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習總結 >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精選7篇)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精選7篇)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1

一、活動內容: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精選7篇)

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二、活動準備:

帶上自己活動過程中隨時記下的點滴收穫和體會以及活動前擬訂的活動計劃。

三、活動設計:

一課時。

四、活動過程:

1、同學們,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開展得比較成功,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出了語文課堂,把語文學習的過程延伸到了其他課堂和學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這樣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穫,今天,我們就把自己點滴的收穫總結一下,讓我們今後的活動開展得更好。

2、還記得活動開始時我們自己擬訂的計劃嗎?請大家將自己的活動計劃瀏覽一遍,回憶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想想本次開展了哪些活動,哪些活動自己收穫比較大,然後用5──8分鐘的時間寫一寫。

3、就象大家寫的一樣,這次活動我們有了不少的收穫,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還記錄了點滴體會,趕緊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動中的收穫,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談。(教師相機板書:詩歌的特點 詩歌的分類 朗誦的技巧 學習寫詩 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

5、接着剛才所寫的活動過程,詳細地寫寫自己活動中的收穫。

6、小組裏交流總結,評選出優秀總結。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2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

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3

20xx年4月18日-20日我參加了第十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在此研討會上九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不同風格特點的語文課堂和三節專家報告,在老師們的課堂裏我看到了語文主題學習的發展方向和美好前景,它適應國小階段低中高年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們都是快樂的、積極的、主動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是小老師,小組合作,小組展示,讓學生把自己理解的、發現的知識傳達給其他學生,讓學生在自我發現中成長,老師只是牽引,老師的身份只是參與者,與學生們共同學習的一員。在課堂中,讀、説、寫、思成為主線,課堂閲讀、自主閲讀、海量閲讀讓學生們充滿文化底藴,張口成詩,古典文學侃侃而談,讓我們驚歎不已,語文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大量好的詞句積累,文章的記憶,讓學生們深入文學,讓學生能主動的去閲讀文章,在這個長期積累過程中,學生語文各方面知識得到發展,讓語文教學轉變為學生的自主教學,簡單學語文,這是適應當代學生的特點,讓學生自己查閲,自己解決問題,調動每一個學生的能動細胞,每一位學生都是小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們獲得成功的喜悦,這在他的生命成長裏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

在這九節課裏,節節都讓我難忘,濰坊市奎文區寶通街國小的孫雲霄老師講的《論語》整合主題閲讀課《朋友》,這堂課讓我看到了濰坊老師不懈的努力,學生們的文化底藴不是一天學會的,他們出色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厚積薄發的力量。濰坊市實驗國小耿豔麗老師的繪本故事《獾的禮物》,耿老師將一節簡單的繪本課通過她的引導讓學生們從整個故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讓學生們在自我學習自我想象中理解故事,理解作者寫故事的真正目的,學生們現場作詩更令人驚歎!在本節課中學生們那種積極的狀態,以及吸取繪本中傳達的正能量的自我消化,這種主動狀態是最好的學習狀態。濰坊市幸福街國小王安存老師的整本書閲讀《品三國演義》,學生們多三國人物情節的掌握,對三國精彩段落的背誦,真是張口就來,王老師的快板評書也給課堂增光添彩,學生們那種精神頭,那種激昂的情緒感染了在座的所有老師,禁不住為他們喝彩!三節報告會為我們展示了讀書的魅力,讀書的重要性以及讀書給學生們帶來的快樂和成長。

九節公開課,課課有亮點,老師們的教學讓我們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新的教學方向,同樣也激起了我們對讀書的重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常思考常總結,老師們的進步才能引領學生們進步,讓我們共同努力,在語文教學上更進一步。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4

20xx年11月6日,我校7名語文教師有幸到蘇村中心國小參加了沂南縣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研討會。在這次交流研討活動中各位老師都有收穫。我觀摩了王老師執教的《伯牙絕弦》,同大家一起感受了古典語言的魅力,感到更加明確了文言文的教學方法,淺陋的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共同提高。這篇課文是國小階段學習的第二篇文言文,國小階段共有4篇文言文。大家研究的相對來説就少,陌生的事物對我們大家來説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王老師卻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一個好範例。

一、重視情境創設。王老師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古文學習的語境,有效地創設了情境,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課前5分鐘交流時,王老師出示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孔子的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讓孩子們讀,想象古人説這句話的樣子,練習讀。一下子就有了學習文言文的語境。同時,用朋友這一話題,引出學習的內容。

二、重視朗讀。在反覆誦讀中達到了熟讀成誦。按照讀通、讀懂、讀流利、讀熟的要求,步步提高,最後達到了有感情的朗讀,大部分同學實現了熟讀成誦。在朗讀指導的時候,重視指導學生斷句,讀出節奏,總結了一些讀的規律與方法,逐步讓學生體會到了文言文的節奏美和音韻美。

三、重視學習方法。教師抓住了指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教學方法。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註釋瞭解文言文的意思,教師需要適時地點撥。課堂上,孩子們説出句子的意思是,王老師緊接着追問了學生是如何進行學習的,並進一步總結了學習的方法。從教法上來説,王老師重視了抓住關鍵文句,進行朗讀感悟。例如鍾子期善聽表現在哪裏的詞句,讓學生先抓住了重點詞句,然後進行感悟體驗,接着進行表達情感的朗讀。

四、重視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首先王老師對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定位準確。國小階段,學習文言文關鍵在於激發興趣;能夠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言文的音韻美和節奏美,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理解文章大意即可。其次,正確把握了文言文教學的“度”。有了準確的目標定位,課堂上王老師心中有目標,沒有盲目的進行拔高。

五、重視文本解讀。王老師對《伯牙絕弦》這一課解讀的非常深入,在熟讀成誦的環節中,王老師利用按朝代進行逐段引讀時,我們沒有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上網查資料才明白了王老師這樣設計是有依據的。原來,我們課本上的課文是在選編進教材時經過修改的。這個故事在每個朝代文字上都有變動。王老師就是明晰了這些變化,才能夠設計出如此精彩的引讀環節。再有,王老師將原文引進課堂,和學生進行了一次小練筆。若沒有對文本的深入解讀,也不會找到這麼好的語言訓練點和讀寫結合點。

瑕不掩瑜,再完美的課堂也會被挑剔。提出兩點和大家共同研究。

一、教師的課堂語言生動、豐富,教師引導的很到位,很好的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就會減少了。能否增加一些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時間呢?

二、課堂中,學生難免有學習不到位的時候,教學目標沒有很好的達成時,我們是照顧教學流程讓課堂的完整性充分展現出來,還是及時糾正和補充呢?例如:學生將“志在高山”的意思理解成伯牙喜歡在高山上彈琴時,我們如何進行引導?

這次活動又讓我們向語文教學的真諦邁進了一步。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5

我校自開展主題學習實驗以來,新的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影響着我們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語文課堂上更注重學生長期積累,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發展,注重指導學生個性化閲讀的教學思想正在形成,並直接影響着學生學習習慣和綜合素養的提升。逐步形成了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立足大語文意識,培養高效語文課堂立足大語文意識,

(一)培養探究習慣,讓學生“動”起來我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認識到,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熟悉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在思索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索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無論多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感悟,讓課堂“活”起來。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此外,注重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三)注重課內外閲讀結合,讓知識“連”起來。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練習與課外行為練習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今天,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正在有序提高!

(四)加強知識積累,把知識“加”起來。在教學中,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充分激發學生對課文中的精彩段落誦讀積極性,每早上拿出幾分鐘的時間朗讀,週五下午開設大閲讀課,師生共讀主題課本,進一步昇華課本知識。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校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閲讀筆記,並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閲讀成果,通過手抄報、黑板報、班級讀書文摘等形式進行展示。在閲讀語文主體學習教材時,要求學生不要走馬觀花,只看故事情節,而要把自己認為好詞佳句摘抄在讀書記錄本上,或讀書卡上,把字工工整整寫端正,這樣既練了寫字又積累了語文知識,兩全其美。

二、為學生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改革教學,需要發揮智力優勢,更需要物質的保障。我校組織各年級根據需要購買濰坊教育局編寫的主題學習叢書,保證滿足學習需要。同時發動學生和家長自己購買有關圖書資料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幾年來,我校每學期徵訂《主題學習叢書》的數量都在全校人數的80%以上,保障了實驗的順利開展。

三、取得的成績

(一)注重課堂,提升內涵

1.情意融融,上好每篇課文在解讀一篇文本時,學生與文本對話過程,就是老師不斷喚醒學生生命的過程。對一篇課文來説,對顯而易見的主題,教師一定要以學生情動為基礎,將鮮明的主題滲透在教學各個環節,讓學生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衝擊。一篇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在動情中感受,在感受中動情,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煥發生命的活力,為單元主題的落實打下紮實的基礎。

2.多元解讀,感悟昇華主題閲讀教學在把握文本內涵中,提倡個性化感悟,多元解讀,在單元主題教學中對於文本也應有教師、學生的獨特體驗,對單元主題的提升,將單元主題與個人的生命意識培養結合,那語文閲讀教學過程就成了一個極富生命力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就應從多元感悟中昇華主題,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成長、發展。資料拓展與學生共同提升文本主題:關愛生命,享受生命,關注親情,關注人與自然和諧。在這樣的多元感悟中學生的生命意識在提升,讓學生更廣闊地瞭解文章的背景來豐富文本內涵。

3.整合文本,連接完善主題如果説一篇課文的主題在濃濃的情意中學生有所感受,那一組課文主題的連接,則將會給學生情感強有力的衝擊。教材中一組課文一個主題,這幾篇課文表面是獨立的,在內容和語言表達上是不相連的,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教學時要教一篇看全組,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營造的意境中得到同一主題的陶冶和昇華,從而構建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而不僅僅是學會語言文字。

(二)用好“課外“場,讓主題昇華人格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語言積累,運用語言,形成語文能力。如果在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中也以“主題”形式出現開展系列活動,學生就不僅在實踐語文,而且在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悟、延伸,在實踐主題,運用主題中,將主題思想內化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此時,課堂四十分鐘應該成為學生進行語文主題性學習活動的加油站,一個動力資源庫讓學生將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同。

1.多元輻射,豐富活動形式對於主題學習而言,採取的方式要適時而變,靈活多樣。採取的方式要依據所確立的主題,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定,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題”實踐活動可以向其他學科、向課外閲讀,向社會實踐和家庭生活等各個領域延伸,有層次、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

2.體驗過程,享受主題薰陶高境界的教育應該是無痕的,是滲透性的,是潤物無聲的。語文教育要讓主題內化成內在的,動態的,人格化的精神力量,就要在實踐活動中關注學生過程體驗,要盡一切力量將語文實踐與學生的生活連接。

A.選擇方法,投入學習對於課外主題學習的研究,學生的研究方法比較多,常見的有查、畫、編、賞、談等幾種。如何讓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研究學習置關重要,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尤其注重學生方法的選擇。例如,在教完“愛祖國”這一組課文時,我佈置讓學生課外去上網收集有關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圖片,瀏覽祖國的名勝古蹟,主要通過以“查”來闊學;又如在學完保護環境這一組課文時,我又佈置學生課外去編一編保護環境的拍手歌,學生很樂意,效果也不錯。可見,選擇恰倒好處的學習方法更有利於學生的課外研究,更能有效地使學生將研究進行到底。

B.交流探討,開闊思維交流探討是一種最高效率的學習方法之一。學生在一段時間的課外研究後,肯定有了許多的新發現,也有了不少的研究經驗,這時讓學生交流是是最好的時機。如:學完第三冊“愛科學、學科學”主題單元時,佈置學生去找一找你身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想一想,它們能不能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收集一些關於宇宙、太空或科學家的故事,學生自行準備。幾天後,不少學生已經耐不住心中的慾望,急切地要將自己發現告訴老師、同學。於是我們又上了一節熱火朝天的交流探討課,效果很好。因此,適時的對研究的主題進行一次交流探討,集中談談你的新收穫,説説你的新發現,這時的學生最起勁,説得也很棒,整個研究氛圍可是如火如荼。

C.注重評價,多元參與評價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在開展課外主題評價時,首先是多員參與評價,教師、家長、同伴、社區人員、自己都是主題學習的參與者、評價者,從不同角度發表各自的看法。其次是多緯度評價,在每次活動給學生髮放課外學習卡,學生在學習中如實記載自己的學習收穫、疑惑、感受等,給每位學生建立課外學習登記卡,詳細摘錄學習活動的點滴成功或教訓,這些都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同時,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情感體驗、活動成果都是評價的內容。讓學生在記錄、交流、評價中表達情感,提升情感,在生活中實踐,在生活中運用,得到精神的滿足和智慧的提升。

(三)處理好關係,讓“主題”服務語文

1.人文性與工具性的關係人文性與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在“主題學習”中教師往往會因為關注文本的主題,而忽視語文工具性特點的體現。應該依據工具性的語言訓練,在語言實踐中感悟主題,提升主題,讓主題內化為人格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為“主題”而進行“主題學習”。

2.個性與共性的關係這裏所指的個性與共性是指一篇文本的獨特內涵和一組文本的共同主題。教學中不僅要關注整組課文的主題前後的連接,而且珍惜學生對文本的多元感悟和文本本身具有獨特的內涵,讓學生全方位感悟文本的美麗,豐厚人文積澱。3.上好一篇與學好一組的關係“主題學習”是憑藉教材一個單元一個主題進行的。在實施“主題學習”時應把握整組,進行有計劃的“主題學習”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安排,達成整組學習的“三維”目標。就一篇課文應在完成總目標之外還要有本課教學的語文“三維”目標。

4.短期與長期的關係根據“主題學習”的特點,不是在一次兩次的練習或學習中就可以完成的,它是在一組課文的完整學習中進行的,並且有的主題不僅在一個單元中集中體現,而且還在不同年級的教材中有相同主題出現,這時教師既要把握好學生一篇、一組課文的短期主題學習,又要考慮不同年級間的長期主題學習。

5.自主學習與教師、家長指導的關係在學生課外的“主題學習”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際水平,教師、家長的適時指導是不可少的,但指導的“度”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四、實驗中產生的幾個問題

實驗中產生的幾個問題中產生的語文教材是智慧的結晶,是語文教育專家思想的“化身”,具有“經典”性。教師要將生命教育和閲讀教學融合一體,在以體現單元主題的文本解讀過程中,要促進讀者和作者達到情感的交流,讀者與讀者之間達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中感受生命,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閲讀能力。充分利用當地教育資源,發揮校本教材研究的傳勢,將當地的風俗人情、歷史典故、傳統故事納入學生課外探究學習的範圍。

1.實驗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幅度不大,課堂形式還不利於主題學習叢書這套教材作用的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主題叢書的時間仍然比較少,方式比較單一。

2.實驗過程中雖然能夠做到把語文教材和主題學習叢書結合起來,但是敢於開展進行單元授課的教師不多,不敢放開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6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説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出色的學生有他紮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還可往上一些,我把他們歸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趨勢,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範圍。

3、給差生以上進心

在一個教師的眼中,學校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

二、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特別是按照遊董所提出的"分層導學"的教學理念,先在導讀提綱指引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重點難點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差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在課堂上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閲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差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閲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4、分層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所佈置的作業也有所不同。讓中等生和優生能有個質的提伸,我增加了課外提升的練習。讓差生對課堂上的基礎知識在做鞏固。

三、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

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讓學生懂得如何學習語文,為以後的語文的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直到現在,我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最近,我發現,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作文的教學有時會令感到"束手無策",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這些障礙,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曾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

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藴、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1、自主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為了問題解決。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閲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閲讀理解的過程以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來完成即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閲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

國小語文學習總結 篇7

1、儘量讓學生多讀書。這裏的多讀書包括兩年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對書上的課文、生字反覆的讀,熟讀成誦。“温故而知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都説明了多讀書的重要性。每天的早晨和中午,我們都安排有值日生在教室前面領着全班同學讀課文,讀生字詞。

第二是讓學生多讀課外書。讀課外書既是對學習過的生字非常有效的鞏固手段,同時,通過多讀書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為今後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可謂一舉四得。學習語文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關鍵在於多讀書,讀一些好書,書讀多了,字也會認了,作文也會寫了,懂得的道理也多了。

現在國中語文考試都是卷,實際上考得就是學生的積累,積累從哪裏來?就是從課外閲讀中來的。因此,在這裏我給各位家長提一個要求,給你的孩子每個月至少買一本書,每天放在他的書包裏,讓他在下課的時候,中午休息的時候,晚上吃飯以後,隨時隨地的可以看書。並時常詢問一下:你今天看了些什麼?讓學生講給你聽,這對學生既是一種督促,也是間接的培養您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增進了你們之間的感情。

其實學了語文,不就是為了更好説話和寫作嗎?您説對不對?您看,通過讀書,您的孩子會説了,會寫了,我們的目地也就達到了。

2、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按質按量完成作業,既要整潔,又要正確美觀。二年級學生的寫字量大了,寫字速度太慢,是跟不上學習的節奏,同時容易養成拖拉的壞習慣,對今後尤其是到了國中後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

現在我已經如何提高學生的做作業速度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如每次寫小字本,我會對前20名寫完的學生在作業本上標出他寫作業的名次,第一個交作業並且沒有錯誤的學生就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1,並當眾宣佈。

第二個交作業的就在作業本上寫上2,以此直到第20名。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想得到前20名,這就要求寫得又快又對。班上的汪瑤同學已經連續兩次得了第一名了,當我宣佈他已經兩次得第一名時,他臉上的微笑特別自信,特別開心。其他同學也羨慕的不得了。現在除了極個別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能當堂完成作業,且質量不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470k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