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總結

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總結

“愛國守法”主要是規範公民與國家的關係。對在校的大學生來説,愛國是要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後八十年的歷史,中國由一個災難深重的國家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強國。要在這個基礎上,認識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從而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熱情。“守法”是“愛國”規範的延伸,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是一個有序的發展過程,個人行為要遵循國家的法制法規。這也是規範公民與國家關係的主要形式,在高校要特別強調和教育大學生把“守法”作為個人對國家的道德責任的“底線”,做一個合格的公民首先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大學生。學校一方面要嚴格校紀校規,使大學生在校內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大學生自覺抵制校園內外的一些不良風氣,尤其是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抄襲、作弊等現象,潔身自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總結

“明禮誠信”主要是規範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為。大學生沒有真正的進入社會,雖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禮貌,但還是缺乏應有的社交禮儀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校內進行必要的文明禮貌教育,既能幫助他們懂得在公共場合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又能提高他們個人的社交能力。“誠信”主要是規範公共關係中的道德行為,是對“明禮”規範的進一步深化和昇華。很多人認為社會轉軌時期自然會出現信用危機,甚至把市場經濟與信用滑坡混為一談,其實市場經濟的前提是信用經濟,“誠信”是規範和完善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現在社會上的信用危機也開始侵入校園,大學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諾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大學生個人至上,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犧牲學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讓大學生成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須進行信用教育,這是學會做人的一個基本道理。我國曆來十分重視立身處世之道,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早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修養模式。

“團結友善”主要是規範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道德關係,強調公民之間的親和力。現代的大學生自我意識很強,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強調個性,好勝心強,所以大學生之間的競爭也非常厲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學生的分化現象,這使學生間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礙,也是大學生普遍缺乏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適當地讓他們學一些與人相處的技巧,有利於加強同學間的親善關係,增加與人相處的親和力。

“勤儉自強”主要是對公民個人提出來的道德要求。現代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比較好,依賴性較強,個人意識比較強,於是就出現了“勤儉”不足,“自強、自立”意識不足的人格特徵,所以,在學校裏要培養大學生的自立意識,學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鼓勵他們參加勤工儉學,讓他們接觸社會,體驗生活的艱辛,在這基礎上培養“勤儉自強”的道德素質。

“奉獻敬業”主要是規範公民與職業的道德關係。對在校的大學生來説,“敬業”就是努力學習,通過學習不斷地瞭解世界,瞭解他人,更加深刻地瞭解自己,審視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成為符合時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獻”主要是規範個人與學校、個人與社會的道德關係,並引申出大學生對待他人的道德責任。學校可以在校內外設立一系列學生實踐基地,組織義工活動、志願者活動、參觀、社會調查等,讓學生在奉獻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綱要》的道德規範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側重點,針對大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視大學生道德的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把對大學生的道德要求落實到具體的行為規範上

一、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我們重視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別是對他人的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教育系統應一其他機構一起,幫助促進人權、培養民主的行為和確定從未像當今時代如此必要的價值觀,如尊重人的尊嚴,寬容,對話,團結和互助。”

就我國的歷史、現實情況而言,民主,法治國家的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乃至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都並非能夠一蹴而就,其根本之點在於全體國民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專門活動組織,其對大學生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義尤為深刻。尤其是在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趨於複雜化、多樣化,社會上存在着道德鬆弛、世風沉淪、價值混亂、輿論不張的情況下,開展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於提升公民的素質,建立起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培養道德健全的公民。無論是從減少犯罪、減少道德上的無序,還是從建設一個文明的現代社會,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的同步協調發展而言,都將有其積極作用。

二、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

當前我國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務和內容主要有:

1、要加強普世倫理的教育,使大學生在“人的世界歷史性存在”的意識層面上逐漸形成對待和處理全球問題有道德自律。全球倫理,又叫世界倫理或全球倫理,簡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規範和共同道德價值。它是對一些有約束性的價值觀、一些不可取消的標準和人格態度的一處基本共識,凝聚了各種文化傳統、各種倫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華。決定人類的共同命運的諸多世界性問題只有通過全人類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全球問題大體上可以歸納為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精神問題。因此,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全球倫理可以被理解為在全球範圍內調整人與自然、社會及人自身的關係的一些基本行為規範體系,是人類整體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發展所能夠接受、也應當遵守的一系列基本倫理道德原則。應通過全球倫理的教育,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起科學的經濟倫理觀、環境倫理觀、生命倫理觀、生態倫理觀、科技倫理觀、交住倫理觀、消費倫理觀等等,使大學生學會以人類共同利益為前提來思考道德問題,吸收和借鑑人類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價值的能力,能夠更好地參與國際交流和國際事務。

2、要重視對大學生綜合道德能力的培養,全球化導致的道德價值多元化需要個體的鑑別和選擇能力,要引導大學生學會選擇,以教育、宣傳、監督、規勸、輿論壓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學生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學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當代德育內容中,對實踐及其它綜合的道德能力的強調亦成為趨勢。正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所指出的:學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的並不是以刻板的規約形式去教授一些戒律,而是使學校成為民主實踐的典範,以便使孩子們結合具體問題了解自己有哪些權利和義務,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樣受到他人行使權利和自由的限制。

3、遵循在道德教育內容結構上的共同理解,強化大學生道德教育內容的四個層次:

基本文明習慣和行為規範的教育,如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不同領域內基本的待人接物禮儀的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等;基本道德品質的教育,如公平、正直、誠實、勤勞、勇敢、仁愛等德育應是恆常的內容。當前應着重加強對大學生的“八榮八恥”的教育;還應重視加強中化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特別是中化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愛國精神、百折不撓的改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注重現實的務實精神、“厚德載物”的凝聚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協調精神等教育,以發揮其凝聚民族、規範行為、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質的教育,如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信仰道德的教育,指以終極價值體系建立為目標的教育活動,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和體制中的主要內涵,包括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和理想教育。

三、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實施

1、實施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應當遵循學校德育過程的一般規律和學生思想形成的一般規律,同時,還應從公民教育的特殊性出發。我們認為,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實施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公民道德知識,形成公民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公民行為習慣的過程。

公民道德知識是指形成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所必需的政治、經濟、倫理、社會、歷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公民道德知識,一方面是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公民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為習慣的基礎。

公民道德意識是指個人對於公民地位以及由這種地位所決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態度。包括民主意識、權利意識、義務意識、法制意識和公德意識。公民道德意識是在獲得知識、昇華情感和鍛鍊意志的過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統一。公民道德行為是公民道德意識的外部表現,是否養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為習慣是衡量一個人公民道德意識水平高低的根本標誌。為此,教師在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僅要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導之以行,即抓好公民道德行為的實踐和訓練,防止和行脱節。

2、精心設計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經濟發展的全球化,文化交融的不斷深入,知識經濟時代的日趨迫近,必將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務更為艱鉅。以公民道德教育目標為總綱,改進高校現行的道德與社會性教育,關注大學生的社會學習和生活,重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發展,精心設計課程體系,是使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之所在。在課程設計中,如何體現課程目標、內容的時代性和民族性的統一,如何體現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機結合,使大學生既能掌握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法律、政治、經濟、生態環境和公共衞生等知識,又培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公民評價能力,是課程付諸實施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

3.營造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社會文化環境”。這種環境是在積極、正面價值導向下,以有利於促進社會現代化和現代化為標尺的,它能夠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又不拘泥於時代精神,繼承本民族的優良傳統、遵循本國實際又不漠視世界演進之潮流。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每個自主、自律公民的職責。應積極挖掘、充分利用全社會豐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資源,通過多種途徑,推行多種模式,對大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養出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相適應的明達公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4lw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