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技術工作總結 >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4篇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4篇

本文目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總結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半年工作總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總結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為農服務年,半年來,在局黨委的直接領導,在省、市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個重點”和“六項為民服務工程”為指針,牢牢抓住農民增收這第一要務,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明確目標,為着力打造大都市農產品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經濟強市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現就上半年工作情況作一簡要總結: 一、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4篇

主要工作成效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產業扶持政策為契機,五個“億元工程”產業化項目建設為抓手,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注重在產業發展的關鍵點上尋找工作突破口,從發展和壯大優勢產業入手,強抓產業化建設不放鬆,調優結構促增收,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全面落實建設項目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各項工作呈現出新的起色。(一)糧食工作不斷升温,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恢復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是深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的需要。為落實中央及省1號文件精神,確保我市的糧食生產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針對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們緊緊抓住結構調整不動搖,以市政府既將出台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糧食種植面積連年下滑的趨頭。強化服務,提供糧食生產保障,積極為廣大種糧農户提供種子、技術、信息、農資、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務。據統計,全市上半年春糧總面積2.49萬畝,總產量4300噸,平均畝產達172公斤,同比增23公斤。全年安排單季稻種植面積14萬畝,比上年13.5萬畝增0.5萬畝,落實旱雜糧種植7.51萬畝,比上年7.27萬畝增加0.24萬畝。(二)優勢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半年來,我們以五個“億元工程”為載體,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圍繞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着力提升特色產業,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經濟新發展。上半年,發展改造新桑園8500畝(其中列入蠶桑產業化項目管理的4855畝);發展良種茶園100畝,計劃全年種植1500畝(任務XX畝);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畝,全市總面積已達17267畝;發展各類水果2872畝。實施品牌戰略和標準化技術,有效地帶動了茶葉產業的發展,春茶總產量1798噸,總產值7950萬元,同比增加1115萬元,其中名茶570噸,同比減10.9%,但實現產值6980萬元,比去年的5800萬,增20.4%。全市飼養春蠶3.502萬張,比上年同期的32278張增加2742張,增8.4%,蠶繭總產值2837萬元,比上年同期1866萬元,增加971萬元,增52%,1.9萬户蠶農實現户均增收505元。花卉苗木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產值8000萬元,比上年同期6500萬元增23.1%,銷售產值4500萬元。春季蔬菜播種面積22489畝(含馬鈴薯8900畝),比上年淨增17.7%,總產值3320.3萬元,同比增長24.9%。1-5月水果總產量1239噸,總產值653.9萬元,分別增133.8%和90.1%。牧業總產值(不包括蠶繭)19447萬元,同比增加4871萬元,其中養豬產值14895萬元,同比增加45.18%,佔牧業總產值的76.59%。(三)組織化建設不斷推進,產業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在前二年成功組建茶葉、繭絲產業協會的基礎上,上半年又相繼成立了優質肉羊、果業、花卉三個市級產業協會。依託產業協會,帶動了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全市新建樂平鄉西樂村柑桔專業合作社、藻溪鎮大棚水果專業合作社等果業專業合作社3個,(正在組建的有4個);新建蠶桑專業合作社8個。為進一步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搞好產銷銜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民利益,我市積極推行訂單農業,今年在農業局和市繭絲產業協會共同協助下有11家專業合作社與天鬆集團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推進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檢測工作,是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載體。今年已制訂標準2個,其中《天目山牌桑蠶鮮繭質量標準》已由臨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佈實施;《優質肉羊飼養管理技術規範》即將由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佈實施。結合我市實際,先後制訂了《關於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意見》、《XX年臨安農產品質量抽檢實施細則》等實施意見,上半年全市開展土壤樣本的定量檢測分析69次、完成上市農產品抽檢686批次,合格率95%送杭州市定量檢測6批次,合格率83%。(四)品牌建設卓有成效,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農業的核心是市場,市場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認證。為推進農產品品牌戰略實施,切實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們在抓好產品質量的同時,着力抓好品牌宣傳工作。參與承辦了XX年天目青頂新春品賞會、上海國際茶文化節、臨安天目青頂產銷見面會等活動。積極組織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已組織申報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7個,面積達2.251萬畝,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3個。天目青頂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優質瓜果等系列產品,已被廣大消費者所青睞,成為了長三角的知名品牌。二、主要工作措施半年來,全體幹部職工以求真務實、統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按照提前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強市名城勝地的總體要求,着重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保證。1、深化蹲點服務,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實行農技人員捆綁式蹲點服務,是農技服務在新時期的一種探索和大膽的嘗試。今年農技中心安排蹲點人員65名,其中基層蹲點33人,項目蹲點32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9名同志擔任村級指導員。在工作中,蹲點人員始終以兢兢業業、艱苦樸素的敬業精神,在生產的第一線搞示範,傳技術、授經驗,與農民朋友同甘苦。通過蹲點服務,培植了一批效益農業示範點,推廣了一批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壯大了優勢主導產業,進一步增強了我市農業的發展後勁。

在對蹲點人員的培養和教育中,中心積極倡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黨帶羣”,強化以個體思想能力的提高來帶動整體推進的意識,努力創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不斷強化蹲點人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努力發揮職能,在確立為民之心、落實富民之舉、探索興業之策、開拓強市之路上下功夫。通過學習,同志們進一步樹立了專心致志、盡心盡責、任勞任怨、奉獻“三農”的精神,為推進產業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各級領導,龍頭企業,產業協會,合作組織和廣大農民的讚賞。2、加強項目建設與管理,確保項目實施成效項目建設,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過程,是拉動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上半年共計申報各類項目36項,已立項25項。其中省農業標準化推廣實施項目1項,杭州市農發基金扶持項目4個(立項4項),杭州市豐收項目5項(立項4項),科技創新項目2項(立項1項),臨安市科技項目6項(立項3項),申報杭州市都市農業示範園區7個(立項5個),市級示範村5個(立項5個)。目前,各項目已全部制定了實施計劃,正按驗收標準全面實施。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葉、蔬菜、優質肉羊等產業化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將蠶桑列入在內。目前我市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已全部結束,經各產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小組審核,報局審定後,共351個項目被立項,其中茶葉25個、蠶桑64個、蔬菜26個、優質肉羊236個。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我市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積極引入農科教結合機制,按照“項目帶動,科教幫扶”的要求,中心各業務站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搞好服務。以舉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現場諮詢、實物展示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76期,受訓5892人次;開展科技下鄉5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5100餘份,接受各種技術諮詢4000餘人次。積極組織實施“百村示範、萬户聯動”工程,在全市確定100個村建立科技示範點,由農技人員駐村蹲點進行科技示範,帶動10000個農户成為科技致富的典型,無性系良種茶栽培技術、方格簇營繭技術、波爾山羊改良技術等一大批先進實用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4、以效能建設為抓手 自身建設呈現新面貌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是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的有效載體,是推進我市農技推廣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心從“方便羣眾辦事、規範辦事行為、提高辦事效率入手”,結合“三個想一想”大討論活動,及時制定效能建設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動員大會,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幹部對開展效能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為廣泛的爭取意見和建議,在組織中心各單位開展“三個想一想”大討論的基礎上,還印發了臨安市農技推廣中心效能建設徵求意見表,面向上級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農業龍頭企業、項目基地户、百村示範點、種養大户等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中心黨總支提出了“一抓根本二建立五提高”、“八破除八倡導當好八大員”的整改提高措施。通過前階段的實施,使廣大幹部進一步堅定了為“三農”服務的思想,使中心各有關部門和幹部職工在履行職責和改革創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有了新的改進,在人民羣眾對中心工作的滿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XX年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半年工作總結

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總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2) | 返回目錄

XX年在縣委、縣政府和農業局的的正確領導下,我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根據上級業務部門和縣農業局的總體部署,農推中心立足本職,緊緊圍繞縣政府XX年冬季農業開發、XX年大春生產安排意見和農業局XX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堅持貼近羣眾,貼近部門實際的標準積極開展工作。根據我縣農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加強與省市業務部門的合作,全體職工深入生產一線,對鄉(鎮)、村委會幹部及農民進行培訓和指導,保證各項技術措施的有效實施。同時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切實做好各種農作物病蟲測報,重大病蟲的監測與防控,以及外來有害生物的檢疫工作,確保我縣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現將今年的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幹部職工思想作風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今年以來,按照農業局的安排積極組織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和xx屆四中全會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習不斷加強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樹立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學習作風,在進一步完善學習、考勤、工作崗位等各項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時強化了單位內部工作責任制,將技術、業務分配到人,給每個人定崗位,定責任,各司其責,分工協作。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為各項工作的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的職能作用。

二、強化科技培訓,促進科技興農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農業效益低下、農民素質不高的狀況,今年以來強化對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推廣站結合糧食作物間套種、玉米高產創建項目,深入各鄉(鎮)、村委會舉辦培訓17次,培訓農户0.56萬人,發放項目科技宣傳材料(明白紙)0.8萬份。植保站完成ipm培訓學校2個,共培訓24期,培訓學員67名,水稻精確定量栽培培訓2次,培訓農户900人。土肥站結合農業部和昆明市水源區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85期,培訓1.5萬人次。同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農時深入村、社舉辦水稻高產栽培、玉米節水栽培、菜豌豆高產栽培、病蟲防治等進行現場培訓30期,培訓農户近2.1萬人。在玉米高產創建、水稻精確定量栽培項目實施中,11名科技人員駐村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3個月。為項目的順利完成和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科技水平。進行了艱苦的努力。

三、重點項目和科技措施的推廣

1、水稻良種推廣5.5萬畝,其中:合系良種推廣4萬畝,優質稻推廣1.5萬畝。

2、水稻旱秧劑推廣0.15萬畝,移栽大田3萬畝。

3、水稻壯秧劑2號推廣0.2萬畝。

4、玉米高產創建設完成2.2萬畝,其中百畝核心區248畝,千畝展示片0.2萬畝,萬畝示範區2萬畝,經省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委託市農業局組織專家實地驗收:百畝核心區平均畝產達809千克,千畝展示片達719.2千克,萬畝展示範區達671千克,圓滿完成高產創建指標任務。

5、糧食作物間套種完成12萬畝,其中果園套小麥4萬畝,果園套豆類1萬畝,果園套玉米2.5萬畝,玉米套豆類3.5萬畝,其它糧食作物間套種1萬畝。經市農科院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驗收,果園套小麥增產糧食40萬千克,果園套玉米增產糧食500萬千克,果園套豆類增產糧食40萬千克,玉米套豆類增產糧食14萬千克,總增產糧974萬千克,增產幅度達10.1,達到省農業廳糧食作物間套種增產糧食10的目標任務。

6、完成XX年秋冬種農作物播種面積9.5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7.93萬畝,佔83.2,其中優質小麥2.5萬畝,佔糧播面積的31.5,蠶豆3.8萬畝,佔47.9,大麥播種0.6萬畝,薯類0.4萬畝,豌豆0.57萬畝。油菜播種1.6萬畝,佔16.8。推廣花油3號、花油6號等油菜高產品種1.6萬畝,同時進行了油菜新品種的選育和新品種(系)展示,秋播種植材料3000份,收穫單株材料7000份。夏播育種材料種植2份。目前正在加緊小春各項管理措施的實施和採取一切手段進行抗旱,為實現小春總產13600噸目標打下基礎。

7、大、小春病蟲測報工作

今年主要對糧食、蔬菜、花卉三大作物進行監測。測報結果每十天一次及時上報市植保植檢站和農業局,為領導決策,指導大面積防治當好參謀。

8、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調查工作

全縣對蘋果綿蚜、稻水象甲、福壽螺、紅火蟻;黃瓜黑腥病、馬鈴薯癌腫病、梨樹枯梢病、免絲子、薇甘菊、扶桑綿粉蚧等10種有害生物進行調查,在我縣已有發現的有蘋果綿蚜、黃瓜黑腥病、免絲子三種,其餘七種均未發現。

9、作好貯備性試驗

今年主要作了小麥抗病圃試驗、水稻精準栽培試驗、除草劑——稻奇在水稻防除試驗、豌豆枯萎病的藥劑篩選試驗三組、玉米灰斑病的藥劑篩選試驗、玫瑰白粉病的藥劑篩選試驗,為指導生產提供有力的依據。

10、水稻飛蝨的防控工作

全縣稻飛蝨發生面積21327畝,偏重發生區域分別是夕陽鄉10個村委會,雙河鄉雙河營,其餘鄉(鎮)均屬偏輕發生區域。經5月28日~6月27日先後五次的及時統防(1292畝)和指導農户自防(19993畝)。今年由於監測發現早,統防及時,指導農户自防有力,對全縣水稻單產沒有造成直接危害,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成效。

11、完成水稻精準栽培示範項目

全縣共完成9800畝,示範核心樣板10.2畝,平均單產達717.0㎏,比常規種植641.1㎏畝增75.9㎏,增11.8;葉瘟在兩種栽培中表現為零,穗瘟表現較輕,精準栽培病指1.72,常規病指1.21。

12、完成ipm綠色植保示範村建設項目

全年在滇池流域區的上蒜竹園、晉城南山共建了2個ipm示範村,示範面積1200畝,整個項目實施後可減少農藥施用量30-40,防蟲效果達80以上,降低成本30-100元/畝,農民增加收益56-231元/畝,有效控制蔬菜產品農藥殘留和滇池流域農業面源農藥污染,輻射帶動昆明市滇池流域農業生產和農業生產良性發展,獲得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1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完成情況

(1)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截止11月上旬,已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應用面積37.35萬畝,其中糧食完成20萬畝、蔬菜完成13.95萬畝、花卉完成3.4萬畝。經測土配方施肥示範測產點試驗結果統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使我縣的糧食、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累計總增產1.61853萬噸,總減少不合理化學肥料施用量2034.4噸(純量),測土配方施肥總增產節支達3607.87萬元。

(2)昆明市大河、柴河水源區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在水稻、玉米、荷蘭豆作物上,完成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5371畝,佔任務數的76.86,預計12月底荷蘭豆大量種植時可完成2萬畝的任務。

14、農作物專用配方肥推廣應用完成情況

今年委託昆明勁勛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水稻、玉米、荷蘭豆專用肥料1100噸,施用面積2.15萬畝。發放8.1萬份農作物施肥建議卡,引導農户按施肥建議卡,購買錳肥、鋅肥、硼肥微量元素,指導農户施用自配肥4392噸,施用面積6.97萬畝。目前共推廣農作物專用配方肥5492噸,施用面積9.12萬畝。

15、測土配方施肥核心樣板、田間試驗完成情況

至11月上旬,在糧食、蔬菜、花卉作物上舉辦測土配方施肥核心樣板0.97萬畝。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核心樣板的實施,水稻增產7.71,玉米增產9.28,增產效果顯著,有效帶動了我縣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應用。另外從上年5月至今年10月,在糧食、蔬菜、花卉上完成3414肥料完全試驗19組。

16、土壤的取樣分析,建立土樣檔案完成情況

今年取試驗示範田土樣、監測點土樣及農户自取土樣共360個,化驗項目為常規五項,化驗項次1800項次。至此全縣已完成取土化驗1051個,其中核心土樣534個,佔50.8,輔助土樣517個,佔49.2,為下一步我縣的耕地地力評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7、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培訓完成情況

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85期,培訓15050人次,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81000張,《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掛圖3500張,《昆明市農田平衡施肥技術手冊》3000份,開展大河柴河水源區科技術入户指導5459户,噴繪牆體廣告20條,網絡宣傳9次,趕集宣傳12次,舉辦測土配方施肥現場會15次,為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土壤長期定位監測點建立完成情況

今年完成建立66個土壤長期定位監測點,其中6個為全國土壤監測點,60個為市級土壤長期定位監測點。39個為XX年建立,今年新增土壤監測點27個,同時大河、柴河水源區現有土壤監測點31個。圓滿完成了今年省市下達建立土壤長期定位監測點的任務。

19、農作物專用肥配方制定完成情況

為了適應我縣蔬菜產業的發展,在各鄉鎮、各地區、各種作物上進行60組以上的測土配方施肥同田對比肥料試驗,通過篩選、分析,綜合制定出了11個蔬菜品種的專用施肥配方,6個糧食作物的專用施肥配方,2個花卉的專用施肥配方,使我縣的農作物專用施肥配方達到19個,通過今年的肥效試驗,配方都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增產效果明顯。

20、土壤化驗室建設情況

XX年6月投資20萬元,把120m2的會議室改建為土壤化驗室,其中改建資金投入7萬元、設備及試劑購買投入13萬元。培訓化驗員2名,今年3月化驗室已具備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完成各類土壤化驗450多個,化驗2250多項次。

21、初步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前期準備工作

根據省土肥站要求,在今年11月底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採樣地塊基本情況調查表》、《農户施肥調查表》及土壤化驗數據等的錄入及審核工作,為開展我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作好準備。

四、存在的問題

1、鑑於經費、人力、物力等客觀原因,一些成功的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力度不夠,先進的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慢,在生產上得不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2、由於單位技術力量薄弱,在抓點和跑面工作上還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

3、現有技術幹部知識老化,又缺乏一定的培訓、學習經費,造成信息不靈,知識不新,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農技推廣工作的需求。

4、由於糧食生產效益低,面積逐年減少,項目實施難度正在逐步加大。

5、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涉及千家萬户,面廣量大,工作任務繁重,真正把技術推廣到每一個農户、落實到每一個地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五、XX年工作打算

(一)認真回顧,穩步前進

一是緊緊圍繞崗位目標責任制認真地進行查缺補漏,對沒有達到目標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力爭在年底之前達到要求。

二是加強與省市業務部門的聯繫做好明年項目的落實和與省市科研單位的合作,不斷拓展單位業務空間,力爭項目、多做事,確保有項目、有資金。使單位能夠正常運轉。

三是對已完成的項目和工作進行後續鞏固完善,同時進行認真總結,做好接受上級部門檢查驗收的準備。

(二)依託項目抓重點

一是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XX年我縣測土配方施肥重點圍繞19個農作物專用施肥配方,印發施肥建議卡,推廣配方專用肥和指導農户自配配方肥開展工作。收集整理土壤化驗、農户調查、試驗示範等各類資料數據,錄入建成具有較強指導意義的專家系統,用現代網絡手段指導農户開展施肥;發放施肥建議卡6萬份,在縣域內落實面積40萬畝;計劃生產及調進各類作物專用肥0.5萬噸,推廣面積達到1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和施肥技術指導入户率達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畝節本增效50元以上,做好“3414”肥效試驗5個,校正試驗10個。二是結合冬季農業開發油菜項目,完成雜交油菜選育和新品種展示6畝,種植材料700份。完成花油6號100畝示範樣板一個。輻射帶動油菜高產栽培1.5萬畝。三是積極爭取省級玉米高產創建設項目,認真組織實施百畝核心區,千畝展示片和萬畝示範區,力爭達到省、市高產創建的產量指標。通過高產創建活動,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四是抓好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下鄉,召開現場會等一切有利時機,廣泛開展農業科技宣傳、培訓工作,力爭培訓農民技術骨幹和科技示範户1萬人次。

(三)立足現實搞示範

一是完成水稻精準栽培18000畝、鮮銷蠶豆推廣示範10000畝,其中雲早7號500畝、完成冬早馬鈴薯示範推廣5000畝。推廣高鈣細米200畝。二是完成雜交稻試驗示範50畝,確立1-2適宜我縣種植的雜交稻品種。三是完成ipm科技示範村建設2個。(四)因地制宜推技術

一是水稻壯秧劑推廣XX畝、二是玉米節水栽培推廣5000畝、三是間套種和秋後複種技術,重點推廣果園套種小麥,秋後複種早熟馬鈴薯、玉米套種豆類等技術,力爭面積達到5萬畝。四是做好稻飛蝨的預測預報及防控工作、完成重大疫病、外來有害生物的監測及調查。

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半年工作總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3) | 返回目錄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為農服務年,半年來,在局黨委的直接領導,在省、市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以局年初制定的“四個重點”和“六項為民服務工程”為指針,牢牢抓住農民增收這第一要務,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明確目標,為着力打造大都市農產品基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經濟強市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現就上半年工作情況作一簡要總結:

一、 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八大產業扶持政策為契機,五個“億元工程”產業化項目建設為抓手,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注重在產業發展的關鍵點上尋找工作突破口,從發展和壯大優勢產業入手,強抓產業化建設不放鬆,調優結構促增收,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全面落實建設項目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各項工作呈現出新的起色。

(一)糧食工作不斷升温,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恢復

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是深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的需要。為落實中央及省1號文件精神,確保我市的糧食生產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針對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們緊緊抓住結構調整不動搖,以市政府既將出台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糧食種植面積連年下滑的趨頭。強化服務,提供糧食生產保障,積極為廣大種糧農户提供種子、技術、信息、農資、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務。據統計,全市上半年春糧總面積2.49萬畝,總產量4300噸,平均畝產達172公斤,同比增23公斤。全年安排單季稻種植面積14萬畝,比上年13.5萬畝增0.5萬畝,落實旱雜糧種植7.51萬畝,比上年7.27萬畝增加0.24萬畝。

(二)優勢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

半年來,我們以五個“億元工程”為載體,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圍繞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加快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着力提升特色產業,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經濟新發展。上半年,發展改造新桑園8500畝(其中列入蠶桑產業化項目管理的4855畝);發展良種茶園100畝,計劃全年種植1500畝(任務畝);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畝,全市總面積已達17267畝;發展各類水果2872畝。

實施品牌戰略和標準化技術,有效地帶動了茶葉產業的發展,春茶總產量1798噸,總產值7950萬元,同比增加1115萬元,其中名茶570噸,同比減10.9%,但實現產值6980萬元,比去年的5800萬,增20.4%。全市飼養春蠶3.502萬張,比上年同期的32278張增加2742張,增8.4%,蠶繭總產值2837萬元,比上年同期1866萬元,增加971萬元,增52%,1.9萬户蠶農實現户均增收505元。花卉苗木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產值8000萬元,比上年同期6500萬元增23.1%,銷售產值4500萬元。春季蔬菜播種面積22489畝(含馬鈴薯8900畝),比上年淨增17.7%,總產值3320.3萬元,同比增長24.9%。1-5月水果總產量1239噸,總產值653.9萬元,分別增133.8%和90.1%。牧業總產值(不包括蠶繭)19447萬元,同比增加4871萬元,其中養豬產值14895萬元,同比增加45.18%,佔牧業總產值的76.59%。

(三)組織化建設不斷推進,產業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組建茶葉、繭絲產業協會的基礎上,上半年又相繼成立了優質肉羊、果業、花卉三個市級產業協會。依託產業協會,帶動了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全市新建樂平鄉西樂村柑桔專業合作社、藻溪鎮大棚水果專業合作社等果業專業合作社3個,(正在組建的有4個);新建蠶桑專業合作社8個。為進一步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搞好產銷銜接,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民利益,我市積極推行訂單農業,今年在農業局和市繭絲產業協會共同協助下有11家專業合作社與天鬆集團絲業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

推進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檢測工作,是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高、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載體。今年已制訂標準2個,其中《天目山牌桑蠶鮮繭質量標準》已由臨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佈實施;《優質肉羊飼養管理技術規範》即將由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佈實施。結合我市實際,先後制訂了《關於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意見》、《臨安農產品質量抽檢實施細則》等實施意見,上半年全市開展土壤樣本的定量檢測分析69次、完成上市農產品抽檢686批次,合格率95%送杭州市定量檢測6批次,合格率83%。

(四)品牌建設卓有成效,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農業的核心是市場,市場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認證。為推進農產品品牌戰略實施,切實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們在抓好產品質量的同時,着力抓好品牌宣傳工作。參與承辦了天目青頂新春品賞會、上海國際茶文化節、臨安天目青頂產銷見面會等活動。積極組織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已組織申報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7個,面積達2.251萬畝,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3個。天目青頂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優質瓜果等系列產品,已被廣大消費者所青睞,成為了長三角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來,全體幹部職工以求真務實、統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按照提前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強市名城勝地的總體要求,着重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保證。

1、深化蹲點服務,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實行農技人員捆綁式蹲點服務,是農技服務在新時期的一種探索和大膽的嘗試。今年農技中心安排蹲點人員65名,其中基層蹲點33人,項目蹲點32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9名同志擔任村級指導員。在工作中,蹲點人員始終以兢兢業業、艱苦樸素的敬業精神,在生產的第一線搞示範,傳技術、授經驗,與農民朋友同甘苦。通過蹲點服務,培植了一批效益農業示範點,推廣了一批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壯大了優勢主導產業,進一步增強了我市農業的發展後勁。

在對蹲點人員的培養和教育中,中心積極倡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黨帶羣”,強化以個體思想能力的提高來帶動整體推進的意識,努力創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不斷強化蹲點人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努力發揮職能,在確立為民之心、落實富民之舉、探索興業之策、開拓強市之路上下功夫。通過學習,同志們進一步樹立了專心致志、盡心盡責、任勞任怨、奉獻“三農”的精神,為推進產業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各級領導,龍頭企業,產業協會,合作組織和廣大農民的讚賞。

2、加強項目建設與管理,確保項目實施成效

項目建設,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過程,是拉動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上半年共計申報各類項目36項,已立項25項。其中省農業標準化推廣實施項目1項,杭州市農發基金扶持項目4個(立項4項),杭州市豐收項目5項(立項4項),科技創新項目2項(立項1項),臨安市科技項目6項(立項3項),申報杭州市都市農業示範園區7個(立項5個),市級示範村5個(立項5個)。目前,各項目已全部制定了實施計劃,正按驗收標準全面實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葉、蔬菜、優質肉羊等產業化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將蠶桑列入在內。目前我市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已全部結束,經各產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小組審核,報局審定後,共351個項目被立項,其中茶葉25個、蠶桑64個、蔬菜26個、優質肉羊236個。

3、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我市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積極引入農科教結合機制,按照“項目帶動,科教幫扶”的要求,中心各業務站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搞好服務。以舉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現場諮詢、實物展示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76期,受訓5892人次;開展科技下鄉5次,發放各種技術資料5100餘份,接受各種技術諮詢4000餘人次。積極組織實施“百村示範、萬户聯動”工程,在全市確定100個村建立科技示範點,由農技人員駐村蹲點進行科技示範,帶動10000個農户成為科技致富的典型,無性系良種茶栽培技術、方格簇營繭技術、波爾山羊改良技術等一大批先進實用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4、以效能建設為抓手 自身建設呈現新面貌

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是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的有效載體,是推進我市農技推廣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心從“方便羣眾辦事、規範辦事行為、提高辦事效率入手”,結合“三個想一想”大討論活動,及時制定效能建設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召開動員大會,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幹部對開展效能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為廣泛的爭取意見和建議,在組織中心各單位開展“三個想一想”大討論的基礎上,還印發了臨安市農技推廣中心效能建設徵求意見表,面向上級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農業龍頭企業、項目基地户、百村示範點、種養大户等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中心黨總支提出了“一抓根本二建立五提高”、“八破除八倡導當好八大員”的整改提高措施。通過前階段的實施,使廣大幹部進一步堅定了為“三農”服務的思想,使中心各有關部門和幹部職工在履行職責和改革創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有了新的改進,在人民羣眾對中心工作的滿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總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總結(4) | 返回目錄

XX年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和農業局的領導下,在省、市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農業局目標責任為主線,突出服務“糧、果、菜”三大產業,以科技入户為重點,以測土配方為切入點,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現將XX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培訓學習、強化練兵,努力提高幹部的整體素質

為了全面增強農技幹部服務“三農”的意識,不斷提高農技幹部的業務技能。我們堅持每週一、三,五政治學習,重點學習“十七”大精神、反xx文件及中、省、市有關文件,利用支部活動、共青團活動、工會活動、婦代會活動全面加強職工政治學習、結合“三項”活動,道德年建設、平安長武創建、“創佳選優評差”競賽活動,每個職工記政治學習筆記3萬以上、寫心得體會8篇以上,並由分管領導檢查籤,辦學習園地12期,黑板報28期。每週二、四為業務學習時間、重點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更新知識,定期召開培訓會、研討會、現場會、採取技術比武、現場練兵、開展高職帶低職,以老帶新的“傳、幫、帶”活動,利用農閒時間集中培訓、演講,並通過業務、政治、考試評比促進學習,鞏固成果,提高素質。

採取送科技下鄉、送科技入户及“科技之春”活動,利用科技趕集、培訓、講座、諮詢等形式加強農業科技培訓,舉辦各類培訓班36(期)次,舉辦電視廣播講座26講,辦現場會9期(次)、印發《三情動態》、《農業科技》12期(次),發放科技資料1.8萬份,接待上門諮詢近1萬人(次)。

二、採取多種措施,加強麥田管理和秋播秋管工作

面對去年小麥播量偏大,施肥充足,冬季温度偏高,造成部分麥田旺長,雜草危害等問題,單位迅速成立業務骨幹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在洪家、丁家、相公選點採取鎮壓、化控、割秧等措施,結合冬前化除召開現場會,技術指導羣眾全面開展麥田管理工作,為麥苗安全越冬打下基礎。針對麥田旺長造成的脱肥田塊,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追施化肥和葉面噴肥,通過不懈努力,在嚴重乾旱和凍害影響下,今年小麥仍取得畝產198.7公斤、油菜78.4公斤的好收成。

總結去年秋播及氣候變化的特點,今年秋播前我們召開各種研討會、分析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秋播方案,並會同其它部門,在天氣不利的情況下,宣傳、培訓、搞講座、諮詢,並實行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鄉(鎮)、包重點示範村,確保技術投入準確到位,品種佈局合理,播種質量規範,使全縣11萬畝小麥、1萬畝油菜播種規範、無旺長和其它不利影響,為明年豐產豐收打下了基礎。

三、積極實施科技入户工程,不斷提高示範鄉(鎮)、重點示範户的科學管理水平

按照農業部、陝西省農業廳的總體部署,縣農業局的安排,我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方案,並實行技術人員包鄉鎮,責任到人,任務到人,定期檢查考評,並對重點示範村丁家、山興、下柳、七裏、下孟五個村實行重點入户,送科技到鄉、到村、到户、到田塊,同時我們落實了西關村、姜曹村、孔頭村、十里鋪村、直古村、代嶺村、東峪村、西坡村、庵裏村、宜山村、武家村、西河村、安家河村、強村、西王村、新加坡村、回朝村等十五個縣級科技示範村,制定了目標責任書,積極進村入户,指導、調查、培訓,廣泛開展服務,努力提高糧、果、菜的生產水平,帶動示範全縣農業生產,不斷提高其生產效益。在抓好王東村、關路村、長靈村三個省級果園測土配方施肥示範點的同時,抓了五里鋪、北關、東街等縣級果園測土配方施肥示範點。根據我縣特點及作物佈局,分南、北、中三個習慣性生產區,結合坡、塬、灘地形特徵,制定了我縣大秋、蘋果、蔬菜、烤煙測土配方施肥通知書,根據不同作物生產環節於關鍵時期派技術人員指導併發放通知書,共印發技術資料4.5萬份。

四、克服一切困難,積極開展配方施肥工作

積極和西農大等院校科研單位聯繫,學習技術,並多方籌集資金,購買儀器和藥品,根據單位實際情況,結合我縣地形特徵及作物佈局情況,在抓好15個縣級科技示範村和3個省級示範果園測土配方的同時,完成政府提出的果業局提供的省級、市級、縣級示範村果園23個,農業局提供的新農村建設專業村,“一村一品”專業村18個,春季共採集土樣172個,化驗860項次,發放《測土配方施肥通知書》500份,《測土配方施肥建議書》2800餘份,秋季採集土樣198個,發放《配方施肥通知書860份,《測土配方施肥建議書》1.5萬份。全年共採集土樣384個,代表面積26萬畝,共發放《配方施肥通知書》5類4.8萬份,發放技術手冊1000份。

五、重點實施小麥良種繁育和科技轉化工作,精心實施國家黃淮麥區和省麥區小麥區試工作,不斷提高我縣小麥品質和小麥栽培管理水平。

以《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和《渭北高原小麥育種基地建設》兩個部級科技轉化項目實施為切入點,全面實施我縣小麥良種繁育和轉化工作,其中小麥新品種“長武521”已連續兩年省區試評比第一,今年進行穩定性試驗,已完成品種初審工作;另外,“長武612”、“長武863”參加國家區試及省區試,尤其是小麥新品種“長旱58”的育成推廣,分別榮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及XX年市科技進步與創新先進集體,今年又榮獲楊凌農高會“后稷金獎”。

六、大力推廣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精心實施地膜玉米超高產示範工作。

針對近幾年我縣地膜玉米栽培技術不規範的情況,我們抓住玉米價格持續增長的有利條件,在春播前請市農技站專家組對全縣農技幹部和各鄉鎮主管農業的副鄉(鎮)長、農民技術員進行了地膜玉米規範栽培技術培訓,並制定長武縣地膜玉米推廣技術方案,制定並印發了《長武縣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實行領導包片、技術幹部包鄉鎮,抓示範村、示範點,積極推廣平衡配方施肥、適期播種、帶水點播、地膜覆蓋等關鍵技術,在今春持續高温乾旱的情況下,全縣地膜玉米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播種規範,全縣5萬畝地膜玉米平均畝產達660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玉米超高產示範村5個,總面積467畝,示範户25户,平均畝產824.7公斤。

七、完成了農資市場整頓及“一村一品”包村工作

根據省、市、縣安排,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我們於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化肥進貨及銷售旺季,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集中對全縣農資經營户進行檢查治理26次,對大量化肥、葉面肥、生長調節劑進行了全面登記檢查,隨時檢查,隨時接受舉報,全年查處不合格化肥5個門店,分別交有關部門進行處理,確實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也有力的維護正當合法經營工作,根據上級安排,我們對胡家河蔬菜種植及回朝村糧食生產兩個專業村,進行“一村一品”專業技術指導包抓工作,通過我們努力工作,精心指導,兩個村的蔬菜種植及糧食生產、養殖工作、分別比去年人均增收200元和160元。

八、多措並舉,努力完成縣上及局裏分配的中心工作

1、努力完成了縣上分配的4鄉5村的“三項”教育工作。

2、努力完成了縣上分配的部門包抓計劃生育工作。

3、努力完成縣上分配的部門包抓“兩基”達標冉店初小建設工作,為該校捐讀書260本,辦公用品3000元,並捐款7600元幫助設施建設。

4、努力完成了縣上分配的部門包抓扶貧村的全年各項工作。

5、完成了省、市、縣分配的市場調查和化肥執法打假工作。

6、完成了道路整修和植樹造林工作。

7、完成了“平安長武創建”和“公民道德年”建設工作。

8、完成了XX年“創佳選優評差”工作。

九、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嚴重不足,影響和制約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尤其是電腦、蔬菜、花卉、信息方面人才缺乏,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三是農資打假方面的監測手段薄弱;四是由於體制政策等原因,農技人員培訓深造少,對新技術新知識新信息只能靠自己從資料掌握一點,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農業對技術的需要。

十、下年工作計劃

1、認真組織職工開展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2、精心策劃,全面完成單位改革和競聘上崗工作。

3、精心組織,全面實施科技入户工作。

4、克服一切困難,作好農作物各種季節技術指導工作。

5、認真做好科技宣傳培訓及“科技之春”工作。

6、做好單位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7、努力完成上級分配的各項中心工作。

標籤: 技術推廣 農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shu/4dke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