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7篇)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7篇)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

一、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主線,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7篇)

年初以來,成立招商領導組,抽調人員組成專職招商小分隊,由鄉主要負責人任隊長,按照上級統一調度,實行區域定點招商和重點招商,全年外出100多天,拜訪和接待客商120多人次,年度共接觸項目20多個,簽約4個,新開工3個,有價值跟蹤聯繫項目5個。

二、項目推進情況

在建項目4個,東方老年樂園和昊天藍莓繼續完善有關基礎實施和配套實施建設,完善山場租賃和土地流轉手續,擴大苗木種植基地等;瑞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各項手續基本辦理到位併成立子公司,目前正在做土地平整、水、電、路等基礎實施和相關配套實施建設;蓮花社區精品苗木種植項目已流轉土地1000多畝,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三、經濟運行及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規上工業企業1家,即英山鐵礦,20__年能夠實現工業產值6500萬元,國地税800萬元目標。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主要有:百春製藥、鳳翔製衣、婷樂服飾、寨山米廠、浮山米廠、油廠、錦瀾硅業、迪邦傢俱等,年度實現產值約6000萬元;工業投資全年完成4000多萬元,主要是英山鐵礦技改、昊天藍莓基礎實施投入、以及2家服裝加工廠改擴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億元,主要是續建、新建、改擴建項目帶動、以及建設敬老院、農貿市場綜合改造、美好家園項目等;財政税收:全年能夠實現1000萬元目標任務,主要來自英山鐵礦以及百春製藥、鳳翔製衣、婷樂服飾、農貿市場改造項目等等。

四、存在主要問題

1、工業項目受用地指標制約,開工難。英山鐵礦技改項目、年產30萬噸預拌乾粉砂漿項目一直未開工,以及工業項目洽談簽約難、簽約項目開工難。

2、在建項目形象進度慢,不能發揮經濟和社會效益。主要是東方老年樂園、昊天藍莓。

3.現有企業受客觀因素影響,發揮效益不明顯,百春製藥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產能未能完全恢復,尖山礦業與方村鐵礦整合已完成,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2

(一)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1、實行局機關班子成員、股室負責人包鄉(鎮)、中心校包片、校長包村、教師包組的網格化分包責任制,明確分工,壓實控輟保學責任。組織學校領導、教師深入到村發動學生回校、動員未回校學生返校就讀,並做好會議、動員、家訪等相關記錄。落實流失學生登記管理制度,只要發現有學生輟學,就有學校領導、教師負責採取措施動員返校。確保所有學生能按時入學,提高在校生鞏固率。

2、對於重度殘障兒童少年開展“送教上門”工作,專門建立學生檔案。本年度開展送教上門共x人次,每生每次不少於三十分鐘。送教內容:一是學業知識,二是康復訓練,三是送温暖服務等。

(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

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劃。20xx年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x所;改擴建公辦幼兒園x所(城區x所,鄉鎮x所);改擴建農村教師週轉宿舍x套,新學年已全部投入使用。

(三)各學段資助政策。

實施全面覆蓋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保障和資助政策,確保不讓一個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失學。

1、學前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我縣共有x名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兒童享受學前教育資助,發放總金額x萬元,其中保教費x萬元,生活補助費x萬元;

2、義務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共有x人享受生活補助(含建檔立卡脱貧家庭學生),補助金額x萬元;

3、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落實。20xx年春季學期,為x名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已經享受免費營養餐的學生除外)發放營養改善計劃補助金額xx萬元;

4、普通高中教育。20xx年春季學期,免除了x名建檔立卡、農村低保、特困救助對象等家庭學生普通高中的學費和住宿費,總金額x萬元;對x名經濟困難家庭學生,按照每生每年x元的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總金額x萬元。

5、按照省定標準,20xx年春季學期,中職學生免學費x人,總金額x萬元;享受中職助學金x人,總金額x萬元。

6、及時審核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7月15日開始辦理,截至x月x日,20xx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圓滿收官,共簽訂生源地貸款合同x份,簽約貸款金額約xx元。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3

一、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

要求各鄉村醫生轉變“重治輕防”的思想,要把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與疾病治療當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兩手抓,兩手都不能放鬆。通過提供優質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減少轄區居民患病率,提高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的生活質量,當好轄區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門人。

二、明確責任,掌握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步驟

通過這次培訓,一是進一步明確了鄉村醫生在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的工作職責,制定了鄉村醫生績效考核辦法,責任到人;二是從入户建檔到健康查體再到重點人羣定期隨訪,進一步細化了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步驟,為下一步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規範、順利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學習,提高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服務質量

在確保健康檔案真實性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服務質量,這是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訓的重點。一是要求鄉村醫生切實入户建檔,通過面對面的查體,採集真實、準確的健康信息,完整、科學地建立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健康檔案;二是定期為轄區內老年人、糖尿病人、高血壓病人、重性精神病人進行隨訪,科學指導重點人羣的日常活動、飲食和治療,將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症狀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重點人羣的生活質量;三是加強業務學習,熟練掌握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專業知識。這次培訓,從健康人羣的體格檢查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再到後續的健康指導,都做了詳細的培訓和指導,為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提供了有力的專業人才保障。

四、擴大宣傳,提高轄區居民的知曉率和認同度

各鄉村醫生要通過張貼宣傳公告、發放宣傳單、舉辦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提高轄區居民對此項工作的知曉率和認同度,為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羣眾氛圍。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4

20xx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二十字”總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新農村建設各項要求,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科學規劃,注重特色,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主要抓好示範村、“五個一”工程村及主要公路沿線村屯新農村建設。

一、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

(一)高標準完成春耕生產

堅持高標準、市場化、科技型備耕。及時發放糧食直補、綜合補貼、水稻良種補貼、高油大豆補貼2121萬元,落實春耕資金5.3億元,下襬化肥1.3萬噸,組織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850期,累計培訓農民6萬人次;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3.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55.6萬畝,大豆34.4萬畝,玉米15.8萬畝,水稻5.4萬畝。全縣良種播種率達100%,種子包衣率達100%,克服了早春乾旱和春耕期低温多雨等不利條件影響,高質量完成了春耕生產任務。

(二)特色主導產業健康發展

上半年黑木耳、烤煙、果菜、特色養殖、勞務經濟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①黑木耳產業勢頭強勁。加速推進標準化、工廠化、產業化進程,第三屆黑木耳節正在緊張籌備,全力做好升格工作。生產規模達5、79億袋,預計總產2.2萬噸,預計總收入8.8億元,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上;

②烤煙產業標準化推進。實行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種植,機械化作業,精細化管理,落實面積3.8萬畝,簽定收購商品量11萬擔,合同金額5500萬元;

③果菜產業外向化推動。積極實施出口果菜產地備案和註冊登記,穩定面積18.5萬畝,重點發展對俄出口果菜6.5萬畝,其中棚室蔬菜3100畝,預計總產16萬噸,總收入1.33億元以上;

④特色養殖規模化發展。實現規模化圈養,肉牛存欄21490頭,出欄4068頭,生豬存欄38855頭,出欄30051頭,貂存欄43000頭,預計今年牧業產值在1.2億元;

⑤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突出“縣校聯合、定單辦學”的模式,加大對俄勞務輸出,陽光工程培訓1300人,其中技能培訓300人,引導培訓1000人,新轉移1272人,其中新增赴俄158人,預計全年實現勞務總收入3億元以上,拉動農民增收1500元以上。

(三)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20xx年初以來,我縣為了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制定了《加強新農村建設和村級組織建設優惠政策》,從工商、税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事一議、農業生產、農村優撫、農村醫療等六大方面予以扶持,極大促進了全縣新農村建設。

1、試點村農民增收勢頭良好。我縣9個新農村建設省級試點村,僅黑木耳就發展到7332.5萬袋,同比增長62.9%,佔全縣發展黑木耳總量的13%。省級試點村發展規模過千萬袋的村達到4個,佔全縣千萬袋村總數的36.4%。

2、集中推進新農村項目。大城子、夾信子、三岔口、泡子沿四個村建設項目全面啟動,現已完成6個項目建設,其中三岔口村文體休閒廣場正在建設中,泡子沿農民公園工程過半,大城子村渤海國遺址展館主體即將完成,夾信子村的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3、“五個一”工程全面展開。創優村新建、續建主導產業園區6個,新建、擴建文化大院和農民休閒廣場4個;達標村完成90%的驗收項目,其餘進入收尾階段;提檔村建設項目完成80%;重點環境治村全部完成整治任務,規劃村正在組織規劃。

4、村屯綠化、環境整治效果明顯。上半年綠化村屯18個,綠化面積592.5畝,栽植綠色樹木4.8萬株;全縣清路障186處,新修邊溝1萬多延長米,清邊溝8.95萬延長米,清垃圾1.03萬噸,清柴草糞堆1827處,村屯環境明顯改善。

(四)以培養新型農民為重點,完善培訓措施。

我們與黑龍江盛世新農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計劃建設80個農村科技文化信息播報站,現已建成52個,並根據東寧實際上報環境整治、科普、政策法規等信息。完成了16個村“六位一體”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迎檢收尾工作。全縣102個行政村創建計劃生育“雙新”示範村30個,示範户300個。印發《農民應知應會》宣傳單3萬份,《農村法律法規彙編》5000冊,科技人員下鄉1600人次,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850期,發放資料30萬份,播放科普錄像270場,培訓農民6萬人次,佔農民總數的60%。

(五)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

上半年超常規運作,重點扶持寶榮中俄批發大市場、天宇種豬廠、六畜興種豬廠、富鵬木業有限公司、鷹鹿貿易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進入市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省市龍頭企業總數達15個。新增一品專業村18個,一品村總數達51個。新組建專業合作社3個,專業協會、組織達81個。

二、存在問題

一是達標工作難度大。

二是農民難發動,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不高。

三是農業基礎依然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安全監管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首批省級試點村達標驗收年,將採取集中幫扶,連線創建,提升標準,全力推進的原則,重點抓好省級試點村建設。

一是抓住農業生產不放鬆。全力抓好特色主導產業強化關鍵期管理。黑木耳強力推行八分熟採摘技術,人工修剪晾曬,分級包裝,同時加強秋耳生產管理;烤煙實施疏葉控株,增強通透性,提高品質;果菜做好蛀果蛾等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指導;特色養殖業要重點發展家庭規模養殖和養殖小區,抓好肉牛品種改良、母豬繁育,無重點疫情發生。

二是抓好8個首批新農村建設省級試點村達標工作。今年下半年將此項工作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認真落實呼蘭現場會議精神,按照十項基礎建設20條標準抓好落實,做到逐條對照逐項落實,不丟項不落項,高標準完成試點任務。

三是抓好項目落實。按照公益優先、多建多投、多元投入的原則指導省級試點村落實“以獎代投”項目建設,圓滿完成爭取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任務。認真抓好“五個一”工程32個行政村各個項目落實,確保“五個一”工程落到實處。全面抓好“九大民心”工作的實施,確保我縣新農村整體建設上水平。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5

20xx年,我市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以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我市農業增產增效取得新成績,農民持續增收取得新成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農村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農村黨羣幹羣關係得到極大改善,我市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出難得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來,我市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要求,以八大建設為重點,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積極統籌城鄉發展,通過政策惠農、工業哺農、社會支農、科技興農,三農工作和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農村經濟不斷髮展,農民收入穩步增加。

我市始終把“生產發展”放在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位置,按照種植業建板塊,養殖業建小區,水產業建片帶,加工業建園區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持久動力。一是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我市大力開展農業項目建設和勞務經濟開發,農民收入有了明顯增加,今年農民人平純收入可達3742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長17.6%。其中:工資性收入人均可達1893元,增長11.83%;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1585元,同比增長23.91%;財產性純收入人均133.34元,同比增長111.66%;轉移性純收入人均129.68元。二是種植業增產增收。我市積極引導農村閒置土地向種植大户適度流轉,目前種植面積達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户有1305户,種糧面積達到13.4萬畝,佔到全市水田面積的22%。種糧大户不斷湧現,推動了我市的糧食生產。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60.93億元,同比增長24.1%;糧食總產67萬噸,同比增長3.4%;油料總產7.26萬噸,同比增長2.1%;麻類總產1.05萬噸,同比增長5.7%;水果總產3.07萬噸,同比增長22.1%。三是畜禽水產業發展加快。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爭創畜牧水產大市為目標,以配套雨潤集團、永大公司生產為重點,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推動、示範帶動、政策促動,吸引和激發民間資本投入畜牧業,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全年新增45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127個,其中新增萬頭以上養豬場9個,建成並投產的標準化養豬“150”模式豬舍198棟,還有50棟正在建設中,xx年生豬出欄100萬頭,比xx年增加了8.7萬頭。新建萬隻以上規模化養雞場58個,其中,10萬隻以上的養雞場20個,20萬隻以上的養雞場10個,全市年出籠預計可達980萬隻。全市發展網箱養鱔2萬口,全市已發展小龍蝦養殖10.57萬畝,去年小龍蝦產量3萬多噸。全市水產面積達62.50萬畝,比xx年新增2萬畝,完成水產品總產量17.6萬噸,總產值17.6億元,形成了糧食、水產、畜牧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四是農產品加工業得到加強。我市以培育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幫助勁牌酒業、長豐米業、靈溪食品、珍珠果米酒、富川油脂、真有味食品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原材料基地,加快建設勁牌保健酒三期擴建、遠東麻紡、宏風飼料二期等重點涉農項目,加強雨潤集團3000萬隻肉雞屠宰加工項目建設,狠抓設施配套,使我市農產品加工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五是農業招商引資取得突破。去年全市重點農業招商引資項目4個,投資總額4億元,分別是山東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還地橋鎮秀山村建設年屠宰加工3600萬隻肉鴨項目,總投資1.5億元;山東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陳貴鎮馬鞍山建設大型肉雞種禽場,總投資1.7億元;武漢邦之德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北農場建設年產兩萬噸“肽黃金”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湖北健豐牧業有限公司與黃岡萬辰棉業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國際通用包型大型棉花加工廠建設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同時,廣東興隆百萬商品豬養殖小區等農業招商在談項目有3個,預計總投資10.47億元,農業招商在全市形成濃厚氛圍。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農業發展後勁逐步增強。

圍繞農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着重解決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一是農田基本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去年,我市累計投入1.95億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6000餘處,解決農村16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新增、改善灌溉面積9.93萬畝,新增、恢復除澇面積7.84萬畝。今年全市已向國家爭取高產農田整理項目5個,爭取項目資金6477萬元,新增耕地4124畝。二是鄉村道路和客運網絡不斷延伸。全市共建設完成縣鄉二級公路33.8公里,縣鄉三、四級等級公路改造57.52 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00公里,其中,新農村建設134個示範點新建通村通組公路達240公里,新建農村五級客運站4座,建成候車棚40個、招呼站90個,累計投入資金達1.6億元,有效緩解了農民羣眾的出行難問題。三是農村生態家園建設進一步加強。我市以“一建三改”為重點,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全市完成建設沼氣池19680口,血防改廁15800座,新建垃圾池1260個,新裝路燈846盞,拆除農村土坯房、危房達5.74萬平方米,清理溝渠1.6萬米,村莊綠化1.3萬平方米。同時,我市大力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活動,在2個鎮和10個村開展綠色家園示範村鎮建設,建設農村道路和農田林網,構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鄉村田園風光。四是扶貧開發取得新進展。我市大力開展整村推進、產業扶貧和扶貧搬遷工作,使我市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305元,同比增加200元,增長18.09%,貧困人口減少1.54萬人,搬遷扶貧完成517户。我市的扶貧開發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7月份,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高級幹部訪華團專程赴陽新縣考察了寶塔村萬畝湖蒿基地和王家老屋扶貧搬遷新村,給予了較高的評價。9月份,全省扶貧搬遷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現場會在陽新縣召開,楊松、劉友凡等省領導出席了會議。

(三)農村社會事業不斷髮展,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我市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快構建新型農村衞生合作醫療體系,不斷加強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一是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得到落實。從去年春季開學開始,我市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據統計,xx年春秋兩季我市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減免雜費8187萬元,惠及學生77萬人次,免費發放教科書(教材)21萬套,減免金額1188萬元,補助家庭困難的寄宿生3.3萬人,補助金額241萬元。二是農村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實施的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平安計劃”以及農民工參加醫保的專項擴面行動,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醫療保險人數持續增長,農民工參加工傷和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3.36萬人和2.68萬人。我市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市參合農民達到118.61萬人,參合率92.6%。三是醫療衞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大力開展農村衞生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我市爭取到國債項目資金400萬元,用於西塞山區河口鎮衞生院的改擴建及大冶市14家衞生院、陽新縣16家衞生院的基礎設施配置。另外,還投入49萬元用於村衞生室建設,按每個農村衞生室5000元的標準,對我市98個村衞生室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貼,初步解決了醫療條件差的困難局面。四是農村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全市共組織文化“三下鄉”活動460場次,開展了魅力鄉鎮展演活動和農民運動會等文化體育活動,組織播放電影500多場次。市委宣傳部、新農辦和文化局還聯合主辦了“放歌黃石新農村”百場下鄉演出活動,深受農民羣眾的`熱烈歡迎。

(四)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夯實農村工作基礎。

我市從建好基層組織、強化教育培訓、抓好陣地建設、建立激勵保障機制、強化服務意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村級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去年全市對示範點行政村主職進行了集中輪訓,提高了基層幹部帶領羣眾建設新農村的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時積極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進性作用,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得到顯著提高。陽新縣浮屠鎮下屋村投資44萬元完成村綜合樓建設,改變了該村多年沒有村級活動場所的狀況,同時,該村大力開展制度建設,完善了兩委例會制度、學習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建設,加強政務公開,提高了村級民主管理水平。二是村級組織活動條件明顯改善。去年,我市狠抓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建設,全市納入省級規劃的125個新建項目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改擴建項目155個,農村辦公條件得到改善。三是積極推進村務公開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村務公開工作的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同時,在農村廣泛開展文明新村建設和“十星級文明農户”創建活動,組織開展城鄉文明共建活動,形成了鄉風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農村綜合改革層層推進,農村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我市始終堅持把農村綜合改革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通過由點及面、層層推進、不斷深入,農村綜合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一是“以錢養事”的新機制逐步完善。通過開展完善 “以錢養事”新機制的試點工作,建立了“錢隨事走、考核定酬”的“以錢養事”新機制,較好解決了資金怎麼用、事情誰來做、績效誰來評的問題。二是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貫徹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實施。針對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適齡兒童生源減少的實際,對農村中國小布局進行了適當調整,農村中國小教育資源配置趨於優化。三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我市在陽新縣洋港鎮啟動林改試點,完成了15個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佔該鎮總村數的88.2%,林改面積達12.6萬畝,佔山場總面積的85.7%。通過林改,使農民承包、開發荒山的熱情高漲,山權林權得到確認,集體債務得到有效化解,林業發展得到了保障。去年11月,全市召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動員會,此項改革在全市全面鋪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若干指導督辦小組,深入各鄉鎮進行協調指導。四是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初見成效。採取拍賣、租賃、承包等多種形式,明晰所有權,搞活經營權,以資產換資金,以機制換效益,大力改革“五小”工程,同時,鼓勵和扶持民間及個人投資興建小水利,初步實現“以水養水”。五是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健康發展。我市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大力培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改變農民在市場交易中弱勢地位,起到了積極作用。去年,省農業廳將黃石養豬協會、大冶市禽業協會、陽新縣寶塔湖春潮湖蒿專業合作社列為試點單位,目前,全市登記註冊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25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宣傳發動,積極營造新農村建設良好氛圍。

為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我市採取多種宣傳形式,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民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一是通過層層召開工作會議,增強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了全市農村工作暨新農村建設動員會,市委書記王振有同志在大會上做了動員報告,要求各縣(市)區、市直部門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三農”工作全局,切實增強建設新農村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會後,各縣(市)區、市直部門分別召開新農村建設工作會,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各工作隊深入試點村,組織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黨員會、村幹部工作會,對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和重要意義進行了廣泛宣傳,使新農村建設深入千家萬户,家喻户曉。二是舉辦培訓班,提高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的工作能力。今年分別組織舉辦了駐村工作隊員培訓班和村幹部培訓班,並帶領駐村隊員和村幹部前往重慶、四川、遼寧、吉林、武漢、宜昌、孝感等地參觀學習全國、全省的新農村建設典型,通過學習先進,提高了大家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增強了建設好新農村的信心。三是依託各種媒體,積極宣傳新農村建設典型。為了及時宣傳全市新農村建設新進展、新成就、新典型,我市在黃石日報設立《新農村、新氣象》專欄,在黃石電視台的開設了《新農村建設巡禮》專欄,並組織駐村工作隊員、示範村幹部和幫扶企業在黃石電視台開設了《新農村建設在線訪談》欄目。據統計,去年黃石日報共刊發新農村建設相關文章323篇,黃石電視台播出新農村建設專欄節目48期,編髮簡報《新農村》75期,上報省農辦被《湖北農村》、《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簡報》採納24篇,被《湖北日報》作為典型宣傳報道24篇。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湧現出像寶塔村、玉堍村、新畈村等一批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其中,寶塔村被作為新農村建設典型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播出,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各級幹羣的積極性。

(二)抓社會力量參與,努力形成新農村建設大合唱。

社會力量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通過召開座談會,通過走訪企業,通過媒體宣傳等多種方式,積極動員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專院校、民營企業和創業成功人士等社會力量投身新農村建設,在全市建立了全社會廣泛支持並參與建設新農村的良好氛圍,有效加快了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一是積極開展企村聯合共建。共發動160家企業和學校參與新農村建設,幫助示範村啟動了一批涉農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鹿峯集團出資450萬元為三岔路村開展“六改四化”工程,幫助修建了三岔路村集貿市場、圖書室、衞生室和村民文化活動廣場等設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冶市興冶礦業集團已出資150萬元支援金湖街辦上馮村新農村建設,幫助該村搞規劃、修水泥路、通自來水,投入村國小硬件建設,為特困户改造危房,幫助村民解決生活困難,受到農民羣眾的高度讚揚。大冶市九州礦業公司為了徹底改變大箕鋪鎮東角山村落後面貌,投資40萬餘元,硬化通村公路,新建村委會辦公樓,建起了村衞生室,修繕了村國小。福建商會投入20萬元幫助陽新縣白沙鎮土庫村修建了希望國小,又投入24萬元為陽新縣浮屠鎮下屋村修建了通組公路,深受羣眾歡迎。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投入20萬元,幫助陽新軍墾農場和平原村開展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使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據統計,去年全市企業幫扶新農村建設資金達到2600萬元。二是開展村企勞務對接和項目對接。我市積極引導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向農村擴張輻射,通過企業在農村建立基地,與當地農村展開勞務對接,幫助轉移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如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陽新建設五號窯和六號窯,東貝集團在大冶市羅橋工業園興辦東貝鑄造有限公司,黃石電廠與陽新機械廠開展技術合作,幫助陽新機械廠進行技術改造。新冶特鋼、大冶有色金屬公司、三環集團等大中型企業分別將發展的觸角向農村延伸,吸納5000多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我們對全市企業用工情況進行摸底,在用工缺口較大的企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多的村之間展開勞務對接。去年七月中旬,在大冶市還地橋鎮由市委新農辦、市勞動保障局聯合舉辦了全市新農村勞務對接啟動儀式,組織大冶有色金屬公司、美爾雅集團、美島公司和東貝集團等一批企業與農村實行勞務對接,共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定向安置農民工近千人。同時,我市還在企業與農村之間開展村企項目對接,利用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優勢,挖掘農村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實現了農村和企業的雙贏,推動了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如市軸承廠與殷祖鎮鍛造廠結成合作夥伴,由殷祖鎮鍛造廠負責基礎配件加工,市軸承廠負責配件組裝及產品深加工,通過合作,市軸承廠有了充足的材料來源,擴大了生產,該鎮鍛造廠也得到了發展。三環電器公司投資150萬元,在白雲村投資建廠,把閒置的農村國小改造成廠房,實施了5個加工品種。美爾雅集團與玉堍村達成服裝加工協議,在該村建立美爾雅西服手工加工基地,安置了該村婦女勞動力50人,增加了村民收入。通過這些項目有效對接,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三是積極動員房地產企業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先後共發動了60家房地產開發公司開展支持新農村建設“五個一”活動,即為農民“蓋一棟豬圈、修一條馬路、建一口水塘、打一口水井、疏一條溝渠”。如宏維置業有限公司與陽新縣貧困村花塘村結成幫扶對子,為該村捐贈15萬元支持該村新街建設和環境整治;頤陽房地產投資25萬元幫村修建辦公樓和衞生室;順佳房地產公司出資10萬元幫助黃金湖村發展生產和新街整治;聯合置業捐助8萬元,虹橋房地產出資6萬元幫助農村解決“三最”問題。四是積極引導成功人士回鄉創業。通過採取“走出去”與“請回來”相結合的辦法,積極引導在外發展的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充分發揮他們信息、資金等多方面的優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據統計,去年我市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近千人,成功人士返鄉參與新農村建設資金達到5億多元。如劉家畈村引進私營業主柯尊文總投資5000萬建設包括山莊、養豬、林果和魚池在內的生態養殖基地;李河村引進本村老闆呂建軍投資1300萬元建設一個年產50萬隻肉雞的養殖場;大冶市金灣大酒店老闆王志猛回到家鄉金牛鎮晏公村投資20萬元,發展雷竹800畝,籌建了30萬隻規模的養雞場、漁場、休閒山莊和水庫等;汪家壠村9位農民自願參股,每人出資50萬元,建設汪家壟萬頭養豬場;保安鎮老闆袁明勝回鄉創業,正籌備創辦湘蓮加工廠,一期工程投資500萬元,屆時將對該鎮的湘蓮產業化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市已經組織召開了企業和成功人士支持新農村建設座談會,我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回到家鄉參與新農村建設,回報社會和父老鄉親。

(三)抓辦點示範,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去年,我市按照集中力量和整合資源的思路,把扶貧、小康和新農村建設三方面的力量進行了整合,共抽調410名幹部(市直84名、大冶220名、陽新106名),組建了134個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進村辦點(市級示範點28個、大冶市69個、陽新縣23個、企業單獨包村14個)。各工作隊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緊緊依靠村組織和當地羣眾,從解決農民“三最”問題入手,突出抓好經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工作,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幹羣眾之所盼,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不少示範村初步實現了“燒火不用柴,走路不濕鞋,吃水不用抬”。據統計,28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去年共啟動項目197個,總投資1.17億元,其中爭取項目資金997萬元,招商引資7697萬元,農民自籌20__萬元,工作隊幫扶資金861萬元。28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新修通村或通組公路84公里,解決農村安全飲水2.4萬人,新發展萬頭養豬場2個,新建“150”模式養豬場17棟,新建湖蒿9180畝、油茶、臘米、大棚西瓜、柑橘、楠竹、黃金梨等作物1萬多畝,養魚1.14萬畝。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掛點單位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積極的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市委組織部、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市建管委、市水利水產局、市房產局、市經委、市環保局、市日報社等多家掛點單位組織單位黨員幹部深入農村,與貧困農户結成幫扶對子,積極開展訪農户獻愛心活動,幫助村民解決生活困難。各工作隊員積極履行工作職責,帶頭遵守工作紀律,發揚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的作風,爭當忠於職守的好隊員。工作隊員的辛勤勞動換來了農村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換來了廣大村民和基層幹部的歡迎和擁護。有的村民們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隊評價的是“五個一”,即“一顆真心、一腔熱血、一股實勁、一頂草帽、一盞手電”。有的鄉鎮幹部深有感觸地説,我工作了三十多年,接觸了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工作隊到基層指導工作,只有新農村建設工作隊作風最紮實,為老百姓做事最多,最受村民歡迎的工作隊。

(四)抓協調督辦,確保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為了明確責任,各負其責,保障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市委、市政府把新農村建設的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和市直相關部門,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制定了對縣(市)、部門和駐村工作隊“三位一體”的目標管理考核細則,明確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通過切實抓好工作責任的落實,為全市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確保了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和各項新農村工作目標的逐步實現。一是突出重點抓督辦。將“生產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優勢產業基地建設。二是圍繞中心抓督辦。按照領導的要求和指示,在不同時間段,着力抓好村莊規劃制定、村莊整治、“一建三改”、油茶基地建設,雞、鴨養殖小區建設和“150”養豬模式的推廣。三是解決“三最”抓督辦。將市財政、交通、水利、供電、國土、廣電、電信等多個部門進行統籌協調安排,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勢,聯合共建新農村,着力解決農民的“三最”問題,切實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艱鉅,建設發展不平衡。我市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十分薄弱、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渠道淤塞嚴重、病險水庫整治任務重,農業生產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脆弱。相當一部分鄉鎮村的“六改五通”工作離老百姓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規劃工作仍然滯後,農村髒、亂、差的整治工作任務還非常艱鉅。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不平衡,一是示範村與普通村之間進展不平衡,示範村的建設轟轟烈烈,而一些普通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仍很緩慢,有的甚至還未啟動;二是示範村之間進展不平衡,牽頭單位重視的示範村,工作力度大,工作隊長負責的,示範村變化大,成效非常明顯,村民非常感激;反之,不少示範點幾乎沒有變化,老百姓很有意見。

(二)新農村示範點建設投入不足,建設任務艱鉅。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有些項目的資金投入大,地方配套資金要求比較多,導致大項目因地方財政無法提供配套資金而無法啟動。二是有限的資金缺乏有效整合,全市涉農項目多,各部門之間沒有建立統一向示範點集中投入的機制,導致新農村建設不少項目資金,單打獨鬥。沒有發揮有限資金的整體效益。三是幫扶投入不夠,少數部門和企業對新農村建設仍然缺乏必要的認識,被動應付,從錢到物幾乎沒有行動,缺乏應有的幫扶意識,老百姓很有意見。

(三)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我市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風險大,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農村人才匱乏,農業科技含量低,農產品附加值不高,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業產業基地規模偏小,農民專業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弱。農業生產不能持續高效發展,農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特別是集體經濟脆弱,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集體經濟未達到5萬元∕年,一半以上是“空殼村”。自我發展能力較弱,造成農村經濟難以持續健康發展。

(四)思想認識上存有偏差,基層組織缺乏熱情。農村基層幹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從一年來的實踐看,不少鄉鎮、村基層幹部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鉅性、長期性認識不足,思想上有偏差、有誤區,存在等待觀望、被動應付、厭戰畏難的現象,農民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五)規劃意識非常淡薄,村莊建設管理難度大。農民鄉土意識嚴重,規劃意識淡薄,不少地方出現了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的狀況,加以村級以上幹部缺乏全局觀念,管理不嚴,責任心不強,相關管理部門缺乏工作力度和應有的措施,導致村莊建設無序,佈局混亂的被動局面。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6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衞健局圍繞“健康滄縣”目標,強化機關隊伍和醫療隊伍建設,推進“健康扶貧、送醫下鄉、公共衞生提升、優生優育、農村廁所改造、中醫發展”六項工程。全縣衞生健康事業取得新的進展。

一、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三深化三提升”活動紮實推進

局黨組堅持問題導向、責任導向、發展導向,紮實推進主題教育。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了主題教育工作方案,召開部署會議、推進會和研討會。活動開展以來,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8次,機關全體幹部職工集中學習11次,班子成員講黨課8次,下基層調研2次,撰寫學習調研文章8篇並召開理論中心組調查研討會。全體幹部職工撰寫心得體會126篇,參觀了滄州市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主題教育,以開展作風紀律整頓和“雙創雙服”為抓手,持續深化“三深化三提升”活動,提升衞生健康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全系統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二)民生實事全面落實

一是深入開展“送醫下基層”義診系列活動(此項工作作為亮點工作重點打造)。作為縣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縣衞健局、縣醫院、縣紅十字會認真組織做好“送醫下基層”義診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共完成送醫下基層103個村(不含二次進村7個、鄉鎮衞生院集中義診19個),累計義診羣眾6.1258萬人次。其中義診貧困人口3116人次,免費心電圖、彩超、血糖、尿常規檢查5.0153萬人次,心肺復甦和氣管異物應急演練進村進校園培訓8059人,舉辦鄉級健康大講堂19場次,村級健康大講堂103場次。

二是積極推進優生優育工程(此項工作作為亮點工作重點打造)。

1、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堅持駐站檢查與下鄉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已為1980對夫婦提供檢查服務。預計年底能超額完成2080對的任務。

2、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截止目前全縣待孕及孕三個月內應增補葉酸人數7164人,服用葉酸人數6844人,服用率95%。

3、免費唐篩項目。今年以來享受免費唐篩與無創合計的孕婦人數累計3970人,篩查率已達到80%。

4、免費無創基因篩查項目。今年8月1日,啟動孕產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對滄縣户籍孕婦包括流動人口在孕12-22+6周進行免費篩查。目前已完成1557例,居全市前列。

三是紮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與縣民政局、殘聯、扶貧辦等部門密切配合,確保信息準確及時。對鄉村兩級簽約服務團隊進行以鄉鎮為單位的業務培訓,共培訓700餘人,印發簽約服務手冊17萬本,簽約服務書100多萬份。全力做實履約服務,規範隨訪記錄填寫,切實增強簽約服務羣眾的獲得感。截至目前,我縣常住人口簽約率39.43%,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到應籤盡籤,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實現簽約全覆蓋。殘疾人簽約率達95.60%,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77.93%,高血壓病人簽約率達85.03%,糖尿病人簽約率達85.76%,孕產婦簽約率達22.06%,0-6歲兒童簽約率達49.56%,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簽約率達88.84%,結核病患者簽約率達68.28%。簽約服務率、管理隨訪率達到或超過上級要求標準。

(三)健康扶貧積極推進(此項工作作為亮點工作重點打造)

目前全縣貧困人口2237户4171人(脱貧享受政策2205户4094人,因在外上學、打工等原因,簽約4030人),貧困人口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應籤盡籤。落實“先診療後付費”患者1017人,大病救治193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32240人次,並全部進行年度體檢。具體推進舉措:一是開展衞生院長遍訪貧困户活動。活動走訪貧困人口3950人,電話隨訪80人,發現血壓、血糖偏高的患者223人次。二是開展大病患者專家巡訪活動。滄縣醫院組織19個大病救治專家組,對全縣194名貧困人口大病患者進行巡訪,對全縣大病患者204人進行巡訪。三是開展履約服務“回頭看”活動。聯合縣醫保局進一步加強對建檔立卡人員慢性病管理。目前經縣醫保局認定的564名慢性病患者全部發放了慢性病卡。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對所服務的貧困人口全部按照每年不少於4次的服務標準對履約服務情況進行“回頭看”。鄉村兩級共出動醫務人員946人,履約服務貧困人口3900人。四是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季度督導巡查制度。對鄉鎮衞生院健康扶貧工作情況開展督導巡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五是全面開展宣傳服務活動。1月份開展了“冬季暖心服務活動”,3月份開展了“健康扶貧宣傳”活動,6月份開展了健康扶貧“回頭看”夏季行動,9月份開展“中秋慰問”活動。

(四)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持續提升

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以健康檔案向居民開放、醫防融合、新生兒入户訪視整改、強化結核病患者管理等四項工作為重點,通過績效評價、補助資金獎懲、沉底培訓等管理手段,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居民可用手機下載APP瀏覽個人檔案,方便居民對檔案利用和監督;新生兒隨訪方式由電話訪談更新為入户面對面訪視;結核病患者管理率和規範服藥率有效提高。截至目前,重點服務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省級績效標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667560人份,建檔率達99.8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為71.41%、67.21%,血壓、血糖控制率分別為69.74%、67.02%,孕產婦早孕建冊率為85.19%,產後訪視率92.92%,新生兒訪視率95.63%,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78.58%,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87.04%,老年人體檢率69.09%,結核病患者管理率為87.97%。

(五)醫療衞生水平穩步提高

縣醫院加強“五大中心”建設(胸痛、卒中、創傷救治、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救治),投資800餘萬元新購置彩超機,腹腔鏡等設備;開展培訓18次,培訓3103人次。目前縣醫院中高級職稱達318人(高職46人,中職272人)。精神病醫院選派6名業務骨幹到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培訓。19名鄉鎮衞生院院長到滄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參加培訓;343名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到上級醫院培訓學習;對21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護士進行了培訓;對204名村衞生室人員進行了培訓。

醫療軟硬件的不斷加強,帶動了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醫療業務收入不斷增加。截止目前,縣醫院門診量21.8萬人次,出院3.1萬人次,業務收入2.45億元;精神病醫院共收治病人2414人,實現業務收入3500萬元;衞生院實現業務收入1504.79萬元。

(六)衞生執法監督得到加強

一是認真做好雙隨機抽查工作。本年度通過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監督信息平台》接收抽查任務164件。嚴格按照相關工作要求,派出抽取的監督員進行監督檢查,共完成156家,關閉數3家,無法監督數5家,監督完結率100%,完成率95.12%,對存在問題的被監督單位制作了現場檢查筆錄和監督意見書19份,並將查處整改情況限期上報;立案查出一起。

二是開展醫療亂象治理。制定《滄縣醫療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滄縣醫療服務不規範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滄縣打擊欺詐騙保規範醫療行為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縣縣級醫院、衞生院、民營醫院、進行專項檢查42次。圍繞“組織管理、醫療環境、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等內容,積極開展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督導檢查活動,按照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督導檢查表,對衞生院、民營醫院、診所家醫療機構進行督導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醫療文書書寫不規範等8個方面問題均已整改到位。

三是大力開展醫療廢物集中整治。我縣自20__年7月開始實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今年央視“3.15”後,我局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三查”,摸清底數。組成七個專項檢查組,分鄉包片深入到鄉村進行排查督查。對1080家醫療機構進行排查,發現存在問題單位92家,現已經整改到位。未發現有出售醫療廢物的行為。同時,制定滄縣醫療廢物處置專項整改方案,對全縣所有衞生院、民營醫院負責人召開培訓會,進一步部署整改並建立長效機制。

(七)疾病防控明顯增強

一是全力做好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及監測工作。全縣19個衞生院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和登記制度,各類傳染病報告率均達100%。截止目前,全縣無甲類傳染病發生。報告乙、丙類傳染病19種,總計2470例,報告發病率為344.7/10萬,與去年同期比,今年傳染病發病率較去年同期發病率下降了15%,無死亡病例。自11月12日北京報告2例人間鼠疫病例以來,我局積極準備全面做好鼠疫防控工作,目前無疑似病例發生。

二是衞生應急工作成績突出。今年以來,為鍛鍊隊伍,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我們更新設備,加強業務培訓。10月份在市衞健委組織舉辦的“全市衞生系統自然災害及重大傳染病衞生應急演練比賽”中,縣醫院、縣疾控中心、縣衞生監督所第一次聯合參賽,成績名列16支代表隊第三名。

三是加強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管理工作。加強疫苗接種審核“三查七對”工作。對基層衞生院預防接種門診醫生進行業務培訓,確保疫苗使用全程冷鏈保存和接種安全。接種一類疫苗179038劑次,二類疫苗12406人劑次。一類疫苗接種率均達到95%以上的國家標準。

(八)鄉村一體化穩妥推進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和我縣實際,確定舊州中心衞生院和紙房頭鄉衞生院作為試點單位。組織兩個試點衞生院相關人員赴黃驊市衞健局和河間市衞健局學習交流。結合我縣實際牽頭起草了《滄縣推進鄉鎮衞生院與村衞生室一體化管理試點實施方案》。試點衞生院率先在原承擔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村衞生室推行一體化工作。在落實完成省定的人員、准入退出、財務、藥械、業務、績效等“六個統一”的基礎上,按照市衞健委統一要求,又推行了信息化管理、標準化管理“兩個統一”,正在逐步形成“八個統一”管理模式。

(九)其他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平安建設: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攻堅行動,嚴格落實“一台帳、三清單”制度。深入開展“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迎大慶”百日攻堅行動。對所有醫療單位包括各民營醫院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督導,共發現隱患48處,整改到位48處。信訪穩定:開展了3次信訪積案集中化解攻堅行動,對可能引發信訪問題的不穩定因素進行了全面深入地排查摸底,確保重點人員時時穩控。全國“兩會”和“國慶”期間,我係統無一人出現進京赴省越級訪。農村改廁:配合農業農村局進行農村改廁1.22萬座。完成培訓500餘人次,印發《滄縣農村衞生廁所改造技術手冊》3萬冊。累計下鄉督導遍及18個鄉鎮、100餘個村。

二、20xx年重點工作謀劃

20xx年工作思路:圍繞“一大目標”(健康滄縣),突出“兩個抓手”(鄉村一體化和衞生執法監督),推進“三項工程”(送醫下鄉、優生優育、婦女兩癌篩查),實現“四個提升”(健康扶貧、基本公共衞生、疾病防控、醫療水平提升),為全縣人民健康保駕護航,增強全縣人民衞生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積極推進鄉村衞生健康服務一體化工作。在鞏固兩個試點衞生院(紙房頭鄉衞生院、舊州中心衞生院)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按照省的要求在全縣穩步推開。

二是加強衞生執法監督工作。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嚴格醫療廢物處理,保障醫療安全。嚴厲打擊和整治醫療詐騙、虛假宣傳、亂收費等醫療亂象,解決醫療衞生領域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有效維護人民羣眾健康利益。

三是送醫下鄉工作。繼續組織滄縣醫院和縣紅十字會專家團隊開展送醫下基層、應急救護進校園活動。全年計劃完成送醫下基層100個村,義診羣眾5萬人次,免費彩超、尿常規、血糖等檢查3萬人次,舉辦義診健康大講堂100場,心肺復甦和氣管異物應急演練進校園培訓師生7000人,持續提升全縣羣眾健康獲得感。經過努力,年度目標能夠超額完成。

四是優生優育工作。

1.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年內免費發放8000人份。

2.免費唐氏篩查和免費無創基因篩查項目:完成服務人數達到建檔孕產婦人數的80%以上。

3.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年內完成服務20__對夫婦(目標人羣覆蓋率的80%、1600對)。經過努力,年度目標能夠如期完成。

五是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工作。為1950餘名35-64歲農村婦女(重點是貧困人口)開展乳腺癌、宮頸癌篩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提高婦女健康水平。經過努力,年度目標能夠如期完成。

六是健康扶貧提升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措施,保障各項健康扶貧政策紮實落實,全面做好“醫療有保障”工作,進一步提高貧困羣眾滿意度。

七是醫療能力提升工作。加強人才交流培訓,組織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到市級及以上醫院的人才交流培訓,提升基層人員醫療水平。

八是健康促進工程。以“健康滄縣”建設為目標,以百姓健康為中心,以基層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實施“健康促進”工程。推進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具體內容包括:為居民建立動態健康檔案66萬人;為老年人免費體檢(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B超心電圖等)6.3萬人;管理隨訪高血壓、糖尿病患者11萬人、3.5萬人,有效控制病情發展;管理孕產婦0.6萬人,保障優生優育,減少先天疾病。經過努力,年度目標能夠如期完成。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7

今年以來,我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根據城鄉融合的發展趨勢和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鄉轉型升級的新要求,圍繞“農村環境整治、農民住房解困和農村三資管理”三大農村工作重點,在大力推進“富裕鄉村、安居鄉村、潔淨鄉村、文明鄉村”四大行動上,又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開創了我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新局面。20xx年我區連續第五次獲得“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xx縣”、榮獲全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低收入羣眾增收行動計劃”先進集體、柯橋區經營管理總站榮獲全國農村經管工作先進集體。

一、城鄉環境整治不斷推進

一是潔淨鄉村競賽活動深入開展。從拓展“潔淨鄉村”競賽層級、完善 “雙最”評選辦法、啟動庭院整潔户創評活動、首創區級領導 “三長制”管理模式、健全鎮級長效監管體系等方面着手,深入開展“潔淨鄉村”競賽活動。20xx年全區已分別有179個和327個通過一次以上環境衞生示範村和整潔村考核,分別佔去年集中整治考核驗收327個村(居)的54.7%、100%。全面開展庭院整潔户創建評比活動,全區各地申報創建五星級庭院整潔户達1563户,當年實現庭院整潔户創建覆蓋率在環境衞生整潔村和示範村中分別達到5%和10%以上。二是農村環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快地埋式垃圾中轉站、道路機掃車輛、灑水車輛和吸糞車輛等環衞設備的配置步伐,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小型集中公廁搬遷改造進程。迄今,全區擬建的36個地埋式垃圾中轉站,已完成基坑開挖27個,其中24個已完成設備安裝,有10台已正式投入運行。

已有8個鎮(街道)引進、購置道路機掃車20輛、灑水車 15輛,其中20xx年新購置掃路車3輛、灑水車1輛、吸糞車5輛。20xx年共有7個鎮街14個村立項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申報接入農户4718户,其中位於城鎮規劃建城區外的農村9個,申報接入農户2947户。當年申報立項新建水衝式公廁450只,涉及130個村(居),其中屬小型集中改建212 只。三是環境整治要素保障不斷強化。在資金保障上,20xx年我區安排5100萬元財政資金,專項用於“潔淨鄉村”競賽和農村環境“雙最”評比。在政策保障上,出台《關於深化“潔淨鄉村”競賽活動的意見》、《關於切實加強集鎮環境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開展庭院整潔户創建評比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崗位考核上,堅持把環境整治納入鎮(街道、開發區)和區機關部門美麗鄉村建設年度崗位責任制考核內容,把環境整治績效與村級基層黨組織“評星晉級”掛鈎,與年終新農村建設項目財政扶持資金兑現掛鈎。

二、示範精品創建不斷提升

一是以規劃為龍頭,優化佈局。20xx年,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更加註重示範村、精品村各景觀節點的規劃設計,要求美麗鄉村精品村必須有整體的景觀規劃設計,有明確的主題和亮點,如“大禹文化--夏履橋”、“四季鮮果--謝家塢”等。在規劃編制時注重鄉村休閒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與周邊村的協調建設,並注重對各類規劃建設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進行會審。同時注重優化美麗鄉村示範村、精品村的佈局,在建設安排上儘可能做到沿線、集中、靠景區,目前全區2個示範村連成一片的區塊有8個,與景區相連的有3個村。二是以項目為抓手,加大投入。當年安排示範村建設25個,共落實建設項目 94只,計劃投入資金10377萬元,其中安排財政資金7362萬元;同時,將上年建設效果較好的示範村作為精品村來打造,當年安排精品村10個,已全部完成景觀規劃設計,有8個村通過會審並下達建設項目計劃,共落實建設項目71只,計劃投入資金4902萬元,其中安排財政資金3200萬元。積極實施市級各類創建項目,當年共申報市級全面小康示範村4個、先進鄉鎮2個,啟動市級美麗鄉村示範區2個、精品村5個、中心村2個。積極參加全省首屆“浙江最美鄉村”創建活動,漓渚鎮棠棣村榮獲全省20個“浙江最美村莊”之一,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村。三是以規範為目標,強化管理。通過舉辦全區美麗鄉村示範(精品)村創建業務培訓班和實地參觀學習的方式,明確創建要求,細化創建項目,提高創建水平。與財政局聯合出台《xx縣美麗鄉村示範(精品)村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規範立項手續,加強項目監管、明確驗收標準、統一提交資料,使各建設項目操作規範化、資料標準化、驗收程序化。

三、農村住房解困不斷深入

一是全面調查,確定名單。在動員部署的基礎上,我區紮實有序地開展了農户住房情況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區農村住房困難户户內人口、主房(附房)面積、違法建築、應拆未拆舊房及擁有商品房、安置需求意向等第一手資料。經多次核查,除縣城核心區柯橋街道外,在全區18.4萬户農户中,三年內達到人均佔地面積不足15平方米或人均建築面積不足25平方米的住房困難户及邊緣户為4975户,佔全區農户總數的2.6%。經村、鎮新農辦、鎮班子成員、鎮主要領導層層審核把關,並進行公示後,建立了住房困難户“一户一檔”數據庫,實現了動態信息管理。二是出台政策,制訂方案。出台了《關於xx縣農村住房解困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8+x”的模式,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有效緩解農民建房需求,不斷提升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各鎮(街道、開發區)因地制宜創新解困途徑,制訂出3年內分年度農户住房解困細化方案和分户解困時間表鄉村建設工作總結鄉村建設工作總結。

從解困方式上,全區通過農房修繕方式解困8户,農房翻(擴)建方式解困522户,農房新建方式解困786户,舊房調劑方式解困345户,農民公寓方式解困1007户,宅基地置換和集中居住區方式解困569户,“空心村”改造方式解困235户,其他住宅安置方式解困573户,“x”自創途徑方式解困187户;從解困時序上,20xx年解困1302户,佔住房困難户總數的30.8%;20xx年解困1492户,佔住房困難户總數的35.2%;20xx年解困1438户,佔住房困難農户總數的34.0%。三是狠抓落實,成效明顯。到20xx年底,全區通過“空心村”改造、農民公寓、宅基地置換等途徑,解決農村住房困難户1442户,佔總任務數的30%。大力推進空心村改造,全區除柯橋、華舍兩街道外的15個鎮(街道、開發區)確定啟動“空心村”改造點共計17個,改造總面積229.6畝,總拆遷建築面積76655平方米,涉及農户452户。已拆除房屋建築面積69120平方米,佔應拆遷面積的90.17%。

紮實推進宅基地置換,當年新安排集中居住區土地指標2批次計50.6 畝,新啟動集中居住區2個,累計有14個鎮(街道、開發區)啟動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組織召開6次宅基地置換聯審會議,完成宅基地置換農户870户。穩步推進農民公寓建設,當年啟動建設17個農民公寓建設點,計劃建設住宅340套,共計5萬平方米。同時,統籌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當年全區有7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3個農貿市場立項並動工建設。

四、三資管理改革不斷深化

一是調查研究,出台政策。完善政策意見,出台《關於深化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的意見》和《深化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創新制訂“6項制度、12個管理流程”,做到制度全面覆蓋,程序全面規範。健全交易制度,出台《關於創新農村產權交易管理的意見》、《xx縣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xx縣農村產權交易操作規程(試行)》等各項交易制度。二是抓點做樣,整體推進。年初在錢清鎮和平水鎮分別開展以規範資產管理和資源管理為重點的試點工作基礎上,全面推進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改革,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村級集體收入大幅增加。同時建立健全農村產權交易機制,通過建立柯橋區農村產權交易網,及時發佈各類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及成交情況,實現農村產權交易相關資料的網上申報、審核、公開。

通過創新探索農村產權交易的網上競價交易,以網上競價的方式,實現農村各類產權的網上交易。三是清產核資,規範合同。全區統一組織開展了清產核資工作,對所有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盤點、清查、核實,全面摸清資產、資源的存量、種類和分佈,並對清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逐項整改。據統計,全區有369個村(居)完成清產核資,共撤銷銀行賬户:個,取消違規定期存款16筆計3198.1萬元;處理以據抵現2184筆,金額 6402.3萬元;收回借款100筆,金額2059萬元;收回欠款749筆,2769萬元;核銷賬面虛列資產3638筆,金額15783萬元。共對 14963份經濟合同進行了清理,清理出應規範合同11416份,目前已經規範11256份,通過規範村集體收入年增加1.18億元,增長29.3%。

五、土地管理制度不斷創新

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基金。在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基礎上,按照“建立機制、多方籌措、逐步提高”的原則,由區財政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佔用税、土地出讓收入和其他財政資金中,每年籌集耕地保護補償基金2億元,確保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得到落實;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堅持“用責任約束,用補償激勵,用規劃管控,用整治改善”的原則,堅守耕地“紅線”,分層次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從20xx年起,對所有糧食功能區耕地按每畝每年100元的標準補償到農户;對現有基本農田保護數量超過上一輪保有量的(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按每超一畝600元/年的標準進行補償;完善農村土地整治。按照節約集約的原則,規範有序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進一步提升復墾土地質量,加大對復墾土地的補償激勵力度。從20xx年起,對通過上級竣工驗收批覆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按淨增復墾指標30萬元/畝的標準進行補助,有結餘指標的再由區政府按20萬元/畝價格有償回購統籌使用。二是創新宅基地使用制度。探索農村宅基地空間置換機制。

引導農民到中心鎮、中心村集中居住,突破農村宅基地僅限於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置換的侷限。一是國有出讓土地的,按《關於推進農村宅基地置換鼓勵農民進城鎮居住的若干意見(試行)》執行。二是集體土地的,接收對象屬鎮內其他村的住房困難户或邊緣户,在接收村村級經濟合作社同意的前提下:

①允許到該村調劑、購置舊房;

②以農民公寓形式安置的,在享受宅基地置換政策的同時,按每接收1户補償1萬元的標準對接收村進行補償,補償資金由縣財政和輸出村各承擔50%。建立鼓勵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

按照“自願、有償、集中”的原則,通過以房換房、以房換錢、以房換租等形式,鼓勵農民進城鎮居住。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機制。按照《柯橋區農村新建個人建房宅基地使用權競拍細則(試行)》精神,通過“有償選位、級差排基、有償使用”等方式,探索建立節約宅基地經濟調節機制,引導農民節約集約使用土地。三是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改革土地徵收制度。逐步縮小徵地範圍,完善徵地補償制度,適時提高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標準,全面落實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方式。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除商品房開發以外的物業用房,也可以在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雙方自願的前提下,採用轉讓、入股等方式,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

六、農村脱貧致富不斷強化

一是部門聯村,項目扶持。20xx年我區88個部門分別結對幫扶一個欠發達村,每年提供不少於10萬元的幫扶資金,全年啟動幫扶建設項目127個,新建成項目84個,到位資金1213萬元。做好全區經濟薄弱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立項、指導、驗收和資金下撥等工作,全年下達經濟薄弱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37個,項目總投入資金1865萬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1357萬元。全年落實經濟薄弱村購置物業項目11個,投資額1391萬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783萬元(經濟薄弱村自建物業項目立項4個,投資金額2420萬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600萬元)。截止20xx年底,我區原有經濟薄弱村88個(年經常性收入不足20萬元)成功脱貧19個,佔總數的21.6%。二是調查認定,建立檔案。

根據省農辦的統一部署,通過成立組織、廣泛宣傳、周密部署、深入調查、審查公示等環節,全面完成了新一輪低收入農户和扶貧重點村調查的認定工作,並建立了新一輪低收入農户的電子檔案。經調查,全區最終認定低收入農户15801户、37078人(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扶貧重點村村數為12個,20xx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4173元,同比增長10.8%。三是編制規劃,落實項目。針對我區山區工作實際,編制完成了《xx縣山區經濟發展規劃》(送審稿),規劃範圍包括稽東、王壇、平水等八個鎮街。鼓勵和扶持在南部山區積極推進優質畜禽養殖基地、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加快培育“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塊狀經濟。同時組織8個山區鎮(街道)進行項目申報,共上報各類項目167個鄉村建設工作總結工作總結。

七、城鄉統籌工程不斷優化

一抓權證登記。在20xx年完成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的基礎上,確定湖塘街道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工作,並在面上16個鎮(街道)23村同時開展。到年底,全區36個村全部完成承包檔案資料清核、地塊示意圖繪製、登記簿建立、權證變更收回等工作。據統計,該36 個村二輪承包時登記農户1.91萬户,承包面積3.17萬畝,到登記日,累計變動登記農户0.49萬户,面積比二輪承包時減少0.59萬畝。通過登記,進一步明確了農户承包土地的地塊、面積、“四至”等情況,鞏固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了農户財產權的保護落實。二抓土地流轉。順應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趨勢,積極引導農户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不同規模經營主體集中,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強土地流轉信息的對接、政策諮詢、合同簽訂等服務工作,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全年新增土地流轉0.62萬畝,累計土地流轉率達到65.6%。三抓培訓轉移。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大力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培訓內容由職業技能培訓拓展到創業培訓、學歷教育、管理服務能力和文明素質等方面,全年培訓農民1.35萬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0.58萬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新增師資庫人員30人,總數達到68人。開展焊工、農家樂特色菜、家政服務三個項目的農民職業技能比武活動,在全市農民技能比武中榮獲團體一等獎

四抓失地農民保障。針對事實失地農民的實際情況,切實做好該羣體的保障工作,促進農民市民化。全年為漓渚、錢清、平水等19個鎮(街道、開發區)109個村居2914户農户辦理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土地權證變更收回手續,參保人數7062人,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五抓持股改革。在錢清等鎮推進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共量化集體資產6447萬元,持股村民(社民)1472人,人均持股43798元,把集體資產量化到社員,為農村向社區化發展提供了基礎。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8

美好鄉村建設以來,各項工程任務穩步推進,整體成效明顯。現將相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硬件設施建設情況

1、科學編制規劃,促使建設科學合理

依照“生態宜居、和諧”的目標,特委託規劃設計院進行了規劃編制。在村公開欄對規劃進行公示,徵求村民意見,及時調整規劃方案。

2、道路建設(村村通)工程。在龍宮路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投入,完成了新農村每户房前道路工程,之前村民反映的下雨天出門回家鞋子全是泥水的現象不在存在。建設房前屋後水泥路1488米;新村中心主幹道路硬化1760米;修建下水道2188米。

3、道路亮化工程。通過爭取美好鄉村建設資金,實施了xx村莊亮化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32盞,廣場中心高杆燈1盞及4個分射式廣場燈,現已完工並投入使用。

4、溝塘清淤工程。老村委會到國小段的溝塘淤泥太多,雜草叢生,嚴重破壞鄉村環境。今年啟動清淤工程,用挖掘機把淤泥整出,溝坡兩側鋪設水泥石板。清淤工程達790米。

5、新建綜合樓。其中包括:為民服務大廳(一樓)、衞生室(一樓)、警衞室(一樓)、新村委會(二樓)、多功能活動室(二樓)。

6、公共廁所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7、房屋改造。地處淝河邊,每當雨季年年被淹。按照規劃編制開始搬遷。至目前,新村現有人口1055人,已完成改造203户,規劃1636人409户。包括屋面粉刷、危房改造。

8、新建文化廣場項目:文化廣場佔地2700平方米,文化戲台一座,涼亭2座,文化宣傳牆4面,籃球架1對,體育健身器材、村務公開欄法制宣傳欄、黨員電教展板齊全。

9、綠化改造。根據綠化設計方案,一是完成了龍宮路和村委會到國小東門前綠化景觀栽、補植工作。道路及門前屋後綠化6496平方米、新建農民柵欄式菜園400多米。

10、新建太陽能污水處理池一處及沼氣池3座。

11、村莊環境整治。為配套房屋改造及綠化工程效果,村內小草堆、小糞堆、小廁所、小豬圈、小垃圾堆等髒亂差現象進行了拆除和清理,使村莊整治效果得到了鞏固和提升,“五小園”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得到村民一致好評,既美化環境也合理使用得房前屋後的土地。

12、飲水、通信、電力等工程全部改造完成,達到上級要求,村民生活滿意度日益提高。

13、經濟發展:利用北淝河的自然地理優勢,致富能人創立合作社(袁賀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資源共享,產業不斷擴大;通過土地綜合整理,加大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力度,推進規模經營,農業主導產業(玉米、水稻)得到提升。

二、健康文明的村風民風得到明顯提升

1、積極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村組建了廣場舞隊,龍燈隊等多隻文體隊伍,定期開展活動;舉辦了“二老”廟會;開展“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議活動,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挖掘當地獨有的特色文化資源,弘揚健康向上的新時代農村風尚,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2、充分發揮綜合文體廣場,籃球場、乒乓球桌、體育健身器材等美好鄉村建設成果作用。一方面將這些體育設施全天向村民開放,為村民業務活動提供良好的場地;一方面則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動中心電視錄像室、農家書屋等活動資源,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文化體育比賽活動,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9

在建設新農村中的,主要做法有三點:一是與“淮白五”抱團發展,夯實產業基礎,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讓羣眾過上好日子;二是實施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場鎮改造和院落整治,努力實現農村美,讓羣眾住上好房子;三是保證農民的“四項權利”,創建“三項機制”,逐步讓農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一、夯實產業基礎,發展鄉村旅遊

在“十里荷鄉”環線與五福大道沿線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在山脈片規模發展蔬菜、藤椒、伏季水果等產業,助推業興、家富。

(一)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創新推動鄉村旅遊。通過招商引資、鼓勵回鄉創業、培養種養能手等方式,在xx大道建設了伏季水果母本園、薰衣草觀光園、生態農莊、景觀農業基地、草莓基地等休閒觀光農業基地;在“十里荷鄉”環線建成了連片賞荷基地600餘畝,魚塘150餘畝,伏季水果200餘畝,配套修建道路6公里、步遊道7公里、生態走廊2公里、蓄水壟埂12條、觀景平台7座、景觀雕塑9個、土特產銷售攤位7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成功開發了荷葉茶、蓮子、盆栽荷花等旅遊產品。依託產業基礎成功舉辦四屆荷花節,推動了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實現了助農增收,鄉村旅遊目的地建設初見成效。

(二)優化兩片提升發展傳統農業。山區伏季水果產業發展迅速,新組建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1個果蔬產業協會。藤椒種植規模迅速擴大,栽種面積已達800畝。清明片區大棚蔬菜和水果種植品種更新、技術升級。羊、跑山豬等養殖業穩步發展,新增水產養殖240畝。

二、整合政策資源,改善人居環境

結合集中居住區建設和院落整治,以“四改六治理”為抓手,開展美好庭院創建和我家愛衞生評比活動,發動羣眾從我做起、從自家庭院着手,打造優美農村人居環境。

今年初,以“十里荷鄉”環線為試點,實施了“三改四進一提升”工程,現已初見成效。試點環線完成完成坡屋面改造209户,100%完成改廚改廁改圈(改廚119户、改廁118户、改圈8户),硬化入户道路與庭院1萬多平方米,發動農户自籌人工費粉白外牆12000餘平方米,裝飾圍牆灰筒瓦350餘米,安裝文化小品30餘處,打造了窪子林節點廣場1個,整治院落5個,發動農户在環線和院落種植了三角梅。通過綜合施治,改善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營造優美農村人居環境。

三、加快特色鎮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

圍繞規劃先行、項目支撐、產鎮相融的思路,以建設“歐式風情小鎮”為目標,奮力推進特色鎮建設。近三年,累計投資2億元,開工建設了蓮花亭廣場,實施了場鎮綠化、場鎮風貌整治、老街區基礎設施提升等項目,其中五福大道沿線實施歐式風貌改造2萬平方米、順江街歐式風貌改造1萬平方米,增設了路燈綠化等設施,初步形成獨具歐式風格的場鎮形態,不斷提升了場鎮宜居品質。

四、創新機制體制,推進基層自治

結合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鎮充分尊重羣眾意願,發動羣眾參與到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來,把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選擇權”落到實處,創建了基層自治的“三項機制”,助推人和。

(一)以“美好庭院”創建為載體的示範引領機制。户申請、組評議、村推薦,每月全鎮評比出6户“環境優美、家庭和諧”的美好庭院示範户,給予授牌表彰。

(二)以“我家愛衞生”評比為抓手的激勵機制。以院落為單位,圍繞“人和、村美”,通過組評選、村推薦、鎮評比,每季度在全鎮開展評比、通報、表彰。

(三)以院落管理為核心的保障機制。院落和集中居住區成立院落業主委員會解決“誰來管”,民主討論制定院落公約解決“怎麼管”,實現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

下一步,我鎮將繼續圍繞“業興,家富,人和,村美”這一目標,結合實際,努力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0

一、強化組織建設

建好組織是做好計生協工作的前提,為此,我們堅持以協會換屆為契機,結合個別調整,對不適應協會工作的會員勸其退會,及時吸收有能力、有特長、熱愛協會工作的同志入會,自去年協會換屆以來,會員隊伍調整了8人,其中退會3人,入會5人。開展好協會工作,要有好的隊伍素質。我們組織會員每季度學習一次,理事每月學習一次。學習協會工作、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優生優育、生殖保艦科技致富等知識。通過學習,全面提高了村協會組織成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二、搞好宣傳帶頭

為了切實轉變羣眾的婚育觀念,使羣眾自覺地實行計劃生育。我們以“雙進”、“雙建”,“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載體,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協會活動室、“靈渠工程”、計劃生育文藝節目、黑板報、發放宣傳品等形式,搞好經常性的宣傳活動。通過面對面,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二是利用春節、五.二九、九九老人節等重大節日,進行計劃生育集中宣傳,特別是圍繞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大力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宣傳少生、優生,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的新型生育觀念。如會員王亞英通過學習交流認識到少生優生的好處,主動申請終生只要一個女孩。在她的帶動下,我村又有劉士達等兩户申請辦理了終生只要一女孩的手續。會員於芳明通過學習,掌握了梨棗種植管理技術,帶頭種植梨棗12畝,並動員其他羣眾搞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梨棗。

三、積極開展優質服務

我們村計生協緊緊圍繞廣大育齡羣眾的需求,全方位的搞好服務活動。在生產方面,帶領羣眾互幫互助,共同致富,在麥收、秋收大忙季節組織幫扶隊,對村計生户、雙女户進行幫助。去年麥收時,雙女户申學生因本人有病,家屬在醫院照顧他,家中麥子無人收割,非常着急,我和其他幾個會員主動聯繫機械幫他把麥子收到家。村協會還利用各種方式幫助計生户上項目,發展經濟。育齡婦女孫福英剛結婚時,想上項目,又沒門路,協會理事白麗萍知道後,主動教她理髮技術,並幫她開了一個理髮店,現在生意很紅火,在協會帶頭和幫助下,目前我們劉廟村會員和會員聯繫户共開辦門店76個,個體企業3個。在生活方面,我們積極幫助計生户解決困難,使他們體會到實行計劃生育的優越,如我村宋丕成是雙女户,他長年有病,經濟比較困難,小女兒去年考上大學,家裏交不起學費,村協會知道後,把這一事情報告村兩委,建議進行捐款,廣大會員和黨員、幹部一道捐款8千多元,解決了宋丕成小女兒上學困難的問題。我村獨生子女户孫月紅去年秋因病去世,剩下他妻子和兒子兩口人,生活比較困難,會員宋士良幫助他兒聯繫學習微機,村兩委把他兒安排到鳳祥集團上班,現在工資近千元。在生育方面,我們圍繞產前、產後、術前、術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如我村育齡婦女趙麗珍去年年底臨產,家中無人照顧,協會理事、專職主任李雪英主動到陽谷照顧她,直到她對象回來。她對象非常感激,在拜年時機給李雪英叩頭致謝。通過我們的服務,提高了協會在羣眾中的威信,也促進了廣大羣眾婚育觀念的轉變。

四、實施政策推動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育齡羣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村協會建議對計劃生育户制定一些優先、優惠政策。村兩委採納了我們的建議,並制定了對計劃生育户八項優先、七項減免、三項落實、一項保障等優惠政策,八項優先即致富場地優先、宅基安排優先、各項承包優先、入學就業優先、貸款扶持優先、提供信息優先、物質供應優先、產品銷售優先;七項減免即:義務工減免、承包費減免、獨生子女學雜費減免、校服費減免、農業税減免、信息技術費減免、健康查體費減免;三項待遇落實即:獨生子女優待政策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落實、計劃生育雙女户父母養老保障落實;一項養老保障:即全村70歲以上實行計劃生育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養老金30元。對各項優先優惠政策的落實,村協會積極的進行參與和監督。以上措施的制定,提高了全體村民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如村民劉光貴是雙女户,有意招上門女婿,媒人提親時提出此事,男方孟慶福思想有顧慮,怕來劉廟後被別人看不起,受氣。村協會得知情況後,我和村協會的另一名理事,親自到石佛鎮廉莊村的孟慶福家做工作。明確表示,來後不光要和其他村民一樣看待,還要優先兑現對他的各項照顧,打消了他的顧慮。婚後,建議村兩委在鳳祥湖邊最好的位置給他安排宅基,並幫助其貸款建起了糧點,年收入五、六萬元。使劉光貴一家真正體現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

五、搞好集中活動

春節、“五.二九”、“九九”老人節等重大節日,是開展計劃生育協會活動的有利時機。我們村協會和村兩委一道堅持在各重大節日期間,開展對計劃生育户、孤寡老人開展走訪慰問等宣傳服務活動,把黨的計劃生育方針政策送到家、送到人,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他們體會到實行計劃生育的好處。如每年的“五.二九”、“六一”,我們村協會建議村兩委一塊過,村協會的幾名理事,一方面和村兩委幹部一道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計生户,另一方面我們召開表彰會,對我村評出的好會員、好媳婦、好會員、好婆婆和國小中的獨生子女、雙女户子女進行表彰,為好會員、好媳婦、好婆婆獎了熱水瓶、毛毯等。為獨生子女和雙女户子女每人獎書包、校服、本子、筆等。使他們從小就體會到實行計劃生育的好處。特別是對好媳婦、好婆婆的評選過程中,把是否實行了計劃生育做為首選條件,也進一步促進廣大羣眾新型生育觀的樹立。

六、發揮協會載體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工作

計劃生育協會是廣大羣眾自己的組織,在動員組織羣眾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村計生協會在協助村委制訂《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的基礎上,村委與村民簽訂了執行《章程》的協議書,並利用計劃生育村務公開等形式,公開計劃生育有關內容,接受羣眾監督,如在今年4月初的計劃生育村務公開會上,除公開計劃生育婚、孕、育、節育措施落實、流動人口等情況外,還配合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村委與持冊、持證對象簽訂了《孕情管理服務合同》。提高了廣大羣眾參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程度和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經過幾年協會工作的開展,我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想加入協會組織的人多了,不接近協會的人少了;參與協會活動的人多了,不遵守協會章程的人少了;實行計劃生育的人多了,未轉變婚育觀念的人少了;勤勞致富的人多了,沒有經濟頭腦的人少了;鄰里和睦的人多了,打架鬥毆的人少了。

總之,我村協會在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指導、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希望各位領導留下寶貴指導意見,以利我們今後的工作。我村協會將借這次評估的東風,發揮成績,克服不足,努力使我村的計劃生育工作再上一個新水平。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1

20__年是“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之年,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__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充分發揮信息化對鄉村振興的驅動賦能作用,加快構建引領鄉村產業振興的數字經濟體系,構建適應城鄉融合發展的數字治理體系,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工作目標

到20__年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數字技術有力支撐農業基本盤更加穩固,脱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夯實。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5G網絡實現重點鄉鎮和部分重點行政村覆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60%。鄉村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4300億元。鄉村數字化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信息惠民服務持續深化,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有效提升,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初見成效。

二、重點任務

(一)構築糧食安全數字化屏障

1.加強農業穩產保供信息監測。強化糧食購銷領域數字化監管,加快建設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糧食全覆蓋、全鏈條、全過程數字化監管系統。建立健全重要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分類分品種加強調控和應急保障。升級完善國省農業氣象業務服務一體化平台,推進衞星遙感、土壤水分數據融合等氣象監測技術的應用,開展精細化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提升糧食安全氣象服務保障能力。

2.提高農田建設管理數字化水平。加快建成全國農田建設綜合監測監管平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構建全國農田建設“一張圖”。綜合運用衞星遙感等監測技術,加強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全程監控、精準管理。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探索運用遙感監測、信息化管理手段監管黑土耕地質量。運用衞星遙感影像和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對全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動態監測。

(二)持續鞏固提升網絡幫扶成效

3.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完善優化防止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户納入監測範圍。針對發現的因災因病因疫等苗頭性問題,及時落實社會救助、醫療保障等幫扶措施。推進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建設,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機制、動態監測和分層分類救助幫扶。

4.優化完善網絡幫扶措施。加大對脱貧地區特別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寬帶網絡升級改造支持力度。繼續面向脱貧户開展精準降費。持續推進廣播電視重點惠民工程建設。全面提升脱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運營服務水平,擴大脱貧地區農產品銷售規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鞏固拓展生態扶貧成果。鼓勵中央企業結合定點幫扶工作,積極開展脱貧地區數字鄉村項目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模式創新和利益聯結覆蓋。依託“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民營企業支持脱貧地區數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網信企業優勢,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聚力行動公益項目。

(三)加快補齊數字基礎設施短板

5.持續推進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化電信普遍服務,推動農村光纖和4G網絡廣度和深度覆蓋。面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及偏遠地區,逐步推動千兆光纖網絡建設,加快使用低頻開展農村5G網絡覆蓋。補齊邊疆地區通信網絡設施短板,綜合運用衞星通信等多種接入手段為用户提供寬帶網絡接入服務。實施智慧廣電鄉村工程,持續推進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

6.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數字化管理機制,加強基礎數據統計、歸集和共享機制建設。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持續開展數字孿生流域和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先行先試。加快完善農村地區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水利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繼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提高農村供電可靠性和供電保障能力。支持商務流通、郵政、快遞企業加強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冷鏈物流信息化。

(四)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

7.夯實智慧農業發展基礎。持續推進高分衞星數據在農業遙感中的應用。積極推進農村地區移動物聯網覆蓋,加大農業生產場景窄帶物聯網(NB-IoT)部署。加快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應用,重點建設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構建全國農業農村大數據“一張圖”。依託國家種業大數據平台,構建農業種質資源數據庫。深入推進重要農產品單品種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

8.加快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數字育種技術應用,建設數字育種服務平台,加快“經驗育種”向“精準育種”轉變,逐步發展設計育種。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加強糧食全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推動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上雲用數賦智”。健全國家糧食交易平台功能,發展移動端交易。加快供銷經營服務網點的數字化改造,打造“數字供銷”為農服務綜合平台。繼續做好數字農業農村項目的推進實施與監督管理,進一步發揮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的示範引領作用。

9.強化農業科技創新供給。加強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製造,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廠化農業關鍵技術與智能農機裝備”“鄉村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重點專項。利用專項支持適應於南方丘陵山區水稻種植機械等一批農機裝備。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推進北斗智能終端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加快國家農機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工作。搭建科技特派員信息管理服務系統,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效能。

10.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數字化水平。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持續完善有機產品認證追溯信息系統,進一步優化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的公眾查詢服務。引導糧食加工龍頭企業、“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開展質量追溯。加快推進中國農資質量安全追溯平台應用,建設完善全國棉花產業信息平台。

(五)培育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

11.深化農產品電商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持續深化“數商興農”,培育推介農產品網絡品牌,開展特色農產品認證資助和推廣,以品牌化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推進郵政快遞服務農特產品出村進城工作,培育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範項目,建設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範區,持續推進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青年農村電商培育工程,組建“青耘中國”直播助農聯盟,廣泛開展“青耘中國”直播助農活動。持續發展“巾幗電商”,培育扶持婦女優勢特色產業。

12.培育發展鄉村新業態。強化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品牌建設,加大鄉村旅遊品牌線上宣傳推廣力度。完善鄉村旅遊監測工作體系。繼續舉辦長三角鄉村文旅創客大會,推動創業創新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推進休閒農業、創意農業、認養農業等基於互聯網的新業態發展。依託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深化鄉村地名信息服務提升行動。

13.強化農村數字金融服務。持續推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積極穩妥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大金融科技在農村地區的應用推廣,加快研發適合廣大農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金融產品。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授信覆蓋面。持續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推廣農村金融機構央行賬户業務線上辦理渠道及資金歸集服務,推進移動支付便民服務向縣域農村地區下沉。

14.加強農村資源要素信息化管理。健全國家、省、市、縣等互聯互通的農村土地承包信息應用平台,穩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網籤。指導各地健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網籤制度,提升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規範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勵各地建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網絡交易平台,規範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諮詢、信息發佈、合同簽訂、交易鑑證、權益評估、融資擔保、檔案管理等服務。探索農村宅基地數據庫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六)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文化

15.加強鄉村網絡文化陣地建設。持續深化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擴大縣級融媒體中心東西協作交流公益項目覆蓋範圍。加大對“三農”題材網絡視聽節目的支持,增強優質內容資源供給。規範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加大農村地區互聯網宗教有害信息監管和處置力度,大力宣傳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繼續開展“淨網”“清朗”等各類專項行動,為農村地區少年兒童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16.推進鄉村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大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力度,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持續推動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繼續完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推動實施雲上民族村寨工程。依託鄉村數字文物資源庫和數字展覽,推進鄉村文物資源數字化永久保存與開放利用。

(七)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效能

17.推進農村黨建和村務管理智慧化。優化升級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科學化水平。加快推進網上政務服務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全覆蓋,加強市、縣政務服務平台建設,為農村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政務服務。實施村級綜合服務提升工程,提高村級綜合服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設農村房屋綜合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農房建設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18.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數字化水平。探索推廣數字鄉村治理新模式,拓展鄉村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深化智安小區、平安鄉村建設。繼續加強農村公共區域視頻圖像系統建設聯網應用,積極推進視頻圖像資源在疫情防控、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各行業各領域深度應用。繼續開展“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加強移動智能調解系統的推廣應用,加快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19.推進鄉村應急管理智慧化。完善智能數字網格預報技術體系,推進暴雨、局部地區突發強對流預警信號精確到鄉(鎮、街道),構建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服務體系。依託空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加強農村多災易災地區災害風險監測。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等工程,加強面向偏遠農村、牧區、山區的預警信息服務。持續開展鄉村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

20.運用數字技術助力農村疫情防控。強化農村疫情信息監測,升級通信大數據平台,支撐農村常態化疫情精準防控和局部疫情應急處置,提升區域協查數據的精準性和及時性。推進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一碼通行。充分利用互聯網、應急廣播終端等信息化手段開展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知識普及宣傳。

(八)拓展數字惠民服務空間

21.發展“互聯網+教育”。加快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農村中國小校網絡建設,提升中國小校網絡承載能力和服務質量。通過衞星電視、寬帶網絡為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輸送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台功能,促進數字資源東西協作。繼續開展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和捐贈活動,提升農村地區師生教育信息化素養。持續研發數字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資源,繼續開展民族語言信息化研發工作。

22.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構建權威統一、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動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納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穩步推進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集約化雲上部署。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繼續加強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引導地方探索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持續推進電子證照應用服務,推廣“出生一件事”聯辦。深入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深化中醫館健康信息平台的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台落地應用,逐步建立救助患者醫療費用信息共享機制。20__年底前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23.完善社會保障信息服務。持續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進一步優化鄉村基層社保經辦服務,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加快推廣應用全國社會救助系統,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拓寬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服務模式,推動實現“全程網辦”。增加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的監管功能,提高補貼發放精準性。開展互聯網網站、APP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制定屬地化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方案。

24.深化就業創業信息服務。持續完善就業信息化平台建設,加強脱貧人口、農民工、鄉村青年等羣體就業監測與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彙集崗位信息,拓寬廣大農民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面向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農民工等羣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幫助其就業創業。推動互聯網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互聯網助農項目,為農民增收開闢新渠道。

25.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繼續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支持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台等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拓展,加快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村。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分類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推廣農村寄遞物流末端共同配送。推進抵邊自然村郵政普遍覆蓋。引導傳統商貿流通、郵政企業強化數據驅動,推動產品創新數字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為農服務精準化,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連鎖化轉型升級。

(九)加快建設智慧綠色鄉村

26.提升農村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監測水平。繼續組織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開展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自然資源監管決策應用體系擴展建設。探索推進包括農村在內的全國生態監測評價預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建設與應用,推動感知平台各相關業務系統“真用真連”“互聯互通”。推進全國林草信息化示範區評選工作。

27.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數字化治理。建立農村人居環境問題在線受理機制,引導農村居民通過APP、小程序等方式參與人居環境網絡監督。不斷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持續加強環境要素和重點監管對象監測。提高農村地區水環境、水生態監測能力。持續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信息管理,提升村鎮污水垃圾治理水平。開展高分衞星在農村人居環境監測應用示範工作。

(十)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28.加強統籌協調和試點建設。指導地方建立健全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推動《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__-20__年)》落地實施。研究制定數字鄉村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數字鄉村發展評價工作。印發實施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強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持續完善數字鄉村建設指南。完成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總結評估,鼓勵地方開展區域性數字鄉村試點。充分利用融媒體、直播平台、網絡視聽節目等渠道,講好鄉村振興故事,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9.強化政策保障和金融服務。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引導力度,按規定統籌利用現有涉農政策與資金渠道,支持數字鄉村重點項目建設。加強金融機構對數字鄉村建設重點項目和優質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就業創業羣體的信貸、融資支持。持續加大鄉村金融供給,提高全國整體縣域信貸資金適配性。因地制宜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範區。持續推進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鼓勵地方探索構建數字鄉村服務資源池,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數字鄉村建設。

30.加強數字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培訓,提升農村人口的數字素養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教育培訓。繼續加強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加大對農業農村等人才急需領域的職業教育供給。大力開展鄉村旅遊人才、農業農村科技青年人才、複合型巾幗人才信息化培訓。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2

“數字鄉村”工程主要是通過建設信息網絡體系,為各級黨委、政府實施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農民提供及時、高效的信息服務,實現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建設信息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盛市、區政府的安排,沿江鄉在上級各級組織的精心指導下,通過沿江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歷時40多天,“數字鄉村”基礎信息離線錄入工作已圓滿完成,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三項措施,強保障

為了確保全鄉“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一是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分管副鄉長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對這項工作實行直接領導協調,並要求各村委會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全力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數據、圖片的採集和錄入,鄉人民政府與各村委會簽訂了工作責任制,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從各站所和村委會抽調了26名業務骨幹分成數據採集、圖片採集、軟件技術、數據錄入、圖片處理、質量審核和後勤保障七個工作小組,實行分片包乾、責任到人、協同合作的方式開展工作,並從學校和各站所抽調了電腦硬件、數碼相機、車輛等設備,為工作組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保證。三是從鄉財力中劃撥了10萬元工作經費,用於缺口設備、辦公用品的採購和後勤保障,確保了工作的順利啟動。

二、四個明確,定目標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失地開展,9月12日,鄉黨委政府結合楚雄、玉溪試點單位取得的成績,召開了各村委會文書和抽調工作人員會議,結合沿江實際,一是明確總體思路,通過“數字鄉村”工程的實施,展示沿江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反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網站建成服務沿江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窗口和新載體。二是確定了10個村委會、65個自然村和鄉級機構共76個單位為網頁製作基本單位。三是明確了工作步驟,把整個工程建設工作分為籌備、數據圖片採集、審核、錄入、校對、彙總上報六個階段。四是明確了工作任務。根據抽調人員特長把工作人員分為六個工作小組,按六個工作階段分別明確了各階段工作目標任務。

三、三個統一,提效率

一是在籌備階段成立了組織機構,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完成了數據採集人員的業務培訓,統一了指標、口徑和採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數據採集工作;二是在數據採集組採集數據的同時,完成了數據錄入工作人員的培訓,熟練掌握離線錄入軟件的操作,並利用投影儀對圖片處理小組進行圖片處理軟件acdsee演示,統一了圖片規格和對曝光過度、曝光不足等圖片的處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數據圖片錄入、圖片處理工作流程,統一了工作步調,從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個把關,保質量

為了確保數據、圖片質量,一方面對採集的數據,由質量審核組審核後交由數據錄入組錄入,凡是因數據採集和質量審核小組把關不嚴,在進行錄入時,每出現一個指標錯誤,從數據採集和數據審核人員責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採集數據質量。另一方面,對當天採集到的圖片,晚上召開圖片質量審核專題會議,圖片通過投影儀展示,由鄉四班子成員進行審核驗收,總結當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及時提出存在問題,並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務。通過圖片把關,在不斷提高圖片採集組工作人員的拍攝水平的同時,全鄉圖片整體質量得到了提高,沒有出現返工現象。三是數據圖片全部錄入完成後,由各村委會書記、主任、文書對轄區範圍內所有單位的錄入數據、文本和圖片進行校對審核,及時進行修正補充,確保了網頁使用的圖片文本信息的真實性。四是鄉級網頁所有使用的圖片和文本信息,經過班子會議逐一討論通過後才進行數據上傳。

五、取得的經驗

(一)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各級領導重視。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涉及了全鄉農村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盛市、區各級組織高度重視,沿江鄉黨委政府把這項工作提到了重要議事日程,由鄉長親自抓,最終順利完成了這項工作。在鄉農經站電腦設備、數碼相機、工作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從學校借用了7台電腦,從各站所籌集了8台數碼相機,從各站所和村委會抽調了26名工作人員,抽調車輛3輛,並從十分緊張的鄉財力中提供了10萬元工作經費,為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區政府及時調集資金購置了數碼相機,按照鄉鎮業務量大小進行調劑,解決了器材不足的迫切問題。

(二)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需要一個和諧社會環境。圖片採集工作組採集的圖片共計13500餘張,全部來自羣眾生產生活,有的圖片採集需要進到農户家中,拍攝反映農民家庭基本生活設施的場景;有的需要爬到農户房頂,拍攝反映村莊全貌的寫實圖片;有的需要進入廠房內部,拍攝企業生產實際的圖片;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3

一、工作開展情況

1、暢通農村電商物流體系。一是將暢通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納入全市電商發展規劃,深入農村地區摸底調研電商物流體系建設情況,積極引導韻達、申通、順豐等快遞企業下沉到鄉鎮市場,全面暢通“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二是聯合市郵政快遞公司,在東方紅、珍寶島、楊崗等11個鄉鎮佈設鄉鎮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實現鄉鎮全覆蓋,業務涵蓋快遞收發、網上代購、網上代銷、技術指導等。

2、推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創建工作。積極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重點電商企業召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工作推進會,深入研究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於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及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扶貧辦《關於做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申報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並結合我市實際和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積極對上申報。

3、推動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整合與共享。積極與農業農村局、民政局、郵政局、供銷聯社及金融部門溝通協調,建立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整合與共享體系,推動集約化建設和應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村快遞點較為分散,且快遞點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大部分快遞企業選擇覆蓋於鄉鎮級,加之不具有完整的物流運輸網絡、網絡覆蓋不全面、導致村級發展緩慢;二是由於我市村屯較多,加之部分村屯距離市區較遠,導致物流時效性得不到保障;三是由於農村地廣人稀,村與鎮之間的距離過大,村中物流需求用户分佈較為廣泛,所以電商物流總路程增加,導致派送過程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更多,企業下沉積極性不高。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快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從物流基礎、交通情況、產品保存、運輸成本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農村電商物流建設水平,全面完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

2、進一步推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創建工作。積極跟蹤推進,對上爭取,力爭早日獲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4

一、工作進展

一是大力開展科技成果宣傳。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先後到xx鎮大集、xx街道xx村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發放《設施蔬菜優質高效栽培的根區調控技術》《設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礙防控關鍵技術》《冬小麥-夏玉米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等科技指導資料多份,同步開展種養殖技術交流諮詢,解答羣眾技術難題,真正把科技服務送到農民羣眾身邊。

二是推進農科驛站服務平台建設。加強農科驛站標準化建設,xx鎮xx莊農科驛站列入x年濰坊市科技計劃項目,獲市級經費x萬元。指導農科驛站完善軟硬件條件,為站點周邊村羣眾提供現場及網上農業種植和管理技術指導、科技培訓等科技綜合服務。今年,累計開展科技諮詢服務多次,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班xx餘期,培訓農民多人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農科驛站公益羣,及時幫助解決農民種養殖技術問題。

三是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服務。調整完善xx人的科技特派員隊伍,依託農科驛站等平台,組織科技指導員和農科驛站駐站專家等通過現場指導培訓、微信羣講課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今年,先後開展配方施肥技術指導及推廣,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鴨養殖技術、桃樹秋季雨後管理等科技指導及培訓多次,面對面幫助農民解決實際生產問題。

二、下步措施

一是豐富拓展科技下鄉活動。推動送科技下鄉活動常態化,圍繞推動產業興旺傳經送寶,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創新動能,做到送農户之所盼,教農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根據全縣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優化科技指導員隊伍,適應新時代農業農村科技發展。加強對科技指導員的監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導員在x省科技特派員管理系統及時上傳工作動態。積極組織科技特派員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鄉村振興和服務“三農”中的創新創業和示範帶動作用。

三是積極開展科技指導服務。組織督促科技指導員和農科驛站駐站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瞭解羣眾生產難題,通過現場指導、舉辦培訓班、微信羣講課、發放明白紙等多種方式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實現自主科技服務常態化,要求科技服務及時化,提升農民種養殖科學化水平。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5

根據《關於做好年度數字鄉村發展和數字素養提升的通知》要求,省文化和旅遊廳系統梳理任務清單,結合工作實際,對20__年度數字鄉村發展和數字素養提升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一、全面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

(一)加大優質數字文化資源供給,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共享普及。一是建設“吉林省公共文化一體化服務平台”(吉林文旅雲),關聯與羣眾最緊密的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聚合省、市(州)、縣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為羣眾提供便捷、豐富的一站式服務窗口。二是依託吉林省數字博物館平台,開展“吉林文物雲”建設,提供一站式瀏覽、檢索、數據挖掘與展示服務,促進吉林文物數字資源在網絡空間廣泛傳播。對省博物院書畫類部分典藏進行高清採集和活化,以沉浸式數字化技術和人機交互作為展示手段,通過音視頻、動畫、互動等媒體內容製作和組合應用,為觀眾提供數字化文化新體驗。三是開展在線全民藝術普及培訓、在線文化品牌活動、在線美術展覽、在線數字閲讀等服務項目,有效地滿足了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開展全民數字教育,全方面提升數字工作能力。以“20__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為切入點,通過網上學習、專題講座、線下宣傳等形式,在省直文旅系統廣泛開展數字教育,提升了廣大幹部的數字素養與技能。

(三)增強網絡、數據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築牢安全保護屏障。一是持續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網絡安全法》實施xx年等系列活動,動員省直文旅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廣泛參與,營造了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二是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隱私保護。積極參與20__年網絡安全督查檢查,對重要信息系統進行全面梳理排查,杜絕安全隱患。同時對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系統查漏補缺,有效防範了失泄密情況的發生。三是如期完成195工程,從源頭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

二、深入推動數字鄉村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強化鄉村旅遊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培育發展鄉村數字新業態。一是持續開展鄉村旅遊重點村鎮認定工作,截止到今年,認定總數達到162個。二是舉辦吉林省首屆鄉村旅遊節,全省共開展鄉村類節事活動203項,全面活躍省內鄉村旅遊市場,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增效。開展“醉美吉鄉”鄉村旅遊精品村融媒體宣傳推廣活動,組織部分省直媒體和網絡大咖歷時兩週深入10個縣區的19個景區,深入探索當地鄉村旅遊資源和特色產品,助力鄉村旅遊品牌建設。三是把握權威發佈和深度報道,組織中省直媒體和網絡媒體刊發涉及鄉村旅遊稿件百餘篇。依託“悠遊吉林”新媒體矩陣,圍繞十大鄉村旅遊精品村、重點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鄉村旅遊路線推薦等重點內容,累計刊稿1500餘篇,累計閲讀量460餘萬人次。

(二)推進鄉村文物資源數字展覽,繁榮鄉村數字文化。一是充分利用吉林省數字博物館在線服務平台,打造鄉村數字博物館,截止到20__年,12家鄉村博物館實現數字化展示,其中,8家在線對外開放。二是優化村鎮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實現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小廣場全覆蓋,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發展。

(三)開展鄉村旅遊人才培訓,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一是積極組織省內重點村鎮代表參加文旅部舉辦的鄉村旅遊培訓班、現場會、考察調研活動。二是組織舉辦全省導遊人員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和綜合業務能力培訓,提升鄉村旅遊人才的數字素養和業務技能。三是依託文旅部吉林培訓基地開展持續性的分階段、分模塊、分區域的鄉村旅遊人員培訓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舉措

(一)存在的問題: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給旅遊業帶來極大衝擊。雖然我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的頻發散發,導致遊客出遊信心不足,鄉村旅遊客源受限。加之文旅企業大多屬於中小微型企業,在“暫停”與“重啟”之間反覆切換,恢復元氣、恢復經營常態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二)下一步舉措:一是持續開展重點村鎮認定建設,有效整合旅遊資源,擦亮吉林鄉村旅遊品牌,促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二是繼續加大鄉村數字公共文化資源供給,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三是持續開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宣傳教育活動,促進全面共建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6

根據《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20xx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開陽縣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作,現將20xx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紮實推進鄉村教育信息化。積極籌措經費,按照有關要求配齊、完善學校設備,全縣所有中國小校教室及部分功能教室均已安裝多媒體教學交互系統(班班通),實現多媒體教室全覆蓋。教師計算機、學生計算機數量達到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準要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等對聯網攻堅工作的要求,我縣已於20xx年全面實現了中國小(含教學點)寬帶網絡接入率達到100%、出口帶寬達到100Mbps以上。20xx年度,我縣教育信息化設備設施採購及運行維護等共投入資金1500萬元,主要實施項目為五中二期工程教育信息化設備採購、蔣家寨國小部分信息化設備採購、陽光食堂監控平台系統融合、學校一鍵報警系統接入、20xx年學校網絡運行維護費和陽光食堂監控服務費、各學校更新採購教育信息化設備等。

(二)積極依託各級教育資源平台,獲取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依託國家教育資源平台、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市教研平台等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我縣中國小專任教師及適齡學生已全部註冊貴州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其中中國小專任教師註冊2791人,適齡中國小生註冊2.87萬人。

(三)依託活動競賽,實現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作品暨貴州移動“和校園”杯教師技能大賽,共收到教育技術論文、優質課、教學課件等作品590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354件,獲市級獎項102件;組織推薦作品參加貴陽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第三屆中國小教師微課應用暨競賽活動,共上傳作品1066件,參賽作品652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391件、獲市級獎項作品245件;組織學生作品參加貴陽市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上報作品24件,獲獎14件。組織教師作品參加貴州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收到曬課作品248件,推薦參加市級競賽99件。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提高硬件設施水平,全面更新農村學校老舊教育信息化設備。計劃投入資金5000萬元,用於更新中國小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多媒體教學交互系統(班班通)540台、學生計算機2110台,教師計算機1520台,建設錄播室28間;對新建七小、八小、實驗國小配置教育信息化設備,對開陽一中省級示範性高中複查評估配備教育信息化設備。

(二)分層開展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運用能力。通過國培、省培、市培、本級培訓等,開展對中國小校長、專任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促進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2023年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篇17

根據市委、市政府調整新駐村工作隊的安排佈署,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以規劃為先導,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突破口,以開展新農村建設為重點,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目標,我們積極做好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現將今年以來駐村幫扶工作總結如下:

一、嚴明紀律,以村為家

堅持用制度約束隊員、管好隊員的原則,參照以往駐村工作管理經驗,我們制定了《新農村建設駐村幫扶隊員學習、會議制度》、《定期彙報制度》、《調查研究和走訪羣眾制度》、《請銷假制度》等,建立了工作大事記簿、民情日記簿、學習記錄簿、隊員在崗在位簽到簿等“五簿”,並要求工作隊員吃住在村,集體食宿,與單位工作脱鈎,真正把心思用在駐村上,把精力集中到幫扶上,全心全意地搞好所駐村的幫扶工作。

二、深入調查,摸清村情,制定計劃

我工作隊自駐卧龍鄉渾河村以來,在聽取了鄉黨委、及村兩委班子的工作彙報後,又先後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村組部分黨員幹部及羣眾代表等不同層次的座談會,並通過走村入户、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走訪調查聽取羣眾的呼聲,收集羣眾的意見、建議,基本上摸清了村情、社情和民意,為下一步制定工作規劃、確立幫扶工作目標等做了一些工作。

渾河村轄4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2400人,311國道、永毫淮高速穿村而過,西鄰藥都毫州,可謂交通便利,區位優越。藴含着極大發展潛力。

三、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妥善解決新居閒地

我村雖然僅有4個自然村,但各村居住分散,相距甚遠,又交通不便,且老莊盤閒盤閒大量土地,極大浪費了國土資源。在四議兩分開活動中,我們充分發展新農村建設理事會作用,發揚民主、集中民智,經村委提議,村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最後由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一致通過集中整理渾河一、二、三組的舊莊盤,全村統一搬遷,集中建設新居的共識,之後邀請市規劃局規劃設計。

規劃區中3個村民組有居民780人,房屋近800間,且原先自建時沒有規劃,標準不一。經大膽探索,尋找到一條“車輪式”老莊新建的科學方法,即實行一房一宅,多餘的廢閒地可用來置換,長期租用給其他人使用。

四、和諧拆除違規建築

根據新的規劃,原自建房屋有26處不符合規劃,嚴重影響市容和新規劃實施,村理事會集中召開涉及户的會議,經協商,這些户從大局出發,一致達成“村委會經一拆除,優生安置住宅,予以適當補貼”的共識,在村委會的積極努力下,影響中心居住區建設的26處房屋,僅用8天就全部拆除乾淨。

五、自力更生整治規劃區內溝溝窪窪

新規劃區內有大小坑塘8個,平整用土需2萬立方,村民集思廣益,由村委組織,發動羣眾,自備取土,運土車輛,20多個日夜的辛勤勞動,挖掘清淤小洪河5公里,同時平整了規劃區內的窪窪坑坑,做到新農村建設與農業開發兩促進。

六、開展環境整治,共享創建成果

為樹立良好形象,我村於今年6月成立社區管理辦公室,樹委付主任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聘請4名保潔人員,每天清運街上垃圾,保潔員每人月工資200元,村委與居民簽定門前五包合同,每天下午5點前把室內外清掃乾淨,用塑料袋盛裝起來,適時灑水,始終保持居住區的乾淨整潔。

七、新農村建設成績斐然

一年來,渾河村新修水泥路二縱一橫,共880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700米,按照“一條街道一個模式”的標準,建設新居6300平方米;街道兩側全部綠化;建設佔地30餘畝骨灰堂一座,寄宿制學校正在緊鑼密鼓施工。

八、工作隊重點幫扶的具體工作如下

1、幫助村兩委收取今年的新農合醫療款,併發放新農合政策宣傳單200餘份。

2、協助本村組織召開了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並與村全體黨員一起學習。

3、協助本村搞好平安建設工作,幫助該村發放並安裝電子狗。

4、做好黨的政策宣傳工作,讓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黨的聲音進入家家户户。截止目前,駐村工作隊聯繫電影公司為該村放映2場。還多次利用廣播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甲流感及禽流感的預防及防治、新農合的收費及報銷標準等政策,受到了廣大羣眾的歡迎。

5、積極推行“4+2”工作法,讓農村的事務由農民自已議、自己定、自已幹、自已管,激發了羣眾的參與熱情,推動了農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四議”、“兩公開”,真正讓村民當家作主,讓老百姓説話,較好地解決了該村農村低保辦理、新農合款的收取、打更巡邏、土地搬遷選址等村級事項。

6、抓好鄉風文明建設,開展了文明家庭、衞生家庭、好媳婦、好妯娌評選工作。工作隊與村兩委共同制定評選“文明家庭”、“衞生家”、“好媳婦”、“好妯娌”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開展了評選活動,通過開展評選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文明程度。使該村形成了講文明、講衞生、互幫互帶孝敬老人、崇尚科學地好風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gdkr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