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10篇)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10篇)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1

隨着我縣基礎配套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品位不斷提高。全市“一江兩岸三區”格局逐步形成。這些有利因素極大地刺激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XX年7月1日至今,我縣已拍賣掛牌房地產開發用地11塊,成交面積415.54畝,成交金額12058.7萬元。此外,此前還採用了服裝城、新城花園、京信嘉園、寧宏市場等土地項目。根據規劃和建設要求,在這些土地上可開發建設約79.98萬平方米的商業和住宅建築。根據新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定,預留商住用地約790畝。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10篇)

一、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

1、區位優勢有利於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我縣地處湘鄂贛三省交界處,距九江、南昌、武漢、長沙等大中城市200多公里。這是開發商在交通方面的劣勢,但在房地產市場上卻是優勢。我縣有近19萬農民工,在商品房銷售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換句話説,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賺錢後不能在大中城市買房,而是選擇在縣城買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修水縣很容易形成邊境貿易副中心城市,這給我縣龐大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2、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XX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把程楠區的發展作為“353”戰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房地產市場被賦予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是在建設審批方面,要控制城北開發城南,嚴格控制個人住房,防止幹部集資建房;二是嚴格控制土地市場方向和總量。根據市場需求,我縣商品房總量控制在每年20萬平方米以內,土地總量基本控制在每年180畝以內。所有用於房地產開發的商業用地都實行招投標、拍賣和掛出讓制度,使房地產土地供應需求處於透明、和平的狀態,從而刺激供需平衡和穩定。

3、相關優惠政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第一,鼓勵農民在城市買房,享受與縣城居民同等的待遇。購買商品房的相關税費減免或優惠;二是新城建設期間,開發建設相關費用實行包乾費優惠制度,如建設費控制在每平方米15元以內;第三,鼓勵幹部職工在新城購買商品房。凡在新城購買商品房的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均可享受本單位2萬元補貼,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幹部購房慾望,也帶動了二手房交易,從而激活了整個房地產市場。

4、南遷戰略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從XX年開始,縣委縣政府開始開發城南。到目前為止,縣行政中心辦公樓已經建成,與新城相關的基礎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學校、醫療等公益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在,全縣25個行政事業單位將陸續南遷,這將再次刺激房價飆升。

5、城市化的加速有利於房地產業的發展

據統計,目前我縣人均住房面積不足19平方米,比全國人均住房水平低5平方米。近年來,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對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全縣居住人口近12萬人,住房需求缺口較大。

二、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的問題

1、房地產市場供給結構不合理,價格上漲過快。近三年來,我縣商品房開發量基本控制在每年20萬平方米以內。但是,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供應結構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現在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供應模式和建設規模上的不合理因素。比如我縣南橋村建設的經濟適用房,與開發商開發的商品房相比,在供應模式和建設規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期房和現房的銷售價格差是不合理的,比如期房和現房的價格差達到120元/㎡。

2、房地產開發市場存在違規行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除了東盟嘉園具備相應的房地產開發資質外,其他開發公司不具備相應的開發資質,同時質量體系尚未建立,物業管理組織不完善。

3、結合市區的房地產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在郊區,特別是寧紅大道以南的三四線和老虎洞,合資合作建房、計劃外建房、土地入股、加層等違法建房行為比較混亂。由於缺乏質量監管,不需要配套設施,偷税漏税現象嚴重,銷售價格遠低於依法開發的商品房,嚴重困惑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

4、拆遷工作也影響着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城市房屋拆遷關係到被拆遷人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從我國城市房屋拆遷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拆遷補償價格失衡的影響。根據XX年發佈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中的拆遷補償標準,被拆遷人往往難以接受。比如,新城區拆遷的土地補償價格為每平方米108元,而老城區西派街和鸚鵡街的拆遷補償標準為評估地價的56%,遠高於新城區每平方米108元的拆遷補償標準。第二,未能按時完成拆遷對房地產市場有影響。比如a2、b4等地塊還沒有完成拆遷,將“生地”改成“熟地”出售。地塊拍賣掛牌有收入後,相關部門會去拆遷,買家要等幾個月才能進場開工。這與房地產行業的“賣爛尾樓”相比,本質上是一種“賣地”,即要求開發商以現金形式投資預期甚至下一個開發週期的建設項目,增加了開發商的投資風險,減少了投資。同時,由於拆遷的進度,每年計劃的房地產開發總量受到控制,導致房價上漲或房屋積壓。三、拆遷安置用地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取決於我縣新城區的建設速度,新城區在建的所有建設項目都要在10月XX日前完成。但是按照目前的實際進度,確實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主要是因為安置工作不能及時到位,導致拆遷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三、加快房地產市場建設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政府對房地產一級市場的壟斷。按照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有序的房地產市場機制的原則,合理確定房地產開發用地規模。

統一配置城市規劃區建設用地,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的引導和調整,努力實現商品房供求基本平衡,有效穩定房價,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一是要明確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規模、項目佈局和進度安排。二是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根據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供應結構、供應方式和供應時間。目前,我縣尚未竣工或開工的商品房數量約為49萬平方米。因此,在土地供應計劃中,應逐步減少土地數量。第三,充分利用税收等經濟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加大對投機性和投資性房地產交易的調控力度。商品房未竣工或者居住未滿2年的,不得轉讓,房地產開發商不得發佈虛假信息。

2、加強南遷部隊建設。根據修府辦[]48號文件,城北行政事業單位將在3年內完成建設和搬遷工作。從目前的工作進展來看,只有少數單位有施工意向,其餘都在等待、拖延、觀望。因此,縣委、縣政府必須下定決心,強化領導責任,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南遷單位建設的順利進行。

3、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房地產市場管理措施到位。一是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市場管理監督機制,嚴格工作紀律,全面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房地產市場。第二,要建立以規劃為主導的定期審議制度,所有房地產開發用地都要按照先規劃、後用地、先審批、後建設的原則有序進行。第三,要加大打擊非法房地產開發的力度,加強部門合作,禁止農村集體土地、城市農民宅基地和劃撥土地直接進入市場交易或直接用於房地產開發。對於已經發生的違法用地行為,除了拆除影響較大的違法房屋外,税務機關將通過處罰的方式對符合計劃的進行全額清繳和整改,以達到對違法建房者無利可圖的目的。通過源頭控制,全面建立城市土地統一儲備、統一交易供應的運行機制,確保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均衡發展。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2

市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因,對區域產業發展有引領和帶動作用。建一個市場,帶一批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興一座城鎮,已是被無數實例證明了的成功經驗。我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如何?對我縣產業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怎樣?帶着這些問題,縣人大常委會成立了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情況調查組,於今年9月至11月,先後深入到城區重北超市、重客隆超市、蘇寧電器超市、東門綜合市場、李家灣農貿市場、家樂匯建材市場、南門生產資料市場、大北街鋼材市場和一些鄉鎮集貿市場、政府的職能部門,採取實地踏看,聽取彙報,座談了解,查閲資料等形式,就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狠抓商貿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發展商貿企業,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積極調整商業業態,全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一個多業態的商貿流通網絡正在形成。據統計,目前全縣共建有商貿服務網點8900多個,營業面積250萬平方米以上,從業人員7萬人以上。縣城城區共有營業面積150萬平方米,已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業網點有59個43.6萬平方米。

(一)重點市場初具規模,專業市場已顯雛形。重北超市、重客隆超市、蘇寧電器超市、金泉超市都已有一定規模。其中金泉超市現有連鎖店17個,營業面積16350多平方米,職工689人,年銷售額達0.36億元。塔山片區裝飾建材市場集裝飾裝潢、銷售、設計於一體,相關商家70餘家。汽車城、摩托車市場、傢俱商場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勃勃生機與活力。東門綜合市場現有營業面積4.5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近xx人,各類門市攤位450餘個,年交易量達65萬餘噸。蛋禽市場營業面積有2.6萬平方米,年交易量達0.3萬噸,年交易額達3600萬元。南門生產資料市場現有面積0.5萬平方米,年交易量達4萬噸,年交易額達1.2億元。以城區市場為中心,向鄉鎮和鄰近區縣輻射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萬村千鄉”工程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消費市場進一步活躍。截止今年10月,全縣已建成合格農家店421個,今年底將建成合格農家店624個,實現全縣行政村日用品店和農資店全部雙覆蓋;已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8900台(件),銷售金額5900萬元,汽摩下鄉產品達6051輛,銷售金額3496萬元,家電下鄉汽摩下鄉銷售額在全市40個區縣名列前茅,農民羣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三)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多種商貿流通業態並存,流通規模不斷增大。近年來,我縣商貿流通領域不斷放開,重北超市、重客隆超市、蘇寧電器超市、福建永輝超市等國內知名商家相繼進駐。國內大型商業集團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經營業態和管理模式,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現代新型業態在我縣快速發展,呈現繁榮活躍態勢。據xx年底統計,城區已建商場25個14萬平方米,農貿及專業市場18個16萬平方米,酒店賓館989家,大型酒店歌城15個6萬平方米,商貿物流中心6個1萬平方米,商業步行街2條,商業特色街8條8.6萬平方米。 xx年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6億元,同比增長20.8 %,增幅在渝西經濟走廊十二區縣中名列第2位。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億元,佔gdp的27 %,實現税收13982萬元。批發零售商品銷售總額實現55億元,同比增長27.5 %,增幅在渝西經濟走廊居第3名。連鎖經營額實現9.8億元。

(四)商務項目工作成效明顯,市場監管調控水平不斷提高。為了加快推進商貿流通市場建設,xx年,縣委、縣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大力推進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銅梁縣流通企業十強餐飲企業十佳評選方案》、《銅梁縣萬村千鄉市場工作推進實施方案》,編制了《銅梁縣xx年—20xx年商業網點建設規劃》,建立了商貿流通設施項目庫,近兩年先後到市爭取商貿流通和市場建設專項資金300萬元,刺激和帶動3000多萬元社會資金投入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為引導市場建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兩年,引進了蘇寧電器商場、福建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貿企業,全縣的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從xx年的18家增加到目前的41家。據縣貿易局初步統計,去年以來僅縣城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場和市場近30萬平方米,是銅梁縣城有史以來建設的大中型商場和市場的總和,其中上萬平方米的商場、市場有10多個;政府主導修建的8.6萬平方米的西部秦淮商業步行街成為渝西乃至中國西部重要休閒美食街。同時,不斷加大商務執法力度,縣貿易局、工商局、質監局、市政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城鄉商貿流通市場管理日趨規範。在2個超市建立了2個市場監測點,對主要生活必需品庫存臨界點實行報告制度,提高了市場調控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加強了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餘缺調劑,xx年先後從外地調運蔬菜、豬肉等生活物資23萬噸,確保了市場供給,滿足了城鄉居民生活消費需求,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規劃建設滯後,體系不夠完善,佈局不盡合理。由於我縣過去市場體系發展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規劃,商品市場體系發育不平衡,市場分佈不合理,建設標準不高,功能不完善,市場與居民區混雜,無停車場、衞生、供、排水等設施,市場專業分區和特色不明,專業市場少、綜合市場小、便民市場差。縣內沒有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現代批發交易中心、專業市場、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發展緩慢。商品流通市場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商品流通市場體系的培育與我縣建立“主城功能拓展區”的市場結構以及功能和規模不相適應。縣城老城區是縣城傳統的商業中心,網點眾多,如人氣很旺,但缺少大型知名商場、連鎖超市、高檔酒樓、賓館,新城區便民市場網點建設滯後。大北街鋼材市場,以街為市,影響道路暢通,上下和銷售鋼材時,躁音擾民,羣眾怨聲載道。正街商業中心區、李家灣和東門綜合市場都沒有配套的停車場、貨運場,羣眾購物和業主進出貨物都只能在主要街道停車,造成城區交通堵塞。

(二)農村商品市場發展緩慢,城區農貿市場急需改造升級。隨着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步到位,一批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產業帶、產業區逐步形成,我縣農產品在數量、質量、品種上日益增加。但是,我縣目前沒有真正形成一個能夠輻射全市乃至鄰近省市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縣農產品的流通,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縣內相當一批農貿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落後,經營環境不優,營銷方式粗放,已不能適應城市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的市場甚至出現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問題。這種狀況不僅造成市場經營被動,高耗低效,削弱了其應有功能,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品味的提高。

(三)商品市場與現代流通業態融合差,新型市場發展緩慢,市場品牌建設不足。我縣現有物流業的發展還很落後,全縣沒有形成統一物流配送體系,沒有大型倉儲及中轉設施。專門從事物流的企業少,且經營分散,缺乏集中優勢,引導作用不強。城區專門從事物流運輸的6家企業,除郵政局的精細物流對外運作較好外,其它的幾家物流企業其實是企業為自己服務的配送中心,履行社會物流的職能差。政府規劃的農貿市場(農產品消費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百貨批發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建材裝飾市場、汽摩配件市場、傢俱市場、舊貨市場、廢品收購市場等八類專業市場建設滯後,存在“小”、“散”、“無”的現象。新舊汽車、摩托車交易活躍,但目前只有皇廷汽車城有較大規模,其它的汽車和摩托車交易都是以小門市交易,沒有形成規模。縣城還沒有舊車交易市場,舊車交易通過主城和永川、合川等地汽車交易市場交易,一些是通過縣城內的檔鋪和個人介紹進行交易。沒有廢品收購市場,現有的幾個廢品收購門市在城區的幾個主要入口處,亂碼亂堆,違規拆解,影響市容市貌,污染城市。公共商務信息建設滯後,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業態發展緩慢。

(四)商貿發展環境不夠優化。一是政府主導不夠、政策扶持不力,缺乏系統、有效的政策舉措,存在“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現象。浙商投資的家樂匯建材市場,現有面積3.3萬平方米,有311個雙層獨立商鋪,有配套的貨運場地和倉庫,市場門點可容納現有城區所有的建材經營户。然而,家樂匯建材市場內門可羅雀,入駐業主少,市場經營慘淡,“有場無市”。距家樂匯建材市場1公里遠的塔山坡建材市場,幾十家經營户分散在近1平方公里的街道內,“有市無場”。同時,與之配套的貨運市場在城區中心,以街為市,堵塞交通,對該地區的治安、消防、交通及市容市貌的影響日益凸顯,羣眾意見很大。南門生產資料市場和大北街鋼材市場、東門綜合市場、李家灣市場等也存在這些的現象。二是一些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市場檔次不高,設施差,管理不到位,衞生狀況極差,少有“專、精、特、新”之路的專業特色市場。

三、幾點建議

儘管我縣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只要因勢利導,遵循規律,改善管理,整合資源,在今後一個可以預期的時期內,商品市場仍然具有很強的生機、活力和發展空間。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商貿流通市場發展的思路。在堅持實施“興工富縣”戰略的同時,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通過廣泛宣傳,使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到,建設和發展市場,既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又能促進城市建設、擴大社會就業,既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會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應把加快市場建設,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作為優化我縣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採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從我縣實際出發,對接大交通,儘快理清商貿流通市場、商貿物流業發展思路,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大力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培育引進現代服務業,提升改造巴川商業步行街商業圈,豐富西部秦淮商業步行街內涵,培育若干個有帶動作用的大專業市場,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市場建設規劃。按照“主城功能拓展區”城市功能定位,本着“城內大市場、城郊大賣場、城外大物流、城中特色街、社區便民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網點建設規劃》。要規劃好當前市場缺位的物流中心、倉儲轉運中心等重點商貿物流設施建設項目。加強與建設、國土等部門銜接,確保重點商貿物流設施的規劃落實。要切實加強規劃的執行,堅決避免朝令夕改,充分發揮規劃在市場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確保規劃的嚴肅性、長期性和穩定性。

(三)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商品市場,不斷完善我縣市場體系。一是初步建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的商品市場體系框架。以城鄉市場協調發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互補充為目標,構建縣級核心商貿中心,鄉鎮區域商貿中心,鄉村商品銷售網點配套的市場體系。全縣新培育若干個年交易額分別在5億元以上、1億元以上以上的市場主體,成為商品市場的骨幹力量。二是加快培育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加快發展農村新型流通方式,積極引導和擴大農民消費。圍繞小城鎮和新興集鎮的開發建設,加強商業流通設施的建設,改造和提升農村傳統的集貿市場。重點引導和鼓勵城市有實力的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銷售網絡,改造“夫妻店”、“代銷店”,把連鎖店開到鄉鎮和村組,建設縣鄉商品配送中心、鄉鎮連鎖超市和村社農家店,方便農民購買,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幹、村組為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三是要依託我縣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農業產業化和發展效益農業的要求,培育1-2個大型的產地型工農業產品批發市場。建議在縣城至蒲呂的'快速通道旁規劃興建一個集工農業產品交易、倉儲、運輸、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批發大市場。加快市場信息發佈系統、檢驗檢測系統、物流配送系統、電子結算系統建設,充分發揮聚散輻射功能,帶動區域性市場和產地市場的發展,擴大農產品出縣、出市。要結合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需求,扶持建設一批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健全的社區便民市場。建議在城區金龍大道周邊、世紀陽光居住區、晏渡橋地區、南城社區和西門社區規劃新建便民農貿市場。四是結合商業網點規劃佈局調整,加速整合現有各類專業市場,進一步改造市場設施,提高市場檔次和水平。對部分規模較大,影響力、輻射力較強的市場,要加快市場配套設施建設,適時進行升級改造,促其規範發展,不斷完善倉儲、停車、運輸、金融、通訊、餐飲、住宿等服務體系。有條件的應增設電子商務系統、信息查詢系統等;引導城區農貿市場創辦超市交易區,實行淨菜和標準化商品上市;啟動農貿市場“農改超”工程,給予“農改超”工程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對“農改超”市場按其經營面積每平方米給予50-100元的補貼經費,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市場檔次,適應現代流通業發展需要。對李家灣農貿市場、東門綜合市場、仙魚塘水果批發市場,應逐步完善市場衞生安全設施、計量檢測設施、儲存保鮮設施、運輸設施,加強市場管理,堅決取締場外經營交易行為。對蛋禽市場、友誼消費品綜合市場等具有較大潛力的專業市場,採取遷建、置換等形式,不斷擴充市場容量,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和輻射力,打造品牌市場。對現有分散各處、經營户較多的塔山坡建材市場,按照便利商品儲存、運輸、經營的原則,可通過合併、重組、股份合作等形式,整合歸併到家樂匯建材交易市場,突出“一市一品”特色,避免市場同城分割,提高市場資源利用效率。對不符合城市規劃,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城市環境的大北街鋼材市場、塔山坡貨運市場,以及因城市建設和其他建設需要搬遷的市場,實施歸併搬遷至南門生產資料市場,或經批准在城郊結合部擇址重建。對經歸併、調整後騰空的市場用地,屬商業用地性質並符合城市規劃的,可繼續用於建設其他新興市場或服務業項目。

(四)優化環境,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大力營造“興工富縣、商貿活縣”的輿論氛圍,提高全縣幹部羣眾對市場建設和管理的支持率。加快城市道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市場建設發展需要。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簡化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審批手續和辦事程序,健全和落實政務公開,為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各行政執法部門應為市場建設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得對重點專業市場進行多頭重複檢查,堅決制止亂收費現象;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應密切配合,着力整治市場周邊治安環境,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貿易主管部門應切實加強協調工作,及時掌握重點市場、現代物流企業建設和發展動態,幫助解決相關問題。按照“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市場管理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市場活動,重點解決市場“髒亂差”和“假冒偽劣”問題,整治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健全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市場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規範市場內部管理,制定和落實各市場內消防安全、衞生保潔、安保巡查等項制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教育和引導市場經營户切實規範自身經營行為,嚴格實施亮證經營、售貨信譽卡制度,積極開展“消費者信得過攤位”、“五星級文明經營户”等評選活動,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提高市場信譽度。

(五)加強領導,發揮政府在市場建設上的主導作用。建立健全加快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發展的協調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建設管理的組織領導。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縣實際,研究出台關於加強市場建設與管理的具體實施意見,制定市場佈局調整方案,逐步實現市場建設由社會自發型向政府主導型轉變,走政府主導、部門主管、企業主辦的市場發展之路。強化政策引導,研究、制定統一的市場建設方面政策,避免“一場一策”、政策打架。明確各鄉鎮和政府各職能部門在市場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職責及其扶持政策,並將其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進一步加大對市場建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實行低税費培育市場,“放水養魚”。增加政府投入,縣財政應設立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基金,用於支持重點市場建設。同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為市場建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爭取更多信貸資金支持。通過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切實解決市場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加快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建設,在政府引導下,由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制訂行業管理規範,並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行業監管和服務。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3

加快市場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也是拉動內需、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更是美化縣城環境、方便居民生活的堅實保障。近日,組織有關部門對縣城市場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市場建設現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市場建設,在財政資金不寬裕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積極扶持和培育市場發展。先後啟動建設了義烏小商品市場、錦東商業綜合體、四中農貿市場項目,引進開發了山東萬商城、新世紀廣場等項目,同時注重宏源市場、黃河農貿市場、錦水河服裝市場、農機市場等傳統市場的改造提升,為方便百姓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縣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促進了消費市場的穩健運行。x3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75億元,同比增長15%。

據統計,全縣城區除商場、超市外,有黃河農貿市場、“四中”、錦水河街龍山小區攤點羣,“老廣場”、“錦波園”、“武裝部”攤點羣等6處農貿市場(攤點羣),其中黃河農貿市場佔地2.5公頃,經營攤位x0餘個,市場經營面積36000平方米,是目前我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農貿市場,新建的四中農貿市場(4975平方米)和錦東農貿市場(1x平方米)尚未投入使用。專業市場有宏源自摩城、龍泉傢俱大世界、平陰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3處。特色街區主要有文廟文化路餐飲休閒特色街、錦水河服裝一條街、東溝商業特色一條街3處。目前,全縣已初步搭建起多層次、多種經濟成分及運行方式並存的商品流通網絡。

二、重點項目推進情況

圍繞重點市場建設項目推進,市場建設指揮部不斷健全完善推進機制,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各項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3億元的平陰義烏小商品市場於x3年12月28日開門營業;總投資5000萬元的錦東商業綜合體項目幼兒園部分已開園迎新,農貿市場和商業部分即將投入使用;總投資5000萬元的四中農貿市場項目將於8月份恢復操場使用;總投資12億元的山東萬商城項目已完成地質勘探,即將開工建設;總投資6億元的新世紀廣場項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掛工作,基礎現已開挖。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分工分線,落實責任。指揮部下設辦公室、綜合保障組、項目推進組,辦公室設在縣商務局,負責綜合協調和保障工作。指揮部對重點市場建設項目分解任務,落實責任,每個市場建設工作都成立相應的工作組織,制訂工程推進的具體方案,將任務細化到人、責任到崗,倒排工期,確保按時間進度完成任務目標。新世紀廣場項目由榆山街道、城改中心負責推進,山東萬商城項目由錦水街道負責推進,淘寶城項目由城改中心負責推進,四中農貿市場由商務局、榆山街道負責推進。各成員單位也結合各自工作,明確分工,積極配合快速推進市場建設各項工作。

二是多方論證,合理規劃。市場建設指揮部對每個項目進行多方論證,根據縣裏研究確定的方案,充分聽取規劃、建設、國土及相關單位的意見建議,算好對比帳,在尊重規劃、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創新融資方式,抓緊招商引資,達成合作意向,全力推進市場建設。同時,在專業市場建設過程中,合理規劃,杜絕設置沿街商鋪,減少停車壓力;在新建居民小區規劃時,採取強制措施,規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特別是便民商貿服務設施,確保規劃的合理性,方便居民生活。錦東商業綜合體、四中農貿市場建設開創了我縣市場建設運營新模式。

三是分類指導,統籌推進。對四中農貿市場等政府投資項目,由主體單位與投資商成立聯合辦公室,指揮部全程參與項目的建設管理和跟蹤審計,確保工程質量和政府投資效益。對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新世紀廣場、山東萬商城等開發項目,重點保障拆遷清障等土地熟化工作,確保項目開工時間。工程開工後,重點做好協調、服務、配合工作,隨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四是強化服務,密切配合。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現場協調解決各項目在手續辦理、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特別在平陰義烏小商品市場開業前,指揮部全體人員重點突破、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做好協調服務,各部門密切配合,強力推進,確保了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如期開業運營。在萬商城、新世紀廣場項目拆遷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制訂宣傳方案,在10餘家媒體宣傳推介重點服務業項目,擴大我縣三產服務業在周邊區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存在問題及分析

雖然我縣專業市場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全縣市場建設整體水平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與老百姓的期望還有距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規劃配套滯後。城區市場大都建於20多年前,規劃建設的檔次低,配套設施不足,由於年久失修,現已經破敗不堪,如黃河市場和宏源自摩城市場棚頂破損嚴重,在交通、排水、防火、供電等諸多方面存在安全隱患。由於歷史原因,城區建設與發展缺乏總體規劃,城市功能不夠完善,縣城各類商業網點佈局分散,中心商業區網點過剩、業態相近,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經營者相互交叉,未能形成凝聚力強、輻射面廣的市場。

(二)便民服務市場缺乏。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縣城人口急劇增加,十幾年間縣城人口由7萬增至近15萬,一些規劃建設較早的居民小區沒有配套建設便民市場,部分新興住宅區商業網點發展滯後,形成了許多無序的商業攤點和馬路集貿市場。據統計,目前城區沿街商户達5441家,經常性佔道經營流動攤點1162户,涉及餐飲、蔬菜、瓜果、百貨等經營類別,與羣眾日常生活十分密切,造成交通擁堵和道路交通隱患,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社會各界對市場改造升級的需求也尤為迫切。

(三)經營特色不鮮明。我縣專業市場的專業性不強,縣城專業市場絕大多數沒有專業經營特色。如宏源自摩城、農機市場、龍泉傢俱市場等,其經營的商品在市場外隨處可見、隨處可買,專業市場變成了經營網點,輻射帶動能力弱,形成了專業市場有場無市的尷尬局面。同時,由於規劃滯後,出現了個別盲區重複投資現象,形成了“千街一面”的局面,業態聚集效應明顯不足。

(四)專業市場數量少。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批新的商品經營行業應運而生,蓬勃發展,如傢俱家飾、汽車銷售、舊貨交易等行業,同時一批原來規模小、經營散的行業自發形成的市場快速集聚發展起來,如農業生產資料、建築材料、機電新產品銷售等,還有一批與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如煤炭經營、廢舊物資回收等都迫切需要專業市場的引領和規範,促進集聚發展。

(五)專業市場管理缺失。除少數專業市場外,大部分市場(或攤點)都是開放式的,有的還是自發式、季節性的,沒有市場主辦方,市場成立沒有政府部門的建設規劃、沒有政策和法律依據,更沒有管理主體,不能進行規範化市場管理運營。同時,由於國家實行建管分離和取消工商市場管理收費制,黃河農貿市場、宏源自摩城等市場,產權和經營管理責任歸屬於所在村居,導致專業市場在日常管理,設施維護、功能提升上不能及時跟進,直接影響了專業市場的形象和輻射作用。

(六)缺乏資金投入。專業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便民市場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在規劃、建設、培育完善的過程中,都需要政府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才能保證市場不斷提升、經久不衰,而長期以來在市場建設投入上明顯不足。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搞好前期論證,做好科學規劃。本着“民生性、公益性、社會性”的市場定位,抓住新一輪城市建設的有利時機,研究修編我縣中長期商貿發展規劃,加緊啟動商業網點規劃編修工作。對新區建設規劃留足商業網點及農貿市場發展空間,對老城區有重點的增設農貿產品市場及便民服務市場,對集市貿易規劃設立專門地點經營交易,在城區周邊規劃建設家居、建材、汽車等專業市場,減輕主城區市場承載壓力。針對市場建設先期投資大、培育週期長、回報率不高的特點,可以採取“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的思路,做到“建設一期,經營一期,滾動發展,綜合受益”,這樣既能逐步提升市場人氣,有效緩解資金壓力,還可以規避投資風險,保證市場建設有序健康發展。

(二)堅持項目帶動,實施重點突破。項目就是經濟,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在加快我縣專業市場建設工作中,要堅持項目帶動戰略,力求今後每年都有洽談項目,都有在建投產項目。在確定市場建設項目上要做到“兩手抓”,一手抓新市場的建設填充,一手抓老市場的改造提升。新市場建設方面,把專業市場大項目建設作為重點,充分發揮大項目、好項目的.輻射作用。萬商城項目當前重點完成管線遷移,加快手續辦理,強力推進一期商鋪工程建設;新世紀廣場項目重點協調辦理有關手續,服務好一期項目開工建設;四中農貿市場和錦東商業綜合體需儘快確定政府投資項目的經營管理模式,確保儘早投入使用。同時,積極謀劃建設機動車市場、現代物流等市場,提升城市配套服務功能。老市場改造提升方面,把解決對行業發展、居民生活影響大的問題做為切入點、突破點,挖掘原有市場資源,通過新建、改建和加強管理等措施推動市場轉型升級。對黃河農貿市場,進行科學規劃設計,整修配套設施,提升市場功能,打造綜合性新型農貿市場。宏源市場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招商投資建設或政府投融資建設,激發市場新活力。在羣眾自發形成市場基礎上,積極引導規劃建設便民市場。

(三)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市場建設的首要難題是資金,為了加快市場建設步伐,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和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對公益性農貿市場,採取政府獨立投資或政府入股投資的辦法;對贏利性市場,採取招商選資的辦法。建議,建立市場建設引導資金,制定優惠政策,採取“一事一議”、減免税費等措施,吸引開發商和社會資金建設投入,吸引業户入市經營;建立項目專項資金,用於項目的規劃、包裝、推介等先期工作。

(四)明確市場主體,創新管理機制。按照“政府主導、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社會管理、民眾受益”的原則,明確市場管理主體,建立科學合理的責任制度,積極尋求、探索開發式、合作式建市場的路子,多形式、多層次地創建各種管理制度。如保潔公司委託管理制,市場建設管理部門和市場開辦方聯合管理制,市場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分組協作制。同時,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把市場管理與城市管理相結合,探索建立市場管理機構,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督,規範市場運作,提高市場管理經營服務水平;榆山、錦水、工商、城管、商務等有關單位緊密配合,通過實行退路進廳、坐店經營等方式,解決馬路市場問題,促進專業市場健康、持續、和諧發展,努力打造佈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備、環境更優美、居民羣眾更滿意的市場。

(五)強化宣傳推介,提升市場影響力。緊緊依託省會城市經濟圈羣,利用我縣處於中原經濟區邊緣地帶的優勢,在濟南市及周邊10餘家電台、電視台、報紙媒體,對我縣三產服務業項目向周邊地區進行推介宣傳,重點推介平陰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山東萬商城項目、龍岡夢幻星空、茂昌銀座新天地、錦水城、淘寶城等項目,吸引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我縣聚集,真正打造出一批在全國範圍內都叫得響的品牌。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4

人才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重要的要素市場,是人事部門服務經濟建設的窗口和前沿陣地,人才市場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人事人才服務水平。隨着我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資源的作用將日益凸現,人才配置的市場化趨勢也將日益突出,加快人才市場建設,進一步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一、x人才市場發展現狀

x人才市場成立於1993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建立起設施比較完善,功能比較齊全的市場體系。我們制定了《x縣人才市場章程》、《x縣人才市場管理辦法》、《x縣開展人事代理工作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開展了人才招聘、人才培養、人事考試、人事代理、畢業生就業指導等多項服務;建立了人才信息庫和擁有15000多冊檔案的標準化檔案室,開通了x人事人才網站。人才市場的成立和發展,促進了x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帶動了人才競爭和人才資源的開發。但從總體上看,x人才市場機制還不健全,市場作用發揮不夠,人才的市場化配置程度不高,依附行政性服務比重較大,市場化業務比重較小,整體服務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人才交流場所建設不到位。這些與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二、人才市場建設的總體設想

按照建立和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的總體要求,全面推進人才市場建設,進一步提高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水平,使人才市場建設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基本思路是:通過完善政策法規,營造公平透明、競爭有序、規範運作、恪守誠信的市場環境;通過建立行業分市場和鄉鎮人才服務站,完善人才市場服務體系;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帶動市場功能的提升;通過強化硬件建設和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市場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三、加快人才市場建設的主要措施

1、完善人才市場政策法規。制定完善人才流動、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檔案管理、人事考試等政策規定,在完善原有政策基礎上,制定《加快人才市場建設指導意見》、《x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意見》、《x縣人才市場分市場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切實維護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兩個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健全人才市場服務體系。進一步明確教育、衞生人才分市場的職責,發揮其服務本行業的優勢;成立鄉鎮人才服務站,在試點的基礎上擴大服務網點建設,逐步形成以縣人才市場為核心,鄉鎮人才服務站、行業分市場、人才中介機構為網點的多層次、開放式的人才市場網絡體系。

3、加強地區、行業間的市場合作。促進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貫通,形成信息互通、功能互補、競爭有序的人才大市場。

4、推進人才市場職能的轉變。積極發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務,為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提供人事檔案管理、職稱評定、流動黨員管理、人才公共信息發佈、公益性人才交流等項公共服務,滿足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的需求。

5、加快人才市場信息化建設。辦好x人事人才網站,開設網上人才市場,推進人才市場服務信息化、網絡化;建立專業化的動態人才信息庫,重點建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庫、高層次人才庫、高技能人才庫、各行業拔尖人才庫、在外工作的籍專家信息庫;建立人才信息定期發佈制度,及時反映人才市場供求變化情況,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6、創新人才服務內容和手段。在做好現有服務項目的同時,大力拓展具有市場前景的新型服務,完善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推薦、人才培訓等傳統業務,開拓人才派遣、人才測評、人事考試等新興業務;要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和服務方法,完善原有的“人才服務月”、“與企業結對聯絡”等項特色服務,積極探索更為貼近用人單位的新的服務方式。

7、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市場服務工作。充分發揮人才市場的導向作用,引導畢業生選擇正確的就業期望值,鼓勵畢業生到民營經濟組織、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認真組織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招錄考試,改進考試辦法,提大學聯考務水平;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為其提供檔案管理、合同鑑證、工資核定、轉正定級等全方位服務。

8、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在人才服務中的作用。聯合勞動保障部門成立全縣人才勞務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加強監督指導,發揮其在行業自律、溝通協調等方面的作用。加強人才市場與其他行業協會的溝通與合作,發揮各類行業協會在行業人才技能培訓、技術交流、信息收集以及消除行業無序競爭方面的積極作用,充實和完善人才市場的服務功能。

9、加快人才市場硬件建設。目前x人才市場的硬件設施建設相對落後,與縣勞動力市場差距很大,制約了人才交流活動的開展,必須加快建設,迎頭趕上,以提升人才市場競爭力。

10、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按照建立高標準人才]市場的要求,努力培養一支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具備現代管理理念、掌握市場運行規則的從業人員隊伍;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市場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積極倡導誠實守信、服務至上、愛崗敬業、廉潔高效的經營管理理念,塑造積極向上的行業文化;樹立“品牌”意識,通過創新服務、誠信服務,打造市場品牌,贏得市場信譽。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5

山東省作為我國農產品流通量大、商品市場建設力度大的省份,近年來發展速度和規模顯著。3月13日至16日,謝建輝主任、吳一標副主任帶領有關部門和部分市州商務局負責同志赴山東臨沂、濰坊調研,並走訪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對臨沂立信物流有限公司、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濰坊食品谷、濰坊百貨集團物流配送中心、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區、壽光蔬菜產業集團等企業和項目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報告如下:

一.概況

山東省不僅是經濟大省,也是流通強省,經濟總量大,市場體系完善,尤其是農產品流通領域。XX年,山東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9175萬億元。XX年,青島、濟南、煙台、臨沂、濰坊、淄博零售額突破千億元,其中青島、濟南突破億元。全省規模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達到15400家,商品交易市場7839個,其中年營業額1億元以上的市場555個,營業額1.62萬億元。流通產業增加值、就業吸納量和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居第三產業首位。調查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山東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注重主體培育、載體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佈局優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正進入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新時期。臨沂和濰坊的新的發展理念、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市場與政府協調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專業化程度高。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不僅對山東巨大的市場感到驚訝,還感歎其市場專業化程度極高,尤其是“中國著名的市場城市”臨沂口碑不錯。與普通的綜合交易市場不同,臨沂有專門的批發交易市場,從建材、家電、機械設備到鉛筆、襪子、膠帶。各種專業市場分為不同的類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羣體,它們帶來的集聚效應對臨沂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目前,臨沂市區有101個專業批發市場,輻射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XX年,臨沂商城實現商品交易額1772億元。商城產品品牌多達6萬個,涵蓋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園林機械、勞保用品等27大類。,基本涵蓋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主要類別。

2.市場化程度高。在建設市場的過程中,很多同志經常覺得政府部門不懂得定位自己,不懂得面對“抓了就死,放了就亂”困境。山東省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經驗。各地堅持市場建設“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以市場為中心;原則上,其商品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很高。對於臨沂商城、濰坊美食谷、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區等大型項目,政府不直接投資,僅規劃土地使用、交通、環境。前三年利潤大幅度降低,地方税費基本返還企業,大力引進投資,用民間資本打造市場。但市場的建設和建成後的運營都是按照市場化的規律運作,政府只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臨沂市民津津樂道的“五點前五分。臨沂的經歷更具體的解釋了為什麼臨沂的市場這麼高。這“五點前五分。那就是:第一,先建立市場。即在傳統市場或人們自發形成市場的地方建立市場。第二,先繁榮後規範。在市場開放之初,商業家庭可以。先上車,然後買票”,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辦理手續,逐步規範其經營行為,扶持城市。三、先合成後分離。將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市場中的產品從原有市場中分離出來,打造新的專業市場。第四,先分散再集中。產業集中,分散在各地,有許多商業家庭和強大的發展潛力,以建立新的市場。這樣,日化、副食品、汽車配件、建材等批發交易區相繼設立。第五,先簡單後改進。根據需求、市場繁榮程度和運營商的承受能力,逐步向建設高檔市場的方向發展。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帶來了商業繁榮和市場繁榮,但也必然會影響市場的公益性和政府的調控手段。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也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需要共同解決。

3.集約化程度高。項目建設注重規模經濟,重視產業集聚,實現集羣發展。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濰坊美食谷、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區等項目摒棄了傳統項目的單一功能,而是形成了集展示、交易、加工、倉儲、配送、辦公、生活配套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多業態超大型園區。比如壽光市政府產業整合項目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區,總佔地3000畝,總投資20億元。可實現蔬菜、水果、農副產品年交易量100億公斤,可提供數千個商機和近萬名人才。園區包括蔬果交易區、蔬菜電商交易區、農資交易區、農產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和配套服務區六大功能區。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建設將促進壽光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強壽光蔬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壽光形成完整的蔬菜產業鏈效應,極大地促進壽光經濟發展。這個複雜多功能的大型園區的建設,不僅實現了產業集聚,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互動;規模效應已經形成,多個企業集團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更高的貢獻。

4.匹配度高。物流支持是商品市場發展的支撐。山東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基地,農產品物流水平很高。XX年,山東省農產品物流總量達到5245.9億元。特別是農產品冷鏈物流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冷庫350多萬噸,冷鏈物流企業140家,低温儲運能力超過400萬噸,佔全國的45.5%。水果、蔬菜、肉類和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19%、16%和13%左右。強大的物流能力支撐着農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市場為物流企業帶來商品,推動物流企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發展,從而提高整個市場的流通效率,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山東也非常重視應用現代技術提升傳統市場。重視電子信息技術在市場各方面的應用,實現市場管理信息化、交易網絡化和電子結算,鼓勵和支持專業市場通過與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合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實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良性互動發展。比如濰坊家政服務中心,通過構建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民生綜合服務平台,整合商家,搭建網絡,實現線上訂購、線下配送。服務對象覆蓋各行各業,真正做到利民利民。

二、湖南與山東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我省的商品交易市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項目少,發展方向不明確。自然稟賦條件和規模性價比面臨諸多壓力,但觀念和思路上的差距是最重要的。

1.觀念上有差距。與山東相比,我省幹部思想不解放,思想不開放,對貿易物流和市場流通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只注重生產而忽視流通的傳統觀念亟待改變。沒有流通市場和貿易物流的發展,我省的經濟發展難以擺脱現狀;本地商品很難出口,外國商品很難進入。尷尬的局面。沒有大商業、大市場、大物流的推動,我省農業生產很難實現產業升級和規模提升。據測算,流通產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13個百分點,消費增長1.03個百分點,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山東農業產業化的大發展得益於“以流通促生產”的總體戰略;得益於濰坊、臨沂、聊城三大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為骨幹,地方特色農產品市場為補充,農產品覆蓋全省及周邊地區,輻射全國“產地+配送”批發市場集羣;得益於農產品的現代化、高效化和規模化物流建設。得益於市場流通帶動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政府讓利、產業讓位、社會讓位、市場優先發展、貿易放水養魚、流通帶動產業的經濟模式成為各級政府領導和自上而下的共識。

2.總體規劃有差距。山東各地都非常重視規劃的導向作用。在臨沂,我們專程參觀了臨沂城市規劃展,從城市的總體功能分區到城市商業網點的佈局。臨沂市聘請了一批專家,經過科學論證,制定了一份完整的規劃藍圖。臨沂市還專門將商業主管部門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委員會,建立了商貿流通規劃與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機制。採取規劃約束下的嚴格配套建設、政府部門購買、產權置換、租金補貼等多種措施。,並落實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於10%的政策。政府部門嚴格按照計劃,按照進度紮實推進,避免重複建設和項目衝突。目前,我省流通產業發展沒有整體規劃,市場體系建設也缺乏規劃,更不用説商業部門在商品市場網點規劃中的一票否決制。

3.政策導向上有缺口。《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意見》(魯[]19號)明確指出,要加大對商貿流通業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調整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商業用地比例。在城市改造和建設中,應優先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場、零售店等商業設施。建設用地確實需要新增設施,各級政府要優先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參照工業用地或倉儲用地處理。“ ”期間,省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將以每年30%的規模用於支持商業流通業發展。總部設在山東省的.跨地區經營的直營連鎖企業,可以向當地主管税務機關申請統一申報繳納增值税。同時,山東省狠抓政策落實,進行專項檢查。·,明成集團打造的中餐谷;以仲愷冷鏈物流園區項目為例,濰坊市政府雖然沒有直接投資,但以略高於28萬/畝工業用地的價格嚮明誠集團出讓了1120畝土地,並承諾三年內全額返還企業繳納的增值税。通過這些優惠政策,吸引明誠集團為濰坊帶來40億元的直接投資。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個全面、現代化、一站式的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綜合服務平台,總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容量60萬噸。我省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加強。

4.重點企業培養有差距。山東省十分重視骨幹企業的培育,注重骨幹企業的示範和帶動作用,以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山東省銷售50億元以上的商業流通企業53家,銷售100億元以上的企業6家,有11家企業入選全國百強連鎖企業。山東一方面鼓勵商貿流通企業充分發揮資本運營、資源配置、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優勢,通過參股、控股、併購等方式實現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經營。一方面鼓勵和引導同業態、商圈重疊、實力相近的優勢企業聯手,培養一批核心競爭力強、主營業務突出的大型商業流通企業。在臨沂市,我們知道臨沂商城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臨沂發達的第三方物流的支持。臨沂市政府通過扶持地衣、榮慶、金蘭、天元等一批領先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促進了臨沂整個物流業的發展,降低了物流成本,使臨沂成為覆蓋魯南、蘇北、輻射全國的商品集散地。包括濟南在內的周邊城市的商品都要去臨沂配送週轉,極大地促進了臨沂流通產業的發展。僅臨沂立信物流有限公司就能調用多輛運輸車輛,形成覆蓋全國23個省的運輸網絡,總倉儲面積24.89萬平方米,總量居山東省第一,年運輸貨物總值超千億元。然而,我省在培育重點企業方面缺乏政策支持。行業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不能有效發揮龍頭企業的主導作用。

5.市場建設有缺口。山東省現有商品交易市場7839個,其中年營業額過億元的市場555個,經營面積3650萬平方米,攤點總數38.4萬個。在,山東省對全省商品市場進行了實地調查,僅這XX個市場的商品交易額就達1.62萬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的市場交易額為7424億元。全省商品交易市場2589個,其中年成交額1億元以上的市場290個,經營面積1651萬平方米,共有攤位56.2萬個,年成交額2573.5億元。從這組數據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省在市場數量、市場規模和年交易量上的差距。山東商品交易市場的專業化細分和市場集聚佈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僅臨沂市區就有101家專業批發市場,以西郊批發市場為中心,中心集聚趨勢明顯。這種專業細分和市場集聚帶來的規模效應,使得臨沂商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到1772億元,達到我省年交易額的68.9%。值得借鑑。

第三,一些建議

1.堅持統籌兼顧。臨沂市重要的發展經驗之一是做好規劃,將商業主管部門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委員會,建立商貿流通規劃與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機制。為了我省流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做好總體規劃。根據我省情況,緊緊跟隨我省商貿流通的實際和發展趨勢,依託基層單位和企業的創造力,適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觀要求,科學制定流通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市場體系建設規劃、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湘菜、湘酒、住宅服務業、商貿物流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產業集羣發展規劃。在規劃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與城建、規劃、國土、發展改革等部門的溝通,確保規劃的可行性,特別是要促進商業流通規劃與城鄉發展規劃的同步。

2.高層提拔,履行職責。各級政府要成立高水平的現代流通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流通工作大局、戰略、體制、機制中的難點問題,對各級有關部門和政府進行目標考核。按照分工明確、權責統一、協調高效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基層人員和經費保障。

3.做好典型示範和項目帶動。近年來,通過我們的積極努力,我省已被列為中國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改造試點省、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省、屠宰廠(場)標準化改造試點省、品牌推廣體系建設試點省、中國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省。長沙市被列入現代服務業建設和中小商業服務平台試點,婁底市被列入可再生資源試點。我們要抓住這些試點機遇,以項目為起點,精心安排,紮實推進。打造農產品現代物流和現代商業服務業亮點,形成突破,做好典型示範,促進全省商業流通大發展。

4.重點推動政策。各內貿辦加強聯動,認真梳理近年來促進流通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國家和省級政策,將政策集中在優勢項目上,加強監管確保落實。整合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集中財力解決重點環節突出問題,加強公益性流通設施建設。着力培育市場主體,培育區域輻射企業,培育貿易物流龍頭企業,打造區域骨幹市場。

5.大力培養市場主體。第一,加快培育大型商業流通企業。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併購,加快資源整合,儘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主營業務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爭取更有實力的國內外商業巨頭落户湖南投資創業。培育和發展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大型商業流通企業20家,如BBK、佑亞集團、萬尚紅、達汗物流、樂購、湖南國藥、普通人、長沙馬王堆、紅星集團、萬榮科技等。第二,大力支持中小微型商業流通企業發展。支持和推動中小微企業走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其促進消費、繁榮市場、吸納就業的作用。第三,着力打造商業流通企業品牌。着力培育一批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大的服務品牌企業,打造一批住宿業、餐飲業、住宅服務業、物流業的品牌企業,鼓勵“老字號”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流通企業培育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品牌營銷。做好湖南產品的市場開發,並認真組織實施“名品進名店”和& other湘品出湖南”工作,打造湖南特色產品品牌。

6.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瞄準前沿,高起點,多點支撐,高效運作,創新流通模式,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培育一批電子商務骨幹企業,加快信息交流。促進平台服務提供商、網上賣家、分銷服務提供商和金融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高效合作。大力倡導網絡誠信,建立網絡運營商信用檔案。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培育和吸引一批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建設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示範城市。

7.加強市場配套建設。促進商品市場的整合、升級和轉型。構建涵蓋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會展銷售、旅遊購物、金融服務、價格指導等功能的綜合交易市場。加強市場預選和分級、加工配送、包裝倉儲、檢驗等設施設備配套建設。改造升級一批公益性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打造一批輻射面廣、服務優的示範骨幹市場。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6

調研組成員:

組長:縣委副書記、省委下派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總隊長

副組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縣政府研究室主任

成員:縣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主任

調研鄉鎮:聯珠鎮、新安鄉、x鄉、雅邑鄉

調研時間:xx年7月25日至29日

調研方式:深入農户座談(問卷),與村組幹部、農經員、國土員座談,鄉、村兩級彙報

一、土地流轉現狀

從四個鄉鎮的調研情況看,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方式主要是出租、轉包,有少部分的轉讓和入股方式。流轉的方向主要是流向外來經營户、專業承包户、本地一般農户及專業合作社等。流轉期限一般在1至30年之間和季節性流轉不等,流轉收入一般每畝在20元至20xx元之間,偏遠的山地租金一般每畝在20元至200元,壩區農田租金每畝300元至500元之間;鄉級政府駐地及城郊的山地租金一般每畝在200元至500元之間,壩區農田租金每畝600元至20xx元,季節性出租的一般每畝在200元至400元之間。土地流轉後主要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等。當前流轉的主要途徑是農民自發性流轉為主,政府引導流轉的甚少,且土地流轉零星、規模小、散,集中流轉而規模發展的少。

二、存在的問題

由於上下不夠重視,忽視農村土地承包及經營權流轉和土地要素市場的建設問題,使當前全縣土地要素市場發展不平衡、發展慢,土地流轉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規範等存在很多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農村土地流轉不規範。大部分農民羣眾對土地流轉的政策不清楚,認識不到位。調研結果的共性是土地流轉自發性、隨意性、分散性、盲目性較大,流轉不規範,多數以口頭協議為主,書面合同較少。形成了書面協議的,所籤協議條款不規範,內容過於簡單,合同標的、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沒有使用農經管理部門的統一合同模式。大部分流轉的宗地,手續不到位,沒有經得發包方、村委會的同意和鄉(鎮)人民政府"農經站"的.鑑證、備案,導致約束力不強,容易引起矛盾糾紛,造成土地流轉關係混亂,土地流轉糾紛增多。部分宗地簽訂的流轉期限違規,超出了二輪土地順延承包合同期限截止至20xx年12月31日的日期。

(二)缺乏引導,規模化流轉少,流轉效益低。土地流轉工作量大、面廣、政策性強、難度大,當前流轉的主要是農民羣眾自發性其自然性,各級政府不夠重視,缺乏引導,土地流轉範圍小,流轉渠道不通暢,轉入土地困難,無法流向大户和企業手中,規模經營面積少,產業發展很難形成規模化、企業化經營,難於提升土地附加值和增加農民收益。

(三)土地要素因素制約規模化流轉。xx縣境內大部分是山區,山高坡陡,土地破碎、零星分散,山地多、平地少,xx區域耕地面積少。耕地進行規模經營,實施機械化作業難於凸顯。導致土地無法向大户、企業等流轉,限制了農業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經營,致使農業生產處於傳統的小農經濟,產業經濟發展緩慢。

(四)組織機構問題,致使無法管理。土地承包、流轉管理機構是農經部門,是農經三大管理職能的其中之一。但當前,xx縣各鄉鎮的農經機構和人員編制已經撤銷,是一種人在户不在、職能不在的狀況。所以無法履行對"土地承包、農村資產及財務、農民負擔監督"三大職能管理和經濟發展統計、產業發展服務等工作。

三、意見和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機構。恢復鄉(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和人員編制,機構及人員編制設置在鄉(鎮)人民政府下。在原人員編制2至3人的基礎上,新增編制人數2至3人,使編制人數達到4至6人,從而更好地履行土地承包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這"三大"職能和農村經濟發展統計、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等職能工作,才能更好地加快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產業經濟的發展。

(二)深化認識,強化管理。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宣傳土地承包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培訓,讓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羣眾充分認識土地流轉政策和土地規模化經營的重要意義,引導好土地規模化流轉的方向,讓土地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以鄉鎮農經管理部門為依託,加強土地流轉的宣傳和指導,完善合同管理,規範流轉行為,及時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進行土地流轉,從源頭上化解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積極培育規範土地流轉有形市場,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服務平台,強化土地供求信息和對依法協商流轉的土地進行登記、鑑證和備案,做到有人辦理、限時辦理、辦好的工作流程。

(三)優化土地流轉環境,促進土地要素健康發展。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和制定發展規劃,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土地流轉後的農民創造足夠的就業空間和穩定的保障體系,使農民願意走出去,且能夠走出去,為土地流轉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加大交通、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和加強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做好產業發展的軟硬系統,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更好地推進招商引資步伐,加快推進農業生產區域化、規模化、企業化發展進程。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7

近年來,全系統各級檢驗檢測機構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意識,發揮自身檢驗檢測技術職能作用,做出了些很有成效的工作,為全市市場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本地區的中小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了各種檢驗檢測服務。面對機構改革後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如何加強全系統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圍繞這一主題,採取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形式,對全系統技術機構的能力建設進行了一次調查研究。

一、全系統檢驗檢測機構現狀

1、機構及人員情況。全市共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x個,均為事業編制,其中,全額撥款x個、差額撥款x個、自收自支x個。x年,全市x個縣(市)全部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單位,各縣(市)將檢測資源有效整合,全部建成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改變了過去縣級檢測機構散、小的格局,有利於統一規劃,有序發展。

x家檢驗檢測機構共有各類人員x人。市質檢所、市計量所、阜寧綜合檢驗檢測中心人事代理人員較多,市質檢所、計量所、纖檢所,響水、射陽、建湖、東台檢測中心和市質檢所勞務派遣人員較多。

從年齡和學歷結構看,全系統檢測機構隊伍呈現年齡相對年輕、學歷比以前大幅提高的特點。x個單位平均年齡在x歲以下,平均年齡最小的是建湖檢測中心,僅x歲,最大的是市纖檢所x歲。x個單位中,x歲以下x人,佔x%,x-x歲x人、佔x%,x-x歲x人、佔x%,x歲以上x人、佔x%。本科學歷x人、佔x%,碩士研究生x人,佔x%,博士x人。學科帶頭人x人。

2、技術水平現狀。目前全市x家檢測單位有檢測儀器設備x台套、總價值約x億元,實驗室面積x多平方米。總體來看,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市級檢測機構好於縣級機構,計量、食品、農產品檢定檢測較為普遍。

x個縣市級檢測中心檢測項目主要以食品、農產品、計量、化工、機械、輕工、電器、建材等產品的常規性、一般性檢測項目為主。響水能夠檢測食品x個參數和飲用水x個參數,缺乏農產品的檢測能力。阜寧能夠檢測食品x個參數、農產品x個參數,檢定項目x個。其他各縣(市)檢驗檢測項目以食品、農產品、計量三大類為主,但檢測水平普遍不高。大豐檢測中心在縣級檢測中心中檢測能力相對較強,能夠檢測食品x個參數,農產品x個參數,計量檢定x項,還取得建材、輕工、機械等x個產品、x項參數的檢測資質,在縣級檢測中心中名列前茅。

x個市局直屬檢測機構相對而言技術力量較強。市質檢所有儀器設備x台套,價值x萬元,中心獲得國家級資質認定x個產品x個參數、CNAS 認可x個產品x個參數、省級資質認定x個產品,x個參數。市纖維檢驗所,主要開展棉花及棉纖維製品、紗線、紡織品及其製品(面料、服裝、牀上用品等);產業用紡織品、羽絨及羽絨製品等檢驗檢測,取得x多項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年檢驗量達x多批次。市計量所負責全市最高的計量標準與量值傳遞工作,主要開展計量、容量、衡器、黃金、眼鏡等x類產品的檢驗與檢定。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中心取得食品檢驗檢測參數x個、藥品參數x個,保健食品x個,潔淨區性能x個。近三年來,市質檢所、纖檢所和計量所共獲得省科技類補助項目x個。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中心參與了《江蘇省醫院製劑》第一分冊《江蘇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的編寫工作。

3、運行情況。從瞭解情況看,x家檢驗檢測機構都有一定的財政保障,尤其縣級檢測機構財政保障力度較大,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開支有保障,創收的壓力小。阜寧、濱海、射陽除事業編制人員外,人事代理和勞務派遣人員也全部由財政保障。而市級檢驗檢測機構因經費原因,創收的壓力大。市計量所由於收費等因素,影響了項目開拓和能力提升。

二、全系統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

1、職能定位不明確。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對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加大了資金投入,但對於發揮檢驗檢測中心的作用,服務當地產業發展,缺少定位與規劃,各級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在體制改革後基本上沒有得到提升,因有資質的技術人員變動,有些機構能力有所下降,技術服務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有些地方滿足於檢驗檢測中心建起來、人養起來,但對檢驗檢測機構人才引進、設備購置的持續投入不足;有的縣級政府購買服務方面片面強調市場競爭,明知本地檢測中心無法與省市級技術機構或民營檢測機構競爭的情況下要求他們參與競爭,導致當地檢測中心在競爭中完全落敗,人員閒置、設備閒置。阜寧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因人員設備資質等諸多因素,參加公開競標沒有競爭力。x年x月全面取消強制檢定收費後,個別地方對檢定收費實行一禁了之,即使委託檢定和校準也不讓收費。地方財政普遍對取消收費產生的後果不作調研,簡單採取把編制內人員實行全額保障的辦法,對檢驗檢測機構存在的其他人員經費問題、發展問題等實際困難幫助解決少。上級部門在實施科技項目、能力提升項目時,強調技術領先、注重創新能力較多,把基層檢驗檢測與省、市級檢測機構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考量,對如何補足基層檢驗檢測機構的短板關注較少,造成補助資金主要流向省市級檢驗檢測機構,強者恆強,弱者更弱。近三年,全市x個縣級檢驗檢測中心沒有獲得省局補助項目,這種狀況造成縣級技術技構職能和定位有待進一步考量。

2、制度機制不夠活。事業性質的技術機構有其自身的發展運作規律,但是目前的實際性況是檢驗檢測機構普遍存在着機關化、行政化傾向。從隊伍管理看,把檢測檢驗機構與機關同等對待,以編制、職數為手段進行隊伍管理,用人“板結化”,聘用人員缺乏晉升通道,人才成長空間不足。市計量所在垂直管理期間招錄了x名人事代理性質的人員,目前都成為業務骨幹,但體制下劃後,由於人社、財政部門對人事代理人員按編外人員對待,影響了該所的項目開展。從考核激勵看,沒有建立起與工作實績相一致的績效考核機制,實行全市事業單位統一的增量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制度,考核缺少抓手,分配存在競爭性、激勵性不強的問題,內部分配吃“大鍋飯”的現象普遍,無法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因為體制待遇問題,高端技術人才招不來、留不住。

3、技術水平不夠高。從技術實力來看,大部分單位綜合實力較弱。如食品和農產品檢測中,普遍缺乏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檢測能力。衡器檢定普遍在x噸以下,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從技術結構來看,常規性、一般性的檢驗檢測項目較多,高端檢測項目尤其首位優勢項目明顯偏少,且主要集中在食品、農產品、衡器、電線電纜等傳統項目上,缺乏差異化競爭優勢。從技術服務來看,檢驗檢測技術能力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全市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發展的`要求。同時,技術服務仍以合格評定為主,在幫助企業完善質量體系、改進生產工藝、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服務供給明顯不足。

4、幹事創業的激情不夠強。從總體上看,各技術機構在謀劃改革發展方面,多多少少存在着進取精神不夠強的問題。在心態上,部分同志對事業單位改革考慮比較多,對自己的進退流轉患得患失,對檢測機構未來的發展道路怎麼走思想上迷茫。在目標思路上,有的單位對自身事業發展缺乏清晰定位、戰略思維和長遠規劃,存在着發展方向不明、路徑指向不清的問題。在思想理念上,滿足於工作“差不多”、成績“説得過去”,工作上求穩守成,缺乏全市追求領先率先、在地方謀求有為有位的擔當作為意識。在市場開拓上,滿足於小富即安、小進則喜,滿足於工資發得出、日子過得來。部分單位競爭意識不夠強,有的單位 “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指望着上面“給錢、給人、給項目、給政策”,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待進一步增強。因激勵考核機制受限,技術人員學技術的熱情不高,動力不足。

三、加強全系統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建設的對策措施

市場監管系統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在地方產業提升、科學研究、產品開發、質量監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明確職能定位,科學規劃。要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施策的原則,明確市、縣兩級技術機構的職能定位。從調查的情況看,縣級檢測機構應當定位於公益性、社會性;工作內容上以計量強檢以及服務於食品、農產品、飲用水安全監管為主,在功能上以合格檢定為主。市級檢測機構應定位於市場化、競爭化,要緊緊圍繞地方產業發展、企業需求、民生關注的領域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技術服務除合格評定外,還要提供認證認可、分析測試、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培訓諮詢等服務,幫助企業完善質量體系、改進生產工藝、創新產品研發等。根據不同的職能定位,上級主管部門應對市縣兩級檢測機構能力建設提出指導原則,明確能力建設指標體系、實驗室儀器配備和檢測參數等,使市、縣兩級檢測機構能力建設有長遠規劃、近期目標。

二是優化運行機制,強化激勵。一方面,要以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和《省市場監管侷促進直屬單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為契機,積極爭取人社、財政、科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用足用活現有政策,拿出更多的激勵措施;另一方面,要以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為契機,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為重點,以強化崗位管理和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激勵機制為核心,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製度。通過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爭上崗,讓領軍人才真正掛帥出征,讓骨幹人才真正挑起大梁,努力營造有利於人才脱穎而出的用人環境。同時,打破內部分配中的平均主義,探索建立形式多樣、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不搞平均主義、不吃“大鍋飯”,實行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逐步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拔尖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機制,不斷增強檢驗檢測機構的市場競爭力。對特殊人才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特殊政策,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政治素質好、科研能力強的編外人員納入編制管理。

三是強化教育培訓,建好隊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加強業務培訓。定期邀請省級、國家級專家來鹽授課,開展專題培訓。建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機制,組織技術人員到科研院校、國內外企業和上級檢測機構參加檢測培訓和研修。開展技術大練兵、大比武和檢測比對活動,注重在技術比武中發現人才。

四是健全管理制度,強化管理。強化檢驗報告抽檢力度,每月按一定比例抽取檢驗室出具的檢驗報告,進行溯源檢查和報告質量評定,根據檢查結果予以公示,對問題報告進行分析、評價,及時提出限期糾正要求,對有質量缺陷的報告,給予必要的經濟處罰。加強檢驗過程的控制管理,制定《重大檢驗過程質量控制辦法》和《重點控制方案》,對重要環節進行現場巡查和監控,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科學設置內控崗位和流程,加強日常質量技術管理,嚴把報告質量關。建立檢驗報告質量係數責任目標,將檢驗報告質量目標責任制與評先表彰等掛鈎,加大激勵懲戒力度。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8

為了解全區農貿市場的分佈情況及運行現狀,進一步推動農貿市場的建設、規劃和發展,根據區人大常委會2019年工作要點,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組織調研組,在吳繼業副主任、胡齊乾副主任的帶領下,於3月底至4月上旬,對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深入新前綜合市場、西江二橋疏導點、羽山菜市場、十里鋪農貿市場、中心菜市場等進行了實地踏看,視察有關市場建設情況。在召開的座談會上,分別聽取了區府辦、發改局、財政局、黃巖國土資源分局、環保局、建設局、農業局、商務局、食藥監局、黃巖工商分局、黃巖城管行政執法分局、規劃處、消防大隊、同創辦等有關單位的工作彙報。根據調研中瞭解的情況,現將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 全區農貿市場建設基本情況

全區登記在冊農貿市場20家,無證農貿市場(臨時便民交易場所)32家,總計52家,分佈在全區各街道、鄉鎮。其中省級文明示範市場10家,四星級文明規範市場1家,二星級文明規範市場3家,一星級文明規範市場2家。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多層次、多品種和多種運行方式並存的交易市場網絡,為搞活流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和方便羣眾生活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在農貿市場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9年全省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現場會在黃巖召開,王建滿副省長高度肯定了黃巖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區裏專門成立了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領導小組,主動將市場改造提升與“多城同創”等政府中心工作對接。在具體職責分配上,工商部門制定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標準、市場攤位租賃合同示範文本,指導市場制定經營户準則及其他管理制度。發改部門參與市場建設規劃的編制,負責對市場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或備案,參與項目的綜合驗收,對市場價格進行監管。財政部門負責安排市場補貼資金和獎勵資金的預算,並及時足額到位。國土部門審核新建、改建、擴建市場用地方案。建設規劃部門負責審核新建、改建、擴建市場的選址和建設方案。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市場建設項目的消防設計審核,參與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大對馬路市場和流動攤販取締力度。其他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場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發展。2019年,黃巖區政府出台了《關於促進農貿市場提升發展的若干意見》,制訂了區農貿市場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區政府印發了《黃巖區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補助獎勵辦法的通知》,加大獎補的力度,對規定時間內通過省文明示範市場驗收的市場給予每家20萬元獎勵,並明確了新建類(遷建類)、改造類市場每平方米補助250元、180元以及儀器設備的補助金額。為確保城區中心菜市場改造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區財政預支經費400萬元用於中心菜市場改造提升。同時,財政、國土、建設、規劃、行政執法、消防、鄉鎮(街道)等部門密切配合,落實相應政策,幫助解決了市場建設中遇到的大量困難。

三是因地制宜,推進改造升級。根據各個農貿市場位置、功能、人流量等特點,實行“一場一策”,量身制定了具體的整治措施和目標任務。嚴格對照“地不濕、無異味、菜安全、價公道、計量準、可休息”和“價公示、可追溯、聯成網”的創建要求,對即將改造的市場進行合理佈局,科學規劃設計攤位結構。為確保順利完成改造任務,注重設計、招標、土建、信息化等關鍵環節,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進度。同時,實行上下互動機制,區農提辦、各責任鄉鎮街道、市場舉辦者和區工商分局安排專門聯繫人,實行改造提升工作進度月報制,及時反饋問題和困難,並第一時間解決。

四是嚴格管理,保障規範安全。一是自“多城同創”活動啟動以來,全面開展市場整治“鐵腕行動”,對經營户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保潔不到位等問題及消費者違章停車、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已組織1000餘人次集中整治農貿市場30餘家。二是創新推行“業務指導員制”,全區每家農貿市場均配備一名工商幹部擔任工商業務指導員,每日至少一次實地巡查指導,三是以獎罰金形式優化市場進出機制。對固定攤位經營户採取“獎罰金”,由市場成立考核小組,若違規視情節按不同金額從保證金中扣除罰金;如經營户全年無違規行為,市場年底對其予以獎勵。四是開展各項食品安全專項行動。開展市場食品檢測,形成了以商品質量檢測為中心、市場巡查為紐帶、經營者自檢為基礎、消費者送檢為補充、工商部門抽檢為保障的市場食品質量監督體系,指導12個農貿市場建立檢測點。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羣眾對生活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農貿市場的發展水平與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不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農貿市場城鄉發展不平衡。城區農貿市場分佈

不夠合理。由於缺乏長遠的規劃、合理的佈局,存在舊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多而亂,新建小區未建配套設施的現象。人口密度大的舊城區農貿市場周圍形成自發的馬路市場,嚴重影響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鎮及城郊結合部農貿市場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臨時疏導點多為大棚式市場,場內除攤位外幾乎沒有其它設施,排污能力差,經營、購物環境差,吸引不了人氣,而所在的村集體不願意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

(二)農貿市場管理有待進一步規範。仍然無證的農貿市場,場內管理、硬件設施與創建國家衞生城市存在一定距離。目前,市場管理中心沒有市場外部管理的職能,而有外部管理職能的一些部門管理不夠到位,造成農貿市場外停車位缺乏、流動攤販堵塞交通等現象。一些較小的農貿市場內部衞生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環境髒、亂、差現象。部分羣眾反映一些熟食和農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需有關部門加強日常巡查檢測和重點抽查。

(三)經營者和管理者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經營者的素質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場經濟意識,缺乏服務意識,沒有完善的服務理念。個別經營者文明衞生意識較差。管理者還停留在收收税費、租金的較低級的管理層面,不能立足於根據市場需求而對集市進行適時改造和完善的層面。

三、 下階段工作建議

農貿市場建設是一項牽扯麪廣、較為複雜的工程,建議政府將市場標準化建設與改造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作來抓落實。

(一)加強統籌規劃,引導市場合理佈局。為建立健全全區市場網絡和流通體系,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調整增量,改造與新建相統籌,業態升級與優化相結合”的總體思路,認真抓好規劃佈局,從源頭上為農貿市場建設預留足夠的空間。通過規劃的編制,改善農貿市場的空間佈局,統籌考慮農貿市場的服務半徑、區域輻射及配套設施等因素。在做好存量農貿市場盤活、調整、改造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老城區的網點補充和新發展城區的網點擴展工作,以解決部分地區設點不足的問題。新建市場則要按照規範化市場的標準,適當超前,立足長遠。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籌集市場建設資金。農貿市場建設是項不以盈利為目的公益性事業,是服務於羣眾生活的菜籃子工程,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逐年投資建設一批新的市場,方便羣眾生活,每年給市場安排適當的維修經費預算。另外,在用地、税費等方面,政府也應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農貿市場的建設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既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又要鼓勵民間融資,爭取銀信部門支持,形成共同開發格局。鼓勵社會各方面採取自籌、集資、借款、貸款、股份、外資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興建市場,促進市場又好、又快發展。

(三)理順管理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政府要協調相關部門切實加強農貿市場的管理,提升其服務功能。市場經營單位是市場經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通過與市場業主和市場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的方式,明確監管要求和違約責任,加強對市場業主和市場經營單位的監管力度。市場經營單位應該以人為本,建立為顧客着想的服務之道,要充分運用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管理技術,實現規範化管理、標準化運作。市場經營服務中心作為農貿市場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應承擔規範維護農貿市場經營秩序的職責,負責實施市場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質量監測及相關市場準入制度。加強鎮(街道)屬地管理。進一步理順區和鎮(街道)的農貿市場管理體制,加強屬地對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針對市場外的佔道經營和秩序混亂的狀況,必須由政府協調,工商、城管、同創辦、市場管理中心等相關單位聯合執法解決。

(四)加強法制建設和行業自律,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氛圍。政府應出台相關商品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制度,相關監督管理部門要不間斷的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行“兩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責任書》、《不經銷假冒偽劣商品保證書》)“四制”(市場交易實行索票制、公示制、退場制、明碼標價制)。市場經營服務中心應制訂規範農貿市場秩序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和辦法,不斷創新監管模式,確保監管工作的落實。增強經營者法制意識,促進業內良性競爭,避免坑蒙拐騙現象的出現,杜絕競爭中的不當行為。同時市場經營者集體對市場誠信度的支持,也是營造共贏的必要條件。應儘快組建農貿市場行業協會,引導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和行業規則,規範經營秩序,提高行業素質,協助和配合政府做好對農貿市場的服務和監管工作,形成協調和自律機制。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行業內部協調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監控行業發展動態,及時傳遞信息;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淨化市場環境,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9

一、基本縣情

xx縣位於x、x、x三省交界,是一個革命老區縣,共和國將軍縣,同時又是一個貧困縣,人口大縣,農牧業大縣。全縣人口103萬人,轄27個鄉鎮,876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4215平方公里。xx縣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綠色生態示範縣,國家商品糧重點縣,全國品牌茶生產基地,全省生豬養殖重點縣,全省大豆產業化、肉牛養殖重點縣。20xx年,全縣出產糧食50萬噸,棉花1000噸,花生5500噸,蔬菜34萬噸,水果20xx噸,水產品7000噸,中藥材3000噸,木材20萬立方米,楠竹50萬根。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全縣現有涉農市場16個。從分佈上看,城關地區佔有12個,27個鄉鎮僅佔4個;從類型上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僅2個(均在城關),農貿市場14個;從建市時間看,近10年新的僅2個,10年前建的14個,其中有9個繫上世紀80年代所建,規模、硬件設施等遠遠不能適應現實發展需要。

(二)存在問題

1、現有市場數量不足。xx縣人口大縣和農牧業大縣,現有16個涉農市場遠不能滿足本地人民羣眾日常消費購買需要,更不可能承擔起農產品外銷的重任,直接導致農產品買難、賣難,產品腐爛、變質,“有品無市”傷農。

2、現有市場質量不高。前面説過,全縣16個涉農市場有14個是10年前所建,其中9個是上世紀80年代所建,市場陳舊殘破,嚴重老化,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市場硬件設施,都已不適應時代貿易需求。同時,16個市場中,純菜市場佔了8個,真正意義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僅佔50%。

3、現有市場佈局不合理。xx縣轄有農村鄉鎮26個,而分佈在鄉鎮的農貿市場只有4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沒有一個,絕大部分農民銷售產品只能以街為市,佔路為市,既影響農村集鎮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嚴重導致農產品不能適時、保鮮銷售,農民增產不增收,挫傷農民種養積極性。

4、新建市場有計無力。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應當屬半公益性質的建設。如果市場運作進行建設,投資者靠收取租賃費恐怕兔年馬月都無法收回投資,此類項目招商引資根本無人問津。而又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財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飯”財政甚或吃飯都難保,鄉鎮政府保運轉經費都存在缺口,靠當地政府投資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也只能是幻想。

三、國家和地方的'扶持情況

xx縣是國扶縣,當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點扶持。但單就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來看,還未享受到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xx省出台了《市場體系建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其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有對口扶持政策,我們縣積極申報相關項目,得到了關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嶺菜市和伍市農貿綜合市場共爭取到16萬元資金支持。

四、今後扶貧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議

xx縣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具有現實需求和優勢。一是農業出產優勢。是一個農牧業大縣,農業出產品種豐富,出產量大,糧食、茶葉、蔬菜、藥材、木材、生豬、山羊、肉牛、水產等都形成了規模基地種養。二是地理優勢。地處湘、鄂、贛三省交匯處,歷來是邊界貿易的重地。境內交通運輸便捷,106國道穿境而過,現已開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京珠高速在開設出口,到省會長沙只需90分鐘,到古城岳陽只需60分鐘。我們認為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步伐,是解決農民買難賣難、促使農民增產又增收的重要途徑,懇請國家對此項建設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一)在一個時期內,國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

(二)長期支持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

(三)對貧困地區農產品交易税費進行減免。

市場建設的調研報告 篇10

農貿市場是商品流通和滿足城鄉居民生產、生活和消費的重要場所,是商品市場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好農貿市場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體系,促進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的現實需要。為進一步規範新化縣農貿市場的建設、規劃和發展,提升該縣農貿市場購物環境和管理水平,規範市場秩序,繁榮市場經濟,搞活商貿流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解決交易難、農產品市場供應和人民羣眾消費安全等問題,最終達到便民、利民目的。我們對新化縣農貿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針對該縣農貿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新化縣情。新化縣位於湖南省環長株潭城市羣西邊、大湘西東邊,是湖南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門户,盤依雪峯山東南麓,資水中游,國土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人口145萬,全縣現有26個鄉鎮、1個開發區、1個辦事處,2個國有林場,是革命老區縣、全國最大的庫區移民縣、比照西部開發政策縣、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是湖南省的人口大縣、國土資源大縣和文化旅遊資源大縣。

新化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明顯,良好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該縣農業的發展。新化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農作物種子基地縣和糧食儲備基地縣,是全省氨化秸稈養牛基地、模式化稻田養魚基地、玉米生產基地、速生豐產林基地和雙季稻田成建制畝產過噸糧縣,又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退耕還林、水土保持項目縣。目前,該縣的糧油、畜牧、水果、水產等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全縣已形成中藥材、生豬、肉牛、楠竹、小水果、茶葉、無公害蔬菜、稻田養魚等10多個農產品基地,這些農產品流通環節中的主力軍便分佈在全縣的各個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現狀。該縣共有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2家,肉禽蛋批發市場、水產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各1家;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佔地約4萬平方米,共有攤位700個,全年交易額17.85億元,帶動2019多人就業。共有各類零售市場20家,從業人員5.8萬多人,年交易額約30億元。共有農貿市場119家(其中馬路市場57家),隸屬縣市場管理辦公室30家。全縣絕大部分是鄉鎮農貿市場,共有97家,農貿市場佔地約24萬平方米,共有攤位1.5萬個,全年交易額8億元,帶動2萬多人就業。

新化縣各農貿市場承擔着百姓的購物需求,為搞活商品流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和方便羣眾生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分佈在各鄉鎮的市場90%是以趕集形式進行交易的墟場,這些市場設施簡陋,普遍存在髒、亂、差的現象。由於形成年代久遠,多數是場棚市場,更因年久失修,許多市場設施都已陳舊老化,破爛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部分市場由於缺乏維修資金,至今無法正常營業。同時,因為歷史習慣,該縣鄉鎮市場中有半數以上屬於馬路市場,位於交通要道的兩旁,每逢趕集便人山人海,嚴重阻塞交通,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也不利於城鄉環境整建工作的開展。

農貿市場改造情況。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羣眾的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市場規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整合各種資源,建設一批有規模、有特色、專業化、規範化的市場,使其產生巨大的吸納和輻射作用,是一個地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新化是一個農業大縣,如何發揮農業、農村的經濟帶動作用是當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農村農貿市場是農村商品經濟活動的中心,作為農村商品交易的主要陣地,農村農貿市場既有龐大消費羣體,又有消費上升的空間,而且還有一定的購買力,對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新化縣完成位於縣城的永興農貿市場和孟公、文田、田坪、油溪、水車等鄉鎮共6個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這些農貿市場改造前大多為簡易場棚市場或馬路市場,安全隱患大,市場規模小,基礎設施落後,成功改造後方便了當地羣眾的生產生活,改善了市場環境,拓寬了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永興農貿綜合市場。位於新化城區,總投資130萬元,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覆蓋人口8萬多人,攤位數60個,年交易額達9200多萬元,帶動就業增加數108人。永興市場進行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後,從根本上改變了市場髒、亂、差現象,市場攤位划行規市,過道暢通整潔,購物和經營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帶動了就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孟公鎮農貿市場。總投資170萬元,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新增攤位100多個,增加就業人數500多人,新增年銷售量1000萬元,新增税收10萬多元。進行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後,交通擁擠得到迅速改善,公眾滿意度明顯提高,市場輻射周邊多個鄉鎮,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文田鎮農貿市場。總投資180萬元,覆蓋人口2.5萬人,攤位數260個,新增年銷售額250萬元,帶動就業增加數200多人。文田鎮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後,市場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促進了農產品流通,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

田坪鎮農貿市場。總投資100萬元,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市場攤位數200個,解決就業400多人。田坪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後,對促進農產品流通、增加農民就業和收入、加快小城鎮建設等發揮了巨大作用,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油溪鄉農貿市場。總投資108萬元,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市場攤位數130個,解決就業200人,年交易額2500萬元。油溪鄉農貿市場位於世界七大溶洞奇觀之一的梅山龍宮風景名勝區附近,進行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後,有效促進了馬路市場整治和城鄉環境整建工作的開展,改善了羣眾購物、生活環境,有利於景區鄉鎮整體形象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水車鎮錫溪農貿市場。位於紫鵲界梯田風景區旅遊核心村,市場輻射面廣,總投資130萬元,市場攤位數180個,就業人員400多人。農貿市場經過標準化改造後,給當地經濟發展和個體經營户創業致富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為新農村建設和景區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新化縣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原來的髒、亂、差、濕現象得到有效治理,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進一步健全,整體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進一步提升,贏得了廣大羣眾的稱讚和認可,推動了城鄉經濟發展。但全縣119家農貿市場中仍有大量的老舊市場和馬路市場,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和不足,需繼續加大改造力度,促進農貿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是新化縣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隨着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羣眾對生活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化縣農貿市場在多元化、日常監管、配套設施、市場建設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開辦單位多元化。新化縣農貿市場開辦單位有個人投資、村民開辦、政府建設、自然形成等,多數沒有統一規劃與相關管理要求,尤其是大部分鄉鎮農貿市場歷史久遠,普遍存在髒、亂、差的狀況,市場設施簡單落後,服務質量較低。

市場管理不規範。多數市場開辦者還停留在固有的管理模式上,缺乏服務創新理念和品牌意識,只關心市場房屋、攤位的租賃情況及租金的收入情況,對各經營户的商品質量、攤位衞生、服務態度和經營情況等並不太關注。一些經營者服務意識不強,只注重眼前利益,部分市場出現假冒偽劣、有害有毒商品上市,短斤少兩現象時有發生,商品質量和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使市場信譽降低。

市場發展較滯後。大部分農貿市場面對的是文化教育程度相對偏低的農村村民和中小經營者,管理難度大,收入少。該縣現有的農貿市場大多在建設時缺乏長遠規劃,有些公共設施早已老化、報廢,而開辦方卻無力更改現狀,導致市場開發能力不夠,市場發展緩慢。

存在有市無場現象。由於受資金、場地等多種因素影響,該縣部分鄉鎮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貿市場,而是羣眾自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以馬路兩側為依靠的交易場所,尤其在節假日和蔬菜銷售旺季,馬路兩側被當地羣眾和周邊商户所佔據,形成馬路市場。馬路市場伴街道或公路而存,不僅影響了當地的交通,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佔用街道和公路作為場地來興市,造成衞生狀況差,市場管理較混亂,農村消費安全難以保障。

二是制約新化縣農貿市場發展的因素。新化縣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縣,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該縣農貿市場也在迅速發展壯大。而作為一種傳統的商業業態,該縣農貿市場還存在很多制約其健康穩定發展的因素,有硬件的因素,也有軟件的因素。

管理落後,扶持不足。一是服務管理不到位。目前,該縣多數農貿市場的服務管理僅僅就是簡單地清掃一下市場垃圾,而且效果不理想,秩序管理、信息諮詢等幾乎是空白。二是建設資金扶持不足。農貿市場建設資金需要量較大,新化是國家貧困縣,經濟基礎差,財政底子薄,支持農貿市場建設的資金有限,當地政府雖然認識到了農貿市場建設的重要性,但力不從心,市場建設滯後。

規劃不當,發展受限。一是大部分市場結構單一,沒有特色,是千篇一律的綜合市場。市場還是純粹的流通中轉市場,沒有生產、加工和包裝企業參與,只充當一個外引內銷的角色,沒有特色產品作為市場的支柱。市場一頭連接企業、一頭連接農户的鏈條還沒形成,輻射和帶動效應還不夠,發展缺乏後勁。二是農村市場年代久遠,規模較小,規劃落後。農貿市場大多依託小城鎮建設,但新化縣的一些小城鎮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佈局,更因資金短缺,導致市場選址佈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設計不達標、規模不適宜等問題的產生,因此,一些農貿市場拓展空間有限,難以做大做強。

效益不佳,收入甚微。新化縣農貿市場普遍收入不佳,尤其是各農村市場屬於典型的傳統農貿市場,有的是由幾棟場棚、幾十塊攤板構建而成,缺乏良好的收費設施和環境。每到趕集之日,都是由市場臨聘協管員收一下攤位費就算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市場收入微乎其微。一些隸屬縣市場管理辦公室經營的農村市場,儘管千方百計維護市場設施,但因財力不足,農村市場的面貌缺少改觀,衞生環境難以改變,維修改造難以改善,安全隱患仍然較多,市場效益不夠理想。

競爭加劇,客源減少。隨着城市的大型超市、購物廣場和專賣店的增加,以及部分農貿市場實行“農改超”,它們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質的服務,整潔的環境,齊全的商品吸引着大批經營户和消費羣體,這對傳統農貿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三、新化縣農貿市場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農貿市場建設是一項牽涉面廣,較為複雜的工程,必須認真抓好規劃佈局,切實加強服務管理,從多種渠道積極籌集建設資金,才能促進市場又好又快發展。要走綜合開發的路子,着重開發一批綜合類市場或專業類市場,建立現代化的、能吸引人們購物的、品種多的、條件先進的新型市場,從而不斷提高市場收益率,促進商品流通,推動經濟發展。

合理規劃,立足長遠。新化縣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農貿市場的建設及合理佈局至關重要,應按照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和小城鎮建設要求,綜合考慮,合理規劃,科學佈局。要以搞活商品流通、繁榮經濟建設為主導,防止重複建設和盲目建設。對不符合標準的市場予以改造,新建市場則要按照規範化市場的標準,立足長遠,準確定位。

積極扶持,加大投入。農貿市場的建設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農貿市場建設投入多,收益少,管理難度大,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都要給予大力支持與扶植。既要鼓勵民間融資,爭取銀信部門支持,也要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形成共同開發格局。同時出台扶持政策,減免相關費用,提供優質服務。

明確責任,規範管理。一是各職能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協調配合,大力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促進市場統籌發展。二是把住市場進入關,對進入市場的流通主體要加強審核,必要時要具有企業的擔保,提高商品交易市場的檔次,提高市場的信譽。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執法,加大監管頻次、加大打擊力度,要讓違法者大幅度增加違法成本,倒逼經營户守法經營。同時對監管不力的市場管理幹部要進行認真的責任追究。要組織市場內的經營户進行培訓學習,開展文明經營户評選活動和守法經營户評選活動,要在每一個市場建立一個宣傳專欄,要宣傳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引導經營户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四是在各級市場間要加強溝通和聯繫,通過溝通和聯繫,來實現對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流的合理分解和整合,形成一套能控制成本至盈利水平的有效營運和管理機制,適應現代農貿市場競爭的需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03o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