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有關於重陽節的3則故事

有關於重陽節的3則故事

中國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有關於重陽節的3則故事,歡迎閲讀。

有關於重陽節的3則故事

有關於重陽節的故事

較早有關重陽節的傳説,見於樑朝吳均的《續齊諧記》: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婓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蝸禍可除。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鶪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民間故事繼承了《續齊諧記》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間藝人想像創造的情節,又產生了很多重陽節傳説的異文。這裏選擇了三則異文展示給大家。

第一則:採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縣有個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幾片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汝河兩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時候曾聽大人説過,汝河裏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佈瘟疫,危害人間。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他就決定前去拜訪。

誰知他翻越了千山萬水,還是找不到仙人的縱跡。有一天,他忽炙看見面前站着一隻雪白的鴿子不斷地向他點頭,桓景走近前一看,鴿子忽然飛了兩三丈遠,落地後又不斷地向桓景點頭。就這樣,桓景跟着白鴿,終於找到了費長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門口,恭恭敬敬的跪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大門忽然開了,一個白髮老人笑瞇瞇的對他説:“弟子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進院吧”。

費長房就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讓他練習降妖的法門。有一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説:“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説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桓景載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鄉,就把費長房的話向大夥兒説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帶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説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當後,他就帶着降妖青龍劍回到村中,等着斬殺瘟魔。

不一會兒,汝河裏狂風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來。忽然抬頭看見人羣都在山上歡聚,它便衝至山下,卻被酒氣及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回頭,又看見桓景抽出寶劍,和瘟魔鬥了幾個回合,瘟魔鬥他不過,轉身就跑。桓景“嗖”的一聲射出了寶劍,寶劍閃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人們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禍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

第二則:流傳在陝西關中一帶

説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户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裏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裏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裏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着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户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户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説:"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

"莊 户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説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説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户人就帶着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峯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衝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户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曆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第三則: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拓展閲讀:有關於重陽節的源頭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求壽的習俗。這是受古代巫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説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其三,重陽節的起源。據説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宮女賈某被逐出宮,從而將飲宴、賞菊等風尚傳入民間。

標籤: 重陽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o0e9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