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職業生涯規劃 >

職業生涯教育的社會需求

職業生涯教育的社會需求

長期以來,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思想,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的基本共識。近年來,在素質教育的偉大實踐中,教育必須為人民服務、必須對學生未來發展負責的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怎樣使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同為學生未來發展服務結合起來?為此,我們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實施職業生涯教育,實現學會生存的教育理想。

職業生涯教育的社會需求

在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條件下,經濟快速發展並不能根本改善嚴峻的就業形勢;同時,在知識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社會產業結構、行業內部技術結構、企業等組織機構內部的職業崗位結構、以及勞動者的工作形態都在迅速變化。

各級各類學校的畢業生終將邁入勞動世界,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工作轉換能力和創業能力必然成為其生存發展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因此,學生能否有效地瞭解、適應、勝任勞動世界的要求,進而順利走上社會,服務社會,必然成為考察教育改革成果、衡量學校辦學方向和檢驗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事實説明,全面推進實施職業生涯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社會形勢呼喚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生涯教育

xx大之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解決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就業是民生之本”,“打贏世界上最大的就業戰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為此,學校教育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瞭解國家就業形勢有助於理解實施就業導向教育的社會意義。

1、我國勞動力市場格局中的供給總量與實際需求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XX年我國總人口為12.9277億人,而與我國國土面積相近的美國XX年僅有人口2.814億。中國人口不僅比美國人口多出10億,而且人口增長的絕對數量很大,“一年就生出一個澳大利亞,一年半就生出一個加拿大”。如果説就業是世界性的話題,那麼,龐大的人口數量決定中國的就業形勢必然會更為嚴峻。

人口基數大,法定勞動年齡比重大,決定了我國勞動力總量也十分巨大。在勞動力總量巨大的同時,勞動力的增長速度也很高。1995年末,我國勞動力資源總量為87242萬人, XX年末上升到95651萬人,增加了8409萬人,年均增長速度為1.9%,年均增加人數約1682萬人。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發展,未來20年,中國勞動力總供給量都在高峯期。

從新增勞動力來看,目前我國正處在勞動年齡人口增加最為迅速的時期,最新的人口預測表明,XX年是近幾年新增勞動力最多的一年,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淨增1300多萬,而且,勞動年齡人口的增加趨勢還將持續8-XX年左右的時間。這必將加重就業市場的消化能力。

在勞動力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由於知識和科技比重的不斷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減少,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在逐漸減弱。就業彈性是國民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崗位增長的一個指標。在同樣經濟增長速度下,就業彈性越大,所能夠帶來的就業崗位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20世紀80年代, 中國就業彈性平均值為0.32,到了90年代,就業彈性下降幅度很大,僅為0.11。因此,1990年到XX年,雖然中國保持了相當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全國每年實際淨增加的就業崗位平均只有700萬個左右。儘管XX年全國實際淨增加的就業崗位為940萬個,已經達到1990年以來的高峯,但也不到20世紀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

2、全國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總量與實際需求

城鎮勞動力供求關係的矛盾與全國勞動力市場狀況的反映十分吻合。XX年城鎮勞動力供給總數為1665萬人,而當年城鎮勞動力需求總數為1009萬人,勞動力過剩數為656萬人。與1995年、1998年的數字相比,過剩數明顯增大。

隨着國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下崗人員增多,城鎮就業的壓力必然進一步加大。1998-XX年的3年間,全國共新增下崗職工2032萬人。下崗職工佔職工數的比重逐年上升,城鎮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大。由於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下崗與失業統計並軌等原因,預計今後幾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3、全國農村勞動力的供給總量與實際需求

我國是農業大國,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村勞動力基數巨大,8億多農村人口中有農村勞動力4.98億(發達國家農業人口一般佔總人口的10%以下);而且每年新增人口的絕大部分也在農村。

全國現有耕地19.23億畝,若按人均耕種1公頃的理想規模效益計算,只需勞動力1.3億,再加上林牧漁業的勞動力需求量,農業部門的勞動力需求量僅為1.5億。另一種數據是,如果按照世界平均的農業生產率大致推算,我國的種植業最多隻需要4000萬到5000萬人。伴隨農業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數量必然越積越多。

XX年,我國農業gdp份額已經下降到15.2%,而農業就業比例仍高達50%。這便出現了70%的農業人口創造的財富只佔gdp的15%的尷尬局面。[3]出路只有一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

按照“十五”計劃的數字,“十五”期間,我國將有4000萬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向城鎮和非農產業就業。這相當於“十五”初期我國城鎮從業人數和職工人數的18.87%和35.71%。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大範圍流動,一方面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城鎮現有就業崗位的爭奪。

4、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的供給總量與實際需求

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比例應當最大。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同時,社會需求總量沒有明顯增加,供需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壓力十分明顯。

XX年是我國高校擴招後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也是歷史上高校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12.2萬人,其中研究生12.1萬人,本科生91.9萬人,專科生108.2萬人,和XX年相比,畢業生總數增加67萬人,增長46%(其中,研究生增加3.26萬人,增長37%;本科生增加28.3萬人,增長45%;專科生增加35.5萬人,增長48.8%)。

同期高校畢業生需求狀況是: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本科生需求大體持平,但地區差別明顯;專科(高職)畢業生的需求明顯不足,全國專科(高職)畢業生平均供需比約為1:0.37。經過多方努力,截止同年9月份仍有64萬左右的畢業生尚未找到工作崗位,其中研究生約有0.85萬人,本科生約有15.6萬人,專科生約有48萬,專科生佔待業畢業生總人數的75%。

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280萬人,比上一年增加68萬人,增幅32%。加上過去數年沉澱下來的畢業生,全國實際需要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會突破300萬人。截至9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73 %,比去年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然而畢業生未能按時就業的總人數為75.6萬人,比XX年同期多出11萬餘人。其中,研究生1.12萬人,本科19.84萬人,高職(專科)54.6萬人,均明顯高於上一年。可見,畢業生供需矛盾在逐年加劇,就業的競爭激烈的態勢不會很快緩解。據統計推算,“十五”期間,高等教育領域每年有400-500萬畢業生將要走向社會,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我國基礎教育普及與發展成就顯著,中國小校畢業生規模不斷加大,儘管高校擴大招生會增加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數量,但高中畢業生的升學比例不會有很大改變。如果高等教育年招生規模為400多萬,每年還會有近300萬普通高中畢業生直接走向社會。

近年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就顯著,國中在校生規模不斷增加,同時,高中階段教育總規模持續增長,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的機會增加,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繼續回升。XX年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招生1261.66萬人,比上年增加80.92萬人。據此推斷,不能升入高中的國中畢業生應當在1000萬人以下。

由於少數貧困地區的國小教育鞏固率還沒有根本解決,全國國中還沒有完全普及,XX年,國中毛入學率為92.7%,照此計算,每年還會有120多萬國小生畢業生不能升入國中。

在勞動力市場上,中國小校畢業生相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説,就業競爭力明顯很弱,就業條件決定了他們選擇職業的機會很少。這不能繼續升學的1420萬左右的中國小校畢業生,他們未來的生存發展問題,不僅重要而且容易被社會忽視。

面對現實,我們應當看到國家總體就業形勢的嚴峻性,更應當理解就業導向教育的改革政策。大力實施職業生涯教育,應當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責任和教學任務。

5、全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結構性矛盾

在我國勞動力總量供給大於需求的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有一些地區卻因為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產業結構協調優化、居民的就業壓力不大,而且,還有很多行業領域的某些類型的人才緊俏甚至匱乏。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科技人才十分短缺。我國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都急需專門人才。例如,it人才的成長速度遠遠落後於it業的發展,許多it企業因人才短缺而面臨着發展的尷尬境地。目前,中國的it人才主要是在高等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及電子電信等相關專業培養出的大學生,每年僅有大約5萬人。而從全國範圍來講,僅以軟件產業為例,目前全國有軟件企業5000多家,從業人員25萬,平均每家不足50人,預計今後幾年國內軟件行業人才每年的缺口將高達20萬。

我國的生物技術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從事生物技術活動人員的情況來看,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人數為1.7萬,從事相關生產和經營的人數為0.9萬,這僅是美國生物技術產業人數的1/4。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的開發人才,都嚴重不足。

——我國製造業高級技術工人嚴重不足。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需要大量的高級技術工人,與此對應的現實是高級技術工人的嚴重短缺。據廣州市企調隊的一項專項調查得知,XX年該市技術工人佔全部從業人員41.5%,其中,高、中、初級技術工人分別為19.1%、33.3%、47.6%,相對於發達國家水平35%、50%、15%,高級技工的比重差距很大,而全國水平為5%、36%、60%,高級技工就更加缺乏了。我國的這一缺陷是致命的。每年因高級技工短缺造成的損失非常慘重。據統計,每年不良產品造成損失近億元,主要原因就是勞動力素質低,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工比例偏低。顯然,高級技工的短缺將會影響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步伐,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走向國際市場。

——勞動力匱乏的區域性特徵也十分明顯。XX年,北京市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供求缺口的統計狀況表明,目前我國勞動力的供求狀況並非在所有行業和職業中都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而是有較多行業和職業都處於求大於供的狀態。如美術專業人員的求人倍率為10.66,郵政業務人員求人倍率為5.56,房地產業業務人員求人倍率5.44,保險業務人員求人倍率5.29。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的 “民工荒”現象主要發生在珠三角、閩東南、浙東南等加工製造業聚集地區。珠三角地區最為嚴重,據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調查和一些專家估計,目前有近200萬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約為10%,其中:深圳現有民工420萬,目前缺口約40萬。民工荒現象雖然發生在我國的部分地區,但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我國還有很多行業對勞動力存在較大需求,還有較大的勞動力缺口。

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短缺的情況表明,一方面,中、高等學校的層次結構和科類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另一方面,對普通學校的畢業生進行選擇專業和學習方向的指導十分重要。

二、時代發展需要以發展為目標的職業生涯教育

鑑於勞動力市場上結構性宂餘和結構性短缺的狀況並存,承擔勞動力職前培養培訓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應當發揮教育的先導性作用,指導學生做好職業選擇的充分準備,包括職業意識、職業知識、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質的培養。要做到這一點,學校教師應當充分了解社會需要,特別是與社會經濟生活相關的產業結構、行業領域、職業崗位以及現代勞動形態的變化狀況與趨勢。

1、社會產業結構變化趨勢引發就業結構變化

20世紀,全球產業結構迅速變化,產業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題,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己成為各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在世界範圍內,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變化的總體趨勢十分明顯:(1)第一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不斷下降。1980~1988年,美國第一產業佔gdp比重從2.8%下降到2.3%,日本從3.5%下降到2.3%,前聯邦德國從2.1%下降到1.6%。(2)某些發達國家的第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從上升到下降。1980~1988年,第二產業佔gdp比重,美國從31.7%下降到26.4%,日本從36.3%下降到34.9%,前聯邦德國從44.4%下降到41.2%。(3)各國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在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gdp中所佔比重於80年代初超過50%,到1988年,美國、日本和前聯邦德國分別達到71.3%、62.8%和57.3%。[9]數據表明90年代產業結構變化趨勢與80年代大體一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與世界大體相同,同時保留着發展中國家的階段性特點: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1980-XX年,佔gdp的比重由30.1%下降為15.2%;第二產業比重基本穩定,1980年和XX年,佔gdp的比重分別為48.5%和51.1%,這個比重在世界之交的十餘年裏穩中有升;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1980-XX年,佔gdp的比重由21.4%下降為33.6%。

——我國第一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伴隨國家農業化產業政策的實施,農村產業結構已經明顯發生了重大改變,其中,第一產業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產業(非農產業)比重迅速上升。1978-1997年,在農村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的比重由78.95%下降到36.24%,第二產業的比重由11.70%上升到41.39%,第三產業的比重由9.36%上升到22.38%。全國農村在總體上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結構。一次產業內部的農、林、牧、漁業比重得到調整,1980年,農、林、牧、漁業產值的比重為75.6%、4.6%、18.4%、1.7%。到XX年,比重已調整為55.7%、3.8%、29.7% 和10.9%。其中,純農業比重下降,糧食播種面積由1980年的80.3% 下降到XX年的69.4%;油料、蔬菜面積則分別由5.4%、2.2%上升為9.9%、9.7%。

——我國二次產業90年代以來進一步發展,製造業已經成為我國擴張最快的產業領域。中國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等產品的產量規模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彩電產量中在中國生產的超過四成,辦公室設備的複印機設備在中國生產的更達到六成。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工廠”,許多國外企業將產品的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例如日本大型彩電企業中的松下電器、東芝、三洋電機、三菱電機四個公司都已將彩電生產的主要基地移到中國,東芝的錄像機、三洋電機和夏普的cd、單放機以及dvd等都主要是在中國生產的。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製造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我國第二產業在規模發展的同時已開始由傳統產業向現代工業轉化。根據對40大類工業行業增加值分析,1994年位於工業增加值前五位的行業分別是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而到XX年,位於前五位的行業則變為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天然氣開採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可以看出,中國的傳統產業紡織業、鋼鐵業和非金屬礦物業在工業產值中的比例逐步縮小,而新興的電子行業、汽車行業已經成為中國的主導產業。同時,產業的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我國第三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三產內部,貿易、金融和運輸業已佔主導地位,信息業呈迅猛上升的趨勢。(1)金融、保險、證券業穩步發展,XX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9.9萬億元。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已超過1000家,市價總值已超過48000億元,相當於1995年的14倍。目前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87家外資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在中國境內設立了182家營利性金融機構。(2)信息產業異軍突起,XX年中國郵電業務總量達4725億元,是1995年的4.8倍,全國電話用户達2.15億户,電話普及率為20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達6.7部/百人。(3)市場流通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批發、零售、餐飲業不斷髮展壯大,一大批新型物流企業應運而生,XX年全國批發、零售、餐飲業實現增加值7492億元,相當於1995年的1.5倍,佔gdp比重為8.2%。(4)交通運輸、旅遊、房地產業等發展步伐加快,為推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着社會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業結構也必然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三次產業提供就業的機會並不均衡。與過去相比,我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增長較快,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XX年,第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就業結構比重分別為50.0%,22.3%和27.7%。

——我國一次產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方向是異地或本地工業、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根據農村住户勞動力抽樣調查,1997—XX年,調查農户的農村轉移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的比重由18.1%上升至23.64%。全國農村轉移勞動力數由8315萬人增長到11340萬人,平均每年增長1008萬人,平均年增長率達10.9%。從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向來看,轉移到工業的比例為36.5%,轉移到第三產業的為44.6%,轉移到外地仍然從事農業的為5.5%。XX年全國農業勞動力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例為76.3%、12.4%和11.3%。[14]可見,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在二次產業內部,國有和集體單位的從業人數占城鎮從業人數的比重不斷下降,從1978年的99.8%下降到XX年的37.3%,私營企業、個體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從業人員明顯增加。

——第三產業有着廣闊的就業市場前景,從投入產出效果看,每投資100萬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重工業是400個,輕工業是700個,第三產業是1000個。第三產業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增加1000萬個就業機會。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就業比重一般在70%~80%,發展中國家也平均在40%左右,而中國XX年僅為27.5%。如果將中國的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提高到40%左右,可以增加1億個左右的就業機會。

2、各行業領域的技術結構升級推動就業結構變化

由於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科學革命,引發了席捲全球的技術革命浪潮,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各傳統行業內部的技術結構升級的速度普遍加快,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迅速發展。因此,組織與個人的專業科學知識和技術創新能力,正在逐步替代貨幣資本成為經濟財富增長的決定因素,全社會人力資源配置需求必將隨之改變。

以一次產業的農村經濟技術水平為例,基因農業、數字農業、綠色農業等新概念不斷出現,利用最新生物技術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利用數字地球技術(包括遙感、遙測技術、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系統)定位到每一寸土地的全部種植過程、將農學、生態學、環境學、營養學、衞生學等多學科的原理綜合運用於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以及相關環節。

農村經濟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必然預示農業領域對簡單體力勞動需求也會減少,農業各類科技人員需求旺盛。據農業部的資料表明:目前,我國每百名農業勞動者中僅有科技人員0.23名,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科技人員0.0491名,而發達國家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農業科技人員1名,農業從業人口中接受過正規高等農業教育者達45%—65%,人力資本的差距很大。

­二次產業技術升級速度更快,總體呈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轉向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為主的趨勢。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生產工具已從代替人的體力勞動發展到代替人的腦力勞動,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對工業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少,製造業已從追求產量和產值發展到更加重視成本、質量和競爭力。

微電子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應用,使機械製造行業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目前我國機械行業採用數控機牀已很普遍,計算機數控機牀佔機牀總數的比重也已上升到4/5,但我國機牀的數控化率還不到2%,只是發達工業國家的十幾分之一。原因是掌握數控技術的機電覆合型人才奇缺,其中僅數控機牀的高級操作工就短缺60多萬人。專家介紹,數控技術人才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操作型3個層次,後兩類人才正是社會急需的數控“藍領”高級技工。

三次產業領域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且發展迅速。例如現代物流業,它是在傳統運輸業基礎上,用系統運籌的理念和數控技術把運輸、倉儲這些環節高效整合起來,在空中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汽車運輸以及城市速遞多種運輸方案中實現最優化、最便捷的物資配送,對從原材料到廠家、再到經銷商、最後到客户手中的全部運輸環節進行整體調配。據預測,中國的物流產業將會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長,國內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達到了600萬人。其中,中、高級物流人才的缺口大約有80萬人左右。目前物流人才的職業化進程與市場需求還相距甚遠:在負責倉儲和貨物流通的基礎職位、負責業務和管理經理的中級職位、高級經理和總監的高級職位上,幾乎都不是物流專業人才。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單位產品的附加價值,而且增大了產品的技術密集度。這些特徵集中在八大新型技術產業羣中:電子技術產業羣、新材料產業羣、生物技術產業羣、超導技術產業羣、核技術產業羣、空間技術產業羣、海洋技術產業羣、光技術產業羣。這些新興產業的空前發展,對從業人員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促進社會人力資源配置結構的升級。

以中國發展最快的電信行業為例,技術崗位需求很大,對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具有長期持續需求。隨着電信市場由國內競爭向國際競爭發展並日趨激烈,通信技術人員的需求層次不斷升級,對研究生和博士生需求呈明顯優勢。同時,電信市場對既懂電信技術、又懂市場營銷的人才需求將逐步升温。

3、產業組織內部職業崗位需求影響就業結構變化

職業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職業世界的變化,衝擊着人們對職業內涵的理解和人們從事職業的方式,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質要求。做好職業選擇是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決策,而正確選擇職業的能力,必須建立在全面瞭解各類職業性質、特點和要求的基礎上。

職業性質決定職業類別的特點與要求,傳統的説法是以行業領域來劃分,例如干部、工人、農民、軍人等;根據勞動性質劃分職業類別的説法,比較現代的詞語是“白領”、“藍領”和“灰領”等。一般來説,“白領”指的是研究人員、策劃人員、軟件設計師、投資銀行家、法學家、審計師、各類專業顧問、企業各級主管、產品策劃員、政府公務員、導演及文藝演出組織者等等。“藍領”指的是現場操作工人。而“灰領”可以理解為在製造企業生產一線從事高技能操作、設計或生產管理以及在服務業提供創造性服務的專門技能人員。

在高新科技的推動下,傳統的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工業發展的需要,最顯著的特徵是“簡單勞動成份”減少,“技術創新成分”增加,尤其在半導體、電腦、通信、自動控制、生物工程、航天以及軟件領域,“技術創新成分”幾乎決定着企業經營的成敗。因此,新職業、新產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白領”或“藍領”的概念。以往的就業結構是一個非常尖的"金字塔",一小部分人是白領精英,白領和藍領之間很難被跨越。隨着現代技術的發展,很多藍領工作已經被機器代替,同時需要有一批人能改進流程,掌握技術,同時動手操作,這就是“灰領”。由於社會流動性提高,在個人職業生涯中“藍領”可以變成“灰領”,“灰領”也可以變成“白領”。

預測今後就業結構的“金字塔”將逐步扁平化,也可能最終呈現菱形結構,中間最龐大的部分是“灰領”隊伍,兩頭是“藍領”和“白領”階層。也就是説,“白領”和“藍領”的比例會逐漸減少,“灰領”羣體將越來越壯大,成為社會的主要職業羣體。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極度缺乏的高級技工大多屬於“灰領”人才,“深圳一家企業開出6000元月薪仍未能如願找到高級鉗工”、“浙江一家企業用年薪70萬元從日本請來一名高級技工”,這類信息已經不勝枚舉。

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動,生產和服務部門的技術含量增大、勞動複雜程度提高,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無論在製造業還是在服務業中,原有職業出現了調整和轉化,新興的職業羣不斷出現。有專家預測,人類的職業大約每五年就將更換20%。50年後,當今社會的約5000種職業將從人們身邊消失,而代之以新職業。

——衰落和消退中的職業。衰落和消退的職業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也有少部分職業消退。例如,農業的高度集約化曾使千百萬農民改變職業,這一過程仍在繼續。在英國的工業轉型過程中,曾經作為產業革命標誌的煤礦工人和紡織工人幾乎消失殆盡。隨着數控機牀的普及,傳統的通用機牀操作工正在迅速減少。在第三產業,傳統的機械打字員、鉛字排字工等也正在迅速消失。由於對氟相關產品的限制,各類加氟技工都面臨改行的選擇。

——調整和變化中的職業。三個產業部門都有許多傳統職業發生了較大調整和變化。在第一產業中,傳統的農民轉化為農機師、農藝師或者專業性更強的從事無土無害栽培工作的現代農藝師;傳統的海洋捕撈人員也在向海水產品種養和深度加工工程師、技師轉化。在第二產業,傳統的手工繪圖員正轉化為使用計算機的電子繪圖員;採煤、採油等技術向高科技化轉變,產生了新型的煤炭液化汽化職業,以及海洋石油開採等職業。在第三產業,變化發展更迅速。過去的理髮員轉化為形象設計師,銷售庫管人員轉化為物流配送師等等。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職業都會隨着生產技術的進步而發生一些調整和變化。

——增長和發展中的職業。在生產領域,儘管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職業數量在減少,從業人員總量和比例也在減少,但由於在這兩個產業中生產的知識和技術密集程度的提高,還是出現了一些新的職業或者職業羣。典型的有第一產業中的基因和轉基因工程師、遺傳工程師、細胞工程師、生態農業技師和技工、生化實驗技師和技工、節水灌溉技師和技工;第二產業中的加工中心工程師和技師、環境監測工程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師和技師(cad)、計算機輔助製造技師和技工(cam)、納米材料生產技師和技工,以及航空航天材料技師和技工。

在服務領域,由於生產活動方式的變化,以及生活活動內容的增加,新產生的職業數量遠遠大於生產部門。這些新職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務業、管理諮詢業和社會服務業三個主要方面。

信息產業是發展最快的產業,相關的職業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職業羣。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信息職業已佔各種新生職業總和的40%以上。另據美國的統計,美國從事信息和知識生產、分配與傳遞的人數已超過全部從業人員的半數。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急劇擴張,導致了對計算機工程師、計算機系統分析師及計算機基礎科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專家和操作技術人員的大量需求。有些專家認為信息產業有可能從第三產業領域獨立出來,成為第四產業。

管理和諮詢服務業對於經濟、生產、社會生活甚至個人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它們已成為第三產業領域另一個發展最快的職業羣組。這個職業羣的發展,使專業管理人員和專業諮詢服務人員的功能劃分更加細化,在社會組織中的責任、地位和聲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師、投資諮詢師、心理諮詢師、人力資源管理師、保險評估師、保險精算師、税務代理師、理財代理師等現在都已成為最新的熱門職業。

社會服務業作為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職業領域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由於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服務性消費需求越來越豐富化,家政服務、旅遊、康樂、健身、醫療,以及其他生活服務領域中,產生了家政服務助理、養老護理師、育嬰師、形象設計師、健身教練、室內裝飾設計師等很多新的職業。

職業崗位變化的事實説明,陳舊的職業觀念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將新的職業理念傳達給學生是十分必要的。特別要教育學生不論組織內部的職業崗位結構如何變化,個人的成長道路都要一步步走過,社會實踐鍛鍊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學習內容。

4、新工作方式的出現與就業方式的變化

知識經濟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全社會的產業結構、各行業領域的技術結構、產業組織內部的職業崗位結構,而且直接改變了職業人本身的工作方式與形態,很多新的工作形態的出現也是一種新的就業形勢。將社會最新的信息傳遞給學生,有利於幫助他們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步入社會、服務社會。

——移動辦公,是指不限辦公地點的特殊工作形態。比較普遍的要求是“只需給每人配備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塊無線上網卡和一部無線分機電話就ok了。”職業人可以手舉着無線電話旁若無人地談業務,也可以坐在咖啡間一邊“擺弄”筆記本電腦一邊喝熱飲。據介紹,這種開放性的移動辦公形式使部門間的溝通變得很容易,不僅令員工感覺非常自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為公司節省了大筆開支。例如在已經實現移動無線辦公的北京惠普大廈,原來8個樓層容納了700多名員工,現在有1100名員工在這裏工作,至少為企業節省了1/4面積的房租。

——彈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或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的前提下,員工可以靈活地、自主地選擇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目前國內實行彈性工作制的企業多采用核心時間與彈性時間結合制,即公司只規定每天工作的總時間數,在核心工作時間(通常5~6小時),員工必須到班以便於員工溝通和交流,在其餘彈性工作時間裏,員工可自由選定的上下班時間。從心理上講,它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感。在歐美,超過40%的大公司採用了“彈性工作制”,在我國,近年來也湧現出越來越多試行該種制度的企業。一項市場調查顯示,國內有過半數以上的白領工作者認為,這種更為靈活的工作方式可以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

——soho的工作羣體,特指那些通用家庭與辦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工作的人羣。他們大都沒有正規的辦公室,居家既當辦公室又當住房,每天依靠網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同客户聯繫。網絡時代為他們與外界方便聯繫提供了種種可能。確切地説,在家辦公是it時代的產物。這些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倒是大多數時候到了夜晚萬籟俱寂之時,卻像夜貓子似的不知疲倦地工作,做自己的老闆,一切全靠自己。soho一族最適合自由音樂人、畫家、作家、大學生、美編、網站設計人員、網絡主持人等職業。

——自主創業的工作選擇,是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靈活就業模式。一方面,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個體只是“求職者”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創辦新的企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還可以為別人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研究美國經濟和就業的關係時發現, 在美國1965—1984年間的就業結構中,“年齡在16—65歲間的人口從1.29億增加到1.78億,增加38%;同期就業人數從7100萬增加到1.03億,增加45%。幾乎所有的就業機會都是由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創業型和革新型企業所創造的”。他由此得出結論,創業型就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也是美國就業政策成功的核心。

最近幾年,在我國各類經濟成份中,單位從業人員不斷減少,靈活就業逐步增加。1997年單位從業人員比重為74.4%,XX年降到了54.6%。從事個體經濟、社區服務等靈活多樣就業的比重已經上升到45.4%,這一趨勢還在不斷髮展。從下崗職工再就業的狀況來看,再就業轉向第三產業的佔88.5%,繼續從事加工製造業的佔9.6%,轉入第一產業的佔1.9%;受僱就業佔51.3%,自營就業(自謀職業)佔48.7%。這一趨勢證明創業型就業將有望成為我國就業的新渠道。

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説,面對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社會,面對這樣的就業形勢,選擇自主創業的機率更大。為此,努力讓學生了解社會發展,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精神,提高創業技能是學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教育改革關注以學生為根本的職業生涯教育

知識經濟改變着社會資源的分配格局,人力資源在產業間、行業間、職業領域間配置狀況的變化將永不停息,職業人必須對此有所認識、有所預見、有所準備,終將走上社會的學校畢業生更要着眼於知識經濟對勞動力的要求和學習社會對公民的要求,全面開發個人在勞動世界裏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潛能。但是,從調查的情況看,我國學校教育還沒有對此給予充分的研究與實踐。

1、“出國無意識”、“考研無意識”——學校升學指導教育薄弱

大學生羣體呈現集體性的“留學無意識”和“考研無意識”,是新東方教師徐小平在出國簽證諮詢工作中的發現,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對自己的留學目標並不清楚,很多人把留學當成一個絕對的目標,不去考慮有沒有這個能力和必要,投入和產出是否值得。結果他的出國留學諮詢指導變成了相反的呼籲:留學並不是通往幸福的惟一通道,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最佳選擇。如果把手段變成了目的,那麼將永遠到不了彼岸。他同時發現:由於就業形勢的空前嚴峻,使得幾乎所有的大學畢業生都把前途壓在了考研上,似乎研究生學歷是他們就業的一方靈丹妙藥,而高校也以年年擴招的方式推波助瀾。大學生盲目考研的原始動因,來自於大學畢業就業難。但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學歷低!而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自身出了問題。為解決就業難問題而胡亂考研,不去洞察和規避那些導致本科就業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的陷阱,匆匆跳進另外兩三年的無效教育中去,有點類似飲鴆止渴,結果人生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事實上,儘管我國就業形勢嚴峻,但在勞動力市場競爭中大學生具有明顯優勢,勞動世界的很多領域對大學生充滿期待。然而,由於學校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教育,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傳統就業觀念仍然在影響學生,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而不顧社會需求閉門讀書的結果,使很多學生沒有就業意識,沒有事業夢想,沒有職業準備。這種失落與迷茫絕對不是偶然事件,它存在於很多學生身上,成為就業的集體無意識。徐小平老師講述的那些由於就業不順利而不得不繼續讀研究生、不得不出國深造的失敗案例,確實引人深思。

XX年,共青團東華大學委員會對上海地區的交大、華師大、東華、上大、華政等7所高校的大學生調查顯示,有81%的大學生表示非常渴望成才,成才意識比較強烈。許多大學生認為:大學是一個打好基礎、培養與提高自身能力的地方。如何使個人在將來的工作和成才道路上得到更好的發展,大學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然而,這個調查還顯示,對於這些已經實現了上大學目標的學生來講,對於“自己樹立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絕大多數回答不出來。有將近46%的同學對自身就業成才目標方向感到很迷茫,只有18%的同學認為自己成才目標很明確。沒有可行的、現實的、明確的目標是一些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感到茫然的最主要的原因。

調查顯示,大學生認知中的成才途徑較為狹窄,多侷限於考研、考證、出國深造等途徑,有將近70%的人打算追求更高層次的學歷來實現自己對成才的渴望。然而有28%的學生是抱着“周圍的同學都參加,迫於壓力,我也參加”的心態參與到“考證、考研”的行列中來的,還有22%的學生是抱着“社會需要這種文憑,不讀沒辦法”的心態參與進來的。

對於“我為什麼要報考這個專業?為什麼要考託福出國?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工作?”等問題,很多學生往往茫然無措。於是為了考研、考博花費五、六年時間,到最後,什麼學歷都有了,就是沒有工作,也沒有飯吃!很多學生這個時候才再考慮,我的升學選擇是不是錯了。據一項對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羣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太對口”和“完全不對口”的人分別佔15.7%和11.4%,兩者總共比例為27.1%。還有很多人甚至找到工作後才發現同樣的錯誤。北京市人才測評考試中心統計,目前在職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羣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出現錯誤。

不知道為什麼升學的情況,在基礎教育階段也是如此,儘管很多教師將中國小教育視為升學教育,可是中國小校對於升學本身的指導卻極為不利。為了解學生的就業傾向、相關準備、對未來發展的預見狀況,以及學校對學生這種能力培養的現實狀況,教育部教育發展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曾經對九年級和高三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對社會職業不瞭解,對自己的興趣特長不清楚,在個人職業發展前景規劃方面缺乏指導。

當問高三學生“對大學聯考志願中所填報的專業的瞭解程度”時,回答“瞭解一小部分” 的比例為55.9%;回答“比較瞭解”的比例為21.4%;回答“完全不瞭解”的比例為19.3%;回答“非常瞭解”的比例為3.4%。這説明,過半的學生選擇自己專業的時候並不是很瞭解。完全不瞭解自己所選專業的學生也佔相當的數目。至於將“經濟學”與“企業家”、“新聞學”和“記者”、“法學”和“律師”混為一談,不僅是中學生的認識誤區,多數教師也並不清楚。在大學聯考專業選擇時,將自己某一科的成績當作專業選擇依據的情況,更是司空見慣。中學生盲目接受職業教育和專業教育,很可能埋沒自身的其他專業潛能,不利於個人的發展,也造成社會總人力資源的浪費,更會帶來未來求職的盲目性。

學生學習目的的缺失,這是中國教育制度的缺陷。在學校,許多學生將個人的學習計劃安排得極其充實,卻並未意識到這一安排是否科學而富有效率。於是,很多不乏知識、理想和文憑的學生會提出十分基礎性的問題——我該怎樣去找工作?我該尋找什麼樣的工作?我該怎樣開始和適應工作的要求?我的未來該如何把握?這種原本只屬於個人困惑的問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成為一種集體困惑,甚至危機。

可見,知識理想文憑都具有寶貴的文明價值,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使自己的學生在現實社會中獲得就業能力、取得謀生手段、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社會需要學校對學生的升學就業、職業規劃和人生髮展上給予全面的教育和正確的指導。

面對大學生羣體的集體無意識問題,徐小平老師改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他從“出國簽證諮詢大師”變為“升學就業指導諮詢大師”、並努力成為“職業生涯規劃諮詢大師”。而我們的學校教育又該做如何的調整和改變呢?

2、擇業無目標、就業無能力——學校職業準備教育不力

7所高校的大學生調查表明,大學生掌握職業知識還很不夠,有近55%的被訪者對《勞動法》、《高等教育法》、《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之類的法律法規“不瞭解”,38%的大學生對此只是略知一二;當問及“你認為法律法規對你的就業成才起到怎樣的作用”時,有24%的受訪者認為“無任何作用”;65%的受訪者認為“效果一般”、“對個人指導性不強”。因此,在就業問題上,當學生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往往無法及時拿起法律武器,捍衞自己的權益。

基礎教育階段畢業生的職業準備狀況,直接影響他們的擇業和就業狀況。當九年級學生被問及“假設直接工作,你是否具備了必要的知識,能力及素質”時,只有11.4%的城市學生和7.1%的縣鎮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從容就業,而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自己還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認為就業相當困難的學生數量也不在少數,其中城市的比例為16.6%,縣鎮的比例為17.4%。

當被問及“你目前對社會各種職業前景的實際瞭解程度”時,約有五分之二的學生不瞭解社會各職業的前景。“幾乎不瞭解社會各職業的前景”的學生在城市的比例是29.1%,在縣鎮的比例是28.1%。

當被問及“你們學校是否有一些關於職業教育的內容?”時,大約三分之二的學生回答“幾乎沒有”,有“長期職業技能課”的學校更是微乎其微。對於“畢業前的升學就業指導講座”和“相關的社會實踐課”,九年級的比例高於高三,説明我國的高中比國中更加強調升學率,而忽視對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

當被問及“你認為中學開設專門的升學就業指導課程是否有必要”時,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專門的升學就業指導課程。這一結果表明,學生們對於學校能在升學就業方面給予專業指導是非常歡迎的。目前很多學校對於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的重視度不夠,或者説,升學就業指導在大多數學校還是基本空白,多數學生沒有得到相應的有關職業的信息和指導,學校在這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強。

3、從業無計劃、創業無準備説明學校缺乏人生規劃教育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既是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最近幾年,國家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社會各方面也為大學生創業大放“綠燈”,全國性或地區性的大學生創業大賽頻頻舉行,這些都為大學生提供了諸多的實踐機會。但是,創業是發現機會並付諸行動的過程,每一步都會充滿坎坷。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和智慧,更需要相關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創業者具有營銷、財務、管理等領域的知識積累和實際經驗。

學生創業,變知識為資本!在校園裏,這已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搏擊商海的渴望正激勵着象牙塔內學子的心。在各高校bbs上人氣最旺的是創業論壇,每天都會出現大量的“創業宣言”,如“我想辦個信息網站”、“我想做教育產業”、“我想向軟件業發展”等。然而,在激情之外,商戰需要更多的是意志和實力。但大多數學生僅僅構思了一個模糊的創業方向,而對企業運營知之甚少,更缺乏實際操作經驗,拿不出切實可行的創業計劃,很難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海市最大的大學生創業基地——楊浦高科技孵化園中暑期內註冊的“學生公司”,由於缺乏資金儲備,創業過於盲目,超過大半的開業不久就面臨倒閉。

分析這些大學生失敗的原因,除了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創業理念不夠成熟,又缺乏必要的創業知識。從目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選擇來看,沒有充分體現技術優勢。楊浦創業服務中心旗下約有31家大學生企業,其中技術型企業僅為13家。全國首條大學生創業街也有相似的情況,那些學生“老闆”大多從事餐飲、服飾、攝影等行業。此外,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經濟、管理、技術、營銷、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許多學生把戰略目標當做產品介紹,有的甚至不知道該把公司發展成什麼規模。“先天不足”令大學生的創業之路遍佈荊棘。

學生創業準備不足,反映出各級各類學校在傳授創業知識,樹立創業精神,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業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學校應該進行改革,將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和能力作為學校培養人才的重點。任何意識、精神、素質及能力的培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創業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大學的任務,各級各類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為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及早準備。

近年來,強調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新精神,着眼於學生終生髮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從我國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出發,讓學生充分認識自我,瞭解產業發展形勢,體驗豐富變幻的職業生活,準確地選擇發展道路,提高就業意識與素質,創業的精神與能力,主動、順利地進入勞動力市場,並積極開闢新的就業領域,進而有效促進全社會就業形勢地改善,所有這些都有待於各級各類學校的努力。這不僅是解決學生就業困難的權宜之計,更是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長遠任務。教育應該主動的承擔並完成好這一艱鉅任務。

標籤: 職業生涯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zhiye/voze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