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年度工作總結 >

20度工作總結及計劃

20度工作總結及計劃

每一個工作人員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在年度總結中寫份工作總結,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20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計劃,歡迎閲讀。

20度工作總結及計劃
20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計劃一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松山湖(生態園)深入貫徹省委胡春華書記蒞莞調研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應對新常態、新形勢和新機遇,充分整合兩園統籌發展新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功入圍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70.54億元,同比增長24.01 %;預計税收總額79.73億元,同比增長83.56%。

一年來,管委會上下圍繞年初既定目標和全年工作部署,着力做好十項重點工作:

一、穩步推進兩園統籌,增創園區發展新優勢

一是穩妥推進人員、機構整合。在兩園統籌之初迅速啟動辦公室等4個部門整合,成功構建了以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對外合作為核心,其他部門為輔的組織框架,妥善完成管委會728人的工作安排。在7月1日前全面實現人員集中辦公,圓滿完成兩園人員、機構整合。

二是規範完善兩園制度建設。制定了松山湖生態園統籌發展戰略、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等指導文件。出台了規範性文件框架目錄和管理辦法。《中共東莞市委東莞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松山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若干意見》已報省委備案。

三是深入謀劃兩園規劃研究。啟動了以新城大道—生態園大道為主線的創新中軸線的規劃工作。開展“完整社區”規劃設計,並以華為小鎮為抓手,積極推動東莞科學城的研究工作。組織開展兩園總規修編等6項專題規劃研究工作。生態科普館已確定選址並開展了前期設計工作。制定了《松山湖(生態園)產業選擇和發展策略研究工作方案》。

四是加快推進兩園控股整合。完成了兩園控股公司辦公寫字樓、廠房等的清產核資。理順了控股與管委會往來機制,並逐步清理控股與管委會資金往來的歷史問題。完善了公司機構編制、薪酬方案和績效考核制度。

二、狠抓重大項目建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一是加強項目督導。全年組織項目協調會98次、服務保障會12次,並組織了2次全體班子成員巡查督導重大項目建設的活動,共計解決企業提出問題201項。17個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47.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37.2%,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二是創新工作機制。建立了領導掛點承包負責制、項目經理全程跟蹤服務制、快速反應機制等。有力推動中集二期、中移動、瑞鷹、生態園公租房、東華校區和生態園長盈等一批項目如期動工。

三是強化服務保障。建立部門聯動服務機制。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進一步簡化建設審批手續,積極承接上級部門放權,順利辦結重大項目的各類行政審批事項共計611項;優化規劃審批服務,全年受理各類規劃審批事項144批次,累計審批面積約862.16萬平方米。

三、力促招商引智工作,實現引資聚才新突破

一是積極引進和培育優質項目。全年共引進項目294宗,協議引資205.38億元,其中年度引進重大產業內資項目超額完成100%,成功引進了東陽光藥業總部、長盈精密、建升電子、深圳城投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以及引進了普門科技、大連機牀、智雲、慈星等一批代表性產業項目。推動普聯二期、凱欣、海能達、阿爾派等項目增資擴產,以及正業科技總部及生產基地等項目落地,積極爭取華為終端公司把電商業務切換至東莞公司。赴全國先進地區以及歐美多國開展“招商引智”推介活動,積極參與中國可穿戴產業推進聯盟大會,拜訪了賽伯樂、海斯坦普等知名企業。

二是營造良好產業氛圍。進一步完善了園區“4+1”產業體系政策。大力發展服務外包,順利通過廣東省服務外包示範園區申報評審,輔導遠峯科技等5家企業分別獲得省級服務外包重點培育企業、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成功支持舉辦了20xx年東莞經濟年會、黑馬會東莞會員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路演活動等一系列活動。

三是加快人才集聚。成功舉辦了“20xx‘千人計劃’專家東莞行暨松山湖創新驅動與人才發展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創新實行了“一對一經紀人”制度。藉助上海浦東人才研究院以及“千人計劃”專家資源進一步拓展了招才引智渠道。起草了《松山湖(生態園)鼓勵創業小額貸款實施辦法》。積極推進東莞市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以及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華南分中心等高層次人才服務載體建設。全年引進人才創業落户項目34個,包括千人計劃專家2名,市領軍人才7名;協助41個項目申報市領軍人才。

四、深入實施提升計劃,實現經濟提質增量

一是加快處置閒置土地。全年共推動雨林木風、華燦等18宗地動工開發,部分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盤活土地總面積約1002畝。完成了32宗閒置土地的聽證工作。

二是加快盤活空置物業。積極對園區在建和已投入使用企業的物業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積極推薦意向項目與物業業主接洽,指導成立特色產業園區。全年協助企業完成累計22.8萬平方米物業招租,累計進駐企業約400家。籌建松山湖(生態園)城市會客廳,打造產業載體招商平台和綜合社區服務平台。

三是促項目早日動工、竣工、投產。制定了企業保證金處置方案。出台了園區建設領域工人工資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園區建築企業黑名單制度。推動海洋王(二期項目)等23個項目辦理報建手續,促進安迪科正等16個項目順利動工建設,促進紅杉生物等11個項目提前辦理竣工驗收。

五、加快重大平台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一是大力推動台灣高科技園、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產業集聚。全年累計引進24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42.88億元,促成了廣東東陽光藥業總部項目等3個用地項目正式簽約落地,“莞榕計劃”成功引進互貴、晉弘等6家企業註冊落户松山湖。推動育成中心二期和產業化中心一期項目落成,紅珊瑚藥業總部等9個項目加快施工,建設聯捷生物醫藥全分析平台等四大生物醫藥產業公共平台。制定了《關於大力引進台灣創新創業青年人才的實施辦法》,成功獲國台辦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二是加快推進中以產業園建設。中以產業園1至9號樓工程整體進展順利。協議引進了威泡智能投影、以色列MDC等12個高科技項目,5個項目已註冊落地。成立了駐以色列聯絡處。搭建了以色列優質科技項目與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互動合作平台。成立了水處理研究院。落實1.5億元財政配套資金,積極推動風險補償池和創業投資基金的籌備工作。

三是高水平打造重點產業片區。積極推進機器人產業片區建設,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已經開始裝修,正加快推動創業學院和智造坊等項目建設;廣東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已完成註冊和裝修。大力打造現代服務業生態產業帶,編制了現代服務業生態產業帶前期調研成果,設立專屬招商展廳。基本完成生產力大廈的整體外包和學術交流小報告廳的改造工作,打造全市首家文化產業創客基地“莞深創夢工廠”。

六、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構建科技創新生態

一是構建完善科技政策體系。制定了對接深圳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工作方案以及扶持科技服務體系項目的管理辦法。推出了高企培育、孵化器建設、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松山湖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梳理了創新科研團隊配套資助政策。

二是營造濃厚科技服務氛圍。組織開展“一週一約”活動。協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莞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解決註冊、辦公場所等落地問題以及辦理各項手續。推動園區載體與深圳雲谷等市外創新資源合作,成功引進了加拿大溢思德瑞集團。完善科技金融服務,為園區科技企業提供科技銀行授信餘額共計7.66億元,促成東莞農村商業銀行成為園區第三間科技支行。新增瑞柯、葫蘆堡等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及4家東莞市上市後備企業,上市和“掛牌”企業總數達18家,上市後備企業總數14家。

三是大力實施大孵化器戰略。引導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骨幹企業、科技服務機構以及高層次人才共建孵化器。全年共有21家孵化器申報市級孵化器認定及評定,新增1家國家級孵化器和6家市級孵化器,8家孵化器通過了20xx年廣東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認定。現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在孵高科技企業約500家。成功舉辦了“鬆湖杯”創新創業大賽,吸引731個項目報名參賽。

四是加快高企培育申報。建立了高企申報倒逼機制和梯隊式的高企申報項目庫。全年新增高企申報30家,園區高企總數累計107家,並有51家企業進入廣東省高企培育庫。

五是加快推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通過深創投等金融機構的客户資源拓展招商渠道。大力推動粵科風投、信中利資本等投資公司在園區設立產業基金。積極推進市科技保險試點工作,目前承保額達51.54億元。設立了科技金融松山湖(生態園)工作站,打造科技金融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的在線服務系統。

六是做好知識產權培育和管理工作。成功獲批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出台了促進發明專利申請行動計劃和獎勵辦法。全年專利申請總量3662件,授權專利總量2135件,分別同比增長24.98%和35.81%。有序推進松山湖(生態園)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完成了281家企業的知識產權徵信評級工作。生益、國雲、易事特、東陽光等4家企業進入20xx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評審結果公示階段。

七、完善園區配套服務,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一是完善城市配套。啟動北部10項配套工程的建設,其中,籃球廣場等7項工程已順利完成。幸福花園等3個居住配套工程正在加快實施。實驗中學如期建成開學,新增2所幼兒園開辦招生。與第三方合作推進第二人民醫院建設。新開通並優化調整多條公交線路。

二是開展智慧城市系列工程。完善“東莞無限”APP應用,多功能公交電子支付終端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認證,並開發了公交實時查詢管理後台。公安高清治安視頻和交警高杆高清項目順利驗收並交付使用。積極開展全市公共服務區域免費Wi-Fi建設項目以及園區免費Wi-Fi全覆蓋項目。

三是優化生態環境。全年投入1.18億元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完成綠化保養面積1228萬平方米、環境衞生保潔533萬平方米以及一批市政設施整治。積極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加強對松山湖水庫及生態園水系的環境監測,主動協調周邊鎮做好水污染整治。積極推進月荷湖水生態治理示範工程項目。加快建設生態科普基地建設,目前燕嶺濕地和中央島羣的大部分科普解説系統已經實施完成。

四是提升人文環境。成功引進松山湖生活學院、唐寧讀享空間體驗中心等項目,積極對接台灣誠品書店等項目,重點開展“樂享鬆湖”文體惠民卡項目,開展“鬆湖LIVE”系列活動50多場,舉辦文化惠民活動40多場,成功舉辦第七屆漫博會,全面提升園區人文氛圍。

八、狠抓園區管理工作,營造和諧發展環境

一是加強控股公司資產管理。加快辦公物業的招商運營,創新科技園年度簽約面積14928.24㎡,清理載體面積5309.35平方米,收回長期欠款363.6餘萬元。調整優化了現代企業加速器二期等廠房物業的客户結構。積極尋求合作共建孵化器,與中集集團、深圳招商局集團、中科院就合作建設專業孵化器達成合作意向。探索創意生活城升級改造模式。推動台科花園等6個項目完工投入使用。

二是加強社會管理。綠荷居被評為首批七個“東莞市樣板社區”之一。深入開展“3+2+2”打擊整治專項行動,全年接有效違法犯罪警情574宗,同比下降5.9%,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61宗;查扣交通違法機動車849輛;辦理信訪案件400宗;22家企業通過了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沒有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及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三是加強建築工地管理。勞資糾紛案件辦結率超過95%,涉案金額約1670萬元。完成32個項目竣工驗收。

九、深入整改存在問題,理順園區管理工作

一是持續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順利完成了68項制度的“廢改立”工作,落實整改事項25項,對羣眾入學難、看病難以及園區商業配套等問題進行了重點督辦。

二是切實抓好土地審計和巡視問題整改。妥善解決了園區涉嫌違規開發房地產、部分用地項目未批先建等八方面問題。多次協助市紀委調查省委巡視組反饋問題,及時上報階段性整改成果,獲得省委巡視組充分肯定。

三是深入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整改。順利完成對金多港的全面接管,落實整體退出整改標準,截至12月31日完成100個會員補償以及球場人員遣散和補償。大力加強閒置地管理,目前已完成園區內大部分地塊清理工作,實施統一規劃管理。

十、創新干部隊伍建設,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一是狠抓“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突出抓好黨組織書記講專題黨課,赴黃江鎮星光村等基層聯繫點開展“三個一”專題體驗活動,建立“三不”問題整改清單,紮實抓好39個機關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高標準召開黨員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

二是創新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形成了《松山湖、生態園幹部隊伍情況報告》。全年選派463多名領導幹部職工參加了86多期省市培訓班的學習。選取辦公室等6個部門先行開展績效評價試點工作。

三是完善管委會內部建設。積極梳理園區權責清單,現已梳理出權責清單共計十大類、3504大項。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對管委會重大政策執行情況、失誤率以及部門執行力進行年終評價,形成評價報告和指導意見。

四是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重新組建25個機關黨支部。邀請園區黨建師走進企業黨支部調研指導黨建工作。開展 “七一”系列黨建活動,聯合理工學院舉辦3期“黨員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培訓,在陽光雨黨員服務中心建立全市首個“星火”黨員創業基地。陽光雨黨員服務中心全年開展各類主題活動281場次。

2019年計劃

2019年是我市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松山湖(生態園)全面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起步之年,更是落實超常規發展的關鍵之年,我們要以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五次、六次全會和市委十三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工作為總目標、總任務,努力推進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人才引育、配套完善、管理提升、服務升級等工作,力爭在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走在前列,助推東莞經濟社會加快轉型升級和高水平崛起。

一、以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總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獲批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松山湖(生態園)的一個重大發展機遇。要牢牢把握住這一機遇,加快完善頂層設計、推進“雙創”環境打造、高企培育、孵化器建設、科技金融支撐、企業徵信體系等方面建設,加快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全面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各項工作,力爭實現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在全省走在前列。

(一)加快頂層設計。做好框架設計。按照東莞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1+2+9”總要求,迅速開展土地資源、產業資源、科技資源、人才資源、人文生態等前期調研,制定空間規劃和重大基礎設施規劃。根據《廣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9-2020年)》、《東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9-2020年)》等文件要求,做好松山湖(生態園)園區企業信用體系頂層建設,推進企業信用報告在行政許可、市場準入、政府採購、財政資金使用、獎勵補貼、政策性貸款以及商貿交易等經濟活動中得到全面使用。根據省科技廳近期起草的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框架,結合東莞和園區的實際,我們將協同市科技局等部門制定園區的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在20xx年春節前後制定出台《東莞市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實施意見》;在省科技廳的指導下,高水平地抓緊編制發展規劃綱要。開展政策探索。抓緊落實推廣中關村的14條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支持園區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40條政策,加快出台40條政策的實施細則。加強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政策設計,藉助中關村管委會、深港發展研究院、長城戰略研究院等力量,研究自主創新示範區、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區疊加政策,東莞特色先行先試政策以及松山湖政策體系清單,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紅利。

(二)大力培育創新主體。積極構建創新企業梯隊集羣,形成結構性較好的創新企業矩陣。充分利用國家調整高企認定辦法的機遇,大力實施高企培育計劃,力爭20xx年新增高企40家;積極引導華為、生益、東陽光等龍頭骨幹企業把更多創新資源投放到園區,通過引導龍頭企業生產、技術、服務外包,帶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探索眾包、眾扶等“四眾”新模式,加大力度培育和引進中小微企業,加快形成“小巨人”企業集羣。大力扶持復安科技、鋭頂科技等新業態、新技術的發展,加快推動大學創新城以及北大光電研究院、雲計算育成中心、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等的建設,深挖新型研發機構的潛力,催生更多新型研發機構,培育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航天技術等新技術和新產業。

(三)積極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加快構建“創客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基地”的全產業鏈創新創業載體。繼續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孵化器,加快轉變孵化器盈利模式,強化孵化能力,力爭20xx年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孵化器3家、市級孵化器5家。強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充分發揮松山湖控股公司、市生技公司的作用,加快組建創投母基金、政策性擔保公司等服務於創新創業的商業組織、金融產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導的力度,加強政企聯動,撬動社會資金參與主導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打通從技術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加強政產學研資介融合發展。加強與新型研發機構、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以及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合作,實現園區內高校、新型研發機構與產業、資本融合發展。提升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的建設工作。全年力爭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R&D投入等科技指標取得較大幅度增長,力爭專利申請達到3500件。

(四)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開展“頭腦風暴”活動,通過沙龍、座談、論壇、活動等多種形式,營造“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氛圍。舉辦“鬆湖杯”創新創業大賽、孵化器經理人大賽、松山湖機器人高峯論壇等系列活動,打造園區創新創業品牌。依託新型研發機構和鬆湖華科、中科雲智、留學生創業園等孵化器,以及蜂巢咖啡等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佈局“雙創”型企業發展平台。創造良好的政策落實環境。加強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各項政策的宣傳推廣,讓企業深入瞭解有關政策,主動參與到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分享政策紅利,形成共識和合力。強化制度政策的執行和跟蹤,對已落實政策,建立工作台賬,對尚未落實的,明確時間表。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檢查,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二、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拓展園區發展空間

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市委市政府的目標佈局是明確的,就是要以松山湖、生態園為核心,拓展布局周邊9個鎮,實現“1+2+9”空間佈局統籌規劃,拓展空間,謀求更大的發展。

(一)加快規劃建設創新中軸線。設立創新中軸線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專項資金,統籌用於創新中軸線開發建設。在創新中軸線開展PPP模式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配套設施、科技創新載體等建設。提請市直有關部門對創新中軸線予以優先配置資源,優先研究創新中軸線決策,優先協調創新中軸線事項,優先保障創新中軸線要素,全力支持創新中軸線建設發展。加強與中軸線沿線鎮的合作,制定利益分成機制和利益補償機制,實現共享發展。

(二)謀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道路與過境高速公路的銜接,新建連接通道,構造鬆朗南部地區與深圳等地的快捷交通連接。改造虎崗高速大嶺山出入口,增加收費車道,提高通行能力;增加華為小鎮莞長路匝道直接連接高速出入口,方便華為小鎮快速接入高速路網,與深圳等地快捷連通。加快規劃建設連接市區以及環園軌道交通建設。積極爭取推動深莞快軌建設,請求省政府將深莞快速軌道納入“十三五”規劃,加快實現深莞穗三市中心城區快速聯繫。主動協調省有關部門,爭取中虎龍城際線路在松山湖南站與市域軌道3號線站交匯,並在東部設置站點,打通園區與珠三角的連接。

(三)積極打造主題園區。完善產業規劃,編制“4+1”產業發展規劃,開展主題園區的劃分和空間佈局研究。圍繞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器人、水處理、新能源等重點產業,加快台灣高科技園、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基地、中以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基地、航空航天科技城等特色主題園區建設,打造園區的產業亮點。

三、狠抓企業引進和發展,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體系

圍繞園區“4+1”產業體系,要以招引研發型企業為主線,進一步創新招商手段機制,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經濟實力提升計劃,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努力做大做強園區主導產業體系。

(一)創新招商手段和機制。要進一步完善招商政策,出台科技樓宇分割轉讓實施細則、產業用地管理辦法、產業用房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定招商引資管理辦法,完善項目審議機制。拓展招商渠道,成立專業招商團隊,利用台灣電電公會、國際青年商會台灣總會等中介機構開展招商。充分發揮台灣高科技園、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基地、中以產業園等重大產業平台的作用,主動接觸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力爭在招引重大項目方面取得突破。

(二)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圍繞“4+1”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力,在做大做強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生物技術、機器人、新能源等產業。推動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積極招引深圳等地的創新資源,重點引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促進園區超千億元智能終端產業集羣進一步做大做強。推動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積極申報“海峽兩岸生物科技與產業合作示範區”,大力實施“莞榕計劃”,大力引進生物技術、醫療器械企業。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以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和廣東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為主體,加快機器人企業的引進、培育和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整合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源,爭取在純電動汽車整車、“三電”關鍵部件和檢測等公共服務平台項目引進實現突破發展。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加快對接港澳資源,開展港澳青年創業計劃和基地建設,推動創意公園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和服務外包發展,吸引更多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進駐、打造3-5個電子商務成熟電商園區,建成全市乃至珠三角重要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區。推動出台市一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產業。

(三)深入實施經濟提升計劃。今年是經濟實力提升計劃實行的第二個年頭,要全力以赴推進項目的促動工、促達產以及盤活物業等工作,確保取得新突破,為明年的總結盤點打下良好基礎。要大力促進項目建設提速,儘早竣工投產,產生效益,增強園區發展動能,全年力爭促進康音電子等8個項目復工、4個項目竣工驗收。要全力推進二次招商,通過完善載體信息上報系統、建成城市會客廳、招商和服務團隊下沉一線等措施,加快盤活空置物業,全年力爭盤活物業面積不少於25萬平方米。要依法依規強力推進處理閒置土地,按照先限期開發、後引導退地、再無償收地的工作思路,有序推進閒置項目處理工作,全年力爭盤活閒置土地項目24個。要強化促企業達產達效工作,逐一約談企業,明確投資強度、產值、税收貢獻等指標,探索建立税收達標企業獎勵機制,努力提升企業對園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要完善運行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保障經濟實力提升計劃有序、有效實施。

(四)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動華為終端、東華學校、雲計算育成中心、大學創新城等20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確保落實東陽光總部、光啟源頭創新區、玖龍紙業等6個新增項目開工,全年力爭完成投資總額60億元。建立重大建設項目手冊制度,切實落實週報制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簡化審批事項和辦事程序,保障重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四、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夯實園區的發展力量

人才是園區實現超常規發展的關鍵。要以提振幹部創業精神、激發人才創業活力為目標,進一步實現幹部人才體制機制新突破,夯實園區創新驅動發展力量,推動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

(一)加強幹部隊伍建設。要抓領導表率,分管領導要做好帶頭作用,一級帶一級,提升幹部隊伍作戰能力。要抓制度建設,探索幹部管理體制改革,以高薪聘請的形式,引進有經驗、有能力的精英人才,充實科技創新管理服務工作,發揮“鮎魚效應”。要抓績效考核,完善先行先試部門績效考核管理方案,加快在園區全面推進績效管理,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和鞭策作用,激勵幹部隊伍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實效。要抓自身建設,強化培訓學習,邀請知名學者舉辦“創新驅動發展”、“執行力再造”等專題培訓班,學習先進經驗,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踐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做嚴做實各項工作。要抓典型榜樣,要定期評選先進部門和先進個人,樹立典型榜樣,發揮示範作用。

(二)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建立人才庫,通過科技手段,與東莞市人才發展研究院合作打造招才引智大數據庫。以建立東莞創新創業人才服務中心、工信部華南人才培訓中心為抓手,打造人才聚集交流的載體。舉行系列招才引智活動,扶持松山湖創新創業促進會,聯合海內外知名協會等機構,舉辦2期“千人計劃”東莞行,辦好“留創活動”、“海外高層次人才活動周”等活動。建立人才綠色通道,以新的特色人才為基礎,完善人才招引政策,出台《東莞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加強對創新創業特色人才招引。落實“優才卡”制度,幫助高層次人才在享受國家、省、市優惠扶持獎勵政策同時,疊加園區補貼和優惠。加大人才資源開發,為園區企業和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等牽線搭橋,建立起“訂單式”人才培養招聘橋樑,組織企業前往高校比較集中的武漢、西安等地區招攬人才,依託松山湖青創基地打造兩岸新一代創業者聚集羣落和創業搖籃,通過美、英、德海外人才工作站延攬高層次人才。力爭20xx年引進高層次人才50人,其中引進“千人計劃”人才6名,引進由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40家以上。

五、優化城市功能,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城市功能不完善是制約園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惡補這一課,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原則,科學規劃空間發展佈局,抓緊推進園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一)完善重點片區城市功能。要重點完善松山湖北部、中部、東部、南部以及生態園片區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要升級改造創意生活城,完成北部現代服務產業帶公共配套設施項目首期工程,建設“鄰里中心”。提升和優化中部核心商業區的配套品質。結合現有的代管飯堂資源,利用集中派餐優勢,打造“鬆湖中央廚房”,完善園區配套。加快台科花園商業配套的招商,力爭引進嘉榮超市、全家便利店等項目,解決生活配套不足的問題。藉助華為終端、中集集團建成入駐的契機,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人才房以及各類生活設施,啟動兩岸生物基地公租房建設,將南部片區打造成符合新時期要求的高品位、高品質國際社區。提前謀劃生態園產業佈局,初步完善生態園主要片區基礎生活商業配套建設。

(二)優化園區綜合配套。完善教育配套,20xx年完成中心國小分校、東華中學生態園分校、幸福花園幼兒園的建設,確保秋季順利開學,加快推進實驗國小擴建和松山湖國際學校的建設,啟動新國小的籌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第二人民醫院和東華醫療項目建設,完善社區衞生服務站點建設,倡導家庭醫生式服務,鼓勵社會力量開設醫療機構,增加醫療衞生資源,擴大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園區各項公共服務配套。優化調整園區公交線路,完善北部片區及南部片區公交線網,協調加快南部公交樞紐站配套建設工作,統籌推進園區與市區、兩園公交線路規劃建設,暢通交通連接。

(三)加快建設智慧園區。推進免費WiFi建設,結合“智慧東莞”公共WiFi全覆蓋試點要求,儘快完成智慧東莞公司的組建並投入運作,啟動園區公共區域的免費WiFi建設工作,年底前實現園區免費WiFi全覆蓋。逐步推動大數據平台建設。積極對接智慧東莞建設在雲空間平台的應用與推廣,並積極思考雲空間的運營模式。

(四)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全力以赴辦好20xx年科技馬拉松,充分展現園區的魅力和實力。辦好第八屆漫博會。進一步完善園區的文體設施,完善“鬆湖造夢空間”,提升“鬆湖Live”系列活動品牌,支持唐寧書店發展,着力引進誠品書店,打造具有園區特色的文化精品項目。

六、加強城市管理,切實提升園區管理水平

藉助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契機,立足園區實際,創新管理方式手段,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知名度,服務好園區總體發展需要。

(一)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探索城市管理新思路,以北部為試點,用兩年時間建立以城市網格單元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管理模式,以社區為基礎,整合轄區內負有城市管理職責的社管、城管、公安、規劃等各部門監管力量及其相應的管理資源,實現“全覆蓋、無縫隙、制度化、精細化”管理。加快數字城管建設,以現代手段強化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開展成熟社區創建工作,打造中心區“精英聯盟”社區、北部“鄰里互助”社區、南部“國際交流”社區、西部“產學研聯盟”社區,搭建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創新服務形式和服務機制,打通聯繫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開拓旅遊業新渠道,加大科技遊的資源整合與推廣。

(二)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加強治安管理,強化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加大對建築工地等領域不穩定因素排查,穩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進一步完善處置突發事件的預案,預防和依法妥善處置各類羣眾事件。大力實施科技強警,完善園區高清治安視頻、治安卡口建設。加大對與周邊鎮交界部位防控,提升路面巡邏防控、便衣伏擊密度,充分發揮視頻“天網”的作用,嚴厲打擊及壓縮“兩搶”違法犯罪。加強水域安全巡查,減少溺水事件的發生。加強對施工工地的管理,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快建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台,建設安全發展示範園區。加強對餐飲、食品流通、藥械等方面的監管,保障園區的安全。

(三)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以《水十條》為抓手,加快推進松木山水庫截污工程建設和污染源治理,確保松木山水庫周邊截污管網全面建成、污水全面截流。實施建設項目環保準入污染物排放總量審核制度,切實加強污染物源頭控制,嚴把項目入園環保審批關。推進生態園再生水綜合利用示範一期工程,開展松山湖、生態園生態環境承載力評估研究,構建園區生態監測體系,推動燕嶺濕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加強松山湖、月荷湖和生態園水系水質監測,推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啟動5A景區的創建工作。完成馬拉松景觀提升工作,繼續提升園區的園林景觀和綠化養護,強化園區的生態優勢。

七、提升經營能力,發揮園區國有控股公司作用

國有控股公司是園區發展的“另一隻手”,要充分發揮“另一隻手”的作用,在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科技地產等領域實現新的突破,進一步引導和撬動社會資金為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做出努力和貢獻。

(一)理順公司運作。推進兩園控股公司統籌發展,迅速整合和調配各種資源,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高管團隊,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理順運行機制,建立科學決策、項目運營、評估考核等機制。理順市生技公司管理機制,儘快發揮市生技公司對園區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制定公司未來5年發展規劃和戰略定位,結合園區的產業定位,將公司發展與園區發展緊密結合,有效發揮公司資源撬動作用,加速園區產業要素的聚集和資本累積效應。

(二)創新發展思路。控股公司要明確發展方向和業務重點,從全能公司向專業公司轉變,從資產性公司向資本型公司轉變,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和業務,通過市場化的手,突出發展公司核心主業,服務園區發展。要實行“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對接鎮街載體資源、產業資源和服務資源,挖掘有潛力有意願的資源開展各項合作。要採取多種方式建設孵化器,年內建成不少於3個孵化器。生技公司要建設生物技術檢測等公共平台,服務園區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

(三)做大做強業務。控股公司要組建創投母基金及3到5支專業子基金,實現對不同產業、不同階段企業的扶持全覆蓋。正式運作科技擔保公司,向省金融辦申領融資擔保機構牌照,至少完成3家分行以上銀行的合作授信,儲蓄業務1億元以上,發放擔保貸款5000萬元以上。加強閒置物業投資和運營,提高物業資產收益。完善公租房運營管理體系,提升公租房運營管理能力,做大做強公司各類業務。生技公司要進一步加快招引生技企業的力度,爭取取得突破。

八、建設服務型政府,不斷提升執行力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園區實施驅動創新發展,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客觀要求和現實需要。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必須轉變工作作風、優化行政服務,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升執行力。

(一)全面提升政府服務水平。提升政府服務,優化服務環境,為企業排憂解難,增強對科技、金融、產業等領域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建立“一個窗口受理、內部協調辦理”的新政府服務模式,簡化企業的辦事程序,提高企業服務效率。建立重點企業綠色服務通道。圍繞縮短審批流程,打破常規,重新梳理權責清單,實現行政審批業務流程再造,助推園區產業快速發展。

(二)打造更廉潔規範的政務環境。堅持依法行政,落實重大決策相關程序規定,推動公眾參與決策常態化。主動壓實“兩個責任”,嚴格執行“八項規定”,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活動,營造乾淨做事的環境。加強對管委會決策執行情況的的監督檢查,確保管委會決策落實到位。主動接受市直相關部門的授權,加強業務培訓和監管,確保擔負起責任,經得起審核。

(三)加強督促檢查。創新督查督辦方式,確保管委會各項部署落實到位。全面推行引進第三方評價體系,提升專業機構測評科學性和全面性,強化民意測評,加強對管委會重大決策和部門業務水平的考核和評價,全面檢測管委會重大決策的科學性和部門的執行力,倒逼執行力的提升。

20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計劃二

歲末臨近,新春將至,不知不覺xx年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對於每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來説,免不了會在年終歲未對自己進行一番“盤點”,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過去的近一年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年,也是我加入公司從陌生到熟悉的一年。這一年中工作的點點滴滴,讓我不斷地學習、成長着。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在公司總經理的正確領導、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以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協助下,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要求,較好地發揮了行政部服務基層、以文輔政的工作職能,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戰果,但也算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驗和磨礪。

一、2019年的工作回顧。

1.辦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行政工作對我而言是一個相對熟悉的工作領域。作為行政部的主管,我自己清醒地認識到,行政部正是一個公司承上啟下、溝通內外、協調左右、聯繫四方的樞紐,是推動各項工作朝既定目標前進的中心。細數行政的工作,可説是千頭萬緒,有文書處理、檔案管理、文件批轉、會議及活動安排等等。面對繁雜瑣碎的大量事務性工作,我努力強化自我工作意識,注意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靜處理各項事務,力求周全、準確、適度,避免疏漏和差錯。行政工作緊密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重點,充分結合具體工作實際,不斷開拓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通過近一年的工作、學習,在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現將去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1)行政統籌工作的關鍵事物控制和內部管理。行政事務性工作的內部分工、前台文員的管理、辦公室保潔、資料的分配整理等工作以及物流和售後、維修等的監管。

2)切實抓好公司的福利、企業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預算審批制度,組織落實公司辦公設施、辦公用品、勞保福利等商品的採購、調配和實物管理工作;聯繫辦公設備的維修保養合作單位;與飲用水公司洽談優惠條件及贈品;對比辦公用品等的採購渠道,尋找高性價比供應商。

3)愛崗敬業,嚴格要求自己,擺正工作位置。以“謙虛”“謹慎”“律己”的態度開展每項工作,認真地履行了自己的崗位職責。

4)做好協調工作。行政作為後勤服務和辦公協調的核心部門,在理順各部門關係,提高管理效率,保證上傳下達等方面具有樞紐作用。過去的這一年,行政部以溝通協調作為開展工作的切入點,在做好辦文、辦會工作的同時,更注重與各部門的協作配合。

5)認真做好公司的文字工作。草擬綜合性文件和報告等文字工作,負責辦公會議的記錄、整理和會議概要及重點的提煉,並負責對會議有關決議的實施;認真做好公司有關文件的收發、分遞和督辦工作;及時傳達貫徹公司有關會議、文件、批示的精神;公司的重要文件資料、批文等整理歸檔,做好資料的歸檔管理工作。

6)制度建設。配合總經理在原制訂的各項規章制度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包括行政人事類、財務類、售後類、業務類等等,以及根據企業現狀,制定新的規章制度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7)落實公司人事、勞資管理工作。組織落實公司的勞動、人事和員工的考勤控制監督工作,根據人事相關規定規範勞動合同管理,做好勞動合同的簽訂、解除及勞動合同檔案管理等工作。依法到勞動管理部門辦好錄用、繳納社保(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的各項手續。體現公司的規範性,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

8)做好公司主管會議及其他各部門會議的組織和後勤服務工作。落實各類會議的會前準備、會議資料蒐集等以及會後的會議記錄、整理及重點提煉彙總等工作。

2.憑藉個人經驗,傳授方法,協助銷售部逐步建立、健全客户檔案,並強化管理。

3.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作為行政部的主管,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是決定辦公室是否能夠正常運轉的基礎,是發揮“承上啟下、溝通內外、協調左右、聯繫四方”作用的關鍵,對推動各項工作起着決定性因素。隨着時代發展和新形勢的需要,我越發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而自己的學識、能力和閲歷與公司的要求及想要達到的工作效果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不敢掉以輕心,也正在持續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總經理及其他部門主管學習,向周圍的同事學習。總體感覺自己近一年來還是有了一定的進步。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能夠比較從容地處理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在組織管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協調辦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保證了本崗位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任務並努力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積極提高自身各項業務素質,爭取工作的主動性,並且具備較強的專業心,責任心,積極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自我任職以來,深切的體會到:地位來自成績、創新提高效率、學習提升效能、比較縮小差距。回顧行政部過去的工作,雖在工作開展上有一定的創新,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樣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公司是我身處的一個全新的環境,其原有的制度包括同事們的做事方式方法,對我而言都需要一個瞭解的過程,許多工作我都是邊幹邊摸索,以致工作起來不能遊刃有餘,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2)有時對一些日常事務的缺失瑕疵熟視無睹,不夠細心,

不夠敏感,有些工作的協調不是十分到位,在往後的工作中,考慮問題應該更周到詳盡。3)自己的管理水平離公司的高效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對部門人員的管理不夠細緻具體。以後在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更多注重對下屬的培養和管理上的進一步加強。

三、2019年的工作計劃。

1.充滿希望的xx年到來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的一年裏,我決心不斷學習,認真提高工作水平,為公司的經濟跨越式發展充分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到:

1)加強學習,拓寬知識面。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常識。加強對行業發展的瞭解,加強對周圍環境和同行業的瞭解、學習。要對公司的統籌規劃、當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2)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及時瞭解員工思想動態,正確引導,加強溝通,瞭解各人的工作進度和問題反饋給總經理,以便公司各主管及總經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安排交付工作,真正做好領導的助手。

3)注重部門工作作風建設,加強管理,團結一致,勤奮工作,形成良好的部門工作氛圍。

4)在工作中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強化後勤人員素質,提高辦事的實效性,不斷加強主動服務意識,賦予辦公室工作新內涵,持續改進行政部對其他部門的支持能力和服務水平。服務工作主要實現兩大轉變:一是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辦公室的工作突發性、偶然性、被動性強。因而,對待各項工作,要未雨綢繆,以工作的超前性、預見性增加工作的主動性。二是實現單一服務向全面服務、超前服務轉變。辦公室的服務必須注意服務的全面性和主動性,不能只為領導決策提供簡單的對與答的單項服務,而應該在領導決策前動議、參謀,在決策中關注、關心、調查,在決策後總結、推介,從而提供超前、全過程的主動服務。

5)全面提高執行力度,狠抓決策落實。保證公司各項決策全面、有效地落實。

6)遵守公司內部各項規章制度,維護公司利益,積極為公司創造更高價值。

2.持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1)做好招聘及錄用等各項相關工作,保證企業人員因素的穩定性。長期的經營實踐告訴我們,當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六大資源,即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技術和文化資源。在這些資源中,最關鍵、最寶貴的是人力資源,人才資源。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本,世界上只要有了高素質的人,什麼人間奇蹟都能夠創造出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是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也是構建和諧企業,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2)明確崗位職責,嚴明勞動紀律,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和辦法。從勞動紀律、崗位履職、溝通協調四個方面進行細化,提高操作性,為人力資源的評價和考核提供有效的依據。

3)加強組織人員結構優化創新,為推進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組織結構設置進一步科學化,人員結構進一步合理化。本着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合理調整設置機構,力求組織結構進一步扁平化。綜合考慮人員素質、工作性質、信息溝通、企業文化等因素,科學實施管理流程優化,暢通橫向縱向工作渠道,設計管理幅度和跨度,確保組織有效運作,合理調整現有機構,逐步優化管理層級,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組織結構。加強定員定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強薪酬制度改革創新。探索建立與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以勞動力市場為參照,以崗位價值為基礎,以工作績效為導向,以企業效益為前提的薪酬制度和體系,穩定員工隊伍,激發工作熱情,創造高績效。在薪酬制度設計中,以職位為基礎,以清晰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科學的組織結構設置和規範的職位體系為前提,緊密結合績效考核管理開展工作,並通過績效考核向員工傳遞組織壓力以激活整個組織的活力,進一步健全員工薪酬增長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的激勵約束機制。

5)加強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創新,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動力。引進人力競爭,形成內部良好的競爭氛圍;建立完善人員進入和退出機制。努力為員工提供充足的個人發展空間,引導員工樹立與企業共同發展的理念,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視人才規劃工作。重視優先從內部選拔人才,避免從源頭流失,同時做好骨幹人才的引進儲備工作。

6)加強員工教育培訓體系創新,創建學習型、知識型企業。作為行政主管,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利用一切有利資源,加大全員培訓力度,緊貼工作和崗位需求。認真落實培訓需求分析工作,做好培訓的設計和實施。將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和滿足員工個人發展需要結合起來。重點加強轉變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傳遞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等知識的培訓。做到統一規劃、組織實施。所以,今年行政的一個工作重點將放在內訓的系統化開展。

3.強化協調能力。

協調,是行政協助領導進行有效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在現行的機構設置中,一項工作多家負責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職責交錯、利益相兼的問題,往往是導致部門之間意見分歧和相互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進一步做好協調工作意義重大。行政在協調工作中,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正確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利益關係,最後在全局利益上達到協調統一。

4.配合財務部門,貫徹後勤的成本控制,切實做好後勤費用的報銷審核,包括貨運費用的登記統計手續,嚴格按照程序核定的使用標準執行。

2019年,我要認真總結經驗,戒驕戒躁,努力工作,力爭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績。以嶄新的工作風貌、更高昂的工作熱情和更敬業的工作態度投入到辦公室的各項工作中。從小事抓起,從服務抓起,進一步強化內務管理和後勤服務,為整體推進公司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服務,為公司年度整體工作目標的實現發揮行政應有的作用。

標籤: 年度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niandu/9ojd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