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中學生關於共圓中國夢,奮進新時代話題優秀範文

中學生關於共圓中國夢,奮進新時代話題優秀範文

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走過了70週年的光輝歲月,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築夢新時代話題作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關於共圓中國夢,奮進新時代話題優秀範文

新時代奮鬥精神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看不見光的地方努力尋找太陽,以奮鬥不息的姿態站在新時代的頂端。我們,如同大海中的航行者。

敢為人先,樂於奮鬥。“何須淺碧深綠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同的崗位上閃耀着奮鬥的燦爛光輝。量子研究者潘建偉,經濟體制的改革者林毅夫,數日地潛心鑽研,他們,奉行的是敢為人先,奮鬥不息的信仰。以奮鬥為槳,馳騁於自己人生的大海中,時而順風順水,時而逆流而上,就像魯迅所説的那樣:“敢做,敢想,這才是勇者的氣概”。

懷揣夢想,以奮鬥為槳,夢想人人都有,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驚濤拍岸中匆匆返回,實在不是一名合格的航行者。如同司馬遷困於獄中仍忍辱負重完成史篇鉅著《史記》,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用思想的利刃喚醒着那個麻木的時代。他們的理想植根於時代之中,也在時代中奮鬥,如同鴻鵠有振翅之勇,有飛入青雲的恢弘之志。沒有經歷過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巖峭絕壁處,舟不渡人可自渡,以夢想為帆,奮鬥為槳,必將衝破黑暗,迎來黎明。

齊億萬人民之力,振中華民族之復興。個人的夢想之帆構建祖國偉大復興的巨輪,看似微乎其微的個人奮鬥匯聚為中國前行的強大動力。古有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今有“光纖之父”高錕兢兢業業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獻於國家,奉獻於人民。奮鬥,是二萬里長征過雪山,爬草地的堅韌,是秋瑾利刃下的雄闊吶喊,也會是當今千千萬萬學子奮筆疾書流下的汗珠和跌倒了仍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奮鬥之魂融匯成海,成就中華的高速經濟與繁榮的科技事業,成就其偉大復興的夢想。

樂於奮鬥是一種信念,敢於奮鬥是一種勇氣。鳥兒嚮往自由,它不願困宥於牢籠之中,於是奮力掙扎,有衝破束縛之願。中國,中華民族也不願任人宰割,於是在黑暗中吶喊,用奮鬥鋪成一條光明大道。這是千千萬萬人的努力和奮鬥,你我代表着中國。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若光明,中國絕不會黑暗。

憶四十年驚濤駭浪,九萬里風鵬正舉。以夢為帆,以奮鬥為槳,揚起風帆,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砥礪奮進做“新時代”的築夢人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要論斷和重大判斷,這是在總結建國60多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中得出的科學結論,為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指明瞭方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作為為邏輯起點和時代背景,緊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紅線,就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了迴應,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斷、新思想、新觀點、新部署和新要求,既有社會矛盾變化、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等宏觀的、全局性的理論問題,也有諸如實施振興鄉村戰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舉措。特別強調要“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打鐵必須自身硬”。最後,十九大報告還就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正風肅紀、鞏固反腐敗壓倒性態勢、黨內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供了遵循,也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來説,必須要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新時代”的築夢人。

一方面,要牢固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清醒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變化,要切實踐行羣眾路線,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同人民同甘共苦,推動解決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困難問題。另一方面,要帶頭轉變作風,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根本好轉,特別是要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馳而不息反“四風”、轉作風、樹新風,做到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帶頭同不良作風作堅決鬥爭,不斷把作風建設推向深入。

新時代的中國自信

自信二字,對於中國,始終滿載着一股別樣的情愫。歷史長河滾滾而逝,自信,又似乎有了新的意藴……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現如今,國家實力的強盛與否着實影響着其地位與影響力。前些時日,一名大使的落寞神態被相機捕,捉引發熱議,原因是該國正處戰時,卻因實力薄弱被枉以率先引戰的罪名,在同情與憐憫的同時,更應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實力與自信真的成正比嗎?

着眼過去,曾被稱為“沉睡着的雄獅”的中國,似乎給了我們答案。我們曾憎惡的、腐朽無能的清政府,終日將自己禁錮於囚籠之中,一味的妥協退讓,用軟弱和服從面對侵略者,這樣的國度又談何實力?更談何自信呢?

再觀今日,當新中國的日子愈發繁榮,經濟的騰飛,科技的進步,中國人終於可以用自己的雙手來捍衞我們的國土,捍衞我們的尊嚴,我們無需像從前一樣,對待那樣無恥侵略之徒低聲下氣,我們有了自己的聲音,能夠吶喊出屬於我們中國的聲音!曾經的無能衰敗之景,永遠遺留在了歷史史料之中,抬眼向前,我們有望不盡的光明,我們有走不完的大道!這便是實力,這便是自信!

新時代的中國,用實力書寫自信,在世界之巔仰天大笑!

隨着時代的更迭變遷,自信,似乎又以包羅萬象之氣魄,萌生了新的幼芽嫩葉。

梁啟超曾言:“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着,而驕傲者常浮揚。”

你可曾記得,他們不惜犧牲小國利益,以在博弈中取勝?你可曾記得他們為己私慾,大肆於他國引戰,自己卻似坐山觀虎鬥般沉着?但我想你一定記得,我們派遣的維和部隊,我們積極參與國際救援,我們建設的“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我們面對他國挑釁,厲聲迴應……

何為自信?這便是自信——積極肩負起己之責任;攜手各方合作發展;面臨質疑堅決迴應。用博大的責任感、團結之心、過人的氣度與怒斥堅決立我國之形象,樹國之自信,揚國之國威。

新時代,中國將拾起筆墨,以滿卷的自信之氣揮毫寫下濃墨重彩的印跡!中國,必定成為“自信”的見證者與發言人!

見賢思齊,做新時代築夢人

見賢思齊,向榜樣學習。榜樣是鏡子,照出不足,努力成為我們心中的榜樣,以榜樣的力量凝聚築夢的力量。

黨中央追授鄭德榮等7名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他們是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的榜樣,是新時代奮發向上的築夢人。榜樣的力量,是鄭德榮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鍾揚同志那份“只要國家需要、人類需要,再艱苦的科研也要做”的執着,是李泉新同志執紀如鐵、秉公辦事的態度,是許帥同志堅持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追求,是姜仕坤同志勇擔脱貧攻堅使命的責任感,是張進同志的“鐵漢”精神,是張超同志對強軍事業的忠誠。對黨忠誠、敢於擔當、信念堅定,是他們身上最大的閃光點,他們在共築偉大夢想的征程中留下了最動人的篇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擔當就是責任,好乾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無論在何崗位,作為黨的幹部,一定要有敢於擔當,在築夢路上勇擔歷史使命。作為新時代築夢人,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托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堅持對黨忠誠、心繫羣眾,對工作認真負責,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見賢思齊,向榜樣學習,發揚正能量,要努力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堅持共產黨人本色,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清清白白為官。

新時代奮鬥精神主題徵文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習近平主席曾發出過這樣的奮鬥動員令。在這個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時代,奮鬥者能追趕進步大潮,能彰盈異彩。奮鬥者的號角已被吹響,這是奮鬥者的時代。

於個人而言,奮鬥為夢想助力,為成功助跑;於社會而言,奮鬥增添社會正能量,使社會朝氣蓬勃向前跑。奮鬥的號角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選擇的結果。

奮鬥者能夠在奮鬥中充實自己,砥礪前行,能夠收穫更多驚喜。95後人大代表鄒彬,憑藉奮鬥的雙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勝,用奮鬥詮釋中國實力。章丘鐵鍋傳人們,在一代代人奮鬥的積累下,彰顯大國工匠精神。守島英雄王繼才,以自己的方式奮鬥着,守護祖國山河。奮鬥者們不畏艱難,奉獻時間與汗水,鑄就自己的人生。這是奮鬥者的時代,只有奮鬥者才會被銘記。

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國家實力的崛起,民族的偉大復興,都與無數奮鬥者息息相關,與國家的奮鬥緊密相連。今天中國所取得的種種成就,有哪一個不是奮鬥搏來的?從高鐵到墨子號,從移動支付到共享經濟,從5G到天眼建設,中國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中國也在以超凡的毅力在奮鬥。中國作為世界的“奮鬥者”,正在努力加快步伐,穩中求進,顯示大國風範。

反觀當下,無數青年以“佛系”為由拒絕奮鬥,不少企業固守陳規,難以跟上時代潮流。這些在奮鬥號角下的負面現象,阻礙着社會大潮進步。為了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我們應該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為着實現夢想而努力,把奮鬥精神融於工作崗位,融於日常。作為世界“奮鬥者”的中國,應發動羣眾奮鬥起來,營造積極向上的奮鬥社會,抓住科技發展的機遇,在世界競爭中充滿自信,不畏挑戰,努力發展。只有這樣,新時代的個人與國家才能不斷進步,謀求更長遠的共同發展。

奮鬥者是國家前行的驅動力,國家為奮鬥者鋪就未來。為了實現個人的夢想,民族的夢想,奮鬥的號角已被吹響,新時代召喚着每一個奮鬥者來發光發熱。這是美好先進的時代,這更是屬於奮鬥者的時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zy8e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