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調研報告格式

調研報告格式

調研報告是一種規範的文稿,我們需要知道明白它的格式才能寫的好。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調研報告格式,歡迎閲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調研報告欄目!

調研報告格式

一、調研報告標題的格式

調研報告要用能揭示內容中心的標題,具體寫法有以下幾種:

(1)公文式標題。這類調研報告標題多數由“發文主題”和“文種”構成,平實沉穩,如《關於知識分子經濟生活狀況的調研報告》;也有一些由調研對象和“調查”二字組成,如《知識分子情況的調查》。

(2)一般文章式標題。這類調研報告標題直接揭示調研報告的中心,十分簡潔,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提問式標題,如《“人情債”何時了》。這是典型調研報告常用的標題寫法,特點是具有吸引力。

(4)正副題結合式標題,這是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調研報告標題。特別是典型經驗的調研報告和新事物的調研報告 的寫法。正題揭示調研報告的思想意義,副題表明調研報告的事項和範圍,如《深化廠務公開機制 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關於武漢分局江岸車輛段深化廠務公開制度的調查》。

二、調研報告正文的格式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説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研報告的主幹和核心,是引語的引申,是結論的依據。這部分主要寫明事實的真相、收穫、經驗和教訓,即介紹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主體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問題、具體做法、困難障礙等,內容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調研報告的層次,安排好結構,有步驟、有次序地表現主題。

調研報告中關於事實的敍述和議論主要都寫在這部分裏,是充分表現主題的重要部分。一般來説,調研報告主體的結構大約有三種形式:

橫式結構。即把調查的內容,加以綜合分析,緊緊圍繞主旨,按照不同的類別分別歸納成幾個問題來寫,每個問題可加上小標題。而且每個問題裏往往還有着若干個小問題。典型經驗性質調研報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這樣的結構。這種調研報告形式觀點鮮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瞭然;

縱式結構。有兩種形式,一是按調查事件的起因,發展和先後次序進行敍述和議論。一般情況調研報告和揭露問題的調研報告的寫法多使用這種結構方式,有助於讀者對事物發展有深入的全面的瞭解。一是按成績、原因、結論層層遞進的方式安排結構。一般綜合性質的調研報告多采用這種形式;

綜合式結構。這種調研報告形式兼有縱式和橫式兩種特點,互相穿插配合,組織安排材料。採用這種調研報告寫法,一般是在敍述和議論發展過程時用縱式結構,而寫收穫、認識和經驗教訓時採用橫式結構。

調研報告的主體部分不論採取什麼結構方式,都應該做到先後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聯繫緊密,層層深入,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

(3)結尾。結尾是調研報告分析問題、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不同的調研報告,結尾寫法各不相同,一般來説,調研報告的結尾有以下五種:對調研報告歸納説明,總結主要觀點,深化主題,以提高人們的認識;對事物發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啟發人們進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議,供領導參考;寫出尚存在的問題或不足,説明有待今後研究解決;補充交代正文沒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視的情況或問題。

總之,調研報告結尾要簡潔有力,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沒有必要也可以不寫。

三、寫調研報告的常見問題

一是觀點與材料脱節;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説明觀點;三是堆砌材料,沒有從材料中概括出觀點,缺乏分析與研究;四是表述不當。寫調研報告,應儘量避免枯燥無味的語言,力爭寫得通俗、樸實、生動。

四、調研報告範文(1)

關於工會組織調研報告

工會組織在企業存在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好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目前,工會組織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我們用時間去改進、去創新、去完善,相信經過歲月的洗禮,企業的工會組織將能夠更加的發揮它的職能,為員工更好的服務。近幾年來,工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不過這與黨和羣眾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本文主要是通過對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這一重心進行闡述,分析了企業工會工作現狀,總結了新形勢做好工會工作的措施。

一、工會工作現狀

(一)工會組織的地位未擺正

一方面。部分機構或者組織在進行重組編制、精簡機構與定編定員等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改革中,機構或者組織的政黨領導未能夠了解到工會組織的作用,對工會組織的重要性瞭解不透徹,在處理工會工作方面總是應付了事、這些都為工會組織參與決策有了很大的阻礙力,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在審議改制方案與交流安置方案的階段,總是將所擬定的方案提前上交給職工代表,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針對羣眾的不滿與意見等,避免通過各種工會機構與組織來商議解決,而是通過行政手段來進行干預,給予解決,長此以往,企業、組織和機構對工會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使得工會組織形同虛設。另一方面,工會組織缺乏民主監督,很多的監督權受到了行政的壓抑,工會未能夠很好的行駛權利,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在勞動合同、薪金待遇等方面出問題,工會不能夠及時的擬定方案給予解決,也不能夠對此事行使監督權,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的績效考核、評比等為能夠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羣眾和員工無法進行有效監督,這些都是工會組織的地位未擺正的結果。

(二)工會組織未將作用發揮到極致

部分國有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的工會成員基本上都是由黨委任命,工會幹部由於受到行政的限制,在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構建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些都會工會行使權利,履行職責起到了很大的制約性。另外,部分工會成員身兼數職,缺乏時間和精力去精力去深入研究工會內容,更多時候是為了應付。與此同時,部分工會受到整個企業、組織和機構的經營狀況、生產狀況等的影響,對於經濟實力較弱或者是經營不周的企業、組織和機構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基本上無法開展,當工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影響或者薪金出現問題,工會根本維護職工的權益,對國有企業、組織和機構尚且如此,在部分私有企業、組織和機構就更加突出。

(三)工會組織在維權上面底氣不足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工會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企業、組織和機構工會的組建與行使權力等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不過這與《條例》內容相比,依然顯得較為薄弱,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的工會成員也達到專職人員的水平,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未能夠定時定期的召開職工大會,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工會在提意見時,顯得較為被動,更無法提及集體合同制,部分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創建了工會機構,但是缺乏制度與經費,種種因素都使得工會維權工作難以持續開展。另外,一些企業、組織和機構過於重視人才,對於一些高技術、高學歷的人員給予較高的薪酬,而對於底層員工則給較低的薪金,底層員工的收入較少,他們覺得不合理、不公平,找工會要求漲工資,但是工會又不能夠直接給予其干預行政決策,這讓工會組織也顯得左右為難。

與此同時,還存在着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持學習缺乏恆心,在政治理論上的學用結合不夠,在思想觀念上因循守舊,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不夠;二、在工作定位上有侷限性,工作的前瞻性不夠,站在全局發展的高度研究謀劃工作的意識不夠,區工會自身管理還不夠嚴密;三、有時在工作方法上不注意細節,調查不夠深入,工作方式上不講究策略,易產生急躁情緒,缺乏冷靜慎重思慮,交流和溝通不夠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新形勢做好工會工作的思考

(一)明確自身責任、抓住矛盾解決關鍵問題

要想工會行使權力,前提條件是有一個規範、科學的工會組織,工會組織的構建尚應該按照《工會法》《勞動法》的相關要求來制定,並制定起“橫到邊、豎到底”的網絡體系。接下來工會組織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職責所在,並與黨組織形成互動,保持密切聯繫,使得工會組織能夠真正為職工的權益着想,在工會成員的選拔上要本着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選拔一些能力強、熱愛工會、思想前衞、有較強的開拓精神的人才擔任工會領導幹部,使得工會羣體不斷壯大。最後,完善和制定科學、規範的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工會制度,使得企業、組織和機構工會工作都能夠有原則、有目的的開展,並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和諧運轉。

(二)加大維護職能,專注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前面已經提到過了,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組織和機構過於重視人才,對人才的渴求較為迫切,所以很多企業、組織和機構出現了兩極化,即學歷高、技術高的那類人員工資較高,而低學歷、車間工作人員的薪金則較低,在這些涉及到個人利益的問題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那麼工會企業、組織和機構就應該針對這種情況,解決好員工的利益衝動,對於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的困難户、低收入户給予維護,保證這些員工的合法權益,解決員工的困難與問題,給予員工幫助和關心,只有穩住員工的心,讓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工會才算發揮了應盡的職責,這些企業、組織和機構才能穩步、健康發展。

(三)改革、創新工作手段,拓展視野、與時俱進

科技在進步,經濟在發展,那麼企業、組織和機構工會工作也應該認清形勢,不斷的改進與創新自己的工作手段,保證經濟機構趨於多樣化發展道路,才能夠在知識經濟中存活下來,時代的發展為工會組織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工會成員應該進一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瞭解相關政策和制度,吸取經驗教訓,掌握最佳工作方式,以此來維護這些企業、組織和機構內部職工的合法權益,自己知法懂法的同時,為員工灌輸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思想,定期開展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互動與演講,才能夠鼓勵員工講實話、辦實事。同時,工會的領導幹部還應該深入基層,瞭解底層員工的家庭、經濟狀況,並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各種麻煩和問題,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的共組積極性,儘可能的滿足職工的需求,落實好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能。

(四)加強自身建設,模範職工之家

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把公司工會建設成為在黨委的領導下與員工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的黨政離不開、廣大員工信賴的名副其實的職工之家。

1、規範工會制度。工會組織還應該強化自身的組織建設,並制定與完善各種制度,首先,應該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召開相應的工會委員會會議,還應該在第一時間段內將向上級傳達組織的工作要求,積極的對於工會中的一些法律制度與條例等進一步進行改進與優化,增強工會幹部的工作能力,並讓工會人員能夠按照工會制度辦事。

2、提升幹部素質。工會結合當前實際,對工會幹部進行培訓教育,重點加強政治理論、法律法規的學習,不斷增強工會幹部的綜合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善管理、懂法規、善維權的“複合型”工會幹部隊伍。一是轉變幹部工作作風,提高幹部服務水平,努力做到為職工羣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二是增強創新意識,根據各級黨組織不同時期的工作重心和重點工作,確定工會工作的目標與方向,大力改正與工作開展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斷破解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3、開展創優活動。工會組織按照上級要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為載體,積極推進工會職工與普通職工的交流和協作,提高崗位技能素質,引領廣大工會職工爭做“創新能手”,爭創“創新型班組”、“文明班組”,激發了工會職工獲取知識、更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工會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

(五)開展培訓教育,提高職工技能

職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工會始終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實際制定出了文化建設工作規劃,有組織、有計劃的分步實施,自上而下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新格局,引導職工自強不息,追求更高目標,達到追求卓越的境界,在日常工作中工會充分發揮了貼近職工、組織職工的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職工喜聞樂見的多種文體活動,克服了職工生活相對較枯燥的實際,豐富了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職工的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陶冶了職工的情操,增強了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進了精神文明建設。使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身心得到了愉悦,從而能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1、加強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素質。工會組織充分發揮聯繫職工的橋樑紐帶作用,在學習科學發展觀期間,通過各種形式把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和意義傳達到職工中去,提高職工的思想素質,讓廣大職工轉變觀念,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增強了學習和工作的自覺性,在公司上下掀起了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熱潮。同時,工會還定期召開學習先進職工會議,交流先進工作經驗,弘揚勞模精神,激發職工工作熱情,利用各種渠道對先進模範進行表彰和宣傳,形成一股勞動光榮、奉獻偉大的時代新風氣。

2、舉辦文體活動,豐富文化生活。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近年來,工會組織的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比賽層出不窮;戲曲、歌舞、小品文藝會演連年不斷。這些活動深受職工的歡迎,在參與過程中增強了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鍛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

3、“以人為本”,切實為職工羣眾做實事、辦好事。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工會應積極與各國企溝通協調,利用重大節假日,開展一些貼近羣眾生活的文體活動,陶冶了職工的情操,鼓舞了職工士氣,豐富職工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同時,還組織編排一些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節目參與到其中,起到宣傳教育的意義。另外,還認真抓好職工書屋的建設工作。確保職工羣眾在娛樂中提升自己,爭做知識型人才。同時,還應藉助工會搭台,大力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充實羣眾生活,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通過開展三德教育倡導職工職業道德新風尚活動,進一步提升職工職業修養素質。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營造團結、向上、温暖、健康、和諧、快樂的職工之家。加強企業文化構建,有助於凝聚人心,弘揚企業精神。三是大力開展送温暖、扶貧助困活動。組織人員深入基層基本摸清各單位工會工作的現狀,並對困難職工進行重新調查摸底,重新建立困難職工幫扶機制。針對轄區內困難職工的不同情況,工會還積極為其排憂解難。通過年中和其它節假日進行走訪、慰問,為困難職工送去組織的關愛。

六、備註

説到調研報告,就不能不先説調查報告,有許多人把這兩種文體混為一談,在寫作中不加以區分,其實是錯誤的。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調查研究後,將所得的材料和結論加以整理而寫成的書面報告。調查報告的使用範圍很廣,制定方針政策,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廣典型經驗,都離不開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反映具有普遍意義或帶有關鍵性問題的情況,內容比較複雜,深度廣度的要求比較高。廣義上説,所有的調查報告都或多或少帶有某種研究性質,都是調研報告。而狹義的調研報告指的是以研究為目的寫出的調查報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況、介紹工作經驗、揭露特殊問題的專題報告,但它又包含這幾方面的內容。

調查報告與一般的調研報告並不一樣,主要原因在於調查報告與調研報告的側重點不同。調查報告側重調查過程,而調研報告側重於研究與結果,是以調查為前提,以研究為目的,研究始終處於主導的、能動的地位,它是調查與研究的辯證統一,充分反映調查研究的結果。以前的應用寫作只講調查報告,調研報告成為應用寫作的專門體裁和熱門話題,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進入21世紀,我國各項事業突飛猛進,不僅黨政機關需要大量的調研報告,企業集團為了適應激烈競爭的形勢,也需要更多的調研報告,因此,調研報告在應用寫作中佔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調研報告的寫作要抓好三個主要環節:調查、研究、報告。這三個環節中,調查是基礎,研究是關鍵,調研報告的寫作是把調查獲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觀點,通過佈局安排、語言調遣組織成文章。這裏,調查與研究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它們之間不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而且相互貫通。調查的目的,在於掌握大量、真實、全面的客觀事實和具體數據,對基本情況有一個系統的瞭解;研究的目的是對已經獲取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報告則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用書面形式説明結果。

因此,可以説“調查”是“研究”的事實基礎,“研究”是“報告”的理論依據,“報告”是調查、研究的具體體現。

五、調研報告範文(2)

四川理縣調研報告

由『凱瑟克基金』出資支持的『川越5.12』專業團隊能力建設研究培訓項目自啟動以來,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學、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基於2019年5月底民政部赴災區社會工作專家服務隊提出的災區需求評估調研報告,2019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派馬福雲、成彥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縣,對當地鄉鎮幹部和村級幹部進行培訓需求調查,以進一步完善該培訓項目的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開發培訓材料,保證基層幹部能力的提升。現對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理縣概況

理縣位於四川省中部,阿壩州東南部,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貿集散市場之 一,總面積4318平方公里,總人口不到5萬人,居民以藏、羌、回、漢等民族為主。全縣轄4鎮9鄉,包括雜谷腦鎮、米亞羅鎮、古爾溝鎮、薛城鎮、夾壁鄉、樸頭鄉、甘堡鄉、蒲溪鄉、上孟鄉、下孟鄉、木卡鄉、通化鄉、桃坪鄉。全縣經濟以水電、蔬菜、藥材及旅遊為主。

地震災害後,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縣災後重建工作如火如荼。重點工程建設如學校、醫院、農村飲水灌溉工程等建設項目基本完成,農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鄉村道路、村組道路、户間道路硬化工程,鄉村風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設等項目建設在緊張有序地推進,力爭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設目標。

二、調研目的與對象

本次調研目的是通過對基層幹部的調研訪談,瞭解他們的實際工作現狀,瞭解他們對能力培訓的期望,以確定能力建設的具體目標、培訓方式、課程內容,並徵詢其對培訓時間、地點的意見建議。

『基層幹部』是能力建設培訓的對象,經過與理縣縣委組織部協調,本次調研主要選取了理縣13個鄉鎮中的7個鄉鎮:古爾溝鎮、樸頭鄉、雜古腦鎮、甘堡鄉、薛城鎮、通化鄉、桃坪鄉,有9名鄉鎮幹部和4名村居幹部進行了培訓需求訪談,其中9名鄉鎮級幹部均為男性,年齡在28-45歲之間,均為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為碩士研究生;4名村居幹部也均為男性,年齡在30-45歲之間,均為高中以上學歷。

三、調研主要結果

1、災後主要工作

地震災害後,鄉鎮及村居幹部的主要工作內容分為三階段,首先是搶險工作,包括轉移安置村民、救援受傷災民、從倒房中挖掘物資等;其次是救災工作,包括受災情況統計、救災物資發放、組織搭建過渡房、兑現死亡傷殘補助、配合醫療隊實施救援等;第三是災後重建工作,包括農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隊所進行的學校建設、醫院建設、三湘大道建設、農村飲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鄉村風貌改造、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扶貧工作等。

2、工作中的問題

基層幹部在災後重建中面臨很多問題和困難,這主要包括:

(1)工作壓力過大。調研中被訪幹部普遍表示目前面臨極大的工作壓力。理縣經濟社會發展本來存在很多欠缺,災後重建有大量繁雜而具體工作要做,但是鄉鎮級政府工作人員少、工作能力不強,人力資源嚴重匱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內要完成使得鄉鎮工作任務倍增,面對各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和要求,鄉鎮基層幹部疲於奔命,再加上理縣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高山地帶生存環境差,河谷地帶耕地短缺等條件的影響,鄉鎮幹部感到極大的工作壓力。

(2)身心壓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務給基層幹部帶來了深重的身心壓力。我們走訪6個鄉鎮政府的辦公樓建設都滯後於當地農房、學校和醫院建設,幹部工作、辦公環境較差,基本沒有體育健身設施。鄉鎮工作人員長時間置身於重建第一線,吃住在辦公室,難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別是大部分幹部自家也是受災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們卻無暇顧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災以來,基層幹部都沒有休過節假日,每天超時工作,高負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低質的生活質量,加之對家人的愧疚使得他們面臨極大的身心壓力。一些基層幹部在工作中表現出的焦慮、愧疚、孤獨、失落、抑鬱等不良情緒,需要及時進行干預。

(3)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及困惑:在調研中,被訪者具體講述了他們工作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這主要集中在:民眾對幹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眾中信譽度過低問題,重建過程中的徵地補償、拆遷問題,政策執行過程中百姓認可難、配合難問題,產業結構調整的管理、技術問題,幹部身心調適問題,基層幹部法律法規及專業能力缺乏問題等方面。

3、教育培訓需求

儘管重建過程基層幹部面臨極大壓力,但是他們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根據近來工作規劃。他們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訓支持,這主要包括:

(1)基層管理的政策法規培訓;

(2)社區(地區)發展理論、模式及方法培訓;

(3)基層管理服務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訓;

(4)自我緩解壓力、疏導心理技能培訓;

(5)與發達地區基層幹部之間的交流學習;

(6)基層幹部通用能力和素質培訓;

(7)特定人員培訓:例如民政、低保、婦女、計生,以及服務於西部鄉村的大學生等;

(8)特定技能培訓:例如解決衝突、民事調解、財務管理、村莊規劃等。

四、具體培訓建議

1、培訓時間建議

鑑於理縣當前重建工作任務繁重,考慮到工作進度安排,建議將培訓時間放在10月底或11月進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訓地點建議

為保證受訓人員按時、集中、全面得到高質量的培訓,調研小組建議將培訓地點放在理縣以外,九寨溝、成都是可以優先考慮的省內地點。

3、培訓對象建議

根據培訓方案設計以及調研情況,建議將培訓對象定位於縣鄉基層幹部、村居幹部兩個不同層次的培訓對象,建議對兩個不同層次的對象分別進行培訓。

4、培訓方式

鑑於災區幹部目前的身體狀況以及身心壓力,建議培訓與休閒相結合,在課程安排上給學員一些休息時間,在課餘安排一些健身娛樂休閒活動,以利於緩解壓力,恢復身心健康。

5、培訓課程

根據調研結果,幹部能力建設培訓課程應該包括如下主題:基層法律法規、社區發展與資源開發、基層政府轉型(由管理到服務)、心理疏導、政府/民間團體/志願者的協作、羣體需求與服務等。

對於縣鄉幹部增加社會工作服務、危機事件干預、人力與資源管理等;對於村居幹部增加社會工作服務技能、生計重建、文化保護傳承等。

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

20xx年9月2日

標籤: 格式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0pl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