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精選14篇)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精選14篇)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

圍繞全市奮戰150天開展行動和不斷提升城區文明程度的要求,x區不斷加大環境綜合整治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五個月的工作實踐來看,綜合整治工作要圍繞建立城區市容環境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落實資金保障措施、監督考核措施、法治保障措施。現結合目前全區綜合整治的實際,我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精選14篇)

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應注意內含的三個細節

第一,綜合整治效果要把握高位性、協調性、持續性。要精心抓好組織領導,突出綜合整治效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搞好策劃謀劃;分管領導要靠上抓,到一線督導指揮。搞好整治策劃,是實現預期整治效果的前提。要堅持高標準策劃,立足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按照分類實施的原則,堅持功能性、景觀性和經濟性的有機統一,保證高標準實施。

第二、綜合整治方案要突出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整治方案要注重與城區規劃相銜接,力求整治效果符合城區規劃、城市功能、建築風格的要求,不搞低水平重複整治和建設。要制定具體周密的工作計劃,抓好工程的預算、招標、監理和驗收環節。有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細化任務目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落實縱到底、橫到邊的目標責任體系。

第三、綜合整治實施推進要體現總攬性、層次性和互動性。今年綜合整治的任務非常重,要按照整治任務的目標和要求,拓展投入渠道,加大工程項目建設和支撐力度,做到分步實施,協調推進。要加強條塊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街道、社區也要進一步明確責任,認真實施定期列會制度、重點會審制度、矛盾協調製度、科室聯繫制度、雙向聯絡制度和信息溝通制度等措施,確保老舊樓體外立面裝修改造等工程的進度。

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離不開外部環境的配合

第一、輿論宣傳要形成社會共識,營造和諧環境。環境綜合整治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搞好宣傳,發動更多的力量參與和支持綜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在整治工作中,各級各單位一定要注重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羣眾,讓羣眾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用羣眾的評價檢驗綜合整治工作,形成共創美好家園的良好開局。

第二、市民參與要變被動為主動,珍惜整治機遇。在老舊樓體外立面裝修改造、社區綠化建設改造等工作中,要從人性化的角度搞好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地考慮和照顧羣眾利益,合理安排整治時序。引導廣大居民羣眾主動與社區配合,自覺參與到社區建設和管理中來。各新聞單位也要充分發揮了媒體宣傳優勢,不間斷地宣傳環境綜合整治的意義、進展、先進典型和經驗,對各類影響市容環境的違法和不良行為實施輿論監督。

第三、社會監督既要關注整治過程,又要注重整治後的長效管理。要將整治規劃、整治範圍、整治進程、整治結果及時公開,接受社會、羣眾的監督和評議,形成了良好的輿論互動機制,保障整治工程的順利進行。適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舉行座談或參觀巡查,請他們對城區的市容環境質量進行評估,同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綜合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竣工後的長效管理探索

第一、要提高商家和市民參與自我管理的意識。廣大人民羣眾是城市的'主人,是綜合整治的基本力量。要進一步提高羣眾的社會責任意識,結合文明城區、文明小區和文明交通路口的創建,依託市民志願者隊伍,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自覺維護城區市容環境的乾淨、整潔,形成創建市容環境示範區域的良好氛圍。

第二、要提高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管理的權威性。要建立常態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變多頭管理為系統性管理,進一步研究探討管理作業市場化、管理維護社會化、管理監督標準化的機制,通過落實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確保整治一片,規範一片,鞏固提升一片,長效管理一片,逐步實現由集中整治向長效管理的轉變。

第三、要提高規範化、制度化管理的長效性。集中整治是手段,長效管理才是目的。逐步建立條塊結合、責權統一城區管理長效機制,促進城市管理向常態化轉變,既是搞好這次綜合整治的制度保障,也是這次綜合整治的重要目標。要努力健全職責明確、協作有力、責權統一的管理新體制,實行整治與管理並重,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促環境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2

近年來,xx鎮鎮政府在紮實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加強村莊規劃佈局,引導農村建設,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村容整潔擺在了十分重要位置,明確要求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改善農村衞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注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村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一些試點示範村、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也有不少村環境衞生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為了徹底改變全鎮的環境衞生,真正做到“三清兩化”,鎮政府特別組織力量,進行了調研,先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當前農村環境衞生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生活污染不斷加劇。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現場觀察到,農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隨意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來越重,局部地區溝渠淤塞,污水橫流。拱辰社區環城路有一個的簡易垃圾池,周邊200多户的生活垃圾全部傾倒在河邊,大雨來時直接被大水沖走,給周邊的村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二)公共設施配套不齊全。

大多數村(居)只注意居民住房主體工程建設,而對新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污、衞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

(三)管理機制缺失。

一是部分村級衞生隊伍不健全,環衞設施不配套。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衞生管理機構,環境衞生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衞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污水)的責任沒有落實到位。

(四)飲用水安全難以保障。

目前村自來水水源大多為地表水,極易受到各類污染源的侵蝕,水質差,且大部分無處理設備。不少地方供水能力不足,嚴重影響農民生活用水。部分村民還未安裝自來水,問題比較突出的如北台村、譚套、花門等75户,要求安裝自來水,問題多次與鎮政府聯繫,但由於目前火車站的自來水壓力不夠,只能等新增自來水新管線方能解決。

二、主要原因分析

當前我鎮發展的環境問題,是由多種因素長期累積所致,其根源在於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

一是重視不夠。這幾年以來,環境整治的重心幾乎全部放在了社區,對農村環境工作重視不夠,廣大農民的生存環境權益未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既無全面系統的措施,也無強有力的管理手段,使得農村環境衞生工作基礎十分薄弱,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支撐、監督考核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

二是投入不足。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欠帳較多,加上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務投融資機制和政策,導致農村環衞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雖然每年村有元的環衞經費,但到現在一直未到位,每次的垃圾裝運及其他環境整治的經費都要村委先行墊付。

三是意識不強。不少羣眾對環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缺乏必要的環衞知識作指導,尚未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相關部門環衞宣傳教育力度不大,未能達到進村入户、家喻户曉,導致農民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農村的主體作用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快推進新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鎮農村環境衞生狀況不容樂觀,已經成為影響全鎮發展的突出問題,應引起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此建議:

(一)將農村清潔工程列為鎮政府主要工程,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是一項縮小城鄉差距,造福百姓的基礎工程。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實現村容整潔勢在必行。建議黨委、政府進一步重視抓好農村的環境衞生整治,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政府的主要工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民人居環境。

(二)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

要科學編制鄉鎮、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建設村鎮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區域共建共享。要以市、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認真編制農村環保規劃和垃圾處理等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向農村覆蓋延伸。

(三)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

要積極爭取省、市、縣項目資金支持,同時,鎮政府應從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於鄉(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中轉補助。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由村集體(置換土地收益,建立部分集體房用於衞生所、超市等公益收益,部分土地出讓所得)和農民自籌,也可設立“村衞生保潔基金”。從長遠看,鎮政府應將農村環保和環境衞生整治項目納入財政預算,逐年提高佔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

(四)注重加強農村環境衞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黨委、政府應把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納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總體安排,抓緊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將環境整治納入鎮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加強鄉村環衞隊伍建設,制定和完善環境衞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羣眾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境衞生保潔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3

一、屯的基本情況

於紅升村西側,現有居民300多户,1200多人,本村居民112户,582人,外來務工人員相對較多,以在周邊5雙礦井打工為主。全屯耕地面積541畝, 人均承包田達到4畝(土地承包時,本屯居民人口140多人),為全區人均耕地最多的村屯。農業生產比較落後,以大田種植玉米、大豆為主,畜牧業剛剛起步,只有一户養殖專業户,棚室生產完全空白,但耕地相對較多,絕大多數村民生活壓力不大,可以實現基本生活保障。村民土地流轉意識不強,給土地流轉工作帶來較大難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嚴重滯後,不能滿足村民正常生產、生活的需要。閆家屯歷史遺留的問題較多,原有兩對礦井,由於市場原因和經營不善,在上世紀90年代末,相繼交易給別人經營,同時,村集體的人工林、辦公用房等,也出售給個人。現在有農村信用社50多萬貸款的債務,集體資產僅有8畝左右人工林,沒有村辦企業和機動地,村集體積累幾乎沒有,村域經濟比較落後。由於本屯土地較多,農民對於整屯併入xx村的想法,普遍沒有積極性甚至於有牴觸情緒。農民這種想法可以理解,因為70%居民的經濟來源以在本屯周邊礦井打工和農業生產為主,併入紅光村給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二、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集體經濟實力薄弱。多年來,村域經濟一直徘徊不前,與其它各村的快速發展行成鮮明對比。有歷史遺留問題等客觀因素,但主要是人的原因,兩委班子抓發展的能力不強、思路不新、幹勁不足。同時村集體缺少好的項目做支撐,又沒有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至今仍租用學校的教室辦公,開展工作壓力較大。在籌資建設新型居住小區的過程中,其它村可以通過村集體給村民補貼一部分,從而減輕村民的負擔,而在屯實現不了,這其中主要原因是集體經濟實力薄弱。

二是農業經濟落後,現代農業發展緩慢。屯一直以來,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以大田為主,灌溉、排澇等農業基礎設施落後,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飯的階段,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弱。同時,體現現代農業的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棚室蔬菜生產、畜牧業養殖幾乎是空白,僅有一户養牛專業户。村民在從事簡單的大田生產的空隙時間,到周邊煤礦打工,對農業生產沒有長遠打算。這一方面説明工業經濟的發展,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並增加經濟收入;同時也説明我們在教育引導方面做的不到位,農民沒有認識到,自然資源枯竭的時候,農業經濟發展緩慢,將給整個村屯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的危脅。

三是村民思想意識落後。“等、靠、要”思想嚴重,環境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對於國家、省、市及區級的沉陷區治理、棚户區改造及農村泥草房改造等相關政策不瞭解,只想住入新型的居民小區,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各種陳規陋習亟待改變。村民主觀上保護環境的意識十分淡薄,隨意處理生活垃圾的現象十分普遍。柴草朵、煤泥堆、搭建的板房和佔在排水渠位置的圍牆,在路邊隨處可見,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的改觀,也增加了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村民對於村屯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缺乏責任意識。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屯內唯一白色路面的道路是20xx年修的通村公路,排水渠等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基本不能發揮作用,20xx年春季山雪融化,流經屯內,導致多户村民被淹。休閒廣場、路燈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全沒有,現有供水系統主要是由屯邊的銀杏煤礦提拱資金、設備支持,受企業發展的約束較大。灌溉、排澇等農業基礎設施落後,不能滿足正常生產生活的需要。同時,綠化工作明顯沒有跟上全區農村綠化工作的步伐,進展不快。

五是基層組織缺乏戰鬥力。近幾屆兩委班子在村民中威信和地位不高,帶頭想事、幹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基層黨組織缺乏影響力和戰鬥力,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的不充分。黨員幹部沒有真正的從羣眾切身利益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村民對兩委班子意見較大,黨羣、幹羣關係不和諧,時有上訪。

三、下步工作措施(思路)

一是制定屯整體發展規劃。做好村屯整體發展規劃是村屯環境整治的前提。從許多成功經驗來看,越是能因地制宜地、根據原有村屯的風貌進行特色建設,就越是能取得成效。做規劃時,既要因地制宜,做出本地特色;同時又應堅持少投入、見效果的原則。根據集體經濟、財力狀況,量力而行。整治前在做整體規劃時,必須對經濟投入和整治效果進行廣泛的討論,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收集廣大村民的意願和建議。目前的初步想法是新型小區整治應先強後弱。新農村建設中的居住環境整治,要做到點面結合,才能形成系統。經過調研,我們建議屯內第一批示範新居要以經濟好、主幹道兩側的家庭為主,儘快做出樣板,建設成為示範新居,以便讓其他村民有樣板可循;第二批改造的重點要放在經濟基礎最差村民家庭進行;最後再對中等經濟村民家庭進行建設。

完善環境整治督辦體系。鎮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瞭解掌握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做到隨時督查及時糾正,對工作存在怠慢、不作為,以及缺乏大局意識、出現重大失誤、進展不利影響全局工作的個人實施問責。強化執法檢查,加大對損害城鄉環境行為的處罰力度,鞏固治理成果。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4

小河鎮環境綜合整治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優化投資和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品位和形象,小河鎮黨委、政府以村莊“五化”為着力點,積極開展以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淨化為重點的環境綜合治理活動,多措並舉着力打造優美、整潔的良好環境,爭創省級園林城鎮。

一、小河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展情況

工作中,我鎮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加大投入,重點對鎮商業街、205國道沿線村、環境整治重點村實行全面“五化”整治,逐步打造出文明向上的人文環境,推進城鎮環境日益優化。

一是大力實施亮化工程,在商業街安裝單臂、雙臂路燈130餘盞,在常路社區、石峯峪、蔣家坪、聖景村等十一個村隊主要街道安裝照明設施200餘盞,實現主要道路照明裝臵率、亮燈率達到90%以上。

二是在205國道兩側沿線兩旁劃出50米的不準建設區,主抓綠化帶建設,以路為中心,形成內矮中低外高,視覺上有層次感和立體感,春季有花,夏、秋季有果,四季常綠的綠色通道。大力實施村莊綠化工程,在各村房前屋後、主、次村路大面積栽種綠化苗木,做到拆牆透綠、門前植綠、庭院增綠,同時實施拆遷退地還綠工程,對違章佔地、私搭亂建、臨時建築一律拆除,按照標準補齊缺口樹木,還原原有綠化效果,真正做到了“全方位、高密度、大覆蓋”。目前共栽植絨毛白蠟、北京檜、金葉女貞、小龍柏、紫葉李、紅楓等樹木餘棵。

三是徹底清理沿路沿街的佔道經營、店外經營和私搭亂建。更換設臵不當、質量低劣、嚴重影響鎮容的各類廣告牌和門匾,實行統一標準規格廣告牌匾統一懸掛。在村內主要街道、出入口的牆壁進行統一粉刷,書寫統一標準規格的環境綜合整治標語口號。

四是按照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原則。對各村溝、河、塘、渠旁的暴露垃圾、白色污染、雜草全部清除乾淨;對垃圾亂倒、雜物亂堆、設施亂搭進行全面清理;對路邊、村邊、村中所有河塘的雜草及水面漂浮物進行全面清理保潔。做到不留一處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糞堆。沙堆、石堆要統一存放,土堆、糞堆要運入田間地頭,每個村規劃了柴草園,統一堆放柴草。

五是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理要求,結合公路村村通工程和鄉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採取上級補助、鄉鎮扶持和村集體自籌的辦法,把村村通向街街通、户户通延伸,對全鎮各村的主要街道和生產路進行科學規劃、拓寬和鋪築,進一步加快了全鎮鄉村公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設步伐。其中茶溝村作為公路村村通工程最後一批受益村,近日來對村內總長近公里的2條主要街道和 3 條環村生產路進行了拓寬、硬化,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路基修整和道路清障工作。

目前,我鎮五化達標的村居有10個,佔全部村居總數的33%,其中完成村內道路硬化的村居28個,佔全部村居總數的93%。

二、小河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及分管班子成員為副組長,黨政辦、綜治辦、宣傳辦、公路站、土管所、財政所、執法中隊等部門和各村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環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組織、協調、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按階段、分步驟調度工作落實情況,為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宣傳,提高認識。為確保環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階,我鎮創新環境整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和方式,營造“常路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良好氛圍,形成“人人動手、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過印發宣傳單,逐家逐户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宣傳工作,提高羣眾的思想認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小河鎮是臨沂市的西大門,環境整治事關全鎮、全縣乃至全市形象,要求廣大羣眾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環境整治中來,積極配合開展好環境綜合整治,高標準、高要求完成整治任務,提高城鎮面貌。同時及時完善宣傳整治成效,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大力表彰先進,對問題嚴重的村隊和單位予以公開曝光,營造濃厚的整治氛圍。

(三)實行績效考核,獎懲到位制度。我鎮把路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納入全鎮年終綜合考核中,作為各單位和個人評先樹優的主要依據,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根據整治任務,依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將任務細化明確到所在村、單位,並明確完成時限。同時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工作到位,成效顯著的村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村予以通報批評。做到了責任明確、獎罰分明,進一步提高了各村各部門的積極性,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

(四)積極開展“鄉村環境突擊整治活動”,進一步明確各村、各鎮直部門的環境整治責任,加大考核檢查力度,徹底清除河邊、路邊、村內的衞生死角。與經營户簽訂“門前承包”責任書,着力淨化市場經營秩序,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環境衞生檔次,推動全鎮又好又快地實現大跨越。同時充實保潔隊伍、督查隊伍建設,保證每天巡查一次,記錄一次,為全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員保障。

(五)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標準要求。

1、村內不留一處私搭亂建的小屋,不留一處店外經營的户。村內道路有條件的要硬化,無條件的要整平,挖出排水溝及路肩。

2、綠化要全覆蓋。村內及村外空閒地要全面綠化。

3、每個村要建設休閒娛樂場所或小遊園。

4、淨化要徹底,不留一處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糞堆。沙堆、石堆要統一存放,土堆、糞堆要運入田間地頭,每個村要規劃柴草園,統一堆放柴草。

5、村內主要街道、出入口要粉刷牆壁,不留一處不規範的廣告牌,有條件的要安裝路燈。

6、各村要成立保潔隊伍,建設垃圾收集點及填埋場。

(六)積極落實農户門前“五包”責任制,建立一整套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制度,在每個村實施“成立一支管理服務組織,建立一支衞生保潔隊伍,打造一條精品樣板街”三個一鄉村衞生保潔措施。逐步實現了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常規化。

(七)以生態農業為抓手,發展現代環保農業。實行農田廢棄物集中回收清運,逐步減少農村“三堆”。同時,我鎮大力實施“一池四改”工程,把農村沼氣建設與改廁、改灶、改圈、改水結合起來。目前,全鎮户用沼氣已經發展到500多户,沼氣專業村發展到4個,從根上引導農民向現代生活邁進,以此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的順利開展,農村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八)多元化投入奠定堅實基礎。積極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化環境治理投入格局,積極引導各企業、商户捐資修路、建設綠化帶和休閒廣場,使每個村至少有2-3條硬化街道,主要道路要安裝一定數量的路燈。條件允許的村要有一定的綠化面積,有一處公共休閒場所。真正把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每一個人心中,努力打造環境綜合整治精品示範村。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之處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個別單位、部門、村居負責人對綜合整治活動的意義認識不夠,安排不紮實,口頭上強調的多,深入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的少,造成整治工作力度不大,推進緩慢,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不能及時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具體措施未完全到位。綠化工作進展緩慢,未達到大覆蓋,上檔次,不留空白區域的要求。各村廣告牌(箱)和店牌門匾等未完全實現統一懸掛。

三是從我鎮客觀方面來看,村民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衞生習慣和意識與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不相適應,隨地亂扔果皮、紙屑、煙頭。亂丟垃圾的現象還依然在小部分村存在。

四是由於經費不足,導致各村垃圾填埋場未建立,環境整治設備落後,垃圾清運車等無法配臵,保潔隊伍工作積極性不高,完成質量無法保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傳力度。加大正面宣傳力度,提高反面典型曝光率,充分調動全鎮羣眾積極性,努力營造人人關心、人人蔘與的濃厚氛圍。

2、針對整治重點加大工作力度。對 “牛皮癬”、“白色污染”、和建築生活垃圾嚴格整治,堅決防止反彈。嚴查車輛亂停亂靠亂放行為,對非法佔道經營、場外經營、店外經營等現象,堅決取締。對影響鎮容、有礙觀瞻、羣眾反映強烈的違法建設依法強制拆除。

3、完善機制,長效管理。環境綜合整治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須一抓到底。下一步工作中我們

一是進一步完善責任機制、督查機制、考核機制、獎懲機制。二是健全保潔人員管理制度,做到人員到位、責任明確、資金落實、獎懲到位,探索管理新方法、創新管理新手段,逐步將集中整治轉向長效管理。

三將環境衞生工作納入村民自治章程,通過村規進行明確,逐步實現長效管理,達到集中整治有新變化,長效管理有新實效。

四是積極探索資金來源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改變我鎮的環境面貌。真正做到美化、亮化、淨化、綠化。

4、採取“先整後管、邊整邊管”的方法,加強對河道、公路、村莊的管理。全面清除河道兩旁違章搭建、雜草、雜物、種植等。徹底整治道路兩旁 “三堆”(土堆、草堆、垃圾堆)等。紮實推進農村環境“四清五化”:一是清理農村垃圾。全面建立日常的清掃、保潔、清運機制,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二是清理衞生死角。徹底整治亂扔、亂倒、亂擺、亂放等突出問題。三是清理農户“五亂”現象。解決垃圾亂倒、糞便亂堆、柴草亂放、禽畜亂跑、污水亂潑等問題。四是清理違章搭建,嚴格村莊佈局規劃。逐步建立“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長效化”的管理體系,切實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

5、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整合資源,組建專業保潔隊伍,將河道管護、道路管護、綠化維護、村莊保潔、治安聯防等結合起來,建立科學合理,長效的綜合管護機制。同時落實“六定”制度。即:定區域、定人員、定標準、定任務、定報酬、定獎懲。

6、加大經費投入:採取鎮上獎補一點、村(居)拿一點、受益企業捐助一點。鎮政府對各村(居)實行以獎代補。凡通過鎮及上級各部門檢查驗收合格並長效管理到位的,鎮財政視村(居)大小、人口多少、工作量等情況,分別給予1—2萬元的獎補。半年考核一次,年終考核,長效管理工作顯著的再給予20%的獎勵。同時號召各村(居)探索正常的環衞管理資金渠道,以滿足日常的實際管理需要。

我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各級的指導下,經過鎮村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深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的方面眾多,需要大量的投入、有效的機制、足夠的人員,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會廣大羣眾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今後,我們將把環境綜合治理作為促進農村居民素質提高的一個實踐性載體,作為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的一大途徑來抓,整體推進,細化管理,堅持集中整治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推向深入。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5

20xx年上半年以來,段集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我鎮以統籌城鄉發展為要求,以順應農民羣眾幸福生活新期盼為動力,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堅持全鎮一盤棋,工作一個調,深入開展環境整治活動,努力打造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

為切實搞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段集鎮按照“整體推進、突出重點、量化標準,高位督導、全面提升”的原則,以“三無一規範一眼淨”為具體標準,在全鎮各村普遍開展環境衞生淨化工作,並開展達標村和示範村創建活動。現將我鎮20xx年上半年改善人居環境工作情況如下:

一、加強領導、成立組織

段集鎮成立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並結合我鎮實際,認真研究印發了《段集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的目標任務、標準要求、工作重點及百分考核辦法等內容,鎮黨政主職親自掛帥,班子成員全部參與,農業、市政、村鎮中心、國土、財政、公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副科級領導和責任單位包村、村幹部包重點路段、重點部位。

制定嚴格的進度計劃,周督察,月通報,及時瞭解各村人居環境治理綜合情況,重點推進難點問題。並先後分兩批組織班子成員和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和包村幹部到商城縣金剛台、信陽郝堂村等地觀摩學習,開眼界、啟思路、轉腦筋,增強了搞好環境整治的決心信心。

二、做好宣傳引導,動員全民參與開展“環境衞生文明户”評比,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

聯繫鎮團委、婦聯加強對青少年環衞意識的培養,在中國小開展“愛護環境、清潔家園”主題講座,“愛護家園,從我做起,小手拉大手,大家一起走”,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樹立關注人居環境就是關注生命的觀念,從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和改善人居環境;創新機制,引導各村聘用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教師、老幹部作為村容村貌監督員,監督指導本村環境衞生工作;印發宣傳單,宣傳到家、到户、到人,全鎮共發放宣傳單4000餘份,宣傳車2輛100餘次,條幅23條,固定宣傳版面100餘塊,鎮村主幹道粉刷固定牆體標語300餘處。

三、加大財政投入,整治公共衞生

鎮財政先後投入資金80多萬元,加大城鎮村公共環境衞生整治力度。鎮區改建自來水廠一處,鋪設管網5000多米,提高了鎮區的供水能力,保障了飲水安全;新改造公廁3處,正着力新建公廁6處;爭取1300萬元的污水處理項目已動工;硬化村內主幹道10餘公里,河道護坡3000多米。紮實推進“三無一規劃一眼淨”工作,集中治理,全面參與,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一場機關幹部、農村廣大黨員幹部、羣眾參加的治理大行動,綜合整治急流澗河、204省道、339省道及各行政村鎮村主幹道,新建垃圾池229座,新增垃圾桶125個,並增加垃圾填埋點7處,拆除小廁所、小豬圈40餘個,拆除違章建築4處,清理柴草剁160個,粉涮老舊牆體126處,砍除50餘公里村組道路兩旁雜權,對兩邊10000餘株行道樹進行涮白,對19個村街白色垃圾進行集中清理、處理,並組建清潔隊伍長期保潔。

四、建章立制、鞏固成果

各村制定保潔制度,尤其是整治示範村,建立了垃圾清運處理制度,明確要求主幹道建築物材料不佔用道路,農户的臨時堆放物不在門前,臨路的住户實現門前“五包”,嚴格按照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配備3-4名保潔員。對每個村人居環境工作建檔立卡,對每次檢查評比結果記錄在案,作為獎優懲劣的依據。對於名次靠前的,鎮以獎代補,給該村財力支持,對獲得上級獎勵的,鎮再次配套同等獎勵。鼓勵支持各村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本村人居環境改善,鎮配套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獎勵。同時對在此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鎮村幹部,給予一定的榮譽和物資獎勵。

五、取得的部分成效

以柳林、齊山、蔣營3個村作為亮點示範村,通過建垃圾填埋場、建水衝式廁所、整修道路、整治坑塘、修下水道、設置垃圾池或垃圾箱、粉刷牆體、美化庭院、清理雜草雜物等,積極打造村莊綠化工程和道路亮化工程等,然後組織全鎮各村觀摩學習,總結推廣,通過學習、評比、檢查,促進度、比質量、看效果,推動改善農村人户環境工作紮實有序推進。截止目前,全鎮已建垃圾池229多座,新增垃圾桶125個,新建垃圾填埋場7處,修村莊主幹道和主要次幹道12公里,修下水道11公里,整治坑塘32個,其中齊山村建衞生廁所4座,垃圾池、垃圾箱20多個;柳林村新建公廁2座,建垃圾池14處,橋涵2座,並新建柳林村活動廣場,安裝户外健身器材,豐富羣眾的日常娛樂活動。大部分村莊以整治“四亂”為突破口,全民行動清理雜草垃圾,管理畜禽亂跑,治理污水亂流,實現“三有”,即有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設施,有專人清掃、有垃圾填埋場,初步達到“三無一規範一眼淨”,主幹道、集鎮環境衞生有較大改善,專業保潔隊員已有186人,經費落實到位。

六、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1、各村進展不平衡現象有所拉大。個別村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沒有將此項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負責人員尚未確定,發動不力。在工作推動上主動性差,行動不力,存在應付思想,認為是一陣風,吹過去就完事。

2、投入不足,有些村還存在觀望,“等、靠、要”思想嚴重,思路模糊,缺乏長效機制。村幹部認識不足,資金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等着鎮財政下撥資金,總想着撥多少資金,幹多少事,在資金籌措辦法上缺乏創新精神,造成了工作進展遲緩。保潔人員配備、但垃圾收集設施建設比較到位。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6

x年6月,民盟鐘山區總支部分盟員組成調研組,深入月照街道雙洞村、保華鎮奢旮村、青林鄉田壩村、南開鄉九龍村,對鐘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鐘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堅持以“五先五後”攻堅法踐行“五步工作法”,從最貧困的行政村、最貧困的自然寨、最貧困的羣眾改起,從羣眾最需要最關注的串户路、垃圾污水處理、室內環境、庭院硬化等改起,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指導、壓實工作責任、規範項目實施等有力措施,狠抓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廢棄資源再利用、串户路和庭院硬化、拆危除雜及千家萬户“小康菜園”建設,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全區77個行政村804個自然村寨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完成衞生廁所改造19582户,完成率38.4%;累計完成庭院硬化33886户,完成率92.77%;累計完成串户路硬化1000.44千米,完成率84.83%;累計完成6472棟55.75萬平方米老舊危房拆除工作,完成率97%,累計完成老舊房屋透風漏雨整治1358户,完成率78.05%,省下達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365户已全面完工,完工率100%;實施完成955户“小康菜園”,正在實施212户;建成5個非貧困鎮(街道)的垃圾中轉站清運系統,啟動5個貧困鄉鎮垃圾中轉站清運系統的建設;招錄培訓上崗“一組三員”x名,配備農村垃圾鬥3000餘個、垃圾收運作業車500餘台、機掃作業車50餘台、果皮箱3000餘個、垃圾桶10萬個;啟動204個集中連片村寨的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建設,覆蓋4個鄉鎮31個行政村,累計完成投資3.25億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短板有待進一步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涉及污水治理、垃圾治理、衞生廁所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尤其是5個貧困鄉鎮的基礎設施欠賬較多,部分邊遠村寨還不同程度存在通訊基礎設施滯後、季節性缺水等問題,基礎設施存在短板,給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當前融資政策收緊、税收政策調整的背景下,籌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的壓力加大,導致通組路、串户路、“三改三化”及其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緩慢。

(二)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涉及部門多,需要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推進工作。但鐘山區目前普遍存在部門人員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容易導致部門工作協調配合不到位、對接溝通不順暢、業務指導不細緻等問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鋪開後,更需要有關部門、平台公司、鎮(鄉)、村(居)加強協調配合,加強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進一步提高工作的精細、精準程度。

(三)多規合一有待進一步銜接。鄉村建設規劃、村莊規劃與鄉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銜接不到位,功能設計和項目實施因地制宜不夠,村莊規劃設計和項目實施未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思路,造成地域文化和鄉土氣息不突出、設施閒置或運營不充分等問題,“千村一面”導致鄉村特色未得到充分體現。

(四)環境衞生整治有待進一步推進。由於缺少衝洗廁所的水,部分村公廁長期處於關閉狀態,建在室內的農户私廁則基本閒置。村莊綠化全面推進缺乏有效措施,大部分羣眾存在重視硬化、輕視綠化的思想,村落和房屋整體品味較低。垃圾箱、垃圾鬥、清運車、中轉站等設施配置標準和規模無法滿足垃圾分類處置需要,運行費用保障不足,垃圾收運和無害化處理有待加強。“一組三員”履職不充分、作用發揮不好,有的村寨日常保潔不到位,生活、養殖污水橫流,亟待建立和完善長效治理措施。

(五)羣眾主體意識有待進一步培育。村規民約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羣眾利用村規民約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意識不強。一些農户衞生習慣落後,室內物品擺放不整齊,室內外環境衞生髒、亂、差,培養羣眾文明生活習慣的任務艱鉅。部分村民素質不高,對改造好的景觀和設施維護意識不強,使用不當甚至隨意損毀,給鄉村基礎設施的後期運營管理帶來較大困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宣傳力度不夠,工作經驗和成效缺乏系統的總結、提煉和豐富,難以激發羣眾參與和支持人居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

三、意見建議

(一)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籌措和整合各類資金,區直有關部門要加強項目包裝,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及其他各類涉農資金,加大融資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保障公共設施運營管護經費,努力形成多元投入的良好格局,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持續顯現。

(二)強化規劃引領。以鄉村建設規劃、村莊規劃為指導,加強各類專項規劃的有機銜接,做到多規合一。結合傳統村落保護、公共空間及庭院整治、農房風貌提升、村莊綠化等工作,進一步完善鄉村規劃編制。通過學習借鑑、技能培訓、對外引進等方式,加快鄉村規劃師隊伍建設,強化規劃實施的現場指導和跟蹤服務。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加快培育和引進項目建設、運行等方面的市場主體和技術管理人才。

(三)加強部門聯動。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加強溝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開展。牽頭部門要切實發揮作用,主動與責任單位及鄉鎮對接協調,各責任單位加強配合,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動,形成高效運行的工作格局。同時進一步做好底數排查、措施細化、效果分析等工作,總結提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驗。

(四)因地制宜推進重點工作。整合技術力量,加強指導,因地制宜穩步推進污水治理、垃圾治理、衞生健康廁所建設、串户路和庭院硬化、老舊房屋整治等項目建設,持續優化“小康菜園”建設,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推進村級公廁及農户私廁改造工作,配套完善“兩池一洗”(化糞池、便池和沖洗設備)及排污設施。在改造中充分尊重羣眾的意願和風俗習慣,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宣傳推廣青林鄉田壩村二組人居環境整治經驗,秉持“用心越多、花錢越少”的理念,鼓勵發動羣眾投工投勞,用最少的資金、最本土的材料,打造出最具內涵的村莊院落。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小型工程項目,組織當地工匠組成小工程隊進行施工,助推集體經濟發展。

(五)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加強垃圾轉運站建設,配齊環境衞生整治設施設備,逐步健全農村垃圾收運體系,探索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在條件較好的鄉鎮先行開展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試點工作。建立健全“一組三員”日常管理和監督考核機制,加快完善農村環境衞生整治長效管理機制。按照“五有”(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要求,整合林業、環衞、水利、環保等管護資金,圍繞農村垃圾收運、污水處理、綠化養護、河道治理、公共設施維護等內容,依託村民建立農村綜合管護隊伍,加快健全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長效管護機制。

(六)培育羣眾主體意識。同步推進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相關的農村治理體系建設,軟硬結合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牢基礎。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和村組幹部、黨員的帶頭示範作用,引導、教育村民轉變生活習慣,發動羣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依靠羣眾因地制宜制定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監督和獎懲機制。深入開展“三新一清潔”行動,大力推進清潔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以點帶面激發羣眾主體意識,推進鄉村德治建設。堅持“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原則,建立完善引導村民和集體經濟組織廣泛參與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實施、管理和監督工作機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村民自治。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7

隨着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羣眾對改善生活環境的要求與生活居住環境的現狀已經成為一對日漸突出的矛盾。樹立環境意識、完善整治機制、改善鄉村環境,加快城鎮化建設,已經擺在政府工作的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在我鎮大發展任務日益艱鉅、大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在我鎮經濟轉型升級、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關鍵時刻,對於鄉村環境整治的工作不但不應該放鬆,相反,應該更加重視和加強,使羣眾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如何進一步的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的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工作,已經成為我鎮必須認真思考解決的一個重要工作和實踐課題。

一、我鎮目前環境整治工作的現狀和好的經驗做法

x鎮位於謝家集區西部,轄12行政村和1個社居委,102省道與310省道在此貫穿交匯,合淮阜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設在我鎮境內,交通優勢使我鎮成為淮南市“一主兩翼”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淮南市西部門户規劃的主戰場,近年來,先後有10餘項重點工程項目在我鎮開工建設。這與我鎮多山、多水的轄區地貌共同形成了我鎮大建設項目多、違規搶建多、建築垃圾多、影響環境衞生的不利因素多等諸多特點。面對不利形勢,鎮黨委、政府迎難而上、勇於創新,取得了環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成績。

1、立足大建設,做好總體規劃。對於全鎮的環境治理工作,鎮黨委、政府立足我鎮地處城鄉結合部、大建設項目多的實際,從全局做好總體規劃,將環境治理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將城鎮建設規劃,鄉村環境治理放在我鎮十二五發展的重中之重,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建新城、強基礎、擴產業、重招商、興旅遊、快發展、惠民生、促和諧”的工作思路,圍繞這一思路,鎮黨委從爭取成為控違試點鄉鎮入手,加大城鎮面貌整治力度,制定城鎮規劃,遏制無序搶建。從治理環境污染、強化環境督察、加強綠化工作等總體和全局上,做好環境髒亂差的整治工作。

2、立足路網,做好城市基礎建設。我鎮立足便捷的路網,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夏郢孜西路打通至102省道現已經竣工;卧龍山西路拓寬、綠化、亮化改造工程目前也已經完成。加上合淮阜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等公路。“3縱2橫”的公路交通網絡讓我鎮成為淮南市的交通樞紐。近年來,我鎮共投入資金1300餘萬元修建 “三通”水泥路,總長度達到近百公里,讓農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轄區內新建新家園、棚户區等小區近10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後全鎮人口將增至8萬人,吸引了賓館、酒店、農貿市場、生態園等行業的大批商家前來洽談投資,新城區輪廓逐漸顯現。

3、立足爭創模,做好綠化工作。結合市、區政府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活動,大力開展鎮、村綠化,砂裏崗村被市綠化委命名為綠色小康村,全鎮現有綠色小康村2個。20xx年共完成了車路山採石跡地植被恢復830畝、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150畝景觀林植樹綠化及打石山新造林510畝任務,配合區農林局高質量通過國家林業總局對20xx退耕還林項目中生態林驗收。

4、立足惠民生,加大資金投入。期間,我鎮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五年來共完成百餘項水利工程,共投入資金千餘萬元,其中泵站更新5座,開挖、修建當家塘20餘口,圩堤加固10萬立方米,溝塘清淤5萬米。12個行政村的道路“三通”工程全面完成,90%以上的村實施了安全飲用水工程,“清潔鄉村、美化家園”工程讓農民和城裏人一樣擁有了公廁、垃圾池和下水道。

5、立足鎮情,實施聯合治理。鑑於我鎮鎮域面積大、大建設項目多、境內交通道路網密集的實際,我鎮與多部門加強協同,實施聯合治理,鎮文明辦與交警部門長期聯合,治理拋灑滴漏等影響道路環境衞生的行為。招聘執法協管員,組建執法隊,聯合城管部門,加強巡邏,做好控違工作。鎮、村聯合,組建環境衞生檢查組,對各村“清潔鄉村、美化家園”工作進行督查。這些聯合治理形式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6、立足長效機制,納入績效考核。強化考核獎懲制度。我鎮與各村簽訂了衞生環境保潔責任書,對各村環衞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對存在的問題且整改不達標的,將進行通報,考核結果納入年終考核目標與村績效掛鈎,將平時工作與“清潔鄉村、美化家園”相結合,嚴格落實獎懲。目前,我鎮12個行政村有9個開展清潔工程,共聘用保潔人員37人。環境保潔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1、環保意識問題。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一些企業、甚至少數基層幹部,對保護環境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致使環保工作有時只能停留在口頭上;很多羣眾缺乏環保意識,不能用環保理念維護自己的家園,也不能規範自身的行為,為了獲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環境。比如,雖然各村均建有垃圾池,但有少數羣眾為了自身方便,將垃圾隨意亂扔。這些都給環境治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重發展輕環保、重利益輕環保的思想,缺乏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意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環境治理工作,導致了環境治理工作推進困難。

2、人口規模增加問題。目前,我鎮年產生生活垃圾約1萬多噸。而隨着西城嘉園、新家園、謝家集新村、李郢新村、卧龍山莊5個小區建設的基本完工,新增住户餘户約5萬餘人的逐漸入住,產生的各類生產、生活垃圾數量將更多,必然會給環境整治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3、非法開採山石問題。我鎮境內與八公山區接壤地區的幾個石料場多次非法開採,更涉嫌非法買賣炸藥,造成環境污染,周邊羣眾對此意見很大,多次到鎮政府反映,但由於企業改制合併、行政區域界定及受執法權限限制等原因,一直無法對這些採石場予以關停,致使污染企業無法關停,給環境治理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三、對加強鄉村環境治理的幾點建議和對策

1、加強環境治理宣傳。大力宣傳近幾年來的綠化工作成果和綠化、美化環境的重大意義。充分利用廣播、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使環保治理家喻户曉、深入人心,營造“人人關心、人人蔘與、人人支持”的社會輿論氛圍

2、從全鎮長遠發展的角度,設計我鎮的環境治理規劃,加大投入,抓緊建立垃圾中轉站和一座生態污水處理廠,購置垃圾運輸車,以處理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保持環境清潔衞生,20xx年7月14日下午,謝家集區環保局在x鎮主持召開了《x鎮生態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會議,標誌着我鎮的污水處理工作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3、創新管理機制,探索上下聯動、人人蔘於的長效機制,調動廣大羣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新。建立環境治理台帳和周志,對環境治理工作進行逐項、逐地段、逐村督導檢查,對各村出動的車輛、人數、投資力度做詳細登統,強力推進治理活動。每週公開各村環境治理進度,增強緊迫感。

4、建立長效保潔制度。可以採取“鎮投入、村管理”辦法,加強各村保潔隊伍建設,使保潔隊伍能按照指定的保潔標準做好保潔工作。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邊巡邏,邊清理,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又能持久地保持下去。

5、對於山石開採問題,在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協調統一、加強突擊整治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採取山林承包、出租等方式,加快山林植被恢復。

6、加強結對創建,以環境治理工作開展較好的作為示範點,圍繞植樹造林活動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開展環境治理示範工程建設,通過現場參觀、開展工作座談會、交流會等形式,塑造良好的示範典型,提高各村的環境治理意識。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8

關於縣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調研報告

近日,為紮實推進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肥西縣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在常委會分管領導的帶領下,赴縣農委和部分鄉鎮村居,採取聽取彙報、實地察看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對美麗鄉村工程建設情況及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進行了調研,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整體規劃不夠科學。我縣美麗鄉村建設中,規劃的重點主要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停留在拆並幾個村,再造一個安置點,沒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同質化建設嚴重,特色化建設不足,有新居無新貌的現象比較突出。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短期行為多、長遠設計規劃不足,沒有形成全縣“一盤棋”思想,美麗鄉村建設多為鄉鎮各自為陣,不能形成全域帶動、協同發展的聚集效應。

(二)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調研中發現,我縣絕大多數美麗鄉村都是基礎型的硬件建設,資金投入和項目建設主要是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直接投入產業發展的資金較少,產業發展、集體經濟發展後勁不足。此外,我縣在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大多依賴政府財政投入,儘管重點打造一批特色農業,但因產業發展投資較大,還處於打造“盆景”階段,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相差甚遠。

(三)文化產業融入不足。儘管我縣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因地制宜,能夠深入挖掘鄉賢村訓、人文典故,並且大力建設中心村大舞台、休閒廣場、農家書屋等,業以此為依託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但就全縣而言,在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佈局上還沒能形成同頻共振局面,發展結構單一,沒能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

(四)後期管理體制不完善。我縣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隨着美麗鄉村建設並村推進,羣眾生活將更加集中,探索新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新的體制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建成後的鄉村的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維護管理。我縣目前對已改廁所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尚未建立全覆蓋式的後續管護機制。另外,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過程中,羣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羣眾主體作用發揮 不明顯。

(五)資金整合不到位。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做保障,而現在點多面廣的操作模式,使資金使用過於分散,既形不成特色,也打造不出亮點。例如道路建設、環境衞生整治、旱廁改造、污水管網、安全飲用水、小型水利配套、土地整治等,這些經費因為各自都有使用的規範和要求,導致基層不能將專項資金與美麗鄉村及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建設項目有效結合起來統籌使用。

二、意見建議

(一)統籌規劃,凸顯差異化發展。在編制規劃時,要因地制宜、定位準確、主題突出,與產業發展同步建設,要綜合考慮農村地理特徵、發展現狀、人文歷史和旅遊開發等因素,結合城鄉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做到“城鄉一套圖、整體一盤棋”,將美麗鄉村建設和整村推進相結合,把值得保留的村居和現代化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避免重複建設。依據規劃,着力體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宜居則居、宜文則文”的原則將建制村分類規劃,確保村莊規劃設計科學合理。

(二)抓好銜接,打造鄉村產業新格局。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示範項目相結合,以此來扶持我縣美麗鄉村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品牌產業和生態產業的發展;制定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大農產品資源整合,增強村級“造血”功能。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旅遊度假區、景區、產業園區相結合,通過項目化實現農業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在穩定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業觀光體驗產業,推動形成農旅複合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美麗鄉村提供發展後勁。

(三)深度挖掘,激發鄉村文化新活力。要依託產業發展,緊跟時代步伐實施“”農村文化+”發展戰略,打造旅遊節慶活動,積極探索美麗鄉村與休閒旅遊、民宿體驗相結合,不斷拓展鄉村旅遊的廣度與深度,藉助各類平台和科技手段推廣民俗文化品牌,擴大鄉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精選特色鄉村文化示範項目打造,做大做強本地鄉村文化品牌。

(四)創新機制,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是村民,要把政府大包大攬向羣眾參與轉變,探索並推廣村事民定協商民主議事會,就事關羣眾切身利益和密切關注的重要事項開展協商議事活動,讓村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建設中來,力求取得最大共識。完善建設後期的維護管理考評機制,將美麗村建設與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後續管理作為鄉鎮常態化工作,強化日常性監督管理,實現美麗鄉村建成後的有效治理。

(五)整合資金,發揮資金最大效益。建議政府將美麗村建設與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工作的各項資金加以整合,統籌規劃,集中投入,合理使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使各部門切實做到工作推進協調配合,項目安排無縫對接,避免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監督檢查,提升整合績效。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9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作為全市鄉村振興先導試驗區,銅山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當作鄉村振興的第一仗來打、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一號工程來做、推進全域旅遊的第一支撐來抓,徹底擺脱過去“掃掃地、刷刷牆、種種樹”的村莊整治老路子,通過頂層設計,要素保障,典型帶動,強化考核,標本兼治,實現點線連成面、盆景變風景,形成一户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格局,農村展現新面貌、居民展現新風貌、生產展現新質態,呈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同步提升的良好態勢。

五點主要做法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推進鄉村環境整治中,銅山從頂層設計入手,用“百村示範”帶動,用強化考核拉動,用獎補資金撬動,有力地推動了這項工作的開展。

精心描繪“航標圖”。恢宏開啟的鄉村振興偉大征程,呼應國家發展和人民期盼,是一道使廣大鄉村脱胎換骨鳳凰涅槃的時代命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中央和省市工作的重要部署。對人居環境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作為鄉村振興的試驗區,銅山從頂層設計入手,把人居環境整治放在鄉村振興的第一仗來打、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一號工程來做、推進全域旅遊的第一支撐來抓的高度,確保鄉村振興走在全市前列的定位,密集出台了《銅山區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意見》《全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工作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方案》《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實施方案》和《銅山區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相關文件。這些文件,明確了“十有六無”的標準,確立了 “百村示範、千村達標、萬户集中居住”的思路,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揮了航標引領的作用。

多管齊下“破瓶頸”。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強有力的政策、特別是資金等要素的支持。為破解資金等要素瓶頸的制約,銅山採取了多措並舉四管齊下的辦法。一是積極爭取中央、省市財政支持和專項資金,用好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増減掛鈎和耕地佔補平衡政策,建立多渠道的建設用地保障機制。二是按照統籌安排、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各級各類涉農資金,確保效益最大化,避免撒成芝麻鹽。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機制,積極與國開行、農發行尋求合作,爭取20億元的政策性金融信貸,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捐助、認購、認建等形式,共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四是拿出5億元政策引導扶持資金,激勵各地早幹早得、多幹多得、快乾快得、幹好再得。對創建成功的首批“十有”標準示範村給予300-400萬元獎補,對第二批、第三批創建成功的示範村分別給予100-300萬元獎補;對“六無”標準的整治達標村給予10-20萬元的獎補。這些獎補資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和酵母作用。

選育整治“領頭羊”。典型引路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開展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為營造學典型、爭先進的濃厚氛圍,銅山通過“百千萬”工程載體,強力打造了一批百村示範的典型,做到有看頭、能參觀、叫得響、可推廣,且聚點成片、連點成線。本着早落實、早成型,羣眾早受益的原則,銅山一錘接着一錘敲,一環扣着一環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目前首批12個村已經全部整治到位,10月底前第二批35個示範村整治到位,年底前100個示範村都整治出來。千村一面,不是美麗鄉村。在當前的百村示範中,銅山根據各村資源稟賦、產業形態等,分類打造“生態旅遊型”“三產融合型”“特色保護型”“整治提升型”四類村莊,尊重村莊自然肌理與特色,合理利用地形,借山造勢、借水造景,不挖山、不填塘。劃定繞城近郊區域、黃河故道沿線、微山湖沿岸、呂梁山片區四大片區,凸顯鄉村特色風貌,使農村更像農村。通過百村示範,引導形成村莊產業發展新業態,把生態變成搖錢樹,把田園風光、湖光山色、秀美鄉村變成聚寶盆。西李、北村、紫山等地,資源稟賦特殊,通過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特色旅遊,實現了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用好考核“指揮棒”。為保證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銅山建立了區鎮村三級書記抓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機制,納入“三農”工作目標考核、區級機關爭先創優考核、全區重點經濟工作考核和創新獎評選等,各級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方案制訂、親自抓部署實施、親自抓督查落實,將工作任務項目化、項目節點化,對進展情況常評比、季觀摩,年度考核。區鄉村振興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鎮、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督查,定期通報。區鄉村振興辦公室嚴格按照“十有六無”標準組織推進,凡不達標的堅決不予認定,凡不能及時達標的堅決進行通報,從上到下不降標準、不打和牌。集中居住區建設是銅山人居環境整治的短板和難點。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羣眾住房條件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意見》,銅山研究制定了《全區集中居住項目拆遷補償實施意見》,明確了“1+N”鎮村佈局模式,制定全區集中居住區建設的“任務書”、“時間

表”和“路線圖”,各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成功案例示範、來引導農民主動搬、主動拆,不趕農民上樓、不逼農民進城,出現了“要我搬”為“我要搬”。

協力奏響“大合唱”。人居環境整治需要大合唱。為形成合力,抓好落實,成立了銅山區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辦公室下設產業發展組、集中居住組、人居環境整治組、鄉風文明組、申報協調組5個工作組,抽調有關部門30餘人脱產集中辦公。各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的領導小組,書記、鎮長親自抓。各村也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門工作組。為整合整治資源,區委、區政府與相關部門簽訂了幫扶掛鈎責任狀。在此基礎上,以“改善人居環境、聚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區電視台、銅山發佈、銅山要聞等主要媒體開設了“聚焦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欄目,實行多角度立體式戰役式宣傳。各鎮、街道共出動宣傳車300餘輛,刷寫宣傳標語、懸掛條幅20xx餘處,創作宣傳牆畫9200多平方米,發放宣傳材料4.9萬餘份,組織鎮村幹部羣眾3600餘人到先進地區進行實地觀摩學習,發動羣眾積極參與,建言獻策,解放思想,打開思路。通過多措並舉,全區上下形成了關注人居環境整治、支持人居環境整治、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掀起了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熱潮。

四點主要成效

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深受羣眾歡迎的民心工程。這項工作開展以來,銅山以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顯著成效,推進了鄉村振興進程,加快了全面融入中心城市的步伐,夯實了全域旅遊的基礎,鞏固了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更增加了羣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進了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着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戰略選擇。銅山區名義上是區,但絕大多數的行政區劃基層單位還是鎮和行政村,約一半的居民生活在鎮村,超過五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仍依賴於農業生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通過鄉村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銅山新修鄉村道路1000多公里,新修和改建農村水衝式無公害公廁1000多座,建設和改造中國小、幼兒園89所完成250座村級衞生室標準化改造,建成142個村和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百萬居民於今年8月全部喝上了來自駱馬湖的優質水……這些大手筆的補短板工程,補齊了農村基礎設施的短板,填平了城鄉公共服務的落差,打造了生態宜居環境,有力地推進了鄉村振興的進程。

加快了中心城市的融入步伐。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這是徐州最大的發展優勢,也是銅山的最大發展機遇。“銅山要在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中展現格局,幹在先走在前,不僅要建設現代化的城區,更要建設現代化的農村。”區委書記王維峯認為:“我們要堅持兩條腿齊步走,推動城市反哺農村,把更多的財力、精力投入到公共空間治理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來,儘快打開農村融入城市的瓶頸制約。”為全方位推進城區周邊鎮融入主城區,區委區政府要求相關鎮要摒棄鎮域思維,跳出“一畝三分地”,放眼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按照主城區發展要求,劃定繞城近郊區域、黃河故道沿線、微山湖沿岸、呂梁山片區四大片區,把人居環境整治與中心城市特色功能片區建設結合起來,以鄉村振興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計劃為引領,推動了村民市民化、小區社區化,進一步提升廣大鄉村的魅力和顏值,加快了融入中心城市的步伐。

強大了全域旅遊的載體支撐。銅山山水資源豐富,歷史遺存眾多,村莊形態各異,發展全域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銅山按照“城鎮像城鎮、農村像農村”的理念,統籌考慮產業佈局、歷史風貌、資源稟賦等因素,高水平開展鄉村規劃,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適度、錯落有致的形態風格。為彰顯鄉村田園風貌,銅山尊重村莊自然肌理與特色,不搞千村一面,合理利用地形,借山造勢、借水造景,依照田園風光型、山水生態型、紅色文化傳承型、歷史文化保護型要求,編制出集基礎設施、產業、文化、旅遊和古村落與歷史建築保護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性規劃。漢王村的綠水白牆、江南水韻,倪園村的石徑通幽、寧靜安然,潘樓村的清水蜿蜒、家家枕河,北村村的湖光山色、荷香四溢等等,無不在綻放銅山“淮北深處小江南”的美景,無不在彰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豐富了人居環境的精神內涵。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抓, “口袋”“腦袋”一起富。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銅山以“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引領,通過以獎代補激勵,大力推進鄉村文化廣場、行政村綜合文化中心、自然村(社區)文體活動設施等鄉村文化陣地建設,已完成142個村和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計劃從20xx 年到20xx年分三年建設完成。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複製推廣三堡街道潘樓村“十星級文明户”評比經驗,今年每鎮挑選2至3個村作為示範點推進,到20xx年實現村級全覆蓋,着力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銅山還結合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通過設立村史館、建設文化牆、設計鄉村標識等方式,傳承優秀文化、記住濃濃鄉愁,不斷增強鄉村文化底藴。為發揮模範的引領作用,積極開展“銅山模範”“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一年評出各類好人、鄉賢近千人,湧現出“銅山媽媽”等一大批好人羣體。如今當好人,做好事,已成為銅山的主流價值觀。

四點主要啟示

銅山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胸懷和擔當,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幹,不僅讓人民羣眾享受到了鄉村振興的紅利,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帶來了幾點啟示。

頂層設計是“龍頭”。為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有序開展,銅山在出台系列保障政策,明確了“百村示範、千村達標、萬户集中居住”整治思路的基礎上,根據村莊條件分兩類推進:條件較好村按照有標準道路、有綠化亮化、有供排水系統、有服務場所、有廁所革命、有河長路長、有保潔體系、有富民產業、有信息網絡、有清潔能源 “十有”標準整治;條件較差村按照無公共空間被侵佔、無雜草叢生、無亂堆亂放、無黑臭水溝、無亂搭亂建、無裸露土壤“六無”標準整治,並制訂了考核細則和工作方案,發揮了航標引領的龍頭作用。

財政資金是“酵母”。 為發揮整治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銅山拿出5億元政策引導扶持資金,對創建成功的首批“十有”標準示範村給予300-400萬元獎補,對第二批、第三批創建成功的示範村分別給予100-300萬元獎補,有效地激勵了“百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了幹多幹少、幹孬幹好和幹晚幹早不一樣。這些獎補資金,不僅激發了示範村莊的典型帶動作用,還增強了它們配套投入的積極性。今年以來,黃集鎮黃西村以配套投入200多萬元,用於廁所革命,在全市農村率先建成5個五星級公廁,使羣眾“方便”更方便,增加了羣眾的幸福感。

分類考核是“動能”。 考核是指揮棒,也是推進急難險重工作的有效抓手。銅山破除平衡照顧的舊觀念,摒棄“幹好幹差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大鍋飯思想,按照精準化、差異化的要求,科學設置人居環境整治考核指標,適當增加考核權重,把衡量擔當作為的標尺亮出來,把注重實績的鮮明導向樹起來,真正使考核結果與評先獎優掛起鈎來,這些舉措有效地增強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心使命感。這項工作啟動以來,在銅山20xx多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從北部的柳泉北村到南部的三堡潘樓,從西部的漢王紫山到東部的單集賀莊,到處都是熱火朝天建設場面,許許多多的村莊悄然間發生着從“土髒亂”到“潔淨美”的蝶變。

因村施治是“法寶”。 鄉村是中國的根。“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美麗風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是多少人心馳神往的記憶。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踐中,銅山充分尊重村莊自然肌理與稟賦特色,把因村施治作為法寶,在分類打造“生態旅遊型”“三產融合型”“特色保護型”“整治提升型”四類村莊的基礎上,對適宜集中居住,需要整體搬遷的村莊,通過成功案例示範和生活實質改善來引導農民主動搬、主動拆,不趕農民上樓、不逼農民進城,真正變“要我搬”為“我要搬”,有效地防止了一刀切,杜絕了前村一面。

北村村的湖光山色、潘樓村的水韻悠然、漢王村的精緻精美……今天的銅山鄉村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猶如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正在盡情綻放。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0

南充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研報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為充分掌握南充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狀、剖析整治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南充市統計局於近期選取有代表性的南部、西充2個縣,各選取3個村(南部縣碾盤村、齊心村、書房坪村,西充縣轉山河村、麻柳埡村、李家嘴村),組織人員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抽樣調查,並與鄉村幹部,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座談,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分為農民問卷和農村問卷兩個部分。農民問卷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常住村民,共120人。其中男性對象102人,女性對象18人,包括2個村幹部、2個鄉幹部、116個村民。農村問卷調查對象為6人,均為各村熟悉村情的村幹部。

二、目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農民問卷調查顯示,調查對象都聽説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政策,而有90%的人是通過村、鎮幹部開會傳達的渠道瞭解這些政策,同時調查訪問對象所在村都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對於“環境整治變化最大”的調查中,選擇排在前四位(共9個選項)分別是:“生活垃圾可以處理好”、“生活污水可以處理好”、“道路變好變寬”、“村裏變整齊有序”。在對當前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滿意度調查中,86.7%滿意,11.7%是一般和較滿意,1.6%是不太滿意。同時農村問卷調查顯示,其生活垃圾處理率平均值為96.3%,生活污水處理率平均值為89.6%,衞生廁所使用率平均值為75.5%;有4個樣本村近三年開展過植樹造林綠化行動,有5個樣本村農民建房有統一規劃。樣本村人居環境整治能取得這樣初步的成效,與南充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有關。

近年來,南充市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實施規劃編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舊村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長效機制建設等“六大行動”,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

(一)全面推行村鎮規劃編制

推進“多規合一”,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注重融入文化、旅遊元素,因地制宜,分類制定鎮(鄉)規劃、村莊規劃。組織編制特色小鎮、傳統村落、重點鎮污水、縣域農村生活垃圾等專項規劃設計。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同步加強批後監管。目前南充市大力推進南部縣省級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試點、西充縣金源鄉省級鄉村規劃編制試點,全市1290個貧困村均編制了村莊規劃,正全面有序推動其餘各縣(市、區)按照省上的規劃指導體例進行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工作。

(二)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

(1)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積極落實《南充市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推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鞏固提升“户分類、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收運處置模式,加快補齊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增加收集點和轉運車輛,推動鄉鎮垃圾中轉站提標升級,確保收儲運系統運行正常。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建垃圾池和收集、分類減量池個數21243個,已建鄉鎮壓縮式垃圾中轉站46個,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縣比例達到100%。

(2)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田殘膜資源化利用。截至20xx年5月底,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達90%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7%,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達到85.6%,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78%。

(3)開展農村存量生活垃圾治理。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大力推進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建立工作台賬,逐步銷號。優先治理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流域等區域存量生活垃圾,積極清理農村積存的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白色污染,防止城市垃圾等各類廢棄物下鄉。

(三)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

(1)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採取綜合措施恢復農村水生態。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力爭創建以“水安全有保障、水資源有保證、水生態有保護、水文化有底藴、水景觀有特色”建設目標的“水美新村”200個以上。

(2)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積極落實《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動方案》。優先實施聚居度高、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區域污水治理,對靠近城鎮的村莊,將管網納入城鎮處理系統;對其他農村地區推廣小型化、低成本、易維護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完成837個農村居民聚居點污水治理工作,建有鄉鎮污水處理廠(站)260座,覆蓋率達64.05%。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行政村比例為15.6%。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的行政村比例為100%。

(四)實施農村“廁所革命”行動

(1)統籌農村公共廁所建設。積極落實《南充市“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xx-20xx年)》,結合幸福美麗新村和扶貧新村建設,逐步完成675座鄉村公共廁所新建和改建任務,研發推廣使用裝配式環保農村公廁,重點完善村級服務中心、學校等公共場所公廁配建。

(2)推進農村户用廁所改造。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按照羣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户用廁所改造。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地災避險搬遷等,全面推進農村户用廁所配套。推進農村户用廁所改造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

(3)加強廁所糞污治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廁所糞污貯存、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將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並資源化利用,推行糞肥還田。

(4)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農用有機肥和農村能源為主要利用方向,深入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農村擁有户用衞生廁所農户佔總户數的48.5%;建有公共廁所的行政村比例為100%;開展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為90%。

(五)實施舊村改造與村容村貌提升行動

(1)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加快推進通村公路建設,加強村內通組、入户道路建設,完善村莊內部道路交通系統,實現村村硬化、户户有改善,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目前全市村內主要道路硬化的行政村比例達100%。

(2)實施舊村改造。堅持把舊村風貌改造與環境整治相結合,不斷推進農村美化、綠化、硬化、亮化、淨化。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積極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持續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逐步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推進鄉村公共空間和道路照明亮化,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

(3)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統籌鄉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修復鄉村生態環境和田園景觀格局。結合綠色村莊建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古樹名木保護、濕地恢復等工作。目前全市村內主要道路實施綠化的行政村比例達20%。

(六)實施長效機制建設行動

目前全市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的縣比例達90%,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的行政村比例達100%,9個縣農村垃圾收運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場持久戰,根據本次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短板。

(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資金短缺,投入仍顯不足。一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範圍廣、資金投入大、後續維護管理費用高。雖然各級政府,無論是相應配套政策還是直接的項目資金扶持力度都很大,但對於廣大農村來説還是稍顯不足。農民問卷調查顯示,有63位調查對象(佔總人數52.5%)在“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中選擇了“政府財政投入不夠”,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一位。二是由於一些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籌集資金比較困難,只能依靠上級財政投入,農民自籌和募集社會資金有很大難度。農村問卷對“人居環境整治的主要資金來源”的調查顯示,6個樣本村中有5個村選擇了“鄉級及以上政府”,而只有1個村選擇“村集體”和“村民自籌”。三是農民問卷在“是否願意付費”以及“願意出多少錢”的調查中,100%的調查對象願意付費,其中有75%的人選擇“每年50元以下”,而選擇“每年300元以上”僅佔比2.5%。這説明有必要繼續完善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和農户付費合理分擔機制,讓村民為環境付費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二)制度建設不夠完善。農民問卷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環境整治的不足”的選擇排在前三項有:“農户庭院, 房前屋後沒有整理打掃”、“改廁進度慢”、“垃圾清運處理不及時”;對“最希望改善的方面”的選擇排在前三項有:“生活垃圾處理更及時乾淨”、“生活污水處理更及時乾淨”,“整修硬化村裏道路”。對“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顯示,18人選擇了“設施無人維護”,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二位。這説明部分農村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行動方面還是存在不足,缺乏切實可行的環境衞生管理制度及環保設施的維護管理運營制度,導致農村環境衞生整治鞏固提升難、環保基礎設施維護運營難,不能夠有效發揮作用;同時還需完善高效的治理評估機制與監督機制。

(三)農民環保衞生意識有待加強,參與、配合積極性不高。農民問卷調查顯示,有54位調查對象(佔總人數45%)在“環境整治中的困難”調查中選擇了“村民衞生意識不夠”,排在六個選項的第二位;在“村民健康衞生意識”的調查中,75%選擇“好”,25%選擇“較好及一般”。這都説明村民的健康衞生意識有待提高。同時引導羣眾參與環境整治機制還不健全,農民羣眾自主投工投勞的熱情和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四、對南充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建議

(一)保障資金投入。一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二是要以產業為依託,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新理念、新模式,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村情,區別對待,因地施策,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產業支撐,增加村集體收入,讓村集體有一定經濟能力管護村莊環境衞生。三是加快建立並實施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健全服務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村莊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户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户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二)開展試點示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按照“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平台,以農村綜合環境整治為重點,在省上培育的鄉村振興示範村中,每縣根據山區、丘陵和平壩等不同地勢特徵,確定5—10個村進行試點,按照相關技術規程和要求,打造一批示範樣板,及時總結推廣具體經驗做法。通過以點帶面、示範帶動,循序漸進,分步實施,促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整體提升。

(三)健全保障機制。一是要建立完善村莊環境保潔制度與垃圾清運長效機制,發揮好村級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使建設管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成果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二是健全環保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做到設施建管並重,加快培養常態化的管護隊伍和服務網絡,保證環境整治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機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評價監督制度,將環境保護治理和環保項目建設等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責任目標,納入環保督查重要內容,同時加強環保日常監督考評,以考核為抓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久改善。

(四)強化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一是要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教育活動,着力提升廣大村民環境整治的主體意識和環保意識;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引導大家養成良好衞生習慣,提升文明素養。二要通過環境整治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進一步提升鄉村特色、改善村莊環境,激發村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引導羣眾珍惜環境整治成果,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民自治。三要積極組織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衞生光榮榜等活動,增強農民保護人居環境的榮譽感。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1

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提升工作成效,日前,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組長文運芝,區政府副區長黃順發、區長助理謝雲杞率領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政研室、區整治辦等單位相關人員,對全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全區各級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有關要求,以加快農村環衞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集中開展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區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是環境明顯改觀。全區主要道路沿線暴露垃圾、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得到比較徹底整治;制訂出台了《南嶽區村莊綠化規劃》並即將付諸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全面啟動了農村連片整治工程,11個村的水源地防護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房)以及其它建設工程正在加緊實施;紮實開展了改水改廁、疾病防控、健康教育、衞生評比和除四害等工作,並推進了申報省級衞生村創建工作;以河道淨化為重點,疏浚城區主河道3條共6000餘米,農村河道餘米,清淤擴容山平塘15口,及時清除水面漂浮垃圾及雜物,禁止水庫化肥養魚,確保了飲用水源安全;大力開展了沼氣池建設,全面整治養殖污染;按要求全面啟動了老農貿市場和迎賓市場的提升改造工程,目前管網鋪設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攤位改造,市場環境有望得到明顯改善;切實加強了對農村建房的監管,進一步加大了行政執法力度,依法對部分路段兩側的違章棚亭和“空心房”進行了拆除;以107國道“文明樣板路”創建為契機,切實加強對道路建設、養護、管理、綠化以及路面清掃保潔,及時搶修公路破損路面,清理公路邊溝、涵洞;加大了對鄉村公路硬化力度,並組織專門力量對以路為市、佔道經營、佔道堆物進行清理和整治,確保了全區公路暢通、安全、清潔。二是羣眾普遍歡迎。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各項任務得到了較好落實,美化了城鄉環境,改變了羣眾生活,讓人民羣眾得到了更多實惠,人民羣眾對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現了從懷疑、等待、觀望到理解、支持、積極參與的轉變。與此同時,全區廣大農民羣眾在參與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了身邊環境的變化,良好的衞生習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養成。三是經費保障有力。區財政投入專項經費,用於環衞設施建設、衞生保潔和垃圾清運經費等,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確保了資金及時撥付。由於全區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普通羣眾的支持配合,我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各項任務得到了較好地落實,全區城景鄉環境得到明顯提升,面貌煥然一新。在全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現場調度會上,我區獲評城區組20__年第三季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第一名。四季度檢查以及全年工作考核評價很高。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抓組織領導。為確保整治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區委、區政府研究成立了由區四大家一把手和區委副書記擔任顧問,由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擔任組長,區委組織部長擔任總督導,分管和聯繫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日常工作、任務分解、協調指導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各鄉鎮(街道)等單位也相應成立了專門班子,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在加強組織領導的同時,區委、區政府結合南嶽是旅遊區的實際,在工作標準上自加壓力,提出了落實“三化”(即市場規範化、垃圾分類化、環境優美化)、實現“三清”(即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的工作目標,要求南嶽的城景鄉環境整治與市定標準和其它縣區相比,要做到“標準要更高、行動要更快、力度要更大、效果要更好”,要按照“庭院美、村莊淨、道路暢、水體清、環境優”的要求,把南嶽廣大農村打造成環境優美的精品景區。

二是抓宣傳引導。今年以來,我區先後編印了《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字經”》、《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詩配畫》,不定期地編髮《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簡報》,並在區有線台開設宣傳專欄,在農村主要路段、鄉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所在地和人員密集的場所製作了永久性宣傳標語、設置圖文並茂的宣傳牌;鄉鎮通過出動宣傳車,印發《致村民的一封信》、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等形式進行宣傳。同時,組織開展了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大走訪、大規勸、大整治”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發動和引導,增強了廣大羣眾的文明衞生意識和環保意識,在全區形成了“人人蔘與、齊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圍。

三是抓基礎建設。我區堅持把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新農村建設、創建國家衞生縣城、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旅遊環境與服務質量整治及規範城景鄉建設管理等工作有機結合,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用途不改”的原則,整合全區的財政資金和部門專項資金,保證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經費。截止目前,全區共新增户用垃圾桶餘個、焚燒池850個、垃圾斗車78輛;共新建水源地防護設施26套、污水處理設施530套、垃圾處理設施146套、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56套,新增車廂可卸式垃圾車2台,自卸式垃圾收集車11台,可卸式垃圾箱26個,農村環衞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四是抓集中整治。為解決城景鄉環境“髒、亂、差”問題,改善城景鄉環境狀況,我區於6月份全面啟動了拉網式、地毯式的“農村面源污染大清理”行動,組織發動羣眾對村內外的積存垃圾進行集中清理,重點是對國、省、區、鄉公路沿線以及集鎮、村莊開展了衞生大清除行動,對暴露的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雜物、道路兩邊的雜草等進行集中清除,並集中抓好了重要河道的疏浚。特別是對107國道南嶽段等重點地段的整治實行現場交辦。目前,全區廣大農村主次幹道已基本實現常態化管理。

五是抓督查考核。為確保全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快速有序推進,區委、區政府將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今年全區重點工作進行單獨考核,並納入區直有關部門和鄉鎮的目標管理考核範圍。同時,區整治辦按照《南嶽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辦法》制訂了《考核實施細則》,建立了區對鄉鎮、鄉鎮對村(居)的督查考評體系,並嚴格按照“周暗訪、月明查、季考評、總評”的方式進行督查考核,及時通報督查情況,建立了督查台賬,並把考核結果作為年終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

六是抓長效管理。初步探索建立了“鄉鎮督導、村組管理、專人保潔、門前三包”的城景鄉環境衞生管理機制,相關單位和各鄉鎮(街道)、村組對責任路段都明確了專人保潔、宣傳、勸導和監管。部分鄉鎮、村組還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強化整治工作責任。目前,全區36個村(社區)都明確了專職的清掃保潔人員,落實全天候清掃保潔、衞生監督和宣傳勸導。通過開展衞生評比和保潔員工作考核,我區部分長效管理措施的成效開始顯現。

三、我區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工作責任還有待強化。少數部門仍然存在主動履職不夠、工作相互推諉現象,一些牽頭部門不願牽頭、不主動加強溝通協調,部門之間協作配合機制不夠健全,有的甚至把原本是部門的本職工作看成是整治辦的事,動手做事先問要錢;部分聯點包村的縣級領導、後盾單位下基層指導幫扶、督促檢查有待加強;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在項目建設、資金管理、技術指導等方面缺乏主動性,未真正形成整治合力;鄉鎮與鄉鎮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工作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單位和鄉鎮存在應付差事、圖形式、走過場的現象,有的組織一、二次清掃活動,就認為任務完成了,有的部門甚至根本沒有動起來。少數單位沒有認識到整治工作是一項常態化、長期性的工作,為節省開支,在旅遊淡季停聘了一些區域的部分保潔員,給村民造成城景鄉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陣風”的錯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治工作的持續開展。部門聯動欠缺,如興隆水庫上游無序建房,準備大肆發展旅遊“農家樂”,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都沒有很好地履行監管責任。同時,由於城鄉結合部位的個別村環境衞生整治界限不明確,經常出現衞生責任互相推諉、環境衞生無人管理的現象,導致城鄉結合部和村組交接處往往成為環境衞生死角,長期得不到根治,在前段市裏檢查時還扣了分。此外,城區的一些背街小巷特別是迎賓社區、祝聖社區和衡嶽社區等城中村,存在毀綠種菜、養雞和隨意放養家畜家禽的現象,而且環衞設施和保潔人員缺失,還有不少居民小區沒有納入“四型小區”創建範圍,管理缺位,衞生環境比較差。

二是基礎建設還有待完善。鄉鎮建設起點低、基礎差,道路、供水、排污、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特別是環衞設施等嚴重滯後,不能滿足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要求。部分村的主幹道雖然已經硬化,但是村內的道路卻基本沒有硬化,且排水、排污設施不完備,存在垃圾、污水亂倒亂潑現象。垃圾箱和焚燒池等設置還有等進一步完善;個別村的焚燒池和垃圾池設置、垃圾桶擺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環境污染和視覺污染。部分村民未按要求使用區裏統一配發的垃圾桶,變更用途,挪為他用。兩個集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進展較為緩慢,目前還只完成管網鋪設工程,攤位改造等工作進展滯後,市場環境亟待提升。環保項目在建設內容規劃上,偏重於垃圾房和村組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佈局不合理,部分項目在建設內容和設施設備的配備上不太切合實際,造成資源的浪費以及二次污染,羣眾比較反感,各方面非議較多,費力不討好。如,在各項目村新建的垃圾收集點,不但外觀難看,與環境極不協調,而且很多佈局不合理,老百姓使用極不方便。特別是環保部門配置的自卸式垃圾收集車,由於後期的養護、油料、司機等經費沒有着落,鄉鎮村組不想要,相關單位不想接。

三是宣傳發動還有待深入。目前,城景鄉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存在“上邊熱、下邊冷”的現象。區一級非常重視,工作力度大,但有的鄉鎮、村組幹部積極性不高,還存在畏難情緒、信心不足、等待觀望態度,工作敷衍塞責,搞形式,走過程,缺乏主動性;雖然有村規民約、門前“三包”責任制等制度,但還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環保部門和鄉鎮幹部進組入户與羣眾面對面進行溝通宣傳交流較少,羣眾對項目瞭解不夠,主體意識不強,認為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是政府的事,與己無關,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存在“幹部幹、羣眾看”的現象。有的羣眾甚至認為城景鄉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是國家項目,資金雄厚,在建設中關心的是如何能得到一些佔地賠償費,在個別村組施工阻力較大。廣大農民羣眾長期形成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難以改變,由於受傳統生產、生活習慣影響,部分村民缺乏衞生環保意識,垃圾亂倒、生活污水亂排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成為不少農村居民區的真實寫照。

四是工作標準還有待提高。我區的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雖然總體上是按照“三化、三清”的要求來實施的,但目前的工作重心還侷限於搞衞生、清垃圾,其它方面的工作開展亟待加強。部分村組面源垃圾清理和保潔工作不到位,村民居住相對集中的地方仍然是垃圾成堆。部分保潔人員履職不到位,“垃圾靠風颳,地面借水刷”的現象依然存在,鄉村在上級檢查時往往是靠臨時僱工搞“突擊”。全區生豬養殖業量多面廣,尤其是規模較大的豬場,雖建有沼氣池,但“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突出,對小河、小溪的污染治理難度大。水務和環保部門雖然加強了對水源污染的整治,但由於水務一體化職能沒有調整到位,“多龍管水”造成管理缺位、效率低下。此外,祝融街道和南嶽鎮轄區的一些居民小區和背街小巷衞生狀況和綜合環境還存在一些問題。

五是長效機制還有待健全。當前,全區環衞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生產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的體系還不完整,缺乏資源共享的整體規劃。部分鄉鎮、村保潔隊伍雖已建立,但運轉不正常,管理不規範。垃圾清運機制缺失,存在只收不清、只收不填、只收不燒等情況。環衞局和景區管理處的管理範圍在逐步延伸,如果全區所有的垃圾清運任務全部由兩個部門接管,人員、設備和運轉經費都需要作相應調增。環保項目在污水處理、垃圾分類設施處理上有較大投入,但在保潔人員日常工資、設備維護、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後續費用沒有作相應安排;項目驗收結束後,工程質量、設施運行由誰監管,設施損壞由誰執法賠償等問題都還沒有進行系統研究。督查督辦和檢查考核有待加強。目前代表區委、區政府從事經常性環境綜合整治督查工作的只有整治辦的幾位同志,督查督辦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好。各鄉鎮(街道)忙於應付區裏的檢查,對村(社區)的督查考核基本未開展起來。現有的工作機制有待完善。整治辦是以區農辦為主體成立的一個臨時的協調、督查機構,工作人員與原單位無法徹底脱鈎,加上區農辦對口的部門多、協調的工作多,有時工作難以到位,造成目前的整治工作還停留在搞突擊、抓迎檢的初級階段。

四、深入推進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1、提升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總佈局,用單篇論述生態文明,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佈局的高度來論述。為此,我們建議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契機,以加快推進“生態南嶽”建設為動力,將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定位為區委政府的重點工作、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務、檢驗幹部作風的管理工程、促進跨越發展的重要標尺,進一步引導廣大幹部羣眾深入理解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形成抓治理就是惠民生、抓治理就是抓提升、抓治理就是促發展、抓治理就是塑形象的廣泛共識。一是要在領導層面提高認識。包括區裏組織的“大走訪、大規勸、大整治”主題活動也只是發個文件,沒有真正開展起來。下一階段,全區各級領導特別是幾大家的分管領導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切實擔負起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領導責任,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全體聯點包村的縣級領導和後盾單位負責人要把整治工作作為聯點幫扶的重要內容,要定期深入基層,親自指導,親自督促,親自參戰,確保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二是要在部門工作層面提高認識。各級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切實做到定責任、定人員;要堅持標準,嚴格按照綜合整治的總體標準開展工作,做到執行標準不走樣、不跑偏;要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主動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

2、強化宣傳教育,營造濃厚氛圍。要修訂完善《農村衞生公約》、《村規民約》,規範約束個人家庭衞生、公共場所衞生行為。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羣眾樹立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行為,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標語、牆報、專欄、宣傳牌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通過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和載體,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好宣傳教育工作,為紮實推進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堅實的羣眾基礎。要充分發揮婦聯和學校的作用,在農村婦女之間和學校學生之間,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宣傳工作,引導廣大婦女和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立足家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敢於走在環境整治的最前面,做改變陋習的帶頭者和良好風尚的引領者。要注重樹立和推廣典型,對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的工作經驗、典型事例要及時加以宣傳推廣。此外,還要加大公開曝光力度,要在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上對一些責任不落實,整治效果差的單位和亂扔亂倒垃圾、亂停亂放車輛、亂擺攤點的人和事加大曝光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3、實行部門聯動,強化綜合管理。城景鄉環境整治牽涉農業、環保、環衞、景區管理、衞生、水利、林業等眾多部門,需要進一步整合有效資源,加強協調合作。如,在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全區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涉農環保資金,聚合有限財力,統籌使用,集中區域,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從而產生集聚效應,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住建、衞生、農業、國土、水利以及鄉鎮(街道)等要緊密配合,對向河道亂倒建築和生活垃圾的現象,組織開展聯合整治行動,並加強日常監管;環保部門和水利部門要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禁止化肥養魚,推進水環境整治;畜牧部門和環保部門要協同配合,通力合作,對養殖場進行綜合治理,督促養殖户採取生態立體養殖或施行零排放養殖技術;商務部門要抓緊同各相關職能部門的銜接,加強對兩個市場改造提升的監管,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城管、規劃、綜合執法、風景資源保護等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聯合組織開展違規建房專項整治行動,對個別典型違規違法建房户(如興隆水庫上游),必須進行集中清理整治,拆違還耕、拆違還綠、拆違治髒、拆違添景,做到拆一片、清一片、管一片。

4、創新運行模式,確保責明事順。在垃圾處理模式方面,要以農村人口密集區和城郊結合部垃圾治理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我們建議:在城區和近郊範圍內,應建立完善收集和清運系統,採用“屬地管理為主”的模式,將生活垃圾轉運到垃圾處理場處理;在地理位置離城鎮比較遠的鄉(鎮)、村,應根據村莊建設規劃以及自然村落佈局和人口分佈情況,合理設置垃圾收集、分揀或轉運等設施。要始終堅持“分類減量”的原則,支持和鼓勵上門回收可回收垃圾,儘量減少垃圾量。後山三鄉和南嶽鎮的山區村要因村制宜地鼓勵農民採用焚燒、就地填埋、農家堆肥等簡易、有效方式處理垃圾,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和無害化、資源化,降低成本,減少污染。在推進環衞保潔方面,要按照“精細化、網格化”的要求,制定《村級環境衞生保潔員管理辦法》和《村級環境衞生保潔員工作職責與獎懲措施》。建立農户自我約束管理機制,全面落實農户門前三包責任制。探索推行農村垃圾收集分類制度,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精幹的保潔員隊伍,確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潔日常化、制度化。同時,針對人們已經習慣於將垃圾隨意地丟棄在房前屋後以及、公路邊、田埂邊、池塘邊和河道邊的實際,建議實行分片分組包乾和組長負責制,堅持每月定期清理不少於3次。在明確職能職責方面,連片整治項目村建設由環保部門負責,管理由環衞局和景區管理處負責,要建成一個,移交一個。原則上垃圾清運車和垃圾收集車等硬件設施統一交由環衞管理,萬福、紅星、荊田、雙田片區農村生活垃圾由環衞局負責清運,景區村有清運任務的由景區管理處負責。景區管理處整治責任區——南馬公路、方廣寺景區以及拜殿村的保潔人員不能斷崗,不論淡季旺季都要保持常態化。要儘快將水務管理一體化職能調整到位,理順水務和環保的責、權、利,確保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落到實處。要抓緊實施南嶽區村莊綠化規劃,對鄉村公路沿線和村民房前屋後進行綠化美化。集貿市場的改造提升要加快進度、確保質量。

5、健全工作機制,實現長效管理。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點多線長面廣,具有長期性、艱鉅性、動態性和反彈性的特點,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結合實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重點是要建立健全三個方面的工作機制:一要建機構,確保有人做事。建議參照攸縣的成功作法,將現有的整治辦由臨時機構變為常設的正科級機構,專門負責全區的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二要保投入,確保有錢做事。把城景鄉環境綜合整治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城景鄉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並隨着區財力的增長和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加快、規模擴大、任務增加及管理手段更新適度增長。對各鄉鎮、村的環境整治工作經費預算可整合

農林水利、森林防火、鄉村運轉等各類涉農資金統籌考慮;相關部門要繼續加強對上級有關城景鄉環境整治財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積極向上協調爭取資金扶持,保證農村垃圾“掃得起來,運得出去,處理得掉”,確保城景鄉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三要嚴考核,確保用制度管事。要建立嚴格的考核和評議問責機制,強化正負激勵,形成嚴查嚴管、獎罰分明的獎懲機制。要進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採取明查暗訪和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羣眾代表評議等多種形式,對整治工作進行考核。經過考評考核驗收達到合格要求的鄉鎮(街道)、村(社區),應給予適當獎勵補助;對未達到合格要求的鄉鎮(街道)、村(社區),要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堅決取消該目標管理各項評先評優資格,並對相關責任人實行嚴格問責。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2

關於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調研報告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安排計劃,6月16日,縣人大副主任陳太陽帶領縣人大環資工委、縣人大財經工委、縣政府辦、縣住建局、縣環保局、縣司法局、縣文明辦、縣水務局、縣林業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深入到地瓜鎮下木卡村、新店鎮細汆村進行了調研,並在新店鎮召開座談會,聽取鄉鎮領導、基層人大代表、有關站所負責人和村支“兩委”成員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環境整治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環境建設,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擺在十分重要位置,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斷改善農村衞生條件和人居環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紮實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啟動和打造了一批試點示範村。

(一)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情況。一是編制了地瓜鎮木卡村下木卡、洋雞箐,江西坡鎮細寨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劃。二是紮實推進試點村創建工作。完成木卡村下木卡、洋雞箐廣場用地徵地工作,啟動實施了規劃區內房屋立面改造、環境改造、改廁換瓦等人居環境改造項目,預計8月底完成改造工程。2個工程已完成總投資1100 萬元。三是完成南湖街道大灣村一組、劉家坡組、盤水街道高興村蘭花塘組、龍吟鎮硝硐村石寨平組等8個鄉鎮(街道)13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完成《普安縣中部片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規劃》。四是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和小康房建設32594户(20xx—20xx年)。五是建成投用普安縣垃圾填埋場,處理能力35噸/天,覆蓋縣城、三板橋及地瓜等區域羣眾生活垃圾處理;啟動普安縣城鎮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工程項目建設,建設13個垃圾轉運站及配套設施。目前,樓下、新店正在建設主體工程,青山、盤水街道等9個鄉鎮(街道)轉運站已完成場地平整。六是建成投用普安縣城污水處理廠。青山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並開始試運行。

二、當前農村人居環境衞生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村民環境意識淡薄,觀念依然落後。近年來,儘管我縣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開展創建“文明村寨”等,但羣眾對改善人居環境條件、推進綠色家園建設的認識不足、主動性不強,一些村民對“髒、亂、差”現象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不仁,缺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較差,生活觀念依然較落後。

(二)農村生活污染增多,多數村寨人居環境仍然較差。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數量也持續增多。農民生活污水、塑料袋、易拉罐、酒瓶等垃圾,大部分未經處理,就隨意傾倒、隨意排放,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來越重。如下廠河流域部分村民將生活垃圾、畜禽糞便直接傾倒和排放到河流裏,對我縣五嘎沖水庫水源及當地老百姓生活環境造成了污染。

(三)公共設施配套薄弱。大多數村沒有設置和建設垃圾箱、垃圾池,村民沒有傾倒垃圾的地方。如新店鎮轄5村1社區98個村民小組只有清運車1輛、保潔員5人、垃圾箱43個(平均每個組達不到1個),這個問題在我縣多數鄉鎮都存在。大多數村只注意房屋建設,而對新村道路、供電、供水、排污、衞生、綠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附屬設施大多沒有同步建設、及時配套,硬件設施投入不足,環衞設施不配套。

(四)“六亂”現象依然突出。柴草亂堆、糞土亂堆、污水亂潑、垃圾亂倒、畜禽亂跑、亂搭亂建的“六亂”現象還很突出。農村房前屋後、路邊隨處可見亂推的玉米杆、煙桿、柴草、農家肥;散養的雞鴨、豬、牛等畜禽糞便隨處可見;廁所、廚房、豬圈、牛圈等附屬設施存在亂搭亂建現象,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

(五)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村民自治存在薄弱環節。村規民約不夠完善或執行不好;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衞生管理機構,環境衞生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管、放任自流狀態;三是沒有形成村環境衞生工作機制,收集、處理垃圾(污水)的責任沒有完全落實到位。

(六)環境治理成本高,鄉鎮財政壓力大。垃圾處理從清掃、收集到運出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要花錢,費用都比較高。如新店鎮每天產生將近8噸垃圾,每噸垃圾從收集、運到興義電廠平均花250元左右,一個月要花6萬元,一年要支付70餘萬元。

三、加快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的幾點建議

目前我縣農村環境衞生狀況不容樂觀,已經成為影響我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突出問題,應引起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進一步強化“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的統攬作用,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0+N”工程,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讓農村羣眾生活更美好。為此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環保意識。一是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羣眾共商會、宣傳欄、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對環保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倡環保工作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切實增強廣大羣眾參與清潔村莊建設、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二是學校要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環境保護要從孩子抓起,要教育孩子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等環保行動,讓我們的學生成為廣大農村的環保義務宣傳員,為我們的環保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大力實施綠化工程行動計劃建設,進一步推進綠色家園建設。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綠色普安行動計劃”,實施好退耕還林等工程,切實抓好普安綠色村莊創建計劃,保持村莊山水生態格局與自然環境協調,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森林等自然資源,培育和提升農林牧漁田園式生產景觀。引導農民在房前屋後栽花種樹,綠化美化庭院。在路旁溝邊、村莊周圍、田間地頭造林綠化,減少土壤裸露,真正實現綠化、美化目標。

(三)大力實施淨化工程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一是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將該項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民生工程,採取切實措施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二是堅持規劃先行,研究制定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科學編制鄉鎮、村莊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建設村鎮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區域共建共享。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基礎,認真編制農村環保規劃和垃圾處理等專項規劃,明確農村環境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三是大力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户分類基礎上的“村收鄉鎮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做到定點收集、定時清運,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四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力度。在積極爭取國家、省項目資金支持的同時,各級政府應將農村環保和環境衞生整治項目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建立農村環保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村莊清掃保潔費用可適當採用政府補助、村集體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五是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鄉鎮要設立環衞站、每村根據實際至少落實1名以上保潔員專門負責垃圾的收集、清運工作(由縣財政按照月工資預算到鄉鎮[街道])。六是落實河長制,保護河、湖、塘等原有水生態環境。七是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利用,推廣應用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規範處置農村工業固體廢物及建築垃圾,推動農村工業企業進園區,實行污染物集中處理。八是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有關單位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內容。

(四)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是根據村莊人口、垃圾產生量等,配足和建設封閉式垃圾桶(箱)、垃圾池、垃圾運輸車等設施裝備。每個村莊配備相應數量的垃圾收集點和人力垃圾清潔車,每個鄉鎮(街道)建立垃圾中轉站、購置垃圾轉運車;二是加強農村水、電、路、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

(五)大力實施農村美化亮化工程。實施好異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村村通工程、農村飲用水工程、清潔村莊建設工程、文明村鎮建設、農村改水改廁、農網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太陽能、沼氣等設施建設,逐步提升農村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認真開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多彩貴州·美麗普安文明行動”活動,多形式、多角度、多措並舉,全面發展,切實推進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程,有效提升我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3

一、我區城鄉環境整治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政府在城鄉環境整治工作中,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認真實施河道疏浚和保潔、工業廢水治理和城區污水截流,並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城鄉環境一體化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區政府把環境整治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來抓,連續五年將該項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內容之一。先後投入10多億元,加大環保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成投用日供氣2500噸的熱電廠、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公司、日處置危險固廢10噸的工業固廢處置中心和垃圾焚燒工程,完成了外沙路、疏港大道、楓南東路等道路建設和管線埋設,建成佔地150畝的二期垃圾填埋場。

(二)認真實施河道疏浚和保潔。一是自20xx年開始,區政府就成立了河道疏浚整治的組織機構,並下發《關於印發**市**區河道疏浚整治五年規劃及實施意見的通知》,作出全面開展河道疏浚整治的決定,分年度對全區河道進行整治。20xx年至今,共完成河道砌石25.6公里,河道疏浚373.8公里。二是為改善城區水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區政府又實施了城區清水河道工程,共建4座橡膠壩。通過調控橡膠壩以提高城區河道水位,有效地攔截上游和外圍的污水。三是建立了河道長效保潔機制,組建保潔隊伍,全區有專職保潔人員150多人,投入河道保潔船隻50多艘。

(三)工農業廢水治理和城區污水截流工作明顯。一是自20xx年底開始,為了徹底整治水環境污染,區政府封堵關閉了巖頭、外沙化工園區的入河、入海23個排污口,結束了化工污水直排的歷史。二是狠抓工業廢水的整治,今年列入整治的企業883家,已完成492家整治任務。三是在農業面源污染整治中,政府也將在年內對核心區規模化家畜禽養殖場一律予以關閉。四是緊密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改廁工作,目前,全區有8個村已完成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四)以新農村建設(十百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城鄉環境一體化建設。區政府為切實解決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採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一是以城區積極開展的“多城同創”活動為載體,以治理“亂、髒”為抓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容美化和秩序整治工作。二是在農村深入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和鄉村康莊工程,積極推進了佈局優化、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四旁綠化、河道淨化、衞生潔化、住宅美化和服務強化工作,現在全區已建成132個整治合格村和11個全面小康示範村。一大批雜、亂、差的舊村莊變成了錯落有序的社區。三是在完善城區垃圾集中處理的基礎上,工作重心下移,大力推進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自20xx年開始,區政府以“村村清”工程為抓手,不斷完善村一級硬件設施,投入了4l萬元,解決農村硬件設施滯後問題,垃圾中轉站初具規模,除大陳鎮外,全區各辦事處都建成了1座以上的垃圾中轉站。到20xx年底,全區共有272個行政村建成了固定垃圾收集點3431個,購置移動垃圾收集筒3525只,配置垃圾收集車458輛,衞生保潔人員543人,農村垃圾收集網絡基本建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區政府雖然在城鄉環境整治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廣大人民羣眾的要求和整治的目標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城鄉環境整治宣傳力度不夠,思想認識不夠到位。雖然區政府出台了城鄉環境整治的實施方案,並列入街道年度考核。但在具體工作中,做表面文章的多,檢查抓落實的少,下級應付上級檢查的多,經常性抓的少。據瞭解,這項工作有多個部門管,街道有三個副主任管,管理上存在體制問題,沒有真正把這項工作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概括起來有三論現象:一是難抓論。部分街道、村幹部有畏難情緒,認為當前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工作困難重重,沒有擴面提升的必要。二是唯錢論。少數領導幹部認為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資金,產生“等、靠、要”的消極工作態度。三是無關論。部分羣眾衞生意識、環保意識淡簿,認為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是政府行為,與己無關。

(二)資金投入不足。一是區財政投入不足。雖然區政府在資金安排上已向新農村建設傾斜,但由於原有基礎設施薄弱,與實際需求相比資金缺口較大。二是街道財政不敢投入。由於垃圾運輸成本高,“街道中轉”環節難以正常運行。三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據瞭解,全區275個行政村中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萬元的達29個村,5萬元以下的達一半。因此,經濟困難的一些村根本無法配備衞生保潔人員。有些困難村的幹部説政府也在錦上添花,富裕村的衞生相對搞得好一點,政府有補、有獎,卻沒有真正幫助困難村走出困境。四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資金投入額度大,多數村治理環境積極性不高。

(三)環境衞生建設死角較多,工業、建築垃圾無人管理。一是環衞設施不健全。全區現有6座農村垃圾中轉站,基本上是以街道行政區域為單位進行布點,造成一些行政村垃圾收集清運路程過遠,從而影響中轉站收集率。二是許多地方保潔服務範圍僅限於村莊建成區,村與村之間、道路沿線、河道水面等區域垃圾往往無人清理,有些村民偏把垃圾倒入河道,堵塞河道流通。三是企業垃圾處置不明確,特別是工業垃圾、建築垃圾、化工垃圾等處置終端沒有真正建立。有些企業就地焚燒,偷倒、亂倒垃圾,造成了空氣、環境的嚴重污染,被徵地、待開發的地塊變成為垃圾的“收容所”。四是三甲的小冶煉沒有根本解決和治理,節能減排工作進展困難;台電的5支煙囱排放的煙塵隨風灑落城區南北,據測試,二氧化硫嚴重超標。

(四)水環境污染問題突出。一是污水處理不徹底。城區雖然連續幾年實施了污水截流,但主城區核心區塊14.6公里的河道有500多個各種排污管道,特別是海門河沿線仍有多家重點單位排污嚴重,城區原有排污管網未能與污水主幹銜接,雨污合流,污水直排。工業企業治污進度相當緩慢,僅永寧河就有193家企業污水直排。區政府為加快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整治進度發了通知,到20xx年9月為止,還有300餘家企業未達標。二是農村改廁後,基礎設施和硬件設施未跟上,造成生活污水直排。羣眾反映葭沚城區露天糞坑已處理掉,但只建了1個公共廁所,該老城區人口和外來人口共有4萬餘人共爭1個廁所,導致糞便亂倒,直排河道。三是由於温嶺等地地質沉降,造成我區河道蓄水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河水自淨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五)長效管理機制不健全。一是存在城鄉二元分割現象,在管理上完全把城區與農村分開來。缺乏統一規劃,在資金投入、項目實施、部門力量整合上也缺乏統籌兼顧,城鄉一體的整治局面沒有形成。二是存在突擊性整治,各地還沒有把環境衞生整治當成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整治工作僅停留在應付的層面上。三是長效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不夠,存在着罰款了事的現象,且區農辦力量有限,僅靠它一家很難解決問題。

(六)公路兩旁亂搭、亂建現象嚴重。全區範圍內公路沿線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普遍,83線公路兩邊現象尤為典型,有損市容市貌,嚴重地影響了作為**市主城區的形象。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整治目標。搞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是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長期複雜的任務。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為官一方,為民造福”的理念,提高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長期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加強水法、環保法等相關法律宣傳,努力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形成人人愛護衞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氛圍。根據我區實際情況,每年都要有治理環境衞生的目標,並逐年安排工作計劃。

(二)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突出工作重點,建立長效機制。政府要切實抓好城鄉環境的綜合整治,建立高效的城鄉環境整治管理協調機構,重大問題以聯席會議的方式加以解決。有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發揮職能作用,街道應認真負責,確保城鄉環境整治取得實效。要統籌兼顧,科學編制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規劃。

(三)加強監管力度,依法實行整治。環保部門要加大對污染源特別是工業污染源的監管力度,對紡織、印染、砂洗、電鍍、小冶煉、農業面源等區域性污染問題,提出專項整治計劃。要明確企業垃圾處置辦法,有關部門抓緊制訂城鄉、企業、單位的環衞收費標準,避免造成收取衞生費變成亂收費,減輕財政負擔。

(四)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當前農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工作進展緩慢,絕大多數農村的生活污水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達標排放,導致農村河道水質惡化。區政府應合理規劃,抓緊出台農村污水處理的方案。

城鄉環境衞生綜合整治是一項艱鉅而繁重的任務,要立足當前,放眼未來,把經濟發展與環境衞生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改善人居環境,達到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集合 篇14

環境衞生整治工作調研報告

城鄉環境衞生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件和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直接關係到人民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陳文浩市長在全市城鄉環境衞生整潔行動推進會上明確指出,“要將城鄉環境環衞整潔行動作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工程、提升城鄉品質的重大抓手和造福全市人民的民生事業來抓,以建立健全城鄉環境衞生管理長效機制為重要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區開展城鄉環境整潔行動精神,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大力推進“三大工程”“九大行動”,努力打造“四個芙蓉”,芙蓉環衞立足本職、幹在實處。通過集中整治,建立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大幅提升全區市容環境衞生水平,扮靚我們的家園。

一、主要做法

(一)智慧環衞提升管理水平

開發“機械化作業車輛管理系統”,實現了對作業車輛的全程定位和科學調度,並對設備狀態、作業質量及油料進行實時監控,解決了機械化作業“丟段”、 油料偷盜等老大難問題,降低了機械化設備的單位能耗。研發環衞巡查督查管理系統,強化隊伍管理。通過安裝手機APP,局、所兩級路面管理人員只需登錄系統,就能完成遠程簽到、簽退,杜絕了“空崗”現象。下一步還將開發“垃圾運輸管理系統”,實現對垃圾站點入站垃圾、滿鬥等情況的實時監控,提高垃圾運輸質量和水平。

(二)精細化作業確保常態長效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整合網格力量,重點圍繞“五洗五清”內容,進行全面清洗、清理、清除,對渣土揚塵污染、門前三包秩序、亂擺攤擔、亂吐亂撒、油煙污染、菜市場場外經營、流動菜市場、建築工地、夜宵和流動攤點等進行整治,推進城區深度保潔,1-7月共清理城鄉結合部、社區樓棟積存垃圾堆物1200余車(近4000噸),進一步提升環境衞生質量。二是加大執法力度。對違規運輸渣土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加強裸土復綠工作。進一步加強對主次幹道、重點區域清洗、清掃保潔、降塵力度,創造整潔環境。三是加大清洗力度。創新推行“雙車”作業,根據不同車型的特點,分別安排不同的作業時間和作業路段進行精細化作業。每天晚上安排23台大水車進行2次強衝作業,10台機洗車清洗中間護欄標線和邊溝。白天安排76台水車人工配合清洗,6台機洗車作業,22台機掃車作業,實現了主次幹道“道路清洗全覆蓋”,作業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三)環衞設施建設提質提檔

進一步提高垃圾收運管理和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創造宜居生活環境,新建和改建的公共站廁都採用環保密閉式的垃圾壓縮設備,杜絕漏灑和二次污染。同時垃圾收運能力增強,由原來只能放置3噸左右的垃圾變為能放置7-8噸的垃圾,減少車輛運輸次數的同時,緩解交通壓力。

(四)督查考核力促工作落實

公正公平的督查考核是激發隊伍活力的有效途徑,為確保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消除過去城內城外督查不平衡的現象,局督查科按照地理位置將全區劃分為3個督查片區,構建“環衞督查微信羣”,並將社區物業等納入到日常督查中實現考核全覆蓋,包括物業,門前三包範圍,街道社區小區內所有環衞類問題,月底按街道和環衞所維護範圍分別扣分排名。每天收集各作業單位數據、實時狀態、作業效果等信息,一天一反饋,一週一彙總,一月一講評,建立了績效考核、調度講評、督促檢查、問題交辦等4項推進機制,形成了環衞“大督查”模式。今年以來共計督查問題8660條,扣各作業單位業務考核11075分,得到各作業單位和人員的一致認可。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物業方面存在清掃時間晚、保潔頻次少,衞生保潔不到位,標準不高等現象,導致環境衞生質量不高,建議公安局加強對物業公司管理、教育,物業公司加強對衞生的重視,街道要加強門前三包管理。

二是流動攤擔方面存在流動攤販多,違規攤點、燒烤、屢禁不止,門店在路邊亂倒油水、亂扔垃圾等問題,導致人行道油污、垃圾成堆,破壞了市容環境衞生,建議加強城管執法。

三是臨街門店存在隨意堆放物品、亂倒污水、油水,亂丟垃圾、甚至佔有公用果皮桶他用等現象,導致路面油污嚴重、反覆清洗、油污反覆存在,加大了衞生保潔難度。建議加強城管執法力度,街道加強門前三包管理 。

四是車輛亂停亂放方面存在車輛佔用人行道、甚至佔用車行道等現象,導致路面清掃、清洗難度大。建議公安局交警隊加強查處力度,城管執法取締人行道違停。

五是菜市場周邊存在垃圾成堆的現象,保潔難度大,污染了生活環境。建議加強城管執法力度,街道加強對市場方督查。

六是在建工地存在亂傾倒生活建築垃圾、亂丟生活垃圾等現象,導致沿線周邊渣土污染,使清洗清掃頻次增加。建議加強城管執法力度、加強管控。

七是渣土工地存在工地周邊長期路面泥沙污染,甚至無下水,常年積水後污泥較多等現象導致路面污染,建議加強城管執法力度、加強管控。

八是市政、園林方面存在修路、澆水、修剪樹枝、補栽後污染路面未及時善後,甚至不善後等現象,導致路面污染,建議各部門加強協作、加強部門自查,及時善後、清理路面污染。

九是樓棟油污方面存在居民廚房窗台下油污污染、社區垃圾成堆及存在衞生死角等問題。影響了地域的整體觀感、降低了整體衞生效果。建議社區加強居民教育、宣傳、協作。

十是街道範圍內其他影響市容衞生的問題有亂堆物、破壞公共衞生設施等,導致衞生保潔難度加大,建議街道加強教育、宣傳、發動居民,提高素質。加強城管執法力度、加強管控。

三、下一步思路及舉措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區的市容環境衞生,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以形成齊抓共管關注環衞工作、參與環衞生工作的強大合力,讓大街小巷更加流光溢彩,芙蓉形象更加潔淨秀美,使市民羣眾生活得更加幸福、舒心、美好。

(一)合力推動,強化責任落實。統一思想認識,牢固樹立“全局一盤棋”的意識,按照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原則,做到既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又協同作戰、合力推進,做到充分調配力量,主動“補位”,聯合開展整治。同時加大投入,確保實施效果。

(二)立體宣傳,營造工作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廣泛發動單位、門店業主、社會組織和居民羣眾參與到環境衞生整治工作中來,營造人人知曉、個個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大力宣傳推介工作中湧現出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最大限度集聚工作正能量。

(三)強化督查,嚴格考評追責。成立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巡查、督查通報制度,緊緊圍繞“五洗五清”等中心任務,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建立調度講評制度,每月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一調度一講評。出台考核考評辦法,建立問責機制,對工作開展不力、責任落不到位實、推諉敷衍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通過嚴格考核,有效促進全區環境衞生水平提升,着力構建環境衞生常態長效機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78gx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