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十三陵導遊詞(精選19篇)

十三陵導遊詞(精選19篇)

十三陵導遊詞 篇1

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陵區周圍羣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十三陵建於1420xx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

十三陵導遊詞(精選19篇)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峯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大,營建時間*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很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

十三陵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裏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它是十三陵中*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新中國成立後,為進行歷史科學研究,試掘了定陵。墓中有各種珍貴物品三千餘件。明定陵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

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座大陵園之一。地面建築共佔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

地下玄宮由前、中、後、左、右五座高大寬敞的殿室聯結而成,總面積1195平方米。其中前殿和左、右配殿內沒有任何陳 設,中殿後部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刻的寶座,每個寶座前設有一套黃色琉璃五供和一口青花雲龍大瓷缸,後殿內棺牀上放置皇 帝、皇后的棺槨,在其周圍還放有26支紅漆木箱,儀仗、銘旌及玉石等。地下玄宮出土了3000餘件珍貴文物。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等組成。石牌坊為陵區前的*座建築物,建於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結構為五楹、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在額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龍、雲圖紋及麒麟、獅子等浮雕。

十三陵神道,即長陵神道,是長陵陵寢建築的前導部分。總長約7.3公里。明朝時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橋、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櫺星門、南五空橋、七空橋、北五空橋等系列神道墓儀設施及橋涵建築。

從大紅門左右兩側延伸至龍山、虎山兩山之巔,然後再向東西兩側蜿蜒而去。大紅門處於高崗之上,中門正對天壽山主峯,左右又襯以龍山和虎山,氣勢非凡。

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昭陵陵園建築面積為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裏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銀山塔林引位於昌平區城北30公里處,是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主要的風景名勝區。銀山,因秋去冬來,瑞雪紛飛,山巖銀裝素裹,冰雪層積而得名,又因山巖陡峭,巖壁色黑如鐵,稱為“鐵壁”,合稱“銀山鐵壁”。為明清時期“燕京八景”之一。

十三陵導遊詞 篇2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 這裏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 明代術士認為,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十三位皇帝陵墓分別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全年適宜,但是春秋天氣最佳,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熱,氣候適中,是理想的旅遊季節,尤其是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

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長眠於此,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逝者去,陵猶在。

十三陵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眾陵之首——長陵。長陵位於天壽山下,始建於公元1420xx年,先後歷時四年建成,陵內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樂皇帝初為燕王,後從侄子朱允文手中奪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慮到北京地勢的重要性,於是在1420xx年自南京遷都北京。除長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壇等建築都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為後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築。他厚文重武,安內攘外,不但在軍事上修築長城,而且又派人編著了舉世名著——《永樂大典》。不但發展農業,讓百姓安居樂業,又派鄭和下西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與東南亞各國的友好往來。但他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最殘酷的是採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後,有不少宮妃被賜死殉葬。

長陵的主要建築有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等,分為三進院落。自陵門到陵恩門為第一進院落,東南角有碑亭一座,原來無字,立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皇帝看過長陵後在碑的正面有滿漢兩種文字寫了謁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寫的明陵八韻。第二進院落自陵恩門到內紅門,院內在漢白玉台階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國最好的楠木大殿——長陵的陵恩殿,殿內有楠木巨柱60根,當中4根直徑為1米以上,大殿現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第三進院落是自內紅門至明樓,明樓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樓額上寫“長陵”二字,內設“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樓兩側連寶城,寶城中央的高大土丘為寶頂,寶頂下面即是地宮。長陵的地宮尚未發掘,在十三個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宮被打開。

現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祕的地宮是什麼樣子的吧?參觀完長陵後我們就去參觀定陵的地下宮殿。

十三陵導遊詞 篇4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xx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羣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明代術士認為,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十三陵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過一會兒,我們將要參觀十三陵景區。首先,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羣,陵區內葬有明朝的十三個皇帝,二十三個皇后及諸多嬪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於公元1420xx年,位於北京北部的昌平區境內,距市中心50公里,整個陵區是個小盆地,以天壽山做為天然屏障,左右有龍山、虎山,守住門户,是理想的“風水寶地”。在這個小盆地內,扇形分佈着十三個帝王陵。那麼是誰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呢?明朝有十六個皇帝,那此處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彆着急,請聽我細細道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後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他臨死傳位給皇太孫朱允文,這使得當時被封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滿。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朱元璋的四兒子,當時他的三個哥哥都以*,論資排輩,他才是理所應當的皇位繼承人。於是為了爭奪皇位,叔侄子倆打了起來。這就是歷史上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最後,朱棣奪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卻不知所終,既不知所終,當然無法建陵,於是明朝的前兩位皇帝的陵一個在南京,一個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後,改年號為永樂,希望天下太平,永遠快樂,但人豈有不死之理?於是在他繼位後不久,便一直籌劃着兩件大事:一是遷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邊地區為自己及子孫們找一塊萬年壽域。經過多次篩選,最後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黃土山,後改為天壽山。永樂皇帝死後與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長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統及第七個皇帝景泰的時候出了點亂子,由於正統皇帝御駕親征被俘虜,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為新皇帝。並改年號為景泰。新皇帝改年號為景泰,希望從此好景常在,國泰民安,但是這年號未能應驗,而是好景不長。正統皇帝被放回後,兄弟二人明爭暗鬥,後來正統皇帝復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場,先被降為王,連死後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親王禮制葬在了頤和園西側的金山口。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統皇帝改年號為天順,前後做了20xx年皇帝,死後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後,直至亡國皇帝崇禎,死後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區內。現在各位都明白為什麼明朝有16個皇帝區卻只有13個陵了吧!今天十三陵景區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參觀。

十三陵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請往右側的窗外看,這是十三陵陵區的標誌性建築物——石牌坊,它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大的石牌坊,共有五門六柱十一樓,建於公元1540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曆史了。

現在請大家往前看,前方有一個大門,門開三洞,這便是明十三陵陵區的正門——大宮門。因其顏色為紅色,故又稱之為大紅門。在大宮門的左右各立有一座皇帝下馬碑,上書“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古代皇帝到這來祭陵,至此也必須下馬。原來在大宮門的兩側連有40公里長的圍牆,設為禁區,重兵把守。其實就是一座為*皇帝而設的“紫禁城”。明朝規定,每年大祭三次,小祭四次。皇帝每次祭陵便在大宮門前下馬進入陵區。

在大宮門之後依次是碑亭、石象生、櫺星門,這條路被稱為神路,下面我把神路上的建築向各位做一簡介。大家請看前面的碑亭,裏面是長陵的神功聖德碑。正面是碑文,列述永樂皇帝的功績,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寫的《哀明陵三十韻》,碑東側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清朝嘉慶皇帝論述明亡的原因。

在碑亭之後便是整齊地排列於神路兩側的石像生,何為石像生呢?其實就是些石人、石獸等,即為象徵生命的石雕,它們將為*的帝王們在另一個世界提供服務。十三陵的神路上有石獸24只,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和大象,每種獸4只,兩立兩卧。此外還有石人12個,即文臣、武將、勛臣各4人。

在神路的盡頭是櫺星門,俗稱龍鳳門,當地人又稱其為火焰牌坊,此處意為“天門”,即皇帝皇后等人的棺樽通過此門後,靈魂便升入了天堂。

我們馬上就到了,請大家收拾一下隨身物品,帶好照像機,我們準備參觀十三陵之首——長陵。

十三陵導遊詞 篇7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明十三陵自永樂年間建長陵至今已有近620xx年的歷史,它用一條總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組石像生,把整個陵區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帝王陵墓羣。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和一名江西術士前往北京一代卜選陵址。大概兩年後,選中了今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這一帶青山環抱,綠水長流。北面的“龍脈”奔騰而來,氣勢磅礴。至此三峯並峙,山前一馬平川,蟒山繞其左,虎峪踞其右。外圍重巒疊嶂,如“萬騎簇擁,千官侍從”。正是風水理論中的“山川大聚”之勢,真正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寶地。朱棣親臨閲視後十分滿意,封其山為“萬壽山”,選擇吉日,動工興建。永樂十一年玄宮建成後,從南京迎皇后徐氏的棺槨北上,擇吉入藏,並將陵寢命名為“長陵”。此後長陵的附屬建築仍在逐步營建,直至宣德二年,長陵工程在大體完工,歷時20xx年,加之陸續建成的神道等設施,到長陵終建成,共歷時130餘年。

朱棣在北京建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權,朱允炆在宮內大火中不知所終。朱棣登基後一直心有不安,除了派人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外,又製造的“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朝臣,但人心終究不服。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他登基之初便計劃遷都北京。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其次是戰略原因。明朝初年,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長期威脅。而南京鞭長莫及,難以控制北方的局勢。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而這一舉措也確實對明朝疆域的鞏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正統年間,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這是就有人建議遷都南京,反對者就説“怎麼能棄祖墳於不顧,丟給敵人呢?”這一道理保住了大明江山。

清朝時對明陵進行了管理、修葺,並找到了明皇室的直系後裔朱之璉,封他及其後代為一等延恩侯,世代負責明陵的祭祀及管理。

從代朱之璉開始,朱氏侯爵的身份延續了11代。民國年間後一代延恩侯朱煜勛被民國政府委以明陵保管員之職,但他不但白拿錢不幹活,還有監守自盜的嫌疑。民國政府下令撤銷其職位,將明十三陵交由昌平縣管理。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台。

現在的明十三陵面積約80平方千米,陵內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一座太監墓(王承恩)。現在明十三陵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並於20xx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長陵神道總長約7.3米,走向隨地形變化而回轉起伏。在這條神道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紅門、長陵神功聖德碑、石像生、櫺星門。

石牌坊位於神道南端,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我國現存建築等級的大型仿木結構石牌坊。此牌坊用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其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石牌坊是十三陵的標誌性建築,其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南北方向上,牌坊中門正對着天壽山主峯,東西方向上與龍山、虎山相應。陵區南側,龍、虎山相距稍遠,欲連未連,石牌坊建在這裏,正可彌補空間上的不足,使其地勢貫通。

大紅門是陵區的正門,位於龍、虎山之間,距石牌坊1.25千米。其規制為單檐廡殿頂,紅牆黃瓦,開券門3洞。明朝時門兩側建有紅牆,紅牆上設有左右隨牆門以便日常出入。門前左右立下馬碑兩方,正反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8字。大紅門正門為帝后棺槨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門為皇帝謁陵時行走,右門為大臣們謁陵時行走。

穿過大紅門繼續向前走就來到了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為重檐歇山頂,四面闢門,正方形,碑亭四角各立有一座漢白玉華表。碑亭內便是神功聖德碑。

長陵神功聖德碑上為盤龍碑首,下為龜趺馱碑,碑首上刻“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9字。“神功聖德”指的是對帝王歷史地位的評價。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撰寫的3000餘字的碑文,其餘三面原來沒有文字,清乾隆時期在碑的背面刻了御製詩《哀明陵三十韻》,後又在碑的左側刻御製詩一首。清嘉慶時期在碑的右側刻了御製文一片,講的是明朝亡國的教訓得失。

穿過碑亭,走在神道上,可看到兩側的石像生。陵墓前設置石像生始於秦漢,是用來象徵死者生前的儀仗用的。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了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望柱開始,望柱呈六邊形,底為須彌座,柱雕雲紋,頂為雲龍紋柱帽。石望柱之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着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兩立兩卧。這些石像生分別是:

獅子:象徵威武 獬豸:象徵公平正義 駱駝:象徵運輸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大象:象徵力量和祥瑞 麒麟:象徵太平和祥瑞 馬:象徵皇帝的御用儀仗 將軍: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將軍 品官: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 功臣: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功臣。

走過神道,迎面可見的是櫺星門。此處櫺星門為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火焰寶珠,故又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鳳門。櫺星門象徵着天宮之門,宮殿、壇廟、陵寢中的櫺星門均有尊天子宮寢之門為天門的意思。

十三陵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明十三陵中最大,年代最久的眾陵之首——長陵。長陵位於天壽山下,始建於公元142019年,先後歷時四年建成,陵內葬有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及徐皇后。

永樂皇帝初為燕王,後從侄子朱允文手中奪得皇位,因他在北京起家,又考慮到北京地勢的重要性,於是在1420年自南京遷都北京。除長陵外,北京的紫禁城、天壇等建築都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為後人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建築。他厚文重武,安內攘外,不但在軍事上修築長城,而且又派人編著了舉世名著——《永樂大典》。不但發展農業,讓百姓安居樂業,又派鄭和下西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加強了與東南亞各國的友好往來。但他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最殘酷的是採用活人殉葬制度,他死後,有不少宮妃被賜死殉葬。

長陵的主要建築有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等,分為三進院落。自陵門到陵恩門為第一進院落,東南角有碑亭一座,原來無字,立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皇帝看過長陵後在碑的正面有滿漢兩種文字寫了謁陵感受,碑的背面是清乾隆皇帝寫的明陵八韻。第二進院落自陵恩門到內紅門,院內在漢白玉台階之上威然矗立着我國最好的楠木大殿——長陵的陵恩殿,殿內有楠木巨柱60根,當中4根直徑為1米以上,大殿現在展出定陵出土文物。第三進院落是自內紅門至明樓,明樓前有二柱牌坊、石五供,明樓額上寫“長陵”二字,內設“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碑。

明樓兩側連寶城,寶城中央的高大土丘為寶頂,寶頂下面即是地宮。長陵的地宮尚未發掘,在十三個陵中只有定陵的地宮被打開。

現在,各位一定很想知道,那神祕的地宮是什麼樣子的吧?參觀完長陵後我們就去參觀定陵的地下宮殿。

十三陵導遊詞 篇9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是旅行社導遊小王,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景點是十三陵,它是著名的一個皇帝陵墓羣,裏面涉及到豐富的歷史知識,所以請大家仔細聆聽導遊詞介紹。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羣,陵區內葬的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及諸多嬪妃、太子和公主等。好了,説到這裏可能大家有疑問了,明朝總共十六位皇帝呀,為什麼是十三陵呢?請聽導遊詞講解。是這樣的,明朝開國時定都南京,所以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而他的孫子朱允炆被朱棣奪去皇位之後,不知所蹤,也無法建陵。還有後來的景泰皇帝,他與兄弟爭奪皇位,最後被降級為王,失去了資格。所以今天的十三陵裏面埋葬的只有十三位皇帝。大家瞭解了嗎?

各位現在往這邊看——這是十三陵的標誌性建築物石牌坊,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了。現在往前看,這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皇帝每次祭陵就要在大宮門前下馬進入。

好了,我們面前的就是長陵了。長陵是朱棣和徐皇后的陵墓,也是最大、年代最久的陵墓。接着看到的是定陵,我們進定陵地宮看一看。這地宮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分為前、中、後、左、右五個大殿。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地宮的精華部分了,這些全部都是皇帝生前的用品,珍貴奢侈,大家都歎為觀止了吧!

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下午5點前集合回去。有誰還想更仔細看看導遊詞的嗎?好了,感謝大家,祝大家有愉快的一天!

十三陵導遊詞 篇10

現在大家沿途看到的這一個石牌坊,就是陵區的標誌,是嘉靖年間製造的。這個牌坊是5間6柱11樓,高有14米,寬達到了28.86米,是現在國內保存下來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雲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築的特點。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裏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裏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着,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裏邊有贔屓馱着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裏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着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裏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着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卧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着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説的整個陵墓羣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十三陵導遊詞 篇11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天壽山腳下,這裏埋葬着明朝13個皇帝,所以叫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1409)開始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營建時間前後長達22019年之久。明十三陵體系完成、規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成、埋葬皇帝較多帝王陵墓羣。2019年明十三陵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紀遺產名錄》,成為中外遊客到北京的必遊之地。

明朝有十六帝,這裏為什麼只有十三陵呢?那是因為明朝有三個皇帝沒有埋在這裏,一個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個是明朝第二皇帝朱允炆;還有一個是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鈺。明朝第一個在北京修建陵寢的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樂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趙羾和江西術士廖鈞卿在北京一帶選址建陵。最後選中今天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作為陵址上報給皇上。朱棣親自現場考察後,非常滿意,封這裏的山叫“天壽山”,選擇“黃道吉日”開始動工修建陵寢。

從永樂七年到宣德二年(1409-1427),歷時2019年之久,陵寢才大功告成。徐皇后先入葬,然後是明成祖朱棣本人。朱棣生前把自己的陵墓命名為“長陵”,這就是十三陵的“首陵”。

長陵的後續裝修工程並沒有結束。明朝嘉靖年間,朱厚熜下旨修建了長陵的神道。大石牌樓,神道上的碑樓陸續建成。如此算來長陵最後建成歷時130餘年。這條長陵的神道,也隨着明朝後續幾位皇帝的陵寢依次完工,成為了明十三陵的主神道。

清朝入關後,在統治國家的問題上遇到極大的困難,為此朝廷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來緩解老百姓激烈的反抗情緒。如暫緩實行剃髮易服、恢復科舉考試、重用漢臣,以及對明朝陵寢的管理。

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每次南巡,都會特意到南京的明孝陵為朱元璋上香祭奠,而且特意走在明孝陵神道的右側(古代以左為上),來表示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雍正年間,雍正皇帝“子成父願”,下旨尋找明朝皇帝的直系後裔。找到後封官。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賜朱家皇室後裔為一等延恩侯,世襲。並且清廷在政府機構上專設司香使,也就是守陵太監,負責具體相關事宜。設陵户負責看管陵園建築與陵區內的樹木。

民國時期最後一代延恩侯叫朱煜勛。由於他本人好吃懶做,又監守自盜,被民國政府撤銷了他和看管陵區有關的一切職務,從此延恩侯退出了歷史舞台。

那現如今的明十三陵在政府的大力保護與修繕下,恢復了部分景觀。整個陵寢是長、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思十三個陵墓分別排列在天壽山腳下,一條道進出。左有象徵青龍的蟒山,右有象徵白虎的虎峪。山前有一條小溪流過,在東南方,形成水潭,這就是有名的十三陵水庫。這片區域還埋葬着23個皇后、1個皇貴妃、殉葬宮人數十,另外還有7座妃墳和1座太監墳。

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的是其中的四處,它們是長陵神道、長陵、定陵、昭陵。我今天要講的是長陵。

長陵的墓主是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1360年生人,1424年去世。

朱棣一生跌宕起伏,生於羣雄爭霸的年代。11歲被封為燕王,17歲娶徐達的長女徐氏為妻,21歲在北平(也就是北京)走馬上任,成為北平地區,集軍、政、權於一身的最高行政長官。40歲以“靖難”名義起兵,歷時4年拿下南京,從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奪得皇位,成為大明朝第三個皇帝。

朱棣執政22年。當政期間,勤於政務,關心百姓,生活儉樸。

最突出的功績有三個:第一,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第二,派鄭和下西洋;第三,修了四處被今人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文物古蹟。(故宮、天壇、十三陵、湖北武當山道教建築羣)。

當然朱棣一生也有被今人看來不太光彩的事蹟。如設立東廠特務機關;發動“靖難之役”篡奪皇位;“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時期的朝臣,給人留下兇暴、好殺的壞印象。

朱棣是位“馬上天子”。因武功而立威名;因武功而奪皇位;因武功而開疆拓土。但死,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朱棣是在第五次親征漠北時,死在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一帶,享年65歲,葬於長陵。

朱棣是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後又一位雄才偉略的皇帝。

朱棣的陵寢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峯南側的山腰處,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陵。佈局特點是“前方後圓”。“前方”指的是一組三進院落,“後圓”指的是寶城寶頂,也就是朱棣的墳墓。

前方這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的大門是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中開三門,建於月台之上。第一進院落裏現在能看到的只有一座碑亭。其他建築都毀於清朝中期。

第二進院落的大門是裬恩門,進入裬恩門就看到了裬恩殿。

長陵的裬恩殿,上覆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開間,由60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內鋪“金磚”,佔地面積達1938平方米。這麼大的大殿,而且還都是金絲楠木的大柱,在國內的古建築中實屬罕見。金絲楠木本身就十分珍貴,長陵裬恩殿內的32根金柱,高達12.58米,直徑都在1米上下。中間四根最粗,直徑達1.124米,倆人相抱都無法合攏。而且明朝沒有留下官修古建工程的標準。長陵的裬恩殿就成了研究明初官式建築不可多得的實物,而卻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保存完好的裬恩殿,非常值得遊客到此參觀。

過了裬恩殿,穿過內紅門,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進院落。首先可以看到櫺星門,然後是石供案,案上放着石五供。它們分別是:中間是香爐、兩側是燭台、再兩側是香瓶。石五供的北面就是明樓。

明樓屬於“後圓”部分,“後圓”指的是朱棣的陵寢。它由明樓、方城、寶城、寶頂(寶山)而組成。凡是您看到十三陵地區有這樣一座明樓,就説明裏它的後面埋葬着明朝的一位皇帝。

明樓是建在方城之上,重檐歇山頂,明樓內是“聖號碑”。碑首用篆字刻有“大明”字樣,碑身上刻有“成祖文皇帝之陵”。碑身下面的碑座分四層,第一層二龍戲珠,然後是白雲、羣山、海水。“聖號碑”就相當於陵墓前的墓碑,説明裏面埋葬的是成祖朱棣。

明樓的後面就是寶城寶頂。寶頂又叫寶山,人工夯土堆砌。寶山四周圍有一圈城牆,高7.3米,上有垛口,周長是1千米,它叫寶城。寶山下就是地下宮殿。但長陵的地宮並沒有打開,十三陵中唯一打開地下宮殿的是定陵,朱翊鈞的陵墓。

原來在明初皇帝死後有一種殉葬制度,叫人殉制度。起源於原始社會,奴隸主要用大量的奴隸和牲畜作為陪葬品和自己一起下葬。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就實行了這種野蠻殘暴的人殉制度。朱元璋死時,埋了38人;朱棣埋了16人;朱高熾埋了5人;朱瞻基埋了10人。陪皇帝殉葬的宮女或愛妃,被皇帝賜封家裏為 “朝天女户”。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才下詔廢除這種人殉制度。

英宗朱祁鎮昏庸無能。當過俘虜,丟了皇位,被敵人釋放回京後,在太監的幫助下,利用計謀重新當上了皇帝。有倆年號一個正統,一個天順。在明史上絕對不是個好皇帝,但他卻廢除了人殉制度,也算是在有生之年,做了件好事。

不過明十三陵地區殉葬宮女究竟葬在何處,尚未知曉,仍需後人考證。

好,明十三陵中長陵就給您介紹到這裏。

十三陵導遊詞 篇12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總稱,位於北京西北郊,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皇陵建築羣之一。陵區羣山環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風景殊勝。來此可以參觀建築、風景,也能瞭解古代皇帝的喪葬規格。

明十三陵是個統一的整體,而各陵又自成一體,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陵與陵之間距離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各陵均呈扇形分列於長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僅開放有“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

神路位於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區的通道,總長約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築。石像生位於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着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整齊地排列着,造型生動,雕刻精細,為我國古代陵園中罕見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點。

長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峯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點之一。

定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同時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其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昭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寶頂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修葺復原的陵園。

十三陵導遊詞 篇13

説到長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於1409年,在1416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當朱元璋死後,朱棣就以靖難為名,從北平發兵攻下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並且在1420年做出了遷都北京的重大決定。在他所統治的明朝年間,國庫充實,政局穩定,而且還命人寫作了《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派鄭和七下西洋,發展了各國之間友好關係。而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女兒也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時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長陵共佔地10公頃,中軸線由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陵墓共有三進院,第一進院是從陵門道陵恩門,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碑亭,但當時上面都沒有文字,現在的文字是清順治皇帝寫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進院落中,在1412,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重檐廡殿頂的建築,殿內有60根楠木柱,中間的四根直徑都達到了一米以上,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原來陵恩殿中陳列有大佛龕,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人製作的永樂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繞道坐像的後邊來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對着萬曆皇帝的頭部,這象徵着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四周則是出土文物的展覽。

在中殿後面的就是後殿,它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高大9.5米,長31米,寬9.1米,地面上鋪設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後殿中設有白石鑲邊的棺牀一座,中央有一個長型方孔,中間填的是黃土,也就是選擇墓穴時的第一鏟黃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本點。在棺槨四周和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稱為玉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金井可以溝通陰陽,交流生氣,而玉葬能夠保持屍體不腐爛。金井玉葬在明清兩代是最高等級的葬禮。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在棺牀的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裝隨葬品的26個木箱。

十三陵導遊詞 篇14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是旅行社導遊小王,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景點是十三陵,它是著名的一個皇帝陵墓羣,裏面涉及到豐富的歷史知識,所以請大家仔細聆聽導遊詞介紹。

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羣,陵區內葬的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及諸多嬪妃、太子和公主等。好了,説到這裏可能大家有疑問了,明朝總共十六位皇帝呀,為什麼是十三陵呢?請聽導遊詞講解。是這樣的,明朝開國時定都南京,所以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而他的孫子朱允炆被朱棣奪去皇位之後,不知所蹤,也無法建陵。還有後來的景泰皇帝,他與兄弟爭奪皇位,最後被降級為王,失去了資格。所以今天的十三陵裏面埋葬的只有十三位皇帝。大家瞭解了嗎?

各位現在往這邊看——這是十三陵的標誌性建築物石牌坊,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了。現在往前看,這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皇帝每次祭陵就要在大宮門前下馬進入。

好了,我們面前的就是長陵了。長陵是朱棣和徐皇后的陵墓,也是最大、年代最久的陵墓。接着看到的是定陵,我們進定陵地宮看一看。這地宮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分為前、中、後、左、右五個大殿。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地宮的精華部分了,這些全部都是皇帝生前的用品,珍貴奢侈,大家都歎為觀止了吧!

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下午5點前集合回去。有誰還想更仔細看看導遊詞的嗎?好了,感謝大家,祝大家有愉快的一天!

十三陵導遊詞 篇15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代術士認為,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裏的優勝形勢:“羣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千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本文來自織夢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叫十三陵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説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明十三陵(14張)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去十三陵的路上,必要經過昌平西關,自然會看到李自成銅像。據説,這座銅像始建於1994年,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張照旭。原放置在北京德勝門外十公里的小營口,也就是當年李自成向北京城進軍的地方,後來為了修高速公路,就把李自成塑像移到了昌平西關,放在了十三陵門口。李自成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他造反20xx年,執政僅僅42天。真正登上大順王朝的寶座,也就是一兩天。在他身上最明顯地體現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率。

十三陵導遊詞 篇16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説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20xx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台”,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裏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温榆河經過這裏,真可以説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裏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裏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裏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裏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裏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裏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裏叫做十三陵了。

現在大家沿途看到的這一個石牌坊,就是陵區的標誌,是嘉靖年間製造的。這個牌坊是5間6柱11樓,高有14米,寬達到了28.86米,是現在國內保存下來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雲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築的特點。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裏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裏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着,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裏邊有贔屓馱着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裏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着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裏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着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卧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着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説的整個陵墓羣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説到長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於1420xx年,在1420xx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當朱元璋死後,朱棣就以靖難為名,從北平發兵攻下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並且在1420xx年做出了遷都北京的重大決定。在他所統治的明朝年間,國庫充實,政局穩定,而且還命人寫作了《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派鄭和七下西洋,發展了各國之間友好關係。而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女兒也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時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長陵共佔地10公頃,中軸線由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陵墓共有三進院,第一進院是從陵門道陵恩門,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碑亭,但當時上面都沒有文字,現在的文字是清順治皇帝寫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進院落中,在1412,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重檐廡殿頂的建築,殿內有60根楠木柱,中間的四根直徑都達到了一米以上,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原來陵恩殿中陳列有大佛龕,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人製作的永樂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繞道坐像的後邊來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對着萬曆皇帝的頭部,這象徵着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四周則是出土文物的展覽。

在中殿後面的就是後殿,它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高大9.5米,長31米,寬9.1米,地面上鋪設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後殿中設有白石鑲邊的棺牀一座,中央有一個長型方孔,中間填的是黃土,也就是選擇墓穴時的第一鏟黃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本點。在棺槨四周和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稱為玉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金井可以溝通陰陽,交流生氣,而玉葬能夠保持屍體不腐爛。金井玉葬在明清兩代是最高等級的葬禮。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在棺牀的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裝隨葬品的26個木箱。

按照皇帝陵寢的規置,後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槨用的,那為什麼兩個皇后的棺槨也出現在這裏呢?這個現象在史料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可是根據專家推測:在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着七月就是萬曆皇帝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於紅丸案,在這短短百日之內,死了兩位皇帝,一位皇后,還有孝靖皇后還要遷葬,這麼巨大的任務都壓在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準備工作十分的倉促。而且當時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打開,於是皇帝皇后的棺槨就都從正門進去了。可是到了地宮發現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槨進不去,所以只好將它們一併放入了後殿當中。現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宮中棺槨的擺設呈這樣是怎樣一回事兒了吧。那好,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走出地宮。

隨着參觀定陵的活動結束,我們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將近尾聲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為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羣而感歎,隨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繕明十三陵,這座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也將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遊客能對這裏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各位下次再來參觀。

十三陵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20x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5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明成祖朱棣)

十三陵的第一個陵是長陵,從永樂七年(公元1409)動工興建,到永樂十一年(公元l413)玄宮告成。長陵位於天壽山豐峯南面,它是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生於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洪武三年(130)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建文元年(1399)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20)繼承皇位,第二年改元永樂。其較突出的歷史功績有:主持編撰《永樂大典》和派遣鄭和下西洋。中國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古蹟中,有4項是朱棣開創奠基的,他們是北京故宮,北京天壇,北京明十三陵,湖北武當山道教古建築羣。皇后徐氏,是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女。永樂五年(公元1420xx年)七月四日病逝,永樂十一年(公元1420xx年),首先被葬入長陵,她是葬入十三陵的第一人。長陵是明十三陵中規模宏大,營建時間最長,保存的最好的一座陵。

(長陵佈局:長陵祾恩殿)

長陵陵園平面佈局為“前方後圓”形制。“前方”,是三進深院落:第一深進院落大門為陵門,單檐歇山頂宮門式建築,門內明朝時東建有神廚,西建有神庫,神廚前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朝中期,碑亭尚存;第二進深院落大門為祾恩門,單檐歇山頂。門內即祾恩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祾”是“祭而受福”,“恩”是“罔極之恩”的意思。長陵祾恩殿是明代帝王陵中唯一保存完整的祾恩殿。殿內有60根金絲楠木柱,當中4根柱的直徑在l米以上,是我國保存最好的楠木大殿,十分珍貴;第三進深院落大門為櫺星門,門內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几筵。“後圓”即指永樂帝的陵墓,它由寶城,寶山,方城,明樓組成。寶城狀如圓形城堡,寶城圍起來的土山]寶山,寶山下為玄宮。寶城正前方建方城,方城之上為重檐歇山頂明樓。明樓是每座陵墓的標誌,也是每座陵墓中軸線上的最高建築。原碑刻着朱棣原來的廟號“太宗”,後來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改太宗為成祖,但沒能換石碑,只是用木雕鑲在成祖的石碑上。明樓內立“聖號碑”碑首為“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7個字。

長陵陵園還轄有東,西井。東井在德陵饅頭山的南面,西井在定陵西北。“井”內葬有被賜死的殉葬宮妃。

明長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懷長路上,處在天壽山主峯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長陵於永樂七年(1420xx年)開始修建,永樂十三年(1420xx年)完工。現存建築有寶城、明樓、石五供、兩柱牌樓門、祾恩殿、祾恩門、碑亭以及三進院落的宮牆和因牆而設的陵門、角門等。地宮未發掘,同時沒有被盜墓記錄。長陵目前對公眾開放。

明長陵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境內,距北京故宮五十公里。陵區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壽山主峯。四面環山,綠樹叢叢。南面又有龍虎兩山左右對峙,勢如門户。當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東而去,好似天然的護陵河。南北貫通的高速路似一條巨龍連接着長陵至故宮。

明長陵為十三陵之首,永樂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樂皇帝建北京皇宮(故宮)的第三年(公元1420xx年)自建的“壽宮”。陵園規模宏大,用料嚴格考究,施工精細,工程浩繁,營建時日曠久,僅地下宮殿就歷時四年。

明長陵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樂帝后的場所,建築在漢白玉雕刻成的三層台基上,金磚鋪地。殿面闊九間(66.56米),進深五間(29.12米),象徵着皇帝“”之位。所有木件全用金絲楠木為之,古色古香。一米多直徑,十幾米高的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承託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廡殿頂,雄偉壯觀、舉世無雙。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徑達到1.124米,為世間罕見佳木。殿中端坐於九龍寶座之上的永樂皇帝銅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考究,此造像是巨上精美絕倫的藝術佳作。此外陳列着明陵地宮出土文物數百件,播放1956年發掘地宮的實況錄像,幫助遊人解開地宮之謎。

明長陵,建築最早、面積最大、規模最宏偉、工藝用料最考究、原建築保護最完整。歷經六百年滄桑,仍完好無損,金碧輝煌。它早已被公佈為全國第一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不權以其宏大的古建築和輝煌的藝術成就,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着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和各界專家學者,而且永樂皇帝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一代有作為的皇帝,所以長陵又是世界最有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景區

祾恩門

《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稜恩門,為單檐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桿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內明間、次間各設板門一道,稍間封以牆體。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系後世修葺時誤寫。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其欄杆形制,為龍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台基四角及各欄杆望柱之下,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龍頭)。台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台階。其中路台階間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雲騰浪湧,海水中寶山矗立,兩匹海馬躍出水面凌波奔馳;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龍在雲海中升降飛騰,追逐火珠,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

陵宮建築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檐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十三陵導遊詞 篇18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明十三陵自永樂年間建長陵至今已有近620_年的歷史,它用一條總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組石像生,把整個陵區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帝王陵墓羣。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和一名江西術士前往北京一代卜選陵址。大概兩年後,選中了今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這一帶青山環抱,綠水長流。北面的“龍脈”奔騰而來,氣勢磅礴。至此三峯並峙,山前一馬平川,蟒山繞其左,虎峪踞其右。外圍重巒疊嶂,如“萬騎簇擁,千官侍從”。正是風水理論中的“山川大聚”之勢,真正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寶地。朱棣親臨閲視後十分滿意,封其山為“萬壽山”,選擇吉日,動工興建。永樂十一年玄宮建成後,從南京迎皇后徐氏的棺槨北上,擇吉入藏,並將陵寢命名為“長陵”。此後長陵的附屬建築仍在逐步營建,直至宣德二年,長陵工程在大體完工,歷時20_年,加之陸續建成的神道等設施,到長陵最終建成,共歷時130餘年。

朱棣在北京建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權,朱允炆在宮內大火中不知所終。朱棣登基後一直心有不安,除了派人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外,又製造的“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朝臣,但人心終究不服。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他登基之初便計劃遷都北京。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其次是戰略原因。明朝初年,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長期威脅。而南京鞭長莫及,難以控制北方的局勢。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而這一舉措也確實對明朝疆域的鞏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正統年間,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這是就有人建議遷都南京,反對者就説“怎麼能棄祖墳於不顧,丟給敵人呢?”這一道理保住了大明江山。

清朝時對明陵進行了管理、修葺,並找到了明皇室的直系後裔朱之璉,封他及其後代為一等延恩侯,世代負責明陵的祭祀及管理。

從第一代朱之璉開始,朱氏侯爵的身份延續了11代。民國年間最後一代延恩侯朱煜勛被民國政府委以明陵保管員之職,但他不但白拿錢不幹活,還有監守自盜的嫌疑。民國政府下令撤銷其職位,將明十三陵交由昌平縣管理。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台。

現在的明十三陵面積約80平方千米,陵內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一座太監墓(王承恩)。現在明十三陵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並於20_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長陵神道總長約7.3米,走向隨地形變化而回轉起伏。在這條神道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紅門、長陵神功聖德碑、石像生、櫺星門。

石牌坊位於神道最南端,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我國現存建築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結構石牌坊。此牌坊用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其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石牌坊是十三陵的標誌性建築,其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南北方向上,牌坊中門正對着天壽山主峯,東西方向上與龍山、虎山相應。陵區南側,龍、虎山相距稍遠,欲連未連,石牌坊建在這裏,正可彌補空間上的不足,使其地勢貫通。

大紅門是陵區的正門,位於龍、虎山之間,距石牌坊1.25千米。其規制為單檐廡殿頂,紅牆黃瓦,開券門3洞。明朝時門兩側建有紅牆,紅牆上設有左右隨牆門以便日常出入。門前左右立下馬碑兩方,正反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8字。大紅門正門為帝后棺槨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門為皇帝謁陵時行走,右門為大臣們謁陵時行走。

穿過大紅門繼續向前走就來到了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為重檐歇山頂,四面闢門,正方形,碑亭四角各立有一座漢白玉華表。碑亭內便是神功聖德碑。

長陵神功聖德碑上為盤龍碑首,下為龜趺馱碑,碑首上刻“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9字。“神功聖德”指的是對帝王歷史地位的評價。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撰寫的3000餘字的碑文,其餘三面原來沒有文字,清乾隆時期在碑的背面刻了御製詩《哀明陵三十韻》,後又在碑的左側刻御製詩一首。清嘉慶時期在碑的右側刻了御製文一片,講的是明朝亡國的教訓得失。

穿過碑亭,走在神道上,可看到兩側的石像生。陵墓前設置石像生始於秦漢,是用來象徵死者生前的儀仗用的。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了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望柱開始,望柱呈六邊形,底為須彌座,柱雕雲紋,頂為雲龍紋柱帽。石望柱之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着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兩立兩卧。這些石像生分別是:

獅子:象徵威武 獬豸:象徵公平正義 駱駝:象徵運輸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大象:象徵力量和祥瑞 麒麟:象徵太平和祥瑞 馬:象徵皇帝的御用儀仗將軍: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將軍 品官: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 功臣: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功臣。

走過神道,迎面可見的是櫺星門。此處櫺星門為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火焰寶珠,故又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鳳門。櫺星門象徵着天宮之門,宮殿、壇廟、陵寢中的櫺星門均有尊天子宮寢之門為天門的意思。

十三陵導遊詞 篇19

明朝建立於1368年,結束於1644年,統治時間長達277年,期間先後有16位皇帝在位,除第二位皇帝朱允文因‘靖難之役’戰敗,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外,其他皇帝均有陵墓保存至今,經考古專家們的考證,明代帝陵共計6處18座,主要分佈在湖北(湖北鍾祥市--嘉靖皇帝父親朱佑元興獻帝的顯陵)、江蘇(江蘇南京鐘山--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江蘇盱眙--祖陵,朱元璋祖父朱七年級的實葬地,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安徽(鳳陽--朱元璋父母,兄嫂,侄子的明皇陵)、北京(景泰帝陵,明十三陵)四省市,下面來看一下我們今天參觀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腳下,領域面積120平方千米,四邊羣山環繞,由於山水的常年沖刷在這裏形成了一個佔地40平方千米的廣袤盆地,山間明堂廣大,風景秀麗,歷代帝王大都認為帝業的興衰多取於祖先墓地的好風水,所以十三陵的卜選歷時2年的時間。明代的風水術士們,非常注重龍砂穴水向的相配關係,龍即指主山;砂是指由主山派生而出的其他山脈;水有界止龍氣濤濤流逝的作用;所以又有‘大水橫其前,小水夾左右’的説法。我們看到十三陵全景圖上,温榆河的支流自西北直瀉東南,每座皇陵前都有漢白玉的石橋,橋下流動的月牙河水即是小水,每座皇陵就掩映在這青山綠水中。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20x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5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這十三座陵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明十三陵的形成前後經歷了235年,埋葬了明朝自永樂皇帝開始的13位皇帝和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和數十位殉葬宮人,及7座妃子墳和1座太監陪葬墓。

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最早開始修建的。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明朝初期,被封為燕王,鎮守北平,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文即位,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號發兵南下,史稱‘靖難之役’,4年後攻佔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在他所統治明朝的20xx年裏,國庫充實,政局穩定,他下令遷都北京,營建故宮,修築長城,編纂《永樂大典》,以及派鄭和七下西洋,都是他的卓越政績。最後死於征戰途中,可以説還是一位比較賢明的皇帝,雖然也犯過錯:靖難之役,設置東廠。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魏國公徐達的女兒,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40歲病逝。長陵始建於1420xx年,在1420xx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

為什麼在北京建陵呢?政治方面還有戰略方面(清朝的時候對明陵的保護)見書96頁(1)

長陵修建的時間過程 見書96頁(3) 參考

長陵的佈局: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營造時間最長,保存得也最好的一座陵。

“前方後圓”的形制。見書102頁(1)

長陵裬恩殿,是明代諸陵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裬恩大殿,也是我國木構建築的珍貴遺物和傑出代表。裬恩殿是謁陵祭祀的場所,總面積為 1956平方米,可與故宮的太和殿相媲美。裬恩殿的主體建築是六十根不加粉飾的金絲楠木大柱,高約十三米,直徑一米左右,承託着重檐廡殿頂。殿內所有木質構件均為金絲楠木,地面使用金磚鋪地,使宏偉壯觀的金絲楠木大殿呈現出神祕的色彩。殿內有楠木立柱60根,其中32根為金絲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米。樑、柱、檁、椽、鬥供等構件,也用楠木製作。歷經500餘年,仍牢固如初。這樣宏偉的楠木建築物,在我國已絕無僅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6emv9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