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綠化調研報告3篇

綠化調研報告3篇

本文目錄綠化調研報告城市綠化的調研報告社區綠化改善調研報告

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明年要在全縣範圍內大打一場宜林荒山殲滅戰,為了更好的完成好此項工作,促進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我局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特提出如下建議。

綠化調研報告3篇

一、宜林荒山現狀及分析

十八大召開之後,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成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荒

山綠化作為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着我縣生態文明能否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我縣國土總面積176.9萬畝,林業用地面積68.25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2.79萬畝,疏林地面積5萬畝,灌木林地面積14.02萬畝,未成林地面積9.67萬畝,宜林地面積16.37萬畝,苗圃地面積0.25萬畝,輔助生產林地0.15萬畝,四旁植樹總株數278.33萬株,森林總蓄積量52.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88%,林木綠化率22.22%。宜林荒山重點分佈在古韓鎮、下良鎮、虒亭鎮、北底鄉、王村鎮和上馬鄉,大力實施荒山綠化工程對改善全縣生態環境有着重要的意義。

二、初步思路

林權改革後,由於後續配套政策未能及時銜接,林權户空有林權之實,沒有造林綠化之力。僅靠政府單方面推進荒山綠化,效果不甚明顯。因此在調研和探索的基礎上,初步思路為:引入市場機制,按照“政府引導,政策配套,企業投入,指標置換,全民參與,多元經營”的指導思想,打造“政策化扶持、企業化經營、多元化開發”的荒山綠化新模式。

三、實施內容

1、總體佈局。

按照“分片區安排、分重點佈局、分年度實施”的要求,XX年已經完成5.78萬畝;XX—分別每年完成3萬畝。用5年的時間着力構建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揮的荒山生態網絡體系。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真正實現“山上綠起來,環境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的生態建設目標。

2、佈局原則。

①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注重規模的原則,根據各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宜林則林、宜果則果、林(藥)草間作,實現優質高效。

②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穩妥推進的原則,從我縣實際出發,制定長遠發展目標,建立長效機制,完善林業政策。

③堅持生態優先、產業支撐、增加收入的原則,以生態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支持和帶動生態建設。

3、栽植模式。

——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區域,建議採取“大坑大水”栽植模式,坑大能保證增加一定的土壤厚度,積水保墒。建議栽植乾果經濟林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核桃、紅棗等。

——在土壤條件較差的區域,建議採取“條帶栽植”和“零星栽植”模式相結合的模式,最大可能增加綠化面積。建議栽植闊葉樹、風景樹等混交林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楊樹、柳樹、楓樹等。

——在土壤條件很差的石質山區,建議採取“大魚鱗坑”栽植模式,大魚鱗坑能較好的蓄水保墒,增加土壤厚度,成活率較高。建議栽植灌木林和針葉樹為主,樹種選擇主要有側柏、刺槐等。

4、運作模式。

按照企業經營為主的總體思路,可以確定四類經營主體:

第一類:企業經營。我縣作為一個工業大縣、煤炭大縣,境內大量煤焦企業,既有減排治污的義務,又有恢復生態的責任。因此,可以要求煤焦、化工等為重點的碳排放企業主動經營,成立專業隊伍綠化荒山,建設企業林、環保林。可以將企業用地指標、污染排放指標、年度考核指標、生產量與荒山綠化面積掛鈎。比如綠化荒山100畝可新增用地指標0.1畝;年度考核中造林面積不達相應指標責令停產等,硬性分解任務,實行“捆綁”審批。

第二類:專業合作社經營。扶持林業專業户建立合作社,帶動羣眾綠化荒山。實行培訓、補貼、獎勵“三位一體”予以大力扶持。比如重獎在綠化荒山中成績突出的集體、企業和個人,提拔重用表現突出的優秀幹部等。

第三類:農民自主經營。鼓勵廣大農民積極參與荒山綠化。把林權改革後確權到户但沒有經營能力的荒地,通過合法流轉再次集中起來,在確定經營主體和規劃設計後,劃分區域,劃定班號,制定優惠條件吸引廣大農民參與綠化。比如鼓勵農民“認養”,在負責保栽、保活、保管的前提下,發展林下種養經濟,收入歸農民所有。

第四類:招商引資經營。開放經營吸引外商參與綠化荒山。結合生態旅遊開發、經濟林、林下經濟種植、特色種養殖業等招商項目,將荒山綠化作為談判條件,折抵費用、吸引外商。

四、存在問題

1、資金問題。按照目前市場的苗木費、人工費和管護費來講,荒山綠化每畝的費用約需XX元,還需要專業隊伍來完成,否則只能是年年栽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因此,全縣綠化荒山的資金需要投入至少4.5億元,僅靠財政投入很難推進。

建議:縣政府建立和完善“財政撥,部門籌,煤炭補、社會集,勞務代”的造林綠化多元融資渠道。①用好噸煤10元生態恢復治理金;②企業投資綠化,分包山頭、分包荒溝;③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企業、集體、學校、單位全民上陣,大搞綠化;④廣泛推行“誰開發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誰經營誰得利”政策,探索完善多元化生態建設投入機制。

2、政策問題。雖然林權改革後,羣眾對林改政策一致擁護和贊同,但由於後續配套政策不

完善、不到位,造成羣眾造林積極性仍然不高。多數羣眾認為綠化荒山短期內“只投入不產出”,農民習慣於農閒時間外出打工掙錢,搞荒山綠化一無資金二無時間三無技術,頂多是在栽樹季節種幾棵算幾棵,形不成規模,談不上效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羣眾綠化荒山的積極性。

建議:縣政府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切實轉變觀念,使各級領導幹部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讓廣大羣眾明白綠化荒山的重大意義;其次出台相關政策,①林地流轉政策,結合林權改革,完善後續配套政策,讓沒有能力自主經營的林地再次流轉集中,形成規模;②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荒山綠化補貼政策,因地制宜,分標準、分層次、分形式補貼到户。

3、機制問題。一些林農依據優惠政策或託關係、找熟人,以較低的價格獲取了承包權,但開發建設後,都不完全履行合同,各業干擾,你栽樹、我放牧、他養蛙,誰也沒發展起來,勢必造成資源浪費。活化機制,注重管理才能確保荒山綠化建設取得成效。

建議:①大膽創新發展機制,大力發展民營林業。鼓勵農民承包荒山荒地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在林權確定、請示砍伐指標、收取砍伐費用等方面予以明確和優惠,使他們安心生產、大膽發展,促進荒山荒地合理利用;②健全考核機制。重獎在綠化荒山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集體、企業和個人,提拔重用表現突出的優秀幹部;③完善政府花錢買綠機制。比如農民植樹經過三個生長期,經驗收合格後,縣政府每畝補助1000元(第一年400元,第二年300元,第三年300元),三年驗收合格後,列入國家、省、市公益林管護範圍,每年每畝補助100元管護費。

五、幾點建議。

1、加大資金投入。切實加大荒山人工造林資金投入力度,整合水土保持、土地管理、農業綜合開發等各項資金,完善資金管理政策及造林資金補助政策。對於新營造的乾果經濟林,繼續完善《關於進一步發展以核桃為主幹果經濟林的暫行辦法》。

2、落實義務植樹。義務植樹是國家賦予每個公民的責任,根據上級關於義務植樹的決議,對義務植樹實行市場化運作,這樣既可以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又可提高綠化效果。

3、開展科技造林。圍繞荒山綠化,開展科技攻關,為山區綠化提供科技支撐。一是研究推廣一批造林綠化使用技術;二是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篩選一批荒山綠化樹種,使荒山綠化樹種更加豐富;三是抓一批荒山綠化示範點,發揮示範點的帶動、輻射作用,切實提高綠化水平。

4、加大治理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徵濫佔林地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擊以各種名義毀壞幼林和非法野外用火行為,已經發現,嚴格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切實鞏固荒山綠化成果。

城市綠化的調研報告綠化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和光榮使命。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我市城市綠化工作水平邁上了一個大台階。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以及學習國內外的好做法,對我市城市綠化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研究提升城市綠化理念

多年來,我市綠化曾有過誤區,學大連、造草坪,學南京、山野大樹進城。實踐結果,北方乾旱缺水,養護費用高,大造草坪之風受到專家質疑;山野大樹可以使城市綠化“大躍進”,但不僅成活率低,還造成了生態平衡的破壞,專家也持否定態度。專家在考察我市創建園林城市時曾指出:因地制宜,花灌草、樹結合,以樹為主,多品種種植。實踐證明,這一綠化思路既有科學道理,也符合我市實際。由於人們對生態重要性認識的提高,一些新的綠化理念應運而生,如植樹造林的生態效益,植物色彩對城市觀賞的作用,以及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等等,都豐富了城市綠化的理念。北方城市四季分明,乾旱少雨究竟如何綠化,園區、街道、企事業單位綠化應遵循哪些原則,這些都是我們亟待研究的課題。在進一步深入推進我市城市綠化的進程中,必須緊密結合我市實際,廣學外地經驗,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為城市綠化不斷注入新觀念、新思想,把新的理念貫穿到城市綠化建設和設計全過程。

縱覽當今國內外諸多城市綠化設計和建設思想,首推城市森林的建設。在生態化城市的發展中,城市森林植被作為城市之“肺”,具有獨特的生態服務功能,城市森林在生態化城市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獲得人們極大關注,達成了廣泛共識。面對日漸突出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城市森林發展已成為生態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形式和核心內容。

國內外城市森林建設的有益探索和實踐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拿大專家就提出了建設城市森林的設想引起各國政府的熱烈響應,並通過立法和政策支持,大力推動城市森林建設。比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森林資源相對豐富,許多城市都是建設在森林之中,體現城中有森林,森林包圍城市的特點。美國城市森林與現代建築羣交相輝映。從天空俯視城市,1/3是樹冠、1/3是花草、1/3是建築,構成了城市及城市森林的格局。其特點是:一是重視立法。197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城市森林法》,確立了城市森林的地位;二是科學規劃。目前美國城市平均樹木覆蓋率為27%,提出商業中心區樹冠覆蓋度達到15%,居民區及商業區外圍達到25%,郊區達到50%的發展目標;三是講究特色。多數城市都在城區建設有一定規模的森林綠島。發展中國家也十分重視城市森林的建設。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年輕的高原森林城市。這座建城僅27年、人口僅200萬的巴西新都,人均擁有綠地面積120平方米(相當於聯合國城市最佳人居環境標準的2.4倍),全市綠化覆蓋率為60%,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可以説,是森林留住了這座城市,是綠色煥發了巴西利亞蓬勃發展生機。

我國城市森林建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從長春第一個森林城的構建,到上海現代城市森林發展規劃與實施,體現了中國城市森林建設蓬勃興起的發展勢頭。長春市1989年正式實施“森林城”建設規劃,是我國首個將“森林城”確立為建設目標的城市。在全市的5個縣(市),開展了公共綠地、綠色長廊、風景林、農田防護林、村屯綠化、森林衞生城鎮等工程建設。上海市在制定城市森林發展規劃中,按照“林網化與水網化”的城市森林建設理念,提出了“三網、一區、多核”的上海城市森林發展佈局,為新世紀上海生態環境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城市森林藴含着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其獨特的形體美、色彩美、音韻美、結構美,對人們的審美意識、道德情操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豐富了城市的人文內涵,使城市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可以展望,有了符合我市城市綠化實際的先進綠化理念和思路,我市綠化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指日可待。

二、以人為本,加大見縫插樹力度

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科學證實,森林能平衡二氧化碳。每公頃森林生產10噸幹物質,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在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森林保障和推動了城市的健康發展。森林不僅能淨化城市空氣,還有益人們身心健康。科學也證實,高大的水泥建築令人心煩氣躁,綠色植物則能陶冶人們情操,淨化人們的心靈。不難想象,人們徜徉在濃濃的綠蔭下 陣陣花香撲鼻嚶嚶鳥語入耳會有多麼愜意。然而,我市廣場、公園、道路兩側,缺的就是樹木。當前,我市城區近郊已基本綠化,各段綠化隔離帶也基本形成。從現實政策看,保護耕地已列入國策,佔用耕地已不可能。因此,增加綠量重點應放在山嶺荒地和城區內。重中之重是城區內的見縫插樹,要千方百計多種樹。

第一,適地栽植樹木。人民廣場、新世紀公園是人們的休閒場所,但缺少樹木。可在人民廣場綠地補植高大、常綠樹種,在人造假山上多品種植樹。新世紀公園要選擇地塊大面積種植常綠和樹冠大的喬木。較寬的道路設計時可考慮多植幾排樹木,街心綠地也要以植樹為主。

第二,因地制宜選擇樹種。我市乾旱少雨,冬春時間長,天冷風大,有些地段地下水含鹽量高,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十分重要。經多年探索,林業、園林已經培育了不少適合我市生長的樹種。傳統樹種有國槐、泡桐、法桐、合歡、銀杏等。新近馴化的有桃葉衞矛、香花槐、黃花槐、白臘、杜仲、欒樹、玉蘭、五角楓、千頭椿、楸樹、槭樹、新疆圓冠榆等。常綠樹種除油松外還有樹形美觀、大方的美人鬆、白皮松、華山鬆等。這些適合我市生長的樹種,在全國範圍內均可生長,在栽植時可選擇在黃河以北馴服2-3年的成年樹。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有一誤區值得注意,即植大樹見效快。其實不然,植大樹值得提倡,但大也要有限度,太大了,樹齡過長,不僅移植難度大,也難於成活。有的綠化單位種植法桐時選擇大胸徑樹樁,成活率很低,即使成活,發育也不理想,一年只抽很少枝條,五年也形成不了樹冠。專家認為,植大樹還是選擇胸徑10釐米左右、最具活力樹齡段為宜。

第三,提高城市園林建設水平。城市園林同森林及森林文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近年來,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欣欣向榮,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走進大自然,走進森林,迴歸自然,享受森林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們在城市園林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市民的意願,以人為本,方便羣眾,建設人性化園林、觀賞性園林,在儘可能增加林木覆蓋率的同時,更加註重建園造景的視覺效果,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生理、心理、保健和精神等多方面需求。

三、統籌兼顧,保持植物的多樣性

森林生態系統是物種組成最為豐富的城市生態系統,能夠提供多種生境類型,成為城市鳥類、獸類和各種昆蟲的棲息地。為此,在城市森林建設中,要注重喬灌草的合理配置,通過植被結構的多樣性,保護和提高生物多樣性。

在樹種的選擇上還是多一點好,既能美化環境,又有利於防治各種病蟲害。因此,綠帶要同一品種相對集中,多品種依此排序。道路植樹不必強求劃一,既可常綠、闊葉間隔,亦可一個路段一個樹種,包括有觀賞價值,又適宜城市環境的果樹也可栽植,比如,柿樹、楸樹、山楂樹等。

草坪的鋪植不能完全禁絕。在氣派的場院以及需要通透的地方,還是要適當種植草坪。草坪的品種一定要選好,四季青、美國蘭絨草、丹麥草等均適宜我市生長。

要大力培育適合在我市生長能替代草坪的植被。灌木要以常綠、彩色和花期長的為主。我市栽植的傳統常綠灌木以大小葉黃楊、檜柏為主,經實際觀察,小葉黃楊不適合我市栽植,前一、二年生長很好,三年以後退化,乾枯、落葉,大葉黃楊怕寒,能越冬的小環境可栽植。近幾年我市引進的北海道黃楊經幾年馴化,生長良好,枝葉厚壯,常年翠綠,既可栽植成綠籬,又可單株成樹。檜柏中的北京檜易風長散叉,不適合我市栽植,以河南檜為好。我市新近引植的榕柏也已經馴化,既可剪培成球型,又可剪成其他造型。

近幾年,彩色灌木的栽植已成時尚。我市冬春季長,除常綠灌木外,多植些彩色灌木有力地改變了冬春的城市單一色調。彩色灌木有紫葉李、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美國紅櫨、黃櫨、金枝萊木、紅瑞木等。以紫葉小檗、金葉女貞栽植為多,但這兩個品種在我市退化嚴重,紫葉小檗4年後開始發白、衰老,金葉女貞長葉期縮短,失去色彩功能。美國紅櫨、黃櫨正在馴化中,適宜成片綠化。金枝萊木、紅瑞木是很有觀賞價值的灌木,盛夏枝葉茂盛,冬春落葉後展示紅莖、黃莖美。新育品種有日本紫葉矮櫻,剛剛引進,已初露鋒芒。開花灌木品種很多,傳統的有月季、薔薇、迎春、刺梅等,適應性強,我市引進培育的有連翹、王子錦帶、百日紅、木槿、美國芙蓉等,品種多,花期長,均可大量栽植。低矮地被的栽植可以大量替代草坪,地柏、地被月季、常夏石竹、常夏雙瓣石竹、秀線菊是很有栽植前途的地被新品種,試栽後效果很好。新近引進的德國福祿考、針葉福祿考、景天、紫露草、馬蓮草,品種多,花期長,花色美觀,大多是宿根,冬季枯敗,春季萌芽,很適合裝點廣場和道路綠地。

社區綠化改善調研報告綠化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進一步改善社區環境,提升城區品位,順利完成國家衞生城市創建工作,經區政府協調,於XX年開始將原屬街道(社區)負責的社區綠化工作統一移交區園林公司,我公司於今年4月正式啟動社區交接工作,經過半年多時間工作實踐,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社區綠化概況:

此次移交的社區共17個,轄區總面積11.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7萬人,綠化面積63884平方米,其中11250平方米為今年實施社區綠化改造工程新增部分。

二、社區綠化特點:

1、綠化面積相對較小,但點多面廣,且分佈不均。

街道地處老城區,社區街弄狹窄,可綠空地少,且不集中,因此綠化率極低,部分社區綠化面積僅二、三百平方米,個別社區甚至不足100平方米(如西大社區僅90平方米)。相比之下,東西部社區情況好點,綠化面積基本在1000平方米以上,像海星社區、平陽社區超過5000平方米。同時,社區綠化面積大小不均,小的一處僅5平方米,大的超過1000平方米;且較為分散,一般社區綠地分佈在6、7處,個別社區甚至達到16處(如中大社區),給養管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2、社區綠化基礎薄弱,設施不齊全。

由於街道社區本身基礎設施薄弱,因此部分羣眾將門前綠地當作垃圾場和下水道,隨意傾倒垃圾或生活污水。部分社區原有花壇殘缺破損、面轉脱落,影響市容。因此,我公司接管社區綠化以來,不但要實施綠化改造、養護,同時對要其綠化設施進行維護,像大蒲灣社區就投入4000餘元對社區6個花壇進行維修。同時,由於社區綠地均未敷設水管,給夏季養護增加了一定難度。

3、社區綠化質量較低,品種單一。

由於種種原因,社區綠化基本以草坪、低矮灌木為主,缺少層次,檔次較低。在小蒲灣等社區我們發現大葉黃楊樹種,成片死亡,原因有二:一是缺少專業人員養護管理,二是該樹種易招蟲害,且殺蟲劑的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是為生物的抗性。一旦病情蔓延,不但會給社區綠化帶來毀滅性打擊,還可能殃及城區綠化。

4、居民愛綠護綠意識不夠,綠地破壞現象較多,管理難度較大。

我們在相當多社區發現綠地遭人為破壞現象:原本的草坪被部分居民當作了嬉戲地,隨意踩踏,使草坪死亡,踩硬了泥土;中興小區及外西河兩側部分居民在綠地曬魚鯗,加劇了綠地的鹽化,以至不適種植樹木;部分居民隨意在綠地上晾曬被子、衣服、拖把等,甚至種菜得都有;我們在中聯步行街還發現不少居民把花壇當作了垃圾箱,用餐後的垃圾都倒在了花壇邊上,使種植土發出陣陣惡臭,植物基本難於存活;晚上醉酒之人更是把花壇當作了公共廁所,以上種種給我們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建議及對策:

1、抓緊實施社區綠化改造工程,逐步改善綠化基礎設施,提身升綠化檔次。

今年區政府安排110萬元創衞專項資金,實施社區綠化改造工程,總面積11250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社區綠化質量較以往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時在植物選擇上我們增加了茶梅、桂花等品種來替換易受蟲害的大葉黃楊樹種,實現綠化的多樣性,建立喬、灌、草多層次的複合結構的植物羣落,增加開放性空間的綠化,努力為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另外,為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建設資金,我們把改造的重點放在臨街及居民相對集中的場所、廣場綠地,其餘綠地則儘量做到整潔為主,並與社區幹部進行溝通,達成共識。

2、建立園林為主,社區為輔的社區綠化專業養管隊伍,加強職工職業道德教育。

綠化工作“三分種,七分養”,養護管理至關重要,必須建立一支社區綠化專業隊伍。根據街道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海星、平陽、荷東等綠化面積較大的8個社區落實10名養護人員,專門負責所在社區綠化工作,由社區發給綠化養護承包費,園林公司負責具體指導、監管、考核,並建立獎罰制度。

另外,社區綠化工作有別於城區綠化,更加需要羣眾的理解與支持,因此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教育尤為重要。

3、建立健全公司內部監管考核制度及街道社區、城管等相關單位的聯繫制度。

公司養護科全面負責社區綠化工作,責任到人,並建立工作台帳;公司督查部門組織人員定期不定期檢查,並登記入冊,作為月(年)度考評依據。同時,社區綠化工作離不開街道社區、城管等相關單位的支持與配合,必須儘快理順相互關係,分清職責,落實責任,並建立聯繫制度。

4、本着屬地管理原則,以社區為主,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居民愛綠護綠意識。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羣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部分居民的愛綠護綠意識卻沒有相應提高,綠化破壞現象時有發生。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居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另一方面要積極發動羣眾,共同參與社區綠化監督管理,同時城市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城管進社區機制,積極發揮城管執法部門的行政職能。

四、存在問題:

1、社區綠化工作尚處於磨合期,園林同街道社區需進一步理順關係,如臨時性綠地增加等問題。

2、社區綠化工作移交後,人員、設施設備等經費需儘快落實。

標籤: 綠化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0gkm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