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農技工作總結模板4篇

農技工作總結模板4篇

本文目錄農技工作總結模板鄉鎮農技工作上半年工作總結農技推廣中心工作總結市農技中心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站在縣委、縣政府及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農業科技推廣放在首位,以服務糧食生產和特色農業“果、藥、菌”三大支柱產業為重點,以促進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創新推廣機制,大力發揚創業、敬業和團結精神,繼續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等,認真開展農業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做好技術服務。現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彙報如下:

農技工作總結模板4篇

1.工作彙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根據農時季節,下鄉進行生產調查,研究技術方案,撰寫調查報告,提出生產技術意見,做好超前技術服務。在開展主體技術培訓方面,一是根據農時季節開展培訓;二是通過縣電視台舉辦技術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組織農民推廣員等多渠道培訓;三是設立農業技術服務熱線、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集中村、組羣眾召開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培訓。下鄉進行生產技術調查18次,開展技術培訓18000人次,發技術資料5萬份,舉辦縣電視台專題技術講座12期,向市縣業務主管部門上報小麥、水稻等作物生產技術意見,調查報告和技術總結等20多份。

科技下鄉包村技術服務。在站長帶領下,組織2名高級農藝師,7名農藝師,經常出車做好巡迴指導,到鄉、村與包村幹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村幹部和科技示範户建立聯繫,進行麥田管理和中後期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指導。縣電視台做了跟蹤報道。通過巡迴指導麥田春季及中後期管理,使今年小麥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頻繁,低温寡照,造成小麥成熟期推遲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温使穗粒數減少;後期多陰雨造成赤黴病等病蟲害後發作等特殊氣候條件下,減產幅度很小。據調查,小麥平均單產273.8公斤,較減產20.8公斤,減7.06%。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保證了小麥生長穩健。據在重陽鎮半川村調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習慣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為37.3g,最低只有33.3g;在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糧作物上,全面落實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學除草、病蟲防治、適時收穫等關鍵技術措施,使我縣秋糧在今年生育期間陰雨寡照低温的不利天氣條件下,沒有發生大面積倒伏等災害,壓低了災害損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蟲危害較多,我們在水稻田間管理的各個環節,深入稻區田間調查,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村、組召開培訓會,指導稻農科學防治,合理用藥,使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措施達到家喻户曉,落實到田間地頭。

1.2試驗示範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進行試種觀察,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範:

在糧食生產上,在丹水、田關、回車等鄉鎮建設萬畝高產高效示範區,全面落實規範化生產技術措施,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在示範方內實行統一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統一選用優良品種,統一取土化驗,統一供配方肥,統一播期播量,統一病蟲草害防治。小麥示範方每個鄉鎮示範面積3000-5000畝,平均畝產320kg,較產量基礎平均每畝增30kg。農技站結合小麥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在回車鎮建立示範區3880畝,其中吳崗村1350畝,王營村1300畝,大塊地村1230畝。據收穫前調查,平均畝穗數30.2萬,穗粒數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畝產320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5萬,穗粒數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畝產293.1kg增產26.9kg,增幅9.2%。丹水、田關示範區平均畝穗數29.8萬,穗粒數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畝產322.2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3萬,穗粒數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畝產296.3kg增產25.9kg,增幅8.7%。在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玉米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2個千畝示範片,在今年災害天氣條件下,示範區明顯減輕了雨澇災害,較未示範區增產2成以上。在五里橋鎮北堂村和五里橋村建立水稻萬畝示範區,經收穫前測產,平均畝成穗19.2萬,穗粒數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畝產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特色農業上,我們在丹水、五里橋獼猴桃基地開展萬畝獼猴桃無公害栽培技術示範,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果實套袋等技術措施,提高了果實產量和品質,增加了果農效益;農藝師王百強在丁河鎮豐山村科技下鄉,指導獼猴桃園套種小辣椒,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桑坪、西坪等15個村香菇高產示範150萬袋,推廣免割袋栽培花菇100萬袋,開展技術培訓15期,300餘人次。推廣規範化栽培技術,使污染袋減少5萬袋,成品率提高15%,出菇率提高10%,增效達25%。

1.2.3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小麥:以新麥19和豫麥70為主導品種,其中新麥19播種4萬畝,豫麥70-36播種3萬畝,兩個品種佔麥播面積的42.7%,平均畝產337kg,總產2360萬kg;濮麥9號、10號播種3萬畝,佔麥播面積的18.3%,平均畝產320kg,總產960萬kg;洛麥21播種2萬畝,佔麥播面積的12.2%, 平均畝產326kg,總產650萬kg。5品種較全縣平均畝產273.8.0kg,增684萬kg;配方施肥技術推廣15.0萬畝,按10%增幅,約增產小麥411萬kg。兩項總增小麥1095萬kg,增值1971萬元。

水稻:2.0萬畝,推廣鄭粳9707、豫粳6號、新豐2號等優質粳稻品種,結合配方施肥、盤育拋秧、合理用藥,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畝產達512.6kg,約增產稻穀260萬kg,增加產值620萬元。

玉米:15萬畝,以正大12、安玉12、農大221、長城218等優良品種為主,在今年受到暴風雨漬澇災害天氣影響下,約增產玉米290萬kg,增值520餘萬元。

紅薯3.6萬畝,推廣種植寧r97-5:2萬畝,豫薯7號:1萬畝。平均畝產鮮薯2500.0kg,總產鮮薯7500萬kg,較徐薯18增產28%。兩品種共增產鮮薯1640萬kg,增值980萬元。

1.3農技推廣方式方法創新

1.3.1新形勢下的農技推廣工作:

為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我們一是通過下鄉開展生產調查、技術培訓指導和新技術示範推廣,做好跟蹤服務;二是以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為紐帶,建立農技推廣網絡,紮實開展科技入户工作,聯繫農民技術推廣員和科技示範户300餘名,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如田關鄉的推廣員曹正濤,矢志鑽研作物育種,在我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培育出了幾個小麥新品種,有1個品種已參加了省級區試,他還進行玉米雜交育種,已測試出了3個苗頭品種;田關鄉的李榮普、王彥麗,回車鎮的任子敏,五里橋鄉的杜順哲、謝運華,丁河鎮北峪村的龐天成,重陽鎮半川村的陳光成、雲台村的查振興,軍馬河鄉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擔我站的小麥、玉米、水稻、紅薯、食用菌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技術棚架。 三是通過實施項目推廣新技術。

食用菌技術推廣:我站為服務好西峽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這一特色農業,組建了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以提供優質菌種服務為主導,技物結合,進行食用菌試驗、示範、推廣和技術指導,服務農民增收。每年推廣優質食用菌種30萬斤左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社會效益,我站也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配肥中心工作:進行小麥、水稻、花生、獼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調研,測土化驗,研製各作物專用肥配方,配製專用配方肥,採用項目加基地,典型示範引導等多種形式,技物結合進行配方施肥推廣服務。專用配方肥在獼猴桃和山茱萸等產業上施用已成習慣,但由於受價格等多種因素制約,在糧食作物上推廣面積仍偏小。

1.3.2農技站內部管理工作:

在農技站內部管理上,我們把全站工作分為業務、配肥、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和高豐裕農資服務公司四個小組。領導班子合理分工,各負其責,通過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終總結,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年終考核,獎懲兑現。二是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根據縣域特色農業把“果、藥、菌”作為支柱產業的特點,每週二下午組織政治及業務學習,建立學習簽到和考核制度,請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確工作重點,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通過以上管理使全站職工踏實工作,爭創佳績,順利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4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

1.4.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土樣採集與化驗分析:按照《西峽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土樣採集任務600個,其中包括100個個性化服務土樣,填寫農户施肥調查表600份,為100個農户開展了個性化測土服務。完成XX個土樣的檢測分析任務,主要測試土壤樣品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緩效鉀、有效硫、有機質、ph值7項常規項目,並將化驗結果錄入數據庫。

植株測試:120個植株粉碎樣的分析任務,其中小麥60個,玉米60個,測試小麥和玉米的籽粒和莖稈全氮、全磷、全鉀、水分。

田間試驗:完成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4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玉米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4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安排—度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3個,肥料利用率試驗1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

技術指導服務和技術入户:結合高產創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40期;對縣鄉農技人員、肥料生產經銷企業有關人員、村組農民技術人員和示範農户的培訓,發放技術資料50000份,施肥建議卡50000份;利用廣播電視宣傳20次、報刊宣傳12次、牆體廣告、網絡宣傳、科技趕集等形式,廣泛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物化指導:根據農户田塊土樣化驗結果,按照養分豐缺指標、作物需肥規律和畝產標準,提出小麥肥料配方3個:n26p10k9、n23p10k7、n24p10k6;夏玉米肥料配方2個:n28p9k8、n26p8k6;水稻肥料配方1個:n26p8k11,獼猴桃肥料配方1個: n23p10k12。農户可根據自己田塊土壤養分含量,選擇不同的氮磷鉀含量複合肥、配方肥施用。如小麥,高肥地可選用45%(26-10-9)複合肥,缺氮素的可選擇如40%(24-10-6)高氮複合肥,氮磷鉀都低的可選擇40%(23-10-7)複合肥,缺磷鉀田塊可選用硝酸磷+氯化鉀或尿素+二銨+氯化鉀。按照配方,生產供應不同區域配方肥,送肥到村,到農户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全年共推廣測土配方肥施肥面積40萬畝,覆蓋了全縣288個行政村、涉及8萬農户。其中小麥15萬畝,畝增產小麥30.3公斤,增產率10.2%,;畝均減少合理用肥節肥(折純)4.5kg,畝均增收節支22.5元,總增效節支337.5萬元。玉米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0.0萬畝,畝均增產56.7kg,增產率16.1%;畝均節肥(折純)1kg,畝均增收1.6元,實現增效節支616萬元。水稻2萬畝,獼猴桃2萬畝。配方肥施用面積完成15萬畝,推廣配方肥6300噸。全年共實現增收糧食1113.1萬kg,增收節支3239.94萬元。

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在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和千畝示範片,百畝示範方。

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為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為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為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了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於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4.2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工作:今年我們繼續在4個鄉鎮開展3萬畝施用商品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其中丹水鎮1個村6000畝回車鎮2個村8000畝,五里橋鎮3個村8000畝,重陽鎮4個村8000畝;涉及農户7000多户,共發放商品有機肥3000噸。在項目區的回車、五里橋2個鄉鎮3個村建立了5個調查點,已經對8個點取土化驗,開展土壤有機質補貼項目效果監測點5個與試驗點3個,定點監測實施效果。

2 存在問題及工作計劃

2.1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在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 工作計劃

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羣眾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三是服務全縣特色農業,搞好獼猴桃、食用菌等的示範及技術指導服務。

四是利用電視、以會代訓、印發技術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20項次以上。

在實體工作方面,以食用菌推廣中心為龍頭,在做好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搞好經營,確保農業發展基金上交和無編制人員工資發放,保證單位工作正常運轉。

保障措施:一是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促工作開展。

鄉鎮農技工作上半年工作總結農技工作總結模板(2) | 返回目錄

按照區委、政府和農牧局的總體佈署,今年以來,我們以營造風清氣正發展環境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拓寬工作外延,提升工作水平,大力開展技術推廣、技術創新,努力搞好三項服務,(服務基層、服務農民、服務發展)重點開展四項工作,主推八項關鍵技術,有力推動了我區農業產業化的穩步發展和現代農業的技術升級,實現了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最近,我中心被評為xx市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農技推廣工作取得的成績

㈠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作:

1、狠抓宣傳引導,繼續優化種植業結構

上半年,我們緊緊圍繞實現全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核心,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和服務機制,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糧食創高產為契機,以加快發展脱水蔬菜、番茄加工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以土地流轉為突破,以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我區蔬菜加工產業的優勢,加快脱水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面提升了農業現代化經營水平。在新形勢下,我們提出“思路決定出路,創新尋找突破,做強推動發展”的新的農技推廣服務理念,積極開展引導工作,繼續推動土地流轉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作物佈局,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XX年上半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287393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49936畝,糧食作物中,小麥23892畝;玉米115234畝,其中:單種玉米107624畝,麥套玉米6160畝,制種玉米1450畝;水稻10810畝。經濟作物126036畝,其中:春種蔬菜56167畝,在春種蔬菜中,脱水菜46562畝,大路菜8817畝,設施菜749畝,瓜類1445畝,枸杞43775畝,育苗380畝,色素菊374畝,油料23895畝,油料中,油葵23325畝,胡麻570畝。青飼草11421畝。通過宣傳引導,使我區作物佈局更加合理,為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狠抓園區建設,加快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農業科技園區是集中展示新品種、新技術及集成應用效果的平台和窗口,也是推廣應用農業新成果和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年初,我們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積極深入企業和村隊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因地制宜狠抓落實。上半年已在禮和鄉永平村、星火村、銀河、紅柳崗村建成萬畝連片單種玉米高產示範園區1個,面積12050畝;在廟台鄉東永固、李崗村建成了3000畝露地蔬菜標準化種植示範園區1個,其中:核心示範區1210畝,種植作物及面積分別為番茄500畝,冬瓜250畝,芹菜100畝,菠菜110畝,韭葱110畝,甘藍100畝,茄子30畝,茭瓜10畝;在賀蘭山東麓山坡沉陷區建成生態改造林帶間種西瓜科技示範園1個,林帶樹坑移栽西瓜150畝;在王泉溝沿山地帶建成生態改造葡萄間種西瓜科技示範園100畝;在黃渠枴子村建成了萬壽菊200畝、甜椒200畝、番茄200畝的科技示範園;建成番茄連作持續高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園區1個,面積160畝,其中:試驗田8畝,示範田152畝;在簡泉村建設節能日光温室甜瓜生產科技示範園區765畝。還有飼草、水稻、油葵、綠色防控等各類示範園,共計23個,總面積88000畝。通過創建科技示範園區,提升了我區特色作物種植規模和種植水平,推動了農業產業向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3、狠抓試驗研究,加大技術開發與創新力度

為解決生產中的突出問題,增加技術儲備,增強農業科技發展後勁,結合我區種植業實際和產業發展需要,我們和自治區農科院聯合開展了“番茄連作持續高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重點開展了番茄連作障礙問題研究,從XX年立項開始進行試驗研究,今年是第二年,試驗示範面積160畝,計劃三年爭取結題;開展了向日葵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殺蟲燈不同燈光波長對農業害蟲誘集效果研究、山前洪積扇地帶壓砂瓜種植技術試驗與研究等10個試驗研究項目,目前,各項試驗研究進展順利。

4、狠抓科技培訓,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去冬今春以來,我們以“大聯合、大協作、大學習”為主題,以提高基層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科技素質,推廣應用農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新品種、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為重點,堅持“政府主導、上下聯動、多元參與、廣泛培訓”的工作機制,從四個方面開展培訓工作。一是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結合科技示範縣項目,依託自治區、市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分期分批培訓了37名區鄉兩級農業技指導員。二是農業科技示範户培訓。依託農業技術指導員,通過入户服務、現場指導、集中培訓等,培訓了370個農業科技示範户。三是針對我區種植業規模經營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從作物佈局、技術應用、經營管理、政策性保險等方面對58家種植業經營大户集中培訓3次。四是結合惠農區農業特色產業,採取集中辦班,入户指導,手把手、面對面現場培訓、田間學校、遠程服務、發放明白紙、印製技術資料等方式,培訓農民2800人次。通過以上四個層次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66場次,培訓各類人員3761人次。完成農牧局下達培訓任務的180%。春節期間,我們將自己編著出版的1000冊,價值38000元的《寧夏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理論與實踐》專著免費分送各鄉鎮、村幹部及種植大户手中,為基層送去了寶貴的精神食糧。

㈡主推了八項關鍵技術

1、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6萬畝次,開展試驗6個,完成土樣測試600個,應用配方肥面積15萬畝。

2、推廣了以鹽鹼改良劑改良土壤,提升有機質技術1萬畝,應用鹽鹼改良劑27.52噸。

3、以制醬番茄、脱水菜、枸杞特色產業為主,推廣了以“農藝措施、生物藥劑、物理防控”為主的農作物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10萬畝。

4、應用異丙甲草胺、地樂胺等藥劑,推廣了蔬菜膜內化學除草技術6萬畝。

5、以制醬番茄、脱水番茄為主,推廣了寬幅稀植栽培技術5萬畝。

6、推廣了蔬菜育苗移栽種植技術6萬畝。

7、推廣應用各類農作物新品種20個,其中糧食作物新品種5個,油料新品種5個,蔬菜新品種10個,使全區農作物新品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

8、推廣蔬菜立體複合種植技術3萬畝。

通過主推上述八項技術,全面提升了我區種植業科技水平,達到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㈢創新了兩項工作

1、開展了沿山地帶生態改造林帶間種西瓜種植示範

惠農區賀蘭山東麓洪積扇地帶現有閒置坡地30萬畝, XX年以來,惠農區委、政府把沿賀蘭山東麓地帶生態治理工作,作為惠農區治理採煤沉陷區重點工作來抓,截止目前累計改造治理面積達到3萬畝,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但是治理過程中投入太大,且沒有經濟效益,治理工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社會其它資金投入不足,積極性不高,致使治理工作進展緩慢。然而,惠農區具有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温差大、無霜期長等自然資源優勢。為此,我們年初在多方調查瞭解和現場考察、論證的基礎上,中心提出了在山前洪積扇地帶種植西瓜的設想,經過積極工作,尋找投資方,最後確定由xx市國土資源局和惠農區農發辦做為實施單位,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全面技術指導,分別在惠農區採煤沉陷區,採用育苗移栽覆膜的方式,在林帶樹坑種植西瓜120畝,在羅家園山坡採用直播方式種植西瓜100畝。這項工作的開展,為解決賀蘭山東麓山坡地生態治理中前期只有投入而沒有收益的問題,探索出新的途徑。

2、在簡泉村掀起了日光温室建設新高潮

近年來,在農業技術部門的指導下,簡泉村設施西甜瓜種植技術有了顯著提高,新品種、新技術綜合應用與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設施西甜瓜的高效生產,為農户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簡泉西甜瓜品牌。為促進這一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結合冬季農民科技培訓,我們立足當地實際,從資源利用、環境條件、市場、品牌等多個方面向羣眾講解了發展設施產業的優勢,使農民羣眾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鼓舞。在農技中心和簡泉村西甜瓜專業合作社的積極引導下,農民羣眾新建日光温室積極性高漲,今春共有62户農户新建日光温室131棟,佔地432畝,使簡泉村西甜瓜產業發展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三、以“三個服務”為主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發展環境

按照區委、政府關於開展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發展環境和創先爭優活動的總體要求,我們認真開展大走訪,大調查活動,圍繞“服務農民、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主題開展農業技術服務工作。

一是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針對全區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開展大走訪活動,傾聽農民呼聲,瞭解農民需求,反映農民願望,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把農技推廣工作落實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問題解決在生產第一線。共走訪農户、企業及種植大户120户,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152個。

二是組織黨員幹部職工為農業發展獻計獻策,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共開展調查研究15項次,撰寫調研報告15篇。

三是堅持為農民和企業服務.結合實施全國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我們將取得的成果製成各類農作物配方施肥建議卡3萬份,於春播前發放到農民和企業手中,為他們解決了科學施肥和節本增收的問題。

四是“以三比三爭”為活動載體,樹行業新風

1、比學習、提素質,爭當學習模範。利用每週一上午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進行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開展支部班子成員定期上黨課活動。通過學習,提高了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及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比干勁、創業績,爭當業務模範。圍繞全區和農牧局中心工作,結合我區實際,對今年糧油高產創建示範、蔬菜科技示範園區、綠色防控科技示範園區、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實行人隨項目走的管理辦法,對各項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比,看是否勤於學習、精通業務;看是否團結協作、鼓足幹勁;看是否勇於負責、甘於付出。開展月評星,季奪標活動。通過評比激發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3、比作風、樹形象,爭當服務模範。結合農技人員下鄉,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生產一線,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不辭辛苦、為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大力宣傳種植業結構調整,積極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使全區種植業結構更趨合理,效益更加顯著。

四、關於下半年的工作

1、繼續加強學習,抓好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幹部職工的服務意識。

2、繼續做好科技示範園區、企業及規模種植户的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3、做好各類試驗示範田間調查、記載取樣和總結工作。

4、繼續搞好農民技術培訓及常規技術服務工作。

5、做好各類承擔項目的實施及驗收工作。

6、做好各園區的考核驗收工作。

農技推廣中心工作總結農技工作總結模板(3) | 返回目錄

一年來,唐河縣農技推廣中心在省、市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在縣委、政府及農業局黨委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圍繞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體系網絡的優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施科技入户工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按照“突出技術創新,提高集成能力;突出機制創新,提高推廣活力;突出管理創新,提高整體合力”的工作思路,完善“圍繞中心抓重點,圍繞重點抓落實,圍繞落實抓督查”的工作機制,唐河縣農技推廣中心廣泛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及項目等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

為順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一年來,農技中心黨支部及班子成員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立足本職,開拓進取,務實創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技推廣工作全局,緊緊圍繞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發展目標,不斷強化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性職能,積極推進農技推廣運行機制,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推廣能力和服務能力,促進了農技推廣工作健康、持續、穩定發展,主要是:

(一)大力推廣普及農業實用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專用農作物品種,示範推廣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和氮肥後移,玉米覆膜和增密高產栽培等增產增效技術;展示、示範、推廣名、優、特、新良種和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示範、推廣優質無公害生產技術;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展示區;示範推廣秸稈還田、緩控釋肥施用等技術;積極探索提高耕地質量和培訓地力的技術途徑,切實加強耕地肥力狀況評價工作,為高標準糧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加強農技推廣能力建設,改善技術推廣手段。利用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加快農技推廣人員知識更新,逐步建立起農技推廣人員繼續教育和定期培訓制度,培養各類農技人員和高技能人才,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一是創新責任管理機制,明確公益性職能,建立公益性農技推廣隊伍,細化崗位職責,健全內部組織,確定崗位目標。實行每個技術人員聯繫示範村3個,推廣實用技術2項,建立示範點1個;二是創新推廣方式,建立農技推廣新機制。主要建立了“農技人員+示範户+農户”、“農技人員+基地+農户”的推廣方式;三是創新需求反饋機制,建立健全服務網絡,每個農技人員聯繫10個示範户或種糧大户,通過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瞭解農民所需所求。

(三)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統籌農業科技力量,整合縣內科技人才資源,拓寬培訓的針對性。一是在培訓內容上求“全”,既涉及糧食作物,又涉及經濟作物、特色作物;二是在培訓方式上求“活”,既採取針對性培訓,又可採取巡迴式培訓、提高式培訓,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在培訓效果上求“實”,培訓到鄉、到村、到户、到人,真正使農民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四)創新考核考評機制,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建立農技推廣科技入户工作日誌制度、述職制度、激勵機制等,調動農技中心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實現農技服務全覆蓋,促進了農技人員進村入户,加深了與農民的深厚感情,為農技推廣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主要成效

(一)項目工作及成效

1、油料倍增計劃項目順利實施。為進一步提高我縣食用油料作物生產水平,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全縣落實花生油料倍增計劃項目面積2.25萬畝,完成項目總投資644萬元。其中,建立萬畝花生高產示範片1個,千畝高產示範方11個,百畝攻關田15個,項目涉及13個鄉鎮(辦事處)30個村委。通過健全組織、強化領導、完善制度、實行合同化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經驗交流及驗收制度、嚴格資金管理等保障措施落實的同時,大力推廣優良品種、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化學調控等高產栽培技術,花生百畝攻關田實現平均單產445公斤,較全縣平均單產286公斤畝增產159公斤,增56%;花生千畝示範方實現平均單產 370公斤較全縣平均單產286公斤畝增產84公斤,增29 %;花生萬畝示範片實現平均單產308公斤,較全縣平均單產286公斤,畝增產22公斤,增7.7%。

2、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得到落實。幾個月來,為組織實施好農開辦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唐河縣農技推廣中心通過健全組織,強化領導;實行連片種植,示範帶動;公開招投標;技術培訓;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等措施,共落實小麥、玉米麪積各11100畝,完成玉米季項目資金88萬元。其中,建立小麥、玉米萬畝示範片各1個,小麥、玉米千畝示範方各1個,小麥、玉米百畝攻關田各1個,項目涉及大河屯鎮4個村委1882户農户,輻射區涉及桐寨鋪、張店、郭灘、源潭、大河屯、蒼台、上屯、黑龍鎮等鄉鎮。共完成採購除草劑(乙草胺)14000ml、辛硫磷100公斤、硫酸鋅200公斤;54%、50%配方肥8噸;登海662、浚單20、鄭單958玉米雜交一代種分別為200公斤、4200公斤、6500公斤。共舉辦培訓會12場,培訓技術骨幹126人,培訓農民3000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XX份。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百畝攻關田玉米實現平均單產722.2公斤,完成目標任務的108.12%;千畝示範方玉米實現平均單產641公斤,完成目標任務的103.55%;萬畝示範片玉米實現平均單產595公斤,完成目標任務的102.16%;40萬畝輻射區玉米實現平均單產478.6公斤,完成目標任務的113.27%;全縣項目區、輻射區總計平均單產511.3公斤,較項目區、輻射區前三年平均單產增107.9公斤,增幅26.75%。

3、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鞏固提高,覆蓋面加大。共完成項目資金50萬元。其中,完成土樣採集700個,測定土樣有機質、水份、大微量元素、中微量元素、ph值等13項,分析化驗9100項次;採集化驗植物樣品75個;完成田間試驗10個,校正試驗20個,歸檔總結材料30份;完成對100個農户施肥信息反饋,並對5個土壤養分長期定位監測;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60萬畝,配方肥應用面積70萬畝,推廣配方肥1.5萬噸。結合糧食高產創建,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方,共建百畝示範方10個、千畝示範方5個、萬畝示範方2個,示範面積2.55萬畝。通過示範帶動,湧現出示範村300個,示範户2500户。共舉辦測土配方施肥培訓班62期,電視講座15期,牆體標語200條,發放技術資料175000份,累計培訓農民25500人次,培訓技術骨幹350人次,培訓配方肥營銷人員400人次,召開現場會15次,科技趕集75次。測土配方項目區小麥實現平均單產429.4公斤,比習慣施肥區小麥單產396公斤增產33.4公斤,增產8.4%,總增產4175萬公斤,畝增產增收60元(小麥按1.8元/公斤);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區玉米實現平均單產561.9公斤比習慣施肥區玉米單產502公斤增產59.9公斤,增產11.9%。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落實,減少了氮肥的施用量,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且減輕了病蟲危害,減少了農藥用量,提高了作物品質,保證了農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二)業務工作及成效

一是深入開展了農技服務,恪盡參謀服務職能。共開展苗情、墒情、蟲情、病情調研活動54次,發播技術信息24期,撰寫調研報告10多份,技術指導、技術諮詢3000餘人次;共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5項,輻射全縣20個鄉鎮(辦事處)510個村、245萬畝耕地,累計社會效益300萬元;聯繫科技幫扶户645户,示範帶動XX餘户。二是規範、完善了肥料監測工作,加大了執法力度。主要是規範了肥料監測範圍和手段,完善了監測制度、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等,細化了崗位職責,確定了崗位目標,明確了目標任務,納入了競爭機制。一年來,共組織市場檢查24次,抽檢肥料樣品245個,查處偽劣化肥6起40餘噸,挽回農民經濟損失8.5萬元,切實保護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

(三)機關事務工作及成效

一是黨建工作得到加強。農技中心黨支部在局黨委的領導下,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創先爭優活動,把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品質、綜合業務素質、政治修養、能力水平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每月20日黨員學習活動,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度,定期進行思想交流,有效地使班子成員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不斷得到加強,黨員幹部隊伍素質不斷提升。二是計生工作長抓不懈。單位已婚育齡婦女按時參加康檢,生育、節育措施嚴格執行,無偷生、遺漏等現象發生。三是建立、健全了門衞、值班、巡邏、安檢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犯罪的發生,切實增強了單位幹部職工的安全感。

三、存在問題和對策

(一)農技推廣手段亟待改善。要從“講給農民聽”,轉變為“做給農民看”、從“只講不做”轉變為“邊講邊做”,採取“四個一”模式(即一張培訓卡,一張明白紙,一張技術光盤,一本技術手冊),推進科技進村入户。

(二)農技推廣條件有待提高。從事農業生產一線技術服務,由於交通不便、待遇低、吃苦受累等,往往限制了農技人員的個性發揮,因此在政策、資金方面建議有所傾斜。

(三)農技人員知識結構單一,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低。在實際操作中,突顯出農技知識儲備不夠,專業不專,與新階段農業發的需求不相適應,同時缺乏深入的學習和培訓,主動更新意識不強。中心技術人員力量不夠,比例僅為37.1%。

(四)推廣經費嚴重不足。財政撥付經費不能維持單位的正常開支,更無法滿足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因此,建議從政策層面給予扶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強化項目工作,從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完善制度、資金保障、加大技術推廣等方面着手,確保項目規範有序運作,發揮好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促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民發展。

(二)加大農技服務力度,強化“服務為本,強農富民”的理念,完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開展試驗、示範、推廣工作。

(三)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主要是強化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標準糧田建設,建立健全展示、示範網絡,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四)繼續加大農業培訓力度,加快科技長入農業步伐。在健全完善農技推廣體系的基礎上,加大科技培訓和宣傳力度,搞好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

市農技中心工作總結農技工作總結模板(4) | 返回目錄

,鄧州市農技中心在鄧州市委、市政府和市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以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促進全市糧食穩定增產,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糧食核心區”建設為重點,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一條主線,六個加快、四個帶動”的要求,轉變服務方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強化服務功能,積極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通過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促進了我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大災之年,夏秋兩季實現了糧食雙豐收,年產糧食 15億公斤,為國家糧食戰略安全作出了貢獻。鄧州市被國家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鄧州市農技推廣工作得到到了中央、省、地、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農民羣眾的一致好評。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和成績:

(一)、抓重點、抓關鍵,精心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水平,增強示範引領帶動作用。

,我們把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作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重點工程”,繼續認真做好以桑莊、腰店為重點的45萬畝鄧州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建設和服務工作。在具體技術服務上就園區的種植模式、品種選擇、測土配肥、整地播種、病蟲草害防治、抗旱排澇等技術環節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因地制宜推廣小麥精量播種、前氮後移、秸稈還田,玉米“一增四改”、適時晚收等技術。在方法措施上我們堅持做到“六統一”,即統一科技培訓、統一機耕機收、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供水供電服務,通過一系列先進實用技術的實施,耕作和生產初步實現了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大大提高了項目區農業綜合產出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園區內小麥平均畝產478.5kg ,較全市平均畝產397.4kg增產91.1kg,增產率達23.2%;玉米平均畝產547.4kg,較全市平均畝產495kg增產52.4kg,增產率達 10.6%。真正實現了作物佈局區域化、生產經營規模化、技術措施標準化,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樹立了樣板,發揮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園區內農業生產科技貢獻率達55%以上。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xx、省委書記盧展工等中央、省、地領導親臨園區視察,xx副總理對我們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我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所取得的各項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科技日報》頭版頭條對此作了專題報道。9月17日,南陽市農技站許曉生站長帶領全體同志觀摩了腰點萬畝玉米示範方,對示範方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我們的工作受到了基層幹羣的一致好評。

(二)、用足、用活惠農政策,爭取並組織實施多個國家農業項目,全面提升我市農業生產水平。

,我們在認真學習領會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依託國家惠農政策,先後爭取實施了五大農業項目,為鄧州市農業生產注入了新的活力。

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鞏固縣項目工作成效顯著。,我們繼續承擔了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鞏固縣項目的建設工作。全年共採集土樣700個,完成檢測樣品1039個總計檢測8868項。採集植株樣品210個,共檢測n、p、k等項630項次。完成氮肥用量試驗、豐缺指標試驗、硫肥單因素試驗、三區校正試驗、肥力監測試驗、夏花生3414試驗等試驗36個。氮肥運籌試驗、耕作方法試驗、施肥方法試驗等6個試驗正在實施之中。全年建立各類測土配方施肥示範方317個,向當地羣眾推薦提供優質施肥配方18個,施配方肥面積17.6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面積309.89萬畝次,年總產增加6191.78萬kg,總節肥351.46萬kg,總節本增收1.31億元,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配方肥的研製和使用也有由單純的糧、棉、油逐步擴展到果、藥、雜等作物。

2、《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項目圓滿完成任務,並順利通過驗收。今年我們按照《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產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要求,配合市農綜開發辦在鄧州市桑莊鎮的陳堂、孔莊兩村實施了夏玉米“百、千、萬”科技行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先後兩次組織對項目區的種植大户、科技示範户、集中培訓。在技術指標的落實上,我們推行“統分”結合的辦法,即:統一供應優良品種、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測土配方供肥、統一測報供藥防治病蟲害。在省站專家的正確指導下,在當地幹羣的大力配合下,大災之年項目區夏玉米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百畝攻關田平均畝產665kg,千畝示範方畝產598.1kg,萬畝示範區畝產557kg,輻射帶動區40萬畝平均畝產462.1kg,比項目區前三年平均畝產424kg總增產1676.82萬kg, 期間,省站領導親臨項目區觀摩指導,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順利地通過了項目組的驗收。目前項目區小麥高產高效“百、千、萬”小麥示範方長勢良好,項目區小麥高產高效“百、千、萬”示範方建設正在進行中,初步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麥播至今基本沒有有效降雨的情況下,項目區小麥生長明顯好於全市,一、二類小麥佔90%,比全市一、二類小麥的60%多了30個百分點,為來年的豐收奠定了基礎。

3、《旱作節水技術推廣項目》示範效果突出。,在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構林鎮官劉村承擔實施了河南省旱作節水技術推廣項目,先後示範推廣1萬畝次。該項目實施迄始,根據我市降水量少,空間分佈不均的特點,我們選擇以玉米秸稈還田、土壤深耕、增施有機肥、以水調肥等為抗旱集成技術模式的冬小麥田和以高留茬播種、麥草覆蓋、圍壟集水保墒為集雨抗旱模式的夏玉米田為技術推廣平台,進行示範推廣。經試驗示範,節水增產效果明顯。與非項目區相比,項目區兩季畝增產糧食179.6kg,起到了很好的節水保肥效果。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一系列的科學數據,為我市旱作農業的節水保水提供了新途徑。

4、《耕地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進展順利。為加強鄧州市耕地質量建設,減少有機廢棄物的污染,推進有機肥料資源循環再利用,提高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秋,在腰店、文渠、桑莊、穰東等八個鄉鎮24個行政村實施了以玉米直接秸稈還田為主的耕地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於時間緊,任務重,中心領導精心組織,積極協調,同志們分工合作,犧牲節假日,頂風冒雨,深入項目區為24個項目村親自送發技術材料和秸稈腐熟劑70餘噸。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們根據各項目村的實際情況,召開了由村組幹部、科技户、示範户參加的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現場會,面對面地宣傳培訓秸稈還田技術,改變了當地農民羣眾焚燒秸稈的習慣,促進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計劃示範面積30000畝,實際推廣應用落實38900畝。此外,還落實了秸稈腐熟劑應用效果對比試驗3個,建立效果觀測點5個,百畝示範方3個。目前,該項目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5、《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成效明顯。,鄧州市農技中心根據農業局的統一安排,組織28名科技人員參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建設,共指導科技示範户351户,示範帶動5000餘户。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全體參與人員按照項目的要求,經常深入農户,開展調查研究,查找問題,針對性的提出指導意見,較好的完成了項目的年度任務,中心有5位同志被市農業局評為-度優秀技術指導員。我們先後指導科技示範户累計應用實用新技術60餘項次,新品種36個,提出合理化建議300餘條 ,開展主體培訓和分户技術指導800餘場次。適時向示範户及輻射户傳授了急需的技術、政策、信息,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示範户種植小麥、玉米9467畝,示範帶動近萬畝,增產糧食240多萬公斤。棉花、油料分別增產5萬公斤和32萬公斤。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示範户的科技種田水平,取得了明顯的示範效果,探索出了一條農技推廣新途徑,為提高我市的糧食生產水平起到了促進作用。

( 三)、優化人才結構,創新工作方法,大力開展各類高產創建活動,促進我市糧油作物生產跨上新台階。

,我們把農技中心現有科技人員按高、中、初級合理搭配,優化結構,分成6個攻關小組,分包鄉鎮,協作攻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優勢、整合資源、項目推動”的總體思路,圍繞“依靠科技、挖掘單產潛力、促進增產增效”的目標,以高產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推廣主導品種、關鍵栽培技術為重點,在全市範圍內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工作中,我們創新方法,我們各攻關小組分片包乾,深入生產一線,實施零距離傳授農業技術。即:在取土化驗、配方供肥、品種發放、制定模式、調整播量、病蟲防治等關鍵技術環節,我們技術幹部吃住在村,和廣大農民羣眾一起共同奮鬥在田間地頭,幫農民定模式、調播量、配藥液、嚴把各項技術關,確保了各項技術指標的落實,大大促進了示範方建設。我們先後在腰店、桑莊、穰東、白牛、陶營、高集等12個鄉鎮創建了小麥、玉米、油菜等作物的高產示範方25個,面積45萬餘畝。在文渠段營、肖店,白牛辛莊,九龍姚營等村建立50畝以上連片春(夏)棉高產示範方11個,面積675.0畝。據實產驗收:小麥示範方平均畝產 486kg,較全市平均單產提高24.2 %;玉米示範方平均畝產 554.5kg,較全市平均單產提高37.8%;45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區,總增糧食17991萬公斤,總節肥247.5萬公斤;萬畝油菜示範方平均畝產173kg,500畝核心區平均畝產181.5kg,比的160.7kg增產20.8kg,並出現了畝產197.5kg和213.6kg的高產典型。示範方春棉畝均265公斤(籽),夏棉畝均225公斤,均創鄧州棉花生產新高,得到了中棉所領導和專家的表揚。同時,我們又在全市15個鄉鎮以種植大户、科技示範户為重點,建立了24個百畝以上小麥、玉米配方肥高產示範方,實施以配方肥應用為主導,配套落實其他先進實用技術,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據測產,百畝方小麥平均畝產 516kg,玉米平均畝產 625.4 kg。分別比我市小麥、玉米平均單產 124.8 kg 和222.9kg。

通過各類高產創建活動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羣眾學習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積極性,提高了科學種田水平,促進了我市糧油生產跨上新台階。

(四)、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大力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研究和推廣工作,為鄧州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今年,我們依據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大力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研究和推廣工作。全年共開展包括小麥豐缺指標、氮肥用量、硫肥用量、玉米三區試驗以及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紅薯等新品種的引進和高產栽培示範,新農藥、新肥料的應用效果鑑定等各類試驗示範60餘項。在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上,一年來我們主要推廣了小麥西農979、鄭麥9023、鄭麥366號、衡冠35、豫麥70-36,玉米豐黎、滑豐8號、浚單20、鄭單958,大豆品種開豆4號、豫豆22、鄭92116、中黃13,脱毒紅薯徐薯22、豫薯12、豫薯7號,花生豫花14、遠雜9102,芝麻品種豫芝9號、中芝11號等,共計30餘個優良品種。由於我們加大了示範宣傳推廣力度,是我市主要優勢作物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良種普及率達90%以上。一年來我們推廣小麥秸稈還田、精量半精量播種、氮肥後移和節水豐產技術,玉米的“一增四改”、適時晚收,花生、大豆、芝麻密植高產、化學調控等先進適用技術,累計推廣面積達360萬畝次以上,直接增加經濟效益9000餘萬元,社會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在新技術的研究方面,今年我們配合南陽市農科所承擔了芝麻產業體系示範項目,落實示範面積1.02萬畝,建立了22個5畝以上芝麻高產示範田。按照方案要求,在芝麻全生育期內,我們對芝麻病蟲草害發生規律、生產信息進行跟蹤調查,開展高產示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研調查數據。在今年秋季雨水較多的情況下,實現了項目區內1.02萬畝芝麻畝產79kg的歷史新高,比全市平均畝產41.5kg,增產37.5kg,增產率達90.4%,順利通過了項目的驗收,並受到了省農科院、市農科所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

(五)、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掌握農情,為市委、政府決策指揮農業生產充分發揮參謀作用。

,我們根據農時季節,及時組織技術人員認真開展農作物苗情、病情、蟲情、雨澇、旱情、雨雪凍害等異常天氣對農作物生長髮育影響以及產量的預查、實查等各類農情調查60餘項次,撰寫各類生產技術方案、調查報告、技術總結和各類應變技術措施材料百餘份。配合有關單位開展了農作物衞星遙感地面調查研究項目。繼續開展了12個地力監測點和肥力監測點的監測工作,時刻關注我市耕地肥力變化動態,及時準確地提出改良意見5條,撰寫監測報告12個,落實改土面積8000餘畝。根據省土肥站的要求,在我市不同土壤類型、不同區域設立了5個豫西南土壤墒情監測點,全年向農業部節水網站發佈墒情簡報11期,信息簡報1期,向南陽土肥站發送墒情信息12次,對指導大秋作物管理、麥播整地、小麥冬前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特別是今年小麥自播種至今,降雨量極少,小麥乾旱嚴重,根據墒情調查,我們及時上報市委、政府,建議組織開展抗旱澆麥,並通過電視和農業信息平台發佈手機短信,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了以抗旱澆麥為主麥的田管理高潮,為小麥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充分挖掘培訓資源,拓寬培訓渠道,大力宣傳培訓農業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科技素質。

農業技術的宣傳培訓是農技推廣的一項重要工作,宣傳培訓工作是否到位,決定着農民科學種田水平的高低,並直接影響着三年經濟的發展。今年我們充分挖掘利用現有培訓資源,拓寬培訓渠道,廣泛開展技術宣傳培訓工作。

一是與市電視台聯合在《鄉村採風》、《農業科技進萬家》、《百姓話題》、《鄧州新聞》等欄目,宣傳小麥、玉米、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生產技術、舉辦專題講座32期,推廣普及農業生產新技術。

二是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多渠道宣傳農業技術。我們技術人員輪流值班,常年開通電腦網絡視頻和農業科技諮詢熱線電話服務,全年視頻服務和接受羣眾電話諮詢1500餘人次。在農業生產關鍵時刻利用農業信息平台發佈各類農業技術信息300餘條,

三是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上,我們對技術進行形象化、藝術化改造,把生產技術改造成集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順口溜,並聘請《梨園春》擂台賽主下鄉深入農村舉辦技術演唱會,大大的提高了廣大農民羣眾學習農業技術的興趣,較好的普及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四是開辦科技服務大廳,開展諮詢服務。中心把40餘名科技人員,高、中、初級技術人員合理搭配,輪流值班,提供面對面提供技術服務。全年累計接訪諮詢羣眾1000餘人次,為農民解疑答難1500餘條。

五是對種糧大户、科技示範户,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個性化服務。在重大關鍵技術的推廣上,我們一是上門指導服務宣傳技術。二是把這些種糧大户、科技示範户請回農技中心舉辦針對性的專題培訓班,並聘請他們參觀化驗、配肥等儀器設施,增強了他們接受農業新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的信息,加快了推廣新技術的步伐。全年在中心共舉辦各類專題技術培訓班20餘期,培訓種植大户、科技示範户、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等各類技術人員XX餘人次。

六是以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技術等活動為切入點,組織高中級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田間地頭,舉辦大型技術培訓會50餘場次,培訓基層幹部達1.5萬餘人次,全年共發放各類技術材料60餘萬份,技術入户率達70%以上。

七是採用印發彩色掛圖、刷寫牆體標語、張貼施肥建議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年共印發彩色掛圖XX餘份,在鄉村、集鎮主要街道、路旁刷寫牆體標語200餘條,發放張貼施肥建議卡2萬餘份,較好地宣傳了黨的惠農政策和農業先進實用技術。

二、完成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強學習,解放思想,提高素質,增強服務意識和本領。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每週“二、五”學習制度,組織全體職工深入學習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實質,切實增強科學發展意識,增強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運用我市首創“4+2”工作法,促進農技推廣工作再上新台階。二是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一方面我們認真研究制訂了《鄧州市農技中心關於開展業務學習制度的有關規定》,不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舉辦技術交流會。在生產關鍵季節,舉辦專題學術討論會,相互交流切磋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推廣的信息和技術。另一方面我們利用一切機會,組織技術骨幹參加省農業廳、土肥站、南陽農校組織的業務技術培訓,增強服務“三農”的本領。

2、完善各項制度,加強思想建設,着力構建和諧單位,優化工作環境。

一是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搞好黨務、政務公開,加大監督力度,有效防止決策失誤,行為失範等不良行為的發生。班子成員講黨性、講原則、顧大局,求同存異,互相支持、配合,推動了單位的工作和學習。二是以開展“三爭四創”為主要內容的爭先創優活動為契機,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認真落實“十禁止”規定,在黨員幹部中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我們始終把“團結緊張,嚴肅活 ”當做工作中的座右銘,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建設,不斷增強全體人員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協作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倡導講正氣、比貢獻,敢為人先,吃苦耐勞,拼搏創新的作風,教育鼓勵全體人員向先進模範人物學習,愛崗敬業,積極進取,樂於奉獻,形成人人想幹事、會幹事、不出事、幹成事的良好局面,以高度的責任心,強烈的緊迫感,全身心投入到的農技推廣工作中去,推動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三是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制度,杜絕不合理支出,確保單位工作正常運轉。四是着力抓好安全、計生、羣團、穩定等工作,促進和諧單位建設。

3、強化管理,搞好督查,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繼續實施目標管理,把各項工作目標細化、量化,責任到人,實行定人定額管理;二是強化紀律管理,嚴格考勤,增強幹部職工自覺性和紀律性。三是實行例會制度,每週二下午定為例會,對上週工作進行總結,對本週工作進行安排。四是定期考核,加強督查。中心對各單位年度和階段性工作完成情況實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階段性考評與年終總評相結合,單項與綜合評定相結合,自查與督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強化激勵機制,督查考評結果與單位和個人年終評先評優、職稱晉升掛鈎,激勵先進,鞭策落後,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存在問題及工作打算:

回顧本年度的工作,對照年初制訂的目標任務,總的來看,工作運行正常,目標任務完成較好,工作中有新的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種種原因,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1、由於缺乏經費,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試驗、示範受到一定製約,和現代農業發展及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2、在職能發揮上,對在新形勢下如何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還需要創新思路,開闊眼界。3、技術人員知識老化,推廣人員“青黃”不接,人員出現斷層,存在着潛在的推廣危機。4、還有個別同志思想觀念不夠解放,缺乏緊迫感、危機感,進取心不強,工作力度不大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引起重視,逐步解決。

,我們要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xx屆五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地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技推廣工作,繼續圍繞服務支柱產業,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農業,努力服務現代農業示範區生產,鞏固糧食主產區地位,把保持糧食產量穩定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紮紮實實開展工作,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服務。其工作重點:

一是要繼續認真組織實施好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鞏固縣項目、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農綜開發科技推廣項目等農業項目。在此基礎上爭取多上項目、上大項目。以項目為載體提升全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輻射帶動全市農業生產上水平。

二是要以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重點,圍繞我市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優勢農作物,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找出限制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針對性的引進、改造制定出一套可操作性強、增產效果突出的重大增產技術標準,實施標準化生產,紮紮實實開展糧油作物高產創建活動,搞好農業高產高效示範方建設,促進全市糧油大面積平衡增產。

三是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力度廣泛開展技術宣傳培訓、技術指導和諮詢等工作,服務全市農業生產。繼續認真組織開展科技人員“百人包百村”和“農業科技入户工程”活動,組織技術人員送科技下鄉,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業科技水平,以解決科技棚架的問題,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標籤: 農技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rx3m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