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描寫鄉愁的散文閲讀:鄉愁

描寫鄉愁的散文閲讀:鄉愁

本站:鄉愁是離家在外的遊子對故土最深的眷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閲讀《鄉愁》這篇文章吧!

描寫鄉愁的散文閲讀:鄉愁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夢鄉國裏愁如絲,晚霞一抹天際流。遠山牧童踏歌聲,鄉戀一曲寄鄉愁。

鄉愁是心中割捨不了的故土;鄉愁是家鄉靜靜流淌的頓河;鄉愁是外婆屋頂裊裊的吹煙;鄉愁是銀杏樹下輕搖的鞦韆;鄉愁是果實累累殷紅的果園;鄉愁是堰塘田溝遊動的小魚;鄉愁是迎風飄香五月的鮮花;鄉愁是掛滿枝頭香豔的石榴。

01

在雲帆的心裏,對外婆的懷念,是鄉愁中最深沉的愛。那時雲帆隨母親下鄉到外婆所在的山莊,與外婆住在一起。那時雲帆己是少年,通常母親去隊裏幹活,外婆在家裏照看弟弟妹妹。雲帆及雲海、雲雪、雲飛、雲翔、雲朵兄妹六人都是外婆從小帶大的。

外婆曾是大家閨秀,民國時期上過學堂,飽讀詩書,滿腹詩文。她經常在太陽照在堂前的午後,端座在藤椅上,閉着眼睛唱讀詩文,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外婆唱詩婉轉悠揚,頗有古典雋永的韻味。

舊時的學堂吟詩都是唱讀,雲飛和雲翔兒時年幼不諳世事,曾笑稱外婆唱詩好似僧尼念徑,似有揶揄之意。但外婆並不生氣,多次埋怨現時的學堂,老師不教學生唸詩,是最大的缺憾,歎息今日不如往昔。現在想想外婆説的也對,非常時期的教育確實曾是荒蕪一片。

外婆三十二歲時,外公去世,她一個人歷經艱辛把舅舅和母親撫養大。長大後,雲帆常常想起外婆讀詩的那一幕,才深切體會到在那艱辛落寞的日子裏,外婆依然從容地保持內心的一份恬淡和喜好,是多麼難得和不容易啊。外婆的毛筆小楷雋永秀麗,遠遠是後輩子女們所不能比擬的。

在雲帆的記憶裏,外婆慈祥良善,性格温和,不管他們兄妹如何淘氣,外婆從未發過火。她尤其偏愛雲帆和雲飛,雲帆是長外孫,她自然偏愛,雲飛體虛智弱,她亦疼愛有加。有一次雲飛不知怎麼把家裏一個純金鐲子拿出來玩,弄丟了,那可值不少錢啦,外婆和母親雖覺得可惜,仍都沒有責怪他。

外婆身材纖弱,但總是不知疲倦地忙乎着。她曾用篩子和網子在堰塘、田溝裏網小魚小蝦,給外孫們改善生活。通常外婆早起把篩子網子放出去,過幾個小時收回來時,就有很多小魚小蝦。中午時分,外婆在鍋裏嫻熟地煎烹小魚小蝦,不一會,滿屋飄香,饞壞了小朋友們。他們圍在灶台邊,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醇香黃燦燦的小魚小蝦。

那情景猶如一個經典的電影鏡頭永遠刻在雲帆心裏,那醇甜綿香的味道經過歲月的發酵回味,至今依舊念念不忘,馥香縈繞,成為雲帆抹不去的舌尖上的記憶,味蕾上的鄉愁。

外婆種植的高梁玉米,曾在鄉間成為一絕。外婆曾在北方舅舅家住過一段時間,她回來時帶回了一些北方的種子,外婆在菜地裏種下了它們。沒想到北國的種子在南方的土壤裏茂然生長,甘庶甘甜沁扉,玉米味純香糯。弟弟妹妹們整天圍着外婆轉,吵着要吃甘庶和玉米,外婆於是喜滋滋地帶着他們去菜園子裏釆摘。

外婆和母親也曾把甘庶和玉米送人,鄉親們都很喜歡吃這兩樣東西,但他們捨不得把他們的菜園勻一部分種植高梁和玉米,只有外婆年年種植。

每到高粱玉米成熟的季節,菜園裏一片紅海,高粱杆亭亭玉立,那紅色的穗子,像害羞的少女紅着臉羞澀地低着頭,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

玉米杆高挑修長,金燦燦的玉米,有的像個胖娃娃,顆粒穎嫩,粒粒露着笑臉;有的則飽滿的像一個剛發育成熟的少女,嚴嚴實實把豐滿的玉體羞澀的包裹在金色的玉衣裏,只露出一抹髮絲在風中飄蕩。

這道美麗的景緻幾乎佔據了雲帆記憶的半壁河山,每當他回憶兒時的情景時,那片紅海一直在他心中駐足久留,成為一直縈繞在心頭的不老的鄉愁,腦海裏浮現的,總是微風吹拂下款款搖曳的紅高粱。

那時雲帆和弟弟妹妹因有外婆細心周到的照料與呵護,簡單的裹腹食物也能吃出山珍的味道,少兒生活過得如同甘庶一樣甘甜如蜜。而營造這份終生難忘的味蕾記憶的外婆,則永遠是雲帆鄉愁記憶裏最温暖最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02

在雲帆的心裏,家鄉那條靜靜的頓流,是他鄉愁記憶中最難忘的回憶。那條河名叫府河,亦稱溳水,屬鄂境內河流。府河的源流,上游始於大洪山麓大小兩支溳水支流,兩支支流彙集入主幹,府河由此形成。府水經隨州市市區至沿途幾個鄉鎮順流而來,雲帆的家鄉正處在這個段位,下游經幾個三線城域直達省城流入長江。全程長約三百多公里,亦稱溳水流域。

河水自上游湍湍而來,這裏有一個渡口,河寬約四百米左右,潮汛時節,河水覆蓋大約三百多米,逢秋冬之際落水之時,河牀流水只剩下一百多米的樣子,其餘全是一灘黃沙。

河水下雨時略顯渾濁,平常均清澈見底。深潭處長有水草,常有魚兒游來游去,清晰可見,偶有一尺見長的鯉魚躍出水面,引得岸邊的路人會停下駐足觀望。淺水處,小小的、光潔而又圓潤的帶有花紋的瑪瑙和石子,陽光下在水中閃閃發光。雲帆小時候撿過很多這樣的瑪瑙石子帶回家玩,有過不少樂趣。

這條寬闊而又湍急的大河將山丘與平原隔開,雲帆住居的地方屬山丘地帶,河對岸連接沙灘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兩岸各有人家,雲帆的家就住在渡口岸上的小街上,一條渡船擔負兩岸居民的出行,兩岸居民依賴這條渡船擺渡,進行互商互購小商品交易。

雲帆清楚地記得他小時候,這條河曾水上通航,他居住的街上就有很多做運輸的船伕,靠走水路運輸貨物維持生計,那時商賈們均依賴這條河上過往的商船進行貨物進出。雲帆兒時曾隨父親坐商船上至S市,下至A市及省城去過,他們在船上吃飯、睡覺,路途遙遠,來回得佔用好幾天時間。後來交通方便了,這條水路才逐漸取消。

那時,每天早晨是渡口最繁忙最熱鬧的時候,清風拂面,河水清澈透亮,湍急的河流在晨光下泛着白光。擺渡人招呼着人們上船,高聲叮囑船上的人注意安全,然後奮力搖槳。有時超載,船搖搖晃晃的,似有傾斜之勢,讓岸上的人看了嚇得一身冷汗。但大多時候擺渡人憑着嫻熟的技術,駕馭着渡船平穩的緩緩的向岸邊劃去。

閒暇時,擺渡人用一條很長的索纜系一個鐵鈎將船栓在岸邊,他則躺在船上,任船載着他悠閒悠閒地飄流。天高雲淡,風輕水暖,豔陽斜照,小船悠悠,他似乎很享受的樣子。但只要有人喊渡,擺渡人很快進入工作狀態。這個活計是由生產隊派遣的,擺渡人很憨厚,亦很敬業,一干就是很多年,頗得好評。

那時鄉村貧困、閉塞,這條渡船是人們唯一走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道出行工具,它承載了許多人難以忘懷的記憶。如同這條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斷地滋養着兩岸人民,陪伴着人們健康成長一樣。它們成為雲帆及許多人鄉愁記憶中抹不去的懷念與感恩。

03

讓雲帆難以忘懷的,還有那次某空軍在河對岸河灘上上演的跳傘軍事演習。當河灘上要進行跳傘演習的消息一經傳出,方圓幾十裏地都驚動了,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渡囗。岸邊、山崗上、山丘上、圍牆上、樹上到處都是圍觀的羣眾。人們盯着清空萬里,清澈蔚藍的天空,邊議論邊期盼着飛機儘快出現。

下午兩時許,空中出現了多架飛機,由遠而近,變換着陣容飛過來。人們開始歡呼起來,頻頻向飛機招手。飛機先是高空飛行,在沙灘上空盤旋,幾個來回後,突然從機艙裏蹦出籃球大小的黑團似的物體。儘管人們心裏有準備,但看見這突然而降的黑影時,還是禁不住又驚又喜,人們接連發出歡呼聲,知道跳傘開始了,人已出艙。

此時人們還分辨不出高空中的身形,只看見這黑團物體飄悠着徐徐下降。很快傘撐開了,人們又發出了歡呼聲叫喊聲,同時,人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緊張又興奮地注視着空中飄拂的黑影。人們看到有兩個黑影共用一個降落傘,據説是其中一人的傘撐不開,另一個幫他解危,想一想這種狀況還是很危險的。

人們看着降落傘輕悠悠地飄蕩,徐徐下落。過了一會,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空降兵的身影了。那架勢個個身手不凡,果斷敏捷,身輕如燕。降落傘載着他們順風而下,落地時傘拽着他們跑了一段路,然後才是真正地安全着陸。

他們落入地面的姿勢各種各樣,有的落到沙灘上,有的掉入河裏,有的飄到樹上,有的一腳踏破居民的房頂,有的飛身躍入居民的院中。落地的姿態也是千姿百態,有的優雅,有的從容,有的狼狽,有的成了落湯雞……,好不精彩。

空降兵落地時,圍觀的羣眾又揮臂歡呼,歡呼聲響徹整個河岸,人們激動興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直至演習結束了,人們還不願離去。

這場軍事演習給當時閉塞的山村村民們帶來了新奇與震撼,讓他們大飽眼福,讓人們見識了空軍的強大和空降兵的英姿。這是迄今為止雲帆家鄉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現場觀摩空軍跳傘。所以人們對它的記憶是唯一的聖神的,這也是雲帆少年時代最難忘的一件事。

04

在雲帆心裏,對故土的牽掛,是鄉愁中最難以割捨的愛。那從家裏到學校綿延幾十公里的彎彎山路,留下了少年雲帆青春的足跡;那外婆房前場子開外的堰塘裏,留下了兒時雲帆嬉水玩耍的身影;那銀杏樹下搖盪的秋幹上,留下了雲帆童年輕盈的英姿;那房舍巷陌院牆上開滿的五月鮮花,映紅了少年雲帆英俊的笑臉……

鄉愁是希翼中的鄉戀,是記憶中的那山那水。

鄉愁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愛;是記憶中最沉的牽掛;是心靈深處最美的花朵;是遊子對故土最深的眷戀。

作者:易衞東

公眾號:隨州文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k8qj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