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中學生演講稿 >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精選9篇)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精選9篇)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1

爸爸媽媽跟我説,雖然我們家裏沒有白紙黑字的家訓,但我們家一直以來的傳統是:“熱愛學習,尊老愛幼”。是哦,我的爸爸媽媽都來自農村,卻在同一年以高分考上了復旦大學,現在都是各自單位的骨幹。而他們平常孝敬長輩,關愛我和親戚家的孩子,在放假的時候,都會帶上爺爺奶奶、外婆和我出去旅遊度假,見識祖國的大好風光,領略世界的繽紛多彩。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精選9篇)

我先來講講爸爸家族這邊的故事吧。我的爺爺高中畢業,在當時的寧波農村算是“高材生”了,而奶奶只上到國小三年級。他們種田賣菜秧為生,但他們對我爸爸和他哥哥——我的大伯伯,期望很高。他們曾説就算砸鍋賣鐵,把房子賣掉也要供兩個孩子上大學。因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以有更多工作的選擇,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媽媽這邊的故事更令我感動。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國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因為白血病。但因為我的外公健在時,經常教只上過國小二年級的外婆識字、讀書,也一直希望我媽媽能讀大學。所以外婆靠自己在鄉鎮小廠打工,供我媽媽讀書,而我媽媽也是從小就喜歡學習,尤其愛看書,考上大學後,通過課餘打工和學校的獎學金,順利地完成了學業。

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講故事,讀書給我聽,從繪本、童話書、少兒讀物,慢慢培養我自己看書的習慣。因為我的世界裏充滿了書的影子,隨時可以拿書來讀,也讓我自然而然愛上了看書讀書。我要把愛學習的家風保持下去,也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孝敬長輩,讓爺爺奶奶外婆長命百歲。

我們家族的家風故事有意思吧,你的家族有什麼好故事呢?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就像糧食一般,是每一個家必不可少的。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咱們人窮志不窮!要養成勤儉寬容大度的良好習慣。”爸爸也告訴我:“做人要一身正氣,誠實守信,學習要刻苦勤奮。”我把爸爸媽媽的這些話牢記在心。

媽媽經常給我上“政治課”。每次上學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到學校不要和同學吵架,有什麼事兒,不要衝動,回到家告訴我,我去找你的老師。”

媽媽還教育我要寬宏大量。

記得國小時,我常為一件芝麻大點的事和同學鬧翻。媽媽聽説後,天天給我上“政治課”:“我怎麼教育你的?做人要寬宏大量,不要為一丁點兒的事和別人吵,不值得。你想,那樣既傷了和氣,又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小心眼兒。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你連這個小舟都撐不下,以後還怎麼在社會上立足?牢記我的話,對你有好處的。”此後,我再也沒和同學鬧翻過。

爸爸愛給我講老一輩服兵役的事,教導我要吃苦耐勞,還給我講那些不守信用的人遭到報應的事,教導我要誠實守信。爸爸還説:“寧願我們等別人,也不要別人等我們。”

有一次,我和同學約好早晨八點在新華書店裏選書。可是我卻睡過頭了,後來,還是媽媽把我叫醒了。我匆匆忙忙地趕到新華書店,可惜同學已經走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還沒來得及歇着,就被爸爸叫了過去。“我怎麼教育你的'?無論和誰相約,都要守時,守信,你倒好,睡過頭了,早就把這事忘到腦後了吧?”我低着頭聽爸爸的訓斥,愧疚死了。自從那以後,我和別人相約從來沒遲到過。我始終牢記爸爸的話:寧願我們等別人,也不要別人等我們。

現在,我已經步入國中,成為一名中學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寬宏大量,誠實守信的好習慣,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我也非常樂於聆聽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3

諸葛亮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當今社會,奢侈已悄然變成一種習慣。

小時候對父母提出的“勤儉”十分不解,既然掙了錢,為什麼要省着花呢?甚至嘴裏説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仍然撒着米粒。但是一次經歷,讓我明白了浪費可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正是農民豐收的季節,我隨父母回老家,幫爺爺奶奶收糧食。那一天,天氣晴朗,日頭高照,曬得人身上熱烘烘的。田裏炫目的金色。幾縷調皮的微風,偷偷得溜過,在麥田裏打了幾個滾,湧起來陣陣金黃色的麥浪,彷彿一個個高貴的舞者在跳着優美的舞蹈。成熟的麥穗被調皮的風吹得匍匐在地,又調皮的昂起它那可愛的毛茸茸的頭,讓人感到收穫的歡喜。

老家有一塊山地,凹凸不平,機車開不進去,因此必須用人力來收割。正值農忙時節,人手不夠,於是我高興的加入到收割麥子的行列。於是左手抓着麥稈,右手握着鐮刀,使勁一拉,便輕而易舉的割掉一束麥子,正當我為自己的表現而歡呼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爸爸落後了好遠。

我便沉下氣,一心一意的快速收割麥子,心裏想着一定要讓他知道小孩也是有用的。終於,距離一米一米的縮短了“三米兩米一米到了”,我高興的直起腰,卻發現胳膊上又癢又痛,被劃開了一道道細小狹長的口子,腰背已經失去了知覺,兩腿麻木。過了一會兒,眼前黑霧般的畫面漸漸地消失,才發現額頭上已爬滿了豆大的汗滴,啪嗒啪嗒的掉在田裏,這再不是兒時所感受的“汗滴禾下土”了呀!

那次勞動使我真切的感受了“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也讓我懂得任何的東西都來之不易,更讓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節約微小的一粥一飯開始,杜絕奢侈浪費,那麼奢侈浪費的風氣就會雲蒸氣解了。

勤儉節約,從你我做起!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做勤儉節約的中國人,我家的家風!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4

若把我家比喻成一個大花園的話,那麼我的父母便是花園裏的土壤,而我則是一株幼苗。我這株幼苗,天天吸收了日月的天地精華和土壤的對我的薰陶,讓我茁壯成長。而日月,土壤對我的薰陶往往用的是家教。

沒有好的家教,哪有好的家風。

從小父母便告誡我:做人要以誠為本,要助人為樂,不準頂撞長輩,要做到尊老愛幼。當然,我小時候對這其中的概念渾然不知,只知道,按照父母的方法去做,就能做個惹人喜愛的小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也漸漸的長大,也慢慢的領悟這其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漸漸成為了我的習慣。

每天早上準備出門上學時,媽媽總會叮囑上一句:“寶貝!到了學校以後要認真聽課,儘量幫助同學,處理好同學間的關係。你記住了嗎?”而我也會更上一句:“哦!我都記住了!我知道了!”到了學校以後,我儘量幫助周圍的同學,上課不開小差,為的就是營造一個更好的我,擁有更多,更好的朋友。

不只是我媽,有時我爸吧也會很正經的對我説:“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裏有什麼心事。你呀,簡直就是從我的模子裏刻出來的,尤其是你的倔脾氣。你現在只用記住,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能先記着哭或報復,而是要先想想這是為什麼。回來以後再和我們講,當然,你也不能為了不讓我們擔心,便有一期瞞我們,捏找一個假的故事來。”而我又是為了緩解一下氣氛,會開玩笑:“哈哈,爸爸變成唐僧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爺爺奶奶告訴我的:“要做到最老愛幼,不準頂撞父母。”我心想過:若要是明明是父母的錯,我們也不能辯解,在大人眼中,世界上豈不是無是非可言了!於是我篡改了一下在父母是正確的情況下?

如今我能變得如此懂事,家教起到了大半部分原因,還有就是父母從不給我施加壓力,才會成就出如今豁達開朗的我!

雖然我家家風聽起來so easy,但做起來還真是難。不過好在,我家已經給街坊鄰居們烙下了好的印象。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5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比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樂於助人。

華羅庚説:“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雖然從小家人就教我要樂於助人,但是經歷過這些事後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樂於助人。

那天上午,豔陽高照,萬里無雲,我跟外婆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我們看見一位中年婦女在乞討,她失去了雙腿,頭髮蓬亂,衣服破破爛爛的,十分邋遢。這個婦女一邊向行人磕頭一邊唸叨着給她點看錢,解決她的温飽問題。我假裝沒有看見她直徑往前走,外婆拉住了我。

外婆從錢包裏拿出5元錢放在了那個婦女前方的塑料盒裏,然後拉着我往前走去。我好奇地問外婆:“外婆,你為什麼給那個乞討的人錢?那個人很可能是騙子呀!”外婆撫摸着我的頭慈祥地説:“那個人失去了雙腿很可憐,而且還沒錢,更可憐。就算她是騙子我給她5元錢,也沒什麼損失。我們不能太小氣,要樂於助人!”

不僅我的外婆樂於助人,我的媽媽也樂於助人。

有一次,我和媽媽搭乘公交車去南京買東西。我和媽媽一上車就找了兩個空位置坐了下來。經過好幾站後公交車上擠滿了人。到站了,一位老大爺拎着兩個大袋子慢悠悠地走了上來。媽媽連忙站了起來對他説:“大爺,您坐吧!”大爺説了聲謝謝,接着笑眯眯地坐了下來。

下了車後,我問媽媽:“你自己有位置坐多舒服呀,為什麼要讓給那個大爺做呢?”媽媽笑着説:“你看那個大爺拎着那麼多東西,站着多不方便啊。我把座位讓給他是樂於助人。你以後也要樂於助人!

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樂於是一種修養,樂於助人是一種精神境界,樂於助人也是我的家風。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6

家風是什麼?我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説家風是一個家的氣息,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總是在每時每刻都影響着我們家的每一個人。

從我出生起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我就已經成為了這個家的一份子,而家風也時刻伴隨着我的成長。從我還沒懂事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要做一個善良而又懂禮貌的好孩子,不僅在家裏要這樣,在學校裏對待老師和同學們也都要做到這樣。在我上學了以後,媽媽告訴我要勤奮學習,相信自己。首先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其次要相信只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就一定能夠成功。

以前在家裏,我吃飯很挑食,經常剩下來飯吃不完,而且我洗手的時候也經常忘記關好水龍頭,這樣就浪費掉了很多水。媽媽教育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不僅是珍惜水資源,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美德的實際行動。聽完後,我覺得媽媽説的非常有道理,並深深地記在了心裏,也一直這樣好好的用實際行動來堅持着這項傳統美德。

平時,我非常喜歡吃餃子,媽媽也都會教我,我學習的很快,也掌握了煮餃子的方法。剛開始/煮餃子的時候,我經常控制不好水量,會盛得太多或是太少,但是媽媽沒有嫌我學的慢,反而耐心的每一次都來教我。後來,我不僅能控制好水量,還知道了煮餃子什麼時候變大火,什麼時候變成小火,煮成什麼樣子是熟了。這件事情讓我感受到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肯學習,熟能生巧,一定能成功。

暑假時,姐姐放假在家裏,她很餓但是不會煮餃子,媽媽就讓我來煮餃子。剛開始我很怕煮不好,把餃子煮不熟,媽媽就在旁邊也看着幫我煮餃子,在媽媽的指引下,一盤餃子成功出鍋了,看着姐姐吃的時候,我非常滿足自己能夠幫姐姐煮好餃子,也更加感謝媽媽不厭其煩的教我煮餃子。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就像這盤餃子,要牢牢的抱在一起。

每個人的家風都不同。我的家風就是:知禮、懂禮、勤奮、上進、互幫互助、互相愛護。

我感覺到我的家風能夠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好孩子,只有有了家風,才能共同為了這個共同的小家而共同努力。而我們的小家好了,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也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7

我有一個平凡的家庭,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我懂得感恩,好東西一定要分享。我們家時時都上演分享戲”。

好香啊!”還沒走到飯桌前就聞到了濃濃的香味,媽媽弄了我最喜歡的鹽焗雞。外公!爸爸!吃飯嘍!”我興奮地嚷了起來。

按照慣例,我的碗裏少不了一個大雞腿。哇!香氣撲鼻,金黃金黃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拿起雞腿正準備吃的時候,突然想起爸爸媽媽平時的話:我們從小要學會孝敬長輩,從小事做起,要懂得感恩。”對啊,外公那麼疼愛我,把什麼好吃的都讓給我吃,我也應該

於是我馬上把雞腿放在外公的碗裏,説:外公,這個雞腿給您。”好孩子,你真乖!外公不吃,你吃!這可是你最愛吃的。”外公高興地又把雞腿夾到我碗裏。我推開外公的手,説:外公,我們要孝敬長輩的。”喲,我們家的小琪長大了,變懂事了,會感恩了!”媽媽笑眯眯的看着我説。我有點不好意思。

外公爭不過我,於是把雞腿夾到了爸爸的碗裏:小琪,你爸爸上班辛苦,給你爸爸吃。”爸爸也爭不過外公,又把雞腿夾到媽媽的碗裏説:小琪媽,你要上課,又要做家務,你比較辛苦,還是你吃。”我發現媽媽的眼角泛着淚光,媽媽最後把雞腿夾到我的碗裏:小琪,你正在長身體,你多吃點肉。”

就這樣,一個雞腿轉來轉去,又轉到了我的碗裏,我看看外公,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我感覺好幸福。我想了一下,拿起雞腿,用刀子把雞腿切開四份,每人的碗裏都有一塊。來,大家吃,好東西一起分享!這叫‘有福同享,有雞同吃’!”我故意拉長了語調。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分享就是快樂!我家的好家風就是要分享!我愛這個幸福的家,人人尊老愛幼,個個和睦相處!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8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一個家庭文化的象徵,“百善孝為先”,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的姥姥是一個特別孝順的人。媽媽跟我説,姥姥剛結婚的時候,家裏很窮,姥姥的婆婆身體又不好,癱瘓在牀,除了需要人伺候之外,醫藥費也給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增加了更大的負擔。但是姥姥從沒有過一句怨言。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姥姥四處奔波經常出差,為了節省一點住宿費,無論多晚姥姥都會趕回來。

在家的時候,對婆婆則是細心照顧,餵飯、擦身、端屎端尿……那時,姥姥住的是平房,水管就在院子裏,每年冬天,姥姥的手因為給婆婆洗尿布,水管流出的水打在手上,針扎一樣的疼,手指頭凍得像小紅蘿蔔一般,手背上佈滿裂口。姥姥伺候婆婆伺候了37年,始終如一日。姥姥的婆婆活到了85歲,去世之前身上從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姥姥沒有給媽媽説過她有多苦多累多孝順,但是姥姥的行為深深地影響着媽媽。媽媽很小的時候,就幫助家裏疊被、掃地、做飯。18歲參加工作,就跟着姥姥一起伺候奶奶。媽媽説她讀夜校的那三年,每天下班後都是急急忙忙跑回家,給奶奶做飯,那時奶奶已經很老了,經常是喂着喂着飯就睡着了,媽媽伺候好奶奶吃完飯,根本沒有自己吃飯的時間,從來都是餓着肚子去上課,現在的胃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

後來有了我,從小到大,在我的記憶裏,就是媽媽對姥姥姥爺的孝順。天暖了,媽媽會帶姥姥姥爺去踏青;天涼了,媽媽會囑咐姥姥姥爺要添加衣服;姥姥姥爺遇上了不順心的事兒,媽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開解老人,直至把他們逗樂;要是姥姥姥爺得了病,媽媽更是衣帶不解的牀前伺候,直至姥姥姥爺恢復健康……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學會了在媽媽不舒服時,給媽媽端杯水;在學習空餘時間,幫媽媽收拾收拾房間,雖然都是點滴小事,但是“孝”這個字,在我家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百善之首,它影響了中華五千年的發展歷程,甚至在今天也仍在發揮着它的巨大作用。孝不應只説在口上,更應體現在行動中,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尊師長,敬父母,把這一美德歌唱傳承下去。

家風建設中學生話題演講稿 篇9

家風,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傳承,是一個家庭中前輩們給後輩樹立的人生價值準則。不管是詩書之家還是普通農民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庭的或是嚴格或是樸實的家風,代代傳承,輩輩指路,温暖親情,千百年來影響着每一個人,是一個家庭的靈魂。

無疑,一個家庭的家風是多方面的,至今,我們家裏對我影響最多的就是閲讀吧。

媽媽一直保留着愛閲讀的好習慣,她説姥姥和姥爺雖然都沒有什麼文化,但小時候在村子裏有一對支邊下鄉的老夫妻,是村裏的中學老師,媽媽和一個小夥伴經常去他家玩,後來發現了一箱箱的小人書,老倆口人很好,看媽媽喜歡,就開始借給她讀,每次只給借兩三本,乾乾淨淨還來才可以再借,就這樣她閲讀喜歡上了閲讀。

這種喜愛一直深深影響着她,在我還沒上幼兒園之前,她就開始了給我講繪本。

記得那時每晚睡前她都會給我講兩三個繪本故事,我看着圖畫,聽着媽媽的講述,常常入迷到進入故事中,讓她和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比如最喜歡的《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你》,那時常常問,你有多愛我呢,如果我也像逃家小兔一樣從家跑了你會不會也是我跑哪裏你追哪裏呢?得到媽媽肯定的答覆後,那種安全感和愛至今在心底温暖着我,給了我愛的能力,親密無間的母子親情和麪對困難的勇氣。

上國小後,媽媽給我買來只有少量插圖,更多文字的國際大獎小説等。每晚,温暖的枱燈下一本書,一支鉛筆,一本字典,我就這樣開始了我的獨立讀書時光,隨着年齡的增長,書本深度的增加,漸漸地讀書時有了更多的思考,看到了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和人生,有了更多的體會。

東野圭吾的懸念,餘華的人生寫實,金庸的俠之世界等我都讀來如貽。世界在我面前逐漸打開,挫折與勇氣,智慧與善良,愛與力量一點點在開啟着我,鼔舞着我前行。

內心感謝着這一本本好書和一個個辛勞無私的作者時,也格外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給我樹立了這樣一個家風,能讓我以這樣的方式成長。

午後,我與母親各執一本書,沐浴在陽光下,細細品味別樣年華。在如此家風中,我茁壯成長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zhongxue/0ldn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