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獲獎感言 >

競賽獲獎感言4篇

競賽獲獎感言4篇

本文目錄競賽獲獎感言數學競賽獲獎感言課外學術競賽獲獎感言科技競賽獲獎感言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競賽獲獎感言4篇

我很榮幸能參加第三屆大學生數學競賽,並在決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得知我獲獎的那一刻,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

首先,我為什麼要參加數學競賽?從小,我就對數特別的敏感,幾個小小的數,我都會好奇的琢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升國中,高中,我的數學成績都時候班上的佼佼者,遇到難題,老師也會很熱情的幫我解答,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加重了我對數學的熱愛之情。即使上了大學,讀得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並不高,但是,我還是沒有停止對數學的探索。得知可以參加全國數學競賽,我很興奮,這不僅僅是一次展現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天賦的機會,也是和許多熱愛數學,喜歡數學的同學的一次競技,所以,我對這次競賽十分的重視。在準備初賽的那段日子,每個週末都會有數學知識的輔導,對於老師的每一個解題方法和思路,我都會反覆琢磨,直到弄懂為止。終於,在初賽中,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進入了全國總決賽。得知進入了總決賽,我既高興又擔心,高興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擔心自己能力不夠,在決賽中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在寒假的那段時間裏,我沒事就拿起數學競賽的資料,看看題目,搞搞學習。一個月的寒假很快就過去了,來到學校的時候,距離決賽的時間也只有33天了,在輔導員的安排下,我擁有了個人的自習室,因此,在這33天裏,我每天都會去學習數學。學習我愛的數學,我很開心。

數學競賽獲獎感言競賽獲獎感言(2) | 返回目錄

(一)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高二(4) 高南

曾幾何時,中國的廣大學子,寒窗苦讀,只為科舉之時一箭中的,方可一步登天。那時候,我們大多數中國人都茫然不知道為什麼而學,只知道科舉之後可以食那五斗之俸,所以,文人便基本上被冠以"酸"這個詞語,不僅僅指一種舉止形態,更多的是講學習的心已經因為發酵而有所變味。當有一天,你科舉中了狀元的時候,你發現,人已老去,雄心亦已不在。

比曾幾何時再近一點的時候,科舉已廢,天下似乎隨之而百廢俱興,周恩來先生年少之時一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震驚了全天下的中國人,我們中國人似乎脱離了"酸"的概念,心存偉志,一直到80年代,中國幸運地擠入世界第一經濟陣營,擺脱了窮困。

如今,中華已然崛起,我們又為了什麼而讀書呢?有太多的誘惑擺在我們的面前,生活中的一切看似都比讀書美好,這時,我們似乎又忘了我們為什麼而讀書。用政治説: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導致現實與理想脱節。用語文説:苟以天下之大,而從舊中國之故事,是亦在舊中國下也。用數學説:生活就像一個面,學習如同一條線,線只與面有兩個交點,那麼學習就在生活之內。用物理説:學習的理由和結果就像兩條震動方向相反的偏振光,你要是隻讓一個通過,另外一條必定不能通過。用化學説:找錯了催化劑。用生物説:自然選擇還沒有到位。用英語説:all above are serious。

作為學生,學習到底是何物,畢竟還是天下最大的問題啊。狹義的學習是做題加背書,而廣義的學習是提高一個人的能力。在杭外,英語節,科技節,文化節,藝術節,這些,我們可以把他們都看成學習,因為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在這些活動中的運用,和事情結果帶來的享受,早已完全讓學習成為了快樂的源頭,我們在學習並且同時享受着快樂。

現在的學生,物質條件往往十分優越,因此常常忽略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如果一個人認為學習是快樂的話,那麼他戰無不勝,因為他不僅樂觀,而且時刻都在學習。那麼,如何做到這點呢?首先,我們要做到充分理解你為什麼而學習。如果説你認為學習可以等同於工作,等同於賺錢,那麼你也未免過於膚淺。一個人的理想的實現,分為貢獻和自我滿足,只有你真正貢獻了,你才能享受那種作為集體中一員的滿足,而要自我滿足,那你就更加需要學習,來獲得相應的素質,用來讓自己達到理想中的人生目標。學習是為了生活,學習是為了運用,學習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其次,不要讓學習作為一種壓力時刻衝擊着你。要知道,學習是有壓力的,但是壓力對你的作用卻取決於你,如果你患得患失,或者老是好高騖遠的話,那麼你就會讓學習騎在你的頭上,你要有符合自己現狀的認識,同時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要有長久的計劃,這樣,學習的壓力會在無形中降低。

最後,再結合學習方法的恰當運用,以及心理的一些調整暗示,你會發現,學習其實是快樂的。我們生在這個人力資源過剩的國家,競爭如此激烈已成為不可改變的歷史,但是學習並且享受學習會讓你終究脱穎而出,請記住:暴風雨後的天空,永遠是最美麗的。

僅以此自勉。

(二)學習需要阿q精神

高二(6) 鄭亦欣

在很久很久以前,學習遠離了快樂,快樂拋棄了學習。

這是一件很無奈卻很必然的事情。對於學習的動機,我們迷茫;對於學習的過程,我們痛苦;對於學習的結果,我們又往往是失望。帶着對世界的無知走進學校,灌輸,記憶,操練,檢驗,我們得到了什麼?對許多人來説,只是一點點知識和更多冷漠而已。這不是社會、學校抑或我們中的任何一方想看到的結果,但的確是不得不接受的現狀。快樂學習是一種境界,人人都想達到,但又談何容易?

一個人快樂,歸根結底是發展需求得到了滿足。學習的本意是對知識的探索與獲得,是一種滿足認知慾望的活動,它應該是帶來快樂的。但出於很多原因,我們天生的好奇心與熱情被重複的簡單訓練不斷消磨,從主動的求知蜕變成了被動的受苦,從去探索變成了被灌輸。當我們的主動性被不當的教育方法驅趕的時候,學習的快樂也悄然遠去了。

作為學生,無法改變規則,那隻能改變自己。説是正視學習也好,阿q精神也罷,能培養一種能夠提高效率,有益身心的心態就是成功。能夠接近這個目標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讓自己相信所學的東西是真正有用的。中學教材內容如此繁雜,不可能珠璣,但哪怕是自欺欺人地認為有用也比不斷拷問自己學這些到底有什麼用來得實在些。適當的自我欺騙可以當作保護心理健康的手段。

其次,為用而學。我們在杭外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中體會到的快樂早已超過了學習,原因就在於圍繞一個目標學習能夠激發人的潛力。英語節,水火箭,它們對動手能力和相關知識的激發應該能帶來一些啟示。尋找一些目標,讓自己感到每個階段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再次,降低期望值以調節壓力,建立規劃、培養條理。這些都是不容易做到的陳詞濫調。

最後,看到自己的進步,並給自己以獎勵。巴甫洛夫用這招讓小狗建立了搖鈴反射,我們同樣也能用這種心理暗示強化獲得的快樂並轉化為繼續努力的動力。有收有放,找到一種健康的節奏。

這些話的確很阿q,但處在一個給學生的壓力大到如此無以復加的環境中,阿q一下也不失為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不是阿q精神又是什麼?請相信,享受過如此"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中國特色教育,接受大任的日子必不遠矣!

謹以此自勉。

(三)感悟數學競賽

高一(7) 劉沈豫

説實話,其實這次的競賽我考得並不好,儘管還是進了,但分數比我高的大有人在,讓我寫這篇文章實在使我感到十分受寵若驚。

人人都説競賽是聰明人玩的遊戲,不是每個人都能參加競賽的,而在各項理科競賽中又數數學競賽最難。我自己小的時候也並不知道除了普通的課本內容之外還有競賽這麼一項富有挑戰性的"附加題",自己也是在後來幾次聽説了別人獲獎有怎麼樣怎麼樣的好處,又是如何如何值得羨慕,並在老師的"號召"下才開始我的競賽生涯的,並在幾次牛刀小試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當然,可能也有家庭氛圍的關係)。沒有人會自願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嚐到甜頭了,有了興趣,這樣才是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以為,興趣是邁出第一步的關鍵。

然而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興趣僅僅只是一次點火,使木炭達到了着火點。但要想真正讓火焰燃燒下去而不熄滅,那就需要不斷地有氧氣補給,越充足的氧氣能使火焰燃燒得越旺。學習中的"氧氣"就是毅力和熱情。越充足的毅力和熱情越能使學習得心應手。"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這句話無論放在何時都不會過時。學習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紮紮實實地學習,思考,再學習,日積月累,才能真正從量變轉化為質變。尤其像數學這樣的理科,只有不斷地做題與反思才是獲取成績的王道。在這次的競賽裏,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填空題第一道的關於數列的題目。數列和不等式一直是我的薄弱環節,剛開始的時候甚至拿到題目根本無從下手。後來也是在慢慢一點一點在做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解答規律和技巧,然後我去查閲了資料,知道的朋友應該曉得這個學期初我交的課題報告就是關於如何利用特徵方程解數列通項式的。於是在不斷的做題和積累下,我逐漸總結出了數列通項公式的一些一般解法,而這次的那道數列填空題,也在我一眼之下便認出是一普通的高階遞推式,利用我已知的方法迅速解決了。可見,學和思是分不開的。學習沒有捷徑,不要存有僥倖的心理。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甚至是在所有的科目學習中,多花時間,多花精力,用心去學,去做,去思,只要工夫夠深,沒有一樣是難的。

學習永遠是苦的,這是我所體會到的、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們的事實。怕吃苦就永遠獲得不了成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會如何在這注定痛苦的生活中發揚一下阿q精神,自己找樂子,即使只是騙自己的又怎麼樣呢?我選擇了競賽,就不能只是抱着玩玩而已的心態,既然選擇了,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前面還有很多題目要做,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我會記得我最初為何選擇了它,我不會使自己在茫茫書海中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永遠不要放棄對成功的希望,時時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想,建立在汗水上的成就才是最大的,最有意義的成就吧。

沒有過硬的分數就沒有發言權,在這裏我也就不想再多説些什麼。努力是不需文解釋、也是不能用文解釋的。我想,真正等到我有發言權的時候,就請等到全國聯賽之後再等我的消息。

課外學術競賽獲獎感言競賽獲獎感言(3) | 返回目錄

“節能減排競賽”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已經落下了帷幕,作為其中的一名參賽者,青春的激情、切身的經歷以及最為真實的挑戰,是我們最大的感受,同時也帶給我們從未有過的收穫。從報名到準備,從初賽到決賽,這不僅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過程,更是我們感受心的成長的最好見證。回首那段團結奮戰、揮灑汗水的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節能減排競賽”一路走來的坎坷,心中充滿感激,腦海中銘刻着“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古訓,心中充滿信心。望着被我們修改了無數次的方案,不禁熱淚盈眶。勇於挑戰,超越自我,過去的奔波疲勞、課題研究記錄着我們的艱辛和快樂;過去的駐足迷茫、成功喝彩見證了我們的挑戰與成長。此時此刻,我心中充滿感激!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雷永剛副教授和宋翀芳副教授,從方案的優化到論文修改,再到申報書的填寫,無不凝結着導師的一片心血。大到學習研究,小到生活細節,都給予我們很多實用的建議和幫助。周教授和吳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謙遜的生活作風、忘我的工作精神,我將銘記在心,終生受益。值此作品獲獎之際,謹向恩師表示衷心感謝。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團隊成員,是你們的自信與負責,不畏困難,不怕吃苦的態度成就了我們項目今天的成績。我們一起走過了大學最寶貴的年華,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們在一起經歷了很多。細細想來,有過爭論,有過歡笑,有過成功,也有過失敗,但無論前方的道路多麼崎嶇,我們都勇往直前,毫不退縮,這注定將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最後我要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樣一次機會,也要感謝校團委的大力支持,為我們提供了好的條件,讓我們有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意志,實踐自己的理想。比賽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包括結構的設計,論文的撰寫,團隊的協調等。同時,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這些都將成為我本科四年的寶貴財富。

“節能減排競賽”大賽已經結束,但未來的路還長,“節能減排競賽”的精神應該永遠傳承。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夠激發全校同學的激情,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努力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敢於創新的能力,爭取在今後的“節能減排競賽”大賽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為校爭光!

謝謝!

科技競賽獲獎感言競賽獲獎感言(4) | 返回目錄

由xx大學舉辦的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終於落下了帷幕。由我們團隊7個人一起創作的《高效節能的翼片/螺旋片組合式雙管換熱裝置》獲得了全國三等獎。回顧我們參加“節能減排”前後的那些個日日夜夜,感慨萬千。雖然準備的時候有些辛苦和單調,但現在想來這些付出是值得的。對我們而言,這次比賽無疑是人生路上又一次寶貴的經歷,是我們挑戰自我的一次重要嘗試。這不僅是一次學術寫作上的極大鍛鍊,同時也是一種合作精神的高度考驗。

當初參加比賽的目的是想獲得一次鍛鍊的機會,事實也證明我們參加這次比賽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至於獲得這樣的大獎,我們有些惶恐,其實我們做的還很不夠,也希望能在以後的學習中進一步改進。總結這次能獲獎的原因,具體有這麼幾點:

第一,選題是關鍵。“節能減排”比賽的宗旨有廣義和狹義定義之分,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所以選題就必須具有高度的節能實用性。在開始選題時,我們緊緊圍繞了這一點。

第二,創新是前提。作為科技作品論文,比起社會實踐創作來講,要創新似乎更難一點。但如何能在眾多同類作品中脱穎而出,我們必須要與眾不同。於是我們充分利用所學的專業優勢,主要將傳熱學與流體力學結合起來,並從多個學科,多角度來進行研究,並充分利用圖表、大量數據,引用最新的外文資料,使論文更有説服力,更有直觀性。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儘量做到富有新意。

第三,合作是基礎。這一萬多的內容,凝聚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血。從開始確定主題到形成思路,大體框架直至最後變成文;從蒐集資料到整理資料,從內容上的加工到形式上的完善,無不是我們一起合作的成果。一遍一遍,反覆地討論,反覆地讀,反覆地改,盡力爭取做到內容和形式上的完美。

第四,態度是保障。從參加比賽填寫申請書,到論文的寫作,到提交論文,做宣傳資料,準備答辯等等一系列的環節,都需要認真、細緻地去做。在整個從準備到參賽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如一,絲毫不放鬆。所以認真的態度是我們能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

當然在整個參賽的過程中,我們確實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無論是內容和形式上,都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好好完善。我們的構想可能還是有些理想化,某些措施可能現實操作性還不太強,與我們最初的設想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獲獎並不是最重要的,挑戰也才剛剛開始。而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對學術挑戰,對人生挑戰,我相信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自信於未來,帶着挑戰的夢想前行!

標籤: 感言 獲獎 競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huojiang/8njyg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