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美德演講稿 >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三篇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三篇

篇一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三篇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在這片光明的大地上,當我們像蜜蜂一般汲取知識,像鳥兒一般快樂生活的時候,你們是否想過,是什麼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是什麼讓我們擁有了幸福的生活,誠然,是美德!中華美德,不在於是多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只要從小事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熱心幫助困難的同學,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熱心,勤奮,這不都是中華之美德嗎?

其實中華美德,指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正所謂積少成多,一直堅持下去,你就會擁有一個良好的素養與道德風尚,而我們的老師就正是這樣一個鮮活的例子。平日裏,老師辛勤的教導我們,常常到深夜還在批改作業,到了週末也不得空閒,這些,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他們總是把威風的一面展示給大家,而私下裏的辛酸、苦楚,卻把它悄悄地隱沒了起來。同學們,當我們在潔白的教室裏,快樂的學習的時候,老師肩頭的長髮會不會又白了許多?當我們把作業驕傲的交上講台時,老師的眼睛會不會因為熬夜而失去了光彩?但是儘管這樣,老師卻沒有一絲抱怨,依舊勤勞的工作,這就是奉獻的美德,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在教育的一線上!正如一年級時學的一則課文——“我願化作一株夜來香,讓老師早日計入甜美的夢鄉”……

古人曾説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身為新一代的國小生應該從小養成不偷懶、不撒謊、講文明,勤學習的好習慣,有了好的習慣,你就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美德。比方説,一個人從小就好吃懶做,那他還會有什麼美德嗎?而一個人從小就認真學習,那麼他會那麼無情、冷酷嗎?所以説,現在正是我們的大好年華,決不能在這段時間裏偷奸耍滑,而如果從小就養成了美德,那麼他會成就你的一生!

許多同學認為新聞聯播是一種枯燥乏味的“動態報紙”,然而我卻不以為然,“你們正如八九點鐘的太陽。”我想每位同學都聽説過這樣的話吧,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如果連國家大事都不予理會,那享受着來自不易的和平,我們還會安心嗎?

就是這樣,用美德感染他人,成就一生!

篇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提起“中華”這兩個字,首先浮上我心頭的就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要繼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一直以來,有多少傳統美德的事例,它們如同暖暖的春風,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純潔的心靈。

感恩父母、尊老愛幼、謙虛謙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長輩教育了我們成長,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的童年充滿陽光。

子路是個很勇敢孝順的人,在子路小的時候,他家境貧困,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呢?子路想:要是能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黃香也是勇敢孝順的孩子。在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鑽到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暖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蓆扇涼。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孔融是個聰明機敏、懂得謙讓的孩子。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並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後,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的梨給客人;然後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後,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為什麼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誇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美德故事不僅僅只發生在遠古的時代,現代,也有許多感人的美德故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是誰無怨無悔地照顧母親?是誰帶着母親上大學?是誰從8歲到20歲,4000多個日子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料養母,她任勞任怨,不離不棄。20xx年,她被距離家鄉百公里外的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着母親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悉心照料着養母。她就是“最美的孝心女孩”——孟佩傑。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國小生,我們要,讓我們的校園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之花,讓我們的傳統美德得到永恆,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篇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一首動人的歌曲,迴盪在耳邊;美德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美德是生命的財富,尋找生命的價值;美德是一種境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所謂的“美德少年”——就是有着至善至純美好的少年,它不是一張純粹簡單的獎狀,而是浸透着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輝的作用。傳統美德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槽粨,取其精華的結果

首先要良好的行為,良好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習慣也是。《弟子規》裏的“冠心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責,食適可,勿過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就是每天都要從小事做起,習慣也就是在這些小事上形成的。

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做人就必須在社會上立足,社會要我們合同建造,一個好的社會離不開具有美好品德的人。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身邊的小事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爭做美德少年。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充滿着競爭,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對新一代祖國的花朵要求不僅是博學的才能,而且要有高尚的美德

正因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激勵着我們去提高自己的美德,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人,實際上社會也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美德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eide/3oyl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