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關於科舉制度的文章:大學聯考季裏説科舉

關於科舉制度的文章:大學聯考季裏説科舉

本站:莘莘學子嘔心瀝血終教日月照心田,朵朵鮮葩羣芳吐蕊都做明朝清北人,更望學子們大學生活學有所成,都能做國之棟樑。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大學聯考季裏説科舉》。

關於科舉制度的文章:大學聯考季裏説科舉

大學聯考,之所以這麼被國人重視,主要在於它的選拔性質,一般情況下,在這次考試中成績優異者將來有好大學上,有好工作做,有高工資領,美好的人生似乎從此走上快車道。

這,在中國,是有歷史淵源的,淵源就在於科舉制度。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説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20xx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20xx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科舉制度並非起自明朝,卻在明朝發揚光大,説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人們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當時的考試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院試,參加考試的人統稱為童生,但不都是小孩,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來自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這不是説秀才好考。院試成績分六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一經當上了秀才,就擺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個知識分子了,就有了某些特權,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比如見到縣太爺可以不用着急下跪。但秀才並不是官,距離做官還差得遠呢。要當秀才已經如此之難,可在讀書就是為了當官的年代,那些知識分子為了當官就只有繼續奮鬥!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叫鄉試卻不是指鄉里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設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鄉試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歌,跳魁星舞蹈。

到舉人這一級,是有資格做官的,當年的范進恐怕就是中了舉人以後,覺得自己有可能要做官了,竟一時高興過頭,瘋癲了。之所以説是有資格,是因為這個級別是不包你一定當官的,也就類似今天的大學畢業不包分配。那舉人怎麼才能當官呢,很簡單,當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機會了。所以説,如果在明朝某位官員的追悼會上,看到門口探頭探腦,面露喜色的人,除了這家人的仇家,就都是舉人了。在這個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這就是我們平時説的連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考中舉人,就走出了省城,可以向京城進發,為了當官,必須繼續努力!作為舉人,就可以與其他省的精英們一起參加京試——會試!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這個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得多。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為貢士或“貢生”,俗稱出貢,別稱明經。朝廷每次會試將挑選三百人左右,這些人要想當進士,直接分配工作,還要再過一關的。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國家層面的考驗——殿試。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七年級。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就是會試考中的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結束,第二天閲卷,第三天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或鼎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頭的,他們只能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見識、學問、膽氣以及長相,把考生劃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為我們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之後,將會被按照名次派任官職。不過此時分派的官職都不高,經歷那麼多的苦難,被分配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八品的縣丞,離縣太爺還遠着呢,但不管怎麼説,總算是當官了吧。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雖説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麼不是我?!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説中的人物,為萬人景仰!這一稱號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説來就是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高水平,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裏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自隋唐開始科舉後,一千三百多年間,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十三個人,分別是唐朝兩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兩人。這些人確實值得崇拜。

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同時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但是,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

正如錢穆先生所説:“一項好的制度若能長久永遠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隨着科舉制度的發展,特別是在封建社會下,科舉制度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朱元璋將源於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考試中,考生們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形成自己的文章。文章主題代聖人立言,即以先賢的思想去指導寫文章。定八股的原來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寫,便於確定給分標準,便於考官評分,以示“公平”。否則,各人有各人的寫作風格,必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後來卻成了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於考八股文,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甚至產生像孔乙己、范進那樣的科舉犧牲者。

另外,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相信陳世美(首先,這只是戲曲中的人物,據考證純為子虛烏有,況古之帝王豈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這也是個人的私德問題。)的醜名是無人不知曉了。科舉的悲劇,似乎在童生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根子。

科舉制度下,嚴重的師門裙帶關係現象,在官場中就必然拉幫結派,官官相護。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藉着乾隆皇帝對他的寵愛而一手遮天,收受賄賂,富可敵國。而且多次利用科舉考試的題目為餌收取考生賄賂。這不利於良好社會制度的建設,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科舉制度的流毒對今天的影響也不小啊!孩子們在家長的引導下,從小就一頭扎進題堆,國小要上縣區裏最好的國小,中學要讀市區裏最優的中學,爭上游無可厚非,把天性磨滅就不足推崇了。十五年的基層教育,無數個日日夜夜,家長們孩子們一心向學,就是為了6月7日和8日的考場上揮灑自如,為了7月份的榜上有名,更是為了“985”、“211”、“北大”、“清華”的一紙通知書,這都必須大加肯定和讚揚!遺憾的是,我們相當的孩子,進入大學以後卻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在大學裏該幹什麼了。或許是十五年的辛苦耗費了太多的激情,或許是家庭期許的達成不再有任何的追求,亦或是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要求的差異抹殺了奮鬥的動力。大學校園裏不少孩子無所事事惶惶終日,不少學生沉迷感情卿卿我我。“難進易出”的機制讓本該遊戲的童年厚重了眼鏡,理應發散的思維囿於試卷的圍獵,必須拼搏的圖書館實驗室遭遇冷眼。

這就出現了大學聯考狀元大學畢業後適應不了社會,不説為社會做貢獻了,養活自己都成問題的怪事。名校畢業後,無以立足社會,有隱居深山的,有足不出户的,有賣肉的、賣水果的……

可喜的是,國家多年來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成效已經初見端倪,素質教育的花朵已經開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公眾號:靈寶原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wvjx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