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美德演講稿 >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精選18篇)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精選18篇)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精選18篇)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

同學們,當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聽老師講課時,當你坐在餐桌前吃着美味的飯菜時,當你吃着可口的冰淇淋,嚼着香噴噴的雞翅時,你可曾想到這一切的幸福都願自於父母,你可曾想到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你是否想過有一天要用你的努力來回報他們呢?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禮儀之首便是尊敬父母孝順父母。“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裏面有一則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漢代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他九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寒冬臘月,他為父母熱暖被窩再挑燈夜讀;炎炎夏日,父親在外納涼,他就在父親的身旁搖着扇子驅趕蚊蟲。他對父親説:“父親養育之恩孩兒應當終身相報。”長大後黃香當了官,遇上災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祿救濟災民。同學們!黃香如果沒有對父親的摯愛,又怎麼會有對黎民百姓的愛呢?!-

曾聽過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境十分貧寒的他,父親早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堅持要讀研究生,逼着母親要錢,母親只得去賣血……這個故事讓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認為這是一個自私的孩子,他的成長,需要母親的鮮血去澆灌!還有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一位同學在家一直嬌生慣養,一次,媽媽因生病耽誤了做飯,他竟然大發雷霆。媽媽躺在病牀上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同學們,這位媽媽當時是多麼痛心啊!自己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換來了什麼呢?大家請想一想:一個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愛誰呢?如果世界上人人都這樣喪失了愛心的話,老人將流落街頭,孩子將被遺棄荒野……那將是一副副多麼可怕的場景啊!-

人們常説:“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們做人更應該感謝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養育,我們才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才使我們能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享受人生。兒女有了快樂,最快樂的就是父母;兒女有了煩惱,最牽掛的也是父母。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從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過“孝”的宏願,希望長大後為父母掙大錢,讓父母享清福。可是,大家是否計算過,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我們讓母親流過多少淚,讓父親生過多少氣呢?時間在無情地流逝,父母會一天天老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同學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來温暖父母,用一舉一動來孝敬父母:父母下班了,幫他們接過包,為他們遞上一杯清茶;學習之餘,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自己時耐心傾聽,不要再嫌父母嘮叨……只要你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你回報父母的機會真是太多太多。

同學們,讓我們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吧!我愛我的父母,願普天下的子女都熱愛自己的父母!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xx班的,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中國人的優良品德》。

“中國——文明古國”、“中國——禮儀之邦”……每當聽到這些名字,我都為親愛的祖國感到深深的驕傲、自豪。“中華魂”我們華夏兒女優秀的民族精神,更是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崇高的道德品質。中華魂又被人們親切的稱為“中華美德”。

中華美德是我們的祖先代代流傳下來的文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弘揚中華美德。談起中華美德,大家都知道一些比如:孝敬父母、明禮誠信、待人有禮、熱愛祖國等等。“中華美德”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幾件這種美德之事吧!

雷鋒!中國人民的好兒子,他的好人好事可以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其中有一件是令我非常感動。在1952年的一個冬天,在外地打工的人們個個都準備着買火車票回家過年呢!雷鋒也不例外,他來到火車站後看見了火車已經開來了,剛想上車,一個老奶奶大叫:“我的火車票去哪了?那可是我花了所有錢買的車票呢!”雷鋒一看走了過去問老奶奶:“您怎麼了?”老奶奶着急的跟雷鋒説了事情的經過。雷鋒説不用怕,我幫您一起找。找着找着,火車要開了!老奶奶一看着急的説:“不好!車要開了!下一班還要等7天呢!怎麼辦?”雷鋒一看決定把自己的車票給老奶奶。老奶奶那車票給你,你快上車吧!老奶奶一聽,接過車票説:小夥子謝謝你,那你怎麼辦?雷鋒説:我還年輕可以賺錢在買車票,可您老了,賺不了錢,所以你快上車吧!就這樣老奶奶上了車,可雷鋒叔叔就只能重新賺錢在坐火車了。這故事講了中華美德的重要要點“捨己為人”。

岳飛的母親姚夫人,古代四大賢母之一,教子精忠報國的故事傳遍了大江南北。在岳飛15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而退伍。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

臨行前,姚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説:“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姚夫人聽了岳飛的回答十分滿意,他決定把精忠報國四字刺在岳飛背上,讓她永遠銘記在心。姚夫人問:“孩子,針刺很疼的,你怕嗎?”岳飛説:“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不一會兒,母親用針刺在了岳飛背上。後來岳飛隨元帥宗澤去救援,多次打敗了金軍,得到了人民的稱讚。這個故事又講了中華美德最基礎的一點“熱愛祖國”。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我們熟悉的名人事蹟,中華美德可不止這些,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比如,下課主動跟老師問好,是一種尊敬師長的美德。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一個小雷鋒的故事。

張藝瀟,本班的小雷鋒。記得有一次我和張藝瀟一起回家的時候,看見一些大哥哥在人行道上踢一個易拉罐,大哥哥們走後,那個易拉罐在地上被風吹的到處跑,張藝瀟看見了連忙跑過去撿起易拉罐,説:這些大哥哥們一點環保意識都沒有,而且萬一那個老爺爺不小心踩到了,摔倒了怎麼辦?説着他把易拉罐扔進了垃圾桶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護環境。還有一點,我要告訴同學們,往往那些小事更能體現出我們小學生的優良習慣,所以我們大家要學習張藝瀟同學的那種良好品德。

中華美德,崇高敬佩的美德;中華美德,經久不衰的美德;中華美德,流傳千古的美德;中華美德,我們弘揚的美德!讓我們攜手起來,讓這種美德存於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間,讓這珍貴而又神奇的美德永駐我們的家園——中國!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3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

人們常説:“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們做人更應該感謝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養育,我們才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才使我們能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享受人生。從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過“孝”的宏願,希望長大後為父母掙大錢,讓父母享清福。可是,大家是否計算過,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我們讓母親流過多少淚,讓父親生過多少氣呢?同學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來温暖父母,用一舉一動來孝敬父母:父母下班了,幫他們接過包,為他們遞上一杯清茶;學習之餘,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自己時耐心傾聽,不要再嫌父母嘮叨……只要你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你回報父母的機會真是太多太多。

有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一位同學在家一直嬌生慣養,一次,媽媽因生病耽誤了做飯,他竟然大發雷霆。媽媽躺在病牀上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同學們,這位媽媽當時是多麼痛心啊!自己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換來了什麼呢?大家請想一想:一個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愛誰呢?如果世界上人人都這樣喪失了愛心的話,老人將流落街頭,孩子將被遺棄荒野……那將是一副副多麼可怕的場景啊!

同學們,予人玫瑰,手留餘香。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與長輩交流;讓我們銘記父母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讓我們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優良品德;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讓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代代相傳!讓孝親敬長與你我永遠同行!

我愛我的父母,願普天下的子女都熱愛自己的父母!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4

人們對幸福的源泉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説是知識,有人説是金錢,有人説是地位……但這一切只許是樹之葉,水之波,雖然有時會御風而舞,擊石而歌,但根本不是幸福根本的源泉。因為知識可能因為日月如梭的時間,有更多新穎的知識,以往的知識可能會老化不再被運用。地位,也許在什麼地方出一點小差錯,從而跌落。金錢,有可能去一些比較高貴的廣場經不住商品種種誘惑而狂花,導致喪失金錢。如果幸福是這些,世界上豈不是有很多人都失去了他們所擁有的幸福不,不是的,幸福的準繩是美德!《我能夠和他們一樣》中的《做好人與寫小説》就是講美德的故事,來聽聽吧!

這篇故事對海明威和萊德勒又重寫,《做好人與寫小説》中的主角。在故事中海明威對萊德勒的寬厚不言而喻。萊德勒在“不看樣品”的小型拍賣會上,用30美元買了兩箱威士忌,他想用兩箱威士忌開一個酒會,因為他但是多久就要調走。海明威用六堂課萊德勒換了6瓶威士忌。在6節課其中一節課上海明威説了這麼一句言語:在描述人之前,自己要先成為一個有修養的好人,以柔克剛,千萬不要譏笑那些不幸的人。可能有些人會提出與萊德勒一模一樣的問題:這句話與寫作文有什麼關係海明威給予大家的答案是:這對你的整個生活都是重要的。當海明威發現威士忌裏面裝的並不是酒,而是茶,不假思索,毫不吝嗇地將這一則重要的消息在萊德勒發送請柬之前告訴他兩箱威士忌其實是冒牌貨,裏面裝的是茶,而不是酒。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萊德勒不禁為自己有海明威這個好朋友、老師而感到驕傲,被海明威給予他的寬厚深深感動。

海明威那一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要是有美德,無論你在事業的巔峯,還是在人生的低谷,都會為你贏得榮譽和尊嚴,帶來安寧的幸福。從中我悟出了一點道理:做人不就應全神貫注地去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同時還有美德,如果面臨道德的抉擇時是非就就應婉言謝絕,如果那時是正確的就就應坦然理解。“做事先做人”這句話真的是一個千古不渝的真理!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5

悠悠中華五千年。回望歷史,我們彷彿看見了“孔融讓梨”以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傳統美德。美德乃無價之寶,傳承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做到的。

雷鋒,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一生都助人為樂。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於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利用他短暫的一生,生髮出了巨大的精神價值。當他做了好事,別人問他叫什麼名字,家住哪,他卻不以為然:“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這句話,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裏。

吳斌——最美司機,就在今年的5月29日,有一個不明鐵塊擊碎車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他從容不迫,強忍劇痛將車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做好停車措施,確保了24為乘客的安全。而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事過後,乘客都很佩服他,“面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吳斌還堅持把車停好,值得敬佩。若不是吳斌的敬業,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看到這裏,我潸然淚下。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的感人事蹟傳遍神州大地,感動了千萬億的人。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半,一個2歲女童從10樓墜落,剛巧被她看見了。她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孩子無生命危險。救人的年輕媽媽吳菊萍,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網友稱為“最美媽媽”。一提到她,無不讓人稱讚。

傳統美德是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為我們在這片中華大地上幸福成長。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6

尊敬的__: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一定要順從,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謝謝大家!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做出了榜樣,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賣國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為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民族。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好問是分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都説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能有所提高?不恥下問、大膽質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來説尤為重要。

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為金錢和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政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敬長、知禮、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隨着胡驚濤主席的構建和諧社會、樹立八榮八恥,為我們帶來了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和長輩們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利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傳統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嗎!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做出了榜樣,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賣國求榮的夜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以祖國的利益為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民族。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好問是分不開的,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都説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能有所提高?不恥下問、大膽質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來説尤為重要。

勤儉廉政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為金錢和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政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敬長、知禮、誠實守信,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隨着胡驚濤主席的構建和諧社會、樹立八榮八恥,為我們帶來了民族的希望。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和長輩們彬彬有禮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利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傳統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嗎!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家園而自豪,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所謂家風,應該是從層層的家訓中仔細挑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簡擷而成的。良好的家風對於一個家庭來説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中國則一直有着“禮儀之邦”的稱號,顧名思義中國想必十分重視家風。據我所知,古時候就已經重視家風。所謂家風,在我看來應包含着正氣的道德品質,良好的禮儀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道理。家風,不正是子子孫孫一代代傳遞下來的規章嗎?

注重家風是古代文人志者的做人之根,立家之本,古人也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説法,而這裏的齊家不正是指的是持家嗎?持家不正意味着有了良好的家風,來管理家庭嗎?不止古人如此,在《傅雷家書》中記載的不就是生活中小事所挖掘出的做人之道,生活方式,不就是良好的家風嗎?

有人會覺得好的家風只對一個家庭來説有利,其實不然。好的家風不但對家庭有利,同時也對推進社會的風氣起着積極的作用。對於一個一直遵循着良好家教,渲染着良好風氣的人來説,對社會的發展才會有正確的幫助。好的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搖籃,引領着兒童走向正確的道路。

家風是家庭良好的組成單位,家庭又是社會中的個體。家風這一潤物細無聲的良好的品質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表現。良好的家風是社會的精神面貌,也是中華民族傳承的重要品質。

隨着科技,經濟的不斷髮展,在社會上也漸漸出現了不良風氣。例如:人性的冷漠,兒女的不忠不孝,夫妻的閃婚閃離不都指出了社會風氣建設的不足,有力地點出了對於建設風氣的重要性。社會的良好風氣如何建設,依靠社會公民的個人素質,而每個社會公民的素質不又來源於家庭的風氣。説到底,良好的家風是構造美好社會之源。

在改革開放,推行加快實現中國夢的政策中,建設好的家風同樣具有正面意義。好的家風推動着個人的品性,個人的品性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完善和諧的社會風氣。好的家風影響甚廣,我們要學會從小事做起,從家庭抓起,讓良好的家風從自身展現讓每個家庭都有好家風,讓良好的家風代代相傳,讓家庭之美推進社會風氣的建設,築建社會發展的根本,推進實現中國夢的目標。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自立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家風。

善良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對爺爺奶奶要尊敬,對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弱小的弟弟妹妹要多多愛護,對小動物也要保護起來。媽媽説我本來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善良還體現在大方不計較,讓我以後也多多原諒弟弟和同學們偶爾的小事情,做一個大度開朗的女孩子。

我有一個嚴厲細心的爸爸和一個毫不留情的媽媽,所以我家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是一個馬虎的女孩子,經常會因為這件那件事情被訓,爸爸就教育我自己的東西要規整好,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位,而我卻經常忘記,所以每次都會挨批,我以後還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媽媽常説自己的義務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我自己受傷,作業自己認真及時的完成,吃飯洗澡都自己好好的去做。自己的髒衣服和鞋子要放到髒衣筐或者自己洗乾淨,不要到處亂放。

我自己有很多的小問題,也會有小脾氣,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都是希望我變得更好,所以我會認真記得我們的家風,做一個越來越好的孩子,茁壯成長。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1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孝無國界,滿世界都充滿了“孝”。孝,首先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因為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為我們操勞奉獻了一輩子,我們理所當然要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是中國古代佳話,作為中國人,我們更就應弘揚孝的傳統美德。孝,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我們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詮釋它。

孝,能夠有很多方式去表現,去詮釋。孝,是父母工作一天後給他們倒上一杯水;孝,是父母勞累一天後回到家我們對他説的爸媽辛苦了;孝,是在父母感到疲憊的時候給他們的一個吻,一個擁抱;孝,是我們在校園的成績進步;孝,是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父母來説,我們的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健康也是一種孝。

在父母的眼中,無論我們多大,都是孩子,父母並不奢求我們能為他們帶來什麼,也不奢望我們長大後會多有成就或多有錢。而有時我們在外地時的一句平安,期末考試試卷遞上的成績單上的前幾名,父母都會很高興,很知足,一切的一切,父母都是為了我們。

父母在外努力掙錢,努力奮鬥,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給我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已不是像幼兒園,國小那樣的不懂事,也不想國中那樣青澀,我們就應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去孝順父母,週末時給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和他們聊聊這一星期發生的事,學習的成果,對父母來説,這微不足道的事,已經算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孝順父母,讓父母明白我們是孝順的孩子,讓父母明白他們所做的一切沒有白費,一切都是值得的。

雖然我們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務必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詮釋它,不能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那裏中斷,我們要繼續弘揚孝德,並把它發揚光大。

孝,是我們永久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弘揚孝德,是我們無時無刻都要去做的事。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2

同學們!

在祖國和平的藍天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能心無旁騖,日以繼夜地遨遊學海,向書山攀登。我們成了新一代讀書人,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我們要在學好課本知識後,博覽羣書,在書中讀李白的瀟灑,讀蘇軾的豪放,思索魯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長。歷經苦難的高爾基説:“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又何嘗不是呢?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靈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離去,書卻是最忠誠的夥伴,時光不斷流逝,閲讀卻讓我們永葆青春!不僅如此,讀書使我們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偉大作家之間的交流,依他們的指引,歷史的大門為我們洞開,未來為我們展現理想的藍圖。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閲讀撼人心絃的高貴作品,親灸偉大性靈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華,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有這樣一個故事,俄-國的羅蒙諾索夫小的時候,最希望得到一本書,他是漁民的兒子。白天,他跟父親打魚,晚上,躲在板棚裏看書。

有一天,羅蒙諾索夫和父親在海上打魚,忽然,一陣狂風,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況十分緊急。他不顧一切,沿着搖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紮結實了,漁船恢復了平穩。狂風過去後,父親把他拉到身邊,笑眯眯地説:“孩子,我要獎賞你的勇敢,給你買件鹿皮上衣,好嗎?”羅蒙諾索夫搖搖頭。“那你要什麼呢?”“我要買一本書,爸爸,其它我什麼都不要。”“難道一件鹿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爸爸,我想要一本好書,什麼知識都有的書。比方,天上的星星為什麼會掉下來,為什麼黑夜過去就是黎明……”,父親和水手們聽了,都驚奇得睜圓了眼睛。長大後,羅蒙諾索夫成了俄-國着名的科學家、詩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他的科學研究範圍很廣,涉及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在科學研究的同時,他又進行文學創造和語言學、歷史學研究,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

聽了這一個故事,親愛的同學們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吧。在新的世紀中,願同學們都來與好書作伴:文學的、藝術的、知識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書,就開卷有益;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淵博;只有與書作伴,思想才不貧窮、不孤獨,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滿情趣。“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祖國21世紀的高素質的建設者。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3

在暑假裏我看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大禹治水”、“完璧歸趙”和“孟母三遷”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這篇故事講了洪水淹沒了農田,禹決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帶領下,他們吃盡千辛萬苦,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全身心無私地奉獻到了治水事業中。洪水終於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大禹。因為他堅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撓、信念堅定,和老百姓們一起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歡的故事是“完璧歸趙”。講的是趙王得到了一塊絕世寶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個城與越王交換。趙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會給十五個城,但還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藺相如用自己的膽量和智慧,將寶玉和氏璧送還趙國。

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藺相如,因為他既忠誠又聰明。他猜到秦王會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讓步。

我第三喜歡的故事是“孟母三遷”。講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孟子。孟子小時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鄰居家的小孩把學辦喪事當做遊戲玩。因為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連搬了兩次家,最後搬到學堂附近,以保證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其中我最喜歡孟子,因為他很聰明。明白孟母把織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學東西要持之以恆,從而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歡孟母,因為她很關心孟子,為了他的學業做出很大的犧牲。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時寫了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德。我們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學習先人的精華,這些中華傳統美德,是幾千年的道德精髓,對我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用處。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4

同學們!

在祖國和平的藍天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能心無旁騖,日以繼夜地遨遊學海,向書山攀登。我們成了新一代讀書人,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我們要在學好課本知識後,博覽羣書,在書中讀李白的瀟灑,讀蘇軾的豪放,思索魯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長。歷經苦難的高爾基説:“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又何嘗不是呢?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靈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離去,書卻是最忠誠的夥伴,時光不斷流逝,閲讀卻讓我們永葆青春!不僅如此,讀書使我們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偉大作家之間的交流,依他們的指引,歷史的大門為我們洞開,未來為我們展現理想的藍圖。 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閲讀撼人心絃的高貴作品,親灸偉大性靈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華,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 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 有這樣一個故事,俄-國的羅蒙諾索夫小的時候,最希望得到一本書,他是漁民的兒子。白天,他跟父親打魚,晚上,躲在板棚裏看書。

有一天,羅蒙諾索夫和父親在海上打魚,忽然,一陣狂風,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況十分緊急。他不顧一切,沿着搖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紮結實了,漁船恢復了平穩。狂風過去後,父親把他拉到身邊,笑眯眯地説:“孩子,我要獎賞你的勇敢,給你買件鹿皮上衣,好嗎?”羅蒙諾索夫搖搖頭。“那你要什麼呢?”“我要買一本書,爸爸,其它我什麼都不要。”“難道一件鹿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爸爸,我想要一本好書,什麼知識都有的書。比方,天上的星星為什麼會掉下來,為什麼黑夜過去就是黎明……”,父親和水手們聽了,都驚奇得睜圓了眼睛。長大後,羅蒙諾索夫成了俄-國著名的科學家、詩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他的科學研究範圍很廣,涉及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在科學研究的同時,他又進行文學創造和語言學、歷史學研究,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

聽了這一個故事,親愛的同學們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吧。在新的世紀中,願同學們都來與好書作伴:文學的、藝術的、知識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書,就開卷有益;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淵博;只有與書作伴,思想才不貧窮、不孤獨,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滿情趣。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祖國21世紀的高素質的建設者。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5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兩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二、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瀑裏學校五年級的石晨欣,這次能夠參加“中華美德頌”演講比賽,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頌中華美德,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汶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裏數不勝數。

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處處以他們作為榜樣,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力盡所能獻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學校裏,我勤學善思,喜歡廣泛地閲讀書籍,我熱愛工作,甘為全校同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在家庭中,我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夠深受老師的信任,同學的擁護,長輩的喜愛!

我心地善良,總是把無私的關懷帶給別人。今年暑假的8月5日,我和媽媽一塊兒去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姥姥。在病房裏,一位40多歲的阿姨,淚流滿面,心急如焚,因為她的孩子急需輸血,又一時無錢打款。看到此情此景,我毫不猶豫地説:“阿姨,我的血型正合適!我去獻血吧。。”在場圍觀的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更堅定了我獻血的決心,“媽媽,讓我去吧!”“媽媽,讓我去吧!”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媽媽同意了我的決定。經過醫生的檢驗,抽血,我成功地為那位小弟弟獻了血。那位阿姨摟着我,激動地連連説道:“孩子,謝謝你,謝謝你的救命之恩啊!”……我想:只要小弟弟的病好了,才是我的欣慰啊。

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同學們,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我會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7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中國是一段歷史悠久的長河,中國是一棵5020xx年的大樹,中國是飛翔了千餘年的白鴿,中國是一種文化美德的精神。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傳揚着古老的文化和無盡的美德。中國,在人們心中是一個文明古國,更是一個美德大國。

和平玫瑰,在中國常常綻放,心繫天下,美德是沒有止境的。1944年美國的飛行員欣斯德爾在中國東北*降落。在無依無靠之際,是中國人民救了他,還是那份美德,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戰爭年代裏,在中國人民的幫助下,跋山涉水,穿過敵佔領區,勝利到達延安……欣斯德爾非常感動,可惜去世了,他的夫人來到中國,送出"和平玫瑰"……看來美德並不是中國人民才有,美德住在世界人民心中。

愛崗敬業,鞠躬盡瘁,公正無私,從始至終。在中國有一位公正的法官宋魚水。讓人贏得堂堂正正,輸的心服口服,即使有親情的案件中也大公無私。"辨法析理,勝敗皆輸"是宋魚水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宋魚水是我們的楷模,也是一種美德,他的美德在於"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做出不平凡的成就,求真求實,以人為本。

尊老愛幼的謝延信,上有七旬老母老父,身患重病,下有小女和呆弟弟,完全有機會放下這擔重任的謝延信,卻毅然挑起這份重擔,責任。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早出晚歸的幹活,照顧老人小孩不離不棄,這種苦差,是很難有人擔起這種責任。謝延信的這種尊老愛幼的行為令人*而下,肅然而敬!

告訴大家,我曾經也得到過一種美德,平凡但令我非常感動。一次我把手機、鑰匙、眼鏡放到一位朋友的包裏,叮屬他説暫時放一下,玩着玩着大家都忘記了,直到第二天才想起東西還在他的包裏。一問他去重慶了,我爸媽剛好又不在家裏,不知怎麼辦才好,當時我心急如焚啊!就在着急的時候門鈴聲響起,他神奇般的出現在我的面前,把東西還給我了,還説了聲"對不起,不小心把東西給你帶走了,我要很久才會回來一次,所以馬上把你的東西給你送來"。淚水瞬間打濕了我的雙眼......

同學們,這種美德的精神,在我們祖國遍地都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那本《中華美德頌》讀後讓我深有感受,讓美德發揚光大,讓美德傳揚這個世界,人人為美德做出一份貢獻。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們"頌"出我們曾經做過的美德吧!

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演講稿 篇18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一.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和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三.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昇華。

五.敬長、知禮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2、弘揚傳統美德建設和諧社會

建設和諧的社會,求得安定團結的生存環境,可以説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強烈願望,也是無數中國人世代奮鬥的理想目標。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華傳統美德中,很多內容也是圍繞着這個目標展開的,例如温良恭儉讓。所謂温良恭儉讓,無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禮貌、儉樸、謙讓等行為規範。與之相對立的,自然就是粗暴冷淡、兇惡仇恨、強硬傲慢、奢侈放縱之類。“温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孔子的學生子貢稱頌他的老師説:“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説,孔子與其他的人不同,不是憑藉勢力壓人,靠爭奪強力奪取,而是用温良恭儉讓這種方式和態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待人處事要温良恭儉讓,這不僅是儒家的主張,也是幾乎所有古代中國人所讚賞的基本態度。例如,《管子?形勢》中也説到,“人主”即國君,“温良寬厚則民愛之”。温良寬厚,也就是温良恭儉讓。後來人們也往往以它作為一種道德修養的要求和規範,用它來稱讚許多賢達君子的處世態度。

今天,我們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不能訴諸武力,不能採取強制手段,而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運用温良恭儉讓的態度,以説服感化的方法,去達到新的團結。

温良恭儉讓是每個人正常發展的需要,也是創造和保持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的需要。孟子説過,“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如果自己一向待人温良寬厚、謙虛有禮,別人怎麼能對你刻薄冷淡、傲慢不遜?即使一時不理解,甚至出現誤會,久而久之,也能化干戈為玉帛。相反,如果自己極端自私,待人刻薄,怎麼能夠希望別人會無私、寬厚地待你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堅持温良恭儉讓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團結最大多數的人,這是我們的生活和事業須臾不可離開的。只有人人努力做到温良恭儉讓,才能形成人與人之間相敬互助、親密和諧的氣氛,創造和保持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而這正是我們成長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温良恭儉讓不是表面的東西,更不是能夠裝出來的,它反映着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一種道德境界,體現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價值觀,那就是對於別人的無私和愛。偽裝的温良恭儉讓也許能夠維持一時,但不能長遠;只有徹底的無私和發自內心的對別人的愛,才能使它表現出來、堅持下去,並永遠保存。當然,温良恭儉讓不代表懦弱畏懼,恰恰相反,它所表現的是我們自身的強大和成熟,是自身的尊嚴與自信:正因為堅信自己事業的正義性,相信真理在手,成竹在胸,所以才能夠鎮定從容、雍容大度地面對一切,以温良恭儉讓的高姿態來對待自己的朋友,甚至競爭對手;不計較一時的成敗,不計較局部的得失,勝不驕,敗不餒,處處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不停頓地發展進取。

作為文明的一種體現,温良恭儉讓不是哪個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真正做到它不容易,甚至是很不容易,必須進行刻苦的學習和艱苦的修養。在這裏除了要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學習無數志士仁人的光輝榜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原則作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練自己,提升自己。俗話説,誠於中則發於外。只要我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自覺地將個人與人民羣眾融合在一起,有遠大的目標和博大的胸懷,自然就能夠做到温良恭儉讓,就能夠正確地對待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集體,待人接物自然就會應付自如,使周圍的所有的人如櫛春風、如沐春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eide/k8d4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