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向孩子學習:人小心不小

向孩子學習:人小心不小

編者按:現實中,小孩人小心不小,請你放下“大人”的架子,向“小孩”學習。因為你遲早會成為“古人”,他們才是“未來”。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文章吧!

向孩子學習:人小心不小

向孩子學習

沒有點想法

最近在學習心理學,是為了瞭解自己,更是為了讓自己更熱愛生活。然後,哪怕被人笑話説學陳銘同志“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也罷,想把自己對生活的熱忱和感受到的所有都分享出去——偷偷告訴你,改變世界其實比改變自己也許還要容易些。

今天在朋友圈裏看到一首特別可愛的小詩,據説是陶行知先生寫的。讀來初覺莞爾,再讀又好像有些味道了。

這首詩是這樣式兒的

陶行知先生,很多人只覺名字如雷貫耳,卻知之不詳。我也如此,對於先生的認識大概只停留在當年聽過的“三塊糖”的故事裏。知道先生是個偉大的教育家。僅此而已。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漢族,安徽歙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文學系,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1]。

1946年7月25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患腦溢血去世[2]。

——來自360百科

但是,今天我們這篇文字不是用來紀念陶行知先生的,也不是用來講幾塊糖的故事。而是從陶行知先生的這首小詩開始,真正的去看孩子,然後,把孩子作為你情感的老師。

為什麼先生的小詩裏説,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我們又怎樣去向孩子學習呢?

且慢慢道來。

我曾聽過這樣的一個很難理解的理論,我們所認為的“老”與“少”可能並不真實。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普通古人,都沒有我們現在擁有的知識多,也沒有我們對於徳先生和賽先生的追求要熱烈,現在社會的二十年所發現和創造的文化內容,比過去五千年還要多而豐富。相比之下,古人雖“老”,實為“小”。反之亦然。

所以,我們對於年長者要包容,對於孩子要敬畏。(當然,這只是基於一般情況,偉大往往是超越年齡限制的)

正如之前有人説的,為什麼文化的極大繁榮,反而沒有古時候那種經典出現呢。這很正常,一個常年吃素的小沙彌第一次吃到肉食時,這種來自動物脂肪帶來的愉悦感和滿足感很有可能直接衝擊到他對於佛祖的敬意。而當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第一次感受火的時候,那種温暖和恐懼也很可能直接顛覆他的認知——可是,我們現在的認知還那麼容易被顛覆被感染嗎?越來越難了,因為我們擁有讓自己變得足夠“難以理解”而世界卻足夠“容易探尋”的能力。只要我願意,我花費一年的時間,甚至我可以自己設計裝修我自己的房屋……

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媽媽在做什麼”卻難以懂得“孩子在想什麼”。

你還以為孩子小嗎?你還以為孩子不懂嗎?

當然不是的,他們或許心智不夠成熟不夠理智不夠完善,但是他們情感更加健全更加豐富更加飽滿。至少比你我更好不是嗎?

你還在自以為是的安排你的孩子嗎?

開玩笑,你難道認為你知道二十年後的世界需要什麼技能,崇尚哪種生活甚至使用什麼貨幣嗎?

你還在孩子面前説一套做一套,教導他們“偽善”卻不教導“真惡”嗎?

【兩手一攤】你自己都不一定可以保護好自己,你還遮住他們的眼睛,編造你聽過的童話故事,然後等他們真的走入社會的時候,留下“黑化”的種子嗎?

請允許我小小的吐槽一下,接下來是文章的最後一部分,也是我希望你和我一樣能感受到的一些小的建議。

和小朋友成為朋友,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路邊的淘氣包。因為他們會告訴你,哭有時候不需要更多的勇氣;

謹守和小朋友的分寸關係,尊重小朋友的個人獨立性。因為他們會教會你怎麼説“我喜歡”和“我不要”;

分享自己的“喜愛“給小朋友而不是自以為是的“應該”。因為他們看世界的心靈比你敏鋭和聰慧,你會更接近世界的本質。

最後的最後,請你放下“大人”的架子,向“小孩”學習。因為你遲早會成為“古人”,他們才是“未來”。因為他們會比你“大”。如果可以,請你把你看到的真實告訴他們,然後蹲下來,看看他們視野裏的真實——更直觀、更殘酷、甚至更偉大。

公眾號:沒有點想法

標籤: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evld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