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關於崑山的遊記美文:崑山記行

關於崑山的遊記美文:崑山記行

本站:在崑山的一點一滴都可以記錄下來,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美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崑山記行》。

關於崑山的遊記美文:崑山記行

上海乘火車西去,第一站就是崑山。崑山曾經是個農業大縣,改革開放以後,利用自身區位優勢一躍而成為一座高度發達的工商業城市,好似滔滔長江南岸一顆閃光的珍珠。20xx年秋,我去崑山務工,一下火車,撲面而來的是綿綿吳儂軟語,滿眼的是海派的城市風光。

我在崑山生活了三年半,這個地方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以下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一,愛書人的 天堂

崑山不虧是出了歸有光、顧炎武等大學問家的地方,整個城市氤氲着一股濃厚的書卷氣息。平日喜歡讀點閒書的我,初到崑山,有種進入天堂的感覺。瞧,大街上書報亭一個挨着一個,不但有琳琅滿目的生活時尚書報,也有很多封面典雅高潔、陽春白雪般的純文學刊物。不下雨的晚上,有很多人在明亮的路燈下,鋪開地攤,出售舊書舊刊,價格便宜極了,很多人看,也有很多人買。崑山圖書館是崑山市的標誌性建築。崑山新華書店簡直就是圖書的海洋,寬寬綽綽的四層,挨挨擠擠全是書!看書的人很多,收款處抱着書等着買單的人們排成了長龍。

我雖然工資低微,書還是買了不少,只是當我準備離開崑山的時候,面對自己這一大堆書刊,我傻眼了,那時根本就沒有直達家鄉的大巴車,帶着這麼多沉重的書籍怎麼一次又一次轉車呢?最後不得不忍痛將大部分書籍丟在那裏,也不知那些書最後的歸宿如何。

二,野馬渡

崑山市每個鄉鎮都辦了份文學刊物。我做工的周市鎮辦的文學刊物叫《野馬渡》,這裏還有段有趣的傳説。

野馬渡原來叫野貓洞,是周市一鄉村地名。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崑山,準備去周市看看,也不知那些地方官在那裏幹了什麼壞事害怕皇上知曉,他們一唱一和,繪聲繪色的在皇帝面前描述説,周市有個野貓洞,洞裏有巨狸貓,目光如電,性兇猛,專噬人,神出鬼沒,官府莫可奈何。力勸皇上龍體要緊,不去冒險為好。堂堂乾隆一帝,其實也是俗人一個,居然嚇破了膽,取消了周市之行。

改革開放後,野貓洞改稱野馬渡,這就有點詩意了。周市鎮辦文學刊物,乾脆就取名《野馬渡》。

三,周莊,周莊……

在華東一帶,周莊是很有名的,它是中國第一水鄉、中國千年古鎮。古鎮有一景點叫雙橋,讓旅美畫家陳逸飛畫到他的一幅國畫上去了,這幅畫後來送到了中央,國家最高領導很喜歡。後來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美國客人。於是,周莊名揚天下。

我深知我這輩子揣着大把錢去旅遊是不大可能的,那時我三十多歲,工作不算太繁重,精力也算充沛,這麼好的機會,怎麼不去領略一番這近在眼前的中國第一水鄉的風采呢?於是,我騎着自行車去了周莊,一去好幾趟。也許是我肉體凡胎,難識周莊仙姿吧,在我看來,那些連篇累牘讚頌周莊美麗風光和人文的優美詩文多少有點吹捧之嫌。

寬闊的大馬路,車如流水馬如龍。一片片規模宏大的工業園區,説明這個千年古鎮同樣離不開現代工商業的支撐。氣宇軒昂的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座落於此,讓這座古鎮煥發着濃郁的人文氣息。

在古鎮遊覽區,果真是人流如織,一個個漂亮的女導遊舉着小旗,就着擴音吶叭向遊客介紹着一個個景點及歷史傳説。遊客們心不在焉地聽着。那些古民居、古街巷、古石橋,人工雕琢的痕跡太過顯眼。那座高高的古塔,倒是氣勢恢宏,值得一睹尊顏。河面上雖然沒有垃圾,但是河水黃中帶綠,實在髒得可以。總的説來,周莊也還算值得一遊罷。

不過,有件事情就讓我有點反感了,這就是在周莊賣得很火的熟食品”萬三蹄“。其實就是一隻普通豬蹄,周莊人把它弄得油汪汪、黃亮亮,味道也肯定非常鮮美吧,然後使用真空包裝了,赫然打上”萬三蹄“的商標大肆出售。

萬三就是沈萬三,生活於元末明初的周莊鉅商。他的商業船隊曾經從崑山起程,進上海,入東海,遠涉南洋,自是積聚了大量錢財,富可敵國。他也算是體現中國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先驅人物。這裏我不妨還多介紹幾句。當年朱元璋領導他的軍隊在推翻殘暴的蒙元統治的過程中,沈萬三給了朱元璋大量軍費資助,和朱元璋個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有回他看到南京城牆殘破,沒有皇都氣派,就想整修整修。可是國家初創,財政困難,拿不出足夠的銀子,這個時候,沈萬三跑到南京,對朱皇帝説:為我大明江山永固,小民願肝腦塗地,整修皇都城牆嘛,我可以包下一半。沈萬三這一出面,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朱皇帝出身貧寒,對富人有種天生的反感。他看到沈萬三如此財大氣粗,心裏頭慢慢的就起了恨意。後來朱皇帝隨便擬了個罪狀,將沈萬三發配雲南,一代鉅商,最終客死他鄉,但是他的名聲永遠留在了周莊、崑山。

我就想不明白,聰明的周莊人怎麼能這樣開發利用當地名人資源呢?分明是豬蹄,卻冠名”萬三蹄“,這不是明擺着侮辱古人嗎?這和東坡肉可不一樣,本來是蘇東坡自己加工成了這道菜,他把這道菜送給當地老百姓享用,老百姓為了表達對蘇東坡的愛戴,才將這道菜取名東坡肉,蘇東坡生前也並沒有明確表示反對過。試想,我們湖南出了那麼多偉人、名人,如果誰跑到他們的家鄉去開個店,弄個”某某蹄“什麼的出售,合適麼?當然,如果有人引經據典解釋,這”萬三蹄”啊,本來就是沈萬三生前自創的名菜,現在大量加工這道菜是為了更好的紀念他,那我無話可説,只怪自己管窺蠡測。

不管怎麼説,周莊還是給我留下了一個銅臭味太過濃厚的印象。

四,大湖南,小湖南

初到崑山,有個上了點年紀的工友問我是哪裏人,我説湖南人,他又問是哪個湖南,我很奇怪,湖南就是湖南,還有哪個湖南?他問:”是大湖南,還是小湖南?“我更糊塗了,湖南還有大小啊?後來才明白,崑山上了點年紀,又沒多少文化的人,他們的讀音中”河”“湖“是不分的,反正都是”湖”,湖南就是河南,河南就是湖南。他們把毛主席的家鄉稱作”大湖南”,那麼,河南就成了”小湖南“。哈哈,有點意思!

五,馬援莊

20xx年春節期間,一日閒得發慌,就騎了自行車沿着崑山南北公路,朝着上海商塌鎮方向狂奔。經過一個叫馬援莊的村莊,我看到公路邊矗立着一排巨大的石碑。最高的那塊石碑正面刻着:馬援莊慘遭日軍屠殺之死難百姓紀念碑。緊挨大石碑兩邊立着兩塊大理石碑,一塊詳細記述了這一起屠殺事件的經過:1943年臘月27日清晨,一隊日軍闖進這個村子,將全村一百六十多號男女老少驅趕到村外空地,全部用機槍射殺。只有頭天下午回孃家去了沒有趕回來的一年輕媳婦、和一個在外掙錢遲遲不歸的一個壯年男人倖免遇難。另一塊石碑上刻着遇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年齡最大的七十多,最小的才幾個月。

讀着碑文,撫摸這冰冷的字跡,我心情沉重,再也無心遊玩。放眼周圍,高樓林立,人聲鼎騰,一派城市風光,然而,幾十年前,就在這裏,那麼多老實本分的無辜百姓,卻被日本人像豬狗一樣隨意殺戮!

我想起了家鄉湖南、還有雪峯山區一帶,當年日軍在這裏也製造了不少屠殺事件,可是據我所知,幾乎沒有哪個地方像崑山那樣,為遭受日軍屠殺的普通死難百姓立碑紀念,不能不説是遺憾。

六,台灣人

在崑山市辦廠的台灣企業很多。當年我在崑山一家小民企做工,這家工廠專為好幾家大型台灣企業做配套包裝盒,因為送貨,我經常有機會出入這些台企。

在這些廠裏,只要看到那些麪皮白淨,操着一口拖着長調的普通話,眼神冰冷鋒利,能將你身上剜出一個又一個窟窿的人,十有八九是台灣管理人員。當然大陸管理人也會發脾氣,但他們只是一股火起就吹鬍子瞪眼,過後就沒事了。這些台灣管理人員,永遠是那麼紳士、那麼優雅,永遠那麼高高在上地指手畫腳,那麼聲調悠長地斥責着手下的工人。

有一天,一位台灣管理人員居然當着我們那麼多人的面説:我們老闆哪,一年要在大陸賺好多好多錢喲,大陸的錢太好賺了。可苦了我這跑腿的啊,管着這麼一大幫愚蠢的大陸仔,比豬還蠢的大陸仔啊!當時,我真想給這個盛氣凌人的台灣人一個響亮的耳光。也許吧,大多數台灣人是善良的,是不鄙視大陸人的,我只不過是偶然碰上一些不太友好台灣人罷了。

不覺離開崑山十多年了,現在的崑山,想必更加美好了罷。

公眾號:九龍回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pxql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