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致辭致謝 >

大學新生校長致辭

大學新生校長致辭

每到開學季,開學典禮都是大學校園裏最隆重的儀式。無論學子們將來走向何方,校長的寄語都是未來四年行囊中的第一筆財富。小編在此獻上大學新生典禮校長致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新生校長致辭

大學新生典禮校長致辭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站在這裏,我的心情十分喜悦。隨着學校事業的快速發展,武漢大學越來越受到廣大中學生的喜愛,今年學校本科生生源質量再創新高。“擇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畢生最欣慰的事。看到珞珈山迎來你們這批優秀的年輕學子,作為校長,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歡迎你們成為珞珈山的新主人!也向多年來精心培育你們的家長和老師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武漢大學被譽為全國最美大學,也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藴的大學,更是一所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學。120xx年來,她為國家培育了無數優秀的棟樑之才,從這裏走出了包括100多位兩院院士在內的學術大師、文化名流、企業精英和行業骨幹。今天,我們用來舉行典禮的卓爾體育館,就是由第八屆傑出校友閻志學長捐贈。由校友捐資興建的還有萬林藝術博物館、用於研究生教育的當代樓、用於文科教學科研的振華樓等等,這每一座建築、每一份捐贈、每一筆獎助學金,都飽含着校友們對母校的深情厚誼,也反映了武大人才培養的傑出成就。近年來,在國家“傑青”“優青”獲得者中,本科畢業於武大的人數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武大學子的出類拔萃。現在,你們這個優秀羣體的加入,讓我對武大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之大;大學之優,在於學生之優。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使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是一所大學孜孜以求的目標。長期以來,武大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教育理念,致力於以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最優秀的學生。

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為你們提供更加優越的學習條件。大學是探求真理的地方。為了讓你們更好地成長成才,學校近年來着力推行大類培養、打破院系壁壘、暢通轉專業渠道;為了讓你們得到最好的課堂體驗和學術滋養,學校萬里延攬最優秀的海內外人才,鼓勵更多高水平才俊走上講台傳道授業;為了拓展你們的知識面、提升你們的國際視野,學校開設“第三學期”,提供豐富的海外交流機會,開設高品質的特色課程;為了幫助你們開拓視野、涵養人格,學校精心謀劃並推行全新的通識教育,引導你們探索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交融,深入思考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將以最周到的服務,為你們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大學是全校學子共同的家園。學校最希望看到你們在這個大家庭裏幸福地生活、快樂地學習,最掛心你們的平安和健康。為了使你們心無旁騖地學習和成長,學校將改善食宿條件作為重中之重。近年來,學校按照高標準對學生宿舍進行了有計劃、分階段的修繕升級,對學生食堂進行逐步改造,翻修了運動場館,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希望你們在一天的學習後,能夠在窗明几淨的食堂裏吃到可口的飯菜,在温馨舒適的宿舍裏休息放鬆,在設施齊備的運動場上鍛鍊身體,在最美校園裏留下最美的回憶。

我們將用最深切的關懷,為你們營造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圍。大學教育不僅在於充實學識,還在於涵養品格。武大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形成了優良的愛國傳統、優秀的學術傳承、優美的校園風光相結合的“三優”育人環境,凝練出“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薰陶和滋養着每一位身處其中的學子。學校大力提倡“尊重學者、崇尚學術”,通過舉辦“珞珈講壇”等高端學術講座,弘揚學術底藴、傳載治學精神;通過發揮周恩來故居、校史館等歷史文化建築的育人功能,激發你們的愛國、愛校情感;通過舉辦以金秋藝術節、龍舟賽事為代表的社團文化活動,全面提升你們的綜合素質。

同學們,創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優秀大學,是學校的歷史使命;對於你們而言,讓自己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優秀人才,是你們的時代擔當。xxxx對新時代青年學子的成長成才有諸多期許和勉勵,特別是在今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中國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的背景下,xx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新就有希望”。世界大勢和時代大潮呼喚優秀的人,去勇敢擔負起科技強國的歷史使命。武漢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國民表率、社會精英和國家脊樑,我希望所有的武大學子都能把優秀變成一種自覺的時代擔當!

讓優秀成為一種時代擔當,需要你們樹立強烈的報國情懷。翻開珞珈百年曆史,有無數熱血報國的感人故事。著名物理學家桂質廷教授1920xx年從康奈爾大學畢業後,懷抱“科學救國”的信念回到滿目瘡痍的中國。他冒着日軍的炮火探測地磁和電離層,在西遷樂山的武大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電離層與電波傳播實驗室,開啟了中國地球空間探測的研究。還有“珞珈三女傑”之一的蘇雪林教授,不僅以筆為戈控訴侵略者罪行,還將自己多年來節衣縮食積攢的金條全部取出,捐給危難中的國家和抗戰將士,成為一段佳話。在那個動盪的時代,無數武大人書寫着對祖國的大愛、對民族的責任。同學們,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是你們未來必須承擔的重任。我希望你們在大學期間立大志、得大觀,不僅要樹立強烈的報國情懷,還要從現在開始就紮紮實實打好基礎,不斷錘鍊報國的本領!

讓優秀成為一種時代擔當,需要你們培養卓越的探究精神。探究在於追本溯源的求真,在於獨立思考的質疑,在於潛心鑽研的創新,唯有探究才能不斷地發現人類的奧祕和社會的規律。你們是否知道“意大利麪現象”?意大利麪在乾燥的時候被折斷,通常不會碎成兩段,而是三段或者更多。也許大家見過,卻沒有細想為什麼。但是這一現象激起麻省理工學院幾個師生的興趣,他們最終發現意大利麪在彎曲過程中的二次波是導致麪條碎裂多段的關鍵因素,它還可以應用於工程納米管、細胞微管的控制。一個毫不起眼的日常現象卻促成了科學進步,究其緣由,離不開探究精神。同學們,大學的各個學科領域同樣需要你們去盡情地探究,尤其需要你們培養科學精神。我希望你們在大學期間培養嚴謹的科學思維、自覺的批判意識、卓越的創新精神,向着科學前沿進發,努力推動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模式的變革!

讓優秀成為一種時代擔當,需要你們開拓廣闊的國際視野。武大以開放包容的風氣聞名,這使得武大學子不僅會學,業餘生活也豐富多彩;不僅關注社會,更眺望世界。你們的學長學姐裏,有的關心弱勢羣體,創建了“魔法教室”“清泉計劃”等公益組織,努力利用所學幫助他人;有的放眼國際舞台,積極爭取到國際組織實習的機會,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合作更加緊密,人類命運休慼與共。你們的目光不要僅僅停留在自己身上,要以廣闊的世界眼光仰望星空,要以超前的時代意識放眼未來,到時代大潮中去創造更加豐富的人生。

1920xx年,老校長王世傑説,“武大不辦則已,要辦就當辦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準的大學”。如今,把武大辦成一所更加崇尚學術、更加追求卓越、更加關愛學生、更加擔當有為的大學的目標已經明確。優秀是武大的一種品質,是代代武大人根植於心的文化基因,是代代武大人血脈相連的不變傳承。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説: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我期待,今後的日子裏,你們把優秀變為貫穿一生的自覺行動,變成奮發有為的時代擔當,因為武大人不做則已,要做就做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和領跑者!

最後,祝願大家在珞珈山學習順利,生活愉快!

大學新生典禮校長致辭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各位新同學從五洲四海匯聚到這裏,與未名湖、博雅塔結緣,為古老的燕園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既是同學們人生新的起點,也是北大120xx年校史上嶄新的一頁。作為校長和老師,看到大家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樂。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祝賀同學們,歡迎同學們! 各位新同學,我們身處的這個園子,被幾代中國知識分子視為精神的家園,甚至被稱為“聖地”。從今以後,你們將無數次地聽到這些口號的召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它們絕不是一些空洞的口號,而是120xx年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實實在在的人生實踐。北大是一部厚重的書。無論初入燕園還是已經在這裏磨礪過幾年,同學們都應該讀一讀我們的校史,瞭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學科的歷史,認真思考我們的前輩所走過的道路。所謂“守正”,就是要銘記歷史、堅守傳統,始終捍衞我們北大的精神。回顧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緬懷過往,更是為了開拓未來。從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學風將在你們身上傳承下去,並被賦予新的內涵。

北大是各位同學曾經的夢想。來到這裏,你們又站在了一個實現更大夢想的起點上。進入北大,意味着進入了一個更寬廣的舞台,從這裏眺望世界,會讓你豁然開朗。這裏的機會很多,資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傳統是如此深厚,有時難免會讓人目迷五色、眼花繚亂。這是北大的優勢所在,也可能給你們帶來許多“幸福的煩惱”,因為你將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比如,該選什麼課?那麼多的名師,誰的課都捨不得放棄,可時間又是有限的;該參加什麼社團?“百團大戰”真是讓人興奮,可哪個社團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圖書館自習,還是去百年講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學外語、做科研還是出國交流?將來畢業的時候還必須考慮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學、從政還是經商?是留在讓人又愛又累的北京,還是紮根基層、報效家鄉?而在我們這個象牙塔之外的世界,變化就更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多元,各種思潮激盪碰撞,每個人都會遇到困惑、煩惱,會受到誘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問,路在何方? 當你四顧茫然時,請不要急躁,路永遠都在自己的腳下。對於很多年輕的北大人來説,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在今天這堂開學第一課上,我想送給各位新同學的,也正是這八個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沒有主心骨。沒有挺拔的脊樑,再光鮮亮麗的外表也只是浮華,一個人沒有精氣神,沒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這個人是立不起來的。1920xx年7月,北大教授胡適在“少年中國學會”演講時,提到三種人生觀是“少年中國”的“仇敵”:“第一種是醉生夢死的無意識生活,第二種是退縮的人生觀,第三種是野心的投機主義。”雖然時代已經改變,但這三種錯誤的人生觀並沒有完全失去市場,仍然值得我們警惕。希望同學們把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傳承和發揚北大精神,積攢和激發正能量,鑄就守正、剛毅的主心骨,再來觀察社會萬象、制訂人生規劃,那時對一切疑惑和彷徨就會洞若觀火、清澈明瞭,也自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篤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主題。現在同學們來到北大,未來幾年的主題毫無疑問應當是“求學”,研究學問最要緊的是踏實、勤奮,是老老實實、一絲不苟的態度和苦學、苦幹、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1920xx年就任北大校長時説:“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希望同學們“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

今天的北大,學科齊全,大師雲集,文理醫工交融並蓄,學術資源得天獨厚。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請同學們務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學們不要囿於一隅,處理好“專”與“博”的關係,抓住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研習古今中外的經典。未來幾年是大家打基礎的階段,既是打學問的基礎,也是打人生的基礎,這個基礎要寬一點、厚一點、深一點才好。比如,近年來,學校專門開設了“才齋講堂”,邀請各學科的名師大家舉辦講座,就是希望幫助同學們打開視野,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學説,北大重視基礎學科,強調基本功的訓練,這固然是好,可在將來就業的時候用處恐怕不大。其實,看似“沒用”的知識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礎紮實、博採眾長的人才有無窮的後勁。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裏很火,題目叫《一隻海綿的自我修養》。作者是我校數學學院的畢業生,經過十年數學競賽訓練和四年數院學習的她,畢業之後直接選擇了就業,她喜歡文化創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國際廣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為同批入職的同事中第一個升職的。這個“跨界”的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文章中説“我不是沒有質疑過自己,但意志力無非就是兩件事:別回頭,別低頭。應該做一隻小海綿,別管自己有理沒理,你就去吸收,吸進去,不好的吐出來,吸進去,再吐出來。”在經常被問到“學數學對工作有什麼用”時,作者以實際經歷告訴師弟師妹——“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讀到這名畢業生初入職場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動,也很欣慰。北大培養人才,重在“道”而不在“術”,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斷”,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時,這位校友的故事也説明,人生選擇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堅信自己的選擇,篤實、苦幹,條條大路都能通向羅馬。

久久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遇到荊棘坎坷。不能見風就是雨,不能當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如果這樣,就做不了大學問、大事業。各位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學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不要目光短淺,為急功近利所驅動。

這裏,我還想跟同學們分享1958級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為一個柔弱的女生,樊錦詩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她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親不同意這樣的選擇,還專門給學校寫了一封信,但這封信最後還是被樊錦詩扣了下來。初到敦煌之時,她也有過猶豫動搖,因為“和北京相比,那裏簡直就不是同一個世界,到處是蒼涼的黃沙。”但她堅持了下來,在敦煌已經堅守了51年。她説,“當年決定來敦煌並沒有想到過幹一輩子,只是覺得要找到一樣自己喜歡乾的事兒。幹着幹着就愛上了,就離不開了。現在,別説離開哪怕出差時間長點,就會想敦煌,想盡快回到敦煌。” 像樊錦詩這樣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北大人還有很多,比如堅守在人跡罕至的西北邊陲十餘年如一日的鄧稼先校友,比如潛心數學研究最終贏得世界尊敬的張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犧牲在崗位上的甘肅臨洮縣長柴生芳校友,還有剛剛去世的湯一介先生,他們從不隨波逐流,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寵辱不驚,處之泰然。

他們的事業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義,還因為他們志存高遠,將個人選擇同國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類文明進步結合在一起。我們北大人,與生俱來就被賦予了“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歷史使命感和理想主義情懷。正如中文系謝冕教授在《永遠的校園》中所寫:“北大人具有一種外界人很難把握的共同氣質,他們為一種深沉的使命感所籠罩。今日的精英與明日的棟樑,今日的思考與明日的奉獻,被無形的力量維繫在一起”。 暑假期間,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受到觀眾追捧。看過這部戲的同學應該知道,劇中有許多以北大為背景的情節。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文革結束恢復大學聯考後,在北京大學經濟系的開學典禮上,老校長馬寅初勉勵新生們説:“你們來到這裏,不僅為自己開創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同時還肩負着開創偉大祖國未來的使命。

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你們當中看到共和國的部長、世界銀行的行長、經濟學的大師。”這段劇情經過了藝術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卻是真摯的,講的這番話,振聾發聵,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大學聯考的親歷者,當時我們這批學生都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如飢似渴地學習。而事實上,許多77級、78級學生日後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成為了國家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

當然,胸懷大志的同時,也要着眼於小事情,從“掃一屋”做起,方能“掃天下”。作為校長,今年我給同學們提了一個要求——管好自己的自行車。中秋節當天,我看到了學生會發起的倡議書,號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車規範停放。這幾天我在校園裏走,看到教學樓前、圖書館前、宿舍樓前,同學們的自行車整齊排列,心裏非常高興。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大家做到了,不僅能收穫整齊,而且能學會約束自己,從而方便別人,從中汲取正能量,收穫一天的好心情。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遠立得住、打不敗的北大人! 同學們,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今天,也是在開學典禮上,我和所有的老師都對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發憤圖強,希望你們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希望你們不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還要勇於擔當,實現夢想,致力於造福他人、造福社會、造福世界。

親愛的同學們,北大歡迎你們!謝謝大家!

大學新生典禮校長致辭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數學科學學院的20xx級本科生劉上,很高興在這裏發言, 北京大學開學典禮校長髮言稿 。

幾天前,我們從五湖四海來到未名湖畔,在豐富多彩的新生訓練營裏,我們漸漸融入了北大的校園,開始慢慢體味大學生活。 現在的我和大家一樣,對即將到來的北大生活滿懷期待!然而,在幾個月以前,我還在為未來的選擇苦惱。我是誰?我要到哪裏去?種種選擇令人眼花繚亂。我感覺自己就是出入蟠桃園的潑猴,什麼都想往筐裏裝,這個有這個的好,那個有那個的好,但長時間的挑選,並沒有幫助我真正地思考。

經過漫長的糾結,我漸漸明白,對於我來説,找出自己的路,從來不是加法,而是一個減法,我需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回到最初的起點。我想起了第一次被數學之美折服時的情形…… 同學在班上講一道幾何定理的證明,這個定理有個優美的名字——蝴蝶定理。相信許多接觸過幾何的同學都有所瞭解,當你在圓內任意取一根弦,過這條弦的中點再任意做出兩根新的弦,將兩根新弦的端點連接起來,得到了兩根線段與原有的弦形成的交點所形成的線段仍被原中點平分。 隨着幾何畫板的拖動,幾根弦化作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這隻蝴蝶看起來隨意,但它的兩翼始終保持着對稱和優美。隨着學習的深入,我漸漸傾倒於數學的精密與和諧。更體會到數學之美即是邏輯之美。

數學看似無用,但是數學探求的是人類邏輯所到達的最遠處。雖然大學聯考的壓力讓我暫時放下這些,但我對數學的愛一直沒有改變。然而我卻一直不太敢選數學,對於報考北大數學系,我有着不小的顧慮。曾聽説北大數院的同學很多都是集訓隊或者國家隊的“大神”,與他們相比,我的競賽經歷幾乎為零。如果去數院會不會被他們無情的“碾壓”?我能堅持下去嗎?我動搖了,想到了其他的專業,想到了其他一個個輕鬆一些的選擇…… 也許數學終究只能是心底的那個夢吧,但我仍不甘心就此放棄。帶着這樣的困惑和眼見為實的想法,我第一次來到理科一號樓。與數院的宋老師面對面談了一次。當我糾結以後從北京大學東門站出來向東走還是向西走的時候,我又與張老師通了一次電話,我向兩位老師傾訴了自己的顧慮。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宋老師用哈利波特的故事打了個比方。

和哈利波特里一樣,在數院,競賽保送生就像是巫師血統,而大學聯考生就像是麻瓜血統,也許麻瓜們相對而言很普通,但就像赫敏一樣,也能通過自己的勤奮,發揮自己的特長,最終成為優秀的魔法師。

最後,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畢竟,與其在20xx年後,帶着遺憾回想着當年的退縮,倒不如現在鼓起勇氣選我所愛,至少我不會後悔。 當真正來到北大後,來到數院,我開始體會到牛棚的“牛”,瘋人院的“瘋”,我的下鋪就是一名國家隊的同學,數院的QQ羣裏聊的都是我聽不懂的題。身處“牛棚”,有人以為是痛苦,因為總有比你強太多的“大牛”,而對於我而言是一次修煉。 攀登數學高峯的意義並不在於誰先看到山頂,而在於每一次嘗試的時候發現那個更為卓越的自己。正如給我們帶來開學第一課的女排隊員們,正是戰場上每一分的拼搏,使得他們所向披靡。

各位同學,未來四年在我們中間,可能有人在學術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可能有人在新年晚會舞台上一展風采,可能有人在幫助他人的服務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可能有人在古籍閲覽室裏探幽發微,可能有人在實驗室裏黑天白日......

未名湖未名,北大亦未名,也正是這“未名”給予了我們無限可能,讓我們去給自己的人生路命名,不管艱辛與否,寂寞與否,只要我們走在自己的路上,我們就無愧於“北大人”這個稱號。

願你,願我,願我們,在這裏找到自己的路。

謝謝!

標籤: 致辭 校長 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zhixie/pwvn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