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6篇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6篇

演講是一種現場演説活動,信息傳遞具有即時即地的特點。那麼怎樣演講共建精神家園?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供你閲讀參考。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6篇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風雨一路行。中華民族曾有過向世界開放,國力強盛的漢唐輝煌,也有過閉關鎖國,落後捱打的近代恥辱。前進的道路充滿艱辛,但艱辛藴寓着希望。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國,腳步邁得更加堅定、更加鏗鏹、、更加豪邁。民族復興,指日可待;中華騰飛,勢不可擋。

回眸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鑑真東渡傳教,鄭和七下西洋。我們的祖先曾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大開放迎來大發展,四大發明曾一度是我們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思想僵化。中國脱離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國。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俄戰爭,《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太多太多的苦難,太多太多的枷鎖,東方巨人,你怎麼了?東方巨人,你為什麼不怒吼?//“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屈辱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輝煌的前景向我們走來。“抗美援朝報國仇,萬隆會議結朋友。大慶石油奏凱歌,兩彈一星顯身手。”自力更生,內強國力;五項原則,外接友鄰。新中國以不屈的自尊,獨立自主,攻破堅冰。以嶄新的姿態,和平共處,走向世界。鮮豔的五星紅旗終於在聯合國莊嚴升起。

展望未來,中華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會讓中國人民更加理智。十年內亂後,黨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在總設計師鄧小平的領導下,“改革東風送殘冬,對外開放春意濃。”經濟特區、沿海明珠;863計劃、一國兩制;留學熱潮、冰雪長城。這一切無不在昭示着:中國的無限發展生機和活力。“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堅持對外開放,與時俱進譜新篇:浦東崛起,港澳迴歸;北京申奧成功,“神舟”號遨遊太空;上海舉行APEC會議,中國經濟順利入世。這一切無不在昭示着:中國巨龍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強大。

歷史給我們以啟迪: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自尊自立,自信自強;未來給我們以召喚:一個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須胸懷寬廣,博採眾長,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明天我們就是祖國的棟樑。祖國永駐我心,我心屬於祖國。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2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人們的慾望不斷膨脹,金錢成了大多數人衡量自己幸福額度的標準。我們有很多的教師因為自己的崗位平凡,身份卑微而苦惱,因自己的傾心付出而得不到回報而抱怨。其實我們可以退位思考,我們改變不了現實,又不想被現實改變,就只有去看清現實,接受現實,在現實中尋找些許的快樂。

一、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

魏書生告訴我們,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埋怨,發脾氣,使起不了任何作用的。與其這樣,我們不如“鬆、靜、勻、樂”去對待生活。鬆靜勻樂是魏書生倡導的一種對待生活和工作的心態。“鬆”就是身體放輕鬆,“靜”就是心靈寧靜,時刻地域外界的干擾,“勻”就是呼吸勻暢,“樂”指時刻保持心情快樂。

1、平靜心態,樂觀的對待工作和生活。

俗話説“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笑;你對他哭,他也在哭”。你對生活的態度決定與生活對你的態度,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感覺做任何事都不順心,那是因為生活將你的壞心情反射出來了。每天都要重複的上班,年復一年的講授教材,也許你認為很機械,面對工作時候難免會煩躁,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煩躁只會讓你覺得工作更無聊。這時候埋怨,發牢騷,只會讓我們感到生活越來越糟。這時候靜下心去看待工作,雖然每一年教着同樣的教材,但是我們面對的學生卻在變化。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我們可以選擇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平靜的對待工作,在不變中求不同,你的工作方法會改變,同時你自己也會改變,你的自身素質也會在其中提高。

2、做好自己,不攀比

“人比人,氣死人”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社會大浪的洪流中,讓我們感到了做教師的卑微。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富裕,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讓我們望塵莫及。很多教師因此苦惱,抱怨生活,埋怨命運不公。其實在這些面前,我們可以“鬆、靜、勻、樂”。房有住的就行,不一定要豪華。車也只是一個代步工具,方便出行就可以了。對於那些名牌和奢侈品我們就沒必要去追求了,我們就是一平凡的人,沒必要用奢侈品來實現自己的身份價值。

我們做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沒必要去看別人怎麼生活。你看的多,比的多,想要的就更多,慾望就越多,你對生活抱怨的就更多。

3、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

教師這個行業是極為的平凡的,每天都在面對一羣不諳世事的孩子,有很多教師感覺自己的一腔熱血無處拋灑,教育這片天地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現實,我們就是教師,大事輪不着我們做,我們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要“鬆、靜、勻、樂”。寫好每一節教案,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次作業,用心教化每一位學生。若能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當我們走進教室看到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課狀態,感受到師生融洽的氣氛這也是快樂的。當我們批改到學生認真書寫的作業時,我們也會身心愉悦。但我們看到一個特困生被轉化時,我們也會感到教育成果的自豪。名人,偉人做的事咱也做不了,咱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本職內的每一件小事,品嚐着做小事成功的快樂。

二、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如果我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只是一味的埋怨現在的學生難教,教不會,我們一直在厭教的情緒中工作,這隻會讓我們越來越不喜歡這個職業。魏書生説:“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不夠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因此我們不如從現實出發,面對現實,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

1.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行為、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他的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説:“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我希望我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作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和班中的學生打交道,處理大大小小的事件,反反覆覆,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你常為這樣的瑣事所累,變得不開心,生氣,煩躁,發怒、、、、、那隻會影響你自己的心情,還會傷到你的身體。其實一個積極樂觀的班主任,他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很容易是學生受感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使學生的性格開朗樂觀。

2、巧幹工作,讓自己變輕鬆

魏書生老師在教學中,自己不上課,不佈置作業,不批改作業,最終學生的成績還特別的優異。這隻能説魏老師很聰明,他用智慧控制全局,讓所有的學生不偏離學習的軌道,讓他們熱愛學習,樂於學習。他告訴我們無論你怎樣的巧幹,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都要遵循教育原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以致用,學而實習,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魏書生老師有很多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如:他的課堂教學十要求,要求學生的每天“七個一分鐘”,培養學生的八個好習慣,六步教學法等。這些方法,會為我們的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巧幹,提供很多的幫助。比如我們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就可以仿照魏書生的作法,每次作業至少分三類,若這樣的話,學生抄作業的現象應當會被遏制。適當的時候讓學生自己佈置作業,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3、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

這是魏書生老師“民主管理”的其中一方面。(民主管理:樹立服務觀念,

和學生建立互助關係,發展每個人的個性和特性,決策過程中多商量。)魏書生當班主任時始終向大家傳達一個信念:當領導無論你的官職有多高,當老師的,當班幹部的都是公僕,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他個人也不過是個學生們的服務員。他認定自己不是學生的權威,只是一個助手,是為了喚醒他們的求知慾望的助手,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的助手。這也就要求我們和學生之間要有平等的觀念。

是學生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如果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師這個行業,我們職業的目的也就是服務與學生,為他們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們在學生面前,要放下身姿,與學生和諧共處。當他們犯錯時,沒必要動輒大怒,孩子犯錯這是必然,要是每個學生都很乖巧聽話,我們教師就不用去做學生心靈的雞湯了。我們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就不能強迫學生適應自己,而應努力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原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學適應學生的需要。教師要善於在教學大綱要求與學生的心靈實際之間架橋,要努力防止離開學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綱、教材的彼岸世界動腦筋的行為,這樣的工作方式只會讓你很累,很疲倦。

4、做一名健康的教師,教會學生自強

魏書生老師提倡“把教書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自強放在第一位。若把這個思想豎立起來就是一座“金字塔”。塔基是“自強”,塔身是“育人”。塔頂是“教書”,每一層之間都有着相互依存的關係。建造塔基的過程也就是自強的過程,其底面積愈大,穩度就愈高,育人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這一觀點在教育學生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自尊,有自身存在價值,又有社會責任的人。假如把學生和教師放在一起考慮,那麼對學生教育思想教育的前提是什麼呢?我想塑造健康教師是重要的條件之一,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學會自強,面對工作要有勇挑重擔的勇氣,只要在自己的能力承受範圍之內,這樣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工作困難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彷徨,發牢騷,我們應想辦法克服困難,讓其迎刃而解。在學生的面前樹立一個自立的形象。教師自身找到支點後,才能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學生溝通。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

正如魏書生老師説:“教育是一項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教育對象是人,是學生,是有思想,有語言,有感情的學生。教師的勞動收穫,既有自己感覺到的勞動的成功的快樂,更學生感覺到的成功快樂,於是教師的收穫是雙倍的,乃至更多於其它勞動的倍數的幸福。”當我們聽到學生的一聲問候,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聽到學生的朗朗讀書聲,看到學生在校園裏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應當是快樂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坐着一件件平凡的事,收穫着一點點平凡的快樂。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奉獻。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不要抱怨社會的複雜,不要抱怨世態的炎涼,我們就做好自己,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守護心靈的一方淨土,構築自己的精神城堡,用一顆平常心,實實在在做自己的事情,你會享受到生活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尊老敬賢是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具有現實意義。儀尚適宜是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禮貌待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範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橋樑。容儀有整是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以上幾個方面是我國傳統禮的精華。

對別人有禮貌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周恩來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裏,總是保持着禮貌。每次約見客人時,他總是會提前到達目的地,與客人見面,言談舉止都非常有禮貌。約見結束後,每次都不會先走,而是等客人走了之後,他才離開。身為一個國家,他處處以禮待人,還禮貌行車,每次都是讓外賓走光後他才走。外國記者曾讚揚道:“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這説明了一個人非常講禮貌、講文明,這就是一種內在美麗的外在表現。

雖然有許多人講禮貌、講文明,但是有些人並不講文明、講禮貌,仍然我行我素。我家門前有一條街道,有很多人都亂穿馬路,不按交通規則行駛。還有許多行人,沒有耐心等待紅綠燈,就直接橫穿過去。他們只想貪圖省,卻忘記了安全第一。實際上路口的紅綠燈不過就1、2分鐘的功夫,往往人們就淡忘了法律,綠燈變黃燈的間隙,汽車還一闖而過。這種事情我就親眼見過一次。

那天,一輛小轎車過紅綠燈時直接闖了過去,這時正好有一輛小貨車駛過,直接把小轎車撞翻。車裏的人被急忙送進了醫院。這就是不講文明的惡果呀。現在亂穿馬路的人輕則車輛破損,人員輕傷,重則造成人員癱瘓甚至將傷及性命。難道這些闖紅燈的人們只為了短暫的幾秒鐘,從而斷送自己的性命嗎?

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傳承文明禮儀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一定要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向全世界展現我國的風采。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4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加強學習宣傳。要認真學習貫徹20xx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去年全國文藝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做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先行者和引領者,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優秀的中華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讓中華文化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全社會能夠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涵養和薰陶。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讓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5

尊敬的XX: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共建精神家園演講稿篇6

尊敬的XX: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加強學習宣傳。要認真學習貫徹20XX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去年全國文藝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做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先行者和引領者,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優秀的中華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讓中華文化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全社會能夠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涵養和薰陶。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讓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z8ql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