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精英人物 >

陳曉薇:虛榮可以成為動力(圖)

陳曉薇:虛榮可以成為動力(圖)

2003年9月加入麥肯錫公司總部的紐約辦公室,她曾提供諮詢服務的公司包括全球領先的巨型媒體、商業信息服務、電影及醫藥等公司,諮詢範圍包括成長戰略、全球戰略、企業價值評估、進入新市場戰略和兼併後整合等等。

陳曉薇:虛榮可以成為動力(圖)

在加入麥肯錫前,曾擔任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主持人。

有時候必須要承認,寫得再輝煌的履歷表也比不上真人身上某一個瞬間打動人。

陳曉薇的履歷表稱得上“輝煌”:15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6歲時得到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8歲進入中央電視台,之後做了五年主持人,主持過包括香港迴歸、澳門迴歸、國慶五十週年大典、2001上海apec會議等活動的中英文直播,採訪過無數許多政界要人,如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創始人泰德·特納(ted turner)和雅虎公司創辦人之一的楊致遠(jerry yang);之後是在美國麥肯錫紐約總部任媒體及醫藥行業諮詢顧問;現在是中華網()總經理。

但與真人陳曉薇接觸過之後,就逐漸地將這張履歷表過濾掉,因為她身上有更多比它更打動人的東西。

虛榮,但是可以成為動力

第一次見她,身形是意料之外的嬌小,聲音是意料之外的圓潤輕柔,以至於忍不住問陪同她的工作人員:“你們陳總在辦公室裏講話都是這麼温柔嗎?”陳曉薇微笑起來——她的任何舉動都帶有一種節制的分寸感,“你還是第一個説我温柔的人。”這時服務員請她點單,她要了一杯胡蘿蔔汁,然後語調低緩而堅決地注視着服務生説:“不要加糖,一點點都不要。” 這麼一個小插曲,正好回答了我剛才的問題:温柔的只是她的聲音,事實上她很嚴格、嚴厲,説話很直接、明確。

“坦白説,從小時候起我就是一個虛榮的女孩子,希望別人看到我的聰明。所以儘管很喜歡文學,但我還是選擇了理科。因為那個時代,人們普遍認為聰明的孩子學理科。”

話題當然繞不過她的少年班經歷,她的“學習經歷”實在令人好奇,但也沒有想到陳曉薇的回答是以“虛榮”開場,更沒有想到她從國小到高中連跳四級的原因是因為身體不好。

陳曉薇生下來時有先天性的心臟病,醫生説如果不開刀,她活不過20歲。從小,她的父母就為這個“開刀”準備着:胸腔手術之後要在家至少靜養一年, 不能上學,那這一年就會影響她的功課。因為有這擔心,陳曉薇就開始跳級,為心臟手術做準備。跳了一級之後,功課不僅沒有拉下,反而在班上挺領先的,媽媽説那就再跳。這樣左跳一級、右跳一級,跳了四級,到後來心臟卻也奇蹟般地好了。

這時,15歲的她就要面臨考大學的問題了。“人家都説中科大少年班難考。既然這麼多人説難,那我就偏要去考考看。”在少年班的第四年,她又考去美國匹茲堡大學,得到了分子遺傳和生化專業博士學位之後,又去加利福尼亞大學從事人類學博士後研究,連續兩年獲得美國政府研究基金獎,在她周圍,只有她一個人得這個獎,人人都承認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

陳曉薇就像一個爭奇好勝的小女孩,拼着一股勁衝上山頭頂峯之後,對佔山為王反而絲毫沒有興趣。

“其實我跟科學,就像指腹為婚的一對夫妻一樣,誰都不愛誰。我在實驗室時,天天機械地重複着同樣的勞動,做不喜歡的事,包括刷試管、洗燒杯,就像給一個我不喜歡的丈夫倒洗腳水似的。”她給媽媽寫了一封長信,“當我打開抽屜,覺得除了一張畢業文憑和一張結婚證書以外,其餘的都是廢紙。”

她覺得,應該去走走那條她自己一直喜歡的路了。

看陳曉薇的履歷表,感覺她應該是“先立業後成家”的那類人,但她在22歲時就結婚了。

“只有他願意娶我,我就嫁給她了。”陳曉薇帶着點少見的玩笑口吻説。過後,又很認真地解釋:“他是一個內心很純淨的男人,他願意給我很多呼吸的空間,屬於自己的空間。比如,我當時要回北京工作。”

陳曉薇決定跟那些博士title、科學研究分道揚鑣之後,選擇了回北京,在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外語部做一名幕後記者,沒有正式身份,只算是臨時工。作為一個歸國人員、臨時工,她沒有機會在央視做出鏡記者,更別提做主持人了,但陳曉薇改變了這個規則,最終有了一檔屬於自己的訪談節目 “sunday topics”,訪談過無數世界要人,最出名的是她對克林頓的採訪,以及那個著名的問題:“您認為您的工作和江主席的相比,哪一個更困難?。”

採訪陳曉薇的這一段主持人經歷,彷彿有些難以進行,她好像很不在意這些旁人看着很耀眼的光環,很多細節都是由旁邊的工作人員補充的,她彷彿更在意什麼事情沒有做好,比如她記得大三的時候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自己沒有拿到一等獎。

或許在陳曉薇眼裏,人生沒有大到需要銘刻的挫折,也沒有值得她停滯不前的過去,她所説的也不過是一些小而又小的瞬間。並非説她的人生就比別人的更一帆風順、沒有挫折,而是,於她而言,生命中的那些挫折都只是通往夢想之路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是那樣,又何必念念不忘呢?

做完建國50週年的直播之後,陳曉薇結束了在央視的節目回美國,因為她懷孕了。從她回國的第二年開始,幾乎每次打電話或見面,他丈夫就不停地表示希望她能回美國。“分開這麼久他其實非常不情願,但他尊重我的意志,理解我的嚮往和信念,在這點上,他又是支持我的。我在北京工作三個星期,做六期節目,然後回美國跟他呆三兩個星期再來北京,這樣一直拖了兩年,每拖一次就覺得欠他很多,所以我還是決定先回去。婚姻就是這樣一種關係,夫妻之間應該互相有理解、有讓步。但更大的觸動,是有一次回美國探親,他去上班了,我看到音響裏有一張cd,就隨手放了一下,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女聲,唱出來的是:‘jesse,come home,這裏非常孤獨’。我就想當他一個人聽這首歌時,會是什麼感覺,我覺得自己欠他太多。”

生了女兒之後,陳曉薇在美國自己做了一段時間的媒體公司,然後發現養女兒是一件很需要錢的事。“在我生女兒之前,我做事完全憑興趣,是一個對物質沒有什麼要求的人,只要能生活就足夠了。有了女兒之後,我發現原來孩子穿衣、吃飯、受教育……什麼都是要花錢的。”於是,她進了麥肯錫紐約總部辦公室做consultant。

簡單,但是最適合自己

很難説陳曉薇是保守的人還是很開放的人。如果只看她的履歷表,也許會很容易就做出判斷——她是一個開放而勇於嘗試的人,她經歷過這麼多種職業角色:科學家、主持人、管理顧問和it公司總經理。當和她面對面地交流,又發現她很固守自己的某種風格。她這麼多年來只找一個人做頭髮,包括她在美國的時候,也要留着頭髮回北京找這個髮型師來修整;她有固定的化粧師,我們提出想讓她嘗試新的化粧師時,儘管她同意了,但希望事先試粧。試粧時,她很有禮貌但很直接地對化粧師説“我喜歡這樣”、“對不起,我覺得這不是太適合我”;試衣服,她也會很明確地表示:“我非常喜歡這件”、“好的,我想我可以嘗試一下這件”,依舊是用她很温柔但很肯定的語調説出來:“我覺得簡單的風格最適合我。”

在麥肯錫的工作經歷,徹底地扭轉了她的人生方向。“之前做科學研究、做媒體,商業這個詞根本就沒和我沾過邊。進入麥肯錫的最大收穫,就是我學會了用商業的思維去做事。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尋找差異化,別在一個已經足夠擁擠的市場裏拼死拼活做第一,要另外尋找一條路,大家一起在不同的路上做各自的第一。”

2005年6月,陳曉薇加入中華網,做一名職業經理人,給中華網找到不同於其他門户網站的另一條路,讓這個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一個在nasdaq上市的公司在7年後重新做第一。

陳曉薇對她當時決定到中華網工作、很多人認為這很冒險的説法這樣迴應:“中華網擁有更多的機會,我喜歡到有挑戰的地方工作,我喜歡不停地學習新東西、接受新挑戰。從這種角度來講,我又覺得我選擇的是最不冒險的。是,我是很執著,我一直執著於讓自己隨時學習新東西。”

她還有另外一件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讓公司裏的每個人都叫她“曉薇“,而不是“陳總”。事實上,經歷過這麼多職業角色,“曉薇”這個稱呼一直都是她最喜歡的,“這樣我才覺得是我。一開始公司里人人都叫我陳總,我都會錯愕地回頭看一下、想一下。但我沒有直接對他們説不要叫我陳總、叫我曉薇。我在寫給他們的每一封e-mail、發的每一條短信結尾都會署上‘曉薇’,希望他們能夠潛移默化地被改變,叫我曉薇。”

在幾天拍攝採訪期間,工作人員好幾次提到曉薇的“夏威夷行程”,希望能在之前把所有的採訪、拍攝、確認等工作完成。曉薇自己大方地解釋:“這是我和丈夫、女兒的私人假期,我在這段時間裏不會看電腦、不會開手機。”“那你能放得下工作嗎?”“當然可以。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可以完全不想丈夫和孩子,這個説法聽上去有點殘忍,但這也意味着我能做到完全把工作拋在一邊地與家人度假,我喜歡這樣純粹地安排生活。”


陳曉薇 現為中華網總經理

標籤: 曉薇 虛榮 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enwu/4rdy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