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部門工作總結 >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大綱範例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大綱範例

2011年,是成都發展史上面臨重大困難和艱鉅挑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大力指導下,全市環保系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總量減排為總攬,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生態市建設為載體,全面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監管,確保環境安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支撐。

環境保護局工作總結大綱範例

一、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深入。按照市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全市環保系統以“紮實推進城鄉環保一體化,強化環境監管,提升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成都”為主題,以“六個紮實推進”、“四個着力解決”為載體,紮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習調研階段,支部黨員幹部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在分析檢查階段,召開了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分析對照檢查;在整改落實階段,緊緊圍繞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大局,提出八大整改措施,作出四項公開承諾,併成立了由局領導任組長的八個整改小組負責支部落實。整個學習實踐活動準備充分、支部有序、形式多樣、措施得力,取得了良好效果,近50篇學習實踐活動信息、簡報被市委學習實踐活動簡報和省市媒體採用,多次受到市委學習實踐活動檢查組的肯定。

二、城鄉整治成效顯著。按照成都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總體要求,認真履行環保系統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牽頭職責,指導各區(市)縣環保局健全了工作機構和制度。依據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生態城市等創建標準,明確中心城區、郊區市縣、鄉鎮、村2011年至2011年大氣、水、聲、固廢、環境管理等五個方面59項環保指標,印發了《成都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監測監管工作實施方案》,納入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目標管理。加強對治理工作日常檢查、問題追蹤和整改督查,下達督辦通知48項,編髮日報、週報、簡報、專報220期。市環保局在市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牽頭部門中綜合評分靠前。

三、統籌機制初步建立。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覆精神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成委發〔2011〕20號)精神,成立了“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環保建設領導小組”,草擬了《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環保專項方案》、《環境保護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推進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環保合作協議》和《生態補償機制方案》。其中,合作協議已經市政府審定同意上報省政府,《生態補償機制方案》已徵求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報市政府批准實施;編制完成了《成都市環保產業規劃》,並已經市政府印發實施;啟動了“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前期工作和“低碳成都”建設工作。

四、管理手段不斷創新。一是推行屬地化管理。將原來由市環境監察支隊負責的排污費徵收全部下放到各區(市)縣環保部門,將原來由市環境監察支隊直接管理的564家排污單位全部移交五城區和高新區環保部門管理。二是實施簡政放權。除國家、省明確規定屬於市級以上環保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總投資在8000萬元以下各類輕污染建設項目,全部下放給區(市)縣環保部門審批。三是積極探索排污權交易試點。先後赴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考察排污權交易工作情況,積極探索我市排污權交易路子和方法,制定了《排污權使用和交易方案》。四是推進清潔生產審核。與市經委聯合下發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通知,全市已有52家企業啟動了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五是創新污染事故應急防範。確定了94家重點掛牌防範對象和24家存在污染事故隱患的企業,建立了水、氣、化工對口專業化、社會化處置分隊,及時、妥善處置了8起污染事件,提高了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六是探索工業園區監督管理新舉措。在温江開展了工業園區企業管理試點,規範了園區工業企業規範化管理辦法。七是拓寬公眾參與環保渠道。積極開展網上政務大廳建設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局長信箱、12369網上投訴、市長公開電話等工作流程。全年辦理市領導批示件152件(其中督辦事項23件)、人大政協建議提案45件,受理市長公開電話50件、局長信箱291件、12369網上投訴36條,調查處理信訪投訴5034件,辦結率達100%。

五、總量減排深入推進。一是制定年度計劃。制定了全年減排工作計劃,分解目標任務,確立並實施減排項目497個。二是加強檢查指導。加強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燃煤電廠重點減排設施的核查核算管理,對全市60餘個重點減排項目進行了現場檢查與指導,對污水處理減排項目檢查率達100%。三是完善體系建設。分類建

2011年環境保護局工作回顧

立了全市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統計體系,進一步完善了減排目標考核辦法,對污染減排及統計信息實施動態管理。四是加強工作統籌。多次召開全市減排工作會議,及時通報減排進展和存在的問題,採取“倒計時”推動全市重點減排項目落實;五是舉辦業務培訓。舉辦了全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減排核查核算技術培訓,支部了2次減排技術檔案集中預審。六是做好資料預審。支部對20個區(市)縣減排項目檔案資料進行預審,整理上報了減排項目和減排檔案資料。2011年,環保部認定我市削減化學需氧量3.93萬噸、二氧化硫1.1萬噸,分別佔全省國家認定削減量的59.6%和12.3%(2011年我市火電裝機容量約佔全省的12.%),實現了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指標雙下降,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削減化學需氧量1.8萬噸、二氧化硫1萬噸的減排任務,減排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六、大氣整治成效明顯。一是三環路以內禁煤。發佈了《關於三環路內禁止使用燃煤的通告》,完成了三環路內3萬餘燃煤用户的清潔能源改造;支部開展了中心城區經營性燃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查處違規銷售和使用燃煤行為。二是實行高污染機動車“雙限”。發佈了《關於調整高污染機動車限制通行區域和時段的通告》,5月1日起,高污染車限行區域從二環路擴大至三環路範圍,開展了高污染機動車“雙限”專項宣傳和聯合執法檢查,積極推進汽車以舊換新、高污染車淘汰財政補貼、進京車輛實行環保標誌管理。三是深化揚塵整治。配合市級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揚塵整治提檔降土、道路綠化、裸土覆蓋“三大工程”,加強了運渣車規範管理和工地揚塵污染防治,落實了定期通報制度。四是支部科學防治。面對4月下旬的浮塵天氣,積極支部、科學應對,保證突發輸入性大氣污染得到有效處置;加強大氣環境監測與預警預報,啟動ⅳ級以上應急處置預案6次,實施人工增雨22次。全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實現315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6.3%,相比去年同期,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22.9%,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持平,綜合污染指數下降5.7%,二、三圈層區(市)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9天以上;中心城區提前15天完成優良天數311天民生工程目標。

七、“治水”工作穩步推進。一是突出抓好飲用水源地保護。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污染源排查,取締了一、二級保護區內排污口,准保護區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完成了自來水二、五、六廠水源地保護區環境安全防護可研報告,完成了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和評估工作,啟動了中心城區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防護工程建設;開展了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和評估工作,建立了調查信息數據庫,劃定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區10個。二是大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2011年規劃建設的50個鄉鎮污水處理廠(站)中,30個污水處理廠(站)完成了可研、徵地等前期工作,12個污水處理廠(站)已進入施工階段。全市有65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站)投入運行或試運行。三是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監督管理。建立環境監管聯動機制,每季度對城鄉污水處理廠出水指標進行分析;對全市358家國控、省控和市控企業污水治理設施實行全覆蓋監督性監測,對連續兩個季度監測不達標企業進行限期治理;積極配合市水務部門在郊區(市)縣推進2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建設;啟動了全市生活、工業、養殖等污泥處置規劃研究工作。四是開展污染限期治理。52家省市限期治理工業企業、24家省市限期治理養殖企業全部按時完成治理任務。五是加強小流域綜合整治。實施了70個下河口整治工程,核查了20條中小河道污染源,整治排污工業企業86家、農家樂46家,關閉養殖場146家、屠宰場11家,拆除直排廁所233個、搭建棚户17423平方米,清理河道淤積物259107立方米,促進了中小河道的污染整治。1-12月份,岷江(外江)嶽店子出境斷面11個月達到劃定的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其中6個月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明顯;岷江(內江)黃龍溪出境斷面6個月達到地表水ⅴ類水質標準,比去年同期增加2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改善;沱江五鳳出境斷面10個月達到劃定的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八、生態市建設全面展開。《成都生態市建設規劃》經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審查通過,並經市人大xx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同意。《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生態市建設的意見》(成府發〔2011〕13號)已印發各區(市)縣和市級各部門支部實施,《成都市生態小區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大力加強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生態小區、生態家園等生態細胞工程建設,全年有19個鄉鎮(街道)被省環保廳推薦環保部申報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49個鄉鎮(街道)被省環保廳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44個小區通過了省級生態小區專家評審,140個村被命名為“市級生態村”, 808個家園被命名為“市級生態家園”。郫縣、温江、雙流、青白江、蒲江率先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

九、環境管理卓有成效。一是強化依法行政。認真清理XX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1日期間規範性文件,保留繼續有效24件,廢止15件。對市環保局代市政府草擬的79件規範性文件提出繼續有效建議;認真清理行政權力事項,清理出市環保局現有行政權力189項;開展了《成都市環境噪聲(震動)管理條理實施細則》、《成都市禁止焚燒農作物秸稈辦法》和《成都市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辦法》政府規章評估;依法受理並處罰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案件 62件。二是嚴格開展環評。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劃佈局不合理、沒有可靠污染治理設施和可能造成生態環境不可逆轉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對未落實“三同時”制度、未批先建的18個項目做出了限期整改,責令17個項目補辦環評手續。全年市本級審批項目514個,環保“三同時”項目驗收366個,批覆試生產項目78個。參與省環保局審批項目105個,驗收工業項目42個,檢查試生產項目71家。參與國家環保部審批項目1個。三是強化核安全管理。對88家涉源單位和13家放射性藥品生產、使用單位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完成了114家醫療機構《許可證》的申報材料審查和輻射安全許可證核發工作;完成了70餘份核技術應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審查,督促42家省級申辦輻射安全許可證的單位落實整改事項;制定並印發了《成都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協助完成了雙流縣白家川雙輻照場退役、放射源安全轉移工作;積極協調解決市輻射環境管理監測站機構設立和申請編制問題。四是防治土壤污染。完成了全市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2011年環境保護局工作回顧

工作,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污染防治試點工程進展順利。五是強化噪聲整治。協調市公安、城管等部門,對社會生活噪聲、建築施工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和工業噪聲進行集中整治,支部開展了禁噪專項行動和聯合執法檢查,認真查處噪聲擾民舉報案件,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六是規範固危廢管理。下發了加強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及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通知,支部了危廢申報登記和技術檢查,建立了危險廢物數據庫;督促企業落實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建立管理台賬,完善應急預案;公佈了2011年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七是積極發放排污許可證。全市共發放排污許可證2160個,完成了國控、省控企業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八是出色完成污染源普查任務。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成都市普查工作於6月底通過四川省污染源普查驗收組的檢查驗收和認定,共普查污染源6萬餘個,獲得普查數據約600萬組,形成了《成都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與環境質量現狀分析》、《成都市污染源管理及對策建議》,普查技術報告被國務院污普辦評為一等獎,榮獲全國第四名,成都市被推薦為全省、全國污普工作先進單位。

十、執法檢查不斷強化。一是開展了環保專項行動。按照全國、全省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支部開展了環保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先後檢查企業1894家,整治鋼鐵企業10家,對4家涉砷企業、59家制漿造紙企業、77家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29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27個城鎮污水處理廠、6個垃圾填埋場及都江堰、温江、郫縣、崇州等地工業園區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進一步規範了企業排污行為。二是支部了“環境安全月活動”。共發現環境安全隱患24起,查處違法企業23家(其中,查處飲用水源地違法排污企業4家),規範飲用水源保護區1處。三是加大了對環境違法單位的查處力度。針對重點監管企業和多次重複環境投訴問題,採取分組分片的方式進行執法檢查,對成都天銀製藥有限公司、西華大學的環境違法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全市調查處理環境信訪投訴5834件,行政處罰立案837件,處罰決定金額1512.5萬元;排污收費核定金額7043.7萬元,徵收入庫金額6260.1萬元,環境突出問題得到較好地解決。

十一、環保督察紮實有效。完善了《環保重大決策督察工作會商制度》等五項制度,制定了《環保督察問題移送處理制度(試行)》;狠抓督察業務培訓,採取以會代訓、工作交流、輔導講座和專業培訓等形式,進一步提升督察人員依法督察、科學督察能力;深入開展環保督察,重點對各區(市)縣貫徹環保法律法規和市委、市政府環保重大決策部署情況開展日常督察,對各區(市)縣、市級相關部門迎接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複查及民生工程、專項目標推進情況開展重點督察,對全市射線裝置使用管理、“環境安全月”活動及機動車環境污染整治行動開展專項督察,有力推動了全市環保工作落實。全年下達督察整改通知198份,編髮《環保督察專報》30期。

十二、科技監測創新發展。積極開展全國環保模範城市複查迎檢工作,會同市委、市政府目督辦制定了複查迎檢專項工作目標分解方案及目標考核辦法,32項複查指標技術檔案已備齊;全面啟動“833+1”工程第三組團創省模工作,新津縣、大邑縣、崇州市已通過省級環保模範城市驗收;積極推進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和自動監測設備監督考核工作,分別舉辦了中心城區和二、三圈層監測站站長工作培訓;認真做好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環境執法監測和環境應急監測,獲取環境質量監測數據51萬餘個,發佈各類環境質量公告100餘期,支部召開全市環境質量會商會2次;完成了“成都市中心城區大氣顆粒物來源與細粒子時空變化規律”、“成都市型煤固硫劑添加方案技術優選”、“成都市中心城區機動車排氣污染現狀及控制對策研究”、“成都市環境監測業務軟件系統”等課題研究。

十三、災後重建進展順利。根據11月2日省發改委印發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項目實施計劃(中期調整本)》,調整後成都市環保系統牽頭負責的項目共10個,計劃總投資10960萬元。為積極推進災後重建項目建設,先後召開了5次工作協調會,支部實地檢查指導20餘次;堅持了災後恢復重建進展信息半月報制度,全年累計上報重建進展報告30份,編髮工作簡報3期。截止2011年底,10個災後重建項目基本完成可研、選址、招標等前期工作;紮實抓好對口聯繫龍門山鎮災後重建工作,局領導及機關黨委先後6次深入龍門山鎮調研,清理地震災後固體廢棄物的20萬元經費於9月底下撥到位,災後重建工作進展順利。

十四、宣傳教育深入人心。策劃開展了“環保賽鵝會”、“週末市民環保見證”、“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環保嘉年華”和“六五”世界環境日等大型公益宣傳活動,共展出環保宣傳展板20個,發放環保宣傳資料1XX冊,環保購物袋1XX個;圍繞“四二二”地球日、“六五”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活動,深入開展環境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全民環境法制意識;積極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命名市級綠色學校41所。全年在各級各類媒體上刊發新聞1000餘篇(條),多篇文章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中央級媒體轉載。

十五、廉政建設取得實效。認真貫徹xx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九屆省紀委四次全會和十一屆市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省、市環保工作會議要求,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工作方針,以強化環保“六項權力”規範運行、解決損害羣眾權益的突出問題為重點,紮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全市環保系統未發生黨風廉政問題,有力推動了各項環保工作落實。

雖然我市環保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全市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要認真研究解決。

一是空氣質量不容樂觀。由於成都特殊的盆地地形,靜風頻率高,不利於主要污染物擴散。受揚塵污染、燃煤污染、機動車排氣污染、靜風天氣和熱島聚集效應的影響,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偏低,大氣環境質量還沒有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二是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受城市生活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工業污染、特別是上游來

2011年環境保護局工作回顧

水量減少的影響,我市部分中小河道污染仍然嚴重,黃龍溪國控出境斷面水質還沒有一個月達標;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無自動在線監測設備,自來水二、五廠水源地水質一個月不達標。

三是總量減排任務艱鉅。截止2011年底,國家共認定我市化學需氧量(cod)減排量8.95萬噸,佔全省國家認定減排量的46.85%;二氧化硫(so2)減排量6.13萬噸,佔全省國家認定減排量的17.01%。與完成省政府下達的“xxx”目標任務差距較大。

四是農業面源污染仍較嚴重。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畜禽養殖污染、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染已是影響農村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農村環境管理薄弱,監測和監察能力不足,村鎮環保基礎能力建設差距較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bumen/jwwjn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