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

創建綠色學校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社會進步的需要,更是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根據《湖北省創建綠色學校考核標準》,進行了認真的自查,現呈上創建市級綠色學校申報材料,請予審定。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

一、學校概況

西流河一中是歷史悠久的中學。創建於1949年

學校位於美麗的西流河畔,東倚大武漢,南臨西流河河畔,西對仙桃市城區,北接318國道。精緻典雅的校園錯落有致,園林式的建築和周邊環境渾然一體,散發着濃郁的自然和人文氣息。

學校校園總面積4XX平方米,建築總面積24654平米,教學設施齊全,各種教學儀器均按標準配備。全校共有16個教學班,學生706人,專任教師100人,其中高級教師4人,有湖北省勞動模範,全國、省、市優秀班主任和教師,

學校秉承了 “求是”傳統,形成了“艱苦創業,科學務實,團結進取”的校風,弘揚“求知、求真、求實、求新”的學風,堅持科學與人文並重、規範和個性共存、基礎和特長兼顧,促進學生形成崇高的社會責任、良好的行為習慣、紮實的知識技能、健全的心理體魄。已形成了科研興校、科研促教,以課題研究帶動教研組建設,在“教學中研究、研究中教學”的辦學特色和以“學會做人、學會負責”的責任感教育為核心的德育工作體系。

經過一代代一中人矢志不渝的執着追求和堅韌不拔的卓越努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鑄就了豐碩的辦學成果。今天的一中名師薈萃,設施精良,理念先進,特色鮮明,學風優良,桃李怒放。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市級以上40多項榮譽稱號。

西流河秀美的湖水情懷,深厚的文化積澱,四方才俊的勤奮智慧,鑄就了學校的優秀品格。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六十年業績歷歷在目。繼往開來,追求卓越,一中正向着“教學理念先進,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學校管理優質高效,學生人格和學力和諧發展”的現代化、高標準、高質量的學校邁進。

二、創建綠色學校的基本理念

“綠色學校”是指在實現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在學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納入有益於環境的管理措施,並持續不斷地改進,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一切資源和機會全面提高師生環境素養的學校。它是1996年《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中首次提出的。它強調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於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性活動中,引導教師、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讓青少年在受教育、學知識、長身體的同時,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家園的高尚情操和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知識,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學會如何從自己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在頭腦中孕育可持續發展思想萌芽;讓師生從關心學校環境到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世界,並在教育和學習中學會創新和積極實踐。這一活動不僅能帶動教師和學生的家庭,還通過家庭帶動社區,通過社區又帶動公民更廣泛地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它不僅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也逐漸成為新形勢下環境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

“綠色”象徵着文明、民主、科學、公平、關心、尊重、包容、安全,象徵着和平、人際關係和諧、可持續發展。現代學校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管理者應把對象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以整體優化的觀點協調各基本要素間的關係,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標逼近。許多管理學家提出“綠色管理”的現代學校管理理念和模式。把為師生的最大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環境作為管理最高境界,更充分地發揮管理的效能,從而獲得辦學的效應最大化。以人為本是教育的真諦所在。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綠色管理已成為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管理從科學管理到今天的人本管理是人類管理學上的重大進步。近年來,我校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立足學校長遠發展,保持學校持續發展潛力。堅持正確的教育導向,關注人的發展,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要。通過實施民主管理、規範管理、分層管理等綠色管理策略,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融於學校管理之中,注重對生命、資源、環境的管理。在管理目標的追求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地位、發揮人的作用、關心人和發展人,堅持把發展人置於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來滿足人的發展的要求和實現人的發展的最優化。使教師全面展顯智慧,學生愉快地體驗成功,自由地張揚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形成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習慣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傳承社會文明的聖地,進行環境教育,培養環境意識,責無旁貸。

在創建工作中,我校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依據湖北省創建“綠色學校”的精神,從理念到實踐不斷推進和深化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學校的生態建設,提高師生的環境意識,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機制,促進青少年的環境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並在創建中注重創建工作的羣眾性、實效性、教育性、可持續性,將環境教育與學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取得了可喜的創建成果。

三、創建綠色學校的主要工作及成績

1、 成立“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落實各項制度。

2011年3月,學校組織成立了“創綠”領導小組,形成了由校長總負責,副校長具體分管,德育辦具體實施,各部門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為了進一步增加教育的活力,激發全校師生參與綠色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全校各班還相繼成立了的綠色小隊,形成了全校師生“人人蔘與”的綠色教育新格局。學校各部門層層制訂創綠計劃,制定創綠制度,開展相應的活動,使學校創綠教育工作走上規範化、經常化和制度化的軌道。

2、確定運行機制。學校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立足長遠,把綠色教育列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中。各部門分工明確,通力合作,共同推進綠色教育的深入開展。首先由德育辦制定總體計劃,確定評價激勵機制,然後由各處室、各學科根據學校總體計劃,制訂了相應的學科綠色教育計劃和職責。德育辦總體負責各部門的綠教工作,並且負責培訓學習,更新全體教師的綠色教育理念,負責整體環境佈置,形成濃郁的綠色教育氛圍,負責建設和完善綠色教育的各項陣地;教導處落實在學科中滲透綠色教育及開展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學校組織開展綠色教育系列活動和負責各班活動;總務處負責校園環境規劃、設計、設施增設;信息處做好各項活動的拍攝及提供活動所需的技術支撐;校長室負責各部門的協調,及時發現問題,制定相應措施。

3、訂閲綠色教育相關資料。鼓勵學生訂閲各類有利於綠色教育的報刊雜誌,如《小哥白尼》、《少年科普》、《發現號趣味科學》、《少年科普》、《科學畫報》等有關環境教育的書報、雜誌以及相關的影象資料,為綠色教育提供強大的物質支持。

二、 營造氛圍,優化環境,染綠校園,創建綠色校園文化。

1、綠化建設。學校佔地面積達4XX平方米,綠化面積就達16250平方米。校園內外,綠樹成陰,芳草似毯,隨着季節的變化,各種時令的花草給美麗的校園錦上添花,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學習環境。目前校園擁有植物園等大面積綠化帶,除了道路及建築物所在地,所有土地都被綠意浸染。

2、美化建設。學校以高標準、高起點的理念,對校園綠色工程進行規劃和設計。目前,我校校園環境中樹林、草坪綠籬、生機勃勃,儼然一座“花園式”校園,縱觀全校環境建設,的確處處體現其人文性,處處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環境激發了全校師生對學校,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掀起了我們積極工作,努力學習的熱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榮。

3、淨化校園。淨化校園有利於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學校把校園劃分成若干區域,由各班專門負責淨化,針對教室、包乾區、及個人衞生、行為習慣、儀表等內容組織學生會幹部每日進行“五項常規檢查評比”,並且每週頒發流動紅旗,每學期再進行一次總評比。還把五項常規檢查結果作為評選“綠色中隊”、“紅旗中隊”的重要條件。總務處負責組織好滅蚊、滅蠅、滅鼠和防病各項工作,做到校舍淨化,無衞生死角,廁所無臭味,食堂符合衞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以保證教工、學生的身心健康。

4、教育設施建設。為了進一步營造創建綠色學校,強化綠色教育的氛圍,學校十分注重校內綠色教育設施設備的建設,以豐富和拓寬學校綠色教育宣傳途徑和形式。田徑場、籃球場、乒乓台、教工活動室、圖書館、電腦房等設施一應俱全,由專人負責,職責明確,管理到位。全面的設施使全校師生在工作學習之餘勞逸結合,為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創綠基地建設。為了營造濃厚的創綠文化氛圍,我校先後開闢“綠色教育”宣傳專用櫥窗”、藝術品位極高的“文化走廊”,成立了集中進行綠色教育宣傳的“綠色展廳”、實行垃圾回收分類工作的“綠色銀行”和勞動實踐基地

建立了心理疏導室,創建了《綠色教育在線》的綠色教育校園專題網站,此外,校園廣播站也為綠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宣傳保障。學校還巧妙利用草坪、牆面、走廊等學生活動的各個區域張貼各種形式的標語,進行綠色教育宣傳,使綠色教育深入人心。班級黑板報,“紅黃藍”園地成為富有特色的創綠宣傳陣地。為了方便全校上下的聯絡,及時瞭解綠色教育動態,更快更新地溝通信息,學校在網絡建設方面加大投入,通過對原有設施的改造、新建,使網絡資源得到共享,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率,更為創綠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7、綠色形象設計。綠色教育為學校一大特色。為了使綠色教育更為學生所接受,更加深入人心,我們創作了以環保為主體形象的校園環保標記,告訴同學們要“保護環境,富有愛心,積極向上,勇敢進取,樂觀豁達,富有責任”,這種宣傳不像一般的標語那樣刻板,而是興趣盎然,十分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徵,並且透着濃濃的人文性,使人易於接受,也創設了特有的綠色教育文化氛圍。

三、綠色課程,綠色評價,強化意識,保障綠色教育的深入開展。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綠色教育的主渠道。綠色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工作相互聯繫,相互促進。因此我們堅持以立足課堂、瞭解知識、增強意識、提高實效為指導思想,在不增加課時,不增加學生負擔,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針對學生求知慾,好奇心強的特點,積極實施綠色教育教學。初步形成了學科課程滲透—校本課程強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撐三者相結合的課堂教學課程體系。

1、學科課程滲透。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學科中綠色教育的內容和知識的滲透。環保教育是綠色教育重中之重,在學科教學中所佔比重最多。豐富學生環保知識是提高學生環保認識和自覺性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愛護家園的情感是綠色教育成功實施的保障。為此,學校根據各學科特點和教學要求,結合學校提出的各年段綠色教育目標,對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規劃和整合,制訂了各年級綠色教育計劃,在各學科中滲透綠色教學,形成龐大的學科滲透體系。例如:對理科學科主要滲透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空氣污染、安全用火、節約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識等。思品與社會課主要滲透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方法、行為和法律法規要求等。語文課滲透環保的情感教育,指導寫好環境調查報告、環保徵文、種植日記;數學課則在應用題上巧妙滲透環保的教育思想;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更用藝術的形式圍繞“綠色教育主題”讓學生唱、畫、演、做,深受學生的歡迎。各任課教師根據學科滲透目標和要求,進行有機的學科環境教育滲透,全方位地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加強了學生的環保行為,大大增強了綠色教育的力度。

2、校本課程強化。我校集中師資,根據本校的特點,以環境教育為主題,自編《人與自然》的環境教育系列校本課程,為我校綠色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效措施。校本課程由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親自執教,每週一節課,每學期兩堂校本教研活動課,為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保障。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與班隊課相結合,與課外活動相結合,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在年級組老師的精心安排下,定期活動,定期展示。活動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於樂,寓教於玩,激發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環境的熱情。2011——2012年度本校先後開展了《環境污染的危害與措施》《保護水資源》等鎮級綜合實踐活動,並且積累了豐富的圖文資料。

四、創意活動,倡導實踐,突出實效,班團隊活動為創綠更添精彩。活動是提高綠色教育實效性,增強師生全員參與綠色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幾年來,在學校德育處的統一規劃下,學生活動形成了一定規模和體系,已經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力量。2011年以來,學校利用一年一度的藝術節,結合節假日及時令特點以及班團常規活動,以綠色教育為核心,開展一系列切實有效,令人難忘的活動。

1、“愛鳥周活動。最近幾年,每到春季,小鳥就頻頻出現在我校周圍,並且在校園的香樟樹上壘巢孵卵。2011年我們抓住這一綠色教育契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愛鳥”系列活動:如:開展了“鳥兒的故事”講演大賽, “鳥巢工程”大賽,大家羣策羣力,利用廢舊物品給鳥兒親手設計製作了各式各樣的鳥巢,草編的、紙製的、木頭的、塑料的,各種材質的鳥巢處處體現着孩子們對鳥類家族的關愛之情,繪製了“愛鳥手抄報”。因為去年有許多鳥兒在我校香樟樹甚至窗台安家落户,並且真值鳥兒的孵化期,所以我們馬上成立愛鳥小分隊,隨時監督鳥巢的動靜,並且利用作操集會的時間,進行愛鳥宣傳。這一系列活動得到了全校師生的認可和歡迎,活動中,全校師生沉浸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環保月活動”。2011年5月,在校團委的精心組織和策劃下,全校學生開展了“環保月系列活動”,活動精彩紛呈,“環保歌曲大賽”中,同學們自編自唱的,用各聲抒發美好的心願;“環保標記大賽”中,學生奇思妙想,水平難分高下;“環保展板”比賽中,隊員巧用材料,精心製作,美不勝收;“環保手工作品”比賽中,隊員充分利用廢舊物品,件件作品充滿靈氣;“石頭泥巴特色創作”比賽中,隊員們更是心靈手巧,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環保月系列比賽不但增強了隊員的環保意識,並且陶冶了學生美的情操,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之情。環保月活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活動中,全校師生獻計獻策,人人蔘與。激發了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環保的熱情,而且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提高了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3 “節約行動”。綠色教育環保主題的重中之重就是“節約”。我國也正在積極倡導節約型社會。為此,我校每學期都有所側重地開展節約活動。2011年5月下旬,大隊部精心組織策劃了“義賣”活動,全校共賣得書籍冊,衣物件,玩具件,其他物品件,義賣物品的價格由校團委要求統一劃價,佳廉物美的物品經過週轉又得到了再利用,並且還賙濟了家境困難的同學。這次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愛心意識,而且培養了“節約、資源再利用”的理念,受到了全校師生及家長的歡迎。2011年11月,成立了“綠色銀行”,並且已經開始營業。“綠色銀行”是我校回收垃圾,實行垃圾分類的陣地。學生將收集的廢品分為“金屬類”“廢紙類”“廢塑料瓶、易拉罐類”“廢電池類”送到綠色銀行,所得費用的70%作為班費,30%捐給“校團委基金會”。這樣的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心意識。

4、“植綠護綠行動”。學校開闢了勞動實踐基地,制定了實踐基地輪值表,學生輪流到指定區域進行種植護理等活動,在輔導員的指導下,隊員們學習到蔬菜的栽種技術,並且記錄下種植的全過程,寫下了種植日記和種植心得。各教室裏還佈置了“多趣生物角”,飼養花鳥蟲魚。在理科老師的鑑別指導下,校園花木都掛上了牌,我校植物標牌美觀實用,知識系統,凝聚了老師的心血,學校相應發起了 “認認我校的植物”等活動,這些活動通過學生親手種植養殖,親自參與實踐,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品嚐到了成敗的樂趣,增強了我校綠色教育的實效性。

5、“各類競賽活動”。2011年以來,我校先後開展了“電視環保知識競賽”“未成年人保護法知識競賽”,“環保書信比賽”等競賽活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

6、“家校聯繫一報通”。綠色教育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會的參與,只有全社會達成共識,才能使綠色教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使全民受益。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家校的聯繫合作。學校利用致家長的信發出創綠倡議,宣傳環保知識和節約行為,播報我校創綠動態。每學期一期,學生人手一份,提倡父母與孩子一起看,使家庭也自覺地加入到學校的創綠活動中來。孩子們既是綠色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進行綠色教育的小老師。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設綠色家庭的生力軍。通過孩子們的言行,擴大了學校的影響,提升學校的聲譽,加強了我校創綠工作的社會效應。

7、“愛心教育。”幾年來,我校全體師生懷着顆顆愛心,關心着身邊的每一個人。為四川汶川、玉樹地區捐款,為社會貧困生、殘疾生捐款,發動社會力量為學校貧困生捐款,各類捐款活動中感人的事蹟高潮迭起,愛心教育一直是迴盪在我校上空的主旋律。學校特地成立了“校團委基金會”,義賣活動及綠色銀行廢品收購後的一部分錢款即是基金的來源,這樣的活動大大地促進了全校師生的環保行為,增強了學生的愛心意識。

8、“評價激勵機制”。為了肯定師生在創綠活動中的辛勤付出,我校制定了“綠色中隊”“綠色家庭”“綠色少年”的評比細則,這些評比活動使個人、集體、家庭都積極參與到學校綠色教育的各項活動中來,使活動得以保質保量。

8、“投身社會大課堂,環境體驗教育效果突出。”我校充分抓住環境教育的契機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每年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糧食日組織學生參加植樹護綠活動、愛護環境、“環保從我做起”網絡簽名等活動;積極參加 “植綠護綠”活動各項評比,歷年來積極參加仙桃市組織的“環保知識”競賽,在這些比賽中我校學生在老師的輔導下,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培養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我校還邀請城建部門定期為學生做環保、法制等講座,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區開展的環境保護活動,通過不同方式向羣眾宣傳環保知識、節約水電、節約用紙,美化、綠化、淨化環境等活動,促進全社會都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五、成果和 體會

“綠色學校的創建,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環境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學校找到了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廣大師生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愛綠、護綠、培綠的意識。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活動的開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為一體,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知識面;陶冶了學生情操,激發了他們愛綠、愛美的高尚志趣;培養了愛學校、愛動物、愛大自然,愛一草一木的美好心靈。

通過爭創綠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全校教職工已形成一致共識:開展環境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是教育工作應盡的職責。而創建綠色學校與提高辦校質量,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是學校教育理念上的進步,創建綠色學校是把學校品牌推上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努力目標。創建綠色學校,開展環境教育使學生受益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它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形成,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環保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為獲得終身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將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但是充滿希望的工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將綠色教育推動得更深,更廣,更遠。

標籤: 學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ao/rm8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