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

在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掛職培訓總結

在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掛職培訓總結

組織西部地區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開展掛職鍛鍊,是加快西部大開發,促進民族地區穩定與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受組織委託,我於二OO四年四月至九月赴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接受為期五個月的掛職培訓。

在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掛職培訓總結

我十分珍惜這次寶貴的學習鍛鍊機會,潛心學習,虛心請教;勤於實踐,取回“真經”;廣交朋友,推進合作;嚴格自律,樹立好形象,在“多聽、多看、多學、多思考”上下功夫。多聽,通過參加鎮黨委常務會議、鎮長辦公會議、工作會、協調會、報告會等機會,學習瞭解江橋鎮領導的思維方式、決策方式和落實鎮政府決策的行為方式。多看,隨鎮領導或自己抽空到各部門、企業、村居和重點工程學習調研,到蘇州工業園區、崑山工業園區、浦東張江工業園區、義烏小商品市場、海寧皮革市場、柯橋紡織品市場等參觀學習。通過與南溪作比較,發現新問題,找出新路子。多學,從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政府工作報告》入手,學習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創造性地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方針政策的做法。特別是留心各類文件材料中反映出的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經驗。多思考,做到每天、每週、每月,將所見、所聞、所感,與南溪工作實際相結合,着力思考南溪經濟大發展的本資料權屬文祕資源網嚴禁複製剽竊思路和措施。這次掛職鍛鍊得到了江橋鎮黨委政府領導同志們的大力關心、指導、幫助,時間雖短,但收穫很大,開闊了視野,學到了經驗,找到了差距,啟迪了思維,增強了加快南溪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掛職培訓的地點的基本情況

中國經濟的發動機——上海市20世紀90年代,上海市緊緊抓住開發開放浦東這一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使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抗波動能力大大提高。1992年以來,上海經濟已連續12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XX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24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245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32.5%。在此期間,上海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一方面是第三產的比重突顯,金融、信息服務、中介、現代物流、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另一方面第二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傳統的工業結構已成為過去,電子信息與汽車、石化、精鋼、成套設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與支柱產業成為第二產業的主體。與此同時上海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成績卓著。證券、期貨、拆借、產權、航運、人才等市場,在這裏構成了完備的市場體系。XX年,這裏以僅佔全國1%的土地面積、5.5%的人口,創造了佔全國18.7%的國內生產總值、21.4%的財政收入。上海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龍頭作用,作為國際經濟、貿易、金融、航運中心的地位日益凸顯。許多有識之士都認為,世界經濟的亮點在中國,中國經濟的亮點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

投資創業的樂土——嘉定區素有“江南明珠”之稱的嘉定,位於上海西北部,位居中國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的交匯點,面向太平洋、背倚發展潛力巨大的長江流域經濟帶,是上海著名的科技城、汽車城、旅遊城。全區總面積458.8平方公里,48萬人口,下轄15個鎮、3個街道以及嘉定工業區和菊園小區。全區水陸交通發達,能源充足,通訊便捷,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佈局合理。全區工業基礎雄厚,已吸引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家外商前來投資,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市郊前列。XX年,全區經濟在調整和優化結構中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完成財政總收入64.8億元,比上年增長37.2%。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的“一業特強”格局初步形成。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73.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實現工業增長值175.9億元,比上年增長25.4%.民營經濟增勢迅猛,全年新增民營企業16934家,比上年增長116.9%;新增註冊資本190.6億元,比上年增長139.3%。

充滿活力的熱土——江橋鎮江橋鎮位於上海市西部,嘉定區南部,總面積42.8平方公里,人口14萬。是上海市規劃的西北物流園區組成部分,並有良好的工業基礎。目前,正全力推進產業佈局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曹安路“黃金國道”為軸線,基本形成了“六區一帶”的整體佈局,即華江小區、“四高”小區、金寶工業園區、現代物流園區、生態園林區、以新澤源為主的盆景花卉觀賞、旅遊休閒區和以江橋商業中心、上海電子商城為主的的曹安路沿線市場商貿帶,構築了新一輪發展的戰略競爭優勢。XX年GDP34.8億元,同比增長39.7%;工業總產值113億元,同比增長25.8%;工業增加值40.1%,同比增長72.1%;三產增長值5.3億元,同比增長43.8%;外貿出口4.6億美元,同比增長74.7%;税收5.6億元,同比增長47.9%;鎮財力1.74元,同比增長25%。

二、掛職培訓的主要體會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除地理、經濟基礎、人才資源等優勢外,它的成功經驗在於以發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維、市場的手段對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戰略決策的理解和運用。特別是目前,上海改變了經濟起飛時期的那種相對多地注重外延性、框架性、基礎性和速度性的超越型戰略模式,展開全面創新,加快向相對更注重內涵性、整體性、功能性、質量性為主要特徵的,以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為核心的綜合創新模式。

(一)區域經濟全球化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家和地區經濟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上海市提出,順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內、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在融入全國、服務全國中加快上海發展,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新局面。把利用外資的重點轉到提高吸收外資的質量上來,擴大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優化外商投資產業結構、佈局結構,探索採用利用外資新方式,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和跨國採購機構,並推進一批外商投資大項目。通過招商網絡建設、提高招商會成效等措施強化招商引資。此外,上海還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營造出完善的法律環境,規本資料權屬文祕資源網嚴禁複製剽竊範的政策環境、行政環境,良好的市場環境、經營環境和高效的通關環境。如今,外資企業在上海的工業產值、出口等指標中的比重已達到1/3到1/2。特別是一批跨國公司,不僅在上

海投資項目,更把遠東或中國總部遷往上海。XX年,上海市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28.2%,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資佔全國的34.7%。江橋鎮在經濟全球化中,依據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突出抓好招商引資。XX年,他們牢固樹立了“內外並重、二三結合、政企聯動、質量優先”的大招商理念,進一步強化和改善招商引資服務的軟環境,尤其在優惠政策、誠信環境、辦證諮詢和為企業提供親商、穩商及“家政式”、“保姆式”的跟蹤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而細緻的工作。調整出台了對各村和各大公司招商引資的考核意見,大大調動了全鎮幹部羣眾的招商積極性。進一步加大了江橋形象的宣傳力度,大力營造了招商引資的輿論氛圍。上述措施的實施,使全鎮招商工作雖面臨“非典”疫情等不利影響,仍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引進到位資金4393萬美元;引進商貿、服務、科技和工業型民營企業900家,註冊資金12.84億元。

(二)經濟運行市場化不斷按照市場競爭主體要求創新企業體制和經營手段是上海發展的基礎工程。過去的幾年中,上海全面推進以搞活國有企業為中心環節的綜合配套改革,全市國有企業、城鎮集體和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國有和集體經濟基本上從一般競爭性行業和眾多低、小企業中退出,轉為個體私營經濟。規範化公司等股份制企業成為經濟運行的主體和基礎。市場體系更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政府職能加快轉變,經濟運行的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全完善了以證券、外匯、期貨、技術產權、人才等一批要素市場為核心的大市場體系。諮詢、審計、會計、法律等一大批中介服務機構迅速發展。江橋鎮以江橋資產經營公司為載體,採取集資產經營、招商、園區開發三大職能於一體的模式,實現三者的互動。XX年江橋通過對國有、集體企業轉讓、拍賣、租賃等形式的改制,以及金寶工業園區土地使用權轉讓等資產的經營,收入近億元,有效解決了招商成本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城市土地和基礎設施等資產的經營推上市;把國有、集體企業的存量資產盤活推上市;把物產管理推向市場。對資產的使用、流轉、管理全部按照市場化要求進行。

(三)城鄉建設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是上海郊區主動融入上海發展大局,接受中心城區輻射的過程。在80年代,郊區定位主要堅持郊區農民糧食立足自給、城市鮮活副食品供應立足郊區“兩個立足點”;建設農副產品生產、城市工業擴散、科技中試和出口創匯“四個基地”。90年代以後,上海郊區功能定位調整為城市鮮活食品供應的基地、城市大工業轉移的腹地、市民休閒度假的綠地。進入新世紀,隨着生產力佈局向郊區轉移、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向郊區轉移,經濟要素流動向郊區轉移的“三個轉移”的提出,郊區城鄉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伴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郊區第三產業已形成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倉儲業四個支柱產業,其中房地產業差不多佔全市的半壁江山。作為郊區經濟新的增長點,三產在郊區三大產業中所佔比例不斷提升,年均高於郊區工業2至3個百分點。第一產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糧經比例已從6比4調整到4比6,城郊型農業加速向都市型農業的轉型。“九五看市區,十五看郊區”,上海郊區城鄉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未來5年發展藍圖初步繪就:基本建成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相適應,與國內外廣泛聯繫的全方位開放的經濟格局;基本建成佈局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多心多層,組團式的都市城鎮體系;基本建成高等級、綜合性、樞紐型,與國內外大交通連接的現代化交通網;基本建成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居更佳,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生態環境。

(四)經濟社會協調化上海市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把科教興市戰略作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統領全市各項工作,在思想觀念創新、體制瓶頸突破、人才資源開發、政策支持聚焦、產業化項目等方面狠抓落實,着力推進,不斷增強城市持續創新能力,在更高起點上實現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跨越。一是集中力量建設公共服務平台。有效地發揮政府的推動力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創新支持體系,促進資源共享,降低科技創新成本,建設研發公共服務平台、人力資源平台、科技創業投資服務平台、建設信息服務平台、知識產權服務平台等。二是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突破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瓶頸,在財税、融資、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促進人才、知識和資本等要素有效結合。加大政府和全社會對教育研發的投入,推動國有企業加強技術創新,促進企業儘快成為技術創新主體。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科技和教育發展。三是深入推進人才高地建設。完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改進人才合理流動。推動人才評價的科學化、社會化,建立以公開、競爭、擇優為導向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實行收入與績效掛鈎,完善技術、知識、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努力營造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環境。四是推進重大產業科技攻關項目建設。規劃和啟動一批經濟效益明顯、發展聯動效應大、有利於支撐產業戰略升級的重點科技項目,推動產業高地建設,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和具有競爭力的品牌。

(五)政府管理規範化上海把政府自身建設作為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以建設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管理體制為目標,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轉變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分級管理體制,增強政府調控市場經濟的能力。一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統籌規劃,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經濟。XX年,江橋鎮逐步將招商引資項目洽談、跟蹤服務、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微觀經濟行為下放到7大鎮屬公司,有效強化了控制用地、制定規劃、完善政策、融資扶持、市場監管等宏觀調控作用。完善社會管理體制,加強社會事務管理,維護社會公正。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健全公共服務系統。加強公共財政建設,逐步加大財政落實科教興市戰略、發展社會事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把政府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上海市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先例權力、履行職責,做到依法辦事、依法決策、依法處理問題,既不失職,又不越權。上海市之所以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始終保持着穩步的提高,關鍵在於他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而確保了此項工作的長足發展。

近年來,上海市先後出台了“上海市人大同意在本市開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試點工作的決定和暫行規定”、“上海市衞生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上海市户外廣告設規劃和管理辦法”、“上海市臨時佔用道路管理辦法”、“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綜合管理暫行規定”等幾十項法律政策文件,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城市管理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實現了長效管理。三是提高辦事效率。加大政府自身建設力度,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自身建設的若干規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不斷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工作規範。認真實施市級機關收入分配改革,為建立規範的機關收入分配製度奠定了基礎。建立了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市公務網主幹網開通運行,政府辦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得到提高。

三、學以致用,促進南溪發展

這次掛職培訓不僅是看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在促進發展的思想觀念、政策措施、工作力度上的差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認為,要實現南溪大發展,必須緊緊抓住思想解放、理念創新不放鬆,緊緊抓住加快發展、改革開放不放鬆,緊緊抓住優化環境、招商引資不放鬆,緊緊抓住統籌協調、持續發展不放鬆,以更加紮實的工作推進南溪跨越式發展。

(一)學習上海經驗,必須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掀起思想解放的熱潮

當前各地的競相發展緊逼我們要跳出南溪看南溪,放眼全國看南溪,樹立寬廣的全國眼光,以便更好地尋找和把握機遇。特別是要在看到自己優勢的同時,認清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地發展自己,主動與發達地區經濟接軌,大氣魄把優勢運用到位,大膽量把潛力挖掘到位,大手筆開發建設南溪。審視南溪經濟發展現狀,同上海郊區的差距不僅表現在數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思想觀念的落後上。首先要樹立“慢就是落後,小進也是退步”的觀念,真心實意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本資料權屬文祕資源網嚴禁複製剽竊,把思想解放落實在工作實踐的方方面面。要增強五種意識,即發展意識、市場意識、開放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要防止重思辨輕理念、重空喊輕務實、重眼前輕長遠、重局部輕全局、重規範輕服務的思想和行為。縣上要多引導或組織全縣相關部門和企業到沿海考察學習,在引導企業業主學習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學習針對性上狠下功夫、在學習成果轉化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學而不厭、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以加快推進南溪的“三個轉變”。

(二)學習上海經驗,必須跳出傳統的單純依靠資源開發的路子,把眼光放在市場開發上來,走市場開發和資源並重的路子。

沒有產權的流轉和資產存量的流動,就不可能在競爭中優勝劣汰,也不可能推動資源的配置優化。而資產的流動和重組是通過市場來實現的。南溪在產業發展上,要從過去單純的抓生產,轉移到抓市場上來,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要加強市場基礎建設。南溪地理位置決定了在未來五年至十年,完全有必要建立具有吸引力和擴散力的大型批發市場。為此,要通過市場股份公司募集社會閒散金在北城新區集中建設市場;通過市場股份公司提高市場和發展延伸市場。培育和發展特色市場、專業市場。堅持政府引導,企業運作,建立一批酒類、水果等專業批發市場,最大限度地實現商品轉化。要建立健全市場機制。重點要大力發展要素市場,繼續完善資本經營投資公司,實施企事業、資本大重組;繼續完善房產交易中心、地產市場,全力推進房產、地產資本化;繼續完善南溪縣人才市場、經營者市場、農村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全面推進人力資源資本化。完善相應市場管理辦法。要加強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要保護農民羣眾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積極性,鼓勵在實踐中探索和創造,允許試,不干涉,多幫扶,在發展中逐步規範。農業、科技、供銷等部門要發揮自身優勢,圍繞我縣優勢農產品基地,大力扶持,積極探索支部加協會、業主牽頭、大户領隊、龍頭企業為主的新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

(三)學習上海經驗,必須突破城鄉二元結構,努力搭建產業發展平台,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

小城鎮是城鄉聯動的節點,村鎮建設是城市化的延伸,鄉鎮城鎮化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城帶鄉,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加強縣城和有條件的中心城建設力度。在支持縣城建設過程中,要圍繞“濱江山水園林城市”的戰略,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在舊城改造基本結束的同時,打通進出城通道,將城市建設向北區延伸,構建新城框架,力爭用5年時間形成3平方公里的道路骨架,城鎮化水平達到30%以上,縣城人口達10—15萬。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以北城為重點,開展土地收購、儲備、整理、開發工作,為經營土地、擴展城市空間打好基礎。積極引導、鼓勵各種資金,在北城開發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資、較規範的辦公區、商業區和住宅小區。要以規劃為龍頭,強鎮、強村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向強鎮、強村集聚,優化農村人口、產業和基礎設施佈局。加快羅龍、大觀、長興等小城鎮建設全面啟動。完善小城鎮的服務功能。鼓勵富裕起來的農民、私營個體業主以及已在小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户進城建户、購户、經商、辦企業。運用市場機制,積極支持集體、個人、私營企業等投資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小城鎮的建設與開發,吸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向集鎮集中,促進主導產業發展,儘快建立起支持小城鎮的產業羣體。

(四)學習上海經驗,必須牢固樹立“科教興縣”戰略,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的創新能力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南溪要在宜賓市率先實現縣域經濟良性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從經濟行為、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的角度對待人力的資本觀念。通過市場的方式,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資本效益。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為”的原則,積極開展引智合作、技術合作、技術入股、短期租賃等人才“柔性”引進工作。積極推進雙向選擇、公推公選、競爭上崗等辦法,讓一批能力強、業務精、作風正的人才到適合發揮作用的崗位上施展才華。鼓勵用人單位實施靈活的分配製度,“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不同層次的人才實行不同檔次的補貼,讓高層次人才的收入與其創造的價值和貢獻成正比。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培

養水平,造就大批適應南溪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教育是南溪的特色,應在良好的基礎上,形成南溪的教育品牌。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突出抓好校園文化、人文管理、制度建設、教師發展、思想教育等方面工作,積極爭創“五優”學校,走特色辦學之路,努力建設一批名校,形成不同層次、系列的教育示範學校。特別是高中階段教育要在宜賓品牌的基礎上,形成四川名牌、全國名牌。南溪一中要充分發揮學校品牌效應,培育和鍛造學校競爭力,積極創建中華名校;南溪職中要立足宜賓市及全省大發展的機遇,走外延擴張辦學道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打造川南職業教育基地。通過辦好系列示範學校,以點帶面,真正發揮輻射作用和示範作用,使全縣中國小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不斷提高,提升南溪教育檔次。

要以全國科技先進縣為載體,提高我縣科技工作整體水平,推動我縣科技事業的進步與發展。要改革科技經費使用方式、科技管理制度和分配辦法,優化資金、人員配置,探索完善科技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方法和途徑。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激勵作用,把科技人員、企業職工和廣大農民培育成技術創新的主體,促進農、工、貿,產、學、研和農、科、教的結合。要建立和完善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銀行貸款為支撐,社會籌資、引進外資為補充,多層次、多渠道的全社會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

(五)學習上海經驗,必須努力擴大開放,創造更加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

招商引資是擴大縣域經濟開放度,推進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引擎。要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進程,立足於宜賓及瀘州、自貢,拓展到全省,放眼全國,建立健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全社會、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招商引資體系。要整合招商力量,轉變招商策略。優化招商資源配置,搭建全縣招商平台,充分縣招商局招商項目的調控作用,協調產業板塊間聯動招商。完善招商網絡,加快形成縣、鄉鎮多層次招商體系擴大信息覆蓋面,提高招商績效。要拓寬招商領域,提升項目質量。繼續着力工業領域的招商引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外資引入。加強與大中型企業、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繫與合作,努力儲備開發項目。要對經濟合作項目進行分析排隊,確立重點項目,集中力量在一些大項目上取得突破。對各有關部門確定1—2個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明顯拉動作用的大項目,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重點突破。要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環境。堅持“服務是第一資源”,深化“需要服務”內涵。完善統一、透明、可預見的政策體系,營造規範的行政環境,簡化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能,鞏固集市場、信息、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等要素組成的綜合服務平台,創造企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要完善項目服務跟蹤制度,實行項目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充分發揮聯絡員作用,加快項目推進速度,促進引進項目早啟動、早投產、早見效。

(六)學習上海經驗,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政府自身建設,增強政府調控市場經濟的能力

按照“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要求,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深層次推進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積極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新形勢,切實將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發揮政府依法行政職能,真正形成“市場調控企業,政府創造環境”的行政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政府協調服務機制。凡是由市場解決的問題,一律由市場解決。政府主要抓好統籌規劃,信息引導,市場整頓和規範工作。要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和完善審批項目五公開、限時辦結、互聯審批、告知承諾、預約辦件、投訴責任追究等制度,實行“陽光下作業”,規範審批行為,確保按時辦結。要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充分利用社會智力資源,建立健全領導、專家、羣眾相結合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和決策責任制度,少數民族優化政府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建立健全各項考核制度,嚴格獎懲兑現,強化責任意識,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抓落實。

(七)學習上海經驗,必須構建友好關係,形成長期的協作機制,實現江橋與南溪共贏

在做好掛職工作的同時,我積極探尋南溪與當地經濟領域的“合作點”、“互補點”、“共振點”,為推進兩地合作共贏打下良好基礎。多與當前企業老闆、投資客商聯絡感情,多與當地幹部羣眾溝通交流。不失時機、多途徑、多角度、多層次宣傳南溪。宣傳我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歷史文化、產業特色、優惠政策等,讓更多的人瞭解南溪、嚮往南溪、走近南溪。同時,十分注重友好關係的建立,策劃和搭建了南溪縣與江橋鎮的友好縣鎮關係。並帶領江橋鎮相關領導幹部到四川進行考察。

五個月時間彈指一瞬,但在上海的所見所聞,使我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對“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發展才是硬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在上海掛職感受到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積累借鑑來的工作模式和操作技巧將使我終身受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此為動力,全身心投入到縣域經濟發展中去,竭心盡力為一方百姓謀利益,以不負組織的培養、不辱組織的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gerenfanwen/pl4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