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精選16篇)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精選16篇)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澱,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隻浴火重生的鳳凰!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精選16篇)

説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説一説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鬥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説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説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曆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2

我喜歡文化,但我之喜歡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一種單純的喜歡,而是欣賞加調侃。

欣賞,不是用現實主義的眼光,而是用審美的眼光,比如大家都罵封建社會女人裹小腳不人道,殘忍,我卻要鼓掌若干遍,妙極,好看。現在的女人為了美,那也是掂刀弄槍的,割眼皮用刀,打耳孔用槍,沒有點犧牲精神,美從何來?再説,已經有學者從科學角度解釋了小腳的好處。腳小,為掌握平衡,走路自然要扭動腰肢,大家就省了減肥了,更重要的是,不用受那西方女人的束腰之苦了,看西方電影,那亂世佳人斯佳麗們穿個裙子,憋氣不説,還得奶媽一旁幫忙拉拉鍊,咱們看着,替她們急得慌,光想上去幫個忙。可男人不能上去幫忙,這就是個文化問題了。至於小腳女人扭胯扭得蠻活,生孩子時不容易難產,更是公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的調教下,中國女人開始藝術化,每個女人,都是一件藝術品,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動山搖的大腳板子們美麗多了,北大教授辜鴻銘13歲留洋,通曉英,法,德,日,意,拉,希等多種語言,但是在抗拒西方腐朽生活方式面前,可謂一大民族英雄,歸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遍尋中國小腳女人作自己的妻!哥們堅持中國傳統,不容易哪!這麼説,大家可能認為我很沒同情心,那你就錯了。讀歷史少了,讀的時候你可能老想哭,可讀的多了,你就哭不出來了,由哭漸變為傻笑了。我屬於後一種。讀書愈多愈反動,説的可能就是我這麼一種人。

説到這裏,大家還可能覺得我不嚴肅,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嚴肅,哭笑不得是我心靈的常態。河清漣女士説,內心深處,她認為追求心靈自由是件很神聖的事情,但這種神聖在這個日益痞子化的社會裏卻飽受奚落-在這種嘲笑道德與崇高的的痞了氛圍中,追求心靈自由竟然要以半嬉皮的方式去掩飾。她認為這是時代的悲劇。

我很喜歡何女士,但她的這段話我只同意一半,沒辦法,悲劇還在繼續,我只好繼續嬉皮下去,對我來説,嬉皮就是我心靈的武器,還是我存在的證據。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以何種姿式滑過心靈的天空,早有定規。第一,學得權與術,貨於帝王家。第二,遠離權與術,採菊東籬下。中華文化五千年,中國知識分子都成精了,冒傻氣的沒有幾個。朱熹那老夫子,天天喊着滅人慾,存天理什麼的,可他老先生不但發揮了人慾,連獸慾都捎帶着發揮了。宋人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載,朱老夫子“引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與官所,則與偕行,謂為能修身也,得乎。”後被人彈劾,天字第一號老流氓,皇帝宋寧宗都不願意見他了,朱夫子趕緊上表請罪:“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什麼玩藝兒啊他!

猶太諺語云:人類一思索,上帝就要發笑。我想説的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嚴肅,上帝就傻笑。我最欣賞的中國知識分子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邊走邊喝,沉醉終日,別人獨醒我獨醉,身後常帶一持杴童子,曰:死即埋我!真酷啊!其實不是不想嚴肅,實在是別無選擇。比如我講中國傳統文化,按常規,是很容易跟三講三代表等主旋律掛上鈎的,但是做到這一點,又很不容易。第一,那需要很厚的臉皮。第二,理性思維缺席。更重要的是,如果我那樣幹了,就是調戲文化了,比我之調侃要惡劣多了。中國傳統,歷來最重講政治了,從周公開始,就敬德保民,以德治國的,這一講,就講了幾千年。現在講得更歡實了,大狗叫,小狗也叫,叫得人煩,我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3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提到中國傳統禮儀,又有誰知道它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呢?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傳統禮儀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4

遙遠的東方有,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着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衞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説:“’中國’在哪裏?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説:“只要説’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5

我喜歡文化,但我之喜歡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一種單純的喜歡,而是欣賞加調侃。

欣賞,不是用現實主義的眼光,而是用審美的眼光,比如大家都罵封建社會女人裹小腳不人道,殘忍,我卻要鼓掌若干遍,妙極,好看。現在的女人為了美,那也是掂刀弄槍的,割眼皮用刀,打耳孔用槍,沒有點犧牲精神,美從何來?再説,已經有學者從科學角度解釋了小腳的好處。腳小,為掌握平衡,走路自然要扭動腰肢,大家就省了減肥了,更重要的是,不用受那西方女人的束腰之苦了,看西方電影,那亂世佳人斯佳麗們穿個裙子,憋氣不説,還得奶媽一旁幫忙拉拉鍊,咱們看着,替她們急得慌,光想上去幫個忙。可男人不能上去幫忙,這就是個文化問題了。至於小腳女人扭胯扭得蠻活,生孩子時不容易難產,更是公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的調教下,中國女人開始藝術化,每個女人,都是一件藝術品,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動山搖的大腳板子們美麗多了,北大教授辜鴻銘13歲留洋,通曉英,法,德,日,意,拉,希等多種語言,但是在抗拒西方腐朽生活方式面前,可謂一大民族英雄,歸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遍尋中國小腳女人作自己的妻!哥們堅持中國傳統,不容易哪! 這麼説,大家可能認為我很沒同情心,那你就錯了。讀歷史少了,讀的時候你可能老想哭,可讀的多了,你就哭不出來了,由哭漸變為傻笑了。我屬於後一種。讀書愈多愈反動,説的可能就是我這麼一種人。

説到這裏,大家還可能覺得我不嚴肅,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嚴肅,哭笑不得是我心靈的常態。河清漣女士説,內心深處,她認為追求心靈自由是件很神聖的事情,但這種神聖在這個日益痞子化的社會裏卻飽受奚落-在這種嘲笑道德與崇高的的痞了氛圍中,追求心靈自由竟然要以半嬉皮的方式去掩飾。她認為這是時代的悲劇。

我很喜歡何女士,但她的這段話我只同意一半,沒辦法,悲劇還在繼續,我只好繼續嬉皮下去,對我來説,嬉皮就是我心靈的武器,還是我存在的證據。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以何種姿式滑過心靈的天空,早有定規。第一,學得權與術,貨於帝王家。第二,遠離權與術,採菊東籬下。中華文化五千年,中國知識分子都成精了,冒傻氣的沒有幾個。朱熹那老夫子,天天喊着滅人慾,存天理什麼的,可他老先生不但發揮了人慾,連獸慾都捎帶着發揮了。宋人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載,朱老夫子“引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與官所,則與偕行,謂為能修身也,得乎。”後被人彈劾,天字第一號老流氓,皇帝宋寧宗都不願意見他了,朱夫子趕緊上表請罪: “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什麼玩藝兒啊他!

猶太諺語云:人類一思索,上帝就要發笑。我想説的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嚴肅,上帝就傻笑。我最欣賞的中國知識分子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邊走邊喝,沉醉終日,別人獨醒我獨醉,身後常帶一持杴童子,曰:死即埋我!真酷啊! 其實不是不想嚴肅,實在是別無選擇。比如我講中國傳統文化,按常規,是很容易跟三講三代表等主旋律掛上鈎的,但是做到這一點,又很不容易。第一,那需要很厚的臉皮。第二,理性思維缺席。更重要的是,如果我那樣幹了,就是調戲文化了,比我之調侃要惡劣多了。中國傳統,歷來最重講政治了,從周公開始,就敬德保民,以德治國的,這一講,就講了幾千年。現在講得更歡實了,大狗叫,小狗也叫,叫得人煩,我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華漢字語言文化。

漢字語言不同與別的語言,他具有生動形象的特性。每一個漢字吉他的偏旁部首都有着一定的意義,例如“明”字,擁有太陽的光輝,月亮的朦朧,便有了光芒四射之感,於是就有明亮的意思。再如“木”字,一個“木”是一棵樹,幾棵樹在一起就變成了樹林,便有了“林”字,許多樹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大森林,“森”字也由此而來。

漢字,這一生動形象的特點充滿着趣味性,如果你仔細鑽研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擁有豁然開朗之感。

漢字表達的比其他的語言更清晰明瞭,飽滿並富有情感。閲讀母語的出色文學作品,有一種厚重之感,它是其他任何一種語言所無法替代的。運用好漢字的藝術,可以規勸人們改過自新,誘導他人走向光明,也可以給人以精神的享受。點如果運用漢字表達一種消極的心態與觀點,就會誤導眾生,漢字運用的發方法一旦落入墜落至人的手中,這將會成為人類的災難。

漢字,是神奇而富有魔力的,能否較好的掌控,並正確、恰當地運用就需要長期的思考與積累。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漢子也為中國乃至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研究中華文化有着巨大的幫助。

可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由於過分使用電子產品打字,提筆忘字、張冠李戴的現象頻頻發生,電子甚至逐漸技術取代了歷史悠久的漢字文化,因此,為了保護漢字文化,我們要規範漢字的書寫,重視漢字的教育,正確使用漢字,杜絕錯別字。

讓我們大力弘揚漢字傳統文化,讓漢字文化永駐我心。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7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去買東西,在一個茶館前面,奶奶停住了腳步,仔細的聽裏面傳出來的聲音,原來是唱川劇的聲音,奶奶明顯是被川劇聲吸引住了,於是我們就坐在旁邊的石梯上休息一會。

我聽了半天,一句也沒有聽懂裏面在唱什麼,可奶奶卻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跟着哼唱起來。我十分不解,奶奶一輩子沒有上過學,難道還比我這個學生聽得明白?也許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奶奶對我説到:“以前,根本就不像現在這樣每家都有電視看,我們那會兒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收音機裏面放的大部分就是川劇,這就是我們那時最大的娛樂,以前街上可以看見很多唱戲的,現在都幾乎沒有了,只有一些茶館裏面還有,以後就更難聽見了。”是啊,現代的社會,恐怕很多人寧願打一天的麻將也不願意坐下來聽一天的川劇了,這種民間流傳的傳統文化喜歡的人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各種娛樂活動。

想到這裏,我的心裏一陣的酸楚。既然今天遇上了,我就掏出自己的零花錢,拉着奶奶一起走進茶館,去感受這傳統文化的魅力,並且我打算回到學校後告訴更多的同學,叫他們也一起來看。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8

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我中隊在本學期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禮儀伴我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週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週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

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後進。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學生的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應該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繫,和他們多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學生。鼓勵學生爭當文明小標兵,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要最大限度地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學校的禮儀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過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會進一步養成,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當下,文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之外,也逐漸成為國際體系中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誌。尤其是在文化軟實力提及和運用的時候

我國目前的文化狀態用複雜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它不僅包含了極其複雜的內容—悠久的傳統文化,多元的外來文化,層出不窮哦你給的網絡文化,同時複雜二字反映出我國文化當前面臨的巨大困境,從客觀方面説,中國的當下文化反映出普遍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現象。

西方文化傳入之初,對我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撞擊,二者之間的分歧,矛盾,衝突劇烈。諸如在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問題上,我國的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強調“征服自然”在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關係的問題上,我國傳統文化強調“個體本位”;在如何處理民族關係問題上,我國的傳統文化認為應該協和萬邦,和而不同,西方文化認為應該征服世界。在具體價值觀方面也有一定的差異。中國文化更向往和諧,西方文化更崇尚競爭。

既有文化遭遇到其他文化的入侵時,必然會產生抗拒而侵入文化在原有文化中傳播,也必然對其產生撞擊。所以,在原有文化的固有影響力和侵入文化的生命力雙重作用下,二者之間出現的是一種“衝突—共識”的融合狀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衝突融合。通過傳統思維去解讀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可以豐富現代文化,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在博弈中再生與創新

總而言之,文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命題,西方在推行文化霸權主義的同時,也將先進的文化帶到落後的地區,打破傳統文化的束縛,讀中國傳統文化而言,當前面臨的極大現代化挑戰,必須尋找正確的途徑,才能做好保守與創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再生體系才能更好的張開現代化建設。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0

遙遠的東方有,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着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衞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説:"’中國’在哪裏?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説:"只要説’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 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中華傳統文化之尊師”。四度春風化綢繆,五番秋雨洗鴻溝。老師,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不是每個人,都能固守三尺講台十年如一日;不是每個人,都能誨人不倦到死絲方盡;不是每個人,都能默默無聞地培育一代又一代祖國的花朵。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有着尊師的傳統美德。尊師重道的列子數不勝數:楊時程門立雪一尺深,張良多次拜師終得果。

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對老師也非常尊重。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去看望壽鏡吾老先生,1902至1909年,魯迅出國留學。這8年間,魯迅經常寫信向壽老先生彙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1906年6月,魯迅從日本回紹興與朱安女士結婚,在紹興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老先生。

偉大的人民領袖先生,也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很敬佩徐特立先生。1937年,徐老60壽辰時,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説:”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依然是我的先生,將來也必定是我的先生。“1947年,徐老70壽辰時,又題詞“堅強的老戰士”送給他,以示祝賀和尊敬。

戊戌四君子譚嗣同曾告誡世人:“為學莫過於尊師。”我們要達到這種程度,還應做到更多。

上課時,老師口乾舌燥地授課,我們應做的,是認真去聽,而不是望着不知名的某處想入非非;下課時,老師走出教室前,我們應站起身説:“老師再見。”而不是沒骨頭一般軟在座位上;自己做得不夠好,老師語重心長地教導時,我們應恭敬接受而不是面紅耳赤地反駁。

我們應將心間鋭利的刺收起,去珍惜這美好的青春年華,而不是總是想着叛逆,每個老師都不願意看見學生的不服管教。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即使如何堅強,老師看到了那種叛逆,心裏也會有些疼痛。很多人可能都想着:沒有叛逆的青春是不完美的。但這一時的叛逆也可能造成一生的悔恨。可能現在有人對這種説法嗤之以鼻,但時間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別在正確的時間裏做錯誤的事。

我此刻最想説的一句話——別讓老師們心寒。他們一直在付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擁有的卻不太多,他們一直在將心血寄託在我們身上,但有時會被拋棄。

在人生中,除了時間與機遇,你更需要一個好老師,也許,那是你一生中的一個轉折點。當歲月老去,你記憶裏的憂愁,歡樂,煩惱差不多快要散去——你還剩下什麼?希望是一段無悔的拼搏過的回憶。

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來播那桃李三千圃,秋至看那碩果累累滿神州。

同學們,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作為一名學生,要樂學勤思,以發奮學習去報答老師的栽培之恩,用實際行動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2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3

悠悠中華五千年。回望歷史,我們彷彿看見了“孔融讓梨”以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傳統美德。美德是無價之寶,傳承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做到的。

雷鋒,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一生都助人為樂。雷鋒利用他短暫的一生,生髮出了巨大的精神價值。當他做了好事,別人問他叫什麼名字,家住哪,他卻不以為然:“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這句話,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裏。

吳斌——最美司機,就在去年的5月29日,有一個不明鐵塊擊碎車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他從容不迫,強忍劇痛將車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做好停車措施,確保了24為乘客的安全。而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事過後,乘客都很佩服他,“面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吳斌還堅持把車停好,值得敬佩。若不是吳斌的敬業,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看到這裏,我潸然淚下。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的感人事蹟傳遍神州大地,感動了千萬億的人。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20__年7月2日下午1點半,一個2歲女童從10樓墜落,剛巧被她看見了。她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孩子無生命危險。救人的年輕媽媽吳菊萍,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大家稱為“最美媽媽”。一提到她,無不讓人稱讚。

傳統美德是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為我們在這片中華大地上幸福成長。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4

遙遠的東方有,她的名字叫"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作為一個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難道這不應該讓我們學習嗎?

一提到中國人雷鋒,這可能都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像雷鋒一樣的品質,都是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我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的軍人們,有着時刻關心我們的軍人們,難道你沒有看過關於我國的軍人們的連續劇嗎?個個都是那麼的嚴肅、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是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得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像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勇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了。

愛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多少愛國英雄為保衞祖國,為國家的榮譽,犧牲自己的利益,貢獻祖國。1851年,吉鴻昌將軍赴美"考察"。那時候,中國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民族",有些中國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鴻昌將軍去郵局寄包裹,郵局的職員知道他是中國人,竟輕蔑地説:"’中國’在哪裏?我不知道"。隨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該暴露自己是中國人,還説:"只要説’我是日本人’,就什麼事都好辦了。" 吉鴻昌將軍頓時怒不可,當面斥責道:"什麼!你要自稱日本人?我吉鴻昌決不這樣做!我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他回到住處,當即製作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道:"我是中國人!",並把它佩掛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個"我是中國人",體現出了吉鴻昌的愛國心。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的責任是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將來貢獻祖國。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將來,我們不要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培育,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5

我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浙江紹興演社戲,大家讀到魯迅先生的《社戲》就是我爺爺帶領的戲班子在農村演的,傳統文化演講稿。解放後我爺爺帶領的“社戲劇團”改成“浙江紹劇團”。60年代初的彩色戲劇影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裏的老猴王就是我父親演的,我還有一個哥哥“小六齡童”,在裏頭演花果山的小猴子,“報,外面來了一個豬八戒”(但是很不幸,二哥在17歲時得白血病去世了。很多年前有一部劇《猴娃》就是描述我哥的,因為這件事,所以我現在出任中國白血病基金會的大使。)這個豬八戒是誰呢?是我伯父,伯父藝名叫七齡童。所以我的家庭因為猴戲的緣故都受到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看過《藝術人生》西遊記專輯的觀眾知道,首播那天正好是雅典奧運會開幕。當時編導打電話説很擔心收視率。沒有想到播出後竟是《藝術人生》創辦以來收視率最高的一期。好象我們青年觀眾很多都喜歡美國西部大片,或者一些港台演員,其實真正屬於我們國家傳統的民族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是從小就跟父親學戲,但其實我小時候的性格是不喜歡從藝的,很內向。在我哥哥去世前,66年4月,當時我才六歲,他跟我説:我要死了。我問:什麼是死?他説:你再也見不到我了。我問:怎麼才能見到你呢?他説:當你演成美猴王那天就能見到我了!其實哥哥是一種啟示,他不可能跟小孩説很多理想,就用最樸素的話鼓舞我。我也拿他的遺言當成自己的動力。但我真正進劇團很晚,進了浙江崑劇團。我就在這個劇團學習成長,拍《西遊記》之前一直在這裏工作。崑劇現在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

20xx年,我和父親、還有《西遊記》劇組的演員,專門到西貢給觀眾演出,非常受歡迎!包括越南在內的很多東南亞國家,甚至有人説中國怎麼有一個叫六小齡童的人長的跟猴子一樣呢?88年《西遊記》在新加坡很轟動的時候,我們劇組去演出,本來計劃演3場,後來演了11場,非常轟動,當時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是無窮的!

還有一位80歲的老太太給我寫信説:因為很多人家裏沒有電視機,所以播《西遊記》時,大家都圍在一起看!我們越南人都會唱《敢問路在何方》,播《西遊記》時,街上不光小偷沒有了,連警察都沒了!

她還寫了讓我感動的:當時,越南與中國有一些小摩擦,就像一個家庭裏的兄弟姐妹有分歧一樣。當時我也有一些偏見,對中國有些不理解。但當看了《西遊記》後,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像師徒四人一樣團結一致,為了理想一起堅持到最後取到真經。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體現。

《西遊記》成就了我和我的家族,甚至是中國的猴戲藝術!我記得有一個鄭州大學的女生給我寫信説:吳承恩賦予孫悟空是一個生命,六小齡童賦予孫悟空是一個血液。我當時非常感動。其實中國很多人在演孫悟空,不是隻有我們章家,我們屬於南派猴戲風格,而北派也有很多人像李萬春都演得非常好。觀眾喜歡我,是因為我趕上這個時代,趕上這麼一個好的氛圍。80年代初,為了把吳承恩的創作以最好的方式延續下來,我們拍了20xx年,在創造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同時也把我拍老了。我今年已經47了,觀眾支持我不是因為我多帥,而是因為大家支持我們的藝術、支持我們身上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文化。

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篇16

我喜歡文化,但我之喜歡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一種單純的喜歡,而是欣賞加調侃。

欣賞,不是用現實主義的眼光,而是用審美的眼光,比如大家都罵封建社會女人裹小腳不人道,殘忍,我卻要鼓掌若干遍,妙極,好看。現在的女人為了美,那也是掂刀弄槍的,割眼皮用刀,打耳孔用槍,沒有點犧牲精神,美從何來?再説,已經有學者從科學角度解釋了小腳的好處。腳小,為掌握平衡,走路自然要扭動腰肢,大家就省了減肥了,更重要的是,不用受那西方女人的束腰之苦了,看西方電影,那亂世佳人斯佳麗們穿個裙子,憋氣不説,還得奶媽一旁幫忙拉拉鍊,咱們看着,替她們急得慌,光想上去幫個忙。可男人不能上去幫忙,這就是個文化問題了。至於小腳女人扭胯扭得蠻活,生孩子時不容易難產,更是公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的調教下,中國女人開始藝術化,每個女人,都是一件藝術品,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動山搖的大腳板子們美麗多了,北大教授辜鴻銘13歲留洋,通曉英,法,德,日,意,拉,希等多種語言,但是在抗拒西方腐朽生活方式面前,可謂一大民族英雄,歸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遍尋中國小腳女人作自己的妻!哥們堅持中國傳統,不容易哪!這麼説,大家可能認為我很沒同情心,那你就錯了。讀歷史少了,讀的時候你可能老想哭,可讀的多了,你就哭不出來了,由哭漸變為傻笑了。我屬於後一種。讀書愈多愈反動,説的可能就是我這麼一種人。

説到這裏,大家還可能覺得我不嚴肅,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嚴肅,哭笑不得是我心靈的常態。河清漣女士説,內心深處,她認為追求心靈自由是件很神聖的事情,但這種神聖在這個日益痞子化的社會裏卻飽受奚落-在這種嘲笑道德與崇高的的痞了氛圍中,追求心靈自由竟然要以半嬉皮的方式去掩飾。她認為這是時代的悲劇。

我很喜歡何女士,但她的這段話我只同意一半,沒辦法,悲劇還在繼續,我只好繼續嬉皮下去,對我來説,嬉皮就是我心靈的武器,還是我存在的證據。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以何種姿式滑過心靈的天空,早有定規。第一,學得權與術,貨於帝王家。第二,遠離權與術,採菊東籬下。中華文化五千年,中國知識分子都成精了,冒傻氣的沒有幾個。朱熹那老夫子,天天喊着滅人慾,存天理什麼的,可他老先生不但發揮了人慾,連獸慾都捎帶着發揮了。宋人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載,朱老夫子“引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與官所,則與偕行,謂為能修身也,得乎。”後被人彈劾,天字第一號老流氓,皇帝宋寧宗都不願意見他了,朱夫子趕緊上表請罪:“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什麼玩藝兒啊他!

猶太諺語云:人類一思索,上帝就要發笑。我想説的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嚴肅,上帝就傻笑。我最欣賞的中國知識分子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邊走邊喝,沉醉終日,別人獨醒我獨醉,身後常帶一持杴童子,曰:死即埋我!真酷啊!其實不是不想嚴肅,實在是別無選擇。比如我講中國傳統文化,按常規,是很容易跟三講三代表等主旋律掛上鈎的,但是做到這一點,又很不容易。第一,那需要很厚的臉皮。第二,理性思維缺席。更重要的是,如果我那樣幹了,就是調戲文化了,比我之調侃要惡劣多了。中國傳統,歷來最重講政治了,從周公開始,就敬德保民,以德治國的,這一講,就講了幾千年。現在講得更歡實了,大狗叫,小狗也叫,叫得人煩,我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標籤: 演講稿 弘揚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dn3rxq.html
專題