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精選12篇)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精選12篇)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1

20xx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駐村聯户扶貧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工作小組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積極動員縣**局、縣幹部職工深入開展包村聯户工作,努力為*鎮*村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現將今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精選12篇)

一、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駐村聯户包扶工作的組織領導,**局與將包扶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周密籌劃,紮實推進。成立了*村駐村聯户扶貧包扶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村駐村聯户扶貧包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安排部署、組織協調全局包村聯户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縣 辦公室,負責處理小組工作的日常事務。

二、認真細緻,做好包村工作

(一)加強調度,做好包村工作。

建立健全包村聯户工作調度機制,領導小組領導定期對工作推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召開調度會議、聽取部門彙報、深入基層走訪等形式,認真研究,及時解決。

(二)深入基層,做好聯户工作。

堅持把包村聯户工作作為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重要途徑,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及時瞭解羣眾所需、所急、所盼,對羣眾反映的問題千方百計幫助解決。本着辦一件實事,暖一片人心,結合我工作小組工作特點,主動為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三)駐村蹲點,做好幫扶工作。

為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我小組共安排兩名技術骨幹到*村駐村蹲點,主動為羣眾排憂解難、真幫實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貼心人。按照精準幫扶工作要求,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結合我工作小組的實際情況,從*局、共抽調* 名幫扶人員,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週至少到村到户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户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脱貧計劃,按照“不脱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進村入户走訪、分析致貧原因並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四)真抓實幹,為包扶村做實事。

20xx年以來,我工作組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村*户*人和建檔立卡工作。

今年以來*局已向*村發放村委會維修改造費用**元;添臵價值*元辦公桌椅*套;過節期間,前往*村慰問貧困户併發放慰問品。現已將*村*組、*村*組 、*村* 、*村*組 納入 規劃當中,日後將結合 具體情況逐步實施。

機關工委今年已向*村發放幹雜果建設費用**元;村容村貌政治費用**元;為*村發放科技讀物、報刊**餘份;慰問該村困難户併發放慰問品;在村內開展黨務工作培訓3次。

三、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將立足本職,加大投入,真抓實幹地開展好包村聯户包扶扶貧工作,讓所包扶村和所聯繫貧困户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温暖。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技術服務。

我局將堅持促農增收、富民優先,進一步加大包村聯户的投入力度,強化先進技術扶持,跟蹤幫扶貧困户的生產生活,以實際行動做好包村聯户工作,深入推進包村聯户工作有序開展。

(二)要注重實際成效,建立督查機制。

強化效能督查,落實考評制度,將督查考評結果作為幹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逐步構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督促、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最新工作調研報告範文篇2:檔案管理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檔案信息在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發展三大經濟,構建和諧西湖”奮鬥目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加快推進檔案管理工作,是我區處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加速發展重要歷史時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日前,根據區人大會工作安排,區人大教科文衞工委在區人大會盧華英副主任的帶領下,就我區20xx年以來檔案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走訪了鄉鎮街道、部門及重點工程項目等共計16家,分別與政府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分管領導、相關工作人員、村(社區)幹部、部分企業事業單位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情況介紹和建議、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 基本評價

20xx年以來,區政府能夠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努力完善檔案機構建設,推進檔案軟硬件條件改善,做好檔案管理日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建立檔案管理機構和工作網絡。區檔案局於20xx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新增對本區域內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職能;區、鎮街、各部門建檔單位成立檔案協會,並劃分協作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各鎮、街道及部分職能部門成立了檔案管理領導小組,有些單位還將檔案管理責任明確到具體科室及個人;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和街道實現了將檔案管理網絡向下延伸,如區勞動保障局已將檔案管理網絡延伸至村(社區)勞動保障室一級,區教育局也建立了局、校二級管理網絡,檔案管理實現系統化;55個城市社區檔案管理基本達到四有標準(有制度、有人管、有庫房、有實體)。

2、檔案管理工作逐步規範。一是建立了各項制度。區、鎮兩級政府及職能部門都相應建立了有關檔案保管、利用、歸檔、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檔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確保了檔案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二是規範檔案管理職責。區各相關單位都制定相應的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部分還納入了機關崗位責任制考核。區內各檔案館室的檔案人員基本都能認真做好檔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數建檔單位能做好檔案借閲和利用情況的登記。三是加強考核創建。區政府把檔案工作納入全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範圍,每年通過單位自查、組內互查、檔案局抽查等方式開展檔案年檢;部分單位還在系統內部開展檔案工作自查和考核,通過職能部門各科室檔案工作考核評比,提高檔案管理整體水平;指導建檔單位創建達標,目前全區檔案工作達省級標準的有25家單位,達市級標準的有35家單位。

3、檔案利用工作有所推進。一是檔案利用率有所提高,20xx年以來檔案利用人次增加約40%,共接待查檔利用1600餘人次,提供案卷20xx餘卷、件。二是信息化建設有所推進。區檔案館建立了文件級檔案檢索系統,館藏中重要全宗及查找利用率高的檔案已錄入電腦,開放檔案案卷目錄在西湖區檔案館網站上公佈;20xx年區檔案局開展專題培訓,在全區推廣新型檔案管理軟件即檔案檢索系統;部分涉及民生檔案的職能部門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查詢系統和電子化檔案管理系統,如區城管辦的數字城管管理系統,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應屆畢業生檔案管理系統,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的婚登檔案管理系統等,進一步開發了檔案信息資源,提高了檔案的社會利用率,較好地服務了羣眾。

二、 存在困難和問題

檔案作為特殊的信息載體,有着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嚴肅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檔案的收集又涉及到各項工作的全領域和全過程,具有很強的程序性、規範化和權威性要求。雖然我區的檔案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我區當前完成區劃調整、重大工程項目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基層組織民主自治水平提升,社會穩定要求提高的特殊時期檔案管理現實要求還存在相當的差距。

1、檔案管理意識不夠強。

一是部分領導幹部對檔案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對本職範圍內檔案工作職責不明確,較少過問檔案工作,對有關檔案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瞭解不深,導致許多單位的檔案管理問題得不到解決,人、財、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單位之間檔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區的各類檔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據業務線上的台帳要求來開展,各級各部門的檔案管理標準不統一,除業務線上較重視的公文、財務、執法檔案相對規範外,如科技類(包括科學研究、設備儀器、基本建設、產品資料等)、文化類(包括各類文化活動、歷史資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及經濟活動檔案(如合同、會議紀要等重要文書)在現階段發揮重要作用的檔案管理問題較多。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較大,並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和單位還沒有意識到差距存在,沒有及時落實措施加以改進,導致全區檔案管理工作發展不平衡。三是檔案工作宣傳方法較少。檔案管理是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難在短期內體現出業績和作用。由於宣傳的活動和載體不多,相關知識和新聞很少出現在各類媒體、簡報上,宣傳力度不強、氛圍不濃。機關幹部欠缺檔案概念,自覺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識比較淡薄,全員參與和支持檔案管理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

2、檔案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一是檔案管理組織網絡不夠健全。據瞭解,區檔案局尚未完全擔負起對全區檔案工作實施監督指導的職能,與基層聯繫不多,有些部門甚至不知道檔案館已經變成檔案局;部分單位的檔案管理網絡沒有建立到具體科室和工作崗位,部分村(社區)還未落實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組織網絡未能到底到邊;各級各部門的檔案管理的指導協調職責還不明確,管理職能難以落實。二是檔案管理隊伍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和精力。檔案管理作為一項具有專業性、系統性的工作,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工作責任心,相應的專業知識,花費大量的工作精力。但目前,檔案員隊伍不穩定,變動頻繁,有些單位一兩年一換;檔案員兼職過多,精力不足;檔案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總體不高,在調研單位中除一兩個鎮街外,其他單位的檔案員都未經過專業培訓後持檔案管理證件上崗,檔案業務知識培訓很少,近兩年來絕大部分檔案管理員參加的業務培訓不超過一次,特別是針對基層村(社)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幾乎沒有。三是檔案收集、管理規範和標準不夠明細。一方面,區級層面缺少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檔案分類方法和歸檔範圍標準,各級各部門雖然有歸檔的意識,但對哪些要歸檔、如何歸檔沒有具體的標準。另一方面,省、市制訂的許多專業檔案管理規範、標準未能得到貫徹落實,鎮、街道和村(社)領導、檔案管理人員不知道規範存在,或是沒有完全按照這些規範開展工作。更重要的,特殊時期、臨時機構和重大建設項目的檔案管理缺乏指導性意見。當前我區正處在完成重大行政區劃調整,城市化建設開發大幅推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機構變動大、人員流動頻繁、臨時機構多、資料依據性強、工作要求高,本身就存在着許多不利於檔案收集管理的困難問題,同時,這些特殊時期和重大項目檔案與政府、羣眾利益密切相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保存要求,但目前,政府對這些檔案管理還缺少明確的管理規範標準方面的要求,已經出現有的重要資料遺失,有的重要資料收集不全,有的交接制度不明確,有的檔案資料收集程序缺失等種種問題,工作隱患嚴重。如,有的重大工程項目由於缺少必要的檔案資料接收程序,致使建設檔案中部分承包單位的資料不齊全,且補充完善的難度較大,直接影響了工程後期權證的辦理等。

3、檔案管理硬件建設還難以適應工作需要。

隨着檔案庫存量的急劇增加,館室緊張、建設簡陋的問題在全區各個職能部門都普遍存在,這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全區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庫房容量不足。目前區檔案館庫存檔案已經飽和,收集工作受到影響,如行政區劃調整後原轉塘、龍塢、周浦、袁浦等鄉鎮街道的檔案按規定應當收入區檔案館,但現階段只能留在原單位,其他單位和職能部門也普遍存在庫房緊張的問題。二是檔案館室建設不規範。有的檔案室建設不標準、不規範,三室不分,基礎條件很差,如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9個平方的檔案室內存放了四千餘份人才檔案,地方小、通風差,八防措施無法落實,存檔、閲檔、整理、辦公同室,完全不符合人事檔案管理標準;有些單位因辦公條件限制,無法落實專用檔案庫室,有些部門檔案分散在各職能科室,如區人事局各類工作檔案與全區工資統發系統計算機中心機房、複印室及其他雜物同室,既不符合檔案管理要求,也不符合統發工資中心機房安全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區)檔案室建設滯後。隨着城市化推進和體制的調整,村(社區)經濟活動越來越多、村務公開要求越來越高,與股民、村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檔案資料也越來越多,村(社區)檔案已經成為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依據。但目前,絕大多數行政村和撤村建居社區的資料保管,多半是憑着村(社區)領導或者會計的個人判斷,或者是遇到實際問題後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實現集中、規範化管理,檔案分散、不健全,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庫室,有些重要資料甚至是由村書記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個崗位或工作人員手中。

4、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相對滯後。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提高檔案管理效率、整合檔案管理資源的重要手段,今年政府計劃設立信息公開中心,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任務很重、時間也很緊。但由於檔案信息化管理軟硬件配置不到位、標準不統一,信息化工作量巨大等原因,各級各部門的檔案信息化程度不高,發展較為緩慢。同時,隨着電子政務的推廣,非紙質檔案也越來越多,如人事、城管、勞動保障等部門都通過大型數據庫開展工作,部門間通過OA辦公系統完成公文往來,工程建設、重大活動、文化藝術類等工作以影像資料形式保存,如何實現這些特殊載體檔案的長期保存和有序管理,迫切需要探索和加強。

三、 建議意見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區的檔案管理工作,促使檔案工作跟上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步伐,併為全區各項事業實現“走在前列、爭當示範”作出積極貢獻,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注程度。

一是要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要將檔案事業的發展和檔案軟硬件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擺入各級各部門的重要工作議程,從人、財、物方面給予保障。二是要切實轉變檔案管理工作觀念。牢固樹立檔案管理法制觀念,加大依法治檔力度,從法律層面提高領導幹部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注程度。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要從單純注重文書檔案管理轉變為同時注重其他門類檔案管理,從注重機關內部檔案工作轉變為同時注重所屬單位檔案工作,從注重檔案實體管理轉變為同時注重檔案信息管理,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況, 解決新問題, 不斷地把檔案事業推向前進。三是要切實加強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櫥窗、展板、傳單、手冊、教育基地、學術交流、法律宣傳活動等載體和形式,向廣大幹部羣眾普及檔案法律和業務知識,還要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羣,如領導幹部、各業務部門、具體工作人員、廣大人民羣眾等開展有針對性地宣傳教育,通過多形式、多載體、多層面的檔案工作宣傳,着力提高全民檔案意識。

2、進一步完善檔案管理體系。

一是完善檔案管理組織網絡。區檔案局要加強自身建設,密切與基層單位的聯繫,切實承擔起監督指導的重要職能;將網絡延伸到基層村(社),明確各村(社)的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將他們納入全區檔案管理網絡體系中,定期組織培訓教育,提高基層檔案管理水平;完善各鎮、街道和職能部門內部組織網絡,檔案收集管理職能要明確到具體科室、具體個人,為檔案工作全員參與營造氛圍,打好基礎。二是儘快完善檔案管理相關規範。認真梳理現行各類檔案管理具體規章制度和行業標準規範,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單位、基層機構學習掌握這些規範標準,進一步推動檔案管理規範化;儘快制訂出台區級層面的檔案收集管理規範標準,特別要對鎮、街道及村、社區的檔案收集管理範圍標準加以規範;進一步完善區檔案局開展檔案管理監督、檢查、指導的相關制度,加大考核獎懲力度,調動檔案工作人員積極性;儘快明確在行政區劃調整、機構變動、人員調整等重點時期、區內各類臨時機構、重大建設項目的檔案收集管理、移交機制,確保重要檔案類目收集齊全、整理規範。三是加快硬件建設步伐。結合各單位辦公場所的調整、重建,超前謀劃、提前介入,切實做好各類新建檔案庫室的規劃建設工作;改善設備、整合資源,有效緩解現存庫室緊張、保管條件差的突出矛盾,對明顯不符合檔案管理標準的庫室,要及時調整修繕,確保檔案安全;高度重視基層村、社區檔案庫室的建設,力爭做到全區所有村、社區檔案庫室全覆蓋。四是切實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及早落實檔案局三定方案,充實檔案局人員力量,切實擔負起對全區檔案工作的指導、服務、監督職責,保障檔案工作順利開展;積極採取措施,穩定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隊伍,保證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時間,確保檔案工作的延續性、嚴肅性及權威性;切實加強對各級各部門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

3、進一步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

按照區政府設立信息公開中心要求,根據實際發展需要,配備和更新必要的信息化設備;進一步推進檔案管理應用系統建設,實現區和鎮、街道以及村(社區)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檔案庫房和各種類型檔案的智能化、規範化管理程度,特別要加強對電子類、數碼影像類等新型檔案載體保存規範的研究探索,保障新型檔案保存的長久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切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化建設,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力度,豐富專題彙編和編研成果,發揮檔案部門參政、資政職能。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2

為使我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7月初,我們通過座談、個別訪談和抽樣調查等方式,對我校黨建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教職工黨員中,具有教授或正高級職稱的52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4.0%;具有博士以上學位的18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1.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394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30.7%。教職工中現有19名流動黨員,其中外出學習半年以上的黨員13人,在外單位工作的黨員6人。從總體上看,我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廣大共產黨員立足本職、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各項工作中,在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和關鍵時刻的考驗面前,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組織,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好評。廣大師生普遍反映:“學校建設、發展、改革與學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湖北工業大學能有今天,除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外,學校黨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功不可沒。”

二、主要成績

2、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20xx年下半年,學校進行了新一輪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一批能力強、水平高的年輕幹部走上了學校中層領導崗位,增強班子活力。今年6月,學校召開了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和紀委,一批政治強、作風正、思想解放、視野開闊的同志進入學校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3、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明顯增強。近些年來,學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績顯著,共有1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00多名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先後受到上級黨委的表彰,學校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4、黨建的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先後制定了《黨建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委(總支)工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黨委會議事規則》、《黨政領導工作規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黨建制度體系,為我校的黨建工作規範化奠定了基礎。

5、作風建設明顯進步。學校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推進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改革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辦學思想進一步端正。在工作中堅持黨的羣眾路線,為師生排憂解難,解決師生員工普遍關心的問題。

6、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穩定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健全工作責任制,及時排查不安定因素,妥善處置各種突發性事件,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7、促進了學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98年以來,學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師資隊伍得到加強,多學科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高,校園環境建設成效明顯,校園文化活動生機勃勃,校內管理體制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取得較大進展。20xx年5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評審,成功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今年學校博士學位建設工作通過省教育廳專家立項評審。學校正在向全國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三、基本經驗

多年來,我校黨建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切地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路子;必須始終不渝地圍繞學校的根本任務和中心工作加強黨的建設,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須始終不渝地把維護高校穩定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羣眾路線,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全心全意依靠廣大師生員工辦好學校。

四、主要問題

調研表明,我校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有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黨員意識淡薄,帶領羣眾前進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學校有些黨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和錯位的現象。有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迷茫,信心不足;有的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意識不強,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嚴重;有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羣眾;有的大局意識不強,不能正確對待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利益調整,斤斤計較部門和個人得失;有的對國家大勢看不清楚,對一些現實問題看不明白,甚至不想當黨員等等。

二是在基層組織方面,少數黨的基層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個別黨的基層組織不能緊密結合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比較薄弱;少數班子不團結,不能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黨內生活中不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的對黨員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個別黨員長期遊離於組織之外;有的黨組織活動形式呆板,內容單調,效果較差等等。

三是在幹部素質方面,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辦學和解決複雜矛盾的能力不強。有的黨員幹部履行職責不力,上崗後的表現與競聘時的承諾差距明顯,工作成績不理想;有的幹部大局意識淡薄,本位主義和部門意識較濃;少數快到退休年齡或提拔空間不大的幹部,思想鬆懈,不求進取,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的黨員幹部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不從實際出發,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盲目決策、盲目拍板;有的黨員幹部缺乏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意識,不遵校紀校規,不按規矩程序辦事,為人不正、處事不公。

四是在校風方面,有些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存在脱離羣眾的現象;少數黨員教師育人意識不強、為人師表不夠,部分黨員學風不端正。有的黨員缺乏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能力不強;有的人缺乏事業心,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有的人工作拖拉、方法簡單、效率不高,遇到矛盾就上交,見到困難繞道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差;有的人宗旨意識不強,羣眾觀念淡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甚至以個人為中心,為己不為民;少數黨員教師還沒有真正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工作中不理解、不尊重學生,生活上不關心、不幫助學生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科研工作中還存在違背學術規範,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的不端行為;少數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自由散漫,成天得過且過;部分學生壓力不足,應付考試,對社會人才競爭的嚴峻形勢認識模糊,缺乏競爭意識;一些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淡薄、能力不足,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學習方法尚不能完全適應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要求;一些學生黨員不講誠信,不嚴格要求自己,考試舞弊和惡意欠費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

這些情況,反映了在我們的黨建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差距和問題,需要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五、原因分析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外部環境的影響。近些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使得高校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社會財富增加、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同時,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產生了崇尚個人價值的實現、追求學術地位的提高、重視物質利益的獲取,輕視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思想覺悟和自身品德修養等現象。與此同時,一些黨員幹部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逐步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自由主義、分散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傾向在高校黨員幹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體現,出現了一些模糊認識。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習慣於以社會為參照系,總認為自己各方面還好,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校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影響了我校的黨建工作。

二是深化改革出現的問題。98年以來,學校先後進行了三次以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體制改革,同時積極推行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學科調整、後勤社會化制度改革等等。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學校原有的平衡,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少數師生員工沒有及時從心理上適應過來。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校黨的建設。

三是理論學習動力的不足。少數黨員認為思想作風、學風建設是軟任務,提高學術水平是硬任務,缺少理論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自覺性,存在先“專”後“紅”的思想。即便是理論學習時也不能把理論學習與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把理論束之高閣。理論脱離實際與實際脱離理論兩種傾向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數黨員由於放鬆了對自己的思想改造,“四信”發生動搖,導致精神支柱、精神動力出現偏差,意志衰退,思想空虛,對馬克思主義心存疑慮,對社會主義前途產生疑惑。個別學生黨員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

四是黨內生活的鬆懈。由於客觀條件所限,少數學院領導班子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不健全,要求不嚴,質量不高,有的甚至把黨內民主生活會當成了一般性的學習和工作通氣會,缺乏針對性,成員之間思想交流不夠;一些黨支部不嚴格執行黨內組織制度,民主生活會不按時召開,或者只走過場、搞形式,降低了生活會的質量;一些新任支部書記工作經驗不足,不能有效開展黨內生活,民主生活的創造性不夠,效果較差。

六、工作建議

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我校本年度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全校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既是對全校黨員黨性觀念、大局意識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全校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領導能力、領導水平的現實考驗。同時也有利於我們集中一段時間和精力,通過強化教育,解決學校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廣大黨員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我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主要有:

1、要建立領導機構,落實領導責任。廣大黨員認為,先進性教育活動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領導。各級黨組織都要成立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第一責任人,其他黨員領導幹部要結合分工情況抓好分管(聯繫)部門(單位)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紮紮實實地組織好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各單位、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拿出足夠的精力,精心組織,不能有絲毫懈怠。要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

2、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大家認為,基層黨組織既是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也是先進性教育的工作重心。先進性教育工作能否搞好,關鍵在於廣大黨員積極參與,關鍵在於各級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關鍵在基層黨組織負責同志很好地履行職責。因此希望學校各級黨組織的負責同志,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握工作要領,盡心盡責地把中央、省委、高校工委的精神,學校黨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搞好。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3

一、我縣鄉鎮民政辦現狀

從總體上看,近年來,在各鄉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我縣鄉鎮民政工作得到一定加強,民政助理員隊伍結構得到一定改善,基層民政幹部的綜合素質逐步提高。大部分民政助理員工作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安心熱愛本職工作,整個民政幹部隊伍基本穩定。但是,隨着民政業務的深化發展,以及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實施,面對民政工作量的不斷增加,民政辦規範化水平不對稱,民政助理員人員數量不足、整體力量薄弱,與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適應等問題日益凸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影響和制約整個民政事業的發展。從調查瞭解情況看,目前在鄉鎮民政辦規範化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情況:

(一)專職民政助理員配置不足,兼職情況比較突出。

(二)民政幹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出現“四偏”現象。

(三)民政幹部隊伍的素質與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一是部分幹部缺乏改革創新意識和開拓進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陳舊,習慣於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對新形勢下民政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研究和思考。對民政的地位、職能和任務停留在以前狹義的認識上,適應並融入現代民政反應比較緩慢。特別是隨着民政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難於適應用現代手段做好民政工作,30%以上的助理員由於各種原因還不會操作使用電腦,60%以上的助理員不會網上辦事,大部分鄉鎮民政幹部無法較熟練使用電腦辦公。二是少數幹部工作責任性不夠強,主動性不夠。“上為國家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愛崗敬業精神不夠牢固,個別不安心本職工作,怕繁、怕難、怕苦的情緒時有流露,作風不紮實,造成工作質量的不穩定。三是少數幹部由於年齡、自身學習、身體狀況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員沒有參加系統的民政業務培訓,對民政有關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缺乏鑽研,掌握瞭解不深;面對面廣、量大、實打實的民政工作,無法經常性入村入户瞭解實情,在及時完成任務方面有些力不從心,難於勝任其工作。

(四)鄉鎮民政辦辦公環境普遍較差,與民政對象的需求相差較大。

3、鄉鎮民政辦制度上牆情況。有7個鄉鎮沒有做到制度上牆。有上牆的鄉鎮,除才溪鎮外,其他絕大多數鄉鎮只簡單張貼工作職責、沒有辦事程序,且不少還是80、90年代上牆的制度,既不整齊,又不規範,影響辦公場所環境美觀。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一、基本情況

(一)基層規範化管理

1.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基層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規範化管理工作落實在基層,關鍵在於領導的重視程度。應該説我係統各級班子對基層規範化工作高度重視,在近兩年税收形勢緊張,任務艱鉅的情況下,能夠合理制定工作規劃,轉變“重任務、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思想,充分認識規範化管理對税收各項工作的基礎作用,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基礎管理,加大基層投入,如遵化市局兩年來投入基層建設資金150餘萬元,使基層分局的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2.環境整潔,管理規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調研中發現,各單位的共同亮點是高標準的環境衞生和內務管理。如,遵化新店子分局在市局突訪的情況下,仍能做到辦公場所整潔明亮,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內務管理井井有條。豐南區局徵收分局按照總局的標準統一標識,劃分功能區,便民服務設施齊全、管理有序。

3.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基層規範化管理與地税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各單位在做好徵收管理、美化環境、創造優良秩序等共性管理工作的同時,因地制宜,以地税文化建設為載體,加強人員隊伍建設,促進規範化管理工作上水平。如灤南縣局基層建設方面各分局各有所長:長寧分局注重納税環境建設,設立地税文化宣傳站,為納税人提供了良好的税收知識學習平台,提高了納税意識;柏各莊分局注重廉政文化建設,該分局的文化展室及地税文化網頁成為一大亮點,在20xx年被評為全省地税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全縣廉政文化進機關示範點等稱號;胡各莊分局以其獨特新穎的“宿舍文化”形式,深入淺出的“木桶理論”理念,將個人追求與團隊精神有機融合;扒港分局提煉出“爭先、創新”的精神主線,確定了“制度約束、文化薰陶、精神激勵”三方面表現形式……各分局的各項工作都圍繞税收徵管這一中心工作,在20xx年税收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二)地税文化建設

1.地税文化建設推動了税收中心工作。先進文化是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前進的動力。建局20xx年以來,從最初的“四愛”教育,到“爭一、爭旗”的地税精神,從創建學習型組織到今天的地税文化建設,其實質都是文化作為加強税收中心工作的有效載體,不斷在強化提升。應該説各級領導班子注重情感投入,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灌輸和責任意識培養,有力地促進了領導與幹部職工之間互動式的交流,確保了“收好税,帶好隊”,幹部職工的氣平、心穩、勁足、積極性高。這樣的治局理念,帶來了和諧、文明、高效、廉潔的良好局面。

2.税收文化推動了幹部隊伍建設。灤南縣局在文化建設中提煉總結出了“以德治局文化強局”的核心理念,建成文化展室、税收史料展室,20xx年在職工中開展“四德”教育,邀請專家做了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知識講座,在全局形成了積極、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組織編印了報紙《税苑》,培養人才,鍛鍊隊伍,促進工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3.地税文化營造了良好的徵納雙方關係。服務社會是地税文化建設一個特性,也是基本宗旨。豐南區局徵收分局在地税文化建設中突出服務文化建設,他們推行“一窗式”服務,把地税文化建設過程,變成為納税人提供文明、優質、快捷的服務過程,變為税務形象的塑造過程,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地税“品牌”,最終營造良好的徵納雙方關係,實現“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目的。

(三)幹部隊伍現狀

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基層規範化管理方面

一是抓管理不到位。目前我係統的基層建設硬件設施已基本到位,可以説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但在管理工作中部分單位還屬於粗放型管理,管理標準不高,要求不嚴,死角不少,如有的單位環境衞生還有死角,後院物品擺放雜亂,宿舍和食堂的管理漏洞相對較多;有些單位還存在着個別幹部着裝不規範、不掛牌上崗的現象,臨時人員尚未做到統一着裝。上述問題的存在暴露出基層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二是地税文化建設與基層規範化管理的結合還不夠緊密。個別單位滿足於現狀,缺乏創新的精神,不能隨着形勢發展,對規範化管理的內容、範圍和標準進行新的定位;不能把地税文化建設與基層規範化管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滿足於一次性投入和建設,滿足於維持現狀。個別單位侷限於自己的小圈子,缺乏爭先創優意識,導致了工作的止步不前。

三是基層分局網絡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省、市、縣、分局四級聯網,分局建有自己的獨立網站,一直是我局在全省地税系統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中領先於其他市局的一大特色。但調研中發現,個別單位的網站日常維護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時更新;有些分局網站和縣(區)局網站的內容重複,缺乏自身特色;還有一些縣(區)局由於網站更新,造成分局網站鏈接不上。

(二)地税文化建設方面

從地税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來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層面的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建設發展最為迅猛,基層分局的辦公環境、辦税服務廳建設均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設也都找到了着力點,但通過座談我們感到,一是一些基層分局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還不到位。普遍對地税文化建設缺乏理性認識,甚至將地税文化簡單化、形式化,主要表現在將税務文化建設簡單的等同於環境的佈置、開展文體活動、辦攝影展等,忽略了税務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在地税事業發展中的核心靈魂作用。二是地税文化建設的目標、方向、內容還不明確。沒有形成一個包括基本目標、即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內的目標體系,導致了地税文化的發展缺乏延續性,出現了大量的短期行為。

(三)幹部隊伍建設方面

三、下步工作目標和打算

(一)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要抓好檢查督導。檢查就是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成效進行衡量和評價,督導就是對在檢查工作中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採取相應糾正措施的過程。省、市局已經對基層規範化管理工作制定了“有形”的標準,我們可以採取跟蹤檢查督導和階段檢查督導相結合、典型檢查督導和普通檢查督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此項工作。我們計劃在5、6月份組織各單位主管局長和政工科長開展縣區互查,使他們相互之間借鑑經驗,縮小各縣區管理工作差距,為全面提升我市整體規範化管理水平打基礎。

(二)更新理念,以軟環境的提升促進規範化管理工作整體再上新水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樹立科學、現代的管理理念是推進税務基層管理規範化的前提條件。我們計劃在下半年繼續與揚州税院合作,組織一期分局長培訓班,通過學習研討,拓寬視野,更新管理理念,為實現税收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打下思想基礎。

(三)豐富載體,開展多形式的文化創建活動。今年我們將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對縣區局創建活動進行指導,形成各具特色、羣芳爭豔的創建局面。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寓教於樂,不斷增強税務幹部的創建意識,通過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使税務幹部產生歸屬感,進而激發團隊創造力,提高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突出重點,注重地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在地税文化建設中,要把地税文化理念真正與我們的管理、執法、服務、廉政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確指導思想,規劃總體思路,充實文化內容,完善整體框架,形成一套有鮮明特色的地税文化體系,從而規範、引導、約束幹部的行為和工作,使地税文化真正起到美化環境,淨化心靈的作用,真正成為發展税收事業的精神支撐。

(五)狠抓落實,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按照總局提出的幹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目前我們結合我局當前工作和幹部隊伍實情,已制定了《唐山市地方税務局20xx―20xx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的實施意見》,這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統培訓規劃,目的就是要下大力氣抓好人員素質再造工程,開展大規模的教育培訓,提高整體業務素質,力爭用兩到三年的時間使全系統幹部隊伍綜合素質有明顯改觀,儘快適應新時期税收工作要求。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5

目前全鎮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80000多名從業人員,1000多個已註冊的牛仔服裝品牌、產品遠銷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新塘鎮榮膺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新塘國際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裝,紡織品類貿易為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設計中心,創新科技中心為一體的大型商貿城、新塘國際牛仔城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設有商鋪位3000多個、它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種最齊全的牛仔服裝,紡織品商貿城、新城國際牛仔城商場是經營牛仔服裝,紡織品類的理想大型商場、商20xx個人工作總結:場兩座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首層,二層鋪位共800多個,第三層為商務辦公中心,第四層為鋪位租户倉庫、商場內通道寬敞,備有中央空調,自動扶梯,貨運電梯,電話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統、商場附近設有大型停車場和發往各地的大型貨運場,為客户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優勢:

1、市場專業、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專業批發市場。

2、政策支持、增城政府重點扶持。

3、價格便宜、廠家直銷。

4、規劃合理、市場環境優美,集生產,貿易,科研,居住,20xx個人工作總結:旅遊為一體。

5、規模宏大、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商鋪3000多個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劣勢:

1、交通地理較偏、地處增城新塘鎮

2、經營時間較晚,知名度不高、市場20xx年開始興建,20xx年8月開業、廣告傳播力度不夠致使市場知名度不高、增城新塘板塊:以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紡織城為重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目前仍不旺的原因:

2、廣告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只在增城等地做了少量的招商廣告以及在一外地電視台做了少量的廣告,而且時間在晚上十點鐘,這樣的時20xx個人工作總結:間導致了傳播效果更差,因而,整個服裝城廣告傳播效果差,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3、經營方式特殊、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主要是看樣定單,服裝城業主的服裝產品主要是用來展示給客户看的,每套服裝只有一件,沒有現貨供應,客户只需選中自己需要的版式,然後下單給經營户、經營户在服裝企業生產後再通過汽車託運和火車託運給客户,因而,在商城內很少看見打貨理貨的熱鬧場景。

虎門服裝批發市場板塊

虎門鎮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20xx個人工作總結:多萬、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鍊,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虎門不僅是堅實的生產基地,而且是龐大的服裝市場、有着名聞遐邇的富民商業大廈,龍泉商業廣場,黃河時裝城等17個現代化時裝商場,8,500多家商鋪,形成了一個方圓一平方公里的時裝城、虎門不僅成了全國最活躍的服裝批銷中心,而且成為出口東南亞,歐美,西亞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稱號、虎門服裝市場名牌薈萃,精品如雲、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過八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和四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成為服裝界聞名遐邇的矚目盛事、

(一)富民服裝批發市場

市場概況:富民服裝批發市場是由專注於批發市場開發與管理的虎門富民服務公司投資興建,在投資富民服裝批發市場之後,陸續開發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富民進出口公司和富民時裝網,富民服務公司擬投資建一座佔地3000畝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佔地500畝投資20億元的富民商貿城,使富民成為華南地區擁有傳統與現代物流相結合的商業航母。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經營品種齊全。

3、有着豐富的市場資源、服裝城所在地處在全國聞名的服裝生產基地——虎門鎮、在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鍊,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這些都為服裝市場的經營提供了貨源。

4、有效的經營管理。

5、濃厚的商業氛圍、市場周邊是虎門鎮重要商業繁華區,商業氛圍及其濃厚。

6、客流量大、每天的人流量達到十萬人次以上。

7、實現了品牌經營、在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市場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等專業批發市場。

8、廣告宣傳手段多樣、富民服裝批發市場廣告宣傳有網絡廣告,電視廣告,廣播廣告,户外廣告,內部刊物,DM等,富民還建立了自己的專門服裝網,不僅宣傳企業形象,還發布服裝市場信息和各種跟服裝有關的市場知識,管理技巧等。

9、經營時間早,管理經驗豐富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劣勢:

1、周邊服裝批發市場正在瓜分經營份額。

2、租金偏高、比黃河時裝城的租金明顯偏高。

(二)黃河時裝城

市場概況:黃河時裝城位於服裝名城--虎門、坐落於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黃河時裝城是黃河集團公司屬下開發的,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黃河時裝城集傳統服裝批發商場經營管理之精華,注入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獨創了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虎門本土文化經濟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秉着:營造大市場,搞好大流通,推動大生產,帶動大繁榮的經營理念。榮辱與共、經營目標:創建全國性至大服裝批發貿易中心,成為"南派時裝"的代名詞。在變化中搶佔先機,在競爭中創造優勢。

黃河時裝城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市場坐落於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

2、交通便利、商場南臨太平中巴站,虎門貨物託運總站、,擬在商場東北側建中巴站,在廣州,深圳等火車站,機場設立黃河商業城辦事處,運送顧客及貨物。

3、起點高,規劃合理、市場一至三樓是時裝商場,四樓是香港時裝城,六樓是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主會場,七樓是南方證券,黃河集團,黃河時裝城辦公室,八樓是高級時裝寫字樓,大型時裝表演中心。

4、市場定位準確、黃河時裝城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5、經營富有特色、每年都在時裝城舉辦虎門國際服裝節,在四樓設有香港時裝城,這是所有廣東省各批發市場最具特色的服裝市場類型。

6、大型停車場、在時裝城地下有大型停車場,能夠滿足客户車輛停靠需要,並能解決大型服裝節停車需要。

7、人流量大、由於時裝城大廳前有通往全省各地的客運站,客運站能夠帶來巨大的人流。

8、攤位面積大、在時裝城內攤位面積從8—30平方米都有,但主要是18—30平方米的為主,明顯要比其它市場攤位面積大。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6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情況不斷複雜化,城市管理面臨着新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式,轉變城市管理模式,本文針對淮陰區的城市管理工作進行充分調研,並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全面配合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政策,力爭打造城市管理新篇章。

一、當前城市管理現狀

(一)建設和管理雙管齊下

一直以來,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有建就有管。城市建設是為了更好的改善城市功能,滿足羣眾的生活需要,而城市管理就是為使得城市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實現,並且延長其壽命,從而推動城市的更好發展。城管局作為淮陰區的城市管理單位,一直以來認真履行自身的管理職責。在建設方面,城管局積極配合相關單位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特別是推進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便民小吃城等設施的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公廁32座,垃圾中轉站17座,小吃城2處。在管理方面,實行“三洗一清”的制度,確保路兩側牆面、地面、門面乾淨整潔。定期開展市容環衞專項整治活動、非機動車專項整治活動等,全面清理佔道經營、流動攤點、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倒垃圾、亂潑污水等違章行為,全面淨化城區環境衞生,取得了明顯效果。通過上述措施,強化對城市的道路、建築物、公共設施的維護和保養,確保城市建設的壽命,切實保證了長效化的管理效果,共同推進 “五城同創”工作。

(二)整體和局部齊頭並進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淮陰區城管局一方面加強精品創建,打造亮點工程。積極打造城管工作精品和亮點工程,相繼開展示範路創建,精品廣場、精品小吃城創建。全面建成洛陽路及西壩美食小吃城、爭創淮海路省級示範路等,為城市管理增添更多的亮點。

另一方面注重細節,加強無縫管理,力爭在時間和空間上實行全覆蓋。在管理時間上,推行延時工作制,全體人員每天比其他部門提前半小時上班,推遲15分鐘下班,星期天、節假日不休息。執法大隊實行早中晚班制,早上6:00至晚上9:30不間斷巡查執法管理。渣土管理實行24小時三班制,全天候管理。在管理空間上,實行“一把掃帚掃到邊”,所管轄的區域清掃到邊,保潔到位,不留死角。環衞管理實行“兩掃兩保”制,人員機械同步制,即每天從早4:30至晚10:00進行兩次清掃、兩班保潔。建立局紀委督查、辦公室督查、科室督查三級聯動督查體系,做到一級督查實行追究制、二級督查實行督辦制、三級督查實行自查自糾制,通過層層交叉督查,確保不出現監督空當。

(三)法律和教育剛柔並濟

城市執法的管理,其目的在於糾正違法行為而不是處罰。針對城市管理的對象,有許多小攤小販都屬於弱勢羣體,在很大程度上,生活都存在一些困難。淮陰區城管局針對這一情況,積極主動拿出對策,幫助羣眾解決問題,在保證城市管理質量的前提下,也讓管理對象易於接受。

一是實行執法影像送審制。要求對執法過程進行全程攝像,並將攝像資料及時報送法制科審核。同時實行每週一點評,要求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限期整改到位,逐步提高執法水平,避免出現誤判的現象。

二是建立違章檔案。要求按路段建立違章户檔案,一次違章實行告知,兩次違章進行教育,免於處罰,對三次以上違章者將進行嚴格處罰,實行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管理與執法相結合。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設立隊伍建設督導員,在日常執法時,進行現場監督和指導。擴大社會監督渠道,向社會公佈執法監督舉報電話,並定期邀請媒體記者、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城管執法工作,對城管執法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保證執法的公平與公正。

二、城市管理存在問題

城市管理工作由於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相關單位做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有許多問題存在,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一)執法環境複雜,社會輿論不良渲染

城市管理涉及到社會管理的一些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並且一直以來偏見也存在於一些人的心中,因此城管工作存在社會矛盾集中、管理難度大、羣眾理解少等難題。加之由於政府信息公開的不及時,相關信息流通不暢,且少數媒體、網站有時不顧事實地大肆渲染,容易使社會輿論形成一邊倒局面,常常使城管工作處於被動的境地,給城管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執法對象特殊,管理工作經常受阻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特別對於市容市貌管理而言,大多數的執法對象情況都比較特殊。其中不乏老弱病殘,為社會的弱勢羣體,他們本身生活困難,文化層次不高,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時,同樣要兼顧其生活狀況,這給管理工作又增加了許多難點。此外,目前市民對於城市管理許多章程和法規都不瞭解,用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執法工作,使得執法工作經常受到阻撓。

(三)管理體系傳統,緊急響應有時滯後

當前社會已經處於信息社會的時代,網絡大數據體系已經形成。但是政府部門的許多管理體系仍然沿用過去的傳統做法,未能及時更新換代。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缺少立即響應的報警體系。有時市民羣眾發現問題,甚至不知道去哪尋求解決。政府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也不能夠共享,有時一件事情多個單位關注,有時卻無人關注。

(四)相關法律缺位,部門體制有所衝突

目前,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規定了城管執法相對集中行使市容環境衞生、規劃、綠化、市政、環保、工商、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處罰權。由於城管執法多數是執“他法”,沒有一部真正屬於城管自己的法律,因此,存在“借法”執法、執法依據不足、執法難的局面。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部門職責交叉、多頭執法等問題,導致城管執法體制不順,城管執法職能不完善,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創新社會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一)建立智慧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效率

充分應用當前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將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服務融為一體,建設智慧化管理體系,打造智慧城市。從城市管理角度來説,一方面可以建立數字城管“網格化”管理,在區域內街道、社區、公共場所逐步劃分網格點,定人、定時、定點地進行管理,並通過當前信息技術手段,採用網絡攝像頭、遠程監控等手段,進行實時監測,確保管理不漏死角,緊急響應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通過實施數字城管,可以有效整合信息資源,建設基礎數據共享平台,實現城管工作細節精細化;通過城管辦公自動化、移動指揮智能化、監控可視化、監督舉報社會化等手段,逐步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實現“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管理。

(二)加強部門聯動制度,推進科學管理

一是針對政府各部門出現的智能交叉地帶,進行梳理,成立聯席會議制度,避免多頭領導和多方不管的狀態,確保管理無漏洞。二是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對於弱勢羣體的問題,既要管理,也要幫助,及時提出計劃,城管、民政、規劃等部門要互通有無,保證羣眾的生產生活。三是建立城市管理信用平台,並與個人徵信平台相掛鈎。對待頑固分子,可以建立黑名單制度,借用信用平台倒逼城市居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城市管理規則,保障城市各項功能的實現,共同推進建設美麗新城市的目標。

(三)轉變被動管理模式,實現自主優化

一直以來,管理者與管理對象都處於對立的狀態,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管理者要加強學習,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法律法規及執法程序的培訓,建立考核制度,嚴格約束執法人員,轉變執法方式,變粗暴執法為柔性執法,以勸説、教育為手段,化解矛盾衝突。另一方面,注重對於社會公民的道德修養的培養。政府要在全社會的範圍內進行宣傳,對一些造謠的個人與媒體進行處罰,保證社會信息的暢通與準確性。同時發揮社區的力量,發動和依靠羣眾,堅持矛盾不上交的原則,就地解決問題。與智慧社區理念相結合,城市管理的立足點是公共服務,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城市管理僅靠城管執法部門是難以管到位的,只有充分發揮廣大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因此,要精心設計載體,形成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機制,增強市民城市管理意識,引導市民協調一致搞好城市管理,推進城市管理社會化。特別是要廣泛發動組織廣大志願者參與城市管理,充分挖掘廣大市民對社會的責任感和鄰里互助的精神,形成“城市管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四)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引入市場機制

對於管理工作中而言,人才是基礎,資金是保障。為促進城市管理朝着更好更科學的管理方式轉變,需要加強對於城市管理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大資金投入,有助於提升城市管理的整體水平,吸納優秀人才、專業人才打造先進科學的管理隊伍。

對城市相關的養護、管理等項目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供鼓勵和優惠政策,調動市場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激發市場的活力,改進管理的方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益的目的。鼓勵私人、企業投資進入城市管理與服務,可以嘗試採取政府與企業合作的BOT[1]、BLT[2]等一些新的發展模式,讓更多的市場資源進入到公共服務與管理當中來,推進城市空間的開發管理與探索利用,切實起到利用市場槓桿促進城市管理的作用。

四、展望

在當前社會中,創新社會治理已成為黨中央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針。對於城市管理工作,作為社會治理方式轉變的重要部分,相信在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基礎下,新型的社會管理體制將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也能夠逐漸形成,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民羣眾享受到全面深化改革所帶來的紅利,讓人民的生產生活更為舒適便利,建設社會主義美麗新家園的目標也將指日可待。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7

為使我校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7月初,我們通過座談、個別訪談和抽樣調查等方式,對我校黨建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學校黨委下設14個分黨委、5個黨總支和1個直屬黨支部,共有160個基層黨支部。其中,教職工黨支部93個,學生黨支部67個。至20xx年6月底,全校有共產黨員3017人,其中教職員工黨員1284人(含離退休黨員406人),佔教職工總人數的48.5%;學生黨員1733人(含組織關係暫留學校的往屆畢業生黨員84人),佔在校學生總人數的9.90%。

教職工黨員中,具有教授或正高級職稱的52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4.0% ;具有博士以上學位的18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1.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394人,佔教職工黨員總數的30.7%。教職工中現有19名流動黨員,其中外出學習半年以上的黨員13人,在外單位工作的黨員6人。

學生黨員中,研究生黨員有273人,佔研究生總數的43%;普通本、專科生黨員有1190人,佔在校普通本專科學生總數的9.7%;成教生黨員有270人,佔在校成教生總數的7.2%。本科生一、二、三、四年級黨員分別為52人、209人、261人、521人,各佔本科生黨員總數的5%、20%、25%和50%。

從總體上看,我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廣大共產黨員立足本職、勤奮工作、開拓進取,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各項工作中,在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和關鍵時刻的考驗面前,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組織,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和好評。廣大師生普遍反映:學校建設、發展、改革與學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二、 主要成績

1、思想理論建設成效顯著。學校黨委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把理論學習與學校改革發展的實際緊密相結合,推動領導思想觀念和教育觀念的創新;把學習研討與撰寫理論學習文章、集中學習和自學、研讀原著與專家輔導相結合,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堅持選派幹部到各級行政學院、黨校學習,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提高管理和領導水平;堅持開展骨幹理論學習培訓,着力提高中層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及管理水平;積極推進兩課改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xx年,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受到省委高校工委的表彰。

2、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20xx年下半年,學校進行了新一輪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一批能力強、水平高的年輕幹部走上了學校中層領導崗位,增強班子活力。今年6月,學校召開了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和紀委,一批政治強、作風正、思想解放、視野開闊的同志進入學校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3、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明顯增強。近些年來,學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績顯著,共有1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00多名優秀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先後受到上級黨委的表彰,學校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4、黨建的制度體系基本完善。先後制定了《黨建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黨委(總支)工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黨政領導工作規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黨建制度體系,為我校的黨建工作規範化奠定了基礎。

5、作風建設明顯進步。學校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積極推進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改革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辦學思想進一步端正。在工作中堅持黨的羣眾路線,為師生排憂解難,解決師生員工普遍關心的問題。

6、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穩定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健全工作責任制,及時排查不安定因素,妥善處置各種突發性事件,保持了學校的持續穩定,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為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

7、促進了學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98年以來,學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師資隊伍得到加強,多學科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高,校園環境建設成效明顯,校園文化活動生機勃勃,校內管理體制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取得較大進展。20xx年5月,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評審,成功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今年學校博士學位建設工作通過省教育廳專家立項評審。學校正在向全國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三、 基本經驗

多年來,我校黨建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切地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路子。

必須始終不渝地圍繞學校的根本任務和中心工作加強黨的建設,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須始終不渝地把維護高校穩定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羣眾路線,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全心全意依靠廣大師生員工辦好學校。

四、 主要問題

調研表明,我校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有些黨員理想信念動搖,黨員意識淡薄,帶領羣眾前進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學校有些黨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和錯位的現象。有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迷茫,信心不足;有的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意識不強,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嚴重;有的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於一般羣眾。

有的大局意識不強,不能正確對待改革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利益調整,斤斤計較部門和個人得失;有的對國家大勢看不清楚,對一些現實問題看不明白,甚至不想當黨員等等。

二是在基層組織方面,少數黨的基層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個別黨的基層組織不能緊密結合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比較薄弱;少數班子不團結,不能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黨內生活中不能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的對黨員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使個別黨員長期遊離於組織之外;有的黨組織活動形式呆板,內容單調,效果較差等等。

三是在幹部素質方面,有的黨員領導幹部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辦學和解決複雜矛盾的能力不強。有的黨員幹部履行職責不力,上崗後的表現與競聘時的承諾差距明顯,工作成績不理想;有的幹部大局意識淡薄,本位主義和部門意識較濃;少數快到退休年齡或提拔空間不大的幹部,思想鬆懈,不求進取,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的黨員幹部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不從實際出發,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盲目決策、盲目拍板;有的黨員幹部缺乏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意識,不遵校紀校規,不按規矩程序辦事,為人不正、處事不公。

四是在校風方面,有些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存在脱離羣眾的現象;少數黨員教師育人意識不強、為人師表不夠,部分黨員學風不端正。有的黨員缺乏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能力不強;有的人缺乏事業心,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有的人工作拖拉、方法簡單、效率不高,遇到矛盾就上交,見到困難繞道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差;有的人宗旨意識不強,羣眾觀念淡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甚至以個人為中心,為己不為民;

少數黨員教師還沒有真正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工作中不理解、不尊重學生,生活上不關心、不幫助學生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科研工作中還存在違背學術規範,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的不端行為;少數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自由散漫,成天得過且過;部分學生壓力不足,應付考試,對社會人才競爭的嚴峻形勢認識模糊,缺乏競爭意識;

一些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淡薄、能力不足,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學習方法尚不能完全適應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要求;一些學生黨員不講誠信,不嚴格要求自己,考試舞弊和惡意欠費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

這些情況,反映了在我們的黨建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差距和問題,需要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五、 原因分析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外部環境的影響。近些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使得高校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社會財富增加、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同時,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產生了崇尚個人價值的實現、追求學術地位的提高、重視物質利益的獲取,輕視政治方向、政治態度、思想覺悟和自身品德修養等現象。

與此同時,一些黨員幹部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逐步呈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的特點,自由主義、分散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傾向在高校黨員幹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體現,出現了一些模糊認識。高校的一些黨員幹部習慣於以社會為參照系,總認為自己各方面還好,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校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影響了我校的黨建工作。

二是深化改革出現的問題。98年以來,學校先後進行了三次以機構、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體制改革,同時積極推行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學科調整、後勤社會化制度改革等等。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學校原有的平衡,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少數師生員工沒有及時從心理上適應過來。所有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我校黨的建設。

三是理論學習動力的不足。少數黨員認為思想作風、學風建設是軟任務,提高學術水平是硬任務,缺少理論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自覺性,存在先專後紅的思想。即便是理論學習時也不能把理論學習與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把理論束之高閣。

理論脱離實際與實際脱離理論兩種傾向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數黨員由於放鬆了對自己的思想改造,四信發生動搖,導致精神支柱、精神動力出現偏差,意志衰退,思想空虛,對馬克思主義心存疑慮,對社會主義前途產生疑惑。個別學生黨員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

四是黨內生活的鬆懈。由於客觀條件所限,少數學院領導班子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不健全,要求不嚴,質量不高,有的甚至把黨內民主生活會當成了一般性的學習和工作通氣會,缺乏針對性,成員之間思想交流不夠;一些黨支部不嚴格執行黨內組織制度,民主生活會不按時召開,或者只走過場、搞形式,降低了生活會的質量;一些新任支部書記工作經驗不足,不能有效開展黨內生活,民主生活的創造性不夠,效果較差。

六、 工作建議

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我校本年度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全校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既是對全校黨員黨性觀念、大局意識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全校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領導能力、領導水平的現實考驗。同時也有利於我們集中一段時間和精力,通過強化教育,解決學校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廣大黨員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我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主要有:

1、要建立領導機構,落實領導責任。廣大黨員認為,先進性教育活動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領導。各級黨組織都要成立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第一責任人,其他黨員領導幹部要結合分工情況抓好分管(聯繫)部門(單位)的先進性教育活動。

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作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紮紮實實地組織好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各單位、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拿出足夠的精力,精心組織,不能有絲毫懈怠。要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

2、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大家認為,基層黨組織既是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也是先進性教育的工作重心。先進性教育工作能否搞好,關鍵在於廣大黨員積極參與,關鍵在於各級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關鍵在基層黨組織負責同志很好地履行職責。因此希望學校各級黨組織的負責同志,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握工作要領,盡心盡責地把中央、省委、高校工委的精神,學校黨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搞好。

3、要把握好相關政策。廣大黨員談到,先進性教育活動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展教育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確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做到不變形、不走樣。要努力做好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廣大黨員和羣眾的注意力進一步引導到促進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事業上來。要加強調查研究,注意及時發現一些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採取對策措施。

4、要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廣大黨員認為,能否有效地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是衡量先進性教育活動實際成效的重要標準。當前,我們學校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除了日常教學、科研和生產、管理工作任務外,迎接20xx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準備工作、博士點建設工作、規劃的編制工作以及教代會、職代會,團代會、學代會老幹部、老教授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等等,都在緊張進行。

全校各單位、各部門都應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統籌規劃、合理安排,精心組織,做到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學校各項工作兩不誤,兩促進。既不能脱離業務工作抓先進性教育活動,也不能借口工作忙而不認真抓先進性教育活動。應該把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效體現到解決突出問題、促進各項工作上,用推動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果衡量和檢驗先進性教育的成效。學校共產黨員要以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良好的工作作風,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5、要做好宣傳工作。廣大黨員認為,宣傳輿論工作對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將宣傳工作貫穿始終,促進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要充分利用校廣播台、校報、網絡、櫥窗、板報、橫幅等宣傳媒體和宣傳形式,開闢專題和專欄,總結交流經驗,研究探討工作,及時反映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積極營造濃郁的學習教育氛圍。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8

一、社區概況

XX街街道XX街社區居委會,1955年成立居委會,因地處XX街而得名,20xx年組建選舉成立XX街社區居委會。隸屬沙依巴克區XX街街道辦事處。在沙依巴克區人民政府駐地西南約 5公里 ,東以倉房溝北路、西以過境公路、南以貨場東路、北以阿里路為界。面積約0.8平方公里,總户數4552户,總人數12548人,其中常住户3676户,人數10354人,出租户880户,流動户876户,流動人員2194人,主要有漢、維、回等民族,放心户3535户,基本户880户,重點户116户,重點管控户21户。社區共有樓棟數97棟,樓棟長50名,社區包户人員為41名,平均包户數111户,轄區小區22個,其中商户小區5個,單位型小區15個,無人管理小區2個,轄區內共有14個單位,4個市場(含單位內),其中事業單位3個,國有控股5個,民營企業3個,集體企業1個,行政單位1個,部隊1個。社區共有黨員708人,其中組織關係在社區的黨員48人,知名人士9人,其中人大代表4名,政協1名,黨代表3人,宗教人士1名,優撫對象2人,殘疾人90人,低保户52户,69人,重點人員21人,其中吸毒人員16人,刑滿釋放人員5人。宗教場所1個,大小賓館15個,社區現有工作人員38名,其中國家幹部7名,所佔所有工作人員比例為18.4%,社區委員2名,社區工作者10名,勞動保障協管員3名,社區小聯防1名,社區巡邏隊15名。XX街社區居委會駐XX街396號。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一、加強組織隊伍建設,在夯實基層基礎上下功夫。堅持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加強基層基礎必須繼承和發揚走專羣結合的優良傳統,既要發揮專門機關的職能作用,又要鼓勵和引導廣大羣眾積極參與,形成立體式的防控體系。一是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首先要加強基層綜治組織的建設,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配齊配強綜治專幹,專門從事綜治維穩工作。同時,整合基層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基層組織力量,完善司法調解中心,發揮其在社會綜治工作中的宣傳、調解等重要作用。其次要大力加強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的配套組織建設,對軟弱渙散、不起作用的領導班子要及時進行整頓,選配好黨支部一班人,特別要選好支部書記。要加強治保會、調解會的建設,做到組織、人員、工作、報酬四落實。建立治安防範組織法制教育隊伍,開闢常年的法制教育陣地,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政權組織為基礎,居委會、調解小組、調解員為主體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綜治工作網絡。二是配強基層綜治力量。只有基礎工作紮實,治安防範嚴密,才能紮緊籬笆,嚴管細防,有效維護一方平安。要配齊配強基層綜治力量,按要求配足綜治專幹,基層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人員都按要求配齊配強,充實基層綜治力量,切實解決有人抓的問題。另一方面,應將那些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熱心社會治安工作、在羣眾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員充實到居委會、治保會和調解會等基層組織中去,以提高處理問題的整體能力。同時,要以小區為單位組建義務巡邏隊等羣眾自治組織,加強對轄區周邊的巡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發生。並經常對這些自治組織進行檢查督促,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激發見義勇為熱情,鼓勵和引導人民羣眾積極與違法犯罪作鬥爭,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羣防羣治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強化對基礎綜治隊伍的培訓,不斷提高基層綜治調解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法律素質,充分發揮第一防線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保障機制。着力解決基層基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確保有足夠的人員抓治安防範。其次是必備設施問題,要做到有活動陣地,有防衞器材,有台帳管理,有一定的物質設施,最後就是要在經費上予以保障,想完全靠財政解決是不實現的,可以採取“誰出資,誰受益”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辦法為他們解決資金,也可以採取辦理人身意外險和財產險的方式,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完善調解工作機制,在調處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加強治安隱患和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既可以減少治安工作成本,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筆者認為應該在工作機制、工作方法和責任落實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構築縱橫交錯的工作網絡。層層都要有矛盾排查糾紛調處組,實行專人專職,定崗定責,形成縱到底,橫到邊,責任到人,層層負責的工作網絡,在此基礎上制定責任制度、報告制度、獎懲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可以將收集的基本法律法規彙編成冊,發放給基層工作人員,做到調處工作有法可依。在排查調處過程中,要把集中排查調處和經常性排查調處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對一個地區一個時期的突出問題進行調處,又要對各單位定期排查調處,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查體系。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增加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堅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則,形成整合聯動的機制,對一般性民間矛盾糾紛要經常性排查,隨時調處,把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多發性民間糾紛則要細緻梳理,登記造冊,實行台帳管理;而對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要採取集中時間集中排查的方式,掌握隱患苗頭,要充分發揮司法調解中心作用,以自調為主,調防結合,經調解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及時引導進入司法訴訟程序,以免激化矛盾。

三、加強宣傳教育管理,在安全防範工作上下功夫。按照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要求,加強普法工作,加強對重點人口的經常性管理,是搞好綜治基層基礎工作的戰略性措施。一要深入開展全民的普法教育。運用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一些基本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學法的不斷深入,推動用法的不斷強化。既要抓好各級領導幹部、司法行政人員的法制教育,又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進行社會化宣傳,促進羣眾學法的開展,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民主法制意識。建立法律服務機構,開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羣眾的道德水平,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相互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消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二要加強對綜治工作的宣傳。要採取多種方式宣傳綜治工作的方針、原則和任務,宣傳綜治工作的先進典型,推廣基層單位的先進經驗,宣傳公民參與綜治工作的義務,宣傳、表彰見義勇為的英雄模範人物,調動廣大羣眾參與綜治工作的積極性,以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圍,夯實社會治安防範基礎。三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要加強對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做好對無合法證件、無正當職業、無固定住所人員的管理工作,對身份不明、形跡可疑的人員,要及時向流出地發函調查,對受到依法處理的外來人員的情況要向流出地的公安機關通報,公安機關要掌握重點人口的去向,及時將有關情況向流入公安機關通報,反饋函調材料,並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做好遣返人員的安置工作,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四要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要加強對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拓寬就業渠道,儘可能的多創辦一些過渡性的安置基地,以提高安置率,為他們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層幫教組織,動員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和參與安置、幫教工作,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因素,減少外界對他們的消極影響,消除社會治安隱患。

三、新形勢下做好羣體性事件的有效預防和處置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預防和處置羣體性事件的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防患未然。要在充分考慮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考慮羣眾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的基礎上制訂和出台政策措施,從源頭上防範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羣體性事件發生。要建立健全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和社會穩定的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及時消除誘發羣體性事件的各種因素。

2、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羣體性事件原則上由發生地的社區街道辦事處負責處置,必要時政府直接負責處置。引發事件的問題由有關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解決。不得把本級應該解決的問題推給上級,把本單位本部門應該解決的問題推向社會。

3、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要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政策的嚴肅性,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妥善解決羣眾反映的問題,妥善處置羣體性事件。

4、教育疏導,防止激化。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處置羣體性事件,加強對羣眾的説服教育,引導羣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5、慎用警力,慎用強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要根據羣體性事件的起因、規模、影響以及現場情勢和危害程度,決定是否動用處置性警力、是否採取強制性措施以及採取何種強制性措施、是否使用警械以及使用何種警械。既要防止警力和強制措施使用不當而激化矛盾,也要防止當用不用而使事態失去控制。現場處置羣體性事件,不得攜帶和使用武器。

6、及時、果斷處置。對發生暴力行為或者嚴重損害社會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羣體性事件,要及時、果斷採取措施,堅決制止違法行為,儘快平息事態。

二、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

1、預防和處置羣體性事件,要將法制宣傳、教育疏導工作貫穿整個過程。要通過新聞媒體、現場廣播、印發通告等方式,廣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羣眾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不得妨害國家的、集體的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的串聯聚集,不得堵塞交通、圍堵衝擊黨政機關和其他要害部位,不得妨礙正常的社會秩序。要使羣眾懂得,即使訴求合理合法,但表達方式方法不合法,仍然屬違法行為,且須承擔法律責任。

2、羣體性事件一般不公開報道。新聞媒體採訪報道羣體性事件時,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新聞宣傳紀律。若違反規定採訪報道羣體性事件,或因報道不當造成嚴重後果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各社區、部門和單位按照全國、省、市維穩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對近期排查出的不穩定因素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實行掛牌督辦,認真落實責任,採取有效措施,儘快解決好各種突出矛盾和問題,消除不穩定因素,並隨時向上級維穩辦報告調處進展情況及解決結果。

社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XX街社區屬城鄉結合部,託運部多,周圍道路長年堵塞已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XX街社區目前有大小託運部40餘家,其中在沿街佔道經營的10餘家,在三大市場內經營的為30餘家。由於XX街社區各個巷道路面窄,周圍市場多,加之託運部多,導致XX街路、東街路、阿里路、貨場路經常堵塞,行人、車輛無法行駛,周圍又有三家幼兒園、一所學校,同時隨時會發生交通意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建議區委、區政府能否與運管部門、交通部門及道路部門聯繫,拓寬道路,取締沿街託運部,引導沿街託運部進入市場經營等措施,緩解交通壓力,為百姓的出行提供方便。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9

三農問題”一直備受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涉農信息資源,強化面向農村的廣播電視電信等信息服務。因此,如何以信息化帶動農村實現跨越式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指出,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xx大進一步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信息化是既包括城市信息化也包括農村信息化的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農村信息化建設既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新的機遇。我國現代化建設離不開信息化。在信息時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統是管理企業必備的手段一樣,農村信息化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別是在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後的城鄉之間“數字鴻溝”仍在擴大的情況下,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化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第一,這是信息化工作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就必須加強薄弱環節,重視推進農村信息化發展,統籌城鄉信息化發展,努力實現城鄉信息化建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

第二,推進農村信息化是抓住機遇、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措施。農村城市化要以信息化為前提,首先必須建立暢通發達的信息渠道,以信息流激活物流、資金流、人才流,用信息化促進農業的現代化,不失時機地大力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帶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是抓住一次重要戰略機遇,把信息化和工業化、城鎮化結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農村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

第三,這是加快農村小康建設的必然要求。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8億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實現全面的小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加快農村信息化不僅有利於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面繁榮農村經濟,而且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第四,農村信息化是農村改革的需要。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受到世界各國政治家的重視,一方面是因為政府是全社會中最大的信息擁有者、最大的信息技術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勤政、廉政、精簡和有競爭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信息技術能夠使人民更好地參與各項決策活動,從而促進全社會的進步。信息化使許多政府原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幫助政府實現對國家的有效管理。現今,無論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或者國家安全的保障,都不能沒有信息化的支持。

二、農村信息化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由於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水平落後,所以今後在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着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第一、農村信息化建設投資大、風險高。受農村經濟相對落後、農民綜合素質偏低、農村人口分佈稀疏、地域廣闊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在農村地區加大信息化建設,始終面臨高成本、高風險的投資瓶頸。同時,農村通信的技術接入手段遭遇政策限制,實現普遍接入沒有好的解決辦法。由於農村幅員遼闊,部分區域後期維護、服務等工作也存在困難,農村光纜被盜現象嚴重。部分偏遠區域通信基礎設施鋪設到位後,電話、寬帶入户率難於保證,而農村電話由於農民收入的原因使用率非常低,熱裝冷用現象嚴重,基本上是接電話的多,打電話的少,這就導致通信投資大而收益小,投入產出倒掛相當嚴重。

第二、農民對信息化需求有限。目前農村寬帶市場增長較為困難:一是由於農民經濟水平不高,難以承受電腦終端價格、寬帶月使用費等成本支出;二是通信網絡科技含量高,農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尤其是普遍缺少電腦知識,難以熟練掌握和使用通信網絡,尚未形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

第三、農業信息資源缺乏,使用不便。農業生產週期長、農產品市場瞬息萬變。農民生產生活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農產品買賣信息、價格信息和農業科技知識等。而實際生活中,適合農村的信息資源嚴重匱乏,信息不靈和不對稱導致了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難的問題時有發生。我們的信息採集、分析、處理、發佈能力較低,信息資源開發缺乏總體規劃,尚未建成採集、加工、發佈、反饋等一條龍式的服務體系。推進農村信息化的運行機制還不活,一些涉農網站對農民的真正需求瞭解不夠全面,缺乏從上到下了解農村的信息人員,尤其是最基層負責信息採集、整理加工和推廣應用的人員,從而導致信息不實用,更新也不夠及時。

三、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農村改革以來,城鄉差距有所縮小,但在信息化的挑戰面前,如果農村不能與時共進,城鄉差距將再次被拉大,如果占人口70%以上的農村仍被排除在信息化進程之外並因此拖住中國現代化的腳步,中國同樣將面臨被世界拋棄的危險!因此農村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且任重道遠。

第一、加快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在信息時代,

建設通信網絡是發展經濟、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市場化的必經之路。沒有通信接入能力,農村信息化、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市場化就無從談起。

一要加強有線電視的網絡建設,為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服務;二要擴大電話的服務功能,為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水平服務;三要加快農村的互聯網建設步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第二、加強農村信息化宣傳培訓。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不強,農村懂信息化技術的人才更是缺乏。一些鄉村對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不足,認為農村信息化建設可有可無。據瞭解,農民對電腦的用途知之甚少,能獨立上網的農民更少。農村信息服務站上網歷史記錄中顯示,經常訪問信息網站,查看農業信息,進行農產品交易的並不多。掌握信息化應用技術是信息化建設的一項前提條件。否則,網絡對農民來説就如同聾子的耳朵,成為擺設,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政府要加強農村信息化的宣傳和引導,利用各種公開場合進行信息化功能和成果演示,廣泛宣傳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激發起農民強烈的興趣。同時,認真總結農村信息化成功經驗,推廣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

第三、切實加強對農民信息化培訓工作的領導,全面普及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應用基本知識,義務幫助解決農民信息技術薄弱的問題。在培訓中要統一培訓規劃、培訓教材、培訓經費,避免分散培訓、重複培訓、低效培訓等弊病。根據實際需要,區分主次,重點抓好專業信息員和普通農民的培訓。同時根據不同人羣的需求特點,確定不同的信息化教育課程,讓農民自願報名,自主選擇參訓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減少盲目性,使農民羣眾儘快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術,真正實現信息化下鄉、進村、入户。

第四、降低農村通信服務成本。根據農村通信投入大、產出低的現實情況,各級政府要積極鼓勵通信運營企業發展農村通信和農民使用通信,向通信運營企業適當返還農村通信營業税,並在機房用地、青苗賠償、施工賠補等方面減免費用。通信運營企業要逐步降低農村區間電話、移動電話和寬帶等通信費,讓利農民,刺激農民的通信消費慾望,提升用户量和消費量,實現規模效應。同時設計簡易好用的電腦或手機終端產品,方便農民使用,使廣大農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通信服務。在寬帶網絡建設上要因地制宜,選擇重點人羣和地區,不能搞不切實際的遍地開花,強求每個農户都上寬帶,應初步考慮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個信息服務站,擔當“二傳手”角色,為農民提供寬帶服務。待條件成熟後,再擴大網絡覆蓋面,以避免資源浪費。

第五、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防止重複建設。這是深化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施政效率的重要保障。為此,農村信息化既要總體考慮,又要利於解決當前階級社會發展當中的突出問題,為民、利民、便民,才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效益。對信息化的各個方面,要統籌安排,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步實施,協調發展。對“硬件”建設和“軟件”開發,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開發,以及各個業務系統建設都要有總體規劃,堅決防止由於軟預算約束條件的存在造成的重複建設,要做到全國一盤棋,力求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使公用網絡平台實現互聯互通,使信息化建設健康有序地發展。

總之,農村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任務艱鉅,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正常運轉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企業的積極參與、農民的觀念轉變。只要我們充分發揮信息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拉動作用,就一定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目標。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為全面分析我院基層黨建工作狀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期間,曾就基層黨建工作機制進行專門調研,並形成了《基層黨建機制調研報告》。今年11月11日、18日,鄭建民書記又分別主持召開了系部黨總支、支部和機關、後勤、教輔各聯合黨支部書記座談會,聽取基層黨建情況彙報,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一、基層黨組織的基本情況

黨員人數:截止20xx年10月,全校共有黨員299人,正式黨員229人,預備黨員70人(教職工3人,學生67人)。其中,在職教工黨員148人,佔全體黨員比例為49.5%,佔全院教職員工比例為56.92%,;學生黨員99人,佔全體學生比例為5.5%;離退休黨員42人,佔全體黨員比例14.53%。

組織設置:目前學院黨的基層建制主要有4個黨總支(經濟系、管理系、法律系、外語系)、10個總支下設黨支部、8個直屬黨支部。直屬黨支部除培訓部支部外,均為由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黨支部。

黨務工作人員配備:在在職黨員支部中,四系設專職黨總支書記或副書記各1人,委員、下設黨支部書記及委員都是兼職。基礎部和機關、教輔、後勤各黨支部所有人員均為兼職。(離休、退休黨支部書記和委員由離退休人員擔任)

二、總體評價和基本經驗

多年來學院基層黨組織活動正常開展、內容比較豐富、形式也比較多樣,取得了一定成績,為學院中心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態勢是好的。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基本經驗:

(一)重視組織建設。近年來,從有利於開展組織活動、有利於部門之間工作聯繫、有利於發揮支部在部門工作中的作用、符合高校管理規律等角度,對各系部的組織設置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均設置了總支部,配備了專職書記或副書記,對推動系部黨建工作以及加強對學生工作、輔導員工作的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重視聯繫實際。各黨總支、黨支部大都能聯繫實際,圍繞學院中心工作和部門中心工作開展黨建,並形成了一些特色,發揮了黨組織宣傳羣眾、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的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另外,有些支部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有特色的活動,如圖科黨支部與北蔡陽光驛站結對服務;後勤黨支部關心流動黨員管理;機關支部與貧困學生開展扶貧結對工作;等等。

(三)重視基礎工作。近年來針對黨員發展、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等出台了18項規範性規章制度,積極開展支部達標工作,各支部的基礎工作逐步規範。特別是各系學生黨支部,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黨支部工作檔案,黨員發展更加規範、“三會一課”制度得到了一定落實。

(四)重視形式多樣。特別是在黨員政治理論學習方面,通過觀看錄象、聽講座、參觀訪問、影視觀摩、網絡學習等形式,使黨員教育形式更加多樣,效果有了新的改善。另外,有的支部還針對學生特點,對網絡黨建進行了積極探索。

三、當前基層黨建依然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然,我們也必須看到,與學院發展的要求、與黨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建設的要求相比,我院黨建工作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明顯的薄弱環節。

(一)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我院學生黨員比例在。20xx年第17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的統計,全國高校學生黨員比例為8%(20xx年7月1日《光明日報》發佈從教育部獲悉的信息)。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20xx年7月2日發佈的信息,全國本專科大學生黨員比例為

8.16%,研究生黨員比例為41.83%。教育部網站發佈中共雲南高校工委資料表明雲南省高校本科黨員比例為20.39%。上海本科生黨員比例為12.1%,其中許多高校比例達15%左右,畢業班黨員比例在有的高校達25-30%。復旦本科生黨員比例為15.8%。上海交大學生黨員比例為30.1%。華師大本科生14.4%。上師大本科生12.7%。上海金融學院10%。二工大8.6%。外貿10.63%。民辦東海職業學院20xx年4月學生黨員比例高達24.5%。可見,我院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黨建工作與部門工作聯繫還不夠緊密。各支部(除圖科支部外)大都反映,黨的工作如何與部門中心工作緊密結合,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特別是要從體制、機制上探討一些新的舉措。目前,專職黨總支、支部書記反映工作重心主要是黨務或學生工作,很難圍繞部門中心抓黨建;而聯合支部兼職書記反映各部門工作職責、任務差別比較大,黨務工作很難與各部門工作緊密融合。

(三)聯合黨支部開展集中活動存在一定困難。聯合黨支部跨多部門,各部門工作內容、性質不同,人員也比較多,黨員集中開展組織活動比較困難,組織生活難以保障。

(四)分黨務工作者素質不能適應發展要求。主要是許多兼職黨務幹部缺乏黨務工作經歷,又很少有機會參加相關業務培訓,對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容、方式等了解不夠。在行政工作與黨務工作間,兼職支部書記往往覺得精力不夠,絕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本部門的行政工作上,抓黨務工作的力度不夠,黨建工作很難深入。同時,黨務工作責、權、利之間的關係還比較模糊,考核方式不夠科學,黨務工作壓力不夠,導致部分黨員幹部重行政、教學,輕黨建,甚至不太願意做黨務工作。

四、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院基層黨建工作的設想

(一)加大黨員培養髮展力度。根據我院辦學方向和學生培養目標的特點,要進一步加強在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要注意不斷激發並努力保護好學生的政治熱情,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學生黨員比例。加強對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把主動申請入黨、基本素質良好、有培養前途的學生儘可能納入培養體系。進一步明確並完善團組織推優、黨員與羣眾評議、黨支部把關、黨辦監督審查、黨委審批的發展程序,確保發展質量。建立黨員後續考察、教育制度,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素質。

(二)完善基層黨支部設置。中組部、國家教委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十條規定:“機關、後勤等部門的黨支部一般按部門設置。”《上海市高等學校實施〈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凡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單位應建立黨支部。”同條還規定:“應儘量減少聯合黨支部的數量。”根據這些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和發展需要,要從便於黨員參加活動、便於黨支部發揮作用的角度出發,對聯合黨支部設置進行調整。目前,除監察室、基建處、工會等三個部門黨員不足3人外,其餘各部門黨員都在3人以上,可以考慮單獨成立黨支部。

(三)明確基層黨建工作職能和作用。黨的xx大報告和xx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的主要作用是推動發展、服務羣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要認真落實這一要求,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努力貼近學院和部門中心工作,找準推動科學發展的着力點;努力關注羣眾的利益訴求和發展需求,找準服務羣眾的着力點;努力構築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寬闊平台,找準凝聚人心的着力點;努力提高發現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找準促進校園和諧的着力點。各黨總支、黨支部要積極參與決策、帶頭執行、有效監督,真正成為基層單位的戰鬥堡壘。加大對支部工作的考核力度,把完成黨務工作任務的情況,作為工作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四)規範基層黨組織生活。認真研究xx屆四中全會《決定》關於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關新舉措新要求的制度落實,形成、完善新的制度體系。在堅持各種黨內生活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各支部特點,努力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活動載體、創新活動方式。積極倡導各黨總支、黨支部在開展獨立的組織活動的同時,積極開展不同層面、不同範圍的聯合活動,如機關與教師之間、相鄰支部之間、教工與學生之間等開展聯合活動,做到有分有合、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共同提高。學院努力為各類聯合活動提供條件。

(五)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探索完善黨員在各崗位發揮作用機制,如設立黨員先鋒模範崗、實行掛牌上崗、黨員承諾制等,激勵黨員在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堅持實行黨員民主評議,完善評議方式和程序,加強對黨員的考核。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創造條件成立黨員活動室、健全黨課制度、培訓制度等。健全黨內評優、激勵、關懷、服務、幫扶機制,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黨員。

(六)加強黨建基礎工作。各支部都要重視基礎工作,建立完整的工作檔案。要充分利用現代電腦和網絡技術,建立健全的電子檔案和信息庫,優化基礎管理。堅持開展基層支部達標活動,根據《決定》完善達標指標體系,並嚴格按照指標體系規範黨支部工作。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規模不斷擴大,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留在農村,由此產生了一批特殊羣體,即 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並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兒童。即沒有能夠跟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裏,在當地農村上學的農村流動人口的子女。

孩童時期是人的身體發育、性格養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缺乏父母關愛與呵護的留守兒童,由於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極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產生很多偏差性的問題。雖然國家在近些年加大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力,也出台並實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政策與措施,加強文化與心理的教育與引導力度、保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等以改善留守兒童的現狀,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覆蓋了整個社會,而且留守兒童的數量持續增長的趨勢。因此,在留守兒童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新出現的還是已有的,均亟待解決。

大觀鎮留守兒童現狀

據新華網發佈的全國婦聯的最新研究報告給出的最新數據指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5800萬人。四川農村留守兒童人數高達230餘萬,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最高,達到11.34%,而且在各地分佈很不均勻,凸顯教育失衡問題。南溪區作為宜賓市全域開放的橋頭堡,經濟發展和市民素質需要並駕齊驅,而留守兒童過多的問題勢必影響未來南溪的全面發展,所以對南溪區留守兒童的關注與關愛必不可少。

(1)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選取南溪區相對發展較好的大觀鎮進行留守兒童的調查,對包括大觀鎮中心校、長慶九年制學校在內的十所國小採用統計學中分層抽樣、整羣抽樣、全面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果真實可信,後期數據分析相對可靠。此次調查的國小有大觀鎮中心校、牟亭國小、菜花國小、勝利國小、飛馬國小、民康國小、興旺國小等八個國小,地理位置均衡,學校規模層次明顯。調查分為學生調查問卷(附件一,包含數據統計)、教師調查問卷(附件二,包含數據統計)、學校概況瞭解等幾部分構成,年級橫跨4至6年級,共涉及近1500餘名學生,近百名教師,回收有效學生調查問卷150份,教師調查問卷17份。

(2)數據簡析

在這次學生調查問卷統計中,父母均在身邊的學生有33(22%);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學生30人(20%);雙親均在外打工的學生81人(54%);其他情況學生6名(4%)。其中,女孩有68人(45.33%)、男孩80人(53.33%)、未填寫2人(1.33%)。父母不在身邊時,98人(65.33%)與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超過一年以上不回家的學生91人(60.66%)。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依靠外出打工的學生75人(50%)。每月花銷在100元以內的學生107人(71.33%)。

在這次的教師調查問卷統計中,認為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聯繫的主要方式是電話聯繫的老師有17人(100%)。留守兒童有心事的時候,主要向老師傾訴,共9人(52.94%)。相對其他學生,認為留守兒童偏內向的老師有10人(58.82%)認為無差別的老師有7人(41.18%),認為留守兒童學習有一定差距的老師有15人(88.24%)。走訪調查的老師的班級內留守兒童人數多、佔比例大。當學生感到孤單或不開心的時候,多數老師能做到主動找學生談心。

支教隊員在走訪調研過程中,通過與幾所學校的老師溝通交流,得知為了增收致富,外出務工農民越來越多,隨之留守兒童的比例也將逐年增高。對於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性格、生活的關心與引導刻不容緩。

(3)存在的主要問題

留守兒童比例過高。

雙親均在身邊的只佔總數的五分之一,學生主要構成是留守兒童,這一羣體人數在農村相當龐大、影響範圍很廣,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監護弱化。這些留守兒童的監護主要依靠單親或者隔代監護,甚至是其他監護人對其監護。留守兒童的教育、親情培養、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對其成長十分不利。

心理、性格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留守兒童與父母溝通很少,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瞭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內向、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班級中留守兒童人數過多,任課教師一般不能及時照顧到每位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健全性格得不到有效引導。

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長期願望, 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 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大計。 基層法治建設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和基礎, 基層法治建設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法治的成敗. 要真正實現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就必須採取有效對策, 推進基層法治建設。

一、基層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基層法治是一個系統, 在這一系統中包括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要素, 基層法治系統正常運轉首先依賴於系統內部各要素的健全、完替。目前, 在基層法治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 諸多要素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這些要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基層法治建設順利進行①。

(一)立法方面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 立法的健全完善與否直接關係到法的貫徹、執行、遵守、適用、關係到法的實現和實效, 直接影響到法治的進程。由於立法觀念陳舊, 程序、體制不科學, 技術落後, 以及對立法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基層立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1、一些基層關係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整, 造成法律盲區的出現。如目前我國基層集體經濟中出現的股份合作制經濟形式是一種新的經濟形式, 有利於促進基層的經濟發展, 但由於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調整, 導致其發展緩慢。

2、一些法律、法規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基層的客觀實際情況, 造成這些法律、法規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我國婚姻法第三條規定: “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可是在基層索要彩禮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來, 一但發生這方面的糾紛, 如按法律規定辦事, 就可能造成農民對法律的不滿, 甚至對抗法律的執行。如按村規民俗辦事, 則又會損害國家法律尊嚴和權威, 這就造成這些法律、法規在執行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3、一些調整基層事務的法律、法規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在減輕基層負擔的一些法律、法規中規定, 解決基層負擔的問題由行政機關解決。而實際上, 行政機關本身就是負擔的製造者和實施者, 減少基層負擔就是要減少他們的財政收入, 除非良心發現, 否則很難想象這些機關及其領導能真正依法辦事, 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維護基層利益。

4、基層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村規民俗。一些村規民俗規定: 女子出嫁後, 土地承包權將被沒收, 同村同姓不得結婚等。這些村規民俗的存在嚴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 破壞了國家法律的統一和權威, 導致廣大村民厭法、避法, 阻礙了基層法治建設進程。

(二)司法、執法方面

司法、執法是法治的關鍵, 沒有嚴格的司法、執法, 法律規定就是一紙空文, 法治就不能實現。在基層, 司法、執法也存在種種問題。

1、地方黨委和政府幹預司法、執法現象突出。地方司法機關對地方黨、政府和人大客觀依附性導致司法權的地方化。特別是司法機關的人、財、物受制於地方黨委和政府, 行政化趨勢嚴重, 缺乏相應的物質基礎, 司法機關在行使司法權時往往因此挺不起腰桿, 造成地方黨委政府經常干預司法。在行政執法上, 由於過分強調黨委絕對領導和行政上的絕對服從, 也導致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領導經常以言代法, 以權代法, 以黨代法, 干預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辦事。這些行為都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破壞了法制的統一, 是對法治的踐踏。

2、司法執法問題嚴重。由於司法執法體制不科學、不合理, 司法執法人員素質偏低, 法制觀念淡薄, 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以及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等致使司法執法問題嚴重。司法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突出, 濫權, 違法亂紀、侵犯人權現象層出不窮, 貪贓枉法、拘私枉法、權錢交易屢見不鮮, 地方保護主義也比較嚴重且時有發生。

(三)守法方面

立法的目的是守法, 就是要使法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實施, 如果法制定出來卻不能在社會生活中得到遵守和執行, 那將失去立法的目的, 也失去了法的權威和尊嚴在基層, 農民不守法比較普遍②, 主要表為:

1、基層羣眾缺乏法治觀念。由於政治、經濟和文化落後以及幾千年封建專制主義、宗法x理以及傳統法律思想文化的消極影響, 基層羣眾普遍缺乏民主法治觀念, 沒有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主動性, 義務觀念極強, 權利思想十分淡薄, 他們提倡重義輕利、安分守己、謙恭忍讓、與民不爭, 要求個人絕對服從整體、國家, 蔑視個人權利和價值。他們特權等級思想極其濃厚, 缺乏平等和主體意識, 把自我作為法律調整對象和法律客體, 忽視自我主體身份, 在態度上回避法律. 在行為上被動地聽由法律支配, 不能依法行使和保護自己的權利, 厭訴意識極其濃厚。他們沒有抵抗惡法意識, 沒有法律至上觀念, 個人權威往往高於法律, 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範主要是依村規民俗而不是法律。他們對法律沒有信任感、依賴感, 人身依附、權力依附明顯, 祟拜權力, 敬權畏官, 清官意識以及官本位思想較濃. 他們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 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法律。

2、基層羣眾和幹部。部分基層幹部不守法現象突出。由於基層羣眾及基層幹部自身素質偏低, 法律意識淡薄, 加上社會不良思想文化和社會風氣的影響等, 基層羣眾與基層領導幹部不守法現象比較突出。近幾年來, 在基層, 打架鬥毆、盜竊、賭博、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以及一些殺人、重傷、搶劫、強x、拐,婦女等違法犯罪時常發生。一些基層幹部非法干預基層羣眾生產經營自主權, 侵犯農民財產權、人身權、自由權等權利, 造成幹羣關係緊張, 基層羣眾集體上訪, 甚至對抗政府和法律。

(四)其他方面

法律監督是現代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又是實現法治的重要保障, 是社會主義法治原則的內在要求。基層法律資源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 基層法律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係到基層法治建設的成敗和基層的發展與穩定。從目前來看, 基層法律監督機構不健全、不完善, 監督人員比較匱乏,同時加上工作人員嚴重不足, 一人多職, 工作壓力大, 處理問題經常是力不從心等問題已經凸顯。除了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以外, 絕大多數地區的法律諮詢機關、基層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都不能滿足基層羣眾的實際需要。

二、基層法治的對策

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 嚴重阻礙了基層法治進程, 影響到我國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戰略的實現,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採取有效對策加以解決。這些對策主要有:

(一)加快發展基層商品經濟、民主政治和現代文化

從根本上來説, 基層法治中存在的問題都根源於基層的政治、經濟、文化不發達, 推進基層法治必須要首先加快基層商品經濟、民主政治和現代文化的發展。商品、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 必然使人們產生法治觀念, 為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所需要的主體法律意識和文化觀念轉變創造了前提條件, 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可以為基層法治建設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完善, 有利於激發廣大人們羣眾的政治熱情, 提高他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樹立民主法制意識和法律至上觀念, 積極依法行使權利, 自覺履行義務; 加強對國家權力實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防止權力失控甚至異化和濫用, 保障人民的權利及其行使, 從而推進現代法治形成。法治需要以特定類型的文化為其文化基礎, 這種特定的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實行法治的需要來説, 公民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平等自由觀念、科學精神、社會契約觀念、政治市場觀念、思想市場觀念等理性文化要素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只有當這些文化要求成為根深葉茂的社會意識, 法治才能變為現實③。

加快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商品經濟和現代文化就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推進基層政治、經濟、文化的體制改革, 為基層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對“三農” 問題的認識, 加大對基層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基層經濟發展, 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居民自治的發展與完善, 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監督制度, 改進決策機制, 加強居委會的自治性, 實行居務公開, 推進依法治村。加大基層教育投資力度, 發展基層文化教育事業, 解放居民思想, 提高居民素質, 增強居民民主法治意識等。

(二)健全、完善基層法律制度

基層法律制度是基層法治系統中的關鍵和核心, 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基層法治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 推進基層法治就必須健全、完善基層法律制度。這就需要立法機關和立法人員必須革新立法觀念, 改進立法程序, 提高立法技術, 確保立法的科學性; 要及時對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以研究, 推進法律和法規的立、改、廢, 保持法律的連續性、適應性; 明確立法權限, 加強立法監督, 廢除一切同憲法和法律相違背的土法規、土政策和村規民俗④。

推進司法、執法改革, 確保司法、執法機關及其人員能依法辦案, 依法辦事, 做到司法公正, 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司法、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 做到獎懲分明; 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管理和制約, 避免干預司法、執法, 以權代法、以言代法; 加強對司法、執法人員教育, 提高司法、執法人員素質, 提高他們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自覺抵制腐b和違法亂紀行為; 加大對基層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維護社會安定, 為基層法治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建立、健全法律監督機構, 增強監督人員素質, 規範監督行為, 使監督法律化、制度化, 提高監督質量和效率,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及時對違法亂紀行為提出批評, 進行曝光。建立、健全基層司法執法機關以及法律服務機關, 大力培養法律人才, 改善司法執法機關辦公條件、設備, 增加辦公經費等。

(三)培養、提升基層羣眾及基層幹部的法律意識

羣眾法律意識的高低不僅是一個國家法治水平高低的標誌, 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實現法治的重要條件, 直接影響到法治建設的繼續推進。從根本意義上而論, 法律精神和社會主體法律意識現代化乃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和核心, 要實現社會法治, 必然要形成與現代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相適應的, 並作為現代法制的起點、依據、核心和實質的現代法律精神, 形成社會主體普遍的現代法律意識⑤。培養、提高基層羣眾與基層幹部的法律意識需要做到: 推進執政黨率先垂範, 黨不僅要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 更要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 不能超越憲法和法律, 更不能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正確處理好黨政關係、黨法關係, 嚴格實行黨政分開和司法獨立制度, 克服黨政不分, 黨法不分, 以黨代政、以黨代法。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意識, 提高他們依法決策, 依法辦事的自覺性, 帶頭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明執法, 公正司法, 樹立法律之重、法律之威, 提高人們對法律的信任感、依賴感、親近感、正義感和神聖感。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 積極開展送法下鄉活動, 加大法制宣傳力度, 開展法制教育, 提高人們法治觀念, 使人們知法、守法和用法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mqj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