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致辭 >答謝詞 >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

答謝詞怎麼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和整理的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希望能幫到大家!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一)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大家下午好!

我親愛的xxx,因xxx疾病於x年x月x日x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首先,我代表我們全家,向今天參加追悼會的所有來賓及親友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裏,和我們一起,向我的xx作最後的告別,陪他一起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承蒙各位親朋好友和同事的關懷和慰問,給了我們家屬莫大的安慰!

雖然直到現在我們還不能相信他離我們而去的這個事實,但在xxx短暫而坎坷的一生裏,他開朗、樂觀,一直是笑對生活,一定不希望看到我們過分的悲痛,就讓我們以另一種方式去紀念和緬懷他,送他到達另外一個世界,希望在那裏再也沒有病痛,沒有苦難。xxx你睡吧,我們知道你太累了,你休息吧。雖然暫時離開了我們,但我們知道你會在那個遙遠的地方,看着我們,關心着我們,更多的思念與懷念!

親愛xxx你一定看見了吧,今天親朋好友、同事還有單位的領導都來看望你了,大家都來給你送行了。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一起為您祈禱和祝福,願你一路走好!願你在那個遙遠的地方一切安好!

最後,我再一次代表我們全家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最誠摯的謝意!謝謝!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二)

各位爺爺生前的同事、好友,各位親屬、以及關心我爺爺的各方人士:

感謝你們今天趕來參加我爺爺的告別追悼會。

爺爺的一生,動盪坎坷,閲歷無數。從一個農村的放羊娃,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家幹部,為農業農村建設付出了畢生精力。爺爺出生在貧苦的農民家庭,直到十幾歲才能夠一邊放羊一邊上學。靠着自己“知識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最終考入山西農大。由於家境貧寒,上學期間,寒暑假其他人能夠回家團圓,他卻要打短工,揀破爛,當裝卸工,來湊足學費,還要貼補家用。上學幾年,總共就花了家裏xx元錢。參加工作後,他先後擔任過鄉鎮領導和農業局領導,始終是幹一行愛一行,本本分分,恪守盡職,為自己贏得了榮譽,也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

爺爺是我們家的脊樑。沒有他老人家的艱苦努力,就不可能從一個世世代代的農民家庭變成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沒有他老人家的言傳身教,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也沒有我們學業和事業上所取得的成績。可以説,是爺爺改變了我們整個家庭的命運。

爺爺經常教導我們,要“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就在年前回家時,卧牀不起的爺爺把我們幾個孫子叫到牀前,在呼吸都困難的情況下,插着氧氣,斷斷續續地跟我們説:你們不管將來在什麼工作崗位上,都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家庭,對得起自己。爺爺要求我們孫輩也要團結在一起,和睦相處,不管將來身在何處,都要牢記骨肉親情。爺爺説,“錢財有盡,人情無盡”,做人要重情重義,知恩圖報;做人要善良真誠,寬以待人。爺爺坎坷的一生,凝成這短短的幾句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老人家對我們的囑託。爺爺一生清貧,臨走也沒有留下什麼物質財產,但是他留下的良好家風和優秀品德,卻是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是任何金銀珠寶都比不上的。兒孫沒有辜負爺爺,八個孫子,七個已經上了大學,其他孫子外孫雖年幼,也都認真學習。這是爺爺留給我們的最大財富。

爺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將永遠感激他、愛戴他、懷念他!

爺爺年老患病以來,親朋好友前來探望,我們全家深表感謝。

親愛的爺爺,您安息吧!

追悼會上家屬的答謝詞(三)

各位親友:

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母親的葬禮。我的母親今年是##週歲,有句古話説的好,“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我母親終沒有逃過這一人生大劫!但是也有句古話説的好,“人活七十古來稀”,我母親能以##餘歲的高齡度過她的古稀餘生,也是她人生一大幸事!

我的母親一生勤儉,一輩子為兒女勞碌奔波。生活中的每滴水、每度電、每粒米,她都視為珍奇。粗茶淡飯是她的生活準則;克勤克儉是她的一生追求。她一生為兒女操心勞累,對兒女的每一個進步、每一個收穫,她都感到欣慰並引以自豪。她心細如絲,每一個她認為有用的東西,她都加以珍藏;她心胸博大 ,從不因兒女的疏忽而懊惱、發火。她坦蕩正直,從不偏寵任何一個兒女。她走了,給兒女們留下了許多悲痛,更給兒女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熱愛我們的母親,我們為自己能有這樣一位母親而感到驕傲、自豪!更為能夠贍養這樣一位母親而感到驕傲!如果母親的在天之靈有知,她也會感到驕傲和自豪!

母親走了,她留給我們一個遺願:就是要盡心贍養我們的老父親!在此,我們向母親的在天之靈發誓:絕不辜負她老人家的遺願,讓我們的老父親度過一個安然、幸福的晚年,並以此回報在座的各位親朋好友對我們的厚愛。在此我代表全家對各位的到來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i/daxie/v4yk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