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學習心得專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特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特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進行了具體部署。這是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和思想理論建設上的又一重大創新,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歷史方位的準確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自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內容全面系統、內涵豐富深刻、思想理論性很強的科學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特點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富強即國富民強,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文明指的是需要遵守共同的行為規範與準則,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和諧是指一種美好的社會狀態和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即形成全體人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公平正義,黨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係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係的行為準則,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誠信即誠實守信,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傳統價值觀的繼承與超越。中國傳統價值觀是以儒家價值觀為主幹,輔之以道家價值觀和佛家價值觀,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價值體系。兩漢以後,儒家的價值觀佔據了統治地位,成為中國文化的主導思想。以儒學價值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厚德載物,意思是君子應效法大地的胸懷,包容不同方面的人,容納不同意見,這樣才能承擔重任。重視個人品德修養,認為作為一個人的理想人格是內聖外王。有重人倫、求和諧、盼安定的一面,有助於社會穩定。但也有保守、落後消極一面,如倡導安貧樂道。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對北漂顏回讚不絕口。“君主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特別是忽視人的本能,宋代的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為保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傳統價值觀的繼承與超越。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治,也講法治,但德主刑輔,主張用道德教化作為訓導臣民的主要手段,刑法作為補充以及輔助,因此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法治精神,在本質上是為人治服務的。法治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就是法律至上。德治與法治的有機結合是對傳統儒家“德主刑輔”治國方略的歷史性超越。

儒家強調民為邦本,孟子還提出,“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這裏的民是等級制的產物,我國曆史上人是分等級的,基本上分為良民與賤民,元代還將人分為十等,知識分子排第九,故稱臭老九。賤民是不能稱為民的,如我國改革開放前的五類分子就屬於賤民,不屬於人民羣眾。平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體現了我黨以人為本的的執政理念,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背景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無疑,平等的價值取向上是對儒家“民為邦本”思想的批判繼承與本質超越。

重義輕利、重農抑商、崇儉黜奢等傳統儒家經濟倫理價值觀,體現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展的要求,有其顯著的歷史侷限性。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取向。鄧小平説:“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裕及人的自身文明素質提升等構成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鮮明特徵。滿足或正視個體正當、合法的利益是推動全體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有效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變革傳統儒家“重農抑商”和“重本抑末”的思維定勢。市場經濟是功利性經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僅不排斥合理的自利動機,而且還有促成合理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功能價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每個人既是經濟人又是道德人,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他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否則就難以實現自身的利益。總之,市場經濟肯定和尊重個人的合法利益,並且鼓勵個人通過符合道德的、法律的方式獲取自己的利益。因此,在道德價值層面提倡“義利兼顧”、“見利思義”,突破儒家傳統“重義輕利”和“存理滅欲”的價值觀。可見,無論在經濟價值取向上,還是在道德價值層面上,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觀,是對傳統儒家經濟倫理價值觀的批判繼承與時代超越。

從儒家的“大同社會”,到康有為的“太平盛世”,再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等,和諧社會是中國儒家先哲不懈奮鬥的目標。其中,儒家描繪的“大同社會”主要包括“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親其所非親”,“子其所非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以及“盜竊亂賊而不作”等基本特徵。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和諧,不僅包括社會關係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了民主與法制、公平與效率、活力與秩序、科學與人文、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者都強調和諧,但要求不一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在和諧社會層面是對儒家倫理價值觀的批判繼承與本質超越。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和發展了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體系是新民主主義時期培育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石。經過我們黨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探索,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二是為人民服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內容和精神動力。毛澤東説:“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隊伍,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三是推翻“三座大山”、最終建立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三座大山”。四是集中體現為“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綱領。毛澤東提出了“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綱領,深刻、集中、高度地體現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

五是廣泛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教育。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寫下了《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光輝著作,號召共產黨員加強共產主義道德修養;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我們黨提出了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傳統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得到廣泛深入傳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指引中華民族走向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科學理論武器。二是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設想。面對舊中國的貧窮落後和一窮二白,我們黨把走向繁榮富強作為國家建設的最主要目標,在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上,我們黨於1964年12月提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戰略目標,成為一面動員、凝聚、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偉大精神旗幟。三是廣泛開展了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全國形成了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和服從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等優良社會風氣。四是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新中國建立至改革開放前,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展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兩彈一星”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培育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品質,培育了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典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到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略任務。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科學繼承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2006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與傳統社會主義價值觀比較,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表現邏輯上的層次性。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涵蓋了主要價值觀主體的價值追求。二是內容上的包容性。三個倡導既體現了國家意志,又不排斥個人價值,既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借鑑了人類共有的基本價值準則。三是表述上的大眾性。用簡明扼要、簡約樸實、簡潔通俗的24個字凝練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是概括上的抽象性。所謂價值,指客體本身的效用和對主體的意義,因此提煉不能具體,而要高度抽象。可以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和發展了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的區別。西方的價值觀主要有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制、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等。50年前,馬丁·路德·金髮表了題為《我有一個夢》演説。他説:“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這個夢深深植根於美國夢之中。”所謂美國夢,簡單地説,就是中產階級之夢,也即只要經過努力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於是美國夢一直激勵着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片土地創造自己的價值,美國也因此成為全球成功人士的搖籃。2012年9月4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激情演講,為丈夫競選助陣。這次演講講述的是美國之夢,因此感動了全世界。美國之夢最核心的就是機會公平,個人的成功不是靠關係與背景,而是靠個人後天的努力。奧巴馬,一個黑人,非洲移民的後代,社會底層人士,能當選美國總統並能連任,書寫的就是美國夢:奮鬥,堅持,直到夢想成真。正如米歇爾演講中介紹的那樣,奧巴馬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裏,他的母親依靠努力工作來維持家庭生活,一家只能勉強度日。他們就是心懷着最根本的美國希望,即是説,哪怕你出身貧寒,只要你努力工作,做好本職,那麼你就能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2011年奧巴馬發表國情諮文,提到了美國夢:我一直堅持不論出身、背景如何,只要有夢想就會實現的信念,正是這個信念讓我今天晚上可以站在各位面前,讓斯克蘭頓普通工人家庭的少年(副總統拜登)和曾經在辛辛那提擦地板的少年(眾議院議長博納)站在我的身後。家國天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孟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夢和美國夢有區別,中國夢奉行集體價值,以集體主義為哲學基礎,追求的是集體的整體利益;相反,美國夢奉行個人價值,以個人主義為哲學基礎,追求的是個人的物質利益。這種價值觀從積極方面講,它有發展生產、尊重首創精神、競爭進取的一面。從消極方面講,它可能引發人慾橫流、個人至上、秩序混亂;也就是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着家國天下情懷的特徵,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價值觀則更多個人奮鬥的色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點:一是國家意志與個人價值的統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要有體現國家意志和政黨目標的指導思想、理想指南,以引領全社會的團結奮鬥。但個人是構成社會的基點,只有讓個人得以安身立命,才能安邦定國。“三個倡導”既彰顯了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實現了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願景相統一。近期馬航失蹤牽動了我國政府的心,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再過問,我國軍方出動軍艦、飛機搜尋,外交部一直向馬方提出交涉,因為上面有150多位中國公民。3月28日,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歸還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共有437具。安置好陣亡志願軍烈士遺骸,以及我國政府對失聯馬航的關注,體現的是對個體生命的敬重,有利於凝聚軍心民心,體現的是國家意志與個人價值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生動實踐。讓我想到美國人護照上的一句令人迴腸蕩氣的提示:不管你到哪裏,美利堅都是你堅強的後盾。以色列曾經用1000多名巴勒斯坦戰俘換回自己一名戰士,這樣的國家你不愛它也難。這是六十多年來以色列在20多個擁有上十億人口的阿拉伯國家包圍中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

二是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精髓的核心價值觀,其先進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先進性並不意味着只是針對特定的階層和羣體,其倡導的是代表大眾利益、面向全民的普遍的價值取向,具有從實際出發、着眼於多數的基礎性和廣泛性。如對公民道德規範的要求,不是“奉獻”,而是“敬業”、“誠信”、“友善”等底線倫理。核心價值觀堅持以先進性為引導、廣泛性為基礎,體現了我們黨對思想道德建設發展規律的又一次深刻理解。

關於這個問題,我今年春節期間與我女兒有過一場爭論。我女兒在長沙市廣工作,由她參與編導的節目《私人定製》已連續在北京衞視播放。她很勤奮、很加強,思想也很深刻。做的情感類節目,她攻下過許多牛皮糖一樣當事人。記得她曾經挽救過失戀青年。青年姓廖,益陽人,25歲。他的身世獨特,他出生時父親已經50多歲,3歲時母親去世。他的行為極端。三年以前他談了個女朋友,最近女朋友移情別戀,向他提出分手,他不同意,找到電視台,要求電視台幫忙做女朋友的工作。女兒隨同他去見他的女友,女友已經與別人在一起。為了挽回這段感情,他突然從身上掏出一把利刃,進行自殘,割手腕、刺頭部。他的性格冷酷。對於可憐巴巴的老父,他表現得很絕情,言語怪誕。為了挽救這名青年,女兒連續進行5場採訪報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名青年發生了轉變。女兒比當事人少三歲,但她這樣語重深長地勸告當事人:“一個哲人説過,一個人要成熟,至少要經歷三次失戀。你還是是個孩子啊。”要知道,女兒還沒有戀愛經歷。坐在電視機前,我聽得一驚一乍的。《爸爸去哪兒》是湖南衞視第四季度全新推出父子親情互動節目一度達到收視率達5.22,市場份額突破20%。今年她回家過春節,要我陪她看這個節目,並問我對這個節目的感受。我認為這個節目內容很平淡,是快餐文化,不值得一看。她告訴我,這個節目重親情,反映了重視個人價值的時代特徵。現在是競爭時代,體制以外的人生存壓力很大,不如公務員那麼清閒自在,對於文化娛樂,什麼內涵並不重要,他們追求的就是放鬆。這就是《爸爸去哪兒》收視率高的根本原因。她同時批評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將道德教育與政治教育混為一談,遠離現實生活,遠離人們思想實際,整天憂國憂民,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認為,作為黨員幹部,必須胸懷天下,體現先進性,當然我的工作有值得改進的地方,要接地氣,體現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

三是中國特色與人類共性的統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的,具有鮮明的中國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理論特色。例如,提出了針對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的“民富國強”、“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諧社會”等目標,吸收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本”、“和諧”、“善政”、“信義”、“仁愛”等精華,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思想內容。這充分顯示了“三個倡導”對自己國家的發展實踐和民族傳統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豪。同時,作為世界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主義”,其核心價值觀是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發展大道的。此次提出的核心價值觀,以自信的氣度明確瞭如“民主、自由、平等”等非西方獨有、屬人類共有、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斷追求的基本價值準則,並且用中國的經驗和實踐去界定和發展這些價值理念,在人類文明的制高點上發出了價值觀的應有強音,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由先進核心價值引領的中華文明的新境界、新形象。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展目標上的規定,是立足國家層面、社會層面與公民個人層面提出的要求。這三個層次的理念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可以説,這一表述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規定,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奮鬥的一貫主張,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性又涵蓋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既堅守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藴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標籤: 價值觀 內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xinde/67nd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