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

《千年一歎》這本書確切來説是一本日記。它記錄了作者餘秋雨在前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衞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下面是有千年一歎的讀後感,歡迎參閲。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範文1

《千年一歎》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我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撫摸它們的傷痕。”這句話是自序中的一段話,從世界各地最後回到中國。這一路走過的並不是什麼現代化的都市,車輪碾過的也僅僅只是一些讓我們感覺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見了希臘給人是藍色的,無論是美麗的愛琴海或是作為希臘象徵的巴特農神殿。但這只是最初感受罷了。柏拉圖,他們滯留在千百年前對人生的思考已無法用現代的詞語形容。希臘的文明是健康的、閒散的,當讀到希臘人的快餐也要一個小時後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為這種獨特的生活節奏感到一種有趣。可惜的是,這種文明要衰落了,因為它過於閒散,過於與世無爭。

埃及的土地絕大多數是沙漠彷彿是一種金色的。埃及給人的是神祕的,無論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讓人們感覺法老們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這些東西罷了。如果説希臘的街道還有一絲古今有聯繫的感覺的話,那麼埃及就完全沒有讓人有聯想的興致,彷彿除了數千年前留下的幾座建築便什麼都沒有了。

作為那些古老文明的後代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戰火一遍一遍的摧殘着那些已經殘剩無幾的建築,在埃及,凱撒的焚書和羅馬教皇的禁異教使得那些能夠揭開金字塔奧祕的古文字無人能讀,在伊拉克,“復原”的巴比倫古城毫無原有的滄桑,無法讓人肅然起敬……因為戰爭,因為時代,因為政治,因為功利,那些原來應該流傳千年的建築、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盡了。那麼,我不禁感到疑惑,幾千年以後,我們的後代又該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經無人解讀的文字我們的後輩能夠讀懂嗎?那些老早殘破的建築我們的後輩又能重新複製嗎?

我們至今仍可以學習千年以前的歷史,這可能要歸功於秦始皇早早的就統一了文字,要歸功於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命人撰寫史書,作者提出了疑問:“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是的,盜墓者的層次不窮,每到一個名勝古蹟就會留下“到此一遊”的“見證”,古建築成了發展旅遊業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業化元素佔據了那些古舊建築所散發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氣息。“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複多數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整部日記,都貫穿着這種疑問。作者可能才想起千年一歎的名字吧!正是這樣長城在哀歎,泰姬陵在哀歎,黃河在哀歎......我們要盡我們所能的去學習去保護那些古老的文明,去教給我的後輩,去告訴他們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才會有我們光輝的現在。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是我們民族的傳承。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範文2

在千年之交,作者餘秋雨與鳳凰衞視一行以希臘為起點,中國為終點,探尋文化的足跡。在世界文明史中,只有我們的祖國——中國的中華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我認為,這不是奇蹟,是必然的。

世界本是一個大村莊,人們原本過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只是後來有一天,一户人家的人搶了另一户的一點財物,得手了,於是又有一些村民效仿,這使得每户人家人人自危,都在家偷偷練武,使得整個村子不得安寧。我一直認為用這個故事來形容我們的這個世界非常合適,而作者也在書中反覆強調着戰爭會使戰勝方與戰敗方兩敗俱傷,會破壞兩方民族的文明,會使人民流離失所,貧困、天災……接踵而至,留給人們的將是無比的傷痛。我們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做得很好,除了成吉思汗,幾乎沒有統帥進行過遠征,最多隻是內部矛盾,內部戰爭,包括日本和朝鮮,他們的祖先也都是中國人。正是這些,使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完好的保存了下來

當然,現在的新中國也光榮地繼承了我們祖先的優良傳統,對那些盤踞在南沙羣島等地的外國政府並不採取武力的手段,只是再三地要求他們和平撤離,只有他國軍隊向我軍開火時才進行自衞還擊。這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既維護了和平,又不失我軍的尊嚴,非常好。但這要是發生在美國,早就藉機開戰,把東南亞轟了個底朝天了。

作者從中東一直到印度,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戰爭與冷戰造成的荒蕪與貧困,而在軍事方面我國一直十分低調,只是偶爾才會舉行和平軍演,非常低調,這點很值得中東以及南亞的一些國家借鑑。作者在書中也介紹了許多西方的古代帝王,在國富民強之際耀武揚威,攻擊他國,毀滅了他國的文明,自己的國家也遭受重創,最後使得國家民不聊生,國庫空虛,真是兩敗俱傷。

説到底,武力只是一種自衞手段,不可用於攻擊他人,更不可濫用,不然害人害己,對別人不説,光對自己就沒有一點好處。文明是珍貴的,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獨裁者的工具,而文明卻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與勞動人民智慧最好的體現。戰爭讓文明膽寒,作者餘秋雨也多次在書中強調要維護和平以及和平對文明的重要性,我也希望所有國家都能放棄軍備競爭,保護和平,給古老的文明以最好的保護!

千年一歎的讀後感範文3

看了《千年一歎》之後,根本就沒有絲毫的喜悦。反而是越看越沉重,不忍再看,又不得不看。尋訪古文明的文明之旅。乍一聽,是一件美差。可其中卻藴含着多少説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那些文明古蹟總讓我感覺它們是在沙漠上默默堅守的一座豐碑,一座很悲涼的豐碑。曾經的它們是輝煌的見證者。而今的它們好似煙花燦爛之後留下來的與餘燼。曾經創造了他們的人的後代子孫,現在因為各種原因,正在遭受這戰亂,貧窮,飢餓,恐怖主義的侵害。餘秋雨先生説,看到作為一個曾經創造過輝煌文化的國家,他們的子孫連學都上不起,他感到痛心。然而又何止是痛心!哭牆之下那不曾休止過的哭聲,醫院裏亟需藥物治療的孩子,那種就差武裝到牙齒的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又豈是一個痛字可説得清,道得明。忘了是在哪個國家,為了讓旅客能夠安全地觀賞古蹟,每個車隊都派兩輛車前後保護,餘秋雨先生那時候的心情只剩下難過,他們只不過是想讓外人瞭解一下他們的歷史文化而已。

戰爭越來越讓我感到害怕。它是一個怎樣的惡魔,怎能讓曾經的輝煌化為齏粉。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可他們卻像是一縷輕煙從歷史的上空飄過。恆河邊靜待死亡的老人,垃圾堆上密如林的腳能給出什麼樣的答案?

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幾千年來,大家打打殺殺,後來因為外族的侵略,大家竟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再也部分什麼外夷了。很希望中東有一天也能這樣。發現原來大家是一家人。還有那些製造惡魔的人。

標籤: 讀後感 一歎 千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yl6x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