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教師的童年回憶文章:捉蟬

教師的童年回憶文章:捉蟬

秋高氣爽,行於林間,偶聞蟬鳴,忽憶童年捉蟬之事,猶歷歷在目也。

教師的童年回憶文章:捉蟬

童年家貧,生活苦澀而單調。捉蟬,一為改善生活,一為增添趣味。

因蟬所處位置不同,白天黑夜不同,捉蟬之法亦殊。

白天,當蟬位於地下時,往往用鏟子繞樹之周圍,於土中扒之。用鏟子亦講究技巧,非上下刨,而宜前後剮也。當剮出蟬洞時則更應小心,在洞之周圍一層一層去土,直至將蟬捉住方止。若見蟬洞有蟬,而身邊無鏟,亦有多法取之。可掏之,可釣之,可淹之,不一而足,據洞之深淺曲直,可靈活選擇。洞淺,可直接用手掏之。稍深,可用手指釣之。伸一手指自洞口入,活動指端,引蟬夾之,覺指痛,即可向上徐徐拉之,出洞即成也。用此法,手愈痛,則蟬夾之愈緊,故釣出之希望亦愈大,真乃“痛並快樂着”是也。再深,用樹枝釣之。手執樹枝,自洞口放入,宜輕宜慢,細察之,遇蟬則晃動樹枝,輕拉之,待覺枝稍重,提之出洞既可。若洞既深又屈,則以水淹之。以容器取水,自蟬之洞口灌入,水滿,蟬懼水,則自出洞而被捉之。此法殘忍,非不得已而不用之。

天黑,蟬自洞出而爬往高處蜕皮,當是時,捉蟬之法摸蟬最宜。條件好的,用手電筒照明捉之;次之,用煤油馬燈照明捉之;再次之,僅憑雙手在樹幹之上摸索捉之,因此謂之摸蟬。摸蟬亦有技巧,宜順着樹幹自下而上摸之,手掌伸開,成捧物狀。或自樹幹外向樹幹輕輕捂摸。不可自上而下摸,以免碰之落地,天黑難找。

天漸明,蟬蜕皮後,爬之愈高。其色自白漸黃漸黑,其身自軟漸硬,其翼自皺漸展,其力自弱漸強。當是時,遇險則排溺而飛。

餘幼時亦常捉蜕皮之蟬餵雞餵鴨。白天捉之,常粘之捂之。粘法有二,其一,就地取材,取一秫秸稈(高粱稈),細端縱向劈開約十公分,開口處以五公分左右細枝撐之,成三角形之平面,平面處再以蛛網覆之,粘蟬之工具即成。用時,每遇蟬,屏息禁聲,手執秸稈粗端,以細端平面之蛛網疾蓋蟬翼之上,於蟬掙扎之際,速取之放於所備容器中即可。此法因受秸稈長度和蛛網黏度所限,僅可粘低處小蟬(俗稱小唧唧)。粘法其二,取好面(小麥粉)一把,兑水和麪成團,再浸入水中,以手柔搓去其粉,成麪筋方止,用鮮麻葉或塑料紙包之備用。取一長且直之竹竿,梢頭再綁以細竹枝,則粘杆成。用時,取一小團麪筋纏於竹枝端。蟬鳴響亮,居高聲遠,可循聲而覓。常藏於高樹枝葉間,見之,則昂首,伸頸,側目,凝眸,舉杆,待杆端距蟬尺許,以麪筋處疾戳蟬翼。若粘之,則速撤杆取之,去其翼,置容器中。粘法捉蟬,唯眼明,心細,手疾,方屢有所獲。

黑夜捉飛蟬,於蟬多之林間,提一馬燈置於地,以腳踹樹,蟬驚而飛,趨明,常落於燈之周圍,速撿之即可。以此法捉蟬,天愈黑,馬燈愈明,則效果愈好。

以上捉蟬諸法,今亦可用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wvje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