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開幕詞 >

春季開學教師會上的講話大綱

春季開學教師會上的講話大綱

老師們:

春季開學教師會上的講話大綱

大家新年好!今年是中國農曆的牛年,金牛迎春。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寒冷而富有詩意的寒假,我們滿懷着新的希望迎來了生機勃勃的2011年春季。在這裏,我向全校教師拜個晚年,祝願老師們健康快樂,家家幸福安康!

老師們今天是新學期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帶着對寒假生活的美好記憶、懷着對新年的憧憬、對新學期的嚮往,又走到了一起。回首過去的一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校全體師生同心協力,一心一意謀發展,譜寫了學校發展史上的新篇章。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新學期中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共同謀劃一下吧!

指導思想:

2012年學校工作要把握髮展基礎和發展機遇,繼續遵循穩步推進的原則,堅持抓核心、求突破的策略,堅持抓薄弱、求協調的策略,堅持打造和諧校園、培育有用之才,全面謀劃和落實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重點抓好德育工作、教學常規、校本研修、課程建設和課程實施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促進學校全面和諧的發展。

“抓核心”即抓教師羣體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不斷增強學校持續發展的內力,參與區域競爭的實力和不斷攀升學校發展的潛力。“求突破”即隊伍凝聚力的進一步提升,合作氛圍的進一步濃厚,教師研究意識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質的提高。

“抓薄弱、求協調”即抓學校發展的薄弱環節,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步協調發展,一抓各學科教學的同步發展,二抓學生知識掌握、培養能力和提升學力的同步發展,三抓優等生和學困生的整體均衡發展,四抓年級之間、班級之間的均衡發展。

“打造和諧校園、培育有用之才”是全體教師的奮鬥目標。“打造和諧校園”就是要努力打造三個方面的和諧:

一是校園環境的和諧。要創建綠色的校園環境,達到綠化、淨化和美化;要建設温馨的教室環境,做到環境整潔,佈置美化,突出教育作用,“讓牆壁説話”;要建設良好的辦公環境,想方設法改善教師工作環境。

二是人際關係的和諧。首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關係的和諧,要體現平等的教學相長的現代師生關係特徵,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和楷模,要公正、公平地對待學生,尊重、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特別強調關心行偏生和學困生的轉化提高,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大的愛心,讓他們得到甚至超越家庭的温暖與愛護。其次是教師與教師之間關係的和諧。要提倡“合作互助、共同發展”的精神,做到“協調配合、合作共進、競爭提高”(“協調配合”——學校領導、中老年教師、學校骨幹教師要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努力為青年教師提供最佳的成長環境和發展空間,使學校成為他們成長的沃土。青年教師要尊重中老年教師,要虛心學習他們幾十年積累的不可多得寶貴經驗,善於吸收內化,努力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育智慧。“合作共進”——只有合作才有合力,合作是克服堡壘的法寶,交流碰撞的火花往往是前進的航標。我們要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思想互補,專業共進。“競爭提高”——競爭是追求卓越的動力,競爭帶來奮鬥目標。我們要積極提倡在合作前提下的競爭,在共同發展基礎上的競爭。)。再次是幹部與羣眾之間關係的和諧。幹部與羣眾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夥伴的關係。教師是主人,領導即服務,教師要繼續關心學校的發展,領導要繼續關心教師思想和專業的進步,要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服務,為教師解決困難服務。

三是教育的和諧。(1)教育與教學的和諧發展。教育是教師的第一要務,教師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教師在給予學生知識的同時必須不忘育人的本分。德育首位,做人核心。在師生交往、課堂教學、各類活動中經常滲透思想道德的教育。(2)學科之間的和諧。拓展課、藝體課等雖無抽查統測,但絕非次要課程,要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下功夫,注意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在注重大面積質量的基礎上注重特長生的培養,使學有餘力的具有發展潛能的學生不應我們而延誤。(3)學生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培養的和諧發展。在學科教學中,要把學習方法的獲得,學習習慣的養成,思維品質的培養放在重要的地位,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培育有用之才”首先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正確的育人觀,到底怎樣的人才是有用之才,關係到我們的教育本質意義和價值,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教師要建立現代的人才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社會需求施以適切的教育,要讓不同的對象都有發展的條件和空間,並能最大限度的發展,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學校教育以德育為首位,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是核心。必須強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須強化以學習習慣為核心的行為規範教育;必須強化以創新為核心的現代精神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學科教學以能力培養為首位,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為核心。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比習得知識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摒棄灌輸式的教學,儘可能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能力,拓展思維空間,為後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課堂教學以學生髮展為首位,發掘學生的潛能是核心。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儘可能為他們的發展創造條件,為社會豐富的人才需求打好基礎。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德育與學科教學,知識與能力,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對不同的學生施以針對性的教育,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人人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主要工作:

一、德育工作要有新的思路。

1、培育良好的班級文化,優化學生成長環境。一是強化德育常規管理,拓寬德育途徑,豐富德育內涵,注重德育實效,努力提高學生基礎道德水平。要確保落實德育陣地和德育時間,精心構思德育內容,不斷改進德育方法,不隨意擠佔德育課程,提高德育主渠道的質量。繼續重視班級環境文化建設,讓牆壁説話,實現環境育人。要堅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使德育融入每一堂課,每一門學科。要提高德育的針對性,針對班級實際抓重點,抓破弱,求實效;針對學生實際,重視個別教育,抓均衡,抓轉化。二是加強德育的學習和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能力。要認真抓好德育工作的主題性研究和學科教學研討活動,開展德育工作經驗交流,要重視德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學習取經,積極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德育的專題討論,解決普遍性的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為學生的後續發展奠定基礎。一是狠抓學生基礎性習慣的培養。習慣是以個人思想品質的外在表現,所以良好習慣的培養不能治標不治本。抓習慣的培養要從認知抓起,以體驗為途徑,以榜樣來感召,使學生在認知和體驗中習得,在反覆訓練中形成。重點抓好文明禮儀教育和學習習慣培養。二是重視學生髮展性習慣的培養。要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和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教學中加以重視並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彌補。如語文學科中的閲讀興趣的培養,閲讀習慣的養成;數學學科中的思維習慣思維品質的培養等等。

二、隊伍建設要有新的突破。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我們要以苦苦求索代替苦苦掙扎。只有不斷完善壯大自己,才能從容應對教育的快速發展,而隊伍壯大的祕訣要靠良好的羣體生活、工作環境和文化氛圍,要靠羣體成員有科學的職業習慣。在工作中成熟,在實踐中磨礪,在反思中進步,在調整中提高。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校本培訓,離不開學校的專業氛圍,更離不開教師自身的鑽研,離不開自主研究。學校的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不可能幫助解決教師的所有問題,他只能給予你某種啟示,引起思考,學習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領悟一些研究的方法和途徑,最有效的專業成長的載體是自己的實踐,是日常教學。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通過自主研究和同伴互助來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中積累提高,在研究問題中產生智慧。

在新學期中我們要繼承我校校本研修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強合作研究,汲取羣體智慧解決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在經常互動中提高自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反思、經驗交流、教學討論,讓經驗共享、困惑共擔;進一步運用團隊的力量,來攻克學科教學中的難題,做到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三、 教學質量要有新的發展。

上學期的質量抽查,不少學科取得了成績,成績的背後傾注了我們課任教師大量的心血,是每位教師辛勤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團隊奮鬥的結果。面對新的挑戰,我們要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實現新的發展。

1、要樹立全面科學的質量觀。對全體學生負責,不放過一個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全面的負責。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重視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

2、要堅持課堂教學是主渠道的思想。強化課前準備,努力提高每堂課的質量和效益,要關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要關注各層次學生。強化課後反思,反思每個環節的得失,反思每一節課的實際效益和質量,要思考調整改善的策略。

3、要堅持“守球門”的理念。各年級要嚴格把好質量關,既要抓好整體質量的提高,又要抓好學困生的提高,儘自己的努力讓學困生的數量降到最少,學困的程度降到最低。

4、要堅持學科教學與思想教育兩手抓。全面落實各類教育陣地,既抓基礎道德教育,又抓階段性重點教育,使教育與教學融為一體。

5、要堅持抓重點,抓突破的思想,努力抓好畢業班工作。充分分析畢業班的現狀,找準薄弱環節,尋找有效策略,制定切實措施,最大限度地實現提高。充分把握目前區域內的發展水平,確定工作奮鬥目標。加強溝通,資源共享。做到信息互通,資料共用,經驗智慧共享;加強補差,做到課內外結合,集體補缺和個別輔導結合,思想轉化和知識彌補結合;加強協作,做到全校一盤棋,做到各學科、各人員之間的全面配合和全力支持。

老師們,本學期時間緊,壓力大,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整體思考好新學期工作,找準工作突破口,確定好有力的工作措施,細化工作過程和細節。爭取通過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再創佳績。

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kaimu/ne7v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