場檢驗,難以轉化為生產力,達不到科技創新的最終目的。因此,根據目前的情況,最科學、最切實有效的辦法是,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形成企業與科研院所共同組成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環環相扣,層層展開。例如,美國政府通過國家先進技術計劃,實現對科研機構的資助,同時對採用科研機構技術的中小企業創新項目提供資助,從而實現科研機構與企業應用研究的聯動。這種方式既提高了政策支持的針對性和系統性,也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和費用,促進了技術的溢出,推動成果轉化、產業升級,增強企業競爭力。

4、建立健全市場法制環境

市場競爭的壓力是民營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動力,但其先決條件是必須有公平有序的市場法制環境。建議加強市場經濟立法,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制止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激勵民營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加強知識產權的執法和保護工作教育,鼓勵扶持民營企業開發自主的專利產品,在專利申請上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營造一種尊重知識,關注發明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中小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健康發展。

5、建議制定鼓勵科技人員流向民營企業和幫助民營培養人才的政策

人才是企業技術創新成功的根本保證,為幫助民營中小企業排除技術創新的人才障礙,應制定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大學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或兼職民營企業技術工作,政府可從再就業專項資金中為其提供一定的工資補助。對於有能力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可以鼓勵他們到民營中小企業兼職,並以智力、專利、技術入股與參與收益分配。

6、建立創新金融模式、解決融資問題

建議通過政府的引導和推動,將金融資源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解決知識產權質押問題,以此作為解決科技型企業創業融資問題的渠道之一。鼓勵銀行改變傳統的貸款模式,創新防範金融風險的措施。這方面,北京已經有部分銀行做了有益的探索。他們創新了一種由銀行、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評估機構、擔保公司共同介入的貸款模式,共同分擔銀行風險。律師事務所和專業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做前期借款人資質評價和專利價值評估;銀行做借款人信用和財務狀況的貸前審查;放款後,繼續落實貸後跟蹤,對企業使用信貸資金進行協議監督管理。此模式在貸前審核和貸後管理相結合的基礎上,限度地減輕了銀行的決策風險和管理風險,同時也避免擔保公司的放大效應造成的潛在危機,達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成長的目的。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3

一、浙江的民營企業上市概況

目前浙江的民營經濟已經佔據其經濟的半壁江山,在全省64家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24家為民營控股。在浙江的民營板塊中不少企業都堪稱行業代表。像雅戈爾、昇華拜克、浙江龍盛等,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經營的持續發展能力較強。20__年以來,浙江上市公司整體走勢明顯強於大盤,這主要得益於部分浙江上市公司尤其是這些民營上市公司的優異業績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其凌厲的走勢帶動了浙江板塊的走強,但民營企業在上市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如上市通道窄,由於浙江的民企的規模普遍較小,故證券商不願意輔導浙江的民企上市;浙江的民企要求上市的慾望不強,主要是浙江的民企發展所需的資金一直以來都是靠企業內部融資獲得,對外籌資少。

二、浙江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狀況

本文以24家浙江的民營上市企業為樣本,對樣本企業在20__~20__年間資本結構狀況的相關財務指標進行分析。

(一)資產負債率分析

浙江24家民營上市公司20__~20__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7.57、42.80、36.97、41.73。通過對該樣本4年中資產負債率變化的分析,發現其在20__~20__年間逐步下降,但20__年有所回升,總體資產負債比例變化不大。依據指標的經驗合理值判斷,20__年浙江的民營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41.73%比同期全國普通企業61%的負債率要低的多。

通過統計24家上市公司在20__~20__年的資產負債率的集中程度,發現4個年度內樣本公司的負債率主要集中於40%~50%這一區間裏,處於該區間的公司數分別佔當年樣本總數的33.3%,29.16%,25%,25%。統計説明24家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符合正態分佈。在資產負債率低於10%的區間裏,20__和20__年度無浙江的民企上市公司,20__年有2家上市公司處於該區間,20__年有3家,這表明企業逐漸趨向於選擇更低的資產負債率。

(二)負債結構狀況分析

通過對樣本4個會計年度報表中該指標的統計,得到該樣本平均長期負債比率的變化軌跡,分別為10.36%、7.25%、1.2%、1.4%呈逐年減少的趨勢。其中,20__年度,樣本中製造業企業的長期負債水平在10.08%,而信息技術企業僅為0.7%。説明長期負債率整體水平逐年下降,但行業之間差異大。20__年浙江的民企上市公司流動負債佔負債總額的比重高達87.18%。把樣本企業的平均流動負債率與全國5000家企業的負債結構進行比較,發現約比全國普通企業高出15個百分點。從負債的來源看,按所佔比例排列,依次為應付賬款、銀行借款以及長期應付賬款,表現為應付賬款比例過大,銀行借款所佔比例偏低。

(三)總資產收益率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__年總資產收益率的均值表現為企業資產負債率高的企業,資產收益率低。除此之外,其它年份中各區間的總資產收益率的均值都表現出倒u形的特徵。説明業績好的企業並不特別注重債務融資,相反資產負債率高的企業資產收益並不高。

(四)股東權益相關指標分析

1.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的比率分析。浙江的民企上市公司20__~20__年這一比率分別為112.21%、105.12%、113.38%,112.5%。可以看出樣本公司在4年中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較高。表明樣本公司的固定資產幾乎全部是用權益資金購買,這些公司的財務結構較為穩定,但過於保守的財務結構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利。

2.資產收益率分析。24家上市公司在20__~20__年間淨資產收益率依次為13.65%、10.78%、11.45%、9.642%。除信息技術類企業淨資產收益率波動較大外,其他行業該項指標都呈下降趨勢。內地1274家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7.9%,而樣本公司同期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642%,説明樣本公司的經營效率要高於同期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

三、浙江的民營企業資本結構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總體資產負債率水平偏低,個別企業資產負債率過低的原因分析

1.企業財務槓桿中的税務成本因素在中國當前的税收體制下沒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企業獲得股權資本理論上是要交納所得税及相關的利得税,股東也要交納個人所得税,即雙重徵税。然而我國目前不徵收資本利得税,而個人紅利和利息收入的所得税税率為20%。一般公司所得税率是33%,上市公司可申請到15%甚至更低的税率。這成為中國上市公司負債率低及偏好股權融資的原因之一。

2.行業特徵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本文所選取的24家上市公司中包含製造、房地產、信息等行業。而資產負債率的經驗標準在不同行業也不一樣。在0~20%負債區間的樣本企業都是從事信息技術和規模較小的製藥企業。這些企業固定資產少,技術含量高,對資金需求相對不大。對它們來説,負債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和成本高於直接融資,故資產負債率更低。

(二)負債結構不合理,長期負債偏低的原因分析

在企業所負債務總量一定,應付款項不變的情況下,流動負債比例高,長期負債量自然就少。故長期負債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流動負債過多,企業短期的財務風險增大,影響了企業通過長期負債融資。流動負債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由企業應付賬款積壓所致。浙江的民企希望通過拖欠貨款或其他勞務款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形成了大量的應付賬款,從而影響企業的負債水平。 銀行借款比重小是因為銀行業金融體制不健全,中小民營企業由於規模的限制以及國家政策的影響,很難從國有銀行中貸到款。

(三)公司總資產收益率與資本結構的相關度不高的原因

業績好的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即企業業績與合理的資產負債率不相關。本文認為,首先,民營企業管理層的整體素質不高,存在“無債一身清”的傳統觀念,導致他們不願舉債。其次,直接融資在現階段的優越性。第一,政府鼓勵業績優良的企業上市融資。第二,證券市場存在股票流通不足現象,可使民營企業在不失去控制權的情況下,獲取資本金。第三,目前我國股市對股權融資的約束小,因此浙江的民企更偏好股權融資。再次,金融市場尤其是國有銀行系統對浙江的民企融資的排斥性。國有銀行在大量融資給國有企業的同時,就會減少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投入。

(四)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穩定的原因分析

樣本公司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表現為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入都來源於股權融資。即對固定資產的投入基本上不需要通過負債籌集,財務風險小,財務結構穩定。其原因是:

1.浙江的民企板塊較好的表現使得各類投資者更加看好浙江的民企板塊。

2.固定資產投入趨緩。由於能源等社會發展問題,20__年固定資產投資過快的增長勢頭得到抑止。

3.股權融資規模增大,固定投入增長的回落,此消彼長,股東權益與固定資產比率呈現平穩趨勢。

(五)淨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但高於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分析

浙江的民企淨資產收益率高於同期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浙江的民營企業發展迅速,資產的利用效率高。這就使得其有較好的利潤率,從而使其淨資產收益率高於平均水平。當然,相對於往年,其淨資產收益率呈下降趨勢。其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淨資產的增加遠遠超過淨利潤的增長。

四、完善浙江的民營企業資本結構的對策

(一)調整資本結構的財務舉措

針對浙江的民企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現狀,對企業的財務政策做出適當的調整:企業要及時償還短期債務,降低負債比率,特別是流動負債比率;在資金有餘時,應及時進行短期投資,加速資金運轉,避免資金閒置;調整企業外部籌資政策,關注適度負債對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性,提高企業資產負債比率。當企業需要大量資金且負債比例較低時,可以採用發行債券籌資;對股權進行控制,當遇到惡意收購等突發事件時應收回投資,減少對外流失股份。在企業經濟效益良好時,適時贖回股票,既可以減少效益的分流,降低權益比,又能更有效掌握控股權。

(二)發展企業債券市場,優化浙江的民營企業的融資結構

浙江的民營企業主要依靠的是自有資金的增長來發展企業的規模。國家政策的約束和金融市場發展滯後,約束了企業的籌資方式的發展。因此,浙江的民營企業應通過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減少對企業債券市場運行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以及完善法規體系等多個方面來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浙江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將迫使企業增加經營壓力,增強資金成本意識,建立有效自我約束機制,這是完善及優化資本結構的直接措施。

(三)規範民企上市融資行為,增加股本流通量

對浙江的民企上市融資要加強監管力度。第一,對企業募集資金的去向問題進行嚴格管理,避免企業用股權融資得來的資金來償還債務。第二,要加強外部審計對企業財務報告的監督力度。第三,完善公司法,在法律上規範企業的融資行為,杜絕證券市場上的不良風氣。同時增加企業流通股的總量,培養對企業擁有相對控制權的投資者,激發外部市場對公司管理層的關注。過度分散的股份會削弱其控制權,客觀上促使其減少股權融資的比例,多用負債的手段融資,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四)增強浙江的民營企業盈利能力,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浙江的民企吸引投資者的地方,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強。然而正是由於投資者的熱衷,使許多企業背上了不少資本債,消化不良,資金利用率低。當然還有一部分企業由於規模小、影響力小等原因而籌資困難,改變這一現狀的措施無外乎兩點,一方面要加強資產管理,提高資產利用率,控制企業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加強銷售管理,增加銷售收入,提高利潤水平。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企業"招工難",這是當前國內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近幾年來,我縣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工業園區企業發展迅猛,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增加,勞動用工量劇增,用工供求矛盾同樣困擾着企業的發展。今年廣東省出台"雙轉移"政策,猶如一記重磅炸彈給全南這個緊毗珠三角的人口小縣更是重重一擊。若不認真分析"招工難"產生的根本原因,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招工難"將對我縣的招商引資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一、"招工難"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

工業園區企業出現"招工難"現象,這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警示。

1、勞動力嚴重外流。沿海發達地區的極化效應,對我縣的勞動力產生較強的吸附作用。我縣毗鄰珠三角發達地區,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成本較低,流動方便,而一些用工較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待遇較發達地區相差較大,單件產品工價普遍比沿海同類企業低20%—40%,且生產不夠穩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願在本地做工,有條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加之我縣青年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像過去那樣眷戀鄉土,使得勞動力跨區流動日益普遍,出現了"孔雀東南飛"的現象,我縣在廣東務工的勞力有近4萬人之多,占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農村的青壯年富餘勞動力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在我縣廣大農村,大多是一些"3860"人員,即:帶着孩子的中年婦年和年過六旬的老年人。

2、企業用工環境偏差。

其一,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的現象比較普遍。園區有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價位平均每月900元左右,每天的工作時間普遍在11小時以上,如按每月26天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月工資也就650元左右。

其二,生產生活環境較差,缺少人文關懷。一些企業住宿較簡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單調。有的企業工價確定和計薪方法不夠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資現象時有發生。有的企業忽視企業文化建設,很少和員工交流,難以在員工中樹立"愛崗敬業,以廠為家"的觀念。

其三,職工合法權益難以保障。一些企業對法律規定的條文,比如各種福利、社會保險等落實不到位。有的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用工合同,員工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其四,性別需求失衡。女工需求過大,男女比例有的高達2:8,與男女人口出生比例極不相稱。

3、企業招工主體意識模糊。一是在招工過程中,一些企業管理者習慣於等政府"説媒",想着"媳婦"找上門,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親"。二是用工年齡限制嚴,導致年齡性民工荒。園區許多企業在招工時,將年齡限制在18—25週歲的青年,45歲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職者"望崗興歎",人為地減少了用工數量。

4、求職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80"後青年本身缺乏勞動技能,卻又好高騖遠,怕苦怕累,不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鍛鍊學習,跳槽頻繁。加之在本縣流動成本低,導致企業員工穩定性差,流失率大。

5、民工問題沒有引起企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企業和社會各界都十分注重高素質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而很少注意到佔80%人數的普通勞動力,政府和單位都有人才引進的各項管理規定,但很難見到民工引進的有關規定。

二、破解工業園企業"招工難"的對策建議

破解園區企業"招工難"問題,是我縣應對廣東"雙轉移",承接產業轉移促進企業發展不可迴避的現實課題。根據筆者的平時調查瞭解,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強化招工重要性的認識。從宏觀上看,"招工難"是好事不是壞事,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我縣經濟快速發展的喜人態勢。但從微觀上看,"招工難"又是一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新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將直接損害園區的投資形象,影響招商引資工作,制約我縣經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説,解決"招工難"問題決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政府更是責無旁貸。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縣電視台等媒體要免費為招工企業宣傳、發佈招工信息。要在羣眾中大力宣傳"熱愛全南,接受培訓,提高技能,就業全南"的思想,教育員工要增強勞動技能,不要盲目外出,要看到家鄉發展的亮點和就業希望。

2、不斷完善和創新招工舉措。

一要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工主體作用。在為企業招工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是"搭台者"、"服務者",即搞好有關組織、協調、服務工作,真正"唱戲者"是用工企業自已。政企雙方的職責定位一定要明確,企業的招工主體意識增強了,招工工作就會好做一些。

二要堅持走內外並舉、政企協同招工的路子。要走出去,招進來,樹立"大勞務"觀念,眼睛既要向內又要向外。建議以政府名義與湖南、貴州、四川、廣西等省外勞動力資源豐富縣市建立勞務輸出合作關係,幫助企業搭建招工平台。政府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分派若干個單位配合企業招工,同時明確單位和企業的職責和費用。一面立足本縣走村串户招工,一面跨區出省開展長期勞務協作,從欠發達地區輸入員工,擴大企業員工來源。政府可制定民工引進管理規定,從户籍、住房到上學、就業培訓等各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三要以工招工,實行招工獎勵政策。鼓勵在我縣的縣外務工人員返鄉為我縣企業做宣傳,進行招工。對帶人到我縣務工的企業員工其往返路費由政府買單並對其進行獎勵。

四要建立招工信息網站。將企業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網站廣泛宣傳,要與各省市勞動力信息網站互聯互通,大力推介我縣和企業形象,讓更多的人瞭解全南經濟發展和招工企業的有關情況,吸引其務工就業。

五要適當降低招工門檻。針對我縣勞動力結構失衡、專業技能工人存量少的實際,企業招工不能只盯在青壯年上,對應聘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技能等要求不是很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條件應適當放寬一些,讓那些歲數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腳靈活的求職者也能到園區務工。

六要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兩個主要陣地的作用,有針對性地舉辦用工招聘會、人才交流會。

3、努力改善員工待遇和用工環境。

首先,要提高勞動者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對大多數勞動力而言,勞動報酬的高低仍是其選擇在哪裏就業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們肯定會考慮在本地就業。

其次,要努力改善工作的生產生活環境,完善企業文化,實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讓員工親切感受到在廠如在家。在這個問題上,重視與不重視,結果大不一樣。遭遇"招工難"的企業絕大多數是食宿行、人文環境欠佳的企業。

第三,要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企業,對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都要按照《勞動法》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該遵守的要遵守,該到位的要到位。同時,相關部門要提高服務質量,增強社會責任,規範勞動力市場,加強勞動執法,保障民工合法權益。

4、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一是企業自主培訓。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主體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科學制訂好用工和培訓計劃,通過生產帶培訓、老手帶新手的辦法,自我培養一批熟悉企業生產運作的熟練工。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新手培訓車間,新手在培訓期間由企業發給保底工資或最低保障工資,務工三個月後再由政府再對其進行一定的就業培訓補貼。

二是校企聯合培訓。一方面依託職業技校的師資和教學設備,為企業開設員工夜間培訓班,提高員工的勞動技能、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另一方面依託企業的生產場所,建立職業技校學生實踐實習基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企業用工提供高素質的後備勞動力。要根據我縣的工業主導產業調整職業技校的專業設置,把全縣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全部納入招生範圍,每年至少可為企業培養800—1000名產業技術工人。同時要完善對職業技校的考評考核機制,把畢業生在縣內工業園的就業率和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列入考核內容。

三是用工"訂單"培訓。與一些勞動力資源儲備豐富的地區進行用工培訓合作,由企業"買單",委託當地培訓機構搞"定單式"培訓,也可聯合辦班培訓,多途徑、多渠道搞好就業技能培訓。

5、切實轉變招商引資方式。隨着我縣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園區的不斷髮展壯大,勞動力的供給遠遠跟不上企業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轉變招商引資方式,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引進技術密集型或非勞動密集型企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招工難"問題。在轉化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對進園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給予引導和適當控制,對於單純靠廉價勞動力來進行生產的企業,要指導其限期改正;對技術密集型企業要從政策上給予傾斜。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5

個體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人民羣眾物質文化生活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經濟體制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現狀

截止xx年5月末,全旗共有個體工商户2215户,從業人員2899人,註冊資金2248萬元。其中從事商業、飲食服務業的1390户,從業人員1710人,註冊資金1175萬元;從事製造業198户,從業人員211人,註冊資金199萬元;從事交通運輸業433户,從業人員433人,註冊資金737萬元。私營企業44户,從業人員1381人,註冊資金1596萬元。其中僱員50人以上的6户,註冊資金50萬元以上的有11户。44户私營企業中從事生產經營的有19户,從業人員852人,註冊資金895萬元;從事商品批發、商業零售有8户,從業人員92人,註冊資金323萬元。

xx年,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為國家上繳税金705萬元,佔財政收入的20%。

二、目前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觀念上有一定差距。

據調查掌握的情況,社會各個層面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認識還不夠統一:

一是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在支持程度上不夠,思路和辦法不多。

二是應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思想上認為幹“個體”不是長久之計,掙錢少,沒有發展前途,沒有保障,受傳統觀念影響,存有僥倖心理,伺機尋找“鐵飯碗”。三是個體私營經濟的經營者,稍有發展便安於現狀,面對各種變化缺少應對措施。

(二)經濟結構上需進一步調整。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現狀表明,我企個體、私營業主從事第三產業,特別是商貿流通領域的佔絕大多數,從事一、二產業的較少。大多居於傳統的、家庭式、非民主的落後管理方式。經調查分析,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想不夠解放。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經營者大中專以下文化程度的佔90%以上,也幾乎沒有經過專業的理論、技術的學習和培訓,對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和特點未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預測,在經營和投資上缺乏技巧,對所經營的產業沒有長期的計劃,隨遇而安,對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避而遠之。不求發展只求“穩”,有限利潤大家分的現象。

第二,個體私營經濟起步較晚,影響了其發展速度。

第三,從事外向型的個體私營户較少,大多數經營者對外部大市場的情況不瞭解,信息閉塞,供需關係掌握不清,銷售不暢,只盯住本地市場,經不住大的衝擊。

第四,資源型和加工型企業較少,本地資源未被充分利用;生產技術裝備較差,生產成本高,產品檔次低,效益不佳,隨時有被市場競爭淘汰出局的危險。

(三)融資渠道上不很寬暢。

就我企目前具體情況看,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是影響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極大而又帶普遍性的難題。首先,經過改制後的工貿企業,原有資產大部分用在了職工買斷,重新盤活困難重重。其次,一些較大、較好能夠維持正常運轉的個體企業,為適應市場新的需求,積極尋求了一些前景好、上檔次的項目,由於投融資困難,只能暫且擱置;還有隨着企業改制的完成,下崗職工中,有一部分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手中也掌握了一技之長,雄心勃勃想幹一番事業,只是苦於沒有資金支持,正處於徘徊和等待之中。另外,工行、建行相繼在我企撤銷,使私營經濟申請金融支持更加困難。

(四)在税費承擔上有一定的壓力。

據調查,xx年,全旗個體私營經濟營業性收入總額在6000萬元左右,上繳税金705萬元,税收比例高於經濟較發達地區個體私營經濟所承擔的比例。同時,其它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達到了24個。數字表明,我企個體私營經濟所承擔的税費相對較高,有個別經營效益較差的,還有入不敷出的情況。另外,個別行政事業收費部門注重部門利益,不顧整體效益和社會效益,存在着重收費,輕管理、輕服務的問題,甚至還存在“三亂”現象。

三、應着力做好的幾項工作

(一)堅定不移把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納入整體經濟發展規劃之中

要充分認識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重要性,努力贏得各方面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通過組織廣大幹部羣眾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思想上破除條條框框的束縛,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服從經濟發展大局,努力克服和形式主義,按照“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引導和扶持個體私營經濟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儘快出台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幫助個體私營經濟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個體私營經濟在總量規模、質量效益和持續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地位。

(二)努力為個體私營經濟創造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要通過政策扶持和市場導向,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積極引導個體私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合理佈局,避免盲目發展,逐步解決我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商多工少”的問題。

就目前實際情況,我企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其主要優勢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眾所周知,我企的農畜產品和礦產資源等量多質好,尤其是農畜產品,大部分還屬原料的簡單出售,而未被加工轉化增值,因此,首當其衝應重點發展一批類似北大荒實業有限公司、京倫礦業有限公司等龍頭加工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城鎮建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突破口,象現在的蕎麥生產和加工一樣,有目的、有步驟的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飼料加工和工業產品初加工,儘快形成一支私有民營的骨幹羣體,形成規模,提高檔次。

第二,我企的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全旗目前現有農民剩餘勞動工3萬多人,城鎮待業人員4000多人。隨着國有成份從產業經營中的退出和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量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產業就自然而然成了我們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優勢。如果農民不找村長、鄉長,而是找市場,進入城鎮搞個體私營經濟,這本身就是產業結構調整。

因此,在我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非常現實的選擇。

民營企業調研報告範文 篇6

6月份以來,我們相繼到維揚經濟開發區、西湖鎮、邗江區杭集鎮政府、高郵市湯莊鎮政府,瞭解地方政府部門關於當地民營企業發展的有關情況,並深入維揚區中顯集團、金凱利體育器材公司等民營企業,瞭解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調研初步結束後,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我們認為民營企業發展,企業家隊伍建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企業二組着重從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調研和思考。設計併發放了《揚州市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情況調查問卷》,雖然回收率不高,但從回收問卷的信息看,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彙報如下:

一、我市民營經濟企業家隊伍的現狀

1、全市民營企業的總體情況。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採取多種鼓勵政策,因勢利導,推動了我市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據市個私辦統計,截至XX年8月底,全市新發展私營企業11027户,平均日增私企46户,新增民營企業註冊資本金422.8億元,新開工投入5000萬元以上項目286個,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3.54%、67.65%和143%,各項主要指標全面超序時。我市民營企業家隊伍不斷壯大。

2、對民營企業家的初步認識。通過與近30位民營企業家的座談,我們感到他們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能吃苦。創業的艱辛是我們很多機關幹部無法體會到的。在高郵市湯莊鎮,宏達標準件的徐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國小文化,最初的廠房僅是自己家的廚房,做到目前業內全國第14位,從家庭小作坊到規模企業,他們付出的艱苦努力使我們深感震撼。二是敢冒險。創業就意味着冒險。這種風險不僅是財產上的損失,也會導致精神上的打擊。但只有具備一定冒險精神、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機、果斷決策,才能搶得先機,獲得成功。江蘇中顯集團是維揚區一家從事冶金水電液壓機械、冶金環保設備生產的企業。XX年投入1400萬元,新上砷化鎵項目,XX年投產,目前產銷規模1000多萬元。砷化鎵被廣泛運用於微電子、光電子領域,其生產技術是一項全球性的頂尖技術,中顯集團的袁總正是用這種冒險精神,抓住機遇,投入生產,搶佔了市場。三是善借力。許多民營企業家逐步認識到僅靠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已無法做大做強企業這個現實。前面提及的江蘇中顯集團,專門聘請了總經理負責企業的日常管理;高郵市湯莊鎮的朝陽集團的陳總,注重與大財團、設計院、高等院校的合作,進行產學研結合,獲得資金技術上的支持,為生物質電廠配套服務,生產相關設備。四是有困難。調研中,民營企業家反映的困難主要集中在用工、融資等問題上(在這方面,我們企業一組和三組的同志已經作了專門的分析,並提出建議)。

3、對調查問卷得到的信息分析。經過對調查問卷的彙總,我們得到以下認識:

一是從隊伍構成來看,我市民營企業家以有一定專業知識的青壯年為主。問卷調查顯示,40-50歲的民營企業家佔45.8%,50-60歲的佔20.8%。40多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年富力強、閲歷豐富,有經驗,有理想,有精力。在學歷構成中,大專學歷的佔33.3%,本科學歷的佔25%,研究生學歷的佔6.3%。從執業經理人資格看,高級職業資格佔16.7%,中級職業資格佔12.5%,初級職業資格的佔6.3%,無任職資格的64.6%;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佔79.2%,女性佔20.8%。

二是從民營企業家產生途徑看,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種途徑:原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下海。前幾年各級黨委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從事民營經濟,以及一些幹部職工自己主動辭職自己創業成為民營企業家,他們的比例佔12.5%。第二種途徑:改制企業轉換型企業家。在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由原有集體或者鄉鎮企業的廠長經歷或中層領導轉換而成。這部分經營者在企業家隊伍中約佔39.6%。第三種途徑:資本積累型企業家。這部分企業家包括農民、個體户和一般職工,他們頭腦靈活,膽大心細,抓住機遇成為率先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他們的比例約佔47.9%。

三是民營企業家對自身的地位的滿意程度比較高。調查顯示,民營企業家對自身的經濟地位很滿意的達66.7%,比較滿意的達33.3%,政治地位、社會地位滿意度也較高,很滿意和較滿意的佔97.9%。説明經濟上的富裕帶給他們政治上和社會上的地位,不少民營企業家是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有機會參政議政,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四是民營企業家對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瞭解不深。56.3%的民營企業家對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瞭解深或不瞭解。説明政府在向企業家宣傳經濟政策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有16.7%的民營企業家認為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發展重視程度一般或很差。認為我市企業家在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佔45.8%,政府重視程度不夠,達到20.8%,創業氛圍不濃佔20.8%。

五是民營企業家希望有更多的培訓機會。調查顯示,有33.3%的民營企業家每年的培訓經費在2萬元以下,47.9%的在2-5萬元之間。獲得培訓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培訓機構,分別佔50%和39.6%。希望從上級主管部門、大學和研究機構接受培訓的比例分別是39.6%和58.3%。

六是民營企業家希望積極推進企業家隊伍職業化建設。調查顯示,希望自己的企業交給自己子女的僅有29.2%,27.1%的民營企業家對接班人問題希望按市場經濟規律辦,33.3%希望由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這説明我市的民營企業家已經逐步拋棄民營企業所有者必然是企業管理者的狹隘觀念。

二、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分析,我們認為,我市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具備一定的專業文化素質,但綜合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經過繼續教育,民營企業家隊伍的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仍佔35.4%。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民營企業家,既要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又要有融資和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但由於民營企業家工作經歷、專業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上的差異,他們的決策能力、管理水平、文化素養與市場經濟發展沒有得到同步提升。特別是部分民企老闆對税收政策、財務知識、金融政策等知識比較薄弱,這些因素不利於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2、對企業家、企業、員工和社會之間的關係認識不夠到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的民營企業家認為企業就是我的,企業的事我説了算,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偏面強調自己作為僱傭關係的主體,唯我獨尊。沒有正確處理好老闆與企業、與企業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之間的關係,對社會責任認識層次較低。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不僅是捐助和環保。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提供穩定的工作等方面不關注,對員工人格上的尊重認識不到位,對高層管理人員的承諾不兑現等現象不利於程度上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員工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強,甚至發生高層管理人員、技術管理團隊集體跳槽,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

3、經營管理理念與企業規模的匹配性有待增強。在民營企業創業之初,家族式管理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使企業快速發展。但當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後,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範企業行為,規範企業主行為。有些民營企業家對此還不能完全適應,用家族式管理方式管理上規模的民營企業,導致產權不清、體制不順、管理混亂,難以做大做強企業。

4、在宏觀經濟政策面前不夠主動。調研中,不少企業家抱怨金融部門貸款審批環節多、要求高、審批難。而對自身企業在管理上的不規範,不能主動適應金融部門貸款審查要求,在認識上有差距。再如,國家從節能環保角度出發,規定要逐步取消一次性洗漱用品。外地的不少企業變被動為主動,變危機為商機,適時生產出可供個人出差使用的“旅途寶”之類的替代產品,讓消費者使用起來更衞生、更經濟、更環保,並逐步佔領市場,但杭集的不少民營業主仍守着這一“夕陽”產品,喪失發展機遇。

三、加強我市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據統計,XX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2.6%,上交税收2499.53億元,佔税務部門直接徵收總額的49.3%。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從業人數1776.52萬人,同比增長8.9%。民營經濟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越來越重要,而企業家是民營企業的靈魂。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需要政府支持、社會關注和民營企業家的自身努力。建議:

1、市政府要對創業有成的民營企業家給予獎勵。XX年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優秀企業家隊伍建設的意見》的文件,每年評選100名優秀企業家,但評價的標準是當年企業產銷規模在全市工業企業中列前100位,或近兩年投資規模在10億以上的企業。這個標準可以説我市的絕大多數民營企業是不包括在內的。市政府應出台專門的關於加強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方面的文件,不能單一地以規模、投資論英雄,可從吸納就業能力、員工收入增幅、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等多個角度,選取典型,給予獎勵。

2、新聞媒體要積極宣傳民營企業家當中的創業典型。大力宣傳民營企業家創業的事蹟和對社會的貢獻,營造全民創業、以創業為榮、以創造社會財富為榮的社會風尚。市級各新聞媒體,要學習借鑑外地經驗,帶頭宣傳創業典型。鹽城市XX年在鹽阜大眾報推出“每週一星”,XX年又在鹽城電視台、鹽阜大眾報開設“創業者之路”專欄,對各類創業典型作深度報道,這一做法既鼓勵了創業者,又對有創業意向的人員起到了良好的觸動和榜樣示範作用,值得我市學習。

3、政府職能部門重視民營企業家的培訓工作。要將民營企業家培訓納入全市人才工作規劃。市政府應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出發,把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人才和社會發展規劃。要發揮工商聯、個私協會等組織的主渠道作用,建立民營企業家人才檔案,並根據全市民營企業傢俱體情況及產業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分層分類培訓教育體系。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應側重抓好三個層次經營者的培訓:小型民營企業應以提高企業運行的規範化運營程度,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為主要內容;中等的民營企業經營者應以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特別是如何擴大企業經營的市場份額為主要內容;集團化的民營企業經營者,應以國際經貿理論、資本運作案例及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為主要內容。要宣傳推廣邗江區組織部門專題培訓民營企業新生代企業家的做法,將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的培訓納入本地人才培養的總體規劃。要以省內知名高校及揚州大學等本地高等院校為依託,建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教育培基地。倡導和鼓勵企業經營管理者參加在職學習,提高學歷層次。有針對性地邀請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和成功的企業家,通過授課、交流、講座,使我市的民營企業家接受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經驗,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努力培養一批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要求的現代企業家。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家培訓的投入。不少兄弟城市對民營企業家培訓事項“政府買單”--國內培訓政府補助,國外培訓企業出資,很好地調動了企業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據瞭解,全市中小企業發展扶持資金大約在2600萬元(其中向省爭取XX萬元左右,市財政安排600萬元)。建議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從中劃出適當比例,專項用於民營企業家的培訓。

4、要切實加強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民營企業的規模和覆蓋範圍在不斷擴大,其員工之中,有許多優秀的中共黨員發揮着重要的管理支撐和技術支持作用。市、縣兩級黨委組織部門要按照省委組織部《關於有效提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意見》(蘇組通〔〕5號)、《關於推動規模以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覆蓋有效管理的意見》(蘇組通〔〕81號)、《關於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有效覆蓋有效管理的意見》(蘇組通〔〕82號),切實加強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使在民營企業工作的黨員隊伍成為民營企業家重要的朋友和夥伴,成為民營企業規範發展、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注意在優秀民營企業家,中高層管理人員及其後備人才,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術的員工,以及生產和工作一線骨幹中發展黨員,不斷壯大民營企業黨員隊伍。

5、要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很多民營企業都遇到了新老交替的現實問題,如何順利實現新老交替,企業要重視、政府要關心。在民營企業發達的浙江、蘇南地區,開始打破“家族式”管理,聘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走上民營企業的重要管理崗位。預計將來會有不少民營企業交由職業經理人管理。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為民企老闆提供選擇、聘請代理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6、打造民營企業家交流信息的平台。伴隨着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民營企業家們也經過了改革開放的各種歷練。正是有了不同的磨練,造就了企業家們不同的超凡才能、不同的原始積累、不同的信息和資金來源渠道以及不同的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目前,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民營企業家佔有一定的比例。市、縣(市、區)兩級人大和政協機關要為民營企業家們充當好服務者和聯繫人的作用,為其加強聯繫、相互學習提供平台。建議在每年的“兩會”期間,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民營企業家,組成專門的代表小組,審議討論“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在“兩會”閉會期間,專門組織他們開展活動,使企業家們在知識才能、生產技術、信息資源、經營管理、資金融通等方面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p90l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