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

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

產業扶貧是沿山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現實途徑,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
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範文一

把扶貧開發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來抓,在國家和省上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把解決絕對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與解決低收入人口的增收問題相結合,項目帶動,農户參與,整村推進,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成效明顯。全區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大提高,但是,由於受氣候、地理、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條件的制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目前仍有貧困人口54877人。

產業扶貧的做法和成效

貧困地區由於地理位臵、水土資源、人口素質等因素制約,思想觀念相對封閉落後,創新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實踐證明,靠“救濟式”扶貧,羣眾的等、靠、要思想更加嚴重;靠傳統產業改變貧困面貌,自身條件又不允許。如何利用好國家的各項扶貧惠農政策,真正走出一條促進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的脱貧致富之路,最根本的還是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符合地方實際的特色產業,通過產業開發,發揮“造血”功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依託能人帶動,做強勞務產業。在走訪的5個村中,勞務收入在農民人均收入中平均佔到了三分之一,有的高達三分之二。 近年來,提出“立足優勢調結構,依託能人帶致富,勞務輸出促增收”的發展思路,龍林村每年有500多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僅2019年一年,全村勞務收入就高達773萬元,人均3000多元,佔到了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438元的68%。同時,2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學到技術後返鄉創業,創辦商貿流通、機械加工等企業10多家,帶動500多人就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勞務產業已成為全

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被村民譽為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調整種植模式,發展特色種植業。沿山地區土壤貧瘠,乾旱缺水,靠傳統種植業只能解決温飽問題。要想依靠土地有所收穫,就必須轉變耕作方式,依靠現代科技,對接市場需求,發展特色種植業。

藉助政策支持,壯大規模養殖業。貧困村地區人多地少,發展種植業先天不足,但可以另闢蹊徑,在養殖業上尋找突破。為從根本上解決該村羣眾的脱貧問題,區、鄉、村三級積極引導廣大幹部羣眾抓住國家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政策的機遇,走“以草養畜,靠畜增收”的路子,採取“整合項目資金、區上扶持、部門幫扶、鄉上協調、農户自籌”的辦法,籌資78萬元在平陽鎮貧困村建起高標準養羊小區,修建暖棚61幢183間,目前,很多貧困農户養殖規模已發展到300只,每隻母小尾寒豬年純收入可達1200元,每户養殖10只母羊,基本實現脱貧致富。

產業扶貧是沿山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現實途徑。要實現脱貧致富的大變化,首先要有產業培育的大進步。通過多年努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羣眾温飽基本解決,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這些都為貧困地區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奠定了基礎。當前,我區大力實施“十大工程”,培育特色產業,也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從貧困村的發展來看,產業扶貧代表了今後我區扶貧開發的主要方向,必須把產業扶貧作為當前我市扶貧開發的主要內容和有力支撐,作為沿山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現實途徑,全力以赴,抓出成效。

能人帶動是沿山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助推器。沿山地區因為貧困的原因,羣眾集體意識淡漠,公益設施建設滯後,無法形成幹事業的合力,這就需要有一個堅強的村級領導班子帶頭,真正帶領羣

眾幹事創業,脱貧致富。

用好政策扶持資金是沿山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重要保障。沿山貧困地區自身基礎差,“造血”功能低,改變貧困落後面貌需要黨和政府在扶持政策上予以更多傾斜,給予“輸血”支持。同時,要真正使扶貧政策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功效,使好鋼用在刀刃上,合理的整合必不可少。

提高農民素質是沿山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關鍵環節。推進產業扶貧,農民素質至關重要。以勞務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東門村和範營村為例,一個技工的年收入要比普工高出1萬多元;再以純體力型輸出的拾棉工為例,儘管每年的勞務收入非常可觀,但工作環境艱苦,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同時,發展設施農業、規模養殖業,對勞動者學習應用科技的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市場需求,切實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勞動力素質,為加快產業扶貧步伐提供技術支撐。

產業扶貧存在的困難和今後工作的建議

我區產業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上看,還存在發展基礎比較薄弱、勞動力素質偏低、扶持資金不足等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市沿山地區貧困面貌,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產業扶貧這個關鍵,利用好政策和項目資金,着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着力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立足資源,做好產業規劃。要把產業扶貧納入全市“”發展規劃,堅持從區域資源環境實際出發,在摸清貧困羣體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貧困人口結構、致貧主要原因的基礎上,努力發掘區域優勢資源,在全市“十大工程”建設和生態建設、現代農業、通道經濟的發展戰略中尋求沿山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定位,進一步拓展產業培育空間,開闢農民增收渠道,制定切實可行的區、鄉鎮、村產業發展規劃。

整合扶持資金,加大產業扶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大貧困地區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重點扶持產業培育。市、縣區財政要預算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產業開發示範村建設,發揮引導帶動作用,培育貧困地區經濟增長帶、增長點。要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發揮部門在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幫助沿山地區加快發展。進一步拓寬產業扶貧的籌資渠道,鼓勵企業和民間資金扶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繼續堅持市、縣區部門對口幫扶的方式,集中力量扶持示範村、重點村建設。

強化科技支撐,提升勞動力素質。要整合農村教育培訓資源,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場地分散、師資薄弱,設施簡陋等問題,制定完善培訓規劃,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通過農民培訓促進產業發展。針對貧困地區農民經濟狀況,要在勞動力技能培訓方面給予更優惠、更務實的支持,切實解決農民培訓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調動貧困地區農民學技術、強技能的積極性。

創新機制體制,為產業扶貧提供保障。通過制定區域發展優惠政策,引導和推進貧困地區農户開展土地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民增收開闢新的途徑。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致富能人、運銷大户及村級基層組織在貧困地區建立農村專業服務實體,開展農產品經銷、信息供給、農民培訓以及農業生產環節的專業化服務,解除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後顧之憂。

強化工作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都要拿出相當精力,從政策、措施、市場等方面深入研究,指導貧困鄉村破解發展難題。要抓好典型培育,認真總結各地產業發展中湧現出的好思路、好做法,集中力量扶持示範村建設,創造成功經驗,為貧困村

產業發展樹立可學可趕的榜樣。要高度重視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選好用好村級帶頭人,做好羣眾的引導發動工作,克服羣眾的畏難情緒,幫助羣眾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把產業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產業化扶貧調研報告範文二

按照“三嚴三實”教育實施方案中開展專題調研的要求,近日市質監局組織調研專班,深入精準扶貧聯繫點——竹山縣官渡鎮大溪河村進行調研,深入分析大溪河的現狀、問題及下一步幫扶措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大溪河村發展的現狀

1、基本村情現狀。大溪河村位於竹山縣官渡鎮北部,距鎮政府約30公里,距縣政府約88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高山村。版圖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過去的4個村和1個林場合並而成,全村旱地4426畝,水田325畝,共有5個村民小組。大溪河村村內主要資源有閃長巖、石煤、黑板石、魔芋、獼猴桃、蜂蜜和煙葉等。

2、貧困人口現狀。大溪河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約300人,實有勞動力825人,貧困人口177户 673人,貧困人口超過50%。在貧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可以説,留在村裏的大多是貧困户。根據走訪瞭解到的情況,除了35户煙農收入較為穩定外,其他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3、基礎設施現狀 。大溪河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組公路60餘公里,路面較差,遇到雨天,大多數道路無法通車。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兩層小樓外,其他農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條件極差。村內無學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鎮上上學,目前有8名在讀大學生和6名高中生。村內無衞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官渡鎮,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則忍。村黨員活動中心是4間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土牆房,辦公環境差。因環境限制,該村電力資源短缺,經常晚上供電,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當前沒有網絡,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通訊極其不便。

4、產業發展現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煙、種糧、發展林特產業和打工為主,2019年人均收入4242元。煙葉種植是該村主導產業,在煙葉公司支持下,種植面積達到850畝,有烤房22座。由於條件所限,招商引資相對困難。2019年引進一家石材加工廠,因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目前處於停產狀態。

5、基層組織現狀。大溪河村現有黨員22人,村兩委班子5人,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村支書、村主任、村會計3人長期不在本村居住,村婦聯主任是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很少參與到村集體事物中來,村兩委作用的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二、市質監局幫扶的情況

1. 加強領導,組建幫扶工作機構。市委政府“精準扶貧”活動專題工作會議召開後,市質監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曾勤為組長,局班子成員,各分局局長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制定 “結窮親、幫窮户、拔窮根”精準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同時成立了以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陽華同志為隊長,抽調6名同志為成員的“精準扶貧”工作隊,為“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2、走訪調研,摸清村內基本情況。我局扶貧工作隊迅速深入聯繫村逐户走訪,全面調研。工作隊員共駐村180人次,走訪入户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貧困户家庭,先後4次與官渡鎮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商討大溪河村扶貧計劃, 5次召開村民大會,詳細瞭解大溪河村的基本情況,並將走訪瞭解的詳細情況歸類建檔。通過調查,在177户貧困户中,有煙農35户,全家在外打工6户,僅留老人在家23户,傷殘户3户,老年户3户。經統計,需要重點幫扶的困難户共96户35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同時村民思想保守、缺乏技術和資金。通過走訪調查,確定了扶貧的重點對象,真正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在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員積極宣傳黨的惠民政策,爭取村民對 “精準扶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3、明確職責,全員參與結對幫扶。按照市委政府“幹部包户(人)”的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建立了縣級領導幹部包户和一般幹部包人責任制。我局縣級幹部13人,幫扶13户共計48人,一般幹部206人,共計幫扶81户306人,剩餘貧困羣眾由工作隊兜底幫扶。任務確定後,通過春節慰問、組織活動等方式,組織幹部職工分批前往大溪河村,走訪、慰問、幫扶困難户,為各户脱貧致富出謀劃策。其中在2019年春節前夕,局黨組成員以及二級單位負責人走訪慰問了該村老黨員和一批困難羣眾,共計為該村177户結對幫扶户提供了價值1.2萬元的慰問品,同時為14名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助學金,支持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業。

4、結合實際,幫助制定脱貧計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是村民徹底脱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經實地走訪,該村蜜蜂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有30餘户村民散養蜂蜜200多箱,但缺乏技術和龍頭企業帶動,蜜蜂養殖未能形成規模,產量也較低,多數蜂蜜養殖户年收入只有 100多元。該村地處高山,很適合獼猴桃生長,已有幾户村民正在發展獼猴桃,其中村主任朱磊建有60畝獼猴桃基地,其中20畝已掛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調查,後與村兩委溝通,決定以產業扶貧為主導,將蜂蜜養殖、獼猴桃和中藥材種植作為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重點扶持,做到户户有產業,人人能脱貧,同時聯繫龍頭企業,幫助建立產業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户”的經營模式,以產業扶貧徹底實現脱貧致富。為加快發展壯大獼猴桃產業,局主要領導專程赴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基地——陝西省眉縣考察獼猴桃標準化示範縣建設,瞭解獼猴桃的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發展前景等情況,幫助大溪河村制定了科學、詳細的獼猴桃產業發展計劃。每畝獼猴桃年產3000-5000斤,每斤2-3元,每户種植3-5畝,可收入1-2萬元。力爭通過5年努力,該村獼猴桃發展至500畝,收入達到200萬元。為發展蜂蜜產業,我們先後5次到湖北神農蜂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得知當前新的養蜂技術每箱年產50公斤左右蜂蜜約800-1000元,且在第二年1箱蜜蜂可分箱為3-4箱,第三年可分箱到十幾箱。1箱蜜蜂在第二年經分箱後年產值可達到3000-4000 元,第三年分箱後的收入可達一、兩萬元。同時,該產業對勞動力要求不高,屬於“懶人”產業,老弱病殘均可發展。我們將瞭解到的信息及時該村兩委溝通,幫助該村成立了蜜蜂養殖合作社,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在2-3年將該村蜜蜂發展至1000箱,年收入達到80萬元。

5、籌措資金,啟動扶持產業發展。為加快大溪河村脱貧步伐,市質監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年初,局黨組號召全局幹部職工每人集資捐款400 元,共募集到9萬多元啟動蜜蜂養殖產業,計劃為110户困難村民每户免費提供1箱蜜蜂。我局已與湖北神農蜂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神農蜂語公司提供蜜蜂種羣和技術指導,近期已有6箱蜜蜂送到村民手中。為改善該村醫療衞生條件和產業合作社的發展,局黨組計劃每年想辦法籌措一定的資金,支持該村“一中心三室” 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產業合作社辦公室、衞生室、文化室)。目前已籌措10萬元資金,計劃為該村村民每户提供1畝獼猴桃苗木,並聘請陝西眉縣的技術人員,定期為該村獼猴桃種植户提供技術指導。

6. 廣泛動員,邀請企業參與扶貧共建。扶貧是一項社會責任,我局積極動員企業參與共建,藉助企業的資金、市場,幫助聯繫村脱貧致富。經溝通,目前已有湖北世紀中遠集團、十堰福堰鋼鐵公司、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湖北帕菲特工程機械公司、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十堰海億魔芋食品公司以及市液化氣公司等8家企業願意參與到大溪河村的扶貧工作中來。其中,湖北神農蜂語公司已先後2次派技術員前往大溪河村講解傳授蜜蜂養殖技術,葛洲壩公司十堰辦事處願意為大溪河村移民搬遷工程免費提供水泥100噸。

三、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1、村民素質不高。在扶貧開發之中,勞動力資源是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但大溪河村村民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給精準扶貧增加了難度。目前有一定能力的已經遷出村外,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貧困村缺乏“造血”功能。

2、資金投入不足。大溪河是極度貧困的村莊,需要建設的項目多,需要扶持的資金多。該村一直致力打造的獼猴桃產業,200多畝土地流轉已經到位,但前期每畝近3000元基地建設費用成了門檻,村民缺乏資金投入,只能望地興歎。目前政策扶貧資金有限,村民自籌資金無來源,幫建部門零基預算,也無資金投入。加之農業產業投入大、週期長,市場風險也很大,村民無法承擔投入成本,資金制約成為扶貧的最大障礙。

3、技術服務不夠。官渡鎮黨委政府及大溪河村兩委十分重視產業發展,先後發展了煙葉、魔芋、獼猴桃、蜜蜂養殖、玄生種植等產業,只有煙葉公司技術服務到位,發展較好。可煙葉種植面積900畝已基本飽和,無發展空間。其他產業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村裏曾大力發展中藥材——玄蔘,因村民缺乏種植技術,辛苦一年,收入不及成本,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兜底,結果村民都放棄了玄蔘種植。村裏還發展過蓮藕、核桃、魔芋等產業,但都是原始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陷入停滯狀態,根本問題是缺乏技術指導。

4、聯動幫扶不力。大溪河村貧困面大,返貧率高,每年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當年返貧的人口居高不下。加上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扶貧攻堅任務非常艱鉅。目前市委政府安排我局和浙江海天建設集團共同幫扶大溪河村,我局也積極爭取其他8家企業從不同層面參與到大溪河村扶貧中來。但總體感覺是企業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市裏統一安排的浙江海天建設集團至今還沒有實質性行動,社會聯動幫扶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單靠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完成艱鉅的脱貧任務。

四、今後扶貧的主要措施

1、結對幫扶增強幹部責任。今後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窮親、幫窮户、拔窮根”精準扶貧精神,紮實開展“雙包雙建雙帶雙促”活動,細化幹部一對一幫扶的任務,強化幹部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幫扶幹部與包聯户溝通聯繫,有針對性地制定貧困户脱貧計劃。建立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減貧項目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效果明顯。

2、資金幫扶增添基礎設施。市質監局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大溪河村啟動 “一中心三室”建設,改善村兩委辦公條件,解決羣眾看病難問題。積極爭取政策扶貧資金,協調相關單位,逐步解決大溪河道路交通、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問題,從根本上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

3、產業幫扶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户因地制宜地選擇產業,重點發展蜜蜂養殖和獼猴桃產業,幫助羣眾連片規劃建設,着力優化品種,努力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水平,儘快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此基礎上引進企業拉昇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加村民收入。幫助大溪河村建立蜂蜜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幫助發展獼猴桃產業,免費提供獼猴桃樹苗,力爭在明年春季推廣種植200畝。事先做好與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溝通合作,開闢獼猴桃銷售渠道。

4、聯動幫扶增進村企共建。結合大溪河村實際,引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村企合作,互助互動,藉助企業的技術、資金,壯大產業規模,拉長產業鏈,降低農民發展產業遇到的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計劃引進獼猴桃、魔芋、蜂蜜產業龍頭企業各一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合作社發揮作用。同時爭取市文明辦等有關部門,大力開展結對共建美麗鄉村和“兩創”(創文明新村、創“十星級文明户”)活動,加快建設文明新村。

5、遷移幫扶增快脱貧進程。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以居住在高山、邊遠以及水電路不通、資源匱乏、災害頻繁、生存環境惡劣的貧困户為重點,實行生態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目前該村已規劃兩個搬遷安置點,有18户村民有搬遷意願。通過搬遷讓村民集中居住,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6、教育幫扶謹防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雨露計劃·金藍領”助學培訓,以貧困家庭“兩後生”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鼓勵村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勞動力的能力素質,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防止出現因學返貧的情況出現,市質監局繼續對該村在校高中生和大學生進行助學幫扶,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增強致富能力,鞏固扶貧成果。

五、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規劃統攬力度,提升精準扶貧效率。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規模化種植、養殖和經營是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有效手段。雖然秦巴山區地形複雜、氣候各異,動植物品種多樣,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經營,但結合實際分片進行規劃,以幾個鄉鎮或幾個村為單元,明確產業方向,形成適度規模的“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還是切實可行的。如官渡鎮周邊鄉鎮,或大溪河村及周邊幾個村,都發展彌猴桃,形成規模,集約化經營,這樣就可以降低生產、銷售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價值。因此,建議市級統籌指導,縣鄉科學規劃,分片區對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村級公益設施進行規劃,以提高扶貧效率。

2、加大資金捆綁力度,提升整體發展能力。扶持資金數額決定扶貧計劃任務的落實,沒有資金投入,任何規劃、計劃都是空中樓閣。如果僅靠幫扶單位支持,難以完成艱鉅的脱貧目標。現在大溪河村到底能投入多少扶貧資金、項目資金,村集體和幫建單位都不清楚,計劃幹多少事,心中沒底。建議根據市、縣扶貧規劃,將政策扶貧資金、有關項目資金等計劃下達到鄉、下達到村,加上幫建單位扶持資金、社會捐獻資金、村級組織自籌資金等,將所有資金捆綁使用,有計劃的謀劃、規劃,每年幹幾件大事、實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當產業扶貧項目確定之後,農民急需的是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可這些技術大多數幫建單位是無法提供的。當前大溪河村蜜蜂養殖、彌猴桃種植,需要培養幾户技術帶頭人。建議市、縣牽頭,安排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技術機構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分門別類地組織在相應片區開展相關實用技術培訓,村級組織組織產業對口的農户參加,以提高其創業能力和技術素質。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升模範帶動作用。貧困村的脱貧致富,村級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及兩委班子成員發揮着關鍵作用。大溪河村黨支部書記明平濤堅決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帶領村民自力更生,新修公路,發展產業,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想徹底抓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村黨員幹部和致富能人的培養、挖掘工作,力爭培養一批年青有為、敢想敢幹、勇於開拓的黨員幹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致富創業團隊,帶動貧困村脱貧致富。

5、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形成扶貧幫建合力。精準扶貧涉及多個單位,如鄉鎮黨委政府、村級組織、幫建單位、幫建企業、產業合作社等,結構較為複雜,甚至各有各的想法和計劃。如果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各自為陣,就會大大影響扶貧效率。建議建立和完善協調機制,明確主導單位和責任主體,分解具體任務,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加速脱貧進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79wd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