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簡歷資料 >推薦信 >

寫作推薦信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寫作推薦信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我認為推薦信在留學申請中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以權威的身份來證實申請者在個人陳述或其它文件中所展示的個人經歷、成就、素質以及技能等等。幾年來閲讀、修改了大量國內申請者提供的推薦信後,我深深感到許多人對待這份文件的態度非常草率,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推薦信幾乎喪失了其功能和作用。

寫作推薦信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我們的推薦信是寫給北美的教授看的,因此有必要在這裏簡要談一下他們是怎樣看待這份文件的。這些國家十分依賴推薦人的個人信用。 因為他們的公民沒有類似我國的人事和户口制度,人們在找工作、換工作,學生在升學、轉學過程中除了自己填寫的表格外,就只有原先的僱主或教授的推薦信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當然,學生還應該提供自己以前的成績單。可見推薦信的分量是很重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推薦人也非常重視自己提供的推薦信的真實性。

國外的教授對待給學生寫推薦信的態度上非常嚴肅,他們一旦接受了被推薦人的請求,會用非常客觀的評價親自為被推薦人寫推薦信,而不是隻在寫好的推薦信上簽字。另外這些國家的大學認為,被推薦人若是放棄閲讀推薦信的權利,推薦信將更加可靠。我自己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曾經請我的教授寫推薦信。一位教授很嚴肅地對我説,我只上過他一門課,雖然得了個A, 但是一他對我的實際能力仍然不夠了解。假如我一定要堅持讓他寫的話,他就只寫一句話,就是我在那門課上得了A。他並且強調這樣的推薦信對我是沒有幫助的。 另一位教授則很欣然地接受了我的請求,過了幾天他告訴我他寫了我幾項缺點,大概是看到我的表情不對,他於是又補充説:“The overall tone remains positive.” 意思是説總的調子是正面的或是積極的。這位教授到底寫的什麼,我至今也不得而知。但結果還算不錯,因為在我念完傳播學學位後,就順利進入了工商管理學院。

假如申請者覺得推薦人對他的長處還不夠了解,或者擔心推薦人沒有充裕的時間回憶他的素材,被推薦人本人還可以提供一些線索或素材供推薦人蔘考,這並不違反誠信的原則。否則推薦者假如不太瞭解被推薦者,往往就只對自己瞭解的方面發表一些意見。國外的大學還考慮到教授們總是會受到學生的邀請寫推薦信,而這些教授又不可能有太多時間,於是就印製了推薦表格。推薦人只要在上面劃幾個勾,然後籤個字就行了。這種標準的推薦信讓推薦人在諸如創造力、領導能力、智慧等欄目上給申請人打分。

我國的情況則大不一樣。我在新東方做諮詢工作的幾年裏,雖然接觸到許多出國留學的申請者,卻很少看到推薦人自己動筆寫推薦信的。 見到僅有的幾個推薦人自己寫推薦信的例子也都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申請人請他們的外國老闆給他們寫的。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則大多是在自己寫了之後再讓推薦人簽字,推薦人一般都是毫不猶豫地簽上自己的大名。

也許是我國的推薦人都太忙了,要麼就是他們英語不夠好,反正他們都讓申請人自己寫了然後簽字。但我自己懷疑這是文化差異所致:推薦人在簽字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的 reputation and credibility are at stake。但這篇文字不是談文化差異的,而是要給申請者提出一些建議。

推薦信不管是不是自己寫的,只要推薦人簽了字,就成了一份 legitimate document(大致翻譯成“合法的文件”)。但是由於大多數申請人態度的草率或者觀念的錯誤,他們寄出去的推薦信往往一錢不值——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結果是他們白白浪費了推薦自己的機會。

新東方學校雲集了國內大多數希望出國深造的申請者。他們在推薦信的寫作上常犯的錯誤如下:

其一,用盡所有表現人類美德、才華和優秀的形容詞,卻沒有一個具體例證。我們都知道“事實勝於雄辯”,但我們的學生在給外國人看的推薦信上卻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一次我在電腦上修改一篇推薦信,其申請者就坐在我旁邊看着。看到我刪掉了許多用於讚美的形容詞,那位同學一把抓住我的手説“再也不能刪了”;好象刪一個詞他就少了一份美德。

第二個問題是總把申請者吹成一個大師,讓人難以置信。其實,申請者都是去當學生的,如果已經是大師了,還需要去讀書嗎?許多學生都以教授的口吻在推薦信上表示他們“特別地欽佩”這位學生,他們“一輩子也沒有碰上這樣的天才” 等等。曾經有好幾位申請者自己寫好推薦信,準備讓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大師去簽字。上面寫着類似這樣的話:“每當我的研究遇到困難,他總是成為我靈感的源泉。”如果推薦人還不如被推薦人,那推薦信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這樣的推薦信也會讓讀者懷疑這位推薦人的真實水平。

第三個問題是內容千篇一律,讓人一看就是抄的。一般的推薦信都是在對被推薦人的品德、學問大吹一番以後,開始談到自己是怎樣發現這位天才的。其中無一例外的描述是:課堂上所有別的學生都無法回答某個問題,只有這位天才站起來侃侃而談,“顯示了深厚的功底和創造力。”同樣無一例外的是,在描述這樣的情景時,天才都要 asking penetrating questions. penetrating 可以有暗含的意思,就是教授説話有漏洞,被這位天才給捅破了。如果要描述天才表現出來的洞察力,有許多詞彙可以選擇: insightful, incisive, cutting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things, keen. 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要用 penetrating 這個詞呢?更為嚴重的是,我看了成百上千次這樣的場景描述,可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位申請者説得出來當時到底談論的是什麼話題。

第四,許多申請者沒有正確地選擇推薦者。作為推薦者一般應該具備如下幾個條件。一是必須要有比被推薦者更高職位或更多的學識,這樣才有能力和資格來評判被推薦者。另外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推薦者必須有機會了解被推薦者。所以合適的推薦人應該是教過你或指導過你的教授,或者是工作單位中的頂頭上司。在一個有幾萬學生的大學裏,一個本科畢業生讓校長寫了封充滿溢美之詞的推薦信。這説明什麼?這説明這位同學很會鑽營。我們千萬不要低估外國教授的智力,他們並不比我們傻。有的申請者千方百計通過關係找到科學院的院士寫推薦信。為了製造學術權威對其瞭解的假象,又是千篇一律地介紹他們是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認識的。一散會他們就在大廳裏就某一學術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而且這一爭論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寫推薦信的時候。這位知名人士由此瞭解了申請者對學問的熱愛和執着。但是究竟爭論什麼問題呢?從來沒有人説得出來。

其實,找有名望的推薦者遠遠不如找恰當的推薦者。所謂恰當的推薦者,就是那些有機會了解你的人。還有一點,許多申請者未必能想到,那些在中國頗具聲望的人,他們的名聲在遠渡重洋以後也就消失了,起不了那麼大的作用。

最後一個問題是寫作時馬虎和草率。許多申請者一口氣給自己寫三封推薦信(一般要求是三封),然後讓三個教授簽字。這樣,不僅內容相同、 語氣類似,用詞也差不多,甚至語法和拼寫錯誤也一模一樣,更有甚者,打印的字體也是分毫不差。有一次我審讀了一位申請者拿來的三封推薦信後對他説:“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三位教授都是未婚,並且住在一處,使用同一台電腦和打印機。”

標籤: 推薦信 寫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iliao/tuijian/kp6d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