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期工作總結 >

教科室上學期工作總結及下學期工作思路大綱

教科室上學期工作總結及下學期工作思路大綱

一、XX年下期工作思路

教科室上學期工作總結及下學期工作思路大綱

XX年下期教科室工作以以市教育局 “三萬工程”、“131工程”、“學校精細化管理實施意見”、“xx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學教研工作實施意見”、“xx市微型課題研究管理實施意見”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意見為指導,推行“高站位決策,低重心運行,近距離服務,精細化管理”策略,突出主動管理、精細化管理,着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促進全體教師的“團隊式發展和梯級化成長”,努力打造一支專業過硬、技能精良、愛崗敬業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

二、主要工作

(一)強化管理,教師教育工作精細化

1.加強教師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由校長主管,分管副校長和職能處室具體抓,學校行政協同配合的局面。完善了教師教育的管理制度,把教師參加教育納入學校管理和考核。

2.認真制定教師培訓計劃,採取“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培訓。做到每週組織教師參加一次集中業務學習,每月組織教師參加一次專題講座學習,每期初或期末開展一次教師技能與專業發展主題培訓,每年選派教師參加省級以上業務培訓。同時我們還特別加強了行政幹部、教研組長、班主任、骨幹教師、潛質教師、青年教師、薄弱教師的培訓與提高,做到了培訓的層次化、多樣化、本土化和實效化。

3.落實培訓場地、時間、內容、主講教師和培訓設施。每次培訓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實效。

4.教師教育保障機制有力。教科室制定了《教師外派培訓管理辦法》、《校本研訓制度》、《名師工作室實施意見》、《青年教師培養考核辦法》等教師培訓制度。在堅持做好教師自學和校內集中培訓檢查、考核的同時,強化過程管理,杜絕走過場、弄虛作假現象。堅持把教師培訓與教師考核掛鈎,獎懲兑現。

5.實踐學校校本培訓模式

在教師教育工作中,我們整合四種培訓學習方式:個人自學研修、小組合作交流、學校集中學習、專家指導培養;繼續開展以教研活動專題化,獻課評課輪流化,專家引領常態化,校際交流互動化,名師培養目標化,獎勵機制學習化,培訓保障制度化為主要措施的“七化”校本研訓活動,把教師專業發展看成是學校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性組成部分。

(二)創新模式,教學研究活動精細化

(1)建立健全各類管理考核制度

教科室制定完善了教研組常規活動制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研活動組織考核辦法、教研團隊考核制度,名師工作室工作考核辦法等,並通過各種制度的設計與執行,形成教研組的活動規則與成員的行為方式。如教研組、結對教師、名師工作室、科技活動等工作考核項目落實到人頭、落實到具體工作、落實到工作量化,以工作質量事實説話,避免主觀考核結果出現,每學期各項考核工作沒收到一起對考核結果質疑的反映。其他管理考核制度也做到公開、公正考核,提高了教師工作積極性。

(2)重視教研組文化建設

結合學校“綠潤生命,盛及未來”的辦學理念,我們藉助科研的引領,依靠教研組和名師工作室羣體的力量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共同實現“團結互助、樂觀自信、負重自強、勤奮好學、勇於實踐”的教研文化。

一是通過教研組成員解讀,掌握教研組教師個性特長、專業特點、思維意識、敬業精神,有針對性地打造特色教研文化團隊。二是通過學科建設目標、教師團隊發展願景和教師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的整合,形成教研組的核心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3)紮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教科室通過開展一些研究專題,打造“好課”,培養“骨幹”,逐步形成“研究成果”(教學設計、課件、資料、論文等)。如我們把國小語文課劃分為識字教學課型、口語交際訓練課型、童話訓練課型、學科活動課型、句羣訓練課型、作文教學課型、複習課型、美文鑑賞課等;數學類課型有規律探究教學、數形運算教學、數、形概念教學、練習課教學、複習課教學;英語課型有閲讀課型、複習課型、詞彙課型、口語課型、寫作課型、童話課型、聽力課型、語音教學課型。課例研究是我校有效校本教研的一個亮點,本學期,我們開出了97節校級研討課,44節新教師調研課,77節次新教師跟崗見習課,86節次微型課磨課。針對南湖校區課堂調研工作,專門組織召開由校長、教科室參與的調研總結會,通報調研結果,提出整改要求。專題研究模式拓寬了課程改革的陣地,鍛鍊了一大批教師,推進了課程改革。

(4)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

學校堅持開展“課研訓一體化”工作,把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機整合,加大了對校本教研的宣傳力度,使全校教師都轉變了觀念,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同時還對大力推進校本教研工作做了明確要求,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為研究對象。踏踏實實的將校本教研工作引向深入。

(三)積極研究,教育科研工作精細化

學校制定《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學校微型課題管理實施意見》《學校教育科研獎勵辦法》等管理制度,堅持以課題研究為龍頭,帶動學校教研改革的發展。截止本學期末,我校有立項課題14個,分別是:國家級子課題《學校社團傳承非物質文化的研究》、《學校活動安全教育及問題應對策略研究》(2個)、省級課題《教師梯級團隊建設策略研究》《國中歷史教學中數字故事的應用研究》(2個)、市級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通過感恩教育塑造未成年人優秀品德策略研究》、《實驗教學器材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教師梯級團隊建設策略研究》(4個)、市級微型課題6個,區級微型課題2個,申報國家級課題2各。1個課題榮獲省政府第五屆教學成果三等獎獎,三個區級課題分別獲得一、二等級,15個校級課題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6個市級微型課題被推薦參加市微型課題成果評比,是高新區唯一課題推薦上線率達100%的學校,2個課題參加區微型課題成果評比。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涉計學校各教研組、各學科,絕大部分教師分別參與到了上述課題的研究工作中,學校教育科研在課題結構、研究領域、研究人員方面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網絡結構。

(四)點面結合,梯級教師隊伍建設精細化

(1)實施梯級教師隊伍建設

學校根據教師隊伍結構和教師專業能力特點,實施梯級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確定了省教學名師、省骨幹教師、市骨幹教師、校骨幹教師、教壇新秀、青年教師6個梯級教師隊伍;各梯級團隊教師根據自身特點和專業發展需要制定了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各梯級教師隊伍在教育教學工作及專業發展方面應達到的總體目標和應完成階段性任務。開展了教壇新秀、骨幹教師等展示研討課活動;收集了梯級教師隊伍工作檔案資料,開展考核評比工作。學校實施梯級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讓教師在不同的平台上得到了合理、有針對性的鍛鍊和提高,教師成長迅速。

(2)開展學科名師工作室工作

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繼續實施“名師工程”戰略,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開展名師培養工作。名師工作室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專業素養,促進了教師名師化發展。

(3)繼續開展“青椒工作室”工作,建立了工作室博客,引導青年教師努力學習,積極探索,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

(3)實施“藍青工程”

學校堅持實施“藍青工程”,認真做好“師徒結對”工作,有30位骨幹教師與30位青年教師結成幫扶對子。根據學校制定的師徒協議,加強了對結對培養工作的管理與考核。通過傳幫帶,互幫互學的形式,使結對師徒達到共同進步和發展目的。青年教師能迅速適應學校工作,教學行為有明顯變化,成長迅速。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4)開展影子培訓活動

根據新教師課堂調研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南湖校區22名新教師與本部骨幹教師結成學習對子,新教師參與骨幹教師的教學、班級管理、學生教育等工作,促進新教師快速適應綠盛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更新觀念。

(5)突出骨幹教師培訓。

目前學校有省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36人。本着激勵機制學習化的思路,本學期派出了95人次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骨幹教師參加省級以上的培訓;組織了52人次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參市、區級專業培訓;組織36名教師參加了“國培”工作。

(6)狠抓薄弱教師培訓

針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薄弱教師課堂教學調研,幫助他們分析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快速適應學校發展要求。本學期針對南湖校區教師開展專題課堂教學調研44節次,促進了南湖新教師的快速轉變。

(五)拓寬內容,師生素質教育活動精細化

(1)廣泛開展學生環境、科技教育活動

教科室制定《科技輔導員工作實施意見》《環境科技成果獎勵辦法》,專門聘請校外科技輔導員指導科技創新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學校科技創新、環境教育活動,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學校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環境、科技創新競賽活動,取得優異成績。XX年xx市第九屆科技創新市長獎全市有10個項目獲獎,我校就佔3個項目,其中一個項目或全市唯一中科生物獎,獲獎等獎和獲獎率居全市之首。科技創新為提升學校辦學聲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實施走班制選修課活動

在學校統籌安排下,教科室實施“走班制”活動課,制定了選修科管理制度、任課教師工作職責、巡視行政工作制度等。國小1-6年級學生週五開設選修課,活動課程達26門,教學班級52個。學生通過走班制活動課,豐富了學習內容,提高了能力,學生參與各級各項技能大賽、展演活動取得優異成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教師在走班制活動教學中,參與教材開發和課程教學,提高了教師課程能力。

(六)提高發展,各項工作成績突出。

本學期,學校以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教育教學研究協會開展的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類競賽活動,“以賽促訓”、“以賽促教”、“以賽促變”,讓教師體驗到成功。教科室組織中國小44人次教師參加區級以上説課、優質課、錄像課、技能競賽,8人獲區級一等獎,9人獲市級一等獎,3人獲省級一等獎,4人獲國家級一、二等獎,146篇教案、論文、課件分獲國家、省、市、區獎勵。

四、存在的不足

1.管理人員的思想站位不夠高,視野不夠開闊,接受專業培訓機會少,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學習和借鑑,拓展思路,增強科學規劃和設計的能力。

2.兩校區管理難度大,處室幹部對教研活動開展的督促檢查較以往相比難以落實到位。教師培訓特別是新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及時性不夠強,指導力度不夠大,培訓方式有待探索。

3.在教育科研方面,學校微型課題研究不夠紮實,過程材料不充分,研究成效不明顯。過程管理有待進一步強化和落實。

4.梯隊教師和名師工作室的動態管理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妨礙了相關工作的實施進程。

五、下一年工作思路

一箇中心、兩個切入點、三項工程、十個載體

(一)圍繞一箇中心:課堂教學改革

XX年教科室工作以 “綠潤生命,盛及未來”辦學理念為指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工作,以市教育局“課堂教學改革”、“學校精細化管理實施意見”、“三萬工程”、“一三一工程”、“學校課程改革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為指導,着力開展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的教師教育工作;認真分析教師教育教學實際,結合教師個人專業發展需求,積極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開展豐富多彩、卓有實效的教師培訓活動。

(二)找準兩個切入點:學科課型研究、課堂教學觀察

以學校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在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大框架下,着力開展學科課型模式研究與實踐,通過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形成可操作、可推廣、高效益的課型教學模式;開展週期性課堂教學觀察活動,在一定週期內按學科特點確定課堂觀察內容或觀察點,開展有針對性、解決突出問題、難點問題的課堂觀察、討論、交流活動,提高課程改革的實效性,推動新一輪課程改革與研究的縱深發展。

(三)實施三項工程:名師工程、藍青工程、梯級團隊建設工程

積極探索“一校兩區”教師隊伍建設新思路,完善“名師工作室”、“藍青工程”、“影子培訓”、“梯級隊伍建設”等實施辦法和管理考核意見,積極探索梯級教師團隊建設的有效策略,構建教師隊伍建設的動態管理方式,突出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為推動新課程改革提供有效動力。

(四)依託十個載體:專家引領、專題培訓、教學科研、十課活動、校際互動、讀書活動、論壇沙龍、競賽活動、網絡空間、成果展示

積極為教師搭建成長平台,通過專家引領、校本專題培訓、教學研究等等形式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在已有教育科研網絡研究基礎上,積極開展構建高效課堂模式的科研與實踐,從學校微型課題研究做起,探討、研究課堂模式構建的方法和策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論壇交流、競賽活動等形式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保持教學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通過成果展示、網絡交流等形式激發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和職業熱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qi/9p7l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