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HR管理 >

讓企業突破企業家侷限

讓企業突破企業家侷限

讓企業突破企業家侷限
企業家需要完成人性的否定與超越,讓企業的自我超過個人的自我,給更多人以機會和舞台。

前幾天去看了畢加索畫展,雖然自己多少對西方文藝有一些瞭解。但看了才發現,畢加索與我們平時所理解的繪畫語言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同行的多是一些企業家,他們無時無處不努力在表現出一種矯情和優越,對每一幅畫都仔細品頭論足。整個展覽館一片喧囂,到處是自以為是的指點江山。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主觀地解讀着先哲。只有兩個孩子在認真地臨摹,幼雛的畫筆表達着對作品的理解和模仿,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人創造了上帝,但是上帝卻來束縛人類”。

對於很多企業家也是如此,他們以自我想象來界定企業,站在主觀的河岸看着河水奔流,於是開始教育員工“這是河水在流!”,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家把個人的自我,替代了企業的自我,最後使自我與企業一起迷失。我們可悲地發現,無數的企業,總是在企業家倒下的那一天同時坍塌,無辜地為企業家陪葬。

企業是“老闆”的奴隸?

中國幾十年的奇蹟誕生了一大批貧賤出身的老闆階層,他們無一不是為了生活所迫,不過希望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地位,為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由此走上了辛辛苦苦的創業之路。從小作坊起步,一步步開始了成長。

但是當企業成長到了一定規模,企業也便有了企業的“自我”,而這個“自我”往往與創始人的“自我”相悖。這時候創始人摻雜個人的“自我”也開始膨脹,兩者的衝突自然無可避免,企業家感覺孩子不聽話,相反自己卻要受縛於這個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此時,往往是矛盾的開始。

好一點的企業家能夠認清這一點,採取授權或者股份制的方式,平衡企業與企業家自我的相互衝突。但是絕大多數,姑且我這樣悲觀地説,因為在創業中參雜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企業家已經區分不出企業與企業家的界限,企業是自己的,自己也代表了這個企業,再加上對自己有着諸多渴望和寄託、經過多年打拼出來的員工,這種混亂更為明顯。

“愛多”總經理胡志標,曾經以自己敏鋭的市場洞察力和大刀闊斧的幹勁將愛多帶上了中國VCD標王的顛峯。但是當胡志標攀登上這個夢寐以求高峯的時候,個人定位和組織便開始混亂,分不清楚哪些是組織目標,哪些是個人希望。

在這種思維的支配下,個人的好惡上升成了企業的好惡,個人的意志超過了組織的意志,昏招頻出。1999年1月18日,138萬響鞭炮,18輛連號的名車、前後押陣的白色奔馳花車和1輛勞斯萊斯古董車,1000多位身份顯赫的貴賓演繹一場奢華的婚禮,已經明確告訴人們曾經的老總已經開始忘記了自己的根基。企業內部自己和妻子大權獨攬,甚至拋開創業元老加上兒時的玩伴陳天南,決策成了個人意見,變愛多成了自己的寵物。

胡志標的失敗在於把自己凌駕在組織之上、凌駕於管理團隊之上,將自己就當成了組織,因此已經沒有任何的約束,使組織失去了輔助、糾偏的作用,反而成了他的錯誤決策的放大器,把他的錯誤放大,直至毀掉組織、也毀掉了胡志標。基於如此,胡志標也因此鋃鐺入獄。

不止胡志標,很多企業家也敗於吸引人的自我願景,他們壯志凌雲,但是這種定位的失誤總是將他們從冉冉上升的太陽演變為劃過天際的流星,失敗於自我管理和自我定位的昏招。所以,有了剛剛事業成功,就把自己定義為偉大的領袖,分不清家族事業和公司管理,讓公司裏遍佈自己的親戚……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家小型環保上市公司的總裁。18歲開始創業,歷盡艱辛,20年後擁有了一家資產上十億的公司。但是,自從上市之後,錢一下子多了。他迷上了賭博,總是去澳門,慢慢公司的錢都被他輸得差不多。大多老員工都和他鬧翻了。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説是他的公司因為連續兩年鉅額虧損,股票一落千丈,董事局起了內訌,我的這位朋友已經在和其他董事們對簿公堂了。

企業到了一定的規模,企業的“自我”和企業家的“自我”都需要重新定位,限定在一個恰當的範圍,不要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夢,因為夢醒之後很可能是“大地一片白芒芒真乾淨”,維持了彼此的獨立與自由,這樣成長的空間往往最為廣闊。這兩種不同的自我、不同的定位決定成敗,這個真理仍然不斷地被證明着。

人性的偉大在於自我否定

畢加索是一個偉大的畫家,在我看來,並不是因為他的作品我無法理解而感覺偉大,而是縱觀他一生作品的變化,他總是在嘗試用新的手法和風格來表達自己的繪畫、世界的理解,他總是在不斷否定自己過去的成功,然而卻在不斷地取得了成功。而不是像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企業家,在成功後就躺在大樹底下乘涼。

人因為不瞭解自己,所以在與自己抗爭;但是瞭解了自己,更需要同自己抗爭。

老闆有時候畫一個美麗的大餅,在這個大餅的吸引下,企業聚集了一大批為之奮鬥的人,大家為之努力,為之付出。出發點或許各有不同,但是都希望這個大餅能夠更大更圓。這個用現代一點的語言來講是企業願景或者是企業文化,這樣的大餅,必然是建立在員工、老闆、利益相關者共同的認識基礎之上,必然不同於企業家的個人,也就是企業家的自我,兩者是嚴格有區別的。都需要每個人克己、知己,而大餅不應該僅僅是朝三暮四的説辭,企業家和員工也不必成為一時歡喜的猴子,而後再繼續自然律的試驗品。

可悲的是,我們生長於一個封建氣息濃厚的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臣”思維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這種文化慣性的趨勢下,企業往往成為企業家的“工具”或者“私生子”,從創始人的骨子裏沒有賦予企業以獨立的人格,因此悲劇往往在基因中已經埋伏。或許這是中國企業成長瓶頸的文化桎梏。

其實那天在觀看畫展時就發現,在畫廳的一角唯一能夠看到兩個臨摹的孩子還算是真實的,因為他們還沒有為“自我”所束縛,用自己的眼光和表達手段來展示在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他們還沒有為社會所同化,這正是孩子最優秀和可愛的地方。

但是,長大之後怎麼辦?

同樣,很多國內企業,在創立初期,憑藉着勇氣和不規範的市場迅速崛起,但是,在完成初步的發展後,很多企業就止步不前了。因為在這種文化慣性下的企業家,早已經習慣了獨霸企業舞台,君臨天下。但是,現代企業的發展,又需要跟多人提供人生舞台,這是順應人本性的必然結果,一個有求,一個不給,矛盾就來了,於是,我們看到太多的老闆與功高才大的職業經理人的爭端。於是,企業就此衰落。而那些完成了人性否定和超越的企業家,才能做得更大,如施振榮,分拆宏基,給予別人足夠舞台。在他個人權力被分享的同時,是一個強大企業帝國的崛起。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説,最重要的是無法剋制對於權力的貪慾,叫他讓權,他非致你於死地不可,對於企業控制的渴望,遠遠超過企業的發展。

德國能夠從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中重新獲得世界的尊重,因為他們尊重事實,所以他們的總理可以跪下謝罪,否定和超越自己,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對於很多中國企業家來説,也許只需要對別人實現自我願望的一點點尊重就足以。不僅僅是自我實現,也尊重他人的自我實現,最後完成自我實現的大同,使企業員工得到普遍的人性解放,這樣,才能造就基業常青的偉大企業。(仇裏)

來源:中人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hr/3k9j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